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形容子女多不孝順的詩句

形容子女多不孝順的詩句

發布時間:2025-02-23 00:54:20

『壹』 諷刺兒女不孝順的詩句有哪些

1. 在風雪交加的夜晚,我含淚告別年邁的母親,心中充滿了不舍。想到自己即將遠離,不能在 her 身邊盡孝,我感嘆道: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別老母》清代:黃景仁》
2. 燦燦的萱草花,在北堂下盛開。南風吹拂,它的芬芳是為了誰?慈母倚門,盼兒歸來;遊子行路,苦難言。對父母的奉養日漸疏遠,音訊也日漸阻隔。抬頭仰望雲林,聽到慧鳥的鳴叫,深感愧疚。《墨萱圖·其一》元代:王冕》
3. 孝順是為人子女的本分,不孝的行為連禽獸都不如。《勸孝歌》節選清末:徐熙》
4. 孝順父母是每個人的天職,如果不孝順,那就連草木都不如。《勸孝歌》節選作者:徐熙》
5. 父母辛勤勞動,養育了我們,我們應該盡力回報。如果有田地卻不勤勞耕作,那還算得上是人嗎?《安溪勸農詩·勸孝養》宋代:陳宓》

『貳』 諷刺兒女不孝順的詩句有哪些

1、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勸孝歌 》清代:王中書

譯文:小烏鴉為了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時,就將食物口對口地喂養年老的父母。小羊為了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時,小羊跪下來用乳汁喂養父母。而人如果不孝順自己的父母親人,還不如沒有心的草和樹木。

2、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勸孝歌》清代:王中書

這句話大意是打爹罵娘是忤逆不孝,三世因果報應昭然不需。如果你不行孝道,枉披這張人皮了。

3、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滕文公下》 戰國:孟軻

譯文:意思是眼中沒有父母、目無君上的人,就好像畜生豺狼。

4、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別老母》——清代:黃景仁

譯文: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什麼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5、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畜。——《勸孝歌》 清末:徐熙

譯文:一個人如果不能對父母親盡到「孝道」,沒有良好的道德修養,那他和畜生禽獸又有什麼分別呢?

『叄』 形容不孝的詩詞

1、《勸孝歌》清代:徐熙

原文:

富貴與貧賤,俱可追芳躅。

若不盡孝道,何以分人畜。

譯文:一個人的富貴與貧窮,都可以在「孝道」這里追溯到好與壞的根源。一個人如果不能盡到「孝道」,沒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怎麼能把人和畜牲區別開來。

2、《慈烏夜啼》唐代:白居易

原文: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譯文:以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母親去世竟不奔喪。哀嘆這類的人,他們的心真是禽獸不如啊!

3、《勸孝歌》清代:徐熙

原文:

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

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譯文:慈烏尚且還反過來餵食母親,小羊為了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時,小羊跪下來用乳汁喂養父母。人如果不孝順自己的父母親人,還不如沒有心的草和樹木。

4、《墨萱圖·其一》元代:王冕

原文: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譯文: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抬頭看著一片雲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5、《蓼莪》先秦:佚名

原文: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

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

民莫不穀,我獨何害!

南山律律,飄風弗弗。

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譯文:

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看那莪蒿相依偎,卻非莪蒿只是蔚。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勞累!

汲水瓶兒空了底,裝水壇子真羞恥。孤獨活著沒意思,不如早點就去死。沒有親爹何所靠?沒有親媽何所恃?出門行走心含悲,入門茫然不知止。

爹爹呀你生下我,媽媽呀你喂養我。你們護我疼愛我,養我長大培育我,想我不願離開我,出入家門懷抱我。想報爹媽大恩德,老天降禍難預測!

南山高峻難逾越,飆風凄厲令人怯。大家沒有不幸事,獨我為何遭此劫?南山高峻難邁過,飆風凄厲人哆嗦。大家沒有不幸事,不能終養獨是我!

