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重陽節為什麼要敬老
九九重陽節,按照《易經》的觀點來看,「九」是數字中的最大數,「九九」又諧音「久久」,故有生命長久的寓意,也寄託著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我國歷來有尊老、敬老的文化傳統,唐代詩人解琬有詩雲:「茲辰采仙菊,薦壽慶重陽。」看來,古人早將重陽節作為祈求長壽的重要時節。
1989年,農歷九月初九被正式定為「中國老人節」、「敬老節」,重陽節也就成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蘊含著孝老愛親的文化意趣,人們也常在這一時節推行敬老愛老活動。
10月12日,綠柳居、軍休9所在秦淮區五福巷攜手舉辦「九九重陽節、濃濃感恩情」進社區的公益活動,為70、80、90整歲的老黨員們集體過壽,現場大家一同唱生日歌、吹蠟燭、切蛋糕,深切感受到重陽敬老佳節的熱鬧氛圍。
雞鳴山、棲霞山曾為賞菊勝地
重陽時節正值秋光濃郁,此時秋高氣爽、金菊盛放,最適出遊賞菊、登高。東漢時期就有九月九到山中登高採摘野菊的習俗,《藝文類聚》中有引用東漢崔宴《四民月令》中的說法,記載到「九月九日可採菊花」。
到了南宋時期,菊花種類更為豐富,重陽賞菊成了當時臨安居民的一大活動,《夢粱錄》中記錄:「年例,禁中與貴家皆此日賞菊,士庶之家,亦市一二株玩賞。其菊有七八十種,且香而耐久,擇其尤者言之。」
明清時期,金陵南郊花神廟、城中雞鳴山麓更是育菊賞菊佳地,民國文人潘宗鼎在《金陵歲時記》中有所描述:「紫菊黃英, 壟畝相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