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家風優秀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家風優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們常說: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師。家風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它似無聲的細雨,「滋潤」著子孫後代健康成長。我家的家風是孝敬長輩,父母經常教育我做一個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的孩子,他們以實際行動為我做榜樣。
平時,爸爸對長輩無微不至地照顧。吃飯的時候,爸爸先讓爺爺奶奶做坐下來才吃,好吃的菜總往他們碗里夾;爺爺奶奶洗澡時,又給他們打好熱水。媽媽專門為他們洗衣服、晾衣服、做清潔衛生等,爺爺奶奶生活得很快樂。在父母的熏陶下,我也學會給爺爺奶奶添飯倒水,給奶奶捶捶背,為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菜、洗碗、掃地等,減輕父母的負擔。
記得去年春節前,我和爸爸坐車去探望外公。車上人很多,好不容易才找到座位坐下來。又過了一站,上來一位大娘,提著一袋東西,拉著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爸爸看見了,連忙站起來,走過去幫大娘提東西,並讓大娘在他的座位坐下來。車上的人實在太擁擠了,擠得小女孩東搖西晃,很害怕。我也站起來,讓小女孩坐下。小女孩高興地說:「謝謝姐姐。」大娘誇獎我是一個乖孩子,車上的人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我心裡甜滋滋的。雖然到外公家時有點累,但是我還是很高興,我的行為得到了人們的贊賞。
家風就像一股清涼的甘泉,滋潤我這棵「小苗」茁壯成長;家風像一縷燦爛的陽光,照耀我健康成長。我會把良好的家風傳承下去,讓孝敬之「風」吹遍神州大地……
我的爺爺奶奶都是農民,只有小學文化;但他們卻能夠細心照顧長期卧病在床的太奶,端屎端尿,沒有一句怨言。我好奇地問爺爺:「爺爺,你們怎麼對太奶這么好啊?」爺爺摸著我的頭說:「孝敬父母是咱們家的家風呀。」
因為我當時太小,根本不理解爺爺的話。只知道,爺爺做的是一件好事。20xx年,我的姥爺被查出胸部長了腫瘤。因為病情的緣故,需要到天津手術。我的爸爸向單位請了假,一個人陪著姥爺到天津就醫。尋找住處、掛號、辦理住院手續、買飯、洗澡、陪床等全都由爸爸一個人操勞。晚上,爸爸在醫院沒有地方睡覺,只好租了一個10元一宿的折疊小床,那個小床很小很窄,躺著特別不舒服。但爸爸還是堅持陪了姥爺一個月的時間。姥爺的手術很成功,在爸爸的悉心照顧下,姥爺的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好。姥爺出院之後,在家休養了近2個月的時間,但為了防止病情復發,醫生建議化療、放療,爸爸依舊陪伴在姥爺的身邊。我不記得爸爸陪了姥爺多久,只記得我好久沒有見到爸爸和姥爺。謝天謝地,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姥爺終於恢復了健康,全家人都非常高興。我想,這其中肯定少不了爸爸的功勞。
經歷了這件事,我漸漸的明白了爺爺對我說的話。我的爸爸就傳承了爺爺孝敬父母的優良家風。以後,我也要學習爸爸那種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質,把孝道這個光榮的家風傳承下去,永不丟棄!
從小我的爸爸媽媽便開始教導我,做人要正直善良,要學會寬容。
記得那一次,我與我的爸爸媽媽去親戚家做客。親戚家有一個弟弟,剛到樓上便看見弟弟正在玩電腦,還盛情的邀請我一起玩。我便加入了這個行列 。時間過得飛快,我與弟弟玩得不亦說乎。弟弟又輸了,便吵吵嚷嚷的說了起來:」怎麼又是我輸,你就不能讓著我嗎?「話音剛落,我便接了上來:」又沒規定讓誰不能贏。「說著,我與弟弟便開始一場惡戰。他打我一下,我踢他一下。接著,弟弟便拿起地上的板凳向我砸來,只聽」砰「的一聲,板凳砸到了我的頭上,傷口立即紅腫起來,我跑下樓將事情原由告訴了媽媽。媽媽撫摸著我的頭,語重心長的說:」算了吧弟弟也不是故意要砸你的,再說了我們都是親戚呀,不要因為一件小事而傷了大家之間的和氣,而且你是哥哥,應該都謙讓弟弟,每事寬一分即積一分之福。「我點了點頭便跑上樓,與弟弟再次沉浸在歡樂的時刻。
因此,」每事寬一分即積一分之福「就成為了我們家的家風家訓。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不錯,我的家鄉確實是以孝當先,個個人家的子女長大後首當其沖的一件事是:就是孝敬老人、父母。
幸運的我有個哥哥,哥哥是怎樣孝敬爸爸媽媽的舉動,我都一點一點的記在腦海里。
還記得我九歲的時候,哥哥已經畢業了,並且掙到了錢。果不其然,哥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孝敬爸媽。那天,哥哥從上海回來,興沖沖的告訴我們一家,說掙到錢了。我們都為哥哥高興。
當天,哥哥開著新車帶著爸媽去了南通的老天寶黃金店,說是為媽媽買黃金,就當是孝敬媽媽。因為:以前沒那麼富裕,現如今社會條件改變了,當然要「炫耀」一番啦。哥哥給媽媽精挑細選的耳環和戒指,媽媽整天跟別人炫耀說「唉呀,我兒子有出息了,都懂得孝敬我們啦!」這些一點一滴我都記在腦海里,等到我長大的那一天,像哥哥那樣孝敬父母。也許,那一天,我將做的比哥哥還要好。
也許,「孝」這個字說簡單也不為簡單,說不容易,也並不是那麼的苛刻。孝,不過就是陪陪老人,孝敬父母;孝,不過就是為父母端上一杯溫暖的茶;孝,不過就是為了父母而送上一句噓寒問暖的話語。我想,再也沒有什麼事比孝敬父母更為重要的了。
我的家風就是如此,「孝」這個字永遠刻在我的心頭。
我們家有一個家風就是——熱愛花草。
我外婆家種了好多番薯,豐收時因為吃不完所以都長出嫩芽來了!於是我拿了幾個發芽的,把它們種在水裡,細心培養後,馬上長出了綠的葉,紅的莖,好像一個聽話的孩子在快樂生長、無憂無慮。過了幾個星期我懶得理它們了,心裡想著,反正它們能自己生長,可以不用經常換水。可後來番薯發霉了,發出一股刺鼻的臭味。我就只能把它們都扔了。
後來爸爸教我怎樣種花,同時我也學習了爸爸大盆大盆給花澆水。看著爸爸種的花,我也漸漸愛上了花。
爸爸給我在花鳥市場買了幾盆花,讓我好好的養護。後來我定時給「多肉」澆水,它們似乎為了感謝我還生了好多小多肉來讓我照顧。我越來越喜歡種花。每當天氣好時我就帶著它們曬曬太陽,讓他們茁壯成長。
有一次我從外面回來,看見仙人掌開出了美麗的小花,一開始我以為那是隨風飄落在上面的。每當我家有客人來訪,看到我種植的美麗花草,都會誇獎我好像擁有一個小花房。
自從我養了花後,我家的環境也改變了許多,每天早上看見這些美麗盛放的花朵,心情也如同花兒般舒暢喜悅。
熱愛花草的家風,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帶來了舒適健康的生活。
勤儉持家樂無窮——我的家風小故事
俗話說得好:「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世界很大,各地的習俗和每家的家風也各有不同。今天就有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家的家風吧。
我和爸爸媽媽住在杭州,而爺爺奶奶居住在爸爸的老家——河南,為了團聚我們每年都會在除夕之前來到爸爸的老家。每年,當我們乘坐的車子到達老家時,乘坐的車輛總會被親戚們所「包圍」。一下車,就會收到各種熱情的問候,諸如「你又長高了」、「聽說在學校成績很好吧」等。晚上,大家會圍坐在火塘邊,一邊烤著暖融融的炭火一邊聊天。話語很樸素,但體現的是濃濃的親情。有時是互相寒暄;有時是問對方在這一年中的工作;有時是給對方誇耀和肯定,讓他在新的一年中更加對自己有信心……這就是我家的家風————每年親人們總會聚集在一起,回顧過去一年的生活,探討新一年的打算。
我爺爺的身體不好,做什麼事都要別人來幫忙。但家裡所有為爺爺服務的人都沒有一句怨言。我鄰居六爺家,只要有什麼事情,我們家所有人就會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去幫助他。當然,六爺也很懂我們小孩子的愛好,比如放煙花。總會認真的告訴我們如何燃放,讓我們親自動手,而他則在一邊關注我們的安全。————互幫互助、尊老愛幼,這也是我們家傳統的家風。
我們的家風還有很多,這里就不羅列下去了。家風雖樸素,但它已經牢牢的刻在了我的心底,我也將繼續傳承下去,讓這些好的家風發揚光大。
