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重陽節的詩句有哪些
1、集重陽入帝宮兮—— 先秦 屈原 《遠游》
2、去年重陽不可說—— 宋代 蘇軾 《九日黃樓作》
3、探金英知近重陽—— 宋代 李清照 《行香子·天與秋光》
4、或可重陽更一來—— 唐代 白居易 《九日題塗溪》
5、或可重陽更一來—— 唐代 白居易 《九日題塗溪》
6、丁巳重陽前三日—— 清代 納蘭性德 《沁園春·丁巳重陽前》
7、綠杯紅袖趁重陽—— 宋代 晏幾道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8、重陽獨酌杯中酒—— 唐代 杜甫 《九日五首·其一》
9、重陽節近多風雨—— 宋代 辛棄疾 《踏莎行·庚戌中秋後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10、可憐開不為重陽—— 明代 丘浚 《詠菊》
11、及至重陽天也霽—— 宋代 黃庭堅 《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
12、菊花信待重陽久—— 清代 慧霖 《閏中秋玩月》
13、何幸兩重陽之近—— 宋代 文天祥 《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14、此延嘉客會重陽—— 宋代 韓琦 《九日水閣》
15、寒灰重暖生陽春—— 唐代 李白 《江夏贈韋南陵冰》
16、逢高欲飲重陽酒—— 唐代 張籍 《重陽日至峽道》
17、近重陽偏多風雨—— 宋代 姚雲文 《紫萸香慢·近重陽》
18、霽景重陽上北樓—— 唐代 王昌齡 《九日登高》
19、霜風漸欲作重陽—— 宋代 蘇軾 《捕蝗至浮雲嶺山行疲苶有懷子由弟二首·其二》
20、明日重陽更風雨—— 宋代 胡銓 《送菊》
21、朔方三度重陽節—— 明代 齊之鸞 《九日登清水營城》
22、高秋風日過重陽—— 清代 王國維 《頤和園詞》
23、重看官家築晉陽—— 金朝 元好問 《過晉陽故城書事》
24、青蕊重陽不堪摘—— 唐代 杜甫 《嘆庭前甘菊花》
25、重陽獨酌杯中酒—— 唐代 杜甫 《九日五首》
26、畫屏重疊巫陽翠—— 唐代 牛嶠 《菩薩蠻》
27、節過重陽人病起—— 唐代 陳羽 《九月十日即事》
28、要同黃菊向重陽—— 宋代 洪適 《次韻蔡瞻明秋園五絕句》
29、重陽佳節意休休—— 明代 姜塘 《摘星樓九日登臨》
30、不醉重陽十五年—— 唐代 白居易 《閏九月九日獨飲》
1、待到重陽日—— 唐代 孟浩然 《過故人庄》
2、佳節又重陽—— 宋代 李清照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3、佳節又重陽—— 宋代 李清照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4、佳節又重陽—— 宋代 劉過 《九日寄陳君舉舍人》
5、今日重陽節—— 唐代 白居易 《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諸兄弟作)》
6、遭此兩重陽—— 唐代 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7、遭此兩重陽—— 宋代 汪洙 《神童詩》
8、遭此兩重陽—— 宋代 汪洙 《神童詩》
9、共醉重陽節—— 唐代 孟浩然 《秋登蘭山寄張五/秋登萬山寄張五/九月九日峴山寄張子容/秋登萬山》
10、共醉重陽節—— 唐代 孟浩然 《秋登蘭山寄張五》
11、三載重陽菊—— 明代 文森 《九日》
12、又是過重陽—— 五代 李煜 《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3、天氣欲重陽—— 宋代 晏殊 《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4、九日重陽節—— 唐代 王勃 《九日》
15、看重陽葯市—— 宋代 陸游 《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
16、時節近重陽—— 宋代 蔡伸 《水調歌頭·亭皋木葉下》
17、虛過重陽時—— 唐代 李白 《九日登山》
18、時節是重陽—— 清代 徐燦 《菩薩蠻·秋閨》
19、重陽不相知—— 唐代 李白 《宣州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時登響山不同此賞醉後寄崔侍御》
20、遙羨重陽作—— 唐代 李白 《宣州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時登響山不同此賞醉後寄崔侍御》
21、舊日重陽日—— 唐代 杜甫 《九日五首》
22、帝里重陽節—— 唐代 上官昭容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圖,群臣上菊花壽酒》
23、菊度重陽少—— 唐代 嚴維 《九月十日即事》
24、去年重陽日—— 唐代 白居易 《九日登巴台》
25、今歲重陽日—— 唐代 白居易 《九日登巴台》
26、重陽初啟節—— 唐代 陰行先 《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27、共賞重陽節—— 唐代 杜甫 《九日登梓州城》
28、九日重陽節—— 唐代 崔善為 《九月九日》
29、又未卜重陽—— 宋代 蔣捷 《洞仙歌(對雨思友)》
30、滿眼重陽淚—— 宋代 俞處俊 《百字令》
