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給父母洗腳為什麼成為一種孝道的表現
因為我們小的時候父母也給我們洗澡擦屁股,做各種事情,我們長大了給父母洗一次腳,讓他們高高在上,咱們俯下身子去服侍他們,這是一種孝道的表現。
Ⅱ 孝敬父母是不是一定要幫父母洗腳啊
感恩孝敬父母的來方法有很多源,比如給父母買一些禦寒衣物、多陪伴父母等,但是洗腳卻是最容易、最簡單、卻是最能表達對父母的感情的方式。小時候父母為孩子每天洗澡,有多少做孩子的能記起來,而通過洗腳卻能喚起孩子以前的記憶,從而由對父母孝敬的想法升華為一種切實的行動。
Ⅲ 為何一說感恩就讓孩子給父母洗腳
我非常實在地表白:到今天為止,我對倡導孩子以給父母洗腳作為學習感恩的這道「作業」很抗拒,悶得簡直窒息。 很多年前,我也看到一則報道,說的是日本一家大公司招聘員工,主考官問一位青年:「你有為年老的媽媽洗過腳嗎?你有摸一摸她為了養育你成長而長年勞累在腳板上長著厚厚的繭嗎?」主考官很清楚,一個對父母孝敬、熱愛的人也是熱愛自己工作和同事的人。我當時看了很感動,很欣賞主考官這道別開生面又充滿人性、體會親情的考題。也從那時開始,我招聘員工時也關注他們對親人的態度,並且從那時開始,我就把「教會孩子感恩」寫在當年的園務計劃上。 幼兒園的老師把「感恩教育」開展得很好,他們通過各種各樣有趣的活動,讓生活在幸福中的孩子們真誠地感謝身邊的人、事、物,老師們讓孩子把感謝的對象用圖畫畫出來,製作出《感恩集》;他們還讓孩子們在午飯前或午睡後向小夥伴敘述自己感謝誰或感謝什麼。孩子們說:「我要感謝廚房的叔叔,他今天做了很好吃的早餐。」「我要感謝陸園長,我在今天早上回幼兒園的時候,看到她笑眯眯的,我很開心。」「我要感謝黃老師,她懷著小寶貝很辛苦,但是她教會我們很多東西。」「我要感謝今天的太陽,天氣很好,是它讓我們玩得很快樂。」…… ······還有很多老師不管什麼節,都教孩子們為親人、老師、敬老院的老人獻上祝福的話語和自製的賀卡,為親人、老師、老人做幾件實際的事情,有的老師還下載一些分娩的圖像資料,讓孩子感受媽媽的辛苦和開展相應的性教育…… 感恩教育的內容應是不拘一格的、自然的,最好是不留痕跡的。 懂得孝敬父母、長輩很重要,懂得感恩更重要。和諧社會的建設需要每個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但希望這種教育不要「刻板」,更無必要是千篇一律「洗腳」形式上。試想,父母一不是年邁不能自理,二不是生病不起,三又沒有腳板的厚繭讓子女生出很多感受,為何非要「洗腳」不可?把穿鞋踏襪後留著「腳氣」的腳伸給子女,如果不到非常時期,即使有一百條理由,我也不想這樣做。況且,我也從未為健康的父母長輩洗過腳,但我在家族中卻是人所共知的孝敬父母、翁姑、尊敬長輩的晚輩。
Ⅳ 給媽媽洗腳算是傳統家庭美德嗎
給媽媽洗腳並不是一種美德,但是從這件事上體現出來的對母親的尊重以及愛護卻是一種美德。應該說給媽媽洗腳是一種行為,這種行為背後的精神才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