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關孝的三字經
三字經中與孝悌有關的文字有:
1、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譯文】為人子女,從小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以便從他們那裡學習到許多為人處事的禮節和知識。
2、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譯文】東漢人黃香,年方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榜樣。
3、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譯文】漢代人孔融四歲手消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
4、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譯文】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是學習畢叢知看到和聽到的知識。並且要知道基本的算術和高深的數學,以及認識文字,閱讀文學。
(1)三字經里提到孝敬父母的故事擴展閱讀: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中國三大國學啟蒙讀物。
《三字經》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孝是儒學倫理中重要的內容,它具體規范了封建時代子女必須對父母及其他長輩履行的義務。在儒學倫理里,父母必須照顧好自己的子女,將他們撫養成人,相應地,子女在父母年邁之時,也必須作出回報,盡贍養老人的義務,這就是「孝」。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為人處世必須擁有的一個高尚品質,孝者,才是真正的人。作為現代人,我們應該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需要出發,「孝」的思想觀念加以重新審視,批判的繼承其精鄭悶華,為當代的家庭道德建設服務。
首先要有孝心,我們應當尊重、關心父母,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盡可能滿足父母的物質和精神需要。說話和藹,非原則的事情多錢讓,批評和建議要委婉、耐心。
其次,奉養父母,善事父母,當父母年邁時,應盡可能保障和滿足其生活需要。
再次,尊敬父母,孝順父母,關心其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最後,要重精神慰籍。物質生活有了保障之後,父母們最期盼和最渴求的是子女的精神慰籍。尤其現在獨居老人更希望子女多一些陪伴,這比給他們現金和禮品要更能溫暖老人們的心。
㈡ 三字經中誰懂得孝敬父母
是黃香。
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人,是江夏人。年紀才九歲的時候,就已經懂得孝順長輩的道理。每當炎炎的夏日到來時,黃香就用扇子對著父母的帳子扇風,讓枕頭和席子更清涼,並使蚊蟲遠遠地避開黃香雙親的帳子,讓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覺;
到了寒冷的冬天,黃香就用自己的身體讓父母的被子變得溫暖,好讓父母睡起來時覺得暖和。因此,黃香的事跡流傳到了京城,號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2)三字經里提到孝敬父母的故事擴展閱讀:
相關啟示
黃香侍奉父母親的故事反映出一個孩子細致、純真的孝心,是一個孩子從內心深處發自內心自然萌發、激發出來的孝,又是出於天性的、並盡自己的能力所能做到的孝行,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讓我們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關心他們。要知道,他們把我們照料成大人時有多麼辛苦。
㈢ 三字經和二十四孝里同一個孝敬父母的故事
三字經和二十四孝里同一個孝敬父母的故事:王祥卧冰求鯉獻母親。
㈣ 《三字經》中誰懂得孝敬父母
黃香。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解釋】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
「香」是指黃香,黃香,字文強,東漢江夏安陸人,大致相當於今天的湖北安陸。在《後漢書》中有黃香的傳記,皇帝曾經委任他擔任過尚書令,東郡太守。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皇帝贊嘆過他:天下無雙,江夏黃童。之所以叫童,說明那個時候,他還是個孩子,是少年英才。
故事如下:
黃香是東漢時期的江夏人,他的母親在他九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只靠父親一個人養育他。
黃香非常的孝順,為了不讓父親太勞累,所有的家務事都是由自己動手做的。夏天時,他會用扇子把席子給扇涼了,再請父親上床睡覺。天氣變冷了,黃香總會在父親睡覺前,把被窩躺暖之後,才讓父親入睡。
黃香這種孝行,沒有多久便傳遍了整個縣城,大家都誇黃香是個孝順的孩子。這種孝順的行為,的確很令人欽佩。
㈤ 三字經小故事有哪些
1、《孔融讓梨》
中國人尊敬長輩叫「孝」,尊敬兄長叫「悌」,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孔融是東漢末年人,他四歲時,一次有人送來一筐梨,他和幾個哥哥自己挑,孔融挑了最小一個。有人問「你怎麼不拿大的?」他說「哥哥年紀大,應該吃大的。」孔融這么小年紀已知道傳統美德。
2、《母子同刑》
三國時期,魏國王經在征討篡位的司馬昭時被捕,司馬昭要王投降,並抓來他的母親相威脅。王說「為國盡忠,死而無怨。」司腦羞成怒,決定處死王母子。臨刑前,王苦著對母親說,是自己連累了她。母親卻笑著說,自己為有這樣的兒子而自豪。王在忠與孝矛盾時選擇了忠,實際上是真正的孝。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敬仰。
