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長沙周邊過重陽節

長沙周邊過重陽節

發布時間:2025-04-02 23:04:10

『壹』 三都鎮的三、基礎設施

郵電通訊設施從無到有,逐步完善。1953年4月,開設三都郵政營業處,為縣內自辦分支機構之始。1959年,三都郵電支局開辦機要業務,設專職機要員1名,負責資興礦務局等單位機要文件的傳遞。1984年實行委辦鄉郵員制度,並開始收寄國際掛號函件。1985年,市郵電局在三都始辦集郵門市部。1998年,市郵電局在三都建立移動通信基站。2002年7月,三都實行投遞制度改革,按區劃、人口密度設立郵政社區服務站,延伸投遞服務,基本實現報刊、信函和小件包裹投遞到戶。2011年,有郵政分局1處,郵政業務總量50萬元;
1961年開通郴州-三都長話電路,1973年,開通三都-郴州單路載波電話電路。1976年,開通三都直達長沙的電話線路。1993年,資興農村電話進入超常規發展狀態,三都支局開通西德產EWSD程式控制交換機3896門。現有電信企業4家,服務網點6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萬門,固定電話用戶5425戶,電話普及率40%;行動電話用戶7432戶,互聯網用戶2642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56萬元。1993年建有三都有線電視站,後改為三都有線電視站;1998年建有碑記有線電視站,現改為資興廣電網路有限公司碑記片區。2011年,有郵政分局1處,郵政業務總量50萬元;電信企業4家,服務網點6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萬門,固定電話用戶5425戶,電話普及率40%;行動電話用戶7432戶,互聯網用戶2642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56萬元。現有有線電視用戶9069戶,入戶率78%。
1951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資興縣支行在三都設立營業所,1953年9月,三都營業所改為資興煤礦分理處。1984年,中國農業銀行資興縣支行在三都設立營業所。1952年10月,中國交通銀行在三都設立辦事處,1954年,中國交通銀行改為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因此,三都辦事處升格為中國人民建設銀行資興縣支行,負責管理煤礦固定資產投資,1966年,資興縣建設銀行撤銷。1953年,縣保險公司在三都設立保險服務站。 三都鎮土地肥沃、資源豐富,主要盛產煙煤。種植方面:主產水稻、紅薯、花生、芝麻、油菜。盛產蔬果,山區林木:主要以杉樹、楠竹、油茶為主,副食以米酒、谷酒、紅薯酒、及燒酒、白露酒、老酒、水酒、糟酒、糊子酒聞名,三都的特產質優量大,不僅滿足了當地百姓的需求,還大量銷往外地,強大的經濟產能不僅促進推動了發展繁榮,也為資興、郴州、湖南乃至全國的進步強盛作出了貢獻。
最為出名的是碑記大辣椒。夏秋之際,碑記鄉一帶的旱土裡長著連片的株高如傘形,座里率相當高的辣椒。其果實有的個大滾圓,肉質豐厚,因形似燈籠稱燈籠辣椒;有的碩長嘴尖,最長的達30公分,最重的達100克, 形似牛角故取名牛角辣椒。要是去籽包入肉餡,再放油鍋中炸熟,淋上蔥、味精、醬油、生粉等做的佐料,其色、香、味更佳,往往成為席上的佳品。牛角辣椒味道辛辣,略帶甜味,最適宜炒油淋辣椒,具有開胃健脾之功效。凡是來資興的客人都會點上這道菜。碑記鄉一帶種植辣椒具有悠久的歷史,在80年代末,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但由於雜交辣椒種的沖擊,而碑記大辣椒品種未提純,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現在種植面積有所減少。 流華灣位於三都鎮三都村境內,是資興市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湘南古民居群,約400餘間房子,佔地面積約3萬余平方米(45畝),初建於明代,距今約600年歷史,整體建築坐北朝南,地勢東高西低,從東到西一字排列,間距相配,門前荷塘飄香,小河潺潺,古樹參天,村民淳樸,浣衣洗菜,當真「世外桃源」。流華灣古民居內有3個村民小組,現有住戶100餘戶,400餘人。村民大多姓袁,據說是唐朝征南大將軍袁學淵的後裔。相傳流華灣原本名叫劉家灣,屬劉姓所有,是流華灣村開山老祖袁明選買下劉姓地產後,按寓意諧音改稱為「流華灣」的,取其「源遠流長、永放光華」之意。