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敬長輩案例

孝敬長輩案例

發布時間:2025-01-18 11:55:39

㈠ 如何培養孝順的孩子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孟子「孩提之意,無不知愛其親也」就道出了春秋時期人們敬老的情形。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報答養育之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新三字經》里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是漢代湖北一位因孝敬長輩而名留千古的好兒童。他9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席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時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贊譽。
孝敬父母,是中小學生品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經國務院批準的教育部制定的《21世紀振興教育行動計劃》把「孝敬父母」作為新世紀中小學品德教育的一項任務來提出,可見,國家對這個問題是何等的重視。
令人不安的是,當今青少年中,孝敬父母之風每況愈下。常可以看到這樣的鏡頭:吃過飯後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卻在那裡忙碌著收拾碗筷;家裡有好吃的東西,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嘗,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後,百般關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凡此種種,值得憂慮。
有無孝敬父母的習慣,不單單是孩子和父母的情感關系,其實質是一個能否關心他人的大問題。在家裡能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到社會中,才有可能做到關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對祖國的忠誠。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孩子連他的媽媽也不愛,他還會愛別人、愛家鄉、愛祖國嗎?因此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1)要讓孩子明理,知道沒有父母便沒有孩子的一切(軀體、智慧、思想等等),父母恩深似海。作為孩子有孝敬報答的責任,這是做人的道德。古語「鴉有反哺之義」指的就是孩子必須盡孝的問題。
(2)讓孩子了解父母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現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況,不知道父母的錢是怎樣得來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錢買這買那,認為父母給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經地義的。這樣的孩子必然不可能從心底里孝敬父母。為此,作為外出打工父母應當有意識地經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況告訴孩子,從而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錢來之不易。自然,孩子會逐漸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會從心底里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3)要讓孩子知恩圖報。從留守孩子來說這個「報」是對待父母講道德禮儀。家長應要求孩子:一是對待父母有禮貌,如與父母講話要得體,關心父母的工作、身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二是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四有」新人,讓父母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三是聽從父母的教導,改正自己的不足;四是拓展對父母的愛,把對父母的愛拓展到對師長的愛、同學的愛、人民的愛、祖國的愛。這樣的愛就是對父母做好的愛。
(4)從日常小事訓練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行為習慣。如要求他聽從父母教導,關心父母健康,分擔父母憂慮,參與家務勞動,不給父母添亂。主動關心家長健康,當父母勞累時,孩子應主動幫助或請父母休息一下;當父母外出時,孩子應提醒父母是否遺忘東西或注意天氣變化;當父母有病時,孩子應主動照顧,多說寬慰話,替他們接待客人等。總之要根據孩子的年齡、能力、學習情況,合理分配,具體指導,耐心訓練,熱情鼓勵。這樣不但有利於孩子養成家務勞動的習慣,也有利於孩子不斷增強孝敬父母的觀念:「父母養育了我,我應為他們多做事」。
(5)父母本人也要做孝敬長輩的楷模。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直接受父母對待長輩態度的影響。家長不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還要時刻不忘照顧自己年邁的父母親。如果說平時在外打工或工作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處,那麼回家後要盡量抽時間帶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幫老人做些家務,同老人共聚同樂,盡一份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此日久天長,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也會逐步養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㈡ 《孝敬父母學會感恩》 主題班會

《孝敬父母學會感恩》 主題班會(4篇)

上學期間,大家都接觸過主題班會吧?主題班會有鮮明的主題和明確的目的,既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活動形式,又是使學生得到鍛煉的活動方式。你都參加過什麼類型的主題班會?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孝敬父母學會感恩》 主題班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孝敬父母學會感恩》 主題班會1

一、案例背景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美德。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過分強調成績,忽略思想教育,導致大多數九零後的獨生子女對「孝」的認識越來越淡薄,頂撞、怨恨父母、缺乏感恩的現象司空見慣。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培養學生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熱愛社會具有深遠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

1、增強學生孝敬父母、尊重長輩的責任感。

2、知道怎樣孝敬父母,以實際行動感謝父母。

三、班會准備

1、班級布置,黑板報

2、分組搜集「孝「的故事、古詩

3、歌曲《母親》《感恩的心》

4、「孝」的調查問卷(課前完成,統計結果)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師:是誰喂我們第一口飯?生病時,精心守護在床邊?取得成績時,比我們還高興的是誰?欣賞歌曲《母親》(多媒體展示歌詞)有些愛是無私的,默默無聞的,細小得叫人不容易察覺的。這些愛就是父愛和母愛,看似平常,可卻是最偉大的愛。我們應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和孝敬父母。

2、講解故事,樹立榜樣

故事一:(教師講解)一天放學較晚,我們班的同學李逸跑到我的辦公室說「老師,可不可以明天掃地,今天我要回家」,他支支吾吾半天說:「我要回家給我媽媽做飯、燒湯,還要送飯,我媽在帶病上班,我回去晚了,媽媽就吃不到飯了。」才上六年級,個子不高,不愛說話,他居然會做飯,還會燒湯?知道媽媽在帶病上班?聽了他的話,我感動得眼淚充滿了眼眶,半天都沒說出一個字。李逸是老師學習的榜樣,更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故事二:(學生講解)大笑星葛優得知父親生病時,第一時間從電影拍攝現場趕到醫院照料父親,熬雞湯燉排骨,記者采訪時誇葛優特孝順,話沒說完,葛優打斷她:停,趕緊停,您再說我渾身就起雞皮疙瘩了,孝順是什麼?就是一個人應該做的事情,沒什麼值得吹捧的。

古詩:《遊子吟》(學生朗誦,背景音樂播放感恩的心)

3、展示調查結果(全班答題人數的百分比),激發心靈潛力

⑴你記得父母親的生日嗎?

A記得(15%)B不記得(85%)

⑵你知道父親節、母親節是哪一天嗎?

A知道(37%)B不知道(63%)

⑶在節日里或父母過生日時,你是否會給父母送祝福?

A送祝福(44%)B沒有行動(56%)

⑷你平時在家裡會主動做家務嗎?

A會(26%)B不會(74%)

⑸你會自己洗自己的衣服和襪子嗎?

A會(32%)B不會(68%)

⑹你會願意幫父母洗腳嗎?

A願意(5%)B不願意(95%)

⑺父母或自己不開心時,你主動和父母談心嗎?

A會(18%)B基本不會(82%)

⑻你經常會因一些小事和父母意見不合而爭吵嗎?

A會(75%)B不會(25%)

⑼你乘車時能讓老人先上車或者為老人讓座嗎?