無論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風家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家風家訓是什麼呢?今天我就談一談我家的家風家訓吧。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裡的風氣,家裡的風氣好不好就會影響到子孫後代。我們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團結向上,孝敬父母。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鄰居之間和睦共處。自小受家庭和父母的影響,把勤勞、節儉的作風來規范自己的行動和價值觀。我會努力去做,同時也會影響周圍的人,讓他們也做到。我現在還能主動向長輩們問好,同學之間搞好團結,有時和同學鬧點小矛盾,是我的錯一定主動向同學道歉,不是我的錯也不追究,退一步海闊天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能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拖拉拉,每天要運動,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個好的家風家訓能讓我更加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讓我們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長大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我希望我家的家風家訓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家風家訓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要從每個家庭做起,揚民族精神。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我家的家風是「誠信謙虛。」
小時候父母就教導我做人要守信,記得在一個周末的下午,因為我表現好,爸爸獎勵我玩半個小時的電子游戲,因為玩過了頭,爸爸走過來嚴肅地說:「人無信則不立,你不守信,誰還會相信你呢?」我輕輕地點點頭,結束了我心愛的游戲。
一年級的.一天,我在家玩耍時不小心將媽媽心愛的玻璃杯打碎了,我擔心媽媽責備,就偷偷地清理了玻璃碎渣,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事後覺得這樣做不好就鼓起勇氣向媽媽道歉,後來媽媽不僅沒有責怪,還意味深長地對我說:「失去了杯子是小事,如果一個人失去了誠實,就會失去別人對你的信任。」我信服地點點頭。
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不僅教導我要誠信,還教導我要謙虛。二年級的一次期末考試,我一躍成為我們班的第二名,實在是太高興了,回到家第一時間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媽媽,媽媽一邊鼓勵我一邊和藹地對我說:「再接再厲,不過要記住『謙受益,滿招損』」。我深深地點了點頭,心裡暗下決心,我會做到的,請媽媽放心。
簡單又質朴的家風,影響著我成長的每一天,時時刻刻提醒我不忘做一個實事求是,誠實謙虛的好少年。
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在我家,也有自己的家風。
我的爸爸是一位和藹可親的爸爸,同時也是我家家規的創始人。
聽爺爺說,爸爸小時候吃了許多苦,但是他不怕辛苦,到現在還習慣幫爺爺干農活。他每天比我和媽媽起的都早,大約5點鍾就醒了,馬上起床洗漱,早上的洗臉水放到一個水桶里儲存起來,留著沖我們家的馬桶。之後悄悄的把家裡的東西收拾好,把媽媽做飯的東西洗干凈,6點鍾的時候,媽媽起來做早飯時,只用炒就可以了。可我洗臉的時候不像爸爸那樣,會浪費不少水。爸爸看了,多次跟我們講道理,我們不聽,他只好記在了本子上。
爸爸不僅節約用水,還節約用電。冬天時,我家的四台空調同步運行,不在家也運行,於是,爸爸在上班前把空調全部關上,以至於我和媽媽都不大理解,因為不開空調的話,屋裡會很冷,而爸爸卻把空調關上,這是為什麼呢?直到每周一次的家庭會上,爸爸才說明原因。家庭會開始,我先講星期的大事,之後媽媽說,爸爸最後講解一周的疑問,他說:「我們用的水是有限的,要節約,比如:洗衣服水可拖地,洗臉、洗菜水可以沖馬桶。而多開空調的話是不好的,這樣不僅浪費電還會讓我們家的電費直線上升,所以我才會這樣關掉。」我們聽後恍然大悟。
從那以後,我家牆上貼了一句經典廣告詞,「如果不節約用水,世界上的最後一滴水將會是我們的眼淚」,爸爸教會了我勤儉節約。
家風又稱為門風,家風其實就是在家庭里形成的一個統一的道德品質。這個道德品質不僅僅是心中的思想,還有行動的舉止文明。
家庭就像是一個圍欄;而孩子就是圍欄中的小樹苗。父母就是精心栽培我們的農民,他們不斷的教育我們,催促著我們成長。
我家的家風既嚴格又體貼。在家裡時,必須要保持家裡的衛生整潔。
就比如這個暑假的一天。早晨媽媽把我叫醒了,和我講述著今天要做的事,雖然我是坐著的,但是那時的我還是半睡半醒,根本沒有把媽媽的話放在腦子里。結果媽媽一走我就躺下睡了,一直睡到中午才醒。但我已經完全把媽媽對我說的話拋到了九霄雲外,一醒來,我的肚子便餓的呱呱大叫,就大口大口的吃起了紅燒肉,和米飯。這樣的行為讓我非常滿足。
但今天我的心裡總是忐忑不安的,果然,我心中的預言是沒錯的。
傍晚媽媽一回家,突然臉色大變。對著我說,我早上和你說要把家裡打掃干凈,為什麼我回來時家裡不但沒變干凈,而且還變臟了,這是怎麼回事。我小聲地對媽媽說,我忘了。
自從這件是以後,家裡就總是乾乾凈凈的,幾乎看不見一點垃圾。
但家中還有一條家風,就是不準哭哭啼啼。但這個我始終改不掉,因為家裡還有一個愛欺負我的姐姐,他總是在爸爸媽媽的背後和我開玩笑,把我弄哭。但爸爸媽媽又不準我哭。
這就是我的父母平時教育我的事情,雖然我家的家風不像大戶人家那樣正式,但也是一種好的道德品質。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我的父母,尊敬師長有關一封家書說家風的作文初中輔導。我的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家風就更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資上的豐富。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它的風氣,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與勝,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強國
一天晚上,我去同學家玩,我的媽媽和我約定的時間是七點半回家,要尊重別人家的休息時間。我和同學玩電腦,心裡也一直惦記著和我的媽媽的約定時間。還有五分鍾到七點半了,我趕快和同學說再見,沖下樓回家了。我的媽媽一開門,就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誇獎我守時。這一次,我的媽媽獎勵了我下個周末一小時的玩電腦的時間。我開心極了!
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幫助我們學會做人的道理,在社會中形成良好的風氣!
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鮮花,家風如陽光,鮮花只有在陽光的照射下,才能清香宜人;家庭是種子,孩子是小樹,家風如雨露,小樹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提起我的家風,那就是兩個字「誠實」。
那天,爸爸讓我買點吃的回來,我剛出門就看見一輛賣西瓜的車子,心裡歡呼雀躍,跑到那輛車子旁邊,選了一個又大又圓的西瓜,正想出錢,發現老闆被很多顧客圍在中間,心想:反正這么多人,我偷一個也不會被發現。於是二話不說,我拿著西瓜就走了。回到家,我以為爸爸會表揚我,誰知爸爸看我手裡的錢還沒用,問我:「這西瓜哪來的?」我得意地回答:「我偷來的。」爸爸聽了,生氣的說:「小小年紀不學好,『小來偷針,大來偷金』,長大後怎麼做人?」抬起手來就要揍我。我趕緊認錯,並保證下次再也不偷了。然把錢給了那個賣西瓜的人。賣西瓜的沒有責怪我,反而說:「你是個誠實有家教的好孩子。」
播種了一種行為,收獲了一種習慣;播下了一種習慣,收獲了一種性格;播下了一種性格,收獲了一種命運。是啊!好家風給我們播下一種好的習慣,擁有了好的性格,讓我的生活多彩多姿、無憂無慮、井井有條。我相信,好家風養育著我,也將成就我!
