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桂陽有什麼民俗活動
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是中國的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當天很多地方都會開展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重陽節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鬧太祖
而在湖南桂陽縣龍潭街道一個叫洞水的村子,每年重陽節那天,在外工作的人也都會回家過節,鞭炮齊鳴,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堪比過年。因為村裡每年都將在這天將舉行一項被當地人稱之為「鬧太祖公公」的祭祀活動。這是為了紀念本村的太祖公——周法亮,我國北宋儒家理學思想鼻祖周敦頤的第六代孫而舉行的。熱鬧非凡
洞水村位於桂陽縣城西郊,村裡有200多戶1000餘人,全都姓周。據了解,該項祭祀活動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因農歷九月初九恰逢九九重陽節,活動逐漸將中華民族傳統孝文化中的「尊老」、「敬老」、「愛老」融入其中,在活動中「祭祖」、「鬧祖」,以示對祖先的敬畏,同時祈佑風調雨順、人丁興旺。
熱鬧非凡
村支書張三嬌說,這個活動凝聚了全村人心,大家都很重視,舉行鬧太祖公的活動時,村裡比過年還熱鬧。鬧祖
據村志記載,周法亮生有四子,元末為躲避戰亂攜家外逃,途中與家人失散,二兒子周淵伯與家人失散後隻身逃往湖南,寓居長沙,明太祖洪武二年由地方政府推薦為武舉,任湖南桂陽府汛守正堂,歷時七年,任內在西門外振文坊、老虎坪置地立宅安居。因與其父失散後再無音訊,加之長年身居異地他鄉,倍加思念親人,故每年遇其父生辰日——農歷九月初九,都要在家設壇祭奠。初時為家門一般性祭奠,後因家業擴大,人丁興旺,形成了族門性祭奠,進而演變成大規模的民俗祭奠活動——祭太祖公公。起馬
「鬧太祖公」過程分為祭祖、「罵」祖、起馬(入轎)、鬧祖、游神、歸位六個環節。祭祖時,在宗祠里的先祖牌位和塑像前,由法師作法,敬獻三牲酒禮,念祭文、討卦。「罵」祖時由一人用柳條給「太祖」洗澡,邊洗邊罵,洗完後論輩朝拜、敬香。給「太祖」洗澡
罵完祖後,便是起馬。由四名身強體壯的年輕小伙把太祖公公的塑像請進特製的「轎子」,用紅綢綁緊,然後抬出祠堂進入村子。每到村裡的一處開闊地,抬轎的小夥子要原地一邊搖太祖公塑像一邊原地轉圈,村民圍成一圈,抬轎的人越少、太祖公的塑像搖得越厲害,大家的歡呼聲就越大,這稱之為「鬧祖」,寓意普度眾生。
洗完後論輩朝拜、敬香
鬧祖後,太祖公公塑像要遊走在村中主道,保佑村民安康,而路經的每戶村民要焚香、放鞭炮迎接,這稱之為「游神」。最後,太祖公繞村一周後回到祠堂,由法師作法送「神」歸位。
全村的壯士都會參與「鬧祖」
整個祭祀活動一般需要兩個多小時,尤為要注意的是,從起馬後出祠堂,鬧祖、游神、直到歸位,這中間太祖公公的塑像不能觸地。
B.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1.登高:避災健身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行猛猜的習俗,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至於等到的地方,沒有特別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祭祖:謝恩求佑
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不過,重陽節的拜祭,是出於作物收成後,祭謝祖先恩德,並祈求祖先保佑,所以氣氛是輕松愉悅的,不會有「行人慾斷魂」般的哀傷。
3.
敬老:法定老年節
重陽節,也是中國老人節,人們要表達對老人的孝敬,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正式實施的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知亂為老年節。
4.
曬秋:慶祝豐收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檯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
5.
