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孝道演講稿
演講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眾,演講人圍繞著主題講話的文稿。在現實社會中,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以下是我整理的孝道演講稿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如果說中國是一條盤踞在亞洲的巨龍,那麼我們中華傳統文化應該就是這條巨龍的血液和魂魄了。中華文化傳承千年,深深烙印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肉里骨子裡。古來就有孔融四歲讓梨,小小年紀便展現出文明禮讓的美德;還有岳飛精忠報國, 贏得後世人人稱贊;東晉王羲之勤奮練字,池水盡黑……而身為龍的傳人的我們,自然要領略並遵從中華文明瑰麗的文化寶庫。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盡心奉養、尊敬父母,成為了自古至今每個中國人的責任和義務。現代社會中就有許許多多關於孝的感人故事,如一縷縷清泉,洗滌著這浮華世界。
在20xx年,一個平凡質朴的名字傳遍了中國,讓許多國人為之動容。她叫孟佩傑,是「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很多人可能會問,一個小小女孩子,為什麼能夠感動中國呢?聽完她的故事,你便會發出連聲稱贊了。孟佩傑在她只有8歲起就開始承擔侍奉癱瘓養母的重任,僅靠著養母微薄的病退工資生活,她買菜做飯,幫養母洗漱梳頭,甚至換洗尿布,這些事她默默承擔了十二年。
到孟佩傑初中畢業時,養母病情惡化,她毅然決定帶著母親一起去上學。整日奔波在校園與出租屋之間的她為了省下錢給養母買衣服,自己總是穿著他人不要的舊衣服;為了能夠讓母親吃到愛吃的紅燒肉,她冒著酷暑在街上發傳單;不管自己經歷了多少風雨,在養母面前她總是滿面陽光……正如給她的頒獎詞中所說:「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植恍;在艱難里,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著每個細節。雖然艱辛填滿四千多個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風雨守護十二春,血水未必比水濃。欲將良心與君比,一如泰山一如塵。」孟佩傑的故事難道不是對孝道最好的詮釋嗎?
可能有人會問,我們只是一名普通的學生,該如何做到孝呢?其實這並不難,只要從點滴做起,日積月累,自然就做到了。孝,需要的是我們的赤誠之心;需要的是我們的不斷堅持;更需要的是我們的身體力行!它不需要金錢堆砌,它也不一定非要用多大的苦難來雕刻一個驚天動地的感人故事,更多情況下,孝也許就是一個小小的擁抱;一句細心的叮嚀;或是一杯熱茶,一句問候,一顆坦誠的心……
司馬遷曾說「孝,人之本也」,孝道,是一種修養,是一份義務,更是一種文化,是自然界中普遍的法則。同學們,請你捫心自問一下自己可否做到了呢?那就讓我們從一個擁抱開始吧,讓我們共同遵循孝道,共做孝子賢孫,共同弘揚我們大中國的傳統文化美德!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國有一句老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順父母、尊敬長輩是各種美好品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連父母都不孝順,連老弱都不關愛,很難想像他也會熱愛自己的祖國。學傳統,行孝道,知感恩,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目,但這些美好風尚正在慢慢遠離。家家都有老,人人都會老,今日你不敬老,不行孝道,不知感恩,老了,誰來敬你、愛你?
一次在公車上,人很多,沒有位子,我只好站著。我身邊的座位上坐著一個大概十七八歲的男孩子。有一位老奶奶扶著那個座位,一路上車子走走停停,搖搖晃晃,老奶奶有些站不穩。突然,司機一個急剎車,老奶奶年邁,扶不穩,摔在男孩的身上。她有些吃力地爬起來,勉強站住了身子,氣喘吁吁地說:「小夥子,對不起啊。」老奶奶滿臉歉意。「哼,這么老一個人兒了,站不穩還來跟人家擠什麼公交車!」男孩子小聲嘀咕著,鄙夷地白了老奶奶一眼。
下了車,我深思,老奶奶明明就站不穩,給她讓個座,有什麼難的?很難想像,這個少年在家中能孝敬長輩。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如今這個美德跑哪兒去了。人,難道只為了自己享受,而不顧他人,大言不慚地將這一美德拋棄嗎?老人們,為年青一代付出了多少,難道年青一代不應知感恩,敬老人嗎?我心裡五味雜陳……
天色很晚了,我滿懷思緒回到家中,不經意看見了爸爸蹲在地上,頭低垂,原來他在給年近古稀的爺爺洗腳。爺爺坐在椅子上,滿臉洋溢著幸福。天氣炎熱,風扇在不停地轉動著,爸爸卻滿頭大汗,但他仍洗得那麼認真。忽然我覺得,自己也應該做點什麼。
我拿來毛巾給爸爸擦汗,爸爸微笑著誇我懂事了,爺爺笑呵呵的。這一點小小的舉動,也能讓長輩喜悅,那麼,每天就這么小小的一件事,又會有多少人做過呢?我想,行孝道,應該從小事做起,這並不難。
學傳統,行孝道,知感恩,從現在行動!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古人雲:「人孰能不老?百善孝為先」,中華民族歷來把「孝」字作為倫理道德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把孝敬父母、贍養老人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賢能的人,只有一身傾注著孝與德,才能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孝道演講稿。我作為當代的一名少先隊員,理應把在家孝敬父母、關心長輩;在校尊敬老師、關愛同學;在外提高自身人格,弘揚美德作為我的行為之准則,只有讓孝德在心中紮根,才能使孝德伴我行。那麼在實際生活中,我是如何做的呢?