A會(34%)B不會(66%)

⑽你認為怎樣做才是孝順父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互交流,暢談想法

按調查問卷答題情況分為三組,1~3個選擇題做得較好的為A組,3~6個為B組,6~9個為C組。小組交流,分組發言。

A組:張成材:我發現自己不夠孝順,做的遠遠不夠,應該多幹些活。

B組:李安:關心父母,不僅僅靠嘴上說說,行動才是最重要的。

C組:盛探蕊:我總是因為一些小的事情和父母發生爭吵,要多和父母溝通。

……

師:誰都會犯錯,關鍵是認識和改正錯誤,調查結果可見,我們班級相當一部分同學缺乏孝敬父母的意識。一方面,生活質量提高,父母對大家的溺愛讓同學們習慣了舒適的生活,缺少為父母做什麼的意識;另一方面,有孝心的同學往往停留在口頭上,沒有很好地實際行動;第三方面,缺少與父母溝通,對父母了解較少。希望同學通過問卷結果發現自己的不足並加以改正,做個孝順的好孩子。

5、暢談做法,付出行動

欣賞公益廣告視頻《給媽媽端水》。

學生暢談打算和做法:掃地、好好學習、聽家長的話……

教師小結,提出建議:大家講的情真意切,實實在在。孝敬父母不僅是一種美德,更重要的是一種實踐活動,同學們可以從下面五點做起。

⑴熟知父母。了解父母的生日、工作、愛好……

⑵自己事情自己做。主動起床、疊被、洗漱……

⑶家裡的事情幫助做。做點家務、洗洗碗、拖拖地……

⑷精神上學會安慰父母。給父親送杯茶、洗洗腳、揉揉肩、說幾句溫馨的話……

⑸刻苦努力學習。專心聽講、積極發言、努力學習……

6、傾聽歌曲,懂得感恩

播放《感恩的心》全班齊唱。

7、課後小結,深化主題

師:父愛如山,母愛如水,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除了父母,身邊還有很多關心我們的人,老師、同學和朋友,只有互相付出愛,一個家庭才能美滿,一個學校才能融洽,整個社會才能和諧。衷心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日子裡以實際行動,從身邊小事做起,孝敬父母,理解他人,做一個懂感恩、樂奉獻、有良知的中學生,把中華美德發揚廣大。

8、鞏固新知,分層作業

⑴老師和學生為即將到來的的母親和父親節送一份自己做的禮物(書信、賀卡、折紙等),禮物自選,並寫出自己最想對父母說的話。

⑵A組同學完成教學過程5中(暢談做法,付出行動)的⑴⑵;B組完成⑴⑵⑶;C組完成⑴⑵⑶⑷。一個禮拜後由組長電話回訪家長,評選每組前兩名同學頒發石筍中學六二班孝敬父母模範獎。

五、本課小結

本課教學目的明確,過程層次分明,教學手段多樣,步步深入,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先聽歌曲《母親》營造情感氛圍;再通過故事,樹立榜樣;隨後展示調查,激發學生思維火花;再通過視頻《給媽媽端水》和暢談做法,使學生對孝的認識升華、為課後作業的展開創造良好條件;最後通過歌曲《感恩的心》首尾呼應,呼籲學生孝敬父母,學會感恩。

六、案例反思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思想教育非常重要,本課在調查的基礎上,發現學生孝敬父母意識淡薄,為幫助學生建立孝的意識,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注重分層教學,教學過程有一定坡度,教學目的明確。學生相互合作,交流發言,更多的同學參與到課堂,體驗了學習的快樂。

分層教學方面,首先在課前准備過程中,不同特長和愛好的.同學安排不同的任務,比如,語言功底好的尋找古詩;計算機好的找視頻和歌曲;繪畫功底好的布置黑板等;有表演天賦的講故事。其次,作業⑴形式多樣,供不同層次和愛好的同學選擇,老師和學生一起完成作業,起表率作用。作業⑵分成易、中、難三個層次,有不同起點和難度,對各層次的學生都有針對性和挑戰性。一周後,學生電話回訪家長,結果A組同學知道父母生日的佔100%,B組學生在家中能經常幫家長做家務的佔56%,提高了30%,C中能夠經常和父母溝通的提高了28%。最後,3組採用不同的評價制度,每組進步的同學都能得到肯定和鼓勵。

七、有待討論的問題

1、根據班級學情,如何在以後更好的實現分層教學,讓更多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2、孝的教育僅僅靠一節課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是否必要增設講座或拓展課,是否必要長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比如徵文比賽、班級月度孝星、學期孝星評選、講講身邊孝的故事等,讓孝道深入學生的心靈。

《孝敬父母學會感恩》 主題班會2

一、班會目的:

1、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父母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

2、讓學生體會感恩是最幸福的、最甜美的。

二、活動過程:

(背景音樂:《奉獻》)

甲:舔犢情深,父母之愛,深入大海。

乙:他們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甲:他們的愛是無私的,無畏的,真誠的,偉大的,是不追求回報的。

乙:我們該要感恩父母,感謝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感謝他們給予了我們人世間最濃的親情和最深的掛念。

甲:敬愛的老師。

乙:親愛的同學們。

合:五年二班《孝敬父母?學會感恩》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甲:你知道什麼叫「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嗎?

乙:不知道啊,你想說什麼呢?

甲:還是讓小博士來給大家講吧

小博士:大家好,下面就由我——小博士來為大家做講解:

據說「烏鴉反哺」是烏鴉的習性。當烏鴉年老不能覓食的時候,它的子女們就奔波於田野叢林尋覓害蟲和穀物,銜回來嘴對嘴地喂給老烏鴉。無獨有偶,「羊羔跪乳」的習性也可謂異曲同工,殊途同歸: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著。它知道是媽媽用奶水喂大它的,跪著吃奶是感激媽媽的哺乳之恩。就是這樣了。

乙:太感人了。烏鴉知道反哺、羊羔知道跪乳,唉,我們又怎麼樣呢?

甲:是啊,對於生我養我的父母,我們回報了什麼呢?細細想來,時常對著父母大吼大叫的是我,時常把父母累的直不起腰的是我,時常嫌父母嘮叨的是我……

乙:我也是啊,我們都得深刻的反省自己,父母為我們做了什麼?而我們回報了父母什麼?

小博士:不好意思,補充一下,「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知恩圖報,也就是古訓所講「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甲:沒錯,接受了恩惠我們就應該懂得回報,讓我們學會感恩。

乙:一個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

甲:因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才能使我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裡體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

甲:讓我門用一份真摯的語言來感恩父母的愛。

請聽歌曲《燭光里的媽媽》《感恩的心》

乙:感恩父母,是他們讓你體驗生命,是他們使你不斷長大,感恩父母是他們讓你度過難關

甲:感恩父母,讓我們從小事做起。為父母洗一次腳,為他們做一次飯,獻給父母一束鮮花,對他們說一聲謝謝,讓我們祝願天下所有父母幸福安康。

乙:有一種愛是無法言表的感動,是伴隨一生的感恩——母愛……

母愛如一股涓涓細流,雖無聲,卻能夠滋潤受傷的心靈。它平凡,卻在平凡中孕育著一份驚人的偉大!有時,母愛是一盞指路燈,引導我們走出迷茫,追隨光明……

甲:父愛如傘,為你遮風擋雨;父愛如雨,為你濯洗心靈;父愛如路,伴你走完人生。恐懼時,父愛是一塊踏腳的石;黑暗時,父愛是一盞照明的燈;枯竭時,父愛是一灣生命之水;努力時,父愛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時,父愛又是鼓勵與警鍾。父愛,如大海般深沉而寬廣。

