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時間會過得這么快,父母漸漸的變老了
時間匆匆,總是過的很快,父母老的也很快,因為孩子們成年以後都有忙於事業,家庭和各種各樣的事情,所以就顯得時間過得太快了
② 我們應如何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 我暫時還沒做到 孝敬父母 我准備怎樣做
始終抱著感恩父母的心
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我們一定要對父母抱著感恩的心,去孝敬他們,這不是閉著眼睛,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不管他們做了什麼錯事,是怎麼樣不對,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很多不是的父母,我們還是要尊敬他們;不是尊敬、同意他們的錯誤,而是尊敬他這個人。我們可以不同意他的錯誤,可以在他的錯誤問題上和他們去談,去解決問題;但是我們對他的態度是要尊敬的。沒有他們就沒有你,始終抱著感恩的心去看待他們。 用心去對待父母
講到孝敬父母,基本上,最重要的不是你為父母做什麼,而是你跟父母的關系如何?有很多人雖然為父母是做了很多的事,但是跟父母的關系並不好。有些人說:「我怎麼不孝順,每個月給他寄錢,還不孝順?」我有個朋友,他每一個禮拜天都去看他的父母,請他的父母吃一頓飯。在今日的深圳,很難得了,一般人哪裡做得到!能夠做到這樣子的兒子已經要給他舉起大姆指了,但是呢,有一次他們這樣的飯局,我剛好也在那家酒樓用餐,就過去打了個招呼,我有一個很深的感觸:他這件事做得對,但是他並沒有用心在做。為什麼呢?因為我看到他對他父母的態度,他只是公事化的在做他該做的,一點都沒有借這個時間跟他父母建立一個親密關系的意思——沒有親近的交談,沒有輕松的氣氛,更沒有家人聚會的溫暖,給人一種清楚的感覺:好了,我做了我該做的,然後咱們各過各的,下星期再見吧。 你要成為主角了
很多人不能夠孝敬父母,是因為他這個人沒有獨立。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離開父母。離開父母不是說你不理父母了,從此宣告獨立,再也不聽父母的話了。離開父母,最重要的一個觀念,就是我們要獨立的活著,要為自己的一切負責任,要做一個成熟的人。
很多的人就是結了婚、生了孩子,都沒有離開父母。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獨立,他的經濟沒有獨立,情感沒有獨立,他很多事情都沒有獨立;他只要一看到他媽媽,他就變成三歲小孩啦。自己都做父母了,還是獨立不了。不獨立你怎麼孝敬父母?很難的!他覺得好多事情都是天經地義的,覺得父母就是到了七十歲、八十歲還是要照顧我的,因為從小他們就是照顧我的嘛。
如果你不知道你已經長大了,你已經是一個獨立的人了,你很難孝敬父母。你很難會想到說,現在輪到我了,所以,這個也是常常會攔阻我們孝敬父母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父母已經老了
父母不再是超人了。已經老了。很多人不能夠孝敬父母,是他對父母有著一種不實際的盼望。我們小的時候都認為我們的父母是超人,小孩子吵架的時候,常會這樣講:「我爸爸比你爸爸厲害。」但等到我們慢慢長大就知道,其實父母不是超人,父母是非常有限的人。而如果我們還有像對一個超人那樣的期盼,就讓我們對父母常常有很多、很大的不滿,不管父母改進了多少,我們都覺得還不夠。