賞菊:寓意長壽
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重陽又稱菊花節,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
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北京檔型人還將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
C. 你們那裡有什麼特殊的民俗文化
風俗習慣往往因地而異,正因為如,民族文化才具有多姿多彩,斑斕燦麗,奧秘深致的多重性。
「回親」在我們老家就是一種風俗。即男女雙方訂親禮過後。男方要在家中名望高或有身份的長輩兄長等陪從下到女家「回親」。也是自此改口稱女家長為爸媽的禮儀。男方要備「四色禮」,也即是酒煙茶果點一類。女家須設宴招待來賓。歆顏稱慶,皆大歡喜。
因了你的問題,想起一段往事。
那年,我剛與妻訂婚不久。家裡欲安排回親事宜,因為幾位兄長時間不好確定。恰巧頭天省城畫友王興華兄到訪,席間忽生奇想邀他陪我前去回親。沒成想興華大兄欣然接受邀請,又約上市裡老畫家齊新民、陳雨棠二先生相陪。當時我覺得十分榮幸,但又怕岳父不樂意引發誤解。就趕緊去跟我妻子商量並讓她先回家去問一下。不想我岳父一口答應了。明日一見之下,岳父大人與畫家們相與融洽,交談甚歡。岳父當場說沒有啥招待的,中午准備請他們吃全羊。上世紀八十年代吃全羊也算豐盛了。談話間陳雨棠兄(已故)接到電話說吉林版畫家晁楣先生來淄博了。市裡叫他趕回去接待客人。匆匆忙忙地去了,臨去還一個勁數說我安排的時間不恰當,說欠他一場酒。我知此兄甚好酒。所以我連忙道歉說過後一定補請他一場。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磨墨少年已成翁矣。寫在這里聊備他日之思可否?
川東地區,我們那邊的新年值得一說。
我們那邊新年是要到正月十六才算結束的,也就是說新年是從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六。
其實如果要再說得准確一點,應該是從臘月27開始,因為從27號開始就城裡就是最繁華的時候,可以說一定會到人擠人的樣子。我們管這種叫趕場,新年趕場要買很多東西的,瓜子、水果、蔬菜、肉類,衣服、春聯等等,所有的新春的東西都要在這段時間准備齊全。
另外就是在這段時間在家裡也有得忙活,大掃除,從里到外。另外一個是可以准備新年要吃的臘肉。還有一個就是殺雞鴨魚等等,這些都是在為新年准備。
新年開始,我們幾乎是要從大年三十開始大吃大喝一直到新年結束。幾乎每天都是在走親戚中度過的,比如年三十是在奶奶家,初一是外婆家,初二是大姑家,初三是大爹家、初四是我們家、初五是舅舅家、初六是小姨家……親戚、好友,家家走個遍。雖然順序可能會有所變動,但是每一家每年必需要走這個是肯定的。今年因為一些特殊原因走的比較少了而已。
正月十四是我們那邊的小年,一般這一天是會在奶奶家吃飯的,然後元宵節去大爹家在吃一次。
正月十六是我們那邊的等登高節,登高節我們會去登山,對於我們家這種本來就住在山上的就不用那麼麻煩了,直接在家裡等著親戚來登高,然後給他們准備好飯,哈哈哈。
這就是我們那邊的新年了,一般我們的新年過完都會漲個5-10斤體重,但是我們依舊對這種走親戚樂此不疲,大家的感情要固定時間聯絡一下。
清明節掃墓是我國大多數人的習俗。然而在我們老家基本上安排在每年的重陽節幾天。而在清明時節一般會安排去踏青和采青。將剛長出新芽的艾葉採回家,跟糯米粉和在一起做成艾香軟糯的糍粑。
重陽節也稱老人節、敬老節。我們在重陽節到來的前幾天掃墓祭祖應該是以此為據。
南方的天氣潮濕,地處丘陵地區地貌,清明節期間,正處春末夏初,當地樹木綠植繁茂,雨水綿密,這時出門上山多有不便不說,還有沿途危險,所以清明時節翻山掃墓有氣候的不利條件。
到了重陽節前後,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出門比較方便。
以前客家的男人一出正月,都出門謀生,留下女人和小孩居家。清明節剛出遠門兩個多月,來回盤纏開銷不說,事情往往才剛剛開始,沒有出什麼成績,無法跟家人和祖宗交待。待八九月份,一年收成大局基本已定,回來探家祭祖就顯得理所當然。
這里還有個典故。說民國某年有家的男人正月出門下南洋謀生計,船到新加坡上岸時,遇到了當地的強盜將所帶盤纏洗劫一空,只好流落街頭沿街乞討。被一個在當地打長工一直沒能回到家鄉的老鄉收留,並幫他湊足了回家的盤纏。臨行前拜託了他一件事,就是讓他幫忙每年到老鄉家裡的祖墳上柱香祭拜一次。他回到家鄉後,依照老鄉的囑托開始尋找,剛好在重陽節前三天找齊了老鄉交待的祖墳所在,並一一感恩祭拜。自此給自己的後人立下了規矩,每年的這個時候就為祭拜祖先的日子,銘記所受的恩澤,保佑基業長青。
謝謝你的邀請。
我是北京人,要說北京最與眾不同的民俗文化活動應該是春節的廟會。
除了廟會,還有個習俗是大年三十晚上吃餃子,其中一個餃子里放鋼鏰兒,誰吃到了就預示著來年財源滾滾。
不過現在年味兒越來越少,好像現在也很少有人再往餃子里放鋼鏰兒了,所以我就重點聊聊廟會吧!