乙: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用最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

甲:父母的愛無聲無息的,是無法形容的,只有用心才能體會。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心有感恩,讓我們為父母送出最美好的祝福,感謝天下所有的父母。祝天下所有人的父母安康幸福。

合:六年二班《孝敬父母,心存感恩》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孝敬父母學會感恩》 主題班會3

一、背景:

如今的小學生從小被父母呵著護著,從不知父母生活的艱辛勞累,不知父母的希望和期待。他們總埋怨父母的嘮叨、麻煩,怨恨父母不理解自己,但從來不會從父母的角度,去為父母想想,體諒生活的忙碌與勞累。

二、班會目的:

1、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愛的聖潔、無私和偉大。

2、讓學生學會理解父母,關心父母,孝敬父母,以實際的行動報答父母。

三、班會形式:

1、歌曲《燭光里的媽媽》、《感恩的心》、

2、《愛進我家》《天下父母心》flash 及體現父愛母愛的圖片。

3.母愛故事:《從狼嘴裡交換出來的母愛》及一封《一位辛酸父親的來信》。

4.小組討論發言

5.趣味競賽(評最佳合作小組獎)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感受父母之愛:

請聽一個震憾人心的故事——《從狼嘴裡交換來的母愛》。

(生講故事,播放flash《天下父母心》

下面請欣賞著名羅立中的油畫——《父親》及朗讀賞析。

(生邊聽邊觀賞)

下面請欣賞20xx年11月4日《中國青年報》刊登的《一位辛酸父親的來信》,(生邊聽邊看信,背景音樂:《江河水》flash)

(二)話說父(母)愛:如何做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我們該怎麼報答父母呢?(孝敬父母)

2、我們應該怎麼孝敬父母呢?以下這些同學的行為是孝敬父母嗎?

(展示課件)片段一:小李在走廊追逐,一不小心滑了一跤,腿受傷了,要上醫院。父母從各個地方跑到醫院,非常擔心。

你覺得這是孝敬父母嗎?(不是,沒有照顧好自己,讓父母擔心。)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孝敬父母的開始。

討論:孝敬父母還包括哪些方面呢?(請同學回答)

1、注意安全,不要讓爸爸媽媽擔心

2、關心爸爸媽媽

3、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4、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減輕爸爸媽媽的負擔

5、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比一比:「了解父母有多少」

本部分將以比賽的形式,提出一些與父母有關的問題,讓同學們根據實際情況舉手回答,答對的同學獎勵一份小禮品。這些問題有:

1、爸爸媽媽的生日分別是幾月幾日?

2、爸爸媽媽平時最喜歡吃什麼?

3、爸爸媽媽最喜歡什麼體育活動?

4、爸爸媽媽最喜歡什麼顏色?

5、爸爸媽媽最喜歡看什麼電影(電視劇)?

6、爸爸媽媽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什麼話?

7、爸爸媽媽早上幾點起床?晚上幾點下班?

(四)請四位同學來讀一讀他們的感恩宣言)

齊唱歌曲《感恩的心》

(五)頒發最佳合作小組獎

五、總結:

同學們,通過本次主題班會,我們認識到了認真學習,關心父母,照顧好自己,注意安全等,都是孝敬爸爸媽媽的體現。但只是知道是不夠的,它還需要我們拿出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所以我們應當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把爸爸媽媽放在心上,真正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六、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

《孝敬父母學會感恩》 主題班會4

1、唱一首歌。

輔導員:尊敬的各位老師們、同學們:

蛟川中心學校三(2)中隊「道德講堂」現在開始,題目為:《孝敬父母,學會感恩》。

主持人1:讓我們一起來唱一首《遊子吟》吧!

主持人2:唱了這首歌,大家覺得抒發了詩人孟郊怎樣的情感?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心情?

同學:表達了詩人贊頌母愛,熱愛母親的思想感情,對母親的懷念……

主持人1:是啊,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誠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

主持人2: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最後兩句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託赤子熾烈的情懷,對於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於萬一呢?

主持人1:慈母的一片深篤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樸素自然,親切感人,撥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弦,催人淚下,喚起普天下兒女們親切的聯想和深摯的憶念。

主持人2:擁有父愛,我們的軀體不再寒冷,擁有母愛,我們的技葉常綠常青。親愛的同學們,今天我們班隊課的主題就是「……」(指著黑板)

同學:孝敬父母,學會感恩。

2、看一部短片。

主持人1: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二十四孝》中的動畫片吧!——卧冰求鯉。

主持人2:看了這篇短片,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3、誦一段經典。

主持人1:讓我們一起來誦讀一段《弟子規》吧

〈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4、講一個故事。

主持人1:接下來讓我們來聽一個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吧。(看屏幕,學生講述,配樂)

同學:5月13日中午,救援隊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沒有了呼吸。透過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雙膝跪地,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地支撐著身體……救援隊員從空隙伸手進去,確認她已經死亡,又沖著廢墟大聲呼喊,沒有任何回應。這是震後的北川縣,還有很多人在等待著救援。救援隊走向下一片廢墟時,隊長好像意識到什麼,忽然返身跑回來,他費力地把手伸進她的身下摸索,高聲喊,「還有個孩子,還活著!」

一番艱難的努力後,人們終於把孩子救了出來。他躺在一條紅底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個月大,因為有母親的身體庇護,孩子毫發未傷。

隨行的醫生過來准備給孩子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地看了一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孩子,如果你能倖免於難,一定要記住,媽媽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簡訊的人,都落淚了……

大災難面前,母愛,孕育了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跡。

不管時間過去多少天,過去多少年,這位偉大的母親的形象都將永遠鐫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主持人2:同學們,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媽媽都和這位地震中的母親一樣偉大。來聽聽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

同學:(學生習作)

5、談一番感想。

主持人1:這樣的事情我們並不陌生,曾幾何時,也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們想對媽媽說什麼?

同學:……

主持人2:那麼讓我們一起對媽媽說出這一句:媽媽,謝謝您!

6、送一份吉祥。

主持人1:古人雲:百善孝為先。自古有子路借米,黃香暖被感動人間,作為我們在校的一名小學生,我們我們應該怎麼孝敬父母呢?先來看一看,以下這同學的行為是孝敬父母嗎?