我認識一些人就是這樣子的,對他的父母可凶了,我說:「你怎麼可以這樣子對待你的父母呢?」他跟我說:「噢,你不知道!」就開始講他父母這個不好、那個不好。他講的有一些是有道理的。但是,很多時候我發現,其實是他對著父母的要求太高了,他的父母根本不可能滿足他這樣那樣的要求。要知道,父母是人呀,他的精力有限,時間有限,金錢有限,他的什麼都有限,他怎麼能那樣無限的滿足你呢?但是有許多的兒女就因為父母沒有滿足他,他心裡就很氣呀,從「氣」開始跟父母的關系不好,這樣下去,就越來越不好。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對父母的期盼,合理不合理。
現在很多人,一個禮拜要為自己花很多錢,要吃好的,要穿好的,要看電影,又要逛街買東西......隨便買一雙球鞋的錢,在農村的人可以活一個月了。
我們如果不懂得感恩,就算父母給你做得再多,都不會滿意。如果你心裏面不滿意,怎麼會孝順呢?心裏面想起來就生氣,你根本就不理他,心裏面就跟他有距離了。所以我們今天活在世上,我們對父母不要有不切實際的盼望。我們的父母也是一個軟弱的人,有好多事情他也做不到,他也沒有辦法。不對他們有什麼期盼,那他們給你一點什麼,對你好一點點,你就會很開心了。當父母對我們好一點,我們有一個感恩的心的話,就活得很快樂,就容易孝敬他們。要願意付出,堅決不能自私
小時候,父母對你的付出是無私的,而今天的你,也願意付出代價嗎? 我們不能孝敬父母,就是自私。要孝敬父母,不是光在嘴巴上講兩句話就算的,是要付代價的。你需要花時間、花精神在他們身上,有時候甚至要花錢的;你如果不肯付代價,你就沒有辦法孝敬父母的。
很多時候我們真的很自私,你看有很多已經自己做了父母的年輕人,很奇怪,她小孩子生病的時候,她帶她小孩去看三個醫生都不煩的,看一個不行,再換一個,不行再換一個。當她媽媽跟她講:「女兒,我這里不太舒服」的時候呢?
小孩子學鋼琴、游泳、打跆拳道,學這個、學那個,這些父母做這個、做那個,忙得天翻地覆。但是,他們的父母有的時候想要去遠一點的商場購物,有沒有接送一下?沒有的,這是什麼?自私!今天有的人,他的父母要看病,他沒有時間安排,他不能請假,他還真好意思,這是什麼?自私;自私讓我們沒有辦法孝敬我們的父母。 要去聽得懂父母的真正想法
如果你習慣聽從父母,對你的一生絕對是一個祝福;因為這是你孝敬父母的一個很重要的開始,要學會聽話。而這個「聽話」,不只是要聽他說出來的話,還要學聽他還沒有說出來的話;他說出來的話有一個意思,心裏面想的還有一個意思。
很多做父母的,你問他:「我帶你去哪兒玩好不好?」他常常會回答你說:「不好。」其實他心裡想不想去呢?很想去,但是他不願意麻煩你,所以他跟你說「不好」。那這個時候你聽話要怎麼聽?你會聽話,你才有辦法孝敬你的父母,你才會知道他心裏面真正想的是什麼,你才知道什麼會讓他高興。 要公開對父母示愛
我們做兒女的要學會在一些公開的場合,把我們對父母的愛和感謝表達出來,而不是私下讓他們知道。
我們中國人比較含蓄,不太會在一些公開的場合來感謝我們的父母,其實這是我們對父母的肯定,也是讓父母感到光榮的一件事情。這個很重要,因為人到了老的時候,他們的生活真的很單調,他們的生活里沒有什麼東西呀,也不再有什麼人說他們什麼事了。所以,你如果偶爾有這樣子的一個機會來感謝他們,那實在是給他們很大的安慰。
但有一點做兒女的是要注意的,如果你父母還不老,你想給他做這些,他可能還沒有時間理你。說句實話,中年人不需要這個,他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忙事業、忙這忙那忙得不得了,他對這個沒有什麼大興趣,你給他做,他可能不會很感激,不覺得有什麼特別寶貴。但是人年齡大了,他就真的需要這些東西。所以年輕的MM和DD還不用太急,但是要把它放在心上,將來等父母年齡大的時候記得做。
③ 活著時候沒孝順老人,死了後悔
所以我們應該及時的孝順老人這些時間。
④ 問:「那些對父母不孝的人,自己老了以後是什麼下場」我來回答.