在學校,我用心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多次取得優秀的成績,處處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嚴格要求自己,連續四年每學期被評為「三好學生」。在學習上,我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專心聽講,勤於思考,用心發言,家庭作業認真完成。從一年級到五年級,一向擔任數學課代表的我對工作認真負責,任勞任怨,不僅僅有特色地管理著班級,而且能及時、耐心地幫忙班上學習基礎較差的同學提高學習成績。記得那是四年級的下學期,班上一位好友對數學不感興趣,家庭作業有時不能按時完成。針對這位同學的現狀,我主動與這位同學交談,共同探討如何學好數學的方法,多次利用雙休日時刻到他家幫他復習功課,解決數學難題,透過一段時刻的發奮,這位同學的數學成績提高很快。
我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教育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孝道演講稿。以前我在作文中寫過《我是媽媽的好幫手》、《等》、《自立》等文章,在日記里也記錄到自己所發生的事情:如在車上給老人讓座、拾金不昧、維護班群眾、與破壞綠化環境的人作斗爭、遵守交通規則的心得體會。在學校,我尊敬師長,彬彬有禮,是一個受到老師和同學一致稱贊的「開心天使」。
在家裡,我孝敬父母,關愛長輩,常常幫父母做及所能及的家務事,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好孩子。
記得在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我的媽媽常因上夜班或下鄉工作,沒有很多時刻照顧我,從小養成獨立生活潛質的我,主動幫忙媽媽承擔了一些家務事,如洗碗、做衛生、整理衣物等等。我的奶奶生前因骨盆粉碎性骨折長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乖巧懂事的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主動幫忙媽媽細心照料奶奶,放學回家跟奶奶端茶喂飯、倒屎倒尿。有一次,我和媽媽在幫奶奶洗澡時,我親切地對媽媽說:「媽媽,等你老了的時候,我也會和我的媳婦幫你洗澡。」看到媽媽燦爛的笑容,我也自我陶醉。
在生活上,我從不挑食、不吃零食,家裡有好吃的東西,我都要讓父母先償償。穿著不注重名牌,只講究整潔。記得有一次,我的祙子破了一個洞,放學回家後,我自己學著媽媽的樣貌把祙子補好,媽媽看到我的舉動感動得熱淚盈眶,直誇我是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
講孝德是做人之本,講孝德是愛的傳承,講孝德是對父母、老師、社會的回報。同學們,快快行動起來吧!從「孝」字做起,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我們在「盡孝」,「盡愛」的人生目標中,為建設和諧而完美的家園發奮奮斗吧!
「孝」和「孝」中的一切美德。孝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在 中國流傳下來的美德。如果連孝順都做不到,請不要說自己是個善良的人。如果你不孝敬父母,你將受到法律的懲罰;如果不孝敬父母,就會受到道德上的譴責;如果不孝敬父母,用佛教術語來說,死後是不能上天堂的。如果有哪個沒良心的人想問為什麼要孝敬父母,那麼請先問問自己,我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的?誰給了我生命?誰給了我充足的衣食?誰在我的病床前?誰在為我昂貴的學費奔波?我不在家的時候誰偷偷擦我的眼淚?孩子回來誰在門口等?如果你不知道,那我就告訴你是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孩子的權利!以後的就不說了,就說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我們對此感激不盡!
如果不是因為他們,你為什麼會活在這個世界上?你為什麼不尊敬他們?你入學的時候,父母給你帶了新書包,你走在雨天,你委屈的時候,偷偷流淚的是父母。你出生的那天,媽媽放棄了所有的愛好。你入學的時候爸爸沒日沒夜的工作掙錢。
不知不覺,日子一天天過去,前十年一眨眼就過去了。你有沒有回頭看父母的白發?他們被我們這些孩子變老了!但是你問過你的父母嗎?他們風雨來去掙血汗錢,你卻拿去 網吧灑脫消費。在學校和老師頂嘴的時候,在 網吧玩CF的時候,買一束玫瑰花談戀愛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錢是從哪裡來的?那我告訴你,是我爸媽通過汗水和汗水換來的!如果你說他們應該支持你,那麼請聽:你覺得對不起他們,孝順更重要!也許父母現在還有時間,他們可以照顧我們,因為他們還年輕,但是你想過他們老死的那一天嗎?我想,等你到了那裡,你可以說你那麼愛他們,你有多後悔。他們還能聽到你嗎?還有用嗎?可以說樹欲靜,風不止;孩子想養,不親。
所以,不要等到以後,請現在就為你的父母感到難過,向他們致敬,哪怕你牽著他們的.手去散步!時不我待,孝順年輕!父母總有一天會老去,但他們永遠需要我們的孝順!請你向他們致敬好嗎?因為:他們給了我們生存的權利,他們給了我們美好的人生起點,他們給了我們充足的衣食住行,他們給了我們世界上最偉大的東西,——愛!
我愛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給了我生命,我要孝敬父母,不為別的,只因為他們是我的父母!他們以他的偉大擁抱了一切!父母給了我全世界!
古人雲,春暖花開,物有所值。所以,如果你心裡有孝心,你就能感受到這個充滿孝心的世界,感恩,體驗生活給我們的一切;孝——不一定是讓人落淚的大事,是發自內心的感激;從我出生開始,每時每刻都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護。同時,我也學會了關愛,學會了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有一天放學回家,聽到媽媽在呻吟,嗯?媽媽為什麼不去上班?我感覺不好。我跑進卧室,看見媽媽臉色蒼白地躺在床上。此刻,我的眼裡滿是淚水。我媽笑著說:「沒事,先做作業。」「媽媽,怎麼會沒事呢?你吃過葯嗎?」「以後再吃」我學會了媽媽平時的樣子,用手摸了摸媽媽的額頭。太熱了!我很果斷地說:「不,讓我來!」然而,我的腦子里一片空白。我該怎麼辦?突然想起自己以前發燒的事,就跑到衛生間,用水把毛巾浸濕,擰干放在媽媽額頭上,把體溫計放在媽媽腋下。做完一切後,我坐在床邊,問我媽媽她的病。我媽扶著她笑著說:「好多了,去讀書吧。」但是,此刻,我感到了一種力量和責任,我必須堅持在母親身邊。
等了漫長的十分鍾後,我看了看溫度計。哦,我的上帝!39度!我趕緊在葯箱里翻出幾瓶退燒葯,仔細看了說明書,上面寫著「飯後服用」,於是決定先給媽媽做飯。我媽在我發燒的時候給我做了面湯,告訴我發燒的時候喝面湯比較好。好的。我決定做面湯,在湯里放一個荷包蛋。這時我的肚子開始抗議,但我忍住飢餓,把面湯端給媽媽,說:「媽媽,先喝一碗面湯。」我媽興奮地點點頭。鼻子酸酸的,心裡很難過,很愧疚。我明白這是因為我平時不懂得關心孝順,這次我媽很感動。以前我覺得媽媽的愛是理所當然的,現在想想,真的不應該。我默默的想。輕輕舀一勺湯,用嘴輕輕吹,不覺得熱的時候喂給媽媽。我媽平時就是這樣照顧我的。媽媽吃葯睡覺後,我一直陪在媽媽身邊,給她換毛巾。漸漸的我媽的燒退了,我想起我還沒寫作業,就趕緊寫作業…
第二天一早起來,去我媽房間問她怎麼樣了。她說是的,她和她爸爸一直在誇我:「我們的孩子長大了,照顧媽媽了。他們真是孝順的孩子。」我的心比蜂蜜還甜。
「孝順」讓我真正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和奉獻的偉大。同時我也知道了「孝」的真諦,其實就是發自內心的愛!