片段:小李在家作業不自覺,表現不好,當媽媽如實填寫家校練習冊時,就又哭又鬧,一定要讓媽媽把他寫得好一點,媽媽不同意,他就一把把家校練習冊搶過來,來到學校,媽媽向老師說這件事的時候,他又對媽媽發脾氣,賭氣不理媽媽。

;

㈢ 誰能給我講講二十四孝的故事

24孝圖及文字解說

一、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舜在位時,咨詢四方,選賢任能,政通事治,名垂千秋,成為歷史上著名的聖君。
原文:虞舜,瞽叟之子,性至孝。父頑母囂,弟象傲。舜耕於歷山,有象為之耕,有鳥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堯聞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讓焉。系詩頌之:詩曰:對對耕春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帝位,孝感動天下。

二、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原文:西漢文帝,名恆,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後,帝奉養無怠,母嘗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葯非親嘗弗進,仁孝聞於天下。系詩頌之:
詩曰: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後三載病,湯葯必先嘗。

三、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原文:周,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參曾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參不還。乃嚙其指,參忽心痛,負薪以歸,跪問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嚙指以悟汝耳」。後人系詩頌之:詩曰:母指方纏嚙,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四、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原文: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嘗食黍薯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褥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黍薯之食,為親負百里之外,不可得也」。有詩為頌:
詩曰:負米供甘旨,寧辭百里遙,身榮親已沒,猶念舊劬勞。

五、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原文: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父娶後母,生二子,衣以棉絮,閔損,衣以蘆花。一日,父令損御車,體寒失鞭,父察知其故。欲出後母,損曰:「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後母聞之,卒悔改。系詩頌之:
詩曰: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六、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被獵人誤認,正要射殺,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原文: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雙目,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親,獵者見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乃免。有詩為頌:
詩曰:親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七、戲綵娛親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綵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他的孝行感動了楚王,楚王親往請其出山輔政,老萊子面對高官厚爵,毫不動心,婉言謝絕了楚王的聘請,陪雙親終老山野。
原文:周,老萊子,至性孝。奉養二親,備極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稱老,常著五彩斑斕之衣,為嬰兒戲於親側。又常取水上堂,詐跌卧地,作嬰兒啼以娛親。有詩為頌:
詩曰:戲舞學驕痴,春風動綵衣,雙親開口笑,喜氣滿庭幃。

八、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因家貧困,父死後無錢安埋,便賣身葬父。在去富翁家途中的一株老槐樹下,遇一仙女主動要嫁給董永為妻,於是同至富翁家。富翁命其夫婦織絹三百匹,那女子心靈手巧,一月織成,得以提前償債贖身。夫妻歸家途中在老槐樹下,其妻告訴董永:「我是天帝第七個女兒,奉命助君還債,請勿留戀。」說完告別董永而去。從此,槐蔭這個地方,改名為孝感。
原文:漢,董永家貧。父死,賣身貸錢而葬。及去償工,途遇一婦,求為永妻。俱至主家,主令織布三百匹,始得歸,婦織一月而成。歸至槐陰會所,遂辭永而去。有詩為頌:
詩曰: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織布償債主,孝感動蒼穹。

九、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原文:漢,丁蘭,幼喪父母。未得奉養,而思念劬勞之恩,刻木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針戲刺其指,則出血。木像見蘭,又眼中垂淚,蘭問得其情,將妻出棄之。有詩為頌:
詩曰:刻木為父母,形容如在時,寄言諸子侄,各要孝親幃。

十、行佣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慾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僱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原文:後漢,江革,少失父,獨與母居。遭亂,負母逃難,數遇賊,或欲劫之去,革輒泣告有母在,賊不忍殺。轉客下邳,貧窮裸跣,行佣以供母,母使身之物,莫不畢給。有詩為頌:詩曰:負母逃危難,窮途賊犯頻,告知方獲免,佣力以供親。

十一、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陸績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
原文:後漢,陸績,字公紀。年六歲,至九江見袁術,術出橘待之,績懷橘二枚,及跪拜辭墮地,術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答曰: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術大奇之。有詩為頌:
詩曰: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袖中懷橘實,遺母報深慈。

十二、埋兒奉母

郭巨,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一說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郭巨孝母之心感動天地,然而埋兒之舉不宜效法。
原文:漢,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得黃金一釜,上雲:官不得齲,民不得奪。有詩為頌:詩曰:郭巨思供親,埋兒為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

十三、扇枕溫衾

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童」。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黃香盡其所有賑濟災民。著有《九宮賦》等。
原文:漢,黃香,年九歲,失母,思慕惟切,鄉人稱其孝。香躬執勤苦,一意事父,夏天暑熱,為扇涼其枕席;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褥。太守劉護表而異之。有詩為頌:
詩曰: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職,千古一黃香。

十四、拾葚異器

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飢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飢。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三斗白米,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
原文:漢,蔡順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亂,歲荒不給,拾桑,以異器盛之。赤眉賊見而問之,順曰:黑者奉母,赤者食。賊憫其孝,以白米三斗,牛蹄一隻與之。有詩為頌:
詩曰:黑桑奉萱幃,飢啼淚滿衣,赤眉知孝意,牛米贈君歸。

十五、湧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原文:漢,姜詩,事母至孝。妻龐氏,奉姑,尤謹。母性好飲江水,妻出汲而奉母;又嗜魚膾,夫婦常作之;召鄰母,供食之。後舍側忽有湧泉,味如江水,日躍雙鯉,詩時取以供母。有詩為頌:
詩曰:舍側甘泉出,朝朝雙鯉魚,子能恆孝母,婦亦孝其姑。

十六、聞雷泣墓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原文:魏,王裒,事母至孝。母存日,性畏雷,既卒,殯葬於山林。每遇風雨,聞阿香,響震之聲,即奔墓所跪拜,泣告曰:裒在此,母親勿懼。
有詩為頌:詩曰:慈母怕聞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十七、乳姑不怠

崔山南,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人稱「山南」。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後,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婆婆,如此數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願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後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原文:唐,崔南山曾祖母長孫夫人,年高無齒。祖母唐夫人,每日櫛洗升堂,乳其姑。奶不粒食,數年而康。一日玻長幼咸集,乃宣言曰:無以報新婦恩,願子孫婦,如婦之孝敬足矣。有詩為頌:詩曰:孝敬崔家婦,乳姑晨盥梳,此恩無以報願得子孫如。

十八、卧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朱氏感動了,從此,一家人和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原文:晉,王祥母喪。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欲食鮮魚,時天寒地凍,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有詩為頌:
詩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上水,留得卧冰模。

十九、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年僅8歲,因家貧窮,買不起蚊帳,夏天夜間蚊了極多,打不完,趕不走,而父親又怕煙熏,年幼的吳猛,實在沒有辦法了,突然他想:如果蚊子吃飽了就不會叮咬父親了。於是,他每晚都赤裸著上身,在父親的旁邊,任蚊子叮咬自己。吳猛的孝心感動了天下,孝名千古流傳。
原文:晉,吳猛,年八歲,事親至孝。家貧,榻無帷帳,每夏夜,蚊多潛膚,恣取膏,雖多不驅之,恐其去以而噬親也,愛親之心至矣。有詩為頌:
詩曰:夏夜無帷帳,蚊多不敢揮,恣取膏血飽,免使入親幃。

二十、扼虎救父

楊香,晉朝楊豐的女兒,十四歲那年,隨父去田間收割稻子,突然一頭斑斕猛虎躍出,將其父撲倒在地。楊香聽到父親的叫聲,一個箭步跨上前,躍上虎背掄起拳頭,對著虎頭砸下去,後又將老虎的嘴按在坑裡。老虎因無法呼吸,倒地而死。楊香不畏猛虎,「打虎救父」的故事成了膾炙人口的佳話。
原文:晉,楊香,年十四,常隨父豐往田間獲粟。父為虎曳去,時楊香手無寸鐵,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踴躍向前,搤持虎頸,虎亦靡然而逝,父方得免於害。有詩為頌。
詩曰: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父子俱無恙,脫身饞口中。