流華灣人傑地靈,出過12個秀才、5個進士。老廳屋大門首現在還懸掛著一塊「進士」牌匾,牌匾上用鎦金行書字體刻著「道光乙已年恩賜進士袁振文」字樣。流華灣除了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保存完整的湘南古民居群,還是中國資興紅色革命的搖籃。民國17年(1928)3月13—16日,中共資興縣蘇維埃政府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在流華灣(中共黨員袁才奇祖宅)召開,會上作出了開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裝和發展黨的基層組織等決議。流華灣當時積極參加革命,其中有40多位青壯年參加湖南暴動,並奔赴井崗山。2014年,資興市委市政府著手打造以流華灣古民居為中心的流華灣休閑旅遊觀光體驗區,是資興休閑旅遊觀光體驗的主要承接地,是東江湖旅遊重要的延伸地,也是連接回龍山與東江湖的重要節點。2015年7月4日,三都鎮舉辦了中國東江湖首屆荷花節,節會取得圓滿成功,吸引了數萬遊客慕名而來。
境內上洞村麻吊組有資興市樹冠最高的野生楓香古樹,胸徑1.4米,樹高36米,冠幅530平方米,樹齡200年。
「九個半嶺下」說的是資興辰岡嶺下的九個半自然村,它們分別是黃昌嶺、三元、石頭丘、龍形嘴、流輝堂、中沙洲、下包家沖、恆春堂、西山嶺下、隔背,其中隔背最小,只有半個,因此一共就是九個半。這九個半自然村盡管各有名稱,但因為同屬於一個袁氏祖先,而且相隔很近,都依傍在辰崗嶺腳下,因此當地人統稱為「九個半嶺下」。
「九個半嶺下」隸屬於三都鎮辰南村,辰南村村民大部分是袁氏族人,袁氏家族在辰南建村始於宋代,而黃昌嶺是從對面的木瓜塘自然村開枝過來的,具體年代家譜上沒有記載。村裡參與修家譜的老人袁斗生介紹,黃昌嶺在建村之前及建村初有個老名字——寺山沖,至於後來為什麼改名叫黃昌嶺,應該是取吉祥之意吧!至於石頭丘這個村名,村民則口口相傳,是因為當初建廳屋時,神龕下突然冒出一塊大石頭而得名的。盡管這些村的具體建村年代不詳,但有一點村民都非常肯定,那就是「九個半嶺下」的其他八個半自然村都是從黃昌嶺這個村開發出去的,因此,黃昌嶺是「九個半嶺下」的發源地。據統計,黃昌嶺現有一座祖廳屋,6間橫廳屋,105間古民居,八縱兩橫,連成一排,青磚黛瓦、渾然一體。走進祖廳屋,只見三進兩天井的古廳屋高大氣派,因為剛剛修繕過,裡面干凈整潔,兩邊的木窗上雕刻著八仙圖案,以及龍鳳蝙蝠等瑞獸,大廳的木柱、門窗、橫梁等都重新刷了油漆,破損的地方按照原有的模樣修補好,因此讓人少了一份亟需保護的擔憂。最令村民引以自豪的是天井裡那塊厚大的青石板,上面雕著三個圓形的圖案,正中間稍大的圖案里雕著魚和龍,兩邊各雕著龍,寓意鯉魚跳龍門和雙龍搶珠,寄託了先人期盼村裡多出人才的願望。隨著人口的增加,如今的三元、隔背及黃昌嶺三個自然村已經連在了一起,曾經相隔的池塘、田土上建上了房子,因此幾乎看不出這幾個自然村的分界了。而且,西山嶺下這個自然村早在解放前就逐漸敗落,現在已經消失了,因此九個半其實是八個半了。
辰岡嶺位於辰南村,形如覆鍾,山不高,海拔約兩三百米,因嶺上有一座古書院——辰岡書院而聞名古今。據《辰岡書堂之記》的碑文記載,辰岡書院始建於南宋咸淳十年(1274),為袁氏先祖袁文敷「率子弟等擇辰岡勝地以館」,岡腰建有辰岡書院(咸豐七年被合為程水書院),據說清代以前,到科試年,只要岡上響起擂鼓一樣的聲音,就一定有人考中。明末清初,為資興境內一景,稱為「辰岡征應」。袁氏是資興的大姓,袁氏先祖自北宋初遷徙至辰岡嶺山腳下,逐漸在辰岡嶺周邊發展壯大,至今圍繞著辰岡嶺,有10來個袁氏家族的古自然村,其中木瓜塘自然村是袁氏家族較早定居之地,被當地人稱為「金雞之地」據《袁氏族譜》中《學淵公墓誌》一文記載,袁氏始祖為五代後唐進士、毅勇大將軍袁學淵,他本是江南和州烏江縣汝南人(今屬安徽和縣),後唐庄宗三年進士,授長沙府長史,後唐明宗元年升郴陽太守,因年代動亂,後辭官遷徙至興寧(今資興)之程江里,其長子袁瓊(曾任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學士)告老敕居辰岡嶺腳下,即今三都辰南村石背組一帶。 全鎮總人口中主要為漢、瑤族,最關注的是生日、特別是國「一」,最重視的是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大冬節」,要辦的主要為婚酒、壽酒、喪喜酒,其次是建房的「封棟之酒」,初生兒的「滿月酒」,子女考上大學的「升學酒」。過年時拜年的「初一子」、「初二郎」,酒事中的「四敬」「三敬」, 四敬為一敬天、二敬地、三敬祖、四敬長輩眾人,三敬多為一敬天、二敬地、三敬對方或一敬祖、二敬高堂長輩、三敬對方,以及根據二十四節氣安排農事等很多有意義的民間民俗非物質文化禮儀。