家風是一個家庭中的最好的形象,家風是一個家中的動力,家風一個讓人感覺到影響的更多的東西。
一個家庭中的家風會影響一個家,一個家庭中的家風會讓家庭里的所有的成員都感覺到一種內在的力量,家風影響一個家,進而能影響一個大家。
每個家風都有不同的家風,我的家風是這樣的,你的家風是那樣的,他的家風是另外一樣的。家風代表的是不一樣的家庭。在我的心目中的我很嚮往我自己的這個家庭,這個家庭的家風我感覺到了更多的溫暖。感覺到了一種力量,感覺到了一種能量的傳遞。我的爸爸對獻愛心特別的重視。在爸爸的幫助下有三個孩子考上了大學,在爸爸的愛心維護下,三個孩子學習優秀,從孤兒變成了有家的人,從野孩子變得有素質,變得有知識。爸爸嚮往的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富翁,在他的事跡中,他給了自己一個更大的警醒。警醒的是一個人的影響。爸爸就是在他的影響下展現出自己的這樣的一種愛心,一種獻愛心的態度。從爸爸的眼中能看到了一個家庭的影響,一個給爸爸最大的影響。我的家風就是這樣的無私,就是在這樣的獻愛心中度過,家風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了一種勁,家風影響了一個人的一生,影響了一個人的時刻。
一個好的家風會帶給你一個不一樣的平凡,一個家風會給你帶來更多的影響,讓你向著一個方向發展,和前行。
家風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它包括為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為准則。我們家的家風很簡單:要誠實守信,尊敬老人,樂於助人。媽媽常說只有你肯幫助別人,在你有困難的時候別人才肯幫助你。
一天中午,我因為上學要遲到了,急急忙忙的下樓,我剛剛下樓就發現一位老奶奶焦急的等在路邊過馬路,我猶豫了一下想要不要幫助老奶奶呢?因為幫助老奶奶我就是做了一件好事,但是這樣就有可能遲到。又一想如果不幫助老奶奶,老奶奶又太可憐了。最後我還是跑上前去拿過老奶奶手裡的購物袋對老奶奶說:「老奶奶我扶你過去吧。」我把老奶奶安全的送到馬路對面,老奶奶感謝地對我說:「你真是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我聽了心裡感覺美滋滋的。我告別了老奶奶,一路小跑來到了學校。
還有一件事,也讓我很受教育,有一次姥姥生病了,我們全家都很擔心,媽媽每天都要去醫院陪護姥姥,晚上也不能好好休息,白天還要照常接送我們上下學,給我們做飯,媽媽醫院家裡兩頭跑,媽媽也是很辛苦的。雖然爸爸每天下班很晚,但還是常常給姥姥做好骨頭湯用保溫桶裝好送去醫院,媽媽說:「這樣可以補鈣。」媽媽和爸爸一邊忙著工作,一邊照顧姥姥,他們很辛苦,我要向爸爸媽媽學習他們的孝心。
家風是每一個家庭的行為准則,家風伴我成長,讓我走向成功。好的家風的養成是正能量的傳遞,只要家風好了國風才會好。願我的家庭會因它變的更加美好、更加充實。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一進我家,你就能看到餐廳牆上掛著大大的十字綉,上面綉了「家和萬事興,萬事和為貴」「百善孝為先。」 讀這些句子,你一定猜到了我的家風是什麼了吧?對了!就是「和」與「孝」。
先來說說「孝」吧,我的太太已經91歲了,腿腳不太好,要拄著拐杖慢慢走,速度跟蝸牛差不多。以前,太太和爺爺一起住在無為。去年,爺爺退休了,要來巢湖帶孫子。可爺爺不放心太太,就把太太也接了過來。考慮太太腿不好,媽媽就把我們樓下一樓的房子租了下來給太太住。自從太太接過來了,爺爺忙得像旋轉的陀螺,一刻也不停。看著爺爺這么忙,我特別心疼,便承包了些給太太送飯一類的小事。我們家孝敬老人的人可不只爺爺,還有媽媽。她對待長輩像對待自己一樣,每個季度都會給長輩們買衣服,還常常問奶奶、爺爺或太太有沒有需要買的東西。
再說說「和」。這個年,所有人都在家預防冠狀病毒。網上很多人在家裡待著都不耐煩了,可我家卻不同。你瞧,爺爺和太太邊曬太陽邊聊天;我和奶奶打乒乓球;媽媽和爸爸打羽毛球;弟弟給我們當小裁判。他一會兒說:「哥哥,你要往後退呀!」一會兒說:「媽媽,你要跳呀!」一會兒又說:「爸爸,你要向前去啊……」我們玩得開心極了!左鄰右舍常常聽見我家傳來的歡聲笑語,不只現在,我家每天都是這樣和睦。即使遇到難解決的事情,我們一家人都是討論解決的,從來沒有爭吵過。
這就是我的家風,我的家風使我全家快樂。
❷ 好家風的徵文
有關好家風的徵文範文(精選6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徵文吧,徵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徵文的出現。那麼你有了解過徵文嗎?下面是我整理的有關好家風的徵文範文(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家家之訓」形成了「家家之風」。正是在這種成長環境中,我們體會著父母的言傳身教、老一輩的諄諄教導,在生活中學到了很多。
我的家庭是幸福的四口之家,在這個家庭中成長,從咿呀學語的小嬰兒到現在亭亭玉立的女孩,伴隨我的就是在父親從小到大的教誨。
父親老實憨厚,性子溫和,待人和善,他的一生平淡無奇,卻讓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吃虧是福。
那是家裡剛建好房子的時候,一家人喜氣洋洋,圍坐在一起,一向不善言談的他開口說:「房子總算建好了,是件好事啊!」我能聽得出他語氣里帶著的釋懷與喜悅。
房子是建好了,但麻煩事接連而來了。下著傾盆大雨的那天夜裡,窗外電閃雷鳴,感覺就像的什麼大事就要發生一樣。「咚,咚,咚!」,「開門啊!」一陣敲門聲和叫喊聲打破了小屋裡的寧靜。父親連忙起身,打開門,笑臉盈盈地說道:「快快快,進來坐,外面還下著雨呢!」我探身一看,一個身材瘦小的中年男子正氣勢洶洶,一臉氣憤地站在門口。「咦,這不是前幾個月出去打工的隔壁老張嗎?」父親見他不肯進來,十分不解,「老張啊,有什麼事進來說吧!」這時,老張揚起鋤頭「嘭」的一聲,大聲喊到:「別裝樣!你知道我來是做什麼的!」父親見狀連忙揮起手,想拿開那把鋤頭,老張仍是不肯讓步。這時,母親走過來,端著一杯茶:「老張,你這剛回來,累壞了吧!進來吧!」老張這才皺著眉頭,端著茶,大叔走進客廳,憤憤地說:「嫂子啊,你們建房我不管,但你們不能佔到我家的地啊!我還打算開幾塊菜地啊,可你們都不跟我說一聲,要不是我家裡人告訴我,我還不知道呢!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啊!」父親坐在他對面,愁眉不展。母親一聽這話,不樂意了,「你這話可就笑話了,我家的房子都建在自家的原地,哪裡佔到你家的地發啊?」隨後,爭吵聲越來越大了,誰也不肯讓步。老張情緒越來越激動,「嘭」的一拳,打在父親臉上,母親慌亂了,父親踉踉蹌蹌站起來,說道:「老張,這件事沒跟你商量,算我們不對,我們會給你一個交代的。」老張想起剛才那一拳,不禁有些不安,便扛著鋤頭朝門外走去,臨走時,父親遞給他一把雨傘。雨夜,又恢復了平靜。
「我說你這人怎麼那麼傻呢?明知不是我們的錯,那地也不是他們家啊!」母親氣不打一處來。父親抽著煙,語重心長地說:「老張也是苦命啊!身子不強壯,老伴又走得早,老母親一個殘疾,還有一雙兒女也得靠他。更何況,那地的確是有他一半的。」
第二天,父親決定拿三千塊錢「登門賠罪」。可老張像是明白了昨晚做提不對,怎麼也不肯收下,他說:「大哥,昨天是我不對,太魯莽了。這錢,我不能收,你家有喜事還被我弄得尋么不開心,我要是收了,還有良心嗎?」父親笑了,不再強求。老張又拿出那把雨傘,說:「這把雨傘早就把我的怒氣與不滿全都消融了啊!」父親收下雨傘,往外走去,大聲喊到:「老張,今天晚上來我家吃飯吧,咱倆好好喝一回!」「好!我一定來!」
那之後,我們兩家關系越來越好。父親的一天知道同學排擠我時,對我說:「閨女,吃虧是福,你要懂得隱忍,懂得從他人角度來思考,也要看自身不否有需要改正的地方。」於是,我也學著去改正,去接受、容納他人,漸漸地我也體會了父親所說「吃虧是福」的真諦。
家是縮小的國,國是放大的家,父親的言傳身教伴著我成長,這積極健康的家風家訓早已融入我們生活,代代相傳。
何謂家風?這確實是一個充滿中國傳統文化氣息與元素的概念,雖短短的兩個字,卻飽含中華傳統文化漫漫承襲中的力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歷來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使命。齊家即飽含著家風的規范,養成和浸潤。因此,家風是社會歷史發展下的文化積淀,蘊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深具歷史傳統的核心氣質。
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人們生活的所有領域皆衍生出無數的新鮮事物,人們的生活與心靈無不承接著前所未有的時代沖擊,一切彷彿都在與歷史告別。快節奏和高強度的行進中,急功近利,唯利為止,潦草盲目,信仰缺失,世俗淡薄,責任殆盡等速朽的生活姿態,消解著國人沉積了幾千年的傳統觀念,面對世態萬象,現實中的人們不由重新對傳統文化精神進行深入認知與思考,並再次回返其深處,以一種全新而彌足的深刻,走向對民族精神的深沉敬意,而這種對傳統的回返本身,無疑更具有特殊意義。如何讓每個人成為一個正大光明,知書達理,生活嚴謹,寬容善良,理想崇高的人,成為一個有情懷有情操的人,並構建美滿家庭,進而構建和諧社會,這是當下中國所面臨的庄嚴追求。
托爾斯泰的《復活》中一句經典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為什麼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為什麼又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細究起來,除了人的機緣與命運差異,最重要的恐怕要從家風中尋找原因。
人誕生與家庭,成長與家庭。家庭是人生幸福之源,也是生命中遮風避雨的港灣。任何人的幸福都不可能離開家庭的生息,呵護與滋養。 我自幼接受良好的家風的熏陶和父母的教誨:家和萬事興,但「和」的前提在於家風,在於「大有大樣,小有小相」,就是說大人凡是要以身作則,要吃苦在先,享受在後,否則就將是「大無大樣,小無好相」,意即「上樑不正下樑歪」。父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作為子女的我們,自然也是何苗逢春,日復一日,長年累月潛移默化的接受著這樣的熏陶,可見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品德的培養是多麼重要。
很難想像,一個品行惡劣的父親,如何能讓耳濡目染其言行的孩子不沾染惡習?也很難想像,一個粗俗不堪,出言不遜的母親,如何能培養出知書達理的子女?同樣,一個家庭如果夫妻終日冷眼相對,抑或大吵大鬧,孩子純潔的心靈能不留下抑鬱的陰影嗎?