『肆』 形容不孝順的詩句

不肖子孫、忤逆子孫、逆子賊臣、 逆臣賊子

『伍』 形容兒女不孝的詩句

1. 關於兒女不孝的詩句
關於兒女不孝的詩句 1.形容兒子不孝的詩句有哪些
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清代 王中書 《勸孝歌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孟軻,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滕文公下》

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 清代文人 王中書 《勸孝歌》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 清代文人 王中書 《勸孝歌》

樑上有雙燕。 翩翩雄與雌。 銜坭兩椽間。 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 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 黃口飽難期。

咀爪雖欲弊。 心力不知疲。 須臾千往來。 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 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 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 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 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裹。 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 爾當反自思。 思爾為雛日。 高飛背母時。

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直被認為封建思想的桎梏,進而有人說儒家滅人性,孟子沒人情,雲雲.因為他們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理解為「沒有傳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在「忠孝」為主題的封建時代,這句話就有了無上的魔力.為了不斷後,無論世家還是貧民,都無所不用其極.隨之產生的便有過繼等一系列特殊的社會現象.
2.描寫父母愛子女不孝的詩句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專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屬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3.兒女不孝的句子
你應該這樣想.我沒有說要幫你父母.也沒有說要幫你.只是公道話.

之所以說是天經地義.原因在於.父母不會害子女.即便是子女不願意,但也是為子女好.子女在於父母的眼裡都是孩子.想法和行為都不成熟.所以父母的通病:不會在意子女的感受. 覺得自己給孩子鋪的路就是對的.實際上父母應該尊重子女的想法.但子女也要讓父母知道:你長大了.放心了.你做的事是有自己的想法.你成熟了.

之所以說是不孝.是因為讓父母傷心了.說明做子女的傷害到了父母.按照父母的立場就是沒對他們好.

雖然子女的好未必是父母想要的.然而父母想要的好才是最重要的.孝的角度是看父母.而不是子女.

因為別人問你父母的時候.你父母笑著說兒女很孝順.說明你滿足了他們.
4.關於不孝順父母的詩句有哪些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譯文】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出處】《別老母》——清代·黃景仁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譯文】拋棄父母那時父母多麼掛念,今天你們應有體驗!【出處】《燕詩示劉叟》——唐代·白居易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譯文】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出處】《蓼莪》——先秦·佚名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譯文】不孝的行為有很多種,沒有後繼人是最大的不孝。

【出處】《孟子離婁上》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譯文】以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母親去世竟不奔喪。

【出處】《慈烏夜啼》——唐代·白居易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譯文】沒有親爹何所靠?沒有親媽何所恃?出門行走心含悲,入門茫然不知止。

【出處】《蓼莪》——先秦·佚名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譯文】老燕啊,切莫悲嘆,你們應當回想從前:【出處】《燕詩示劉叟》——唐代·白居易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出處】《別老母》——清代·黃景仁欲報之德。

昊天罔極!【譯文】想報爹媽大恩德,老天降禍難預測!【出處】《蓼莪》——先秦·佚名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譯文】不要用不孝的罪,來枉費吃掉人間的無骨。

【出處】《勸孝歌》——清朝·王中書。
5.形容不孝的詩詞
1、《勸孝歌》清代:徐熙原文:富貴與貧賤,俱可追芳躅。

若不盡孝道,何以分人畜。譯文:一個人的富貴與貧窮,都可以在「孝道」這里追溯到好與壞的根源。

一個人如果不能盡到「孝道」,沒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怎麼能把人和畜牲區別開來。2、《慈烏夜啼》唐代:白居易原文: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譯文:以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母親去世竟不奔喪。

哀嘆這類的人,他們的心真是禽獸不如啊!3、《勸孝歌》清代:徐熙原文: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譯文:慈烏尚且還反過來餵食母親,小羊為了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時,小羊跪下來用乳汁喂養父母。人如果不孝順自己的父母親人,還不如沒有心的草和樹木。

4、《墨萱圖·其一》元代:王冕原文: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譯文: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抬頭看著一片雲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5、《蓼莪》先秦:佚名原文: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南山烈烈,飄風發發。