讓「孝」連接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世界永遠充滿真情!
2. 以孝道為主題的演講稿800字(通用8篇)
每一件事,開頭都特別重要。要想要演講比賽順利進櫻散飢行,提前准備好演講稿是有備無患的。寫好演講稿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寫好一篇演講稿要注意哪些呢?下面的內容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以孝道為主題的演講稿800字(通用8篇),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孝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從古至今傳承下來的美德。古人雲:「百事孝為先。」「孝」字繼承了一種溫情。幾千年來,從未斷過:從孝感天地的枷鎖到嘗過湯葯的劉恆;從啃他心的曾參,到刻木頭愛他的丁嵐.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延續的基石。
每次黃昏獨自走在路上,都能看到幾個爺爺在那裡賣瓜菜。看看老人的手,就知道這些瓜菜是老人用勤勞的雙手種下的。他們護理的孩子去哪裡了?應該懂得養育的孩子,應該讓爺爺們生活在溫暖的溫室里,喝著熱茉莉花茶,吃著碗里的美味,而不是坐在冰冷的地上,任由路人隨意使眼色。他們的孩子應該贍養祖父,他們有義務照顧祖父。
有些外國人有獨立生活的傳統和價值觀,所以成年後都要告別父母,因為這是非常正確的傳統。而我們中國人也應該把孝道的孝道傳給父母,而不是讓父母隨風飄盪。
其實「孝順」這個詞,不僅可以用於父母,也可以用於在青年時代給我們知識和做人道理的老師:在他們不懂事的童年,老師是我們除了父母之外的第二個「行書」,是老師教出來的一種復雜而清晰的母語:漢字;是老師給了我們一次又一次弘揚漢字的機會。是老師在我們小的時候反復指導我們;也是老師,造就了我們今天!所以,尊敬老師也是感謝他們對我們的好。
中國傳統博大精深:團結、經濟、誠信。或許,孝道承載著更多的道理,指引著我們,就像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永遠干凈,永遠明亮。
尊敬的評委,親愛的同學們:
孝道、孝心、孝順,孝字,上邊是個「老」字頭,下邊是個兒子的「子」字。意思就是說,當晚輩的應當孝順長輩。巍巍中華、泱泱華夏。我們的民族自古以來都是崇尚孝道的民族。「融四歲、能讓梨」,「香九齡、能溫席」。在古代,孔融讓梨、黃香溫席的故事成為千古美談。在這天,韓瑜老師為了挽救父親的生命,毅然將自我的左腎,捐給了生命垂危的父親,被譽為「大孝女」;大學生孟佩傑「帶著癱瘓的養母上大學」,租住房子給予養母悉心照料,被譽為恪守孝道的「最美女孩」。古往今來,感天動地的孝道故事、感人肺腑的孝心楷模,不勝枚舉。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父母生我養我教育我,其恩重如山,其愛深似海。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受恩不忘,知恩圖報,羊、鴉亦如此,何況我們人呢?仔細回想,夏天那一盤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杯溫熱的牛奶,學習時那一句關心的問候,玩耍時那一聲留意的叮嚀……父母總是在暗處默默地做我們成長的基石,多少苦累,卻從未說過一次。對於如此莫大的恩情,我們怎能不給予報答呢?
我的爸爸是一個單位的辦公室主任,我的媽媽是一位小學教師,每一天工作都十分繁忙。每一天下班回來,他們拖著疲憊的身子,既要加班工作,又要操勞家務;既要照顧年邁的婆婆爺爺,又要給我輔導功課。每當我看見爸爸的兩鬢又增添了白發,媽媽的臉上又新長了皺紋,我就內心就像針扎一樣,感到無比的內疚。爸爸的日復一日的咳嗽、媽媽的一遍一遍的嘮叨告訴我:他們累了。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安慰。
生活並非想像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此刻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用優異的學習成績來報答父母,盡自我所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來減輕父母的一點負擔;我們能夠出門時說一聲「再見」,進門時抱一個微笑,讓爸爸媽媽的心掘枝里充滿陽光;我們能夠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我們能夠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脊返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孝順父母,其實並不難做到。
孝順父母,讓我們從這天開始吧!
尊敬的學校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崇尚孝道,懂得感恩」,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示。
百善孝為先,要學會做人、學做好人,首先就應該崇孝道,有孝心。
孝,即敬愛父母,為父母著想,理解父母的艱辛,報恩父母的關愛。
少年時不好好讀書,在校貪玩、違紀,此為不孝之一。
青年時不好好做事,不知勤勞、上進,甚至連吃穿都還依賴父母,此為不孝之二。
中年時父母已老,常有三病兩痛在身,你卻不聞不問,此為不孝之三。
言語放肆,不顧父母感受,甚或頂撞父母,此為不孝之四。
行為放盪,在外惹事生非,有傷父母心靈,甚至讓別人戳父母的脊樑,此為不孝之五。
不顧家庭經濟狀況,亂花父母錢財;甚或與人攀比,向父母索要錢物,此為不孝之六。
自己有過,父母教之,依然不改,此為不孝之七。
違法犯罪,使父母傷心,丟父母顏面,此為不孝之八。
總之,在現代社會里,雖愚孝不可取,但孝道必須崇。不守孝道之人不宜與之交往,在單位、在集體,這種人不宜重用與提拔,因為透過孝道即知人性。
孝是一種品質,孝是一種善行,行孝與感恩是相通的,知道行孝,就懂得感恩,不但感恩父母,而且感恩所有關愛你的人,感恩老師,感恩親友,感恩社會。
用心行孝是一種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一種優秀品質,道德元素中,「孝」是最基本的元素。我曾經告誡我的兒子,希望他不要與不孝的人交往,更不得成為朋友,因為對父母都不孝的人品質肯定是有問題的,連父母都不孝的人能靠得住嗎?
同學們,也許你以前在孝敬父母方面做得還不夠,或者做得並不好。同學們,好好想想吧,我們的父母容易嗎?每個月月假回到家裡的時候,你是否發現,原本漂亮的母親又蒼老了許多,爸爸的白發又增添了不少。可是,我們有的同學甚至從來就沒有正眼看過自己的父母,更談不上去關心體貼父母了,只知道一開口就要錢。試想一想,父母容易嗎?家裡房屋建設,人情交往,一家人的吃穿,供你上學,還要贍養你的祖父母,他們有多難,難道你就真的不懂嗎?那些曾經不太孝敬父母的孩子,你們該好好地想一想呀!