曾經,我看到一些父母,貪圖享樂,自私自利,動輒惡言相對,甚至大打出手。上行下效,他們的子女自然也自私自利,你爭我奪,混不講理,更多的一些父母,平日里不思進取,無所事事,只知道怨天尤人,卻要求自己的子女要出人頭地,光宗耀祖,要實現父母此生未曾實現的理想。此種要求,未嘗不可,可若當自己的孩子正學習時,做父母的卻當著孩子的面要麼沉醉於打牌娛樂,大聲喧嘩,要麼痴迷於電視節目,在孩子面前大呼小叫。如此言傳身教,全然不顧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從小,父母教導我,要踏實勞動,要忠誠老實,要尊老愛幼,要謙恭禮讓,要助人為樂,有了種種日積月累的熏陶,自小就體會到父母的不易,也在互助友愛中,一步步健康成長,終於成為知書達理,團結友愛,孝敬父母,熱愛生活,愛崗愛家,努力工作並自立於社會的有用之人。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而國家是一個由千百萬個小家庭組成的社會大家庭。良好的社會風氣需要從每個家庭中形成,更需要從我們每個人做起,只有這樣,我們每個人才會健康快樂,我們每個家庭才會幸福溫馨,我們的社會才會和諧而又充滿活力。
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中孕育了無數的優秀傳統美德,其中很多傳統美德是以「家風」的形式代代相傳、延續至今的。如尊老愛幼、勤儉節約、謙恭孝順、善良禮讓、和氣為貴這些最美德通過一代又一代的言傳身教,在現代社會積淀、傳承和弘揚,形成一個家庭的價值共識,也形成了全民共識。
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 ,這是人間真情的永恆旋律,說的是孝順父母是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占據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個家庭都應該首先傳承的家風。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
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小時候總是在父母懷里撒嬌,然後是看著白發增多卻是無能為力,總是說長大後要讓父母以後更好的過日子。可是到大了,卻又很多人忘記了小時候的承諾。都說孩子是父母心頭一把刀。兒時的調皮,少年的叛逆,青年的奔波,何時才能讓父母省心呢?都說人只有到了中年,自己有了孩子,才能感知父母當年的恩情。而那時的父母已過花甲之年,身體大不如前,還能陪伴我們多少年呢?因此孝順是最不能等待的事情。
可是,在很多的家庭中,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吃過飯後,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父母卻在忙碌著收拾碗筷;家裡有好吃的,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嘗,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後,百般關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這種現象,使子女不自覺地養成嬌慣、任性、懶惰、自私的不良習慣。凡此種種,值得憂慮。
而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則廣告:一位剛下班的年輕媽媽,忙完了家務,又端水給老人洗腳,老人對她說:「孩子,歇會兒吧!別累壞了身子。」她笑笑說:「媽,不累。」年輕媽媽的言行舉止被只有3、4歲的兒子看到了,兒子一聲不響地端來一盆水。年幼的兒子吃力地端著那盆水,搖搖晃晃地向媽媽走來。盆里的水濺了出來,濺了孩子一身,可孩子仍是一臉的燦爛。把水放在母親的腳下,為母親洗起了腳。
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孝順的家風需要每一位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樣,良好的家風才能代代相傳。 其實父母親要的真的不多,就像陳虹演唱的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如果不能天天和父母見面,每天給父母打一個電話,問候一聲父母,足矣讓他們安睡一晚。周末減少不必要的應酬,有時間多回家看看父母,陪老人說說話。外出旅遊時盡量帶父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時,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後如何對我。那現在,我有沒有如此對待我的父母?
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捨得花時間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與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體現的是人內在的品質。兒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報答養育自己的父母。孝老愛親,為人之本 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孝敬父母,關愛老人,不分時間和地點,更和條件無關。愛,就得從眼前做起,就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愛,就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愛,就得說出來;愛,無須等待!
「生活中學鐵人,學習中學大慶」,有人一定會認為這只是口號,其實不然,這是我幾十年的經驗,如果我們高舉鐵人的旗幟,發揚大慶精神,不管前面有多大的艱難險阻都會使我們樂觀向前,夢想實現。家是社會的細胞。好家風能純民風、凈社風、轉作風、正行風、促黨風、優國風。對每一個人而言,弘揚好家風、釋放正能量,我們就能在生活中學鐵人,學習中學大慶的點點滴滴中為實現個人夢實現中國夢向前。
記得我小時候,我家裡很窮,無論是種地還是上學,都特別困難,有時甚至求借無門,正應了那句話;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但媽媽總是樂呵呵的,哼著歌干著活,為什麼呢?我十分納悶,媽媽怎麼就不知道愁呢?種地了,家裡沒有牲畜也沒有種地的工具,媽媽就和別人家合夥種地,起早貪晚出人力,給人家幹活,我家就十幾畝地,可他要給人家干整整一個春天的活,甚至產地,收地都要幫忙。回家來依舊忙裡忙外,高高興興的,這可真的難得,她怎麼就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呢?
為了我們上學,媽媽更是出賣勞動力,干呀掙呀,買雪糕,撿破爛,養小雞,可生活還是這么難,捉襟見肘,而她依舊面帶笑容。一天放學,媽媽在澆園子,我走上前去,問媽媽為什麼不知愁,怎麼不知道哭呢?媽媽放下水桶,慢慢地說:「有啥愁的',動動腦筋,動動手就解決了,有什麼難的,這與開發大慶油田相比,條件好多了」,「媽媽,大慶離我們這遠嗎?」「媽媽沒去過,不知道,可媽媽天天聽廣播說有個鐵人王進喜,為了油田開發,差點把命搭上,」「大喇叭還說了,咱這太窮了,要把地下的石油挖出來,現在雖然苦點累點,為了改變中國人的生活,一定要拿下大油田。」「真了不起,想想比比,生活中這點困難算什麼啊?原來這就是媽媽的精神支柱啊!
「真了不起,想想比比,生活中這點困難算什麼啊」這句話是媽媽說的,這正是這個偉大時代中的平凡,在60、70年代鐵人王進喜和開發大油田的故事家喻戶曉,王進喜的「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寧可少活20年拚命拿下大油田」的創業精神,潛移默化的激勵著老百姓,有的竟成了大慶人的座右銘。「奮進」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力量。媽媽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我們都奮斗著,個個努力的生活中,。大家小家都一樣,快樂的在各行各業中默默奉獻著!滴水入海方不幹,小家為國更興旺。薄霜凍死單根草,狂風難毀萬木林。好的家風要為助推中國夢持續釋放更多更好的正能量,才能更好地助推個人夢、家庭夢美夢成真。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我們要讓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潛移默化影響著家人。家長是一家之主,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直接深刻影響著家人的內心世界和外在表現。家長要時時當模範、處處做表率、事事顯家風。要把家風當齊家興報國的傳家寶代代相傳。
時代需要偉人,時代更需要平凡。現在人們的生活富裕了,孩子們的學習條件也優越多了,上學即不交學費,也不買教材,課本不花錢,反而還有各種各樣的助貧補助,我們的學生還有什麼理由不學習呢?我們是鐵人的後代,應該多學文化,掌握本領,成為有用的人才,為建設大慶的輝煌貢獻青春和力量。同學們,作為新一代的大慶人,不要彷徨,不要猶豫,勇敢的承擔起建設大慶美化大慶的任務,在生活和學習中繼承和發揚鐵人精神,大慶精神,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科學求實,無私奉獻,泰然面對困難,不屈不撓,讓幸福之花開遍大慶,開遍祖國,芳香四溢,裝扮世界。
我生活在農村的新時代,似乎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家風祖訓,只是憨厚的爸爸常對我嘮叨:做人要誠實守信,勤儉節約,尊老愛幼之類的話。嘮叨長了,我也就只當耳旁風,現在想想這幾句話大概應該是我們的家風祖訓吧!
我今年已經上三年級了。從我上學前班的時候,爸爸就叮囑我上課一定要聽老師的話,認真聽講,努力學習,不要和同學打鬥,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一定要幫助,不許撒謊,做誠實守信的孩子。至今我仍然牢記爸爸的話,在學校謹遵老師的教誨,團結同學,認真學習,從不和同學鬧矛盾,每當同學有困難如沒有筆寫字、沒有筆擦等,我都會主動幫忙;當在某個問題上產生分歧的時候,我總是笑笑說:「那就那麼辦吧!如果不行,再採取別的辦法。」就這樣,班級同學都很願意和我交流問題。到頭來,常常還是我的辦法好,同學們都說我是「樂於助人的小諸葛」呢!