一般廟會是從大年初一到初六,人們會選擇一個或者幾個廟會遊玩兒。
每年春節,各大公園會有不同主題的廟會,都很有特色。
比如圓明園廟會,這些年「皇家」概念盛行,廟會期間舉行很多演出活動。皇家祈福、皇家「冰嬉」格外受寵。
還有熱鬧的買賣街,里邊有各種特色 美食 、游樂項目,還能購買到獨具皇家特色的紀念品。
皇家祈福照片
冰嬉照片
再比如石景山游樂園廟會,走的是洋廟會路線。一進門的仿迪士尼城堡就有「洋」的感覺。
廟會期間同樣有各種活動,比如花車行進表演、歐洲嘉年華活動,都讓人有回到了童年的感覺。尤其是花車行進,經常有人們辦成的童年特色的卡通人物在人群中行走,真是迪士尼既視感。
花車行進表演照片
歐洲嘉年華照片
除此之外,還有大觀園廟會,讓人一睹紅樓夢如幻如夢的戲劇場景;地壇廟會,作為京城恢復最早的廟會,我們能感受北京最具特色的民俗特色。
還有龍潭廟會、朝陽公園廟會、北京鳳凰嶺廟會、八大處廟會、紅螺寺廟會、中華世紀壇廟會等等。
廟會已經成為北京人過年的標配,人們通常會在春節期間和家人一起逛,一邊吃著各色小吃,看著各種表演,在越來越沒有年味兒的春節增添喜慶的儀式感。
有,潮汕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各地都有不同,就拿過年來說,而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這春節了。
春節是我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 歷史 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其中有一個風俗習慣就是吃餃子。吃餃子之前當然要包餃子啊。我為了能吃上美味的餃子,便自己動上手。
想吃餃子就要包餃子,這餃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餃子之前首先要和面。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里,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進去。剛開始水倒少了,揉出來的面拿起來向下掉面渣。又加了點水之後,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總是加的不合適,光和面就這么難,等到吃上餃子要等到什麼時候啊!又加了一點乾的麵粉,面總算弄好了。可是一聽媽媽說面還要放半個小時,真等的我不耐煩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沖到面旁邊,拿出一小塊面學著媽媽以前包餃子的動作把面揉成一個細長條。結果揉的一節粗一節細的還好揉了好長時間終於揉好了。我突然想:既然餃子作為我國傳統文化流傳了下來,餃子就一定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的製作難度。為了吃上美味的餃子努力!接下來開始把面切成小塊,再繼續擀皮。擀皮是最難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餃子容易破,如果皮厚了餃子餡熟了皮沒熟。我把一小塊一小塊的面按成了可愛的小柿餅大小,便准備擀皮了。我一手拿著小餅,一手拿著擀麵杖擀餃子皮。哎,像媽媽那樣擀皮好難啊,我實在學不會最後我就像擀大餅一樣擀了餃子皮。雖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還是不錯。該包餃子了,媽媽給我做了我最愛吃的豬肉大蔥餡。我拿起擀好的皮在媽媽的旁邊學著包餃子。包出一個餃子之後突然覺得包餃子不是那麼困難。終於包好了開始煮了,我在鍋的旁邊盼著餃子煮熟。看著餃子在過的翻騰如同一條條白色的魚在歡樂的 游戲 。餃子煮熟了!嘴裡吃著餃子心裡說不出的開心。霎時,我覺得我離我國的傳統文化也近了一步。
我愛我國傳統文化!