民莫不穀,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譯文: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

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看那莪蒿相依偎,卻非莪蒿只是蔚。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勞累!汲水瓶兒空了底,裝水壇子真羞恥。

孤獨活著沒意思,不如早點就去死。沒有親爹何所靠?沒有親媽何所恃?出門行走心含悲,入門茫然不知止。

爹爹呀你生下我,媽媽呀你喂養我。你們護我疼愛我,養我長大培育我,想我不願離開我,出入家門懷抱我。

想報爹媽大恩德,老天降禍難預測!南山高峻難逾越,飆風凄厲令人怯。大家沒有不幸事,獨我為何遭此劫?南山高峻難邁過,飆風凄厲人哆嗦。

大家沒有不幸事,不能終養獨是我。
6.哪些古詩詞現代詩是罵子女不孝的
樑上有雙燕. 翩翩雄與雌. 銜坭兩椽間. 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 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 黃口飽難期.

咀爪雖欲弊. 心力不知疲. 須臾千往來. 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 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 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 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 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裹. 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 爾當反自思. 思爾為雛日. 高飛背母時.

當年父母念. 今日爾應知.

此歌讀之有味.百回不厭.世之不孝者.當猛醒焉.

老人飢餓自嘆

我也曾經養我兒 我兒今又養孫兒

我兒餓我由他餓 莫教孫兒餓我兒此詩讀之.初覺甚趣.細味之.其情甚苦.世之為子者.必須生養及時.母使老親啼飢號寒.諸多怨嘆.方得為孝.俗語雲.必在生前濟咽喉.莫到死後祭山頭.是的論也.
7.描述「不孝」的詩句有哪些
1.《頌古二十八首》

年代: 宋 作者: 釋道川

將杖探其水,方知水淺深。

路遙知馬力,歲久辨人心。

子不孝,父不慈。

恭而無禮,親而有疏。

2.《訓世孝弟詩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子孝親兮弟敬哥,休傷和氣忿爭多。

偏生嫉妒偏艱窘,暗積私房暗折磨。

不孝自然生忤逆,無仁實是出妖魔。

但聞孝弟傳千古,子孝親兮弟敬哥。

3.《五月五日蜀州放解牓第一人楊監具慶下孤生愴》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甲午五月之庚寅,淵魚躍起三江津,震雷霪雨夜達晨,我知決定非凡鱗。

人生富貴不逮親,萬鍾五鼎空酸辛。

少年得祿羞常珍,調節滋味躬爨薪。

徹食奉盥授帨巾,此樂豈復論賤貧。

嗟我不孝負鬼神,俯仰二紀悲如新。

仕宦空飽息與嬪,左右供養無復辰。

子行射策對楓宸,綵衣楚楚映華紳。

泝江亟歸娛老人,切勿著意長安春!