有一次,同桌的筆擦丟了,我就幫他找,正在這時,一名同學說是我拿走的,就在我的文具盒裡,是呀,我的筆擦和他的一模一樣,可是我的是爺爺早上新給我買的,不是他的,後來老師經過仔細調查,真相大白了。老師誇我是一個誠實的孩子。把這件事說給了家人聽,得到了家人的肯定,並鼓勵我今後遇事不要慌,也要做誠實的孩子。
記著有一次,爺爺來學校接我,我背著書包高高興興的張開雙臂奔向爺爺,此時爺爺手中正好拿著幾個被人亂扔的塑料瓶,於是,我疑惑不解的問:「爺爺,撿塑料瓶有什麼用?」爺爺不慌不忙地回答「賣錢,給你買雪糕呀!」我當時就愣住了,爺爺看到我此時的情境,就笑眯眯地對我說:「勤儉節約,才能有吃有穿嗎。」我和你奶奶就是這樣勤勞節儉才讓你們過上幸福的生活。是啊,每當我亂扔紙張、還有半截鉛筆時,爸爸也總是這么說我:「不要浪費,要勤儉節約。」從此以後,我就慢慢養成了一個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說到尊老愛幼,我深有感觸,特別是去年的夏天,天氣非常炎熱,我特別想吃一根雪糕解解涼,正在這時,從南邊的胡同口走過一位飽經風霜奔波勞累、瘦骨嶙峋的老人,他就是我那年近八旬的爺爺來接他的「心肝」放學回家,他看到別的家長都給自己的孩子買雪糕,他也從兜里掏出一張舊的一元錢,也買了一顆遞給了我,當我接過雪糕送到他的嘴邊,爺爺輕輕地舔了一下說:「你快吃吧!回家好寫作業。」我的這一舉動被旁邊的人看在眼裡,情不自禁地說:「多懂事的孩子呀!知道尊敬老人,現在的孩子能有幾個這樣的,早把老祖宗留下的傳統美德給丟了,您老人家為有這樣的孫子多自豪呀!」聽了別人的誇獎,我高興極了,爺爺也笑了。從此,我吃好吃的都先給爺爺奶奶吃,再給爸爸媽媽吃,最後我在吃,現在我也有一個可愛的小妹妹了,所以有好吃的也先緊著她吃。我的行為不僅受到家人的誇獎,也受到老師同學及親朋好友的贊許。
好的家風,能成就一個人的夢想。能給社會帶來許許多多的正能量,而這些正能量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印證了那句話:「少年強,則國強。」作為新時代的我,一定要把好的家風傳承下去,讓我的家鄉、我的祖國更強大。
最近我經常在電視里,廣播里聽到「家風「二字。「家風」在我的腦海里畫了一個問號。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她告訴我:家風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也就是平時我們說的尊老愛幼,團結互助,謙虛禮讓,為人老實,做事勤勤懇懇。經媽媽一解釋我煥然大悟。
看看我的家庭,一直保留著良好的家風:「做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孝敬長輩;待人有禮貌。」記得從小開始,媽媽就教我學會了孝親敬長,爺爺教會了我勤勞,爸爸卻教會了謙和。讓我至今銘記於心。
百善孝為先,要說孝敬長輩我的家人都是我學習的榜樣。那年爺爺的媽媽生病卧床不起,是奶奶不分晝夜的去照顧,奶奶雖然也已年邁,但卻沒有任何怨言。爺爺每天天剛蒙蒙亮就起床,為自己的老母親准備早飯。幫老人擦身體,解決大小便。他有時累的滿頭大汗卻從不叫苦叫累。媽媽經常為爺爺奶奶做家務。在爺爺、奶奶過生日時為他們做上一桌好菜,送上最美好的祝福。我也學著他們只要有好吃的我總是先給爺爺、奶奶吃,再給爸爸媽媽吃,最後自己吃。媽媽經常告訴我:「爺爺、奶奶對你付出的最多,長大了你一定要報答爺爺、奶奶對你的養育之恩啊!」我懂了媽媽就是想讓我做一個孝順的孩子。我有時看著爺爺、奶奶累了就會為他們捶捶背,揉揉肩。
每逢來客,我都會看到父母滿臉掛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在他們的影響下,每次我在路上遇到熟人都會主動打招呼。家裡來了客人我就學著媽媽的樣子給他們倒水,找水果。大人們經常誇我是個懂事的孩子,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我這心裡美滋滋的,比吃了蜂蜜還甜呢!但爸爸告訴我一定要謙虛,為人處世要謙和。我會努力的,做一名講文明、懂禮貌的小學生。
我們良好的家風就像是太陽,空氣和水一樣,時時刻刻照耀著我,包裹著我,滋潤著我,伴隨著我。使我能夠漸漸長成參天大樹。
;❸ 好家風好家訓徵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徵文,肯定對各類徵文都很熟悉吧,徵文要求文面整潔干凈,書寫端正美觀,字體清晰規范,標點准確無誤。那麼,怎麼去寫徵文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好家風好家訓徵文範文(精選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在中國,很多人家中都有家訓家風,當然了,我家也不例外。但我家家訓就只有一句話: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
從小,父母就教我要孝順,要懂得尊老愛幼,在這同時他們自己也在用實際行動給我做榜樣:
有一回,我家因為入保險起了一點小小的爭執。大家的意見也都不同。就在這時,爸爸決定聽爺爺奶奶的。為什麼呢?用爸爸的話來說,這就是百孝順為先,意思就是要適當的順著老人,讓他們順心。如果沒有順,又哪來的孝呢?
爺爺奶奶年紀都大了,難免有時會有些小矛盾,一遇到這樣的情況,爸爸媽媽總是耐心的勸說,從不頂撞爺爺奶奶。盡管他們有時說的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絲毫沒有要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媽媽常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就是說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記得有一年冬天,爸爸正忙著修暖氣,忽然來了一個電話,爸爸接完之後就急匆匆的出去了。我心想:「還有什麼事比修暖氣還重要呢?」爸爸一回來,我就問他:「爸,你剛才幹嘛去啦?」「去你奶奶家了,你奶奶的收音機壞了,我幫忙修了一下。」我當時很是不解,奶奶的收音機難道比修暖氣還重要嗎?要知道,冬天沒暖氣妹妹會很冷的。後來媽媽告訴了我『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我才恍然大悟。
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是我家家訓,同時我也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親所好,力為具。』視為我的家訓。從今天開始,我一定把這幾句話牢牢記住。從現在開始,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這就是我家家風,它在我心中是最棒的。我一定把它告訴我的同學們,讓我們大家一起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你家的家風是什麼?」被問到這個問題,很多人會覺得迷茫,因為大部分人很少接觸到「家風」這一詞彙,我的父母,農民出身,文化程度不高,他們的父母那代也壓根兒沒有什麼家風、家訓、家規之類。他們是典型的農村人,小學沒有畢業的他們,卻培養了我和弟弟兩個大學生。而他們對我們姐弟倆教育最深的,就是一個「信」字,也就是誠信,我想,這應該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吧。
父親幾次提到自己小學沒有畢業的原因,我總覺得他言辭中透著的是委屈和無奈。父親只讀到小學五年級的上半學期,自己選擇了輟學。一夥孩子,調皮搗蛋,年幼的他,被比他大幾歲又比較精明調皮的孩子教唆,一起挖地瓜,卻不知道教唆者還喊來了地瓜主人,其他幾個孩子都很快逃走了,而慢了半拍的父親卻被揪住,並告到學校,說他偷東西。朴實的奶奶無奈地聽著老師的教育,偷偷地抹眼淚,父親聽著無理的責罵,很氣憤,又考慮到當兵的哥哥和比自己還小的弟弟,於是自己選擇了退學,並且開始學習木工手藝。
父親個子不高,看上去很不起眼,可是但凡請他幹活的人對他的手藝總是贊不絕口,他出色的手藝就來自於在學徒生涯中扎實的學習、悉心的研究,而他在與這些主顧合作過程中中表現出的為人處世的原則,更是他積累了好人緣的重要因素,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誠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釘子原則」——到人家幹活,就是一顆釘子,也不能隨便帶走,絕對不佔一顆釘子的便宜。
我的父親用他的一言一行教導子女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誠信的人。他堅信,社會上凡事都是公道的。而我師范畢業時,父親也始終認為考編的政策肯定是公正公平的,自己女兒的失利,是學習不夠,歷練不夠,所以面試不能脫穎而出。無論多少旁人揣測所謂的「暗箱操作」,他對自己的女兒總是這么說:「自己有多少本事,總是會發光的。只要堅持自己的信念,總是會成功的,所以,不要管別人怎樣,我們不要弄虛作假。」而我,也在父親的堅持和自己的堅持下,一次次失敗,一次次積累經驗,最終進入了教師隊伍。
誠信是金,誠信是一切道德的根基和本原。在我兒子的成長過程中,我也將以「信」來教育他,讓這家風繼續傳承下去。
又過了一個生日,年紀已經到了古人說的「三十而立」,對於「立」的含義,想起小時候爺爺一直掛在嘴邊教導我的話——「明德守信,為立心之本;勤勉高節,為立身之本;忠君孝祖,為立人之本。」當時我年紀還小,爺爺一遍一遍的解釋給我聽,他告訴我一定要像爸爸一樣牢記這句話,遇到事情多想想,就知道應該怎樣做了。現在雖然爺爺不在了,但是這句話一直伴隨我成長,我想,這應該就是我們家的家訓。
對於這個家訓,我最早記住的是「明德守信」。小時候,在田字方格本上學寫字,爺爺就會在旁邊說,寫字要寫滿整個「田」字格,橫平豎直,就像做人一樣,大大方方,品德正直。一個品行不端、德行糟糕的人不可能結識真正的朋友,獲得長久的成功。信用很重要,答應別人的事情,哪怕再難也要做到。爺爺說的多,我聽得也多,但是直到親眼目睹了一件事才讓我深刻領悟這些話的意思。