另外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 歷史 的文化古國,我國的民俗和
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我們學習的唐詩、宋詞、四大名著;我們用的文房四寶,我們吃的中葯,喝的茶;還有我們拉的二胡,吹的笛子;我們穿的唐服,用的瓷器等等。我國的傳統文化數不勝數,隨處可見。
我來自廣東粵西茂名,我們這邊有一個很特別節慶風俗,叫 年例 。
年例風俗盛行於粵西鑒江、羅江流域及雷州半島一帶, 主要以茂名、湛江兩市為主,也包括廣西個別縣市,所謂年例,即「溯古例今,年年有例」。
粵西民間習俗有「 年例大過年 」的說法,意即年例比過年還要隆重,粵西年例一般集中在春節期間,各村鎮的年例日各有不同,主要從農歷正月初二開始到三月中旬,年例日有的是一天,也有的是兩天或三天,少部分村社的年例日在農歷四月份之後,例如農歷八月十五或者十月份,因為時間在秋天,所以又稱為返秋年例。
各村鎮年例風俗大同小異,傳統年例活動一般包括: 起年例、正年例、年例尾 。
起年例 ,即年例的起始環節,主要指 請神 。由當地族老、鄉老、廟祝、村長等帶領村民們前往社廟、土地廟或祠堂等廟,行拜祭禮之後將神像請出,請進預先備好的神轎中,為接下來的游神作準備。
正年例 ,即年例正式環節,主要活動是 游神和擺醮 ,游神又叫巡神,是將廟中神像請入神轎後,由村民們抬出廟宇巡遊鄉境,接受民眾的香火祭拜,保佑全境平安。
粵西地區的神靈體系有當地特殊地域性,除了中國傳統佛道神靈體系中的神仙、菩薩之外,還包括地方民間信仰的神靈體系,例如冼太夫人、潘仙、北帝,雷祖,康皇、盤王、關公、土地神以及其他被封為神、聖的 歷史 名人。
年例游神時一般會伴有各類儺舞隨行,例如 舞龍舞獅、飄色、游花燈、走清將、穿令箭 等,熱鬧非凡,堪稱年例的高潮環節。
游神隊伍巡遊鄉境時,每到一個村社,村民社民便將各類供品,包括三茶五酒、三牲(雞、豬、魚)、糖餅糕點等,一一擺在供案上,等候游神隊伍到來停留拜祭,這個環節稱為擺醮,又叫擺宗台。
年例尾 是年例祭神活動的結尾環節。游神結束後,巡遊隊伍將神像送歸廟宇,送神之前,先由廟祝或道公佬扎一隻大紙船,讓村民將一些無用之物(例如頭發、雞鴨毛)等丟到船上,然後將紙船燒掉,這個環節稱為 燒紙船 ,又稱壓舟趕鬼,寓意是燒掉魑魅魍魎,有驅邪避厄,保佑平安之意。之後再將神像送返廟中,這樣整個年例才算完滿結束。
除了祭神遊神活動,年例的另一個重頭戲,那就是 宴請賓客 。
年例宴客是年例中最實質性和接地氣的環節。年例當日,主人家大開宴席,宴請親朋好友,年例宴席菜式以粵菜為主,帶有粵西特色風味,每席菜式少則十道,多則二三十道不等,常見的菜有白切雞、五香扣肉、炸雞翅、紅燒魚等,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家庭的宴席上,除了傳統菜式外,還增加了山珍海味、鮑參翅肚等名貴菜式。
年例是粵西地區特有的節慶風俗,起源於嶺南地區名為「鄉儺」的古老的祭祀習俗, 傳統意義上,年例反映的是粵西人民群眾慎終追遠、祭祀祈福,祈求美好生活的心願。
在這里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民族之風,各地各異,生活習俗是很多民族文化具有的特色,多姿多彩,斑斕絢麗。就拿我們貴州來說吧,是很多種族的聚集地,我們苗族就有:紅苗、黑苗、白苗、綠苗之分,統稱苗族,但說話口語不一樣,很難聽懂對方的語言,但是隨著現代漢語教育文化普及,所以大家說話才能達到一致,有了共同的語言。我們貴州漢族人說漢語,布依族說布依話,苗族說苗話。所以說一里不同天,十里不同俗,為什麼說是多彩貴州呢?在這里你就會很明白啦!