同學們,行孝並不是一件難事,在你讀書階段,你只要能做到「聽話一點,勤快一點,體貼一點,讀書認真一點」,這就是孝。
最後,我衷心希望同學們都能成為「崇尚孝道,懂得感恩」的好兒女,並祝大家健康、幸福、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和文化的古老民族。「孝」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深深影響著每一個華夏子孫。
《三字經》有句名言「香九歲,能暖桌」。是關於蕭的,漢代孝敬長輩,流傳千古。他九歲就失去了母親,這讓他懂得了如何孝敬長輩。
夏天,他幫父親扇床墊,驅蚊;冬天,他用自己的身體溫暖父親的床,然後讓父親睡在床上。蕭學習刻苦勤奮,不愧為「大話西遊,江夏黃桐」。
相傳漢朝有一個叫郭巨的人,他的母親已經90歲了,家裡還有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因為家裡窮,他只能選擇贍養母親或者子女。為了報答母親的恩情,郭巨和妻子連夜將孩子們抬到山裡,埋在山裡。
在所有的美德中,孝順是第一位的,像小黃翔和郭巨這樣的孝子數不勝數。我們對孝道並不陌生。似乎從認識開始,我們就經常聽長輩的教育:「做一個尊重長輩的孩子。」但事實並非如此。
我上小學的時候,老師給我的學生布置了一個特別的作業——幫父母洗腳。但是現在的孩子大多是家裡的「小皇帝」,父母不願意讓孩子受苦。只是孩子作業本上處理作業的一個標志。
不僅是孩子,《常回家看看》的歌曲也反映了現在人們生活的特點。不斷找理由不回家,空巢老人越來越多。老人不想讓孩子回家做很多事情,只想讓孩子回家看看。
前段時間電視上經常播一則廣告:一位老母親忙了一天,做了一桌子菜,滿心歡喜地等著孩子回家吃飯。但是她接連接到家人和孩子的電話,說不能回家吃飯。老人放下電話,獨自坐在沙發上,直到深夜…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逐漸被人們遺忘。我忍不住問:「怎麼了?」
現在,我們不需要孩子像小黃翔那樣溫暖父母,也不需要大人像郭巨那樣埋葬母親。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可以拋棄孝道?
沒有!不是!孝道不僅僅體現在這兩個地方。孩子聽父母的話,讓父母少操心;成年人從繁忙的日程中抽出時間,經常回家陪父母。是孝道的體現。
父母要對父母更加孝順,總找不到不回家的理由。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贍養父母,經常回家看望父母,不僅是為了孝順,也是為了給孩子樹立榜樣。
如果連大人都不孝順,孩子讀「香九齡,能暖桌」也沒用。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做才能孝敬父母。
「孝」在中國已經存在了五千年,要發揚光大,傳承下去,不能讓它在21世紀消失。
孝道是中國五千年的優良傳統。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該孝順。但是現在,孝道已經被一些人遺忘了。
來到哈爾濱信陽路小學,老師要求我們做一個謙謙君子。當時我們還不知道什麼是謙謙君子。每個人都在霧中。四年級開始背誦中國傳統經典,比如《弟子規》,《三字經》,《論語十則》等。孝道已經在我們幼小的心靈里萌發了。
第一堂校本課讓我們難忘,老師端莊大方的著裝給我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而老師口中流傳下來的經典讓我們刻骨銘心。第一節課,老師會「家長喊,不要耽誤。父母,不要偷懶。」也讓我記憶猶新。因為以前父母讓我做事,我總是拖拖拉拉。既然老師告訴我們你沒有及時做父母讓你做的事,這就是最大的孝道。在每一種情況下,老師都會給我們深刻的理解什麼是孝道。聽了老師的話,我們立即做出了改進。我不再拖延了。我媽也看到了我的進步,表揚了我,讓我認真學習校本課程。
每節課之前,我們舉行「三個敬禮」。在這個敬禮中,我們展平了心態。從此敬禮不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習慣。在校本課堂上,老師會以某種方式在家裡接待客人。從此以後,我們遇到客人,再也不會緊張,不敢說話。靈活運用老師給我們的方法,當我們接待客人時,可以顯得落落大方。
在校本班裡,我們還學了一些關於孝道的歌曲,比如:《感恩一切》。在歌曲優美的旋律中,我們知道現在的一切是多麼來之不易,所以我們也知道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一切。
在校本班裡,老師還教了很多繁體字。通過一步步耐心的講解,我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有多偉大。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弘揚傳統文化。
都說父親愛山,母親愛海。是的,我們的父母是世界上最知足的人。我們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溫暖父母的心,讓我們知道孝順有多重要。什麼是孝道?孝道是一種報償,一種意識,我們應該認識和履行孝道。讓孝,在我們這一代,發揚光大,繼續傳承下去!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你們好!