在我身邊有很多過得很好,但卻不孝敬父母的。他們在大城市裡有車有房,有事業。父母他們不管丟在農村老家。有當官的,有當老師的,孝敬父母的人基本上都過的很一般,因為他們為了父母甚至放棄了事業。或者影響了自己的事業,至於說將來他們老了會有什麼下場,那就很難說了。如果他們賺到錢了,不到死的那一刻就是不把錢交給兒子兒媳。伺候的不好就不把錢給自己兒孫,那兒子自然會盡心盡力的照顧他了。主要看你如何教育自己子女,如何把控家財。
⑤ 感慨父母變老的句子
1、不知不覺父母都老了,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看著爸媽一頭白發,勞累的樣子總是很心酸,自己也沒能力賺錢,請餘生一定加油,少些抱怨,多點努力和體諒。
2、父母的一句真是老了,特別讓人心酸。自己成長的還不夠強大,剛承擔上有老下有小的責任,他們就吃不動玩不動了。
3、珍惜父母在的日子吧!有一天,你會突然心酸的發現,他們真的老了,變得脆弱了。餘生,孝敬父母,盡力讓他們感受到被愛,被關注,被需要,盡力讓自己不留遺憾
4、給媽媽按摩捶背被誇手法好。媽媽說,女兒,媽媽老了。聽著好心酸。希望在家的日子能多陪陪父母,給他們捶背捏肩。他們感覺舒服了我也就開心了。
5、看見父母老了,一是為咱們操心太多,二是年齡大了,看見他們老了,很心酸,害怕那一天她們會離開我,我受不了!
6、想想有時候自己真的挺自私的,什麼時候媽媽也到了偷偷打量看我反應如何了。突然覺得父母真的老了。有點心酸,有點難過,我盡量對媽媽溫柔一些!
7、在不知不覺當中,我們長大,父母也老了,現在到了要時刻關心父母的時候,相比所有,父母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
8、世界上最美好的兩個詞是失而復得和虛驚一場。突然才明白,父母是真的老了。以前天不怕地不怕,是因為我們與生死之間隔著父母。新年願望,希望父母和家人以及所有親朋好友健康平安。如此,足矣。
9、可能真的到了年紀,也可能是因為今年發現了父母真的老了,每每看到這種劇情真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10、年前不想過這個年,年後就更不想過了。說來說去,添堵!門出不去,成天窩在家裡。年齡虛長了一歲,父母也就老了一歲。
11、人到中年,害怕過年,不是長一歲,而是又老了一歲;害怕看到父母老去的身影,害怕看到孩子長大後的各種責任。
12、突然發現,父母已經老了。以前我有任何不懂的事,找父母總能得到解決。現在我講的很多問題,他們無法提供幫助,只能像小孩一樣做個傾聽者。善待他們,就像他們當年照顧我們一樣。
13、新的一年了。因為肺炎的影響,今年的春節更顯冷清,全家也說不外出拜年了,都待在家裡過年。慢慢發現今年好像爸媽在看我們的臉色講話了,突然感覺很心酸,父母真的老了,我們也實實在在長大了
14、看見年邁的父母,老了,心裡莫名很心酸,努力掙錢都改變不了家裡現狀。真的好難。以後多掙錢給媽媽。
⑥ 父母還建在的時候你們好好孝敬父母吧別讓自己留下遺憾
對這才是真正的做為子女的責任心,孝敬當然是在父母最需要的時候,尤其是在生病的時候,父母養你小,你得養父母老,敬自己的孝心去孝敬父母,別等父母不在了你想孝敬卻沒地方孝敬了。
⑦ 爸媽己故幾年了,但我還經常想念,還沒好好孝順他們就走了
是啊。其實有很多人,都是等爸媽去世了。才想到並沒有好好孝敬父母親,他們就走了,留下遺憾了。年輕人都忙著工作,很容易忽略了老人的。你想念這是可以理解的。
⑧ 不尊重母親的人會有什麼報應
不尊重母親的人的後果
不尊重母親的人的後果,孝敬和回報是我們每個人,不管是做子女還是做人都必須懂得的道理,但難免就是有一些人,性格比較怪異,不懂得尊重長輩,那麼不尊重母親的人的後果呢
一、不尊重母親的人的後果
俗話說得好,父母就是在世佛,不孝敬父母就是對佛的不敬,這樣的後果,不僅遭受親戚朋友的嘲笑,而且這種教育方式也會折射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將來有可能孩子也會效仿自己的做法,嚴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
不孝敬父母的人,在工作中,會被很多同事鄙視,遇到任何困難,很少有朋友能夠伸出援助之手,因為這種人的性格很狹隘,自己的父母就不孝敬,難道會對朋友好嗎?