在貴州,我們苗族,雖說是一個苗字,但生活習俗各自不同,生活居住環境也不同,黑苗族喜歡居住在石頭山裡面,地處偏僻,深居石山之中,地稀人少。紅苗、白苗,綠苗喜歡居住在高山上,水源缺乏,風吹日曬,生活困苦,人才缺少。布依族喜歡生活在河流邊上,土地肥沃,人才濟濟,財利雙收,漢族人喜歡生活在半山腰上,水源土地飽足,生活足矣。
我們苗族一般在逢年過節都打扮的花枝招展,穿金戴銀,漂漂亮亮,這是很多民族都羨慕不已,苗族服飾文化 歷史 悠久,一直以來都是手工傳承,也是非物質文化中的一部分,因為純手工製作出來的裙子看似一樣的,但是綉花和圖案不同,雖說千篇一律,但審美觀念不一樣,裙子是用手工一針一線綉制而成,衣服上的衣領、衣綉,衣帽都帶有圖案花邊,苗族的傳統節日也是過年過節與其他民族一樣的。
布依文化主要季節在三月三、六月六,這是布依傳統的節日,在三月三是布依文化祭祀的主要節日,也是我們苗族的節日,我們也過三月三,貴州羅甸布依族過三月十三,在這個節日里,家中老人會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去祭拜祖宗,我們這里叫「上墳」,在漢文化中叫「掃墓」,就像清明節一樣隆重。六月六是布依民族的歌舞大節日,對歌、跳舞,游泳比賽,在這民族的歡樂節日里,少數民族更能善歌跳舞,充滿歡樂。
我們這里的漢族文化幾乎全部體現在過年的時候,他們一般會選擇在大年三十和元宵節去祖宗那裡送燈點蠟燭,這一晚是現代人和故去的祖先陰陽兩界溝通的兩個晚上,陽人把蠟燭點亮照亮祖先過個好年,讓祖先在漆黑的夜裡不再孤單,表達了他們對祖先的懷念之情,百年習俗,風雨無阻,從未間斷,座座祖墳燈火繁星點點,寓意子孫後代後續有人興旺發達。
打糍粑迎新年,已列入傳統製作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們中國自古以來不可缺少的一項傳統習俗,打糍粑,吃糍粑,鬧新春,迎新年,我們苗族都會再臘月二十九那一天來完成,記得前幾年沒有用機械的時候,全寨人打糍粑熱鬧的場景還歷歷在目,我自己一個人都曾打過七八家的糍粑,吃了七八個糍粑,這種滋味現代人是很難體會出來的。
無論怎樣, 社會 在發展,人類在不斷的進步,人類 社會 已經進入工業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學化為重要的特徵現代文明,現代文明主導了現實,我們順應了潮流,響應我們的國情,我們的民族文化將會走進更高層次,青出於藍。
本人是湖南省安化縣人氏,也是梅山文化的愛好者,梅山文化是古老的儺文化的延續,也稱巫術,人物主要是梅山王,張五郎等。
我們錫林郭勒盟有游牧文明原生態顯著特點的民俗、民族元素和蒙古長調、、呼麥蒙古馬文化、蒙古摔跤、民族服飾等草原風情,使錫林郭勒文化有著獨特的韻味和魅力。、民族服飾等草原風情,使錫林郭勒文化有著獨特的韻味和魅力。
D. 客家民俗
客家酒俗