妹妹兩三歲的時候,有一次病了要去醫院,但是她害怕打針,一直哭鬧個不停,爸爸著急的情況下就答應她說不打針,只是給醫生看下。我陪著妹妹,跟著爸爸一起到了醫院。醫生檢查完之後,悄悄地和爸爸說妹妹需要打針,示意要爸爸配合他一下,爸爸想了想就抱起妹妹,哄騙她,轉移她的注意力,醫生就趁機快速地給妹妹打了針。妹妹意識到疼的時候已經打完了,馬上大哭。這是在醫院經常見到的一幕,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驚呆了在場的人。只聽到「啪!」的一聲,妹妹狠狠的給了爸爸一個耳光!因為她是被抱著,離爸爸的臉最近,小孩子也不懂得控制力道,不知道是因為打的大力,還是因為生氣,爸爸的臉立馬就紅了,看著爸爸一口氣憋在嘴裡,脖子青筋都起來了,眉毛也緊緊皺著,怒生生的瞪著妹妹。
暴風雨前的低氣壓,估計下一秒就要爆發。周圍人都屏住呼吸,可妹妹還不會看臉色地邊哭邊喊「爸爸,你騙人,說好不打針的,你說話不算數!」誰知道,爸爸突然意識到了什麼,剛剛憋的那口氣被爸爸深深的吐了出來,下一秒居然對著妹妹尷尬生硬地揚起嘴角,可能是想讓他自己看起來是在笑吧,輕輕地拍著哭的很委屈的妹妹,溫柔的說:「是,是,對不起,是爸爸說謊了,是爸爸說話不算數,爸爸錯了,下次絕對不會不守信用了」,最後和妹妹勾了勾小手指才算了結了這件事。
即使一個大男人,也不絕能失信於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爸爸做到了!這一幕這么多年一直在我的腦海里,清晰,深刻。事到如今,在家庭聚會上,媽媽還會時不時聊起這件事,妹妹也很是歉意,爸爸卻一直嚴肅地堅持說妹妹當時做的對,「『人而無信,百事皆虛』,我們大家都要銘記「明德守信」,此為立心之本,欲立人需立身,欲立身,先立心。」
此外家訓的另外兩點,我也一直用來自律。「勤勉高節」和「忠君孝祖」,人要勤奮自勉,對辛苦勞累之事報感激之心,趁機增進自己的能力,積累經驗,磨煉意志,要像松柏的堅貞勁直,對領導要忠貞,對長輩要孝順,順其意,聽其命,且不忠不孝之人勿近,但不能愚忠愚孝,人都有疏漏犯錯的時候,應該選擇合適的方式提醒並幫助改正,才是真正的忠孝。
對於這句家訓,長輩們始終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身體力行。許多年過去了,我慢慢體會到這幾句話的深刻意義,從理解它,到以它為指路明燈,用以立身處世,持家就業。現在我也到了即將為人父的年紀,我會將這個家訓說給我的孩子聽,並像祖輩教導我一樣教導他們,並叫他們傳承給他們的子孫後代。
好的家規家訓,不僅是祖祖輩輩對後代的鞭笞,也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無規矩不成方圓,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更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
中國歷來特別重視家族傳承與家庭教育,自古就有許多家訓,甚至是今天個別有名望的大家族依舊延續著祖上的諄諄教導,一經提起這些家風、家訓來聊聊時,自然會別有一番滋味和特別自豪的情感。
記得小時候每每外出時,父母會百般叮嚀:緊睜眼、慢張口、謙虛謹慎、待人接物要有禮貌如此雲雲。父母的這些教育使我領悟到的無怪乎是:謹言慎行、為人低調。這些教導的話語雖不大氣,但也相當的適用中肯,在普通民眾間為人處事去使用也是恰到好處的。
每當穿梭在文化名城的小巷深處時,不經意間就會看到「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匾額。盡管房屋已是老舊簡陋,但有了這些穿越歷史的家訓,才更能顯示出房屋主人曾經滄桑的經歷以及世代延續家風所帶來的家業平安的傳承。細細品味這十個字,不免讓人陷入沉思,回味深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家風」傳承的重要性,不亞於血緣的傳承。「忠厚」與「詩書」,就是中國古人所強烈追求的理想精神與文化特質。古人渴望這種精神與生活方式能夠世代相傳,也就把它作為家族興旺與驕傲一種圖騰符號。
中國古代重農桑,「耕讀傳家」是古人世世代代最理想的生活方式。耕田既事稼穡,又豐五穀,既養家糊口,又安身立命。讀書則是既知詩書,又達禮義,既能自強不息又能厚德載物。然而中國歷史上大多數老百姓雖與名門望族無緣,但他們都有自己的家風傳承。透過歷史來看,每個家族好的「家風」都稱得上是中國人千百年來薪火相傳的信仰,所以「耕讀傳家」就是在以農耕文明著稱的中華民族中所有中國人共同的家風了。「耕讀傳家」不但讓國人學會做人,而且還讓國人學會謀生,從古至今已經深深印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了。
歷史上能夠傳承數十代、輝煌不滅的家族是不多見的。大多是顯赫一時,後因家風不繼,子孫不能夠維系家風,或是世事變遷大難臨頭,使得家族分崩離析,瞬間灰飛煙滅,給後人留下「俱往矣」的無限慨嘆。正如《紅樓夢》里的「好了歌」唱得一樣蒼涼,「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一曲殘香,就會又給我們漂浮出了歷史上曾經的那份感傷和蒼涼。然而在今天千千萬萬個家庭中,還能有多少「蛙鳴稻浪,詩書吟唱」可言呢?漸行漸遠的「耕讀傳家」也許就只能成為當今世人的無限鄉愁吧。
有幸讀到《曾國藩家書》,全書以「重德修身」為宗旨,真實細密,平常而又深入地教化著子孫後代。曾國藩對自己及家人要求非常高,不僅在封建的清王朝末期成為修身治家道德楷模,也讓崇尚禮儀的儒士大家稱譽為「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國藩認為持家教子要注意以下十事,勤理家事,嚴明家規;盡孝悌,除驕逸;習勞苦為要義;不可有餘財;聯姻不必定富室名門;家事忌奢尚儉;治家注重:考、寶、早、掃、書、疏、魚、豬八字;親戚交往宜重情輕物;不可厭倦家常瑣事;擇良師以求教。《曾國藩家書》可謂概括了中國古代持家立業的基本生活理念和世代相傳的傳統。無論是從修身持家、交友教子、還是處事理財、為政治學等都十分的詳實細致,對於我們現世也不愧為一部生動的生活寶鑒。這些教導對現代人仍有教育指導意義,也令現代的「紈絝子弟」以及那些被「官二代」「富二代」坑過的「爹」們感想頗深吧!
生活中我們要懂敬畏,做人要有底線,這是我們在中國傳統教育中所總結出的教誨,即使在不懂敬畏、缺乏底線的今天仍有無數中國人在堅持。我們必須堅持好的家風,好的家風能夠培育出家之驕子、國之棟梁;樹立好的家規就能夠培養出更多的品行良好的國之公民。
我的爸爸兄弟四個,一個姐姐,共計五個。爺爺奶奶去逝得早,長哥為父,長嫂為母,那時的大大就挑起了養家的重擔,把比他小的三個弟弟,一個妹妹拉大成家。
我的大大有一手好的木匠手藝,砌房造屋,箍盆箍桶,打傢具,雕梁畫棟,滿花到頂的架子床「龍鳳展翅,二龍戲珠,麒麟送子」圖雕刻得栩栩如生,神氣活現,十里方圓都有名。
我的大大有一米七八的個子,古銅色的四方大臉,濃眉大眼,尤其是那烏黑的眉毛特長。他愛穿中山裝,戴呢子帽子,一張威嚴的臉孔,從不見笑。那時候家裡窮,住房困難,兩家住一個門里,合用一個堂屋和院子,兩側底矮的廂房做廚房。我們愛打鬧的霞子,在院子里鬧哄哄,嘻嘻哈哈,歡聲雷動,歡蹦亂跳,跳房子,跳繩子,踢倦子,只要大大突然出現,我們便鴉雀無聲,就像老鼠見到貓,逼到那塊一動不動,大屁不敢放一個,生怕被他臭罵一頓,立馬一個個很「識相」地扭頭調皮屁走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我的大大跟大媽一生沒生過霞子,我的大哥哥過繼他做養子,他一直「重男輕女」不喜歡我們幾個丫頭,老罵我們「窮丫頭,稀丫頭,窮八代」我們住一門里,受他罪呢,他倒的老規矩多呢,「吃飯捧碗站門頭子是要飯的花子,手心對碗心捧碗窮到脊樑心,丫頭家說話低聲細語,座有座像,站有站像,不能抖抖晃晃,不能哼歌舞唱,丫頭插嘴插舌,瘋瘋傻傻大了找不到婆家。」他不但對我們幾個家裡養的'霞子「家風嚴,規矩大」。就連娶回來的小媳婦也怕他幾分,誰都不敢遭惹他,對他是敬而遠之,巴不得要他天天在外做木匠,不家來才好。
雖說大大不喜歡丫頭,我考上高中那年,家裡沒錢,不準備上了,老師上門來喊,他爽快地借了七塊錢,讓我重返高中課堂,我一生難忘。
無論大家還是小家,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這些話都是長輩用來教育晚輩的,但什麼是家風家訓呢?現在我就來說說我家的家風家訓。
家風就是一個家不能缺少的一種道德品質。俗話說「百善以孝為先」,我的爸爸正是用行動給我做了榜樣。去年冬天,奶奶不小心把手摔傷了,正在工作中的爸爸連忙請好假,在家照顧奶奶,每天進出醫院,在家端茶遞水,盡心盡力照顧,自己瘦了一大圈。讓我很感動,以後我也要這么做。從這件事上讓我知道了要孝敬老人的道理。
家訓也是家裡面的一種規矩。從小媽媽就一直對我說:「做人要誠實守信,做一個有原則的人。還要尊老愛幼,對朋友要友好等。」
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家風家訓對我的家庭來說,非常重要,時刻引領者我們朝正確的道路上行駛。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規。」這句話曾經一直在我耳邊回盪,讓我明白了每個家庭都有家風、家訓。家風就是家裡的道德品質,家訓就是家裡的規矩。我家的家風就是品德高尚,家訓是誠實守信。
星期五的中午,老師來發錢,零錢不夠了,就讓我去換零錢,我來到商店,老闆給了我一打零錢,我數了數,發現數目不對,這時老闆已經進房裡去了,我內心裡有個聲音,走吧,老闆沒發現。突然,一個更大的聲音響起,「趙紫怡,你是少先隊員,你學的知識哪去了,怎麼能丟失人的原則?」我趕緊喊來老闆,把多的錢還了回去,老闆誇獎了我,我臉上火辣辣的。這著實給我上了一堂印象深刻的思想道德課,以後將時刻警醒著我,做人要誠實守信。
中國歷來都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傳承至今。我們作為未來的接班人,更應該發揚好的家風家訓。
青春期的孩子真是煩人!沒有經歷過與青春期孩子共同相處的家長是無法體會個中的滋味的。毫不客氣地說:煩,累!