所以說人要學會感恩,更要懂得孝敬父母
二、教育孩子應該採取的正確態度
溫和而堅定。
堅定非常重要。大多數家長把堅定和強硬混為一談。強硬容易導致沖突的發生,而堅定不會。強硬是要控制孩子,讓孩子按照家長的意志來行事。而堅定只是家長管控自己,而不是要求孩子非要做出改變。如果我們強迫孩子,雙方之間很容易就會起沖突。如果我們只是控制自己的行為,那麼就會避免沖突的發生。任何的沖突都需要雙方的參與,如果我們不參與進去扮棚,那麼沖突就可以避免。
比如媽媽開車,帶兩個孩子回家。 兩個孩子在車里不停的打鬧。已經影響到媽媽的正常駕駛。這個時候媽媽並不一定非要大吼大叫,強迫兩個孩子老實守規矩。媽媽只需要把車停在安全的區域,然後靜靜的看著孩子告訴他們,他們什麼時候安靜下來,媽媽什麼時候繼續開車。這是在讓孩子為他們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能按時回到家裡,那是因為他們兩個在路上,不停搗亂的結果。他們要為整件事負責。這個時候孩子通常會很快安靜下來,因為那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不是被迫。
還有一個例子。媽媽特意做了土豆燉牛肉作為晚飯。而小明放學後說他不想吃土豆燉牛肉,他想吃西紅柿炒雞蛋。而土豆燉牛肉是全家人都喜歡的一道菜。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他有權利不吃土豆燉牛肉。但是母親忙了一個下午,她也有權利坐下來好好享用這頓晚餐,而不是再到廚房裡接著忙活。母親也已經累了,他需要休息。這個時候小明的媽媽就可以告訴小明,他可以自己去做西紅柿炒雞蛋,要不就少吃一些土豆燉牛肉。 媽媽在整個過程當中並沒有指責抱怨和強迫。小明也感受到自己被被媽媽尊重。這樣媽媽既尊重了自己,又尊重了孩子。這樣孩子就不會無節制的要求父母為自己付出。
當父母們開始學會尊重自己的時候,孩子才會尊重你。重要的是這種尊重會影響孩子踏入社會之後的人際關系。這是在告訴孩子,每個人都需要被尊重,不只是他們自己。
一位阿姨今天給我發了一篇文章,看後感慨頗深。回想自己走過的路,確實是這樣的。
我們看看現在的人,命運多舛,生命無常,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有的人會忽然大富大貴,有的人忽然變成貧賤,甚至陷入牢獄;有時候萬人之上,過了一段時間就走上了斷頭台。看我們這個世界,看我們歷史種種的故事都告訴我們,要警惕,出了問題廳返則,有了變化,種種問題都在對德不明,對孝不清,沒有把孝德真正落實下去,沒有把孝和德作為我們必須要遵守,行持的指導,深深的埋在我們心裡,落實在我們日常的種種事情裡面,所以我們就會出現起起伏伏,高高低低。那麼在生活中常見的 現象如下:
一、頂撞父母: 現在的孩子經常對父母是一言九頂,好像這樣會顯得很平等,可是,這正是工作不順,婚姻不幸,事業不佳的原因。一個家庭就好比一棵樹,父母生我養我世核育我是這棵樹的根,我們則是樹根滋養下的枝葉,我們頂撞父母,就是在隔斷自己的根,根斷了,樹葉也就慢慢枯萎了。
二、讓父母幫自己幹活: 大家知道增長福報最快的方式是什麼嗎?就是孝敬父母,父母是世界第一福田。你的福報若是沒有了,就趕緊買點好吃的好穿的送給父母,給父母洗洗腳,端杯茶,慢慢的'你就發現你的福報立即升起來了,這是最好的積攢人品的方式。若是翻過來,讓父母哪怕給我們端上一小杯水,也是極損福報的。
