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禮儀孝順故事大全

禮儀孝順故事大全

發布時間:2025-03-09 03:22:00

❶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小故事

1、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

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裡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里,「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

2、程門立雪

楊時(1053-1135)是北宋時一位很有才華的才子,南劍州將樂人(今屬福建)。中了進士後,他放棄做官,繼續求學。

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兄弟倆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大學問家、哲學家、教育學,洛陽人,同是北宋理學的奠基人。他們的學說為後來的南宋朱熹所繼承,世稱程朱學派。

楊時仰慕二程的學識,投奔洛陽程顥門下,拜師求學,4年後程顥去世,又繼續拜程頤為師。這時他年已40,仍尊師如故,刻苦學習。一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楊時碰到疑難問題,便冒著凜冽的寒風,約同學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師家求教。

當他來到老師家,見老師正坐在椅子上睡著了,他不忍打攪,怕影響老師休息,就靜靜地侍立門外等候。當老師一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一尺深了,身上飄滿了雪。老師忙把楊時等兩人請進屋去,為他們講學。

後來,「程門立雪」成為了廣為流傳的尊師典範。

3、千里送鵝毛

「千里送鵝毛」的故事發生在唐朝。當時,雲南一少數民族的首領為表示對唐王朝的擁戴,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

路過沔陽河時,好心的緬伯高把天鵝從籠子里放出來,想給它洗個澡。不料,天鵝展翅飛向高空。緬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幾根鵝毛。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隨從們勸他說:「已經飛走了,哭也沒有用,還是想想補救的方法吧。」緬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長安,緬伯高拜見唐太宗,並獻上禮物。唐太宗見是一個精緻的綢緞小包,便令人打開,一看是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詩曰:「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途遙。沔陽河失寶,倒地哭號啕。上復聖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唐太宗連聲說:「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這個故事體現著送禮之人誠信的可貴美德。今天,人們用「千里送鵝毛」比喻送出的禮物單薄,但情意卻異常濃厚。

4、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

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里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

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

同時還打比方贊揚老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游;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游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於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5、孔融讓梨

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❷ 中華禮儀故事有哪些

中華禮儀故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故事:


一、孔融讓梨


孔融是春秋時期魯國人,家中兄弟眾多。孔融四歲時,祖父給他和兄弟們每人一個梨。孔融主動挑選了最小的梨,得到長輩的稱贊。這個故事體現了尊長和謙遜的禮儀之道。


二、程門立雪


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酩為了豐富自己的學問,不顧路途遙遠,冒著大雪來到程頤家求教。在程頤家中靜靜等待,由於尊敬老師,即便雪積了很深也選擇在門外等待。這個故事展現了尊敬師長、虛心求學的禮儀風范。


三、卧冰求鯉


王祥為了盡孝道,在寒冬中卧於冰上,用自己的體溫來融化冰面捕魚給母親食用。這一行為感動了天地,最終得到鯉魚並感動了鄰里。這個故事強調了孝敬父母的禮儀之美。


四、昭君出塞


漢代的王昭君自願嫁給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為妻,展現出國家的外交禮儀以及個人為國付出的大義。王昭君出塞不僅體現了外交禮儀之美,也體現了她個人的高尚情操和為國家付出的精神。


以上故事都是中華禮儀文化的典型代表,它們以生動的情節傳遞了尊長、謙遜、尊敬師長、孝敬父母以及外交禮儀等重要的禮儀價值觀,是中華文化傳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閱讀全文

與禮儀孝順故事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腹泄 瀏覽:216
補交養老保險死亡怎麼算 瀏覽:549
重慶長壽石回 瀏覽:757
80歲老人聽的歌 瀏覽:200
上海入職體檢費多少 瀏覽:889
市內養老院醫養結合多少錢 瀏覽:693
養生行業要怎麼做 瀏覽:754
新鄉市補交養老保險 瀏覽:424
老年人腦供血不足 瀏覽:105
當兵體檢中途准備什麼 瀏覽:548
瓊海老年人過冬 瀏覽:81
營力養老院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188
寫父母的愛作文開頭結尾怎麼寫 瀏覽:430
老人家經常自言自語老是想起以前的事 瀏覽:831
老年痴呆症比例 瀏覽:486
為什麼體檢不能吃蛋奶 瀏覽:994
去敬老院與老人交談什麼 瀏覽:745
廣東省養老金參保政策有變 瀏覽:790
怎麼跟女方父母聊家長 瀏覽:593
老年痴呆能服富馬酸喹硫平片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