二十一、哭竹生筍

孟宗又名孟仁,三國時江夏(今湖北鄂城)人。他很孝敬母親。有一年,孟母病了,醫生囑咐用鮮竹筍做湯病體可以康復,正值寒冬,哪有竹筍呢?孟宗跑到竹林,放聲大哭,淚水所灑之處,竟然破土冒出一枝竹筍來。孟宗喜出望外,挖了幾枝回家給母親做菜吃了。孟母吃後心情愉快,病也隨著好了。這個故事帶有神話色彩,寄託了人們對孝敬父母行為的推崇和對孝子的喜愛。
原文:三國,孟宗,字恭武。少孤,母老病篤。多月思筍煮羹食。宗無計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須臾地裂,出筍數莖,歸持,作羹奉母,食畢疾愈。有詩為頌:
詩曰: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

二十二、嘗糞憂心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原文:南齊,庚黔婁為孱陵令。到縣未旬日,忽心驚流汗,即棄官歸。時父疾始二日,醫曰:欲知愈劇,但嘗糞,苦則佳。黔婁嘗之,甜,心甚憂之。至夕,稽顙北辰,求以身代父死。有詩為頌:
詩曰:到縣未旬日,樁庭遘疾深,願將身代死,北望起憂心。

二十三、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終於在陝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朱壽昌棄官尋母的孝行,受到王安石蘇軾等人的贊美。
原文:宋,朱壽昌七歲,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復出嫁。母子不相見者五十年。神宗朝棄官入秦,與家人訣,謂不尋見母,誓不復還。後行次同州得之,時母年已七十有餘。有詩為頌:
詩曰:七歲離生母,參商五十年,一朝相見後,喜氣動皇天。

二十四、滌親溺器

宋朝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善書法,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極其孝順,雖然任高官,對母親的生活仍照顧得體貼入微。黃母生病多年,庭堅日夜守護在母親身邊,喂湯喂葯、端屎倒尿、衣不解帶。因母親愛干凈,他母夜必親自為母親洗涮便桶,以安母心,沒有一刻放棄盡兒子的孝道。所以他的孝行被天下傳誦。
原文:宋,黃庭堅,號山谷,元佑中為太史,性至孝。身體貴顯,奉母盡誠,每夕親自為洗滌溺器,未曾有一刻不供人子之職。有詩為頌:
詩曰:貴顯聞天下,平生事孝親,不辭常滌溺,焉用婢生嗔。