4.《江纂墓碑》

年代: 宋 作者: 孫起卿

家有占冢碑,近自田家獲。

藏之五六年,未甚見省錄。

古苔侵文理,封結殆莫識。

偶然嗟其窮,一一為磨剔。

始若漫無文,細尋適可讀。

文雲晉江纂,長夜垂茲刻。

貞石殊不用,塊然但埏埴。

合葬無別銘,背面書反覆。

一字不涉華,本枝記明白。

二父遂兼書,於逌乃宗嫡。

考諸晉史篇,真是小出入。

字畫亦險勁,然不類鐫斲。

漢魏尚豐碑,茲獨何褊迫。

豈時丁喪亂,不暇如品式。

於時義熙季,處次實庚戌。

五胡剖中原,典午竄南極。

苟簡理宜爾,寧詒不孝責。

審訂既照然,疑去喜自適。

歷年七百餘,瞥爾駒過隙。

名節苟不傳,埃化先瓦石。

寘茲當眼前,用代銘幾席。

5.《寄楊溥子》

年代: 宋 作者: 趙蕃

昔聞許劭月旦評,人生倚以分重輕。

當時初非徇虛名,往往夷考其學行。

今人誰復持此柄,鄉評亦復無公論。

故當信目不信耳,毀譽不用從人問。

我行溧陽得楊子,何止國士天下士。

大科異等非謾狂,筆頭真有三萬字。

十篇琅琅金玉音,一唱三嘆感我心。

子昂感遇不啻過,阮籍詠懷何念深。

匡章通國稱不孝,夫子與游仍禮貌。

雖然前聖亦有雲,善與不善分惡好。

孝心不能等待。

應該說不少為人之子,面對父母的養育之恩,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等到自己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了。可他們忘了,忘了時間會無情地流逝,忘了人生是有一定的長度的,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當父母走了,帶著對兒女深深的掛念,當父母走了,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情。那時兒女就永遠無以言孝,孝成了一紙空談!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它的內涵,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失去了可以彌補,有些東西卻是永遠無法彌補。「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是無法重現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因此,作為兒女,得抓緊分分秒秒對父母盡孝。

參考資料

詩詞名句網:
8.求描述女兒不孝的成語或者名言
逆子無情甚於蛇蠍。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莎士比亞不孝名言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孟軻,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孟子·滕文公下》

戰國·孟軻《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眼中沒有父母、目無君上的人,猶如畜生豺狼。

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 ——清代文人王中書《勸孝歌》

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 ——清代文人王中書《勸孝歌》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 ——清代文人王中書《勸孝歌》 不孝的名言

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清代王中書《勸孝歌》

『陸』 關於兒女不孝順的詩句

1. 形容兒子不孝的詩句有哪些

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清代 王中書 《勸孝歌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孟軻,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滕文公下》

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 清代文人 王中書 《勸孝歌》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 清代文人 王中書 《勸孝歌》

樑上有雙燕。 翩翩雄與雌。 銜坭兩椽間。 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 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 黃口飽難期。

咀爪雖欲弊。 心力不知疲。 須臾千往來。 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 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 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 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 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裹。 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 爾當反自思。 思爾為雛日。 高飛背母時。

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直被認為封建思想的桎梏,進而有人說儒家滅人性,孟子沒人情,雲雲.因為他們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理解為「沒有傳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在「忠孝」為主題的封建時代,這句話就有了無上的魔力.為了不斷後,無論世家還是貧民,都無所不用其極.隨之產生的便有過繼等一系列特殊的社會現象.

2. "關於兒女很孝順"的詩句有什麼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詩句,就是組成詩詞的句子。詩句通常按照詩文的格式體例,限定每句字數的多少。宋元經濟文化進一步發展後,詩句內容逐漸擴充和演繹,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後期,詩句演變成沒有了字數的限制的自由體詩歌。

3. 關於不孝順父母的詩句有哪些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譯文】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出處】《別老母》——清代·黃景仁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譯文】拋棄父母那時父母多麼掛念,今天你們應有體驗!【出處】《燕詩示劉叟》——唐代·白居易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譯文】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出處】《蓼莪》——先秦·佚名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譯文】不孝的行為有很多種,沒有後繼人是最大的不孝。

【出處】《孟子離婁上》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譯文】以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母親去世竟不奔喪。

【出處】《慈烏夜啼》——唐代·白居易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譯文】沒有親爹何所靠?沒有親媽何所恃?出門行走心含悲,入門茫然不知止。

【出處】《蓼莪》——先秦·佚名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譯文】老燕啊,切莫悲嘆,你們應當回想從前:【出處】《燕詩示劉叟》——唐代·白居易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出處】《別老母》——清代·黃景仁欲報之德。

昊天罔極!【譯文】想報爹媽大恩德,老天降禍難預測!【出處】《蓼莪》——先秦·佚名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譯文】不要用不孝的罪,來枉費吃掉人間的無骨。

【出處】《勸孝歌》——清朝·王中書。

4. 兒女不孝的句子

你應該這樣想.我沒有說要幫你父母.也沒有說要幫你.只是公道話.