《孝經》雲:「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是家庭和諧的基礎,更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孝道是中華民族的精髓,孝文化、感恩文化是中國文化的傳承。一個「孝」字,不僅形塑了中國家庭成員之間的行為規范,更規范了國家的政治社會治理。從中國的孝文化中汲取正面營養,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充分弘揚孝文化的正能量,有效消除中國經濟社會雙轉型的不和諧因素,是今日提倡孝道,弘揚孝文化的意義之所在。
應該看到,今日的孝道環境出現了重大變化。「父母在,不遠游」「晨昏定省」的古訓,對現代人而言,是不可能完成的孝道。數以千萬計的留守老人,對今日中國孝道提出了新的要求。未富先老的龐大老齡人口,不可逆轉的老齡化趨勢,為中國當下和未來的孝道規范提出了緊迫的課題。
對於傳統的孝道,我們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於那些指導人們怎樣去做人、辦事、立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孝道精義,我們固然要堅守。但是,對於諸如「埋兒奉母」「卧冰求鯉」「嘗糞憂心」之類的不人道、不文明、不科學,使子女付出沉重代價的愚孝,我們自當揚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古訓,則與現實的人口控制政策相抵觸。對於傳統孝道,我們該繼承什麼,揚棄什麼,需要進行全面檢視,甚至是全民大討論,以形成最廣泛的社會共識,取得最大的社會公約數。把形成社會共識的優秀傳統孝道編成全民讀本,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讓傳統孝道成為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迫在眉睫的急務。
一個更加重要的任務,則是實行制度創新,制定符合現代社會現實,契合未來社會發展趨勢的孝道規范。在現代社會,守孝道,行孝道,不能止於公民的個體自覺,還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共同參與。如何通過一系列的制度規章,創造出家中行孝,其樂融融;單位倡孝,盡職盡責;社會有孝,安定和諧的局面,需要凝聚社會各界智慧,動員起最廣泛的社會力量。
倡行孝道,需要有切實的社會保障,以確保老齡人口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現代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要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既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徵,也是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老年人曾經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他們退出生產領域並成為消費者以後,除了要從制度上保障他們的生活以外,還要確保他們能夠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使他們的生活水平和其他人群同步得到提高。這既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老年人的基本權利。把共享作為一個重要內容是賦予傳統孝道文化活力的邏輯要求,也是實現聯合國提出的建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社會的重要目標。
倡行孝道,還需要領導幹部以上率下。「民以吏為師」,既是古訓,也是現實要求。中國官員理政、教化的雙重職責永遠不能忘卻。一個連自己生身父母都不孝敬的人,怎麼能指望其勤政為民、報效國家。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不斷有地方將是否孝順父母納入幹部考核體系,作為入黨提乾的重要條件。這是弘揚孝道文化好的創新之舉。幹部帶了頭,就可以號召群眾「向我看齊」,就可以發揮出榜樣的力量。
尊老愛幼,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良傳統。諺語「一切美德以孝為先」,「孝大於一人之行」,說明中國孩子重視孝道。歷代先賢都崇尚孝道,使我們中華文明在文化禮儀上保持了完整和規律性,受到了外國人的稱贊。然而,在孝道觀念日漸式微的今天,重新發掘和正確闡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觀念,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說文解字》對「孝」字的本義給出了生動准確的解釋:「孝,好父母,從老省,從子,子承老。」《詩經》有「喪父母,生我」和「喪父母,生我」的聖歌。
「孝」是尊老愛幼、服務老人、服務親人的意思,是指子女對父母的義務,包括尊重、撫養、死亡、祭祀等。因此,「孝」作為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首先是一種社會道德標准,用於處理家庭中長輩與子女的關系
所謂「你要我死,我不死,就是不忠;父親想兒子死,兒子不死,這是不孝。這里舉幾個例子:比如西漢經學大師董仲舒提出的「君為臣,父為子,夫為婦」,不適合我們現在人人平等的民主社會;再比如「體毛,父母,不敢損傷」《孝經》,現代社會恐怕沒幾個人不去理發,很多女人去美容;再比如《孟子里婁章句上》,這是「重男輕女」思想的根源,是不夠的。我們提倡男女平等。今天,如上述孝道理論,無疑已經過時,我們應該毫不猶豫地批判或拋棄它們。
我們應該繼承孔孟儒家倡導的合理孝道,借鑒古代孝道思想,從而協調和親近家庭成員的血緣關系,促進家庭的和諧穩定,進而形成社會上尊老愛幼、互助互愛的風尚,促進精神文明建設。讓我們共同努力,營造尊老愛幼的社會氛圍,讓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發揚光大!
3. 愛老敬老演講稿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後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現如今,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大家知道演講稿的格式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愛老敬老演講稿(精選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古人雲:「百善孝為先」,「孝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孝順父母,尊敬老輩,天經地義。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打濕了多少觀眾的眼睛,震撼了多少遊子的心靈,說出了多少天下父母的心裡話。一首歌為什麼能引起如此強烈共鳴?這是因為這首歌用最朴實的語言道出了人世間最普遍的真摯情感,回應著人民群眾對傳統美德的呼喚。我不想把他們叫老人,我喜歡叫他們前輩。在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來臨之際,除了道聲好外,我不禁思緒萬千……
「尊老愛幼」之說是誰提出來的,不曾考究,但皆知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一詞怎麼解釋?約定俗成的一些內涵,如供養尊敬父母。從大的范圍來說,「尊老」實為「孝敬老人」。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要像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樣尊敬別人的老人。我國自古以來就倡導「老有所終」,形成了尊敬老人的良好家庭道德傳統。誰不尊敬老人、孝敬父母,誰就會被世人唾罵為「不孝」,情節嚴重的還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尊敬老人,不僅是每個公民必須遵守的道德准則,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和法律義務。
縱觀古今,我國有許多孝子孝孫的故事流芳後世。耳熟能詳的是三字經中——卧冰求鯉,晉時山東的王祥。繼母朱氏,常在他父前搬弄是非,使其父逐漸在感情上疏遠王祥,王祥由是而失愛於父母。一年冬天,繼母想吃鮮魚,時值天寒,厚厚的冰層把河面封得嚴嚴實實,要捕到魚確實太困難了。王祥為了滿足繼母的要求,只得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忽然,冰層開始融化。兩條鯉魚猛地躍出水面,王祥即把獲得的鯉魚拿回家中孝敬母親。繼母終被他的行為感動。
人間情,最深數親情。親情是母親油燈下熬白的雙鬢,親情是父親肩頭扛著的行李。暮色中那一雙祈盼的眼睛,盛滿的全是思念的淚水;千里外那幾聲輕輕的叮嚀,串起的都是牽掛的音符。親情啊,她是孟郊詩中的「慈母線」,她是朱自清筆下的「背影」,她是焦波鏡頭中的「我的父親母親」。萬物會隨時間而模糊,可深刻在親人皺紋里的親情卻不會模糊;萬事會隨空間而淡忘,可烙印在親人老繭中的親情卻不會淡忘。
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人是高尚的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家庭是溫暖的家庭,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社會是文明向上的社會。讓我們一起加入尊敬前輩的行列吧!讓一個個小小的好習慣支撐起閃光的美德;讓一個個默默的美德支撐起深厚的修養;讓我們用深刻的思想這一撇和堅實的行動這一捺,共同支撐起不俗不凡的「人」字。再次願天下所有的前輩笑顏常駐!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當我老了》,作為一個小學生談論這樣的話題可能讓人感覺有點沉重,可上至豐富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誰沒有老的一天呢?既然大家都避無可避那就為了我們的未來提前規劃一下,想想自己想怎樣度過自己的老年時光。
當我老了,我希望得到家人的關愛,希望自己能融入晚輩的生活,當他們工作或生活中有什麼困惑時,我能根據自己積累的經驗給他們解惑,我們可以時常談談心,因為老人不光吃飽穿暖還有精神需求。
當我老了,我希望得到社會的尊敬,不管身處什麼崗位的人都是盡已之力在為社會建設作貢獻,所以老人不應看作社會的包袱鴯社會的財富,因為每一位老人都是一部歷史劇,是未來社會的鋪路石。
當我老了,我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當我老了時可能因為種種原因導致手腳沒那麼靈活了,過馬路時沒有那麼迅速了,希望司機朋友可以緩一緩,讓我安心通過;當我不慎跌倒時,請扶一把,因為你扶的不僅是今天的還有未來的你。
我想每個人都要問一下當我老了,我想過什麼樣的晚年生活,我們的未來憧憬付注於我們今天的行動吧,從你我做起,從今天做起,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敬老、愛老、助老的標兵,因為美德可以傳承,所以善待今天的他們就等於善待明天的我們!!!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您們好!