31、九日重陽數—— 唐代 張說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32、三見歲重陽—— 唐代 白居易 《九日醉吟》
33、重陽便到來—— 宋代 郭應祥 《菩薩蠻(縣齋木犀今年殊未開,而盆菊特茂盛,以晦日約客。)》
34、殘菊過重陽—— 唐代 李郢 《早發》
35、已近重陽宴—— 宋代 晏幾道 《蝶戀花》
36、帝里重陽好—— 宋代 晁端禮 《安公子》
37、九九是重陽—— 宋代 朱敦儒 《菩薩蠻》
38、重陽菊散芳—— 宋代 朱敦儒 《菩薩蠻》
39、共賞重陽節—— 唐代 張均 《九日巴丘登高》
40、重飲洛陽酒—— 唐代 沈佺期 《初達驩州》
41、重陽守故家—— 唐代 韋應物 《答僴奴、重陽二甥(僴奴趙氏甥伉,重陽崔氏甥播)》
42、名重晉陽秋—— 唐代 高適 《奉酬睢陽李太守》
1、重陽守故家—— 唐代 韋應物 《答僴奴、重陽二甥(僴奴趙氏甥伉,重陽崔氏甥播)》
2、重陽守故家—— 唐代 韋應物 《答僴奴、重陽二甥(僴奴趙氏甥伉,重陽崔氏甥播)》
3、重陽晴則已—— 宋代 趙蕃 《重陽近矣風雨驟至誦邠老滿城風雨近重陽之句》
4、重遇重陽—— 元代 馬鈺 《踏雲行·重遇重陽》
5、一回重見閏重陽—— 宋代 李新 《閏重陽》
6、那更重陽對夕陽—— 宋代 吳芾 《重陽用去年韻》
7、過了重陽又一陽—— 宋代 吳芾 《重陽用去年韻》
8、過了重陽又一陽—— 宋代 吳芾 《和康伯可重陽》
9、恩屬重陽節—— 唐代 韋應物 《奉和聖制重陽日賜宴》
10、恩屬重陽節—— 唐代 韋應物 《奉和聖制重陽日賜宴》
11、重陽秋雁未銜蘆—— 唐代 劉商 《重陽日寄上饒李明府》
12、重陽德澤展—— 唐代 武元衡 《奉和聖制重陽日即事》
13、逢高欲飲重陽酒—— 唐代 張籍 《重陽日至峽道》
14、一歲重陽至—— 唐代 朱慶餘 《旅中過重陽》
15、節過重陽菊委塵—— 唐代 趙嘏 《重陽日寄韋舍人》
16、節過重陽菊委塵—— 唐代 趙嘏 《重陽日寄韋舍人》
17、弟妹待我醉重陽—— 唐代 崔櫓 《重陽日次荊南路經武寧驛》
18、行人惆悵對重陽—— 唐代 李群玉 《重陽日上渚宮楊尚書》
19、行人惆悵對重陽—— 唐代 李群玉 《重陽日上渚宮楊尚書》
20、荒圃重陽菊自開—— 唐代 李郢 《重陽日寄浙東諸從事》
『貳』 關於九九重陽節的詩句有什麼
關於九九重陽節的詩句有如下:
1.《九月九日即事》
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賞析:
在唐宋時代,九月十日被稱為「小重陽」,詩人說菊花在大小重陽兩天內連續遇到人們的登高、宴飲,兩次遭到采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作者以醉澆愁,朦朧中,彷彿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這個朝廷「逐臣」,他痛苦地發問:菊花為什麼要遭到「兩重陽」的重創?對於賞菊的人們來說,重陽節的歡樂情緒言猶未盡,所以九月十日還要繼續宴飲;但菊花作為一種生命的個體,卻要忍受兩遭采擷之苦。詩人以其極為敏感、幽微的靈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場上,發現了這一詩意的空間。實際上,詩人是借菊花之苦來寄託自己內心的極度苦悶。
2.《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賞析:
這首詩的抒情手法亦變化多端,第一句用「望鄉台」一詞突出了詩人鄉心之切;第二句以客中送客更突出了在異鄉的孤獨感;第三句直抒胸中之苦,感情強烈;第四句卻委婉別致,借景抒情,以鴻雁的不知南中之苦來反襯自己的思鄉之情,這樣反復地抒發更是突出了鄉愁之濃烈。
3.《九日齊山登高》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沾 同:沾)
賞析:
此詩通過記敘重陽登山遠眺一事,表達了詩人人生多憂、生死無常的悲哀。以看破一切的曠達乃至頹廢,表現了封建知識分子的人生觀的落後、消極一面。
4.《九日》
唐代:李白
今日雲景好,水綠秋山明。
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
地遠松石古,風揚弦管清。
窺觴照歡顏,獨笑還自傾。
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
賞析:
詩人獨自一人重陽登高,通過對自己所見和所感的描寫,表達了了自己在政治上遭挫折多年、懷才不遇的感慨,最後高歌獨酌,抒發怡情自然的曠迭的襟懷。
5.《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代: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賞析:
本來,對故園菊花,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想像,詩人別的不寫,只是設想它「應傍戰場開」,這樣的想像扣住詩題中的「行軍」二字,結合安史之亂和長安被陷的時代特點,寫得新巧自然,真實形象,使讀者彷彿看到了一幅鮮明的戰亂圖:長安城中戰火紛飛,血染天街,斷牆殘壁間,一叢叢菊花依然寂寞地開放著。此處的想像之辭已經突破了單純的惜花和思鄉,而寄託著詩人對飽經戰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