㈣ 孩子不知道感恩孝順怎麼辦

——孟郊案例引入:案例一:周女士自述,「我女兒很聰慧但學習很粗心。為了促使她學慣用功,我天天下班後,都先給她做一頓營養可口的飯菜,然後陪她做作業,輔導她的功課。為此我放棄了很多聚會、娛樂和休息以及自己學習深造的機遇,但女兒對我的付出從來都不知道感激。為了給女兒買到她想要的衣服,我花了好幾個鍾頭去挑選,回來後她不滿意,穿都不願意穿,還給我發脾氣。如果有什麼好吃的,孩子也從來沒想過給我們父母嘗一點。」案例二:我的孩子小顏今年15歲了,家裡就他一個孩子,所以我們幾乎把所有的愛都給他了。我沒有上班,天天照顧著兒子。他個兒挺高了,長得也帥,成績在班上也還可以。可以說孩子還是比較省心的。但是就是有一點,我很頭痛,他在家比較冷漠,很自私,尤其是不孝順父母,親情觀念很淡薄,對爺爺奶奶也是大呼小叫的。爺爺奶奶是和我們住在一起的,就他一個孫子,所以看得也很重。請專家們幫幫我,怎樣才能改掉孩子的這個毛病,讓他孝敬長輩了?專家分析:在我國,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有兩種理念,這兩種理念來自於傳統和當代。一種體現在我國的傳統教導中,「養兒防老」的觀念一直被很多父母所認同。他們認為,父母現在為子女付出,將來子女感激父母、回報父母是毫無疑問、天經地義的。另外一種則體現在當今父母的新觀念中,「養兒」並不指看「防老」。很多父母認為,家庭經濟條件好,老了也不需要子女來養,只要子女過得好。從事教導十多年的陳校長說,中國歷來就是一個講求「孝道」的國家,這里的「孝道」就包含「感恩」的成份。其實,無論何種理念,都要讓孩子懂得感恩,但不能是以強迫的觀念或手腕。要讓孩子知道,「家庭中不僅僅只是父母對你付出,你也要學會向父母付出」。感恩是一個人基本的素質,是孩子情商教育的重要內容。
很多孩子缺乏感恩之心,不懂得體諒父母,主要原因有:1、現在的孩子大多屬於獨生子女,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再加上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父母比較重視小孩的培養,也有物質基礎來滿足孩子的要求,所以,對孩子有求必應,呵護得無微不至,打理好幾乎所有的事情。正是父母毫無原則的溺愛,讓孩子對父母給予的一切都習以為常。孩子們獲得的愛太多、太容易,自然不懂得珍惜,進而忽略了應該感恩父母。2、孩子的知恩、感恩不是與生俱來的,他們需要在後天的教育中培養而成。可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中,評價學生的優劣更多是看學習成績,德育因而顯得微不足道。學習好就幾乎代表了一切,孩子的品德、個性培養被忽略。這種片面的價值觀和培養方式這也是感恩心理缺失的原因之一。3、現今社會有一種崇尚功利、實用、個性的文化潮流。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實用」、「功利」通常成為衡量標准,這對傳統的類似於「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感恩文化形成一定的沖擊,導致社會大環境對感恩的自然遺忘,最終感恩教育明顯缺失和滯後。
案例一的孩子之所以不知道感恩父母,是以為父母對孩子要求百依百順,自己不吃,讓孩子吃,自己不穿,讓孩子穿,任勞任怨,反而讓孩子覺得父母這么做是理所應當的。案例二小顏之所以對親情冷漠,主要是長輩們在撫養子女時,沒有對孩子進行尊敬父母、熱愛、孝敬父母的教育,沒有使孩子從小形成尊敬、孝敬長輩的意識。此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家長就是孩子的參照物,他們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的。如果小顏的媽媽和爸爸對爺爺和奶奶不好的話,小顏就會模仿,因此,父母怎樣對長輩,他就會怎樣對長輩。所以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自己對父母好,孩子也自然就會形成尊敬長輩,孝順長輩的意識。專家支招:
感恩來自於心理的滿足,來自於對人對事的寬容和理解,來自於一種回報他人和社會的良好心態。感恩,能夠促進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於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建立,使人有積極的人生觀,有健康的心態。為了讓孩子懂得感恩,並不斷體驗和感悟到在感恩中成長的快樂和收獲,家長需要從以下方面努力:1、愛孩子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要包攬所有的事情
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確實需要大人照料,但不能包辦代替。如果父母對孩子的保護過多,那麼孩子就會漸漸習慣父母的包辦代替,就會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就會習慣於坐享其成。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難再感謝父母對他們所做的一切了。解決的辦法是,當你教會孩子一種勞務時,你就應該讓他自己承擔起這個責任。例如,5、6歲的孩子學會了自己穿鞋子,父母就應盡量讓他自己去穿,不要包辦,有時還要讓孩子為你取鞋,取襪,做力所能及的勞務,逐漸培養孩子為父母服務的意識習慣。2、理性地滿足孩子的要求
對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應先思考一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則堅決拒絕,並且要告訴孩子為什麼不合理,給孩子一些經受挫折的機會。不要孩子想星星就一定給他星星,想月亮就一定給他月亮,應該讓孩子自己去爭取自己需要的東西。當孩子通過一些努力獲得所需的時候,他才會知道在父母的愛和保護下是幸福的。同時,父母也不要預先對孩子承諾太多。有些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食物和衣物,總想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生活中面面俱到,時間長了,孩子會覺得這一切來得都很容易,甚至認為他本來就應該擁有,於是也不懂得珍惜。3、讓孩子學會分享
一開始孩子給大人東西,大人會說不要,孩子享用就可以了,久而久之,會讓小孩覺得他吃好東西、擁有好東西是理所應當的,如果孩子習慣了被給予,只知道索取,便很難在以後的生活中考慮別人的感受。一個不懂得分享的人將來很難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每次給孩子吃東西時,應該當著孩子的面,自己也分一份吃,為的是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吃東西要先讓父母吃,在幼小的心靈中埋下「謙讓」這棵文明品行的種子,同時,也表示對食物的冷熱甜苦辣的先試和共食,以示關心,以利增進兩代人之間的感情。4、讓孩子從父母身上學習
如果家長在家庭中處於既是父母,而同時又是子女的情形,就更要注意在孩子面前的形象,要隨時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家長是怎樣對待孩子的爺爺奶奶的,孩子是會模仿的。身教比言教的影響更大。如果家中有老人,有好吃的要先給老人吃,逢年過節給老人送禮物。如果老人離得較遠,應該經常給老人打打電話。要讓孩子看到父母不僅對自己有愛,對長輩也有愛。身教的力量遠遠大於言教。
很多人都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則廣告:一位剛下班的年輕媽媽,忙完了家務,又端水給老人洗腳,老人對她說:「孩子,歇會兒吧!別累壞了身子。」她笑笑說:「媽,不累。」年輕媽媽的言行舉止被只有3、4歲的兒子看到了,兒子一聲不響地端來一盆水。年幼的兒子吃力地端著那盆水,搖搖晃晃地向媽媽走來。盆里的水濺了出來,濺了孩子一身,可孩子仍是一臉的燦爛。把水放在母親的腳下,為母親洗起了腳。這就是身教的力量。5、欣然接受孩子的「給予」
當孩子想要幫助你做事情的時候,父母一定不要說「不用你管,你把書讀好就行了」。這樣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而且父母最大的責任不是讓孩子學會讀書,而是讓他首先學習做人,這是他能好好讀書、把書讀好的基礎。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報,他才會懂得珍惜、懂得體諒。如果孩子送了你禮物,不管禮物多麼粗拙,你都要欣然接受,並對孩子表示感謝,有時候還可以把孩子的禮物展示給親戚朋友看,讓孩子知道你收到他的禮物是多麼欣慰。6、常與孩子敘舊
隨著時光的推移,孩子常把父母的養育新老淡忘得無影無蹤,而父母只是默默地盡著義務,毫無怨言很少計較報酬和指望報答,這樣會導致孩子面對養育之恩「受之無愧」。在孩子懂事之後,父母可以以敘舊的形式,把家長為他們嘔心瀝血的一些往事,講解給孩子聽,潛移默化地烙在孩子的記憶中,這會使孩子慢慢增加進行孝敬父母的心理作用。千萬不要把這些事當作「口頭禪」,這樣會適得其反。
其實值得感恩的不僅僅是對父母,還有對師長、親朋、同學、社會等等都應該抱有感恩之心。

㈤ 孝心周記 8篇

(1)
今天天氣晴朗,難免不叫人打起精神來,又加上快過年的樣子,父母便張羅著將家裡打掃打掃.本來我就是個小懶惰,聽到這事情,我是十萬個不願意.我可是要拿他們的壓歲錢的,也不能只想著貪圖小利,於是只好邊打著哈欠邊起床.起了床才知道,今天要乾的活要比以往的多得多,而且比較繁雜,我有點開始反悔了.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托地板,跟以往不同的是,是要托整個家(包括客廳、卧室、廁所等地方).因為這是一次為了迎新年的打掃.所以要比平常認真得多,細致得多.也是因為如此,才讓我知道了家裡有多臟,多亂.那些平常不起眼的小角落竟是大量會塵的「寄居地」 ,真是我們家的一大禍害!!!
從這我才知道,父母親有多辛苦.於是,我又搶著要幫媽媽洗衣服,冰冷的水是我凍得直打哆嗦,冰冷刺痛了我的心,我心裡一顫,因為想到媽媽以前無論刮風下雨,總是沒有仍和怨言的為我洗衣物,我不禁感到羞愧.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我明白了孝敬父母的真諦,那麼就應該說到做到,做一個父母心中的好兒子!
(2)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看見奶奶在陽台上洗著衣服,根據上次為父母洗衣服的經歷後,我知道就連父母都覺得艱苦的事,對於奶奶一定困難!「奶奶,一定覺得腰酸背痛,手腳麻利的!」我心想.不然她怎麼會一邊用手給自己敲背,一邊洗衣服呢?於是我又想到了奶奶平時為我們付出的一切:為我們做香噴噴的糕吃,為我織的一件件充滿她的心血的毛衣-她為我們付出了這么多,我現在做為她的孫子,應該讓她也享享福才對!於是,我連忙跑過去,對奶奶說:「奶奶,我幫您敲敲背吧!」奶奶很高興地答應了。我用我的捏緊的拳頭不停地在奶奶的背上上下下地有力地敲著。 奶奶舒服地享受著這像清泉般的甘甜.我知道她的心裡一定比吃了蜜還要甜我,我也知道她為我此舉感到感動,覺得我是個乖孫子.於是,我也來了勁,便不停地換著方向給奶奶敲背.而且,越敲越有節奏.可是我忘了形,敲著,敲著,我的手漸漸發酸了,明顯速度也慢了下來。這下難辦了,我怎麼好意思提出不敲了呢?我便暗暗地對自己說:「奶奶平時那麼辛苦,我這點又算得了什麼呢?我一定要堅持住,一定能行。」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說:「別敲了,奶奶已經覺得很高興了,有你這片心意,奶奶也知足了!」可我卻說:「不,平時你那麼辛苦,讓我再為您敲一會兒吧!」奶奶欣慰地笑了。
今天,我為奶奶做了一件做為她的孫子能力所能及的事,不僅讓奶奶心裡高興,覺得自己的孫子長大了;還讓我懂得一定要在奶奶有生之年好好照顧她,以後我一定要為奶奶做更多的事,做一個孝順的好孫子,讓她安享晚年!
(3)
今天,我做完作業,打算出去玩.就在要走出房門的時候,我看見奶奶在院子里一個人掃著地,我想到了上回她洗衣服時的情景,她一邊敲背一邊洗,一種勞累的感覺.我就知道她做事情勞累了,會影響到身體的.所以看到她今天辛苦地掃著院子的地,我就覺得特別的心痛,這應該是我做的事啊,怎麼可以勞累奶奶呢?於是,我就把奶奶的掃把搶了過來,幫著她掃了起來,我讓她進屋去休息.並暗暗對自己說一定把這件事干好,給奶奶一個大驚喜!說干就干,於是我就開始自己的工作,掃地也有多的竅門,要從院里往外面的們口掃,要按這樣的順序掃才不至於漏掃.可是我還是遇到了難題,我每次好好掃出的垃圾,總是 要往回「跑」,這是怎麼回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經過院子的姐姐告訴我,順著風的吹向掃,當然會被吹掉,不如改變一下掃的方向,會好一些.我恍然大悟,我疏忽了這一點,掃地的學問比我想像中還要復雜.不過經過了這一次,我掃地更加認真了,因為我付出了汗水.奶奶這時候也出來了,看見被我掃得十分干凈的地面,十分高興和感動.我也明白了很多的道理,比如在勞動中也充滿著許許多多的科學道理,就比如這會.多做勞動,也會增長自己的知識面.孝敬既可以讓父母開心,也能讓自己的到只是,難道不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嗎?所以,我們應該在平時多做,多參見孝敬的活動,從而提升自我修養.