前久和一個老同學聊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他對我說了一句話:「只要引導孩子學好《弟子規》就什麼問題都迎刃而解了。」我恍然大悟。是啊,一本小小的《弟子規》卻涵蓋了生活習慣、禮義廉恥、學習習慣、保護環境等方面的知識內容。它確實是一本非常優秀的家教讀物。
《弟子規》原名叫《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名為《弟子規》。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和求學等時應有的禮儀與規范。清中葉以後此書最為流行,一度成為私塾的必讀課本,堪稱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不僅如此,它還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讀誦、受益。對家庭和諧,社會風氣的凈化都有極大的好處。說到此,我又想起了多少次去朋友家玩的情景。
朋友家有兩個女兒。這兩個女孩和同齡的其它孩子不一樣。他們的言談舉止都十分文雅大方。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都非常好。學習也非常棒。接待客人熱情大方。老大現在在中國工商學院攻讀博士學位,老二在曲靖一中,成績也特別好,明年高考。不僅這樣,她們兩姐妹給我們的印象是自幼就特別愛讀書,而且很會招待客人。給我們倒茶續水,席間給客人盛飯夾菜,儼然是個大人的模樣。
大家都誇贊孩子無比懂事勤快,都向其家長取經,他們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朋友總是說,他們哪有什麼妙招,只是引導她們從小讀《弟子規》。在孩子讀《弟子規》的時候因勢利導,給她們講講其中的一些道理。同時,讓她們按《弟子規》里講的道理去做。當然,做父母的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好好地引導孩子。用實際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教育孩子。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讓孩子學習《弟子規》,調整自己的心態,規范自己的言行,做到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說到此,我們不凡看看歷史,從古至今,但凡學業有成,事業有成者,其家風家訓均有《弟子規》的影子。
是啊!一部《弟子規》雖然不是鴻篇巨著,但它卻從每個方面規范了我們的言行。另外,《弟子規》里還講了忠、孝、仁、義的典故,這些故事十分經典有趣,孩子們樂於接受,也容易接受。同時,這本書里還講了「餘力學文」和「護生愛物」「保護環境」等。在「餘力學文」這一部分主要告訴我們在學習之餘還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就好好地培養學習一些情趣愛好,比如琴棋書畫等,對我們的情操修養有很大的提升。在護生愛物,保護環境的意識上也從小得到培養和加強。
《弟子規》這部國學經典,它不僅適用於家庭教育,成為很好的家訓家風教育,也適用於學校教育。如果學校能夠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生進行《弟子規》教育,再力爭家庭的支持與配合,嚴格要求和督促孩子的言行,那麼,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應該是有理想,有紀律,有文化,有道德的人。我們的國家和社會何愁優秀的人才呢?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並非鮮見,為後人稱頌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規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生活行為規范的有機部分。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我是一個調皮、愛動的孩子。從小時候,每次上幼兒園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沖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在幼兒園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爸爸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爸爸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我想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現在,我已經步入小學中年級了,我已逐漸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爸爸、媽媽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聊聊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推開我們家的大門,你會發現這里十分整潔,每一樣東西都擺放得十分整齊,但是,我們家卻很少做大規模的收拾整理,也極少出現東西找不到的情況。你想知道這是為什麼嗎?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介紹我們家的這個好家風。不過,話還得從上幼兒園時說起。
在我五歲的時候,養成了一個壞習慣:隨手拿了東西就隨手亂放,不物歸原位。有一次,好朋友王啟瑞來我家玩,我們從玩具架上拿了許許多多的玩具來玩,不想玩了就隨手一扔丟到地上。我們玩得不亦樂乎。等玩完之後,我才發現地上已經堆滿了玩具,一片狼藉,毫無立足之地—每動一下就會踩到許多玩具!為了不被困在玩具堆里,我只好認認真真地做整理:先把玩具堆到一起,再把它們分門別類地放回玩具架,雖然看起來只有兩步,不過在有父親母親幫忙的情況下,我都用了整整一個小時!做完「工作」,我累得氣喘吁吁,自言自語道:「唉,累死我啦1我下次再也不拿這么多玩具出來了。」父親神秘兮兮地說:「我有一個秘訣,可以讓你既玩得盡興,又收得很快。」「什麼方法?」我迫不及待地問道。「就是你每拿出一樣東西,玩好之後隨手就放回原位,這樣雖然當時有點麻煩,但在你最後收拾的時候就不用像今天一樣花這么長時間來做整理了。」父親慢條斯理地解釋道。「噢,原來如此,這真是個好辦法。」我不禁恍然大悟。想起以前,去父親的辦公室玩,看到他的辦公室既整齊又漂亮,原來就是用的這個好辦法。
於是,我和父親母親做了一個約定:以後我們用完了東西後,都及時放回原位,每個人都互相監督,互相提醒。
從那以後,我們家變得既干凈又整齊,而且大規模整理收拾的次數明顯減少,從每周一次到每個月一次。就這樣,我們形成了我們的好家風--隨手拿了的東西就隨手放回原位,做到「物歸原位」。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社會學家將其稱為「家庭文化」,心理學家則稱為「精神風貌」,其內容是指一個家庭的所有成員共有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及言行表現的總和,也是家庭成員品格、文化素養、道德情操、人際關系的具體體現。
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學校。因為家風雖是無形的、潛在的,但對孩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它對孩子的成長既是一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為規范的「調節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爐」。家風好,則人心正,父母慈,兒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孫賢;家風不好,則會給後人造成不良影響。
家風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因此,家長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形成一種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良好的家風。
首先要言教。古人雲;養不教,父之過。在我國不知有多少膾炙人口、生動感人的名人家規、家訓,感召來者,滋養後人。如孔子的「不學禮,無以立」;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以及周總理的10條家規等均是。
其次要身教。即自己以身作則,做出表率。把孩子培養成人格健全、對社會有用之才,這是家長最重要的責任。古人雲;父母亦師;身教重於言教。家長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等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甚至左右著孩子一生的道德行為。
第三要構建和諧家風。良好家風的重要基礎是團結、平等、和諧的家風關系。家庭關系不正常,互相指責、埋怨、爭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敵對情緒,心靈深處就會留下痛苦的傷痕。因此,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家長要理智,善與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要發揚民主,主動傾聽孩子的意見,平等協商;要開朗、樂觀,和孩子一起玩,讓家庭充滿歡樂情趣。總之,要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讓他們在和諧、溫暖和相親相愛的人際關系中健康成長。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要形成好的家風,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以自我做起,不斷提高為人父母的素養,努力將自己的家庭變成人才的學校。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家風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通過日常生活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著孩子的人格。
但願我們大家都來提高自己,不僅是學識,尤其是修養。
❹ 百善孝為先家風高一作文五篇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是一種風格和風尚。家風,其實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道德准則。每個人家裡的家風都不一樣,正是有了家風的約束我們才能夠更加嚴格規范自己,嚴格要求自己。那麼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百善孝為先家風 高一 作文 五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百善孝為先家風高一作文1
古人雲:「百善孝為先」。說起我們家的家風——孝,就是爸爸孝敬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孝敬的最多了。