我是四年級(2)的張淑哲,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敬老愛老」。
敬老、愛老、是我國優良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古代思想家孔子說:做子女的能活下來,是因為有父母的養育;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求人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老人,還要孝敬社會上所有的老人。
在我們中國有個傳統的節日,就是——重陽節。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又稱為敬老、愛老的日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於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弘揚敬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東漢時期,董永在父親亡故後,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安葬父親的費用,他的行動不僅傳為人間佳話,而且還感動了天帝。河南張尚昀在考入長春稅務學院後不久,父親去世,母親患病。為了照顧生病的母親,他不遠千里,把母親從河南背到長春,一邊打工給母親治病,一邊刻苦讀書。在經過了無數次的挑燈夜讀後,終於取得了優異成績。六個學期,五次獲得獎學金。張尚昀之所以能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中,不放棄對母親的照顧和治療,是因為在他的思想中有敬老愛老的意識。他深深知道,沒有父母,就沒有屬於自己的家;沒有自己的家,就沒有自己。他懂得,敬老孝老是一個人的本能,是做兒女的責任,是義不容辭的,是天經地義的。也許,我們並不能像董永一樣賣身葬父,也不能像張尚昀一樣背母上學。但是,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卻應該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發揚民族傳統,讓敬老愛老的美德亘古不變。
老師們、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所以讓我們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愛護老人、孝敬老人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尊老、敬老、助老、愛老」。
尊老愛幼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華民族之所以血濃於水,之所以歷經滄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濃厚,尊老敬老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老人也是長輩,尊敬長輩是很多小朋友都懂得的道理。在老人身上流傳著很多的故事,老人就是知識的寶庫,是智慧的寶庫。老人,為社會奉獻,為家庭奉獻,不僅養育我們,還以言傳和身教向我們傳播做人的道理。古羅馬偉大的哲學家西塞羅說過:「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老人是我們民族的魂,我們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經由老人,再經由我們,一代又一代地傳承。讓中華民族生生不息。
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經歷的最多的無疑就是老人。人生的問卷答到了這里,我們是否可以以耐心和愛心來續補這空缺的橫線,在老人的闡述中重踏他們曾走過的路,從敬老的氛圍中感受他們的點點滴滴,感受他們熾熱的回憶,從他們身上看到一些美好的東西,看到我們中華民族永不腐朽的精神。
而助老不僅僅是對自家的老人。只有天下大同,才能讓社會上的老人得以安享天年。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幫助天下的老人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該做的。
尊敬老人,幫助老人,我們就應該從心裏面去愛護他們。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老人是最具親和力的表現。就連今天的重陽節,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重陽節即將到來,讓我們一起祝願天下的老人幸福安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想在這里講的是尊敬老人,關愛老人的話題,我們都知道,這是我們民族一直以來的傳統的美德,從古至今,對待老人都是非常的尊敬,非常的照顧的,作為學生的我們,更是要去把這個傳統發揚好。
老人的奉獻是我們目前想像不到的,或者真的等我們老了,當我們回顧一生的時候,才會感慨一生做了多少的事情,特別是現在的老人,他們都是為了祖國的建設奉獻了青春,奉獻了熱血的,我們能在這么好的社會,這么和平的年代裡生活,學習,能在這么物質豐裕的日子裡過好,這都是離不開老人們年輕時候的奉獻的,那時候,他們是付出了很多,才能有而今這么好的一個條件給予我們,所以我們是要特別的尊敬他們的。
老人的智慧是一輩子的,有句話說家裡面有一個老人,就相當於是有了一件寶貝,也是說明老人的話,我們要去聽,他們用一生的時間去實踐,去探索,而我們的人生路是才剛剛開始不久的,我們是有很多的東西現在也不明白的,所以更是要去聽他們講給我們聽,告訴我們應該怎麼樣去走好這條漫漫人生的長路,特別是我們遇到一些迷惑的時候,我們請教老人,更是會得到很好的建議,而尊敬老人,就如同尊敬我們的老師一般,他們的解惑也是會幫到我們很多的。
老人的一生是非常不容易的,走過了那麼多的一個歲月,有些老人還在生命里失去了子女,生活在敬老院裡面,我們也是也是要在學校里組織活動的時候積極的去參與,去給老人們帶去關愛,帶去關心,而有的同學們家裡是有爺爺奶奶的,則更是要關心他們,多和他們去說說話,多去陪陪他們,不能說他們現在走路慢了,說話不那麼快了,就不厭煩,我們今後也是會變成老人的,我們現在的對他們好,其實也是為了我們自己今後老了會還有人來關心。特別是在重陽節的這個時候,我們更是要在這個老人的節日裡面給老人們帶去關心和愛護。
可能我們現在做的不多,但是配老人們說說話,給他們打掃下衛生,幫他們做點小事,我們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並不需要花費我們太多的時間,但是我們得到的卻是很多,是老人們給予我們的智慧,是老人們奉獻了一生構建的和平社會。同學們,就讓我們都能行動起來,多去尊敬我們的老人們,多去關愛給我們的老人們,讓我們的'這個社會充滿了愛。
謝謝!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讓尊老、敬老、愛老成為一種習慣》。
後天是陽歷10月21日,也是農歷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在古時候,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以求長壽。而現在,重陽節又叫老人節,是尊老、敬老、愛老的日子。幾千年來,關愛老人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古人雲:「百善孝為先」。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中華文明之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我們望江被譽為「三孝故里」,是因為「王祥卧冰」、「孟宗哭筍」、「仲源泣墓」的故事傳誦千年,家喻戶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已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多,尊老、敬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就顯得尤為重要。
特別是現在,由於父母都外出工作,我們許多孩子都是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呵護下長大的,是他們不怕苦,不知累地在關心我們的一切:每天早晨,為我們准備豐盛的早餐;每天下午,准時地來接我們放學;半夜裡,一次次地起床為我們蓋被子;冬天裡,為我們灌好暖暖的熱水袋 ?? 在即將到來的屬於他們的節日里,我想在庄嚴的國旗下向大家發出倡議:
1、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
2、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長輩留一份;
3、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
4、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親愛的同學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辛辛苦苦養育我們長大,他們只希望我們身體健康、學習棒棒。因此,我們能夠做的,便是刻苦努力,積極向上,用優異的成績換取長輩們那滄桑臉上欣慰的笑容。
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師生祝普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平平安安!我們衷心的希望「尊老、敬老、愛老」的中華傳統美德能在我們身上成為一種習慣,讓它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謝謝!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十分榮幸能在這個氣候宜人,風景如畫的日子站在這里。或許在丹桂飄香的時節與家人登高相聚不失為一種身與心的享受,除了對景色的欣賞,對自然力量的贊嘆,我們更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對長久與圓滿的共同信念。昨天便是寄託了這些美好意義的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原本來自於為辟邪而舉家登高的習俗,後來逐漸演變為一個象徵長久健康與生活美滿的節日。幾十年前我們又賦予了重陽節一個新的意義,即敬老愛老。
老年人作為社會弱勢群體普遍地存在我們身邊,他們的年齡標志著風雨的磨礪,社會翻天覆地的發展與挫折,他們一一見證。在過去的一代人中,有如鄧稼先為科技發展而無私奉獻的人,也有如齊白石那樣技藝高超的藝術巨匠。老人們的豐功偉績令我們贊嘆不已,他創造的價值讓我們肅然起敬,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他們是當下社會真正的締造者。
但是,老人的幸福乃至基本權利情況堪憂:就 中國而言,孤獨老人的人數已超百萬,他們失去了子女,即使社會給予了他們基本保障,他們的生活基調卻是孤寂與悲傷。更有甚者,有的老人被子女遺棄,或被抱以歧視。即使是那些看似生活安寧的老人,他們的晚年生活質量也有待提高。
廣義的講,對於一個逐漸走向高度文明的社會,對老人的尊重與保護標志其公民的總體素質與和諧程度,因此我們應盡努力改善現狀。作為新生一代,我們也有義務出力。
我們可能會因老人 思想的局限性對他們有抱怨,但須認清這並非他們的錯誤,他們不需要批評,而需要理解與交流。我們可能因他們生活的慢節奏而否定他們的價值,但應記住他們與其他人一樣奉獻過,衰老的他們應得到關照。我們可能因個別老人的欺詐行為而對所有老人抱有戒心,但我們應明白,小人常在,而這不足以成為我們進步的阻礙。所有人首先需要的是對老人以公正的 評價,盡我們所能給他們以幸福的晚年。晚年的他們需要寧靜,亦需要熱切的關懷,所以常陪陪家中的老人。同時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敬老愛老的氛圍擴展到極致。我們的行動可以是一次讓座,一次親切的交流,也可以是更具組織的對孤寡老人的援助計劃。由此將會將對老人乃至全部人性的關懷發揚到更廣闊的社會范圍,成為一種氣候。在逐漸走向老齡化的現今 中國,這是基礎而重要的一步。我在此呼籲所有同學將重陽節的美好意義延伸到每一天,並讓它們成為屬於我們的美德。從我們做起,從今天做起。那麼,當我們老去的時候,受益的將是我們自己和未來世界的人們。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敬老,愛老,助老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在古時候,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登高山、佩茱萸、飲菊花酒,以求長壽。而在今天,重陽節又叫老人節,是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關愛老人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多,維護老人,敬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更顯得重要。
我們是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呵護下長大的,是他們不怕苦累地在關心我們的一切:每天早晨,為我們准備豐盛的早餐;每天下午,准時地來接我們放學;半夜裡,一次次地起床為我們蓋被子;冬天裡,為我們灌好暖暖的熱水袋……在今天這個屬於他們的節日里,我想在庄嚴的國旗下向大家發出倡議:
1.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
2.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吃;
3.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給他們捶捶背。
4.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親愛的同學們,期中考試就要到了,我們能夠做的,便是用心復習,認真考試,用滿意得分數換取長輩們那滄桑的臉上欣慰的笑容。
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師生祝普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平平安安!我們衷心的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4. 孝親尊師演講稿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後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那要怎麼寫好演講稿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孝親尊師演講稿(通用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四年級一班的x。我今天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尊師孝親。
同學們,我們來到學校的目的是什麼呢?是學習!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增長本領才幹,將來報效祖國,服務社會。學習離不開老師的教導。《呂氏春秋·勸學》中有這樣一句話:「疾學在於尊師。」意思是說努力學習,關鍵在於尊重老師。只有發自內心地尊重老師,我們才會自覺地聽從老師的教導,才能更快更好地學到本領。
是老師,教給我們無盡的知識,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引領我們一步步前進。在課堂上,老師非常耐心地為我們講課;在課後,老師要為我們批改作業,精心備課。老師們常常會因為我們而不能好好休息。老師就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當我們取得進步時,老師會打心眼裡感到高興;當我們犯錯誤時,老師會嚴肅地批評我們。老師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們學好,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所以,有人說,老師是我們生命中除我們的父母之外最無私的人,是最值得我們尊敬的人。
老師為我們付出了那麼多,我們應該怎樣尊敬老師呢?尊敬老師,不只是在教師節那天給老師送鮮花,更不需要天天對老師大唱贊歌。聽從老師的教導,努力學習,就是我們對老師最好的尊重。見到老師問聲好,課堂上認真聽講,回家後好好完成作業,誠懇接受老師的批評,得到老師的指點和幫助時,記得說一聲:「老師,謝謝您!」
那麼,在家裡,我們最應該感恩的人是誰呢?想必大家都會說:是我們的父母!不錯,父母不僅給了我們生命,還日夜為我們操勞,養育我們成人。「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我們做人的根本。
父母對我們的恩情,就像是汪洋大海,是我們一輩子也難以回報的。 難怪唐代大詩人孟郊曾經感嘆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三春陽光般博大的慈母恩情呢?