結合自己的過去想一想,確實如此。小時候,家境不好,從小我們姐弟就很懂事,爸媽在外面干苦力掙錢,而我們就把家裡的大大小小的活全部幹完,為了不讓爸媽餓肚子,我們經常把做好的飯菜打包好給爸媽送去。那時候,學習並不突出的我,每到重要的考試的時候,成績總能進步很多名。直到上大學,慢慢脫離了父母,幫父母的時候也是屈指可數,那時候就感覺自己再怎麼努力都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直到現在,每每給同事說起,媽媽把飯菜做好等著我回家吃飯呢,就感覺特別幸福。其實翻過來想想,我們把飯菜做好等著爸爸媽媽回來吃飯,爸爸媽媽會不會也會覺得很幸福呢!
所以,父母要為自己做什麼的時候,腦海里趕緊浮現出四個字我受不起。
不懂得感恩父母,是一個人變壞的開始
《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儒家思想認為「一個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卻喜歡觸犯在上位的人,這種人是很少見的;不喜歡犯上卻喜歡作亂,這種人是不會有的。君子行事致力於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產生了。孝悌就是仁道的根本!」
不懂感恩的人真的挺會算賬的。
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對老兩口把兒子兒媳告上法庭,不過不是贍養費的問題,而是索要「帶孫費」。
案子很簡單,就是小兩口生了孩子,讓父母撫養,但基本不出錢,所以父母出錢又出力。不知道是確實沒能力了,還是其他什麼原因,就狀告兒子索要費用。
這件事讓網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人覺得合理,老人沒義務帶孫輩,兒女就應該出錢,還有一部分覺得,一家人打官司沒意思。也有一部分人把問題歸結在老人身上:「帶孫子確實為非法定義務,你可以選擇不帶!但一家人經過法院判決了以後怎麼相處?要了每個月那2千多塊錢,自己以後老了生病需要兒女陪護時,怎麼算?一家人何必斤斤計較呢?」
言下之意,現在因為帶孫斤斤計較,那就別指望養老。什麼時候贍養父母和幫不幫自己帶孩子掛鉤了?如果非要算,養育自己的那筆怎麼算呢?父母養育了你,真的沒有義務幫你養孩子。他們幫你帶孩子,願意出錢又出力,真的是因為愛你,想為你減輕負擔,但這真不是你不出錢的理由,更不是贍養他們的交換條件。
一個不懂感恩的人,比狼還可怕。
連父母的付出都不感恩,又怎會真的感謝別人的幫助。這樣的人走向社會,會覺得遇到的所有問題都是別人造成的,很難看到自己的問題。盧梭說,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一個人只有學會了感恩,才能對別人的幫助,心懷感激,才能發自內心地去關愛別人,才會有真正的美德。我們的人生是從父母那裡開始的,感激他們的付出和給予我們的愛,是美德的起點,當然感恩父母不意味著絕對地順從,和盲目地服從。真正的愛你和真誠地為你好,你是可以感覺到的。
弗萊徹說,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一個人,如果在家裡看不到父母的付出,不能對父母感恩,很難到社會上做個好人。所以說,一個人變壞,是從不懂得感恩父母開始。不懂得感恩父母、感恩別人,註定不會有大作為和成就!
⑨ 父母親真的老了,可我還是沒有能力讓他們享福。他們操勞了一輩子了,真的好難過
不要太難過。只要有一顆,愛思考的大腦。還有一雙勤勞的雙手。可以創造財富。祝你2020年發大財。相信我,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