說起爸爸孝敬老人的事呀,就是說到世界末日也說不完。雖然奶奶家離我們很遠,可爸爸卻經常給奶奶打電話,也經常把時間擠出來去看奶奶。記得有一次,爸爸給奶奶買了一件一千多元的衣服,可爸爸又怕奶奶心疼錢,想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那就是不讓奶奶知道真實的價錢,還提醒我千萬別說漏嘴,如果奶奶問我,就說不知道。到了奶奶家,爸爸立即把衣服拿給奶奶,奶奶一看這么好的衣服,便知道一定是花大價錢買來的。她心疼的說:「你這是花多少錢買來的?一定不便宜吧。」爸爸卻裝作一副沒什麼的樣子,說:「媽,才一百多塊錢。」奶奶聽了,鬆了一口氣。我在旁邊偷偷地笑:「一百多塊錢?在後邊加個零還差不多。」
媽媽呢,孝敬老人的事也有許多許多,就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在奶奶家,經常幫奶奶做家務,刷鍋、洗碗、擦桌子,樣樣都不落後。
還有一次,姥姥生了很嚴重的病,連走路都走不了。爸爸媽媽聽到這個消息,飯都沒顧上吃,就去了醫院。雖然我不知道他們想什麼,可從他們的神情就能看出,姥姥的病不輕。到了醫院,聽醫生說了病情,我們心裡的石頭才算落了地。經過爸爸媽媽的精心照料,姥姥恢復的非常好,很快就出院了,可爸爸媽媽卻累壞了。
我的爸爸媽媽孝順吧?我一定要繼續把「孝」這個字傳下去,讓所有人都知道「百善孝為先!」
百善孝為先家風高一作文2
勤學、上進、誠實、善良是我家的家風,勤儉節約是我家的家規,孝順父母、自立自強是我家的家訓。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其次是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後是誠實,最後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怎麼為別人著想?怎麼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五歲時,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飯很挑食,而且還常常剩飯。並且我洗手時,會浪費很多水,洗完後水龍頭也不關。媽媽知道了我這兩個不好的習慣以後,對我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後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並且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
過年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說了聲「新年快樂」。爺爺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並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著自己的實力工作,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我會永遠記住爺爺的話,我一定要孝順父母和長輩。當我們的父母漸漸老去,就更不能頂嘴了,凡是要考慮父母。即使他們說的不對,也要和和氣氣的說話。叫我們做事,不要推辭,盡量幫父母的忙,我想這樣才能做到「百善孝為先」。
百善孝為先家風高一作文3
家風是一種道德標准,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的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那就是「孝道」。
正如孔子所言:「首孝悌,次謹信。」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百善孝為先的優良傳統。
記得《新三字經》上有一句話,小黃香,能溫席,愛父母,意深長。在黃香九歲的時候,他母親去世了,他把對母親的愛寄託在對父親的孝心之中。
是呀,對父母的孝順,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前幾天,媽媽不小心把腳扭傷了,我連忙把媽媽扶上床,拿來紅花油,給媽媽按摩起來,按摩了一會兒,又端來一盆水,讓媽媽泡泡腳。媽媽說:「傷口好多了,謝謝你,我的女兒真孝順。」我說;「媽媽,這是我應該做的,你和爸爸把我從小把我養大,付出了多少辛苦呀,在你們生病的時候,我照顧你們是應該的。」媽媽說:「女兒,你真長大了,你的懂事,認真,進步,我都看在眼裡。」
那一刻,我終於明白了,孝順不需要豪言壯語,不需要金錢,只要有一顆真誠的心,為父母付出不求回報的真心。不管平時爸爸媽媽多忙,也要經常帶我去看姥姥家,給她們買一些可口的東西,干一些 家務活 。正如《常回家看看》歌中所唱,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要常回家看看,給他們捶捶後背,揉揉肩,陪他們 說說 話,聊聊天。孝就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之中。
樹立端正的家風,是值得發揚的民族 文化 。讓我們一起傳遞正能量,我們的社會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們的生活會更美好。
百善孝為先家風高一作文4
古語說的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在我的家也有很多家風,比如說,媽媽時常教導我做人要有禮貌,要誠實守信等等,我家的家風最重要的就是「孝」——孝敬父母,孝敬長輩。
「孝」字說起來簡單,可真正做到孝也不是那麼容易。媽媽是個長輩嘴裡非常孝順的好孩子,奶奶每年過生日媽媽都要准備禮物,今年也不例外,但是,媽媽今年特意帶著我去給奶奶挑選生日禮物。經過我們仔細挑選,我們為奶奶買了一件十分漂亮的毛衣,當奶奶拿到毛衣時,我看到奶奶高興得合不攏嘴,這都讓我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今年媽媽過生日時,我想為媽媽准備一件生日禮物,我知道,如果我買一件禮物,媽媽不一定高興,怎麼才能讓媽媽高興呢?我想用我近期積攢下來的零用錢買幾個橙子,為媽媽打一次她最愛喝的橙汁。媽媽生日那天早晨,我躡手躡腳地走到廚房,拿出事先准備好的橙子、檸檬、白糖等一起放入榨汁機,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橙汁終於榨好了,我把橙汁放在廚房最顯眼的地方,之後趕緊跑回卧室,裝作熟睡的樣子,不一會兒,就傳來媽媽的腳步聲,我的心砰砰亂跳,五秒,十秒,十五秒……,我聽見媽媽向我卧室走來,掀開了蒙在我頭上的被子說,「是你為我榨的橙汁嗎?」我說:「是的,媽媽,祝您生日快樂!」我看到媽媽眼裡滿含淚水激動地對我說「謝謝你,寶貝,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孝,爺爺奶奶孝敬太姥姥,爸爸媽媽孝敬爺爺奶奶,我也孝敬爸爸媽媽,有了孝,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高更遠,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百善孝為先家風高一作文5
古人雲:百善孝為先。的確,孝是中華美德,是我們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最好的 方法 。人們說家家都有家風,我家的家風很簡單,就是一個孝字。
我對「孝」的理解,是從父母身上得到的:我的爺爺奶奶去世前身體一直有病,爺爺病了十六年,奶奶病了十四年。在爺爺奶奶患病期間,爸爸媽媽一直悉心照顧從無怨言。奶奶患有類似於老年痴呆的疾病,神智一直不清楚,就像一個孩子一樣生活不能自理。媽媽和爸爸一直精心照顧奶奶,逗奶奶開心。每天早晨,媽媽總是第一個起床,去奶奶的屋裡,給奶奶把被子疊好,然後把奶奶扶到客廳,之後再去做飯。給奶奶梳頭、洗臉,餵奶奶吃飯。吃過早飯,媽媽的主要任務就是照顧奶奶、做家務和看著我學習,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晚上,媽媽也會安頓好奶奶,帶奶奶熟睡後才上床睡覺,第二天便會重復相同的工作。後來奶奶生病再次入院,爸爸每天下班回來都要去陪床,晚飯都來不及吃。第二天早晨爸爸又會很早回來,開始一天的工作。就這樣日復一日一直到奶奶去世。
在這期間,父母的行為也給了我很大的觸動,給我樹立了榜樣。爸爸媽媽是孝順的好兒女,我身為他們的兒子,當然要學習他們這種精神。當時我盡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讓父母操心勞神,我還努力學習,不讓父母為我的學習操心。而現在我升入了初中,父母似乎比以前更忙,更辛苦了。每天早晨,媽媽五點鍾就要起床,六點半就要去單位上班。我明白這一切都是為了我。我還小不能為父母做什麼大事,但是我卻可以把我能做到的是盡力做到最好,比如回家後給父母捶捶背,揉揉肩,倒上杯熱茶,講個笑話放鬆一下。但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努力學習,取得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很簡單就是一個『孝』字,我要把它傳承下去。同時孝不應該只是我家的家風,他更應該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這個社會的一種風氣。一種社會正能量!讓我們行動起來,為父母盡一份孝道,把這種正能量傳承下去。
百善孝為先家風高一作文五篇相關 文章 :
★ 高一家風作文800字五篇
★ 高一作文好家風800字五篇
★ 百善孝為先800字優選作文5篇
★ 高一記敘作文800字最新
★ 傳承家風作文800字高中精選5篇
★ 以家風為話題的優秀作文800字高中5篇精選
★ 家風高一作文800字左右
★ 高一作文好家風800字議論文
★ 關於家風的作文:百善孝為先
★ 誠信家訓家規家風高一作文範文
❺ 我的家風家訓 作文350字
家風家訓是每個家庭都應該擁有的精神財富,「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這句話流傳甚廣。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團結向上,孝敬父母。父母常對我說,百善孝為先,這讓我明白了孝順的重要性。
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和長輩,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鄰里之間和睦共處。從小受家庭和父母的影響,我將勤勞和節儉的作風融入了自己的行動和價值觀。我會努力踐行家風家訓,也希望能夠影響身邊的人,讓他們也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
現在的我,能夠主動向長輩問好,與同學和睦相處。有時與同學發生小矛盾,我會主動道歉,即使不是我的錯,也不追究。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才能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延。每天都要運動,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一個好的家風家訓,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國文化的進步,為我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奠定了基礎。
我希望我家的家風家訓能夠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家風家訓是一種正能量,我們應該時刻嚴格要求自己。要從每個家庭做起,弘揚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