孝順父母,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小學生,盡管年齡還小,不能像成年人那樣承擔起家庭的重任,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愛惜身體,珍愛生命,好好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對父母多一些關心,多一些體諒,不頂撞父母。向父母報告自己的行蹤,交流生活和學習上的感受。不讓父母因我們身體上受傷而擔憂,不讓父母因我們品德上的污點而蒙羞。我相信,這些是我們每一個小學生能夠做到的。
同學們,尊師孝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一個在學校里尊敬老師,在家裡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吧!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九月,秋風颯颯,秋葉飄飄。這是農民收獲的季節,也是老師們收獲的季節,更是學生們回報的季節。一個人,無論他的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都不應該忘記老師在自己成長的道路上所花費的心血,飲水思源,懷師感恩。
我們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風尚源遠流長,春秋時期孔子的三千弟子為報師恩,四處奔波,傳播他的仁政思想;南宋時期的岳飛,為師父披麻戴孝,一生牢記師父教誨,精忠報國,死而未已。尊師是一個民族文明進步的體現,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體現。
「疾學在於尊師」,在我們求學的道路上,老師永遠是奉獻的代名詞。我們的老師,常常孜孜不倦地教育我們,一絲不苟地奮斗在自己的崗位上。晚上,常有他們忙碌批閱的身影,清晨常有他們健步急行的身姿…老師的教育讓我們明白:我們能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在困難中積蓄力量,在黑暗中尋找光明。他們給我們智慧去開動腦筋,他們給我們勇氣讓我們襟懷坦盪,正直為人。他們將美放在我們心中,給我們教誨、見識和想像。或許老師講課的每個細節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被我們淡忘,但他們的熱情、勇氣和慈愛會永遠保留在我們心中。老師讓我們懂得生活像大海一樣深邃,向天空一樣遼闊,而我們必須自己做出擇。他們帶領我們所經歷的每個問題,每個發現,每個體驗都令我們著迷,讓我們看到了智慧在知識海洋中的閃爍。失敗後溫暖地鼓勵,成功後及時地肯定,這一切的一切,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遵循於老師的諄諄教誨,又有什麼理由不感謝他們呢?
同學們,在改革開放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更應傳承尊師重教的文明火種,發自內心的敬愛我們的老師,以實際行動回報我們的老師吧。我們無需大張旗鼓,更無須高喊口號,只需從身邊做起,從點滴起。路遇老師時,報以輕聲的問候或微笑,那會令老師溫馨;上課前擦凈講桌、黑板,那會令老師愉悅;上課時認真聽講、練習、作業,那會令老師欣慰…
同學們,就讓我們將心底的那份對老師的摯愛以最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來,讓我們以回報恩師為動力,以理想、信心為針,以勤奮、拼搏為絲,去編織自己彩色的夢!
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241班的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孝親敬長與你我同行》。
義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母親」多麼熟悉的字眼。提起母親,我想你們一定有說不完的話語。從嬰兒呱呱墜地,到哺育我們長大成人,什麼時候能離開我們的母親呢?父母的愛柔柔如水,輕輕如煙,深沉如海,恩重如山。面對這種比天高、比地厚的恩情,我們又能體會多少呢?我們又能報答多少呢?
翻開歷史的畫卷,孝親敬長的故事一一浮現在眼前。
春秋時期,孔子的大弟子子路不僅以勇敢聞名,還以「孝」為後世稱頌。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米缸中沒有一粒米。為了滿足父母這點小小的要求,他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才從親戚家背回一小袋米。當他看到父母吃上香噴噴的米飯時,竟然忘記了疲勞。雖然辛苦,但子路甘之如飴,孝敬之心,始終沒有停止過。是呀,一個人一輩子做幾件孝親敬長的事情容易,但要做一個一輩子孝親敬長的人,確實很難!在歷史的長河中,像子路這樣一輩子都孝親敬長的人,又何止一個呢?
而今,一個個孝親敬長的感人故事依然在上演。陽光少年黃舸和死神賽跑,踏上「感恩之旅」,最後還給人們以光明和希望;暴走媽媽陳玉蓉為捐肝救子,犧牲了血肉,付出了艱辛,但卻守住了信心。而更讓我感動的是「『孝心感動學校、愛心助他圓夢』的鄒尊喜的事跡」。鄒尊喜的父親是個左腿有殘疾的人,在他八歲那年,他的媽媽又拋棄了他和弟弟回到了老家。從那以後,小尊喜每天都攬下所有的家務活。為了全年人的生計,小尊喜的父親在村子裡開了小賣部,用殘疾的腿蹬著自行車到20公里以外的縣城去進貨,在父親外出進貨時,尊喜便當起了售貨員。為了不讓父親為他的學習操心,聰明的小尊喜每次領回獎狀來總要讓父親看看,讓他知道自己是好樣的。他家是村裡最窮的人家,可是他從來沒有向困難低頭,而是堅持在清貧的生活中奮發讀書,最後,他終於考上了大學。但為了報答父親的恩情,為了照顧一日三餐都要人喂的父親,他選擇了背著父親上大學,用稚嫩的肩膀撐起了一個破碎的家。
鄒尊喜攜父求學的故事如一股清泉,流進了每個人的心田。父母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得讓我們無法在別人面前談起;父母的一生可能是清貧的,清貧得讓我們不願在眾人面前誇耀稱贊;父母的一生可能是普通的,普通得就像一塊隨處可見的鵝卵石。可就是這樣的父母,在你跌倒時,扶你起來,教你站立,指引你一步步走向成功。
同學們,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們中國歷來就是一個文明古國。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孝,其為人之本也,一個只有懂得感恩、知曉孝親敬長的人,才能算一個完整的人。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與長輩交流;讓我們銘記父母恩情,感恩父母的養育;讓我們從小培養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的優良品德;讓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讓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美德代代相傳!讓孝親敬長與你我永遠同行!
5. 四年級國旗下的演講稿《明理,懂事,盡孝——我踐行》
四年級國旗下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知道生活中什麼最重要嗎?是安全。只有保證我們生命和生活的安全,一切才有意義。當同學們聽到有關小學生意外傷害事故時,不知道你們想了些什麼。我想,同學們至少會想到:這些教訓無論發生在誰的身上都會給受害者人身造成傷害、甚至死亡;會給受害者家庭造成極大的損失;會給學校正常教學秩序造成混亂;會給社會造成不穩定影響。安全問題關繫到我們每一位學生的切身利益,只有安全才能為我們保駕護航。在這里,我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
1、校內課間不追逐打鬧,上下樓梯慢步輕聲,靠右行。
2、放學按時離校,不在校園內逗留。
3、不到小攤小販購買食物,不吃不潔食物,喝水要講究衛生,注意身體健康。
4、保證用電安全,不亂動電源插座。
5、入校後不得隨便出校門。上體育課及課外活動時要注意與他人合作,防止器械傷人,保證安全。
6、上學、放學途中要遵守交通規則,未滿十二周歲不允許騎自行車上學,防止交通事故的發生。
7、放學後按時回家,不在街上逗留,不與陌生人交往,不能接受陌生人饋贈禮物,受到不法侵害時及時撥打急救電話尋求幫助。
8、不玩火、愛護消防設施。要懂得一些防火、防並防煤氣和食物中毒、防盜、防溺水、緊急情況疏散知識,遇到險情時,能避險,能進行自救自護。
9、加強自我教育,培養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質,與同學、老師保持和-諧的關系,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
10、不看不健康的書、報;不參與封建迷信活動。
同學們,安全常繫心中,人生一路順風!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願,祝願我們每天平平安安到校,高高興興回家,祝願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安全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