(4)
曾幾何時,在我幼小的心靈中已注入了許許多多的人生道理。 每天看著家人一刻不停地勞做著,為的是我能生活的更舒適,而我卻麻木了,殊不知在一句句平常的話語中,充滿了家人對我的關愛。
但那次,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還記得我看到的那副場景,冬日早晨是能凍結一切的。當那慵懶的太陽緩緩升起,爺爺幹活回來了。爺爺已年過花甲,卻還在菜場工作著,雖然只是清潔工,不起眼的清潔工。他的手上已滿是凍瘡和老繭。
在我心中,爺爺的手是偉大的,這雙手,讓我生活的更好。
我的心再次被觸動了。我拿起掃把,想為爺爺奶奶做一點事,做一點在他們看來為不足道德事。我默默掃著地,雙手緊緊握住掃把,做著機械化的動作。過了好久,手臂竟然變得酸痛——以前一直以為他們的勞作是理所當然,是那樣簡單——我終於理解了他們天天為我而勞作的的不易。
「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勞動過之後,我深刻理解了這句話。我以後要為他們多做一點事,幫他們分擔。聽過卧病求鯉的感人故事,古人能做到孝敬長輩,能回報父母,我又有何不能呢?我也要努力成為一個孝敬的人,而這一美德也一定會被我們這一代人,下一代人,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有很多,那次,我在親身實踐中中感受到了許許多多我平常感悟不到的東西,我將永遠做一個孝敬的人。

(5)
沒有她,哪來的我,十幾年如一日,她辛勤勞作,而今天就讓我為她做點事吧!
門吱吱地開了,媽媽拖著滿身的疲憊回家了。我抬起頭,看到媽媽的頭上,發被風吹得凌亂,幾絲白發也示威似的挺立著。媽媽在我不經意間,老了。我的心中竟湧起一絲酸楚。
不知是如何向媽媽提出我想幫她洗腳。她已坐在床邊,我手裡端著的,那盆滿滿的水,被她接了過去,放在地上。我小心翼翼地幫她將腳放入盆中,用手輕輕撫摸著她的腳,淚,自己溜了出來。那雙腳,是那樣粗糙,彷彿所有的勞累全部積蓄在其中。繭很厚,扎得我的手生痛生痛,那一條條因冬日而乾燥地裂開的裂痕,很深很深。抬頭望望媽媽,她寵溺地看著我,全然不知自己所承受的疼痛。真的,我從來沒有這樣觀察過我的母親!「別洗了!快睡吧!」媽媽輕聲說著,聲音有點沙啞。「嗯。」我胡亂地答應著,手卻依然重復著剛才的動作,如機械一般。一滴溫熱的透明液體滴入水中。我摸摸我的眼角,換上愉悅的表情,甜甜地說:「媽媽,好了。」媽媽亦是如此,忍著全身的酸痛,溫柔地回答,滿臉含蓄著一種欣慰而勞累的神情,突然意識到平常是我太任性的,從沒有好好觀察過媽媽,根本不知道她的勞累,還總是和她頂嘴。
對不起,我今後會好好孝敬您的。

(6)
傍晚,媽媽又在廚房忙著做飯了,我想:「媽媽每天都這么辛苦,沒有休息的時間。我應該當她的小助手,為媽媽減輕負擔呀!」
說干就干,我看見媽媽正要出門買菜,便跑過去,「哎---媽媽,媽媽,我有車,就讓我去買菜吧!這樣快一點嘛!」說完,我就騎著自行車向菜市場騎去。到了菜市場,我買了媽媽愛吃的白菜、油豆腐、瘦肉和雞蛋,飛快地回到了家。
在家裡,我幫媽媽擇菜、洗菜;我把肉嵌在油豆腐里,燒油豆腐嵌肉;我還特地蒸了水煮蛋給媽媽吃,還在媽媽的指導下炒了一會兒菜,累得腰酸背痛,腿上被蚊子咬了好幾口,還被油燙到。此時,我感覺到,做飯是那麼辛苦,媽媽每天要洗衣服、做飯、打掃房間……
我也就不多說感謝媽媽的話了,總而言之,一句話:媽媽,我愛你!你為我付出了那麼多,我一定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你!