3、《孟母斷機》
有一天,孟軻讀書厭倦了,跑回家。正在織布的孟母十分生氣,就把梭子折斷,在了地上。孟軻很奇怪,問母親為什麼發火。孟母說》「一匹布要一根根一寸寸地織,你的學習也像織布一樣,只有不分夜才能有所成就。如今你學業未成就厭倦了,就像折斷的梭子一樣,還能織布嗎?」孟軻聽後恍然大悟,從此學習更用功,終究成為著名思想家。
4、《五子登科》
竇禹鈞是五代後晉人,年輕時人品極差,家裡本來已經很有錢,還貪得無厭,盤剝窮人。他妻妾成群卻沒有兒子。一次他做夢,夢見父親對他說,如果再心術不正,上天會懲罰他。醒後他十分害怕,再也不敢作壞事了,並開始幫助窮人。後來有夢見父親對他說,他將會有五個兒子,還能長壽。果然他生了五個兒子。他記住自己的教訓,對兒子嚴加管教,後來五個兒子,都當了大官,這就是五子登科。
5、《孟母三遷》
孟軻是戰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很早父親就去世了,家裡十分貧窮,但母親沒有放棄對他的教育。他們最初住在墳地旁,孟軻就模仿做喪事。孟母很擔心,就搬到集市上,與一家屠夫為鄰,孟軻又模仿起殺牛羊來了。為此孟母又把家搬到一座學校附近,從此孟軻就跟著專心學習禮議。孟軻從小受到教育,最終成為著名思想家。
6、《鐵杵成針》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讀書不用功,經常逃學。有一次,他又逃學去玩,在河邊看到一位老奶奶專心致志地磨一根鐵棒。他奇怪地問這是干什麼,老奶奶說要把鐵棒磨成針。他不理解,這么大的鐵棒要磨到什麼時候?可老奶奶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他深受啟發,從此發憤學習,終於成為天下最著名的詩人。
7、《鴻門宴》
秦末,劉邦攻下秦都咸陽,其手下告訴項羽說,劉邦有野心,項羽聽後很害怕欲殺劉邦,即在鴻門設宴招待劉邦,席間指使項庄舞劍要殺劉邦,多虧項伯保護倖免於難,後來在劉邦護衛的斥責下,項羽才放棄殺劉邦的念頭。
8、《韋編三絕》
孔子勤奮好學,知識淵博,一生都沒有鬆懈過。那時候還沒有紙,書都是用竹簡作成的,再用牛皮繩編連起來的。孔子為了研究「周易」,每天不停地翻閱竹簡,結實的牛皮繩居然因磨斷而換了三次。可見沒有刻苦精神,就不能成為有學問的人。
9、《殺妻求將》
戰國軍事家吳起,其妻子是齊國宗室的女兒,他們住在魯國。不久齊國發兵攻打魯國,有人推薦吳起率兵抵抗,魯穆公因吳妻是齊國人,怕他有私不敢任用,吳知道後,為了功名,居然殺了妻子取得信任,最後打敗了齊軍。吳雖成名,但千百年來一直為世人所鄙視。
10、《大禹治水》
上古時期,洪水泛濫,百姓深受其苦。舜帝派大禹的父親鯀去治水,由於方法不當,洪水越來越大,鯀因此被殺。大禹後來接替父親,繼續治水,並吸取父親的教訓,採取疏導法終於制服了洪水。其間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其公而忘私的精神,受到歷代人的稱贊。
㈥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的故事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出自宋代王應麟《三字經》,講的是東漢人黃香孝敬父母的故事,如下:
黃香是東漢時期的江夏人,他的母親在他九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只靠父親一個人養育他。
黃香非常的孝順,為了不讓父親太勞累,所有的家務事都是由自己動手做的。夏天時,他會用扇子把席子給扇涼了,再請父親上床睡覺。天氣變冷了,黃香總會在父親睡覺前,把被窩躺暖之後,才讓父親入睡。
黃香這種孝行,沒有多久便傳遍了整個縣城,大家都誇黃香是個孝順的孩子。這種孝順的行為,的確很令人欽佩。
(6)三字經里提到孝敬父母的故事擴展閱讀:
黃香字文強,是江夏安陸人。九歲時他的母親去世,黃香思念至極,致使形容憔悴差點死去,被鄉里人稱贊為孝子。十二歲時,他的事跡被江夏太守劉護聽說,劉護即徵召他到自己府里做官,代理門下孝子的曹吏,十分喜愛、敬重他。
黃香家境清貧,家裡沒有僕人婢女,自己親自操勞家事,盡心奉養長輩。並且廣泛地誦習儒家經典,深求精通道德學術,寫得一手好文章。京師的人稱贊他說:「天下無雙,江夏黃童。」
延光元年(122年),黃香升任魏郡太守。魏郡里原有的園田,常常與人分種,一年收獲幾千斛的穀物。黃香說:「《田令》說『商人不務農』,《王制》說『做官的不耕田』,做官拿俸祿的人,不應與百姓爭利。」一到郡里就把內外的園田都出租給別人耕種。
同年,郡中發生了水災,百姓都陷入飢荒的狀況,黃香把自己的俸祿以及得到的賞賜,全分給災民,富豪大族也各自提供義谷,來補公家貸放災民的不足,災民因此獲得保全。但在不久後,黃香還是因水災被免官。幾個月後,便在家中去世。
㈦ 我國古代九歲就懂得孝順父母的是誰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出自宋代王應麟《三字經》,講的是東漢人黃香孝敬父母的故事,如下:
黃香是東漢時期的江夏人,他的母親在他九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只靠父親一個人養育他。
黃香非常的孝順,為了不讓父親太勞累,所有的家務事都是由自己動手做的。夏天時,他會用扇子把席子給扇涼了,再請父親上床睡覺。天氣變冷了,黃香總會在父親睡覺前,把被窩躺暖之後,才讓父親入睡。
黃香這種孝行,沒有多久便傳遍了整個縣城,大家都誇黃香是個孝順的孩子。這種孝順的行為,的確很令人欽佩。
墓葬紀念
黃香墓在今雲夢縣城北郊十五華里。據孝南區董永街黃桂庭老人所存之敦本堂《黃氏宗譜》記載:該墓為清康熙四十九年新安派裔孫置地重建,墓前有湖廣總督郭世龍加建的石牌坊,墓園佔地八畝,墓碑高七尺,寬二尺五,上刻:「漢孝子魏郡太守尚書令黃公諱香字文疆府君之墓」。於上世紀50年代擴建漢襄公路時被平。
另在禹州亦有黃香墓,位於郭連鄉黃台寨村東側的孝崗上,其墓冢仍存。墓前原有一通大石碑,上刻「漢尚書令黃香之墓」,此碑已佚。黃香墓1958年就被公布為禹縣文物保護單位。
㈧ 新三字經中講到的關於孝義的的兩個故事是什麼和什麼
【卧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