之所以說是天經地義.原因在於.父母不會害子女.即便是子女不願意,但也是為子女好.子女在於父母的眼裡都是孩子.想法和行為都不成熟.所以父母的通病:不會在意子女的感受. 覺得自己給孩子鋪的路就是對的.實際上父母應該尊重子女的想法.但子女也要讓父母知道:你長大了.放心了.你做的事是有自己的想法.你成熟了.

之所以說是不孝.是因為讓父母傷心了.說明做子女的傷害到了父母.按照父母的立場就是沒對他們好.

雖然子女的好未必是父母想要的.然而父母想要的好才是最重要的.孝的角度是看父母.而不是子女.

因為別人問你父母的時候.你父母笑著說兒女很孝順.說明你滿足了他們.

5. 描寫「不孝」的古詩詞有哪些

1、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①,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養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②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③,四不孝也;好勇斗很④,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選自春秋戰國 孟子《孟子·離婁下》釋義:孟子說:「通常認為不孝的情況有五種:四肢懶惰,不管贍養父母,這是第一種;酗酒聚賭,不管贍養父母,這是第二種;貪吝錢財,只顧老婆孩子,不管贍養父母,這是第三種;放縱#色享樂,使父母感到羞辱,這是第四種;逞勇好鬥,連累父母,這是第五種。」2、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選自清代 王中書 《勸孝歌》釋義:人不孝敬父母親人不如沒有心的草和樹木。3、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選自《十三經註疏》釋義: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4、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選自《紅樓夢》釋義:從古至今 認真的養育孩子,然後痴心不改的父母多了 但是看不到幾個能夠認真的孝順老人的。

5、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選自清代 王中書 《勸孝歌》釋義:打爹罵娘是忤逆不孝,三世因果報應昭然不需。

6、不孝不慈,而不能與汝相養以生,相守以死。——選自唐代 韓愈《祭十二郎文》釋義:我對上不孝,對下不慈,既不能與你相互照顧著生活,又不能和你一塊死去。

7、父不父則無道,子不子則不孝。——選自兩漢 司馬遷《太史公自序》釋義:做父親的不像父親,就是沒有倫理道德;做兒子的不像兒子,就是不孝敬父母。

8、嬰聞之,臣專其君,謂之不忠;子專其父,謂之不孝。——選自未知 佚名《晏子答梁丘據》釋義:我聽到過這樣的說法,臣子(的心思)專門用在他的君王身上,叫做不忠;兒子(的心思)專門用在他的父親身上,叫做不孝。

9、靡有不孝,自求伊祜。——選自先秦 佚名《魯頌·泮水》釋義:同時也沒有不孝不敬之失,理所當然要得到福祿禎祥。

10、世之不孝子孫,其於猿子下矣!——選自未知 佚名《猿子》釋義:世上的不孝順的子孫,連猿猴也不如哩。

『柒』 不孝順父母的詩句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紅樓夢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隔窗望兒喂孫兒,
想起當年我喂兒
我喂兒來兒餓我,
當心你兒餓我兒。

閱讀全文

與形容子女多不孝順的詩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50歲怎麼理財 瀏覽:893
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江西 瀏覽:911
老年大學班裡學期總結 瀏覽:543
如何清理老人手機內存 瀏覽:61
長壽菩提賦 瀏覽:821
湖北省社會養老保險女性退休年齡 瀏覽:547
做體檢的要求是什麼 瀏覽:185
上海2018年退休金上調怎麼計算 瀏覽:440
長壽人社網 瀏覽:753
懂得了孝敬四百字 瀏覽:583
老人低血壓低於多少有危險 瀏覽:839
刷父母信用卡怎麼不被發現 瀏覽:951
父母欠孩子錢的同意書怎麼寫 瀏覽:110
高考體檢錢多少 瀏覽:723
柳州箭盤山敬老院電話 瀏覽:249
中老年人如何養貓 瀏覽:872
如何才是孝順 瀏覽:225
女性養生喝哪些酒 瀏覽:899
長壽的初中 瀏覽:271
養老金制度的研究歷史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