『貳』 這個周末正好是重陽節,想帶爸爸媽媽一起出去走走,長沙周邊附近有好的地方推薦嗎

長沙的嶽麓山、橘子洲,天氣好適合一家人爬爬山,散散步,長沙海底世界也適合一家人遊玩,裡面的動物表演很精彩,老人家看了後都覺得不錯。

『叄』 羅世彝人物成就

羅世彝的文學成就之一是他的詩集《螺庵詩集》,該作品共十四卷,外加一卷附集,裝訂成二冊。這部作品於1928年在長沙長治路鴻飛印刷所印刷,由常德高山街的寸陰金代為銷售。在《自跋》中,他提及1924年重回常德,雖遭戰火,但詩集得以保存下來,總計收錄953首詩作。他的詩歌創作始於1913年癸丑年,而《自跋》則完成於1928年戊辰年的重陽節,這反映了他的14年詩歌創作歷程,主要活動於湘西北的常德及其周邊地區,最終定居於賀八巷。

在詩集中,1925年至1927年,每年的九月九日,羅世彝作為武陵南社的活躍成員,都會在德山參與詩會。他在常德時總是積極參與,即使不在,心系於此。1925年參加詩會後不久,他投身北伐。直到1927年3月因病離職,他才返回了這座他深深眷戀的常德。詩集中的許多作品生動展現了20世紀初20年至30年代常德地區的民風民俗和社會事件,尤其對德山,這個當時的佛教聖地,進行了細致的描繪,成為了民國早期德山生活的真實記錄,填補了當時文獻記載的空白。

閱讀全文

與長沙周邊過重陽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76年出生什麼時候可以領退休金 瀏覽:871
養老院社區哪個好 瀏覽:463
農村老人死亡喪葬費補貼多少錢 瀏覽:618
梧州市辦駕駛證體檢在哪裡 瀏覽:135
沒人是完美的父母該怎麼辦 瀏覽:957
舞陽縣體檢中心在哪裡 瀏覽:613
中班教案孝敬老人 瀏覽:577
參照辭職後養老金怎麼辦 瀏覽:817
關於重陽節的優美句子 瀏覽:599
遼寧省的養老保險能補嗎 瀏覽:605
敬老院大爺睡我 瀏覽:101
老人房貸變新房證怎麼辦 瀏覽:482
cba老人退休工資多少 瀏覽:440
我懂得了孝敬父母650 瀏覽:159
老年人白內障怎麼處理最好 瀏覽:55
重慶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網上繳費 瀏覽:554
專業老年人健身房 瀏覽:649
重陽節增城掃墓 瀏覽:319
好點的體檢中心需要投多少錢 瀏覽:661
2070歲的體檢建議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