(8)
今天,我起床得特別早,干什麼呢?反正沒事干,就幫著爸爸、媽媽煮方便麵吧?讓爸爸、媽媽也可以知道我長大了,可以孝敬你們了,說干就干。我拿起一隻小鍋,倒入生水,待水燒開後,將面餅放入水中,加上調味料,然後蓋上鍋蓋,剩下的事情就只有等了。可沒過多久,由於我把火開得過大,鹵汁都溢出來了,我手忙腳亂地關了火,才不致於湯水漫延。我明白,燒一碗面不能急於求成,於是,我又開了水,這次,我把火調到最小,一邊看火,一邊也不忘把面條挑一挑,大約一分鍾後,面煮熟了。看著鍋了黃中帶紅的面,一定很好吃,我又聞了聞,好香啊!我忍不住嘗了一口,味道那就甭提了,真是色香味俱全啊,看著這碗香噴噴的面,爸爸、媽媽吃了一定很高興,也算敬了我的一片孝心了。

㈥ 怎麼教育孩子尊重父母

古語說:“百善孝為先。”可見,“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親情也是眾多情感中最為重要、不可缺失的一種情感。尊敬老人、孝敬父母,也是我們的教育前提。那麼,怎麼教育孩子尊重父母呢?下面是我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怎麼教育孩子尊重父母

■ 讓孩子知道長幼有別,尊重父母

在許多家庭中,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並沒有處在一個合理的平衡點上:要麼就是疼愛過度,要麼就是過於嚴厲,不左就右,很難權衡。

為了讓孩子學會孝敬父母,我們首先要懂得尊重孩子。只有將這個平衡點維持在最好的位置上,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才能合理平穩地發展。孩子應該在我們的幫助與指導下生活與學習,而不是被父母完全掌控。

我們只有給予孩子適當獨立的空間,孩子才有思考的餘地。否則,只是按父母的吩咐行事,就變成了我們跟孩子要孝敬,而不是孩子主動孝敬父母了。

■ 讓孩子了解養育的辛苦與不易

現在的孩子,多數不知道父母賺錢辛苦,爸爸媽媽覺得孩子太小,與他們溝通工作上面的事情完全是天方夜譚。因此,孩子想要什麼就給錢去買什麼,不想掏錢的時候,就訓斥孩子,這樣的舉動並無益於我們維持父母形象,也讓無辜的孩子成了“犧牲品”。

為了讓孩子更合理地消費,讓他們知道養育的辛苦與不易,我們應該適時提起自己工作上的事情,讓孩子知道賺錢辛苦,不能一看見喜歡的就向爸爸媽媽要錢去買,不買就鬧。這樣,既恢復了孩子的知情權,也能讓孩子珍惜自己現有的生活,從心裡產生對父母的尊敬和感激。日後,當孩子再次看見喜歡的東西想要購買時,就會想起爸爸媽媽賺錢不易,會思考完畢後再決定是否購買。

■ 從生活小事開始,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習慣

我們培養孩子孝敬父母,就是希望孩子能做到聽從父母教導、關心父母健康、分擔父母憂慮、參與家務勞動、不給父母添亂,而要把這些要求變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性行為,我們就應當從日常小事抓起,從幼年時期開始培養孩子。比如飯後要求孩子主動收拾碗筷、自己的小衣服可以滲伏自己洗滌、自己的房間自己收拾等等。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不要包辦,而應該給孩子發揮的機會。孩子經常鍛煉,自然會形成良好的習慣。

當然,一切不能操之過急,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及個性特點來具體引導、耐心培養、熱情鼓勵。這樣,既培養了孩子愛做家務的好習慣,也培養了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識,一舉兩得,我們做父母的何樂而不為呢?

■ 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最好的榜樣

我們一直因為孩子對自己的惡劣態度而感到困擾不安,那麼,我們對待自己的長輩是否就有良好的態度呢?孩子的好習慣是我們培養的,那麼,孩子的壞習慣是跟誰學的呢?答案也是我們自己。

孩子的模仿力與觀察力都很強,我們對待自己的長輩是什麼態度,孩子對我們就是什麼態度,這就是最直接的影響,我們就是孩子或好或壞的榜樣。

所以,我們在工作之餘要多與老人相處,自己首先要做到孝敬長輩。這樣,孩子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也會逐步養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古代“小皇帝”孝敬父母案例:

公元前206年,劉邦建立了西漢政權。劉邦的三兒子劉恆,即後來的漢文帝,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劉恆對他的母親很孝順,從來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親患賀沒了重病,這可急壞了劉恆。他母親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劉恆親自為母親煎湯葯,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床前。每次看到母親睡了,才趴在母親床邊睡一會兒。劉恆天天為母親煎葯,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嘗一嘗,看看湯葯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親喝。

劉恆孝順母親的事,在朝野廣為流傳。人們都稱贊他是一個仁孝之子。有詩頌曰: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後三載病,湯葯必先嘗。

這就是古代《二十四孝》中最著名的“親嘗湯葯”的故事。可是,對於現在的一些獨生子女,我們再也找不出如此的範例了。不好的例子倒是舉不勝舉,比如吃飯時,孩子愛吃的,全家人都不準吃,只能由“小皇帝”自己禪喊納品嘗,獨占獨享。

吃過飯後,孩子放下碗就跑去玩了,全然不顧餐桌上的一片狼籍,更不要說幫著爸爸媽媽收拾碗筷了。父母的百般呵護、細致入微,換來的只是孩子的理所當然,凡此種種,都讓我們憂慮。

尊重別人的名言

1、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進程中的伴隨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個條件。——弗洛姆

2、尊重別人的人不應該談自己。——高爾基

3、尊重別人,才能讓人尊敬。——笛卡爾

4、一種天性的粗暴,使得一個人對別人沒有禮貌,因而不知道尊重別人的傾向、氣性或地位。這是一個村鄙野夫的真實標志,他毫不注意什麼事情可以使得相處的人溫和,使他尊敬別人,和別人合得來。——洛克

5、一種雖然拙劣的辯詞或平凡的觀察,如果這樣提出來,前面加幾句尊重別人的意見的話,他便可以得到更多的榮譽和重視。——佚名

6、要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別人。——佚名

7、要尊重每一個人,不論他是何等的卑微與可笑。要記住活在每個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靈。——叔本華

8、我們平等的相愛,因為我們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列夫·托爾斯泰

9、對於應尊重的事物,我們應當或是緘默不語,或是大加稱頌。——尼采

10、對人不尊敬的人,首先就是對自己不尊重。——陀思妥耶夫斯基

11、對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對自己的不尊敬。——惠特曼

12、對別人的意見要表示尊重。千萬別說:“你錯了。”——卡耐基

13、不尊重別人的人,別人也不會尊重他。——席勒

14、幫助人,但給予對方最高的尊重。這是助人的藝術,也是仁愛的情操。——劉墉

閱讀全文

與孝敬長輩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今年農村養老保險最高交多少錢 瀏覽:634
東方和九所哪個地方適合養老 瀏覽:206
女的年齡到了退休社保沒繳清怎麼辦 瀏覽:6
老人家睡醒手指痛什麼原因 瀏覽:20
找5060歲女人上什麼網 瀏覽:350
50歲月經脫後且少色淡 瀏覽:847
社區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簡訊 瀏覽:432
老年大學興趣班報名 瀏覽:732
該怎麼去養生 瀏覽:310
老年人穿三角褲圖片 瀏覽:666
2015破產企業退休年齡 瀏覽:461
最近經常夢見回到過世老人家 瀏覽:677
老年大學舉辦迎新春聯歡會 瀏覽:281
什麼是養生樁功 瀏覽:352
重慶高級教師退休金多少錢 瀏覽:461
養老金什麼時候可以領取能領多少 瀏覽:393
四川今年企業退休人員漲資方案 瀏覽:145
新年祝老人的祝福語有什麼 瀏覽:482
美容養生公司為什麼老讓學員開店 瀏覽:597
淮安市小孩體檢哪個好 瀏覽: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