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2015濟南九月九重陽節奧體

2015濟南九月九重陽節奧體

發布時間:2025-01-16 08:26:11

1. 逛山會、賞菊花、吃重陽糕,老濟南人會怎樣過重陽節

陰歷九月九重陽節,又被稱為「重九節」「登高節」「敬老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佳節日。以往一到這一天,大家有頭插茱萸、登高遊玩風俗習慣。聽說這可以免災趨利,日常生活平靜幸福快樂。這個風俗一直廣為流傳。

為何重陽節這一天要吃重陽糕呢?主要是因為「糕」「高」同音詞,吃糕有登高之義,那樣在家裡不出門也可以「登高」,圖以避災免禍、一步步登高、日常生活蒸好日里的吉祥。事實上,這種點心吃著香軟爽口、別具風味,有利於身心健康,是非常好的節日食品類。

近些年,盡管賞菊食菊、吃重陽糕等風俗習慣多已不見,但千佛山廟會圖片仍每年舉行,前去爬山、趕山大會人源源不斷。許多人在欣賞山會民俗文化的前提下,也愛登上山頂,昂首東望,領略無邊的美麗秋景和風景如畫的濟南風景,渡過重陽佳節。

2. 九月九日重陽節的來歷介紹

九月九日重陽節的來歷介紹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詩中所說:「每逢佳節 倍思親。」那麼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呢?以下是九月九日重陽節的來歷介紹,歡迎閱讀。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所以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取九月九日「久久」長壽之意。2006年國務院又將「重陽節」確定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日」。

據史料考證,重陽節始於遠古,形成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游》里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節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重陽正式被定為節日是始於唐代。也許這就是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的原因。詠唱重陽節的詩章中,最為膾炙人口的是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其一,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的活動。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漢代《西京雜記》就有記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求壽的習俗。這是受古代巫師追求長生、採集葯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的宴會發展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宴」。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本內容。

其二,重陽節的原型是古代的祭祀「大火」星的儀式。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志的「大火」星,在九月隱退。「大火」星的退隱,讓一直以「大火」星為季節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坐標,同時也讓把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恐懼。因此,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季節有了新的認識,九月祭火星的儀式逐步衰落,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承。如果說上巳(清明節)是人們度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游的節日,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間有清明節「踏青」,重陽節「辭青」的風俗。

其三,重陽節的起源。據說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宮女賈某被逐出宮,從而將飲宴、賞菊等風尚傳入民間。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葯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雲: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詩《與楊府山塗村眾老人宴會代祝詞》:重九江村午宴開,奉觴祝壽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鋪敘了老人節宴會、飲菊花酒、祝健等活動場景。

其二: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志的大火,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坐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重陽節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灶的習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游戲,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是以大火出沒為依據的。隨著人們謀生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火歷讓位於一般歷法。九月祭火的儀式衰亡,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城,雖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釋。重陽在民眾生活中成為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標。如果說上巳、寒食是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游的春節,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重陽節俗就圍繞著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展開。

演變過程

重陽節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

唐朝時,重陽節才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到了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慶祝,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

到了清代,這種風俗依舊盛行。

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一些地方把夏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中國政府在198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敬老節。


;
閱讀全文

與2015濟南九月九重陽節奧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6歲適合吃什麼養生 瀏覽:844
高新區那裡招聘50歲保安 瀏覽:333
合肥下月養老保險是多少 瀏覽:407
外籍人員在廣東省退休的有關規定 瀏覽:945
老人家進屋不換鞋 瀏覽:18
老人家午休多久正常 瀏覽:92
母音老人家心念耳聞是修法的要訣 瀏覽:608
如何對待養子的父母 瀏覽:85
長壽花長蚧殼蟲子怎麼辦 瀏覽:455
珠海退休工資調整 瀏覽:415
每天跑步50歲 瀏覽:750
老年痴呆不停的說話 瀏覽:666
身體檢查ca是什麼意思 瀏覽:519
80歲以上農村養老保險 瀏覽:40
幼兒園重陽節主題脈絡 瀏覽:633
人民日報孝敬父母感人圖片 瀏覽:545
合肥市公辦老年大學 瀏覽:724
廠里體檢都做什麼 瀏覽:159
2015濟南九月九重陽節奧體 瀏覽:282
80後不交養老保險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