客家人十分好客,每當親朋戚友到來,他們都喜歡以家釀米酒相待,這種米酒又稱「水酒」,如是初開壇提取的酒,稱之為「酒釀」。這種「酒釀」好喝,度數雖然不高,但後勁大,容易醉人。他們在喝酒時,很注意禮節。 客家人喜歡使用四方桌,俗稱「八仙桌」,一種可供八個人同坐的木頭桌。上座時,他們很重視席位的安排,一般按親朋戚友的尊卑入席就座。宴席間的大小位,是這樣安排的,如正廳只排有一張桌子,這時以面對大門的左側為首位,右側為第二位。然後從左到右,穿插論序,面對正廳的右側為最小。如果安排二張桌子,這時候以左邊桌位為大,右邊為小,席位大小也是穿插而行。如果安排三桌,稱之為「一品席」,這種情況,以首席為尊。如果安排五桌,一般要排成「梅花席」。 宴席間第一回斟酒(亦稱篩酒),是按尊卑長幼次序先後斟酒,最後再給自己斟酒。酒斟好後,酒壺嘴不能對客人,要對著自己,否則就是失禮。敬酒時,敬酒者要站起來,左手摁胸(表示尊敬和誠意),右手舉杯講幾句祝頌的吉祥語,並且要先喝表示敬意。有人遲到,視不同情況罰酒1-3杯,婦女半杯。如中途退席,要喝1-3杯,才能離席。 客家人喝酒時,為了增添酒興和熱鬧氣氛,在各種宴會場合,或俗、或雅、或簡、或繁,都有猜拳助興的習俗。猜拳時還有一些規則,比如出三時,不能拇指、中指、食指一起出。出一時,大拇指要側向,不能往上翹。出二時,如使用大拇指、食指表示,出手時要側向,不能象燈駁殼槍一樣食指指向對方,以表示禮貌。 客家人酒令,具有豐富的知識性。猜拳的數字從零到拾,如猜中雙方所出的手指合計數,即為勝方。如雙方同時猜中或均未猜中,也有採取「四字式」叫法,比如猜「一」時叫「一品高升」;猜「二」時,叫「兩家和好」;猜「三」時叫「三星高照」;猜「四」時叫「四季發財」;猜「五」時叫「五子登科」;猜「六」時叫「六六順心」;猜「七」時叫「七巧成圖」;猜「八」時叫「八仙慶壽」;猜「九」時叫「九久長長」;猜「十」時叫「十全十美」。所以喊的就是吉祥語。 客家人酒令花樣多,有文化的人還喜歡「字詞令」(包括地方特產令、農諺令等)、「詩詞令」,此外還有「通令」(多是別出心裁,涉及意趣,令人忍俊不禁。),包括猜謎等。客家人喜歡通過酒規酒令、這一群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游戲,增添酒興,消除寂寞睏倦,直至盡歡盡醉。
客家的「崇九」風俗
客家話"九"與"久"同音,故客家人把"九",視為"吉祥"的象徵,有"崇九"風俗。客家人建新房子,通常要挑選與九相關的日子,如初九、十八等。所建樓房的層數和房間數也是九的倍數,認為這樣可以長久同居共處。"九"在客家人的婚煙嫁娶中顯得尤為重要,男女雙方相親、換帖,一般都選與九有關的日子,聘金尾數要帶"九",如1999元,迎親的隊伍也要湊足9人,凡禮品都要9方為吉利。客家人做壽,壽粄要做81或360個,所用菜都暗切"三、六、九",如三鮮湯、燉狗肉(狗偕九),韭菜豆腐、重陽(九九)壽糕等等。 由於九與韭諧音,小孩破學啟蒙都要食韭菜。客家山歌也用韭諭九,如:"燕子含泥過九江,妹子送郎出外鄉,九月九日種韭菜,兩人交情久久長。"客家人對九的重視,還表現在把正月初九視為良辰吉日。春節後,出門做工、經商的人一般要到初九這天才離家啟程,期望在新的一年裡吉祥如意,興旺發達。節日與習俗
主要節日
客家習俗客家人的習俗大致上包括全國性的傳統歲序節俗,地方性崇拜、禮節等。 ☆春節:有拜年,游樂活動等,是最隆重的節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節:正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元宵節吃元宵,玩燈,賞燈,猜燈謎。 ☆二月二:開正節。 ☆清明:客家掃墓習俗多從春分開始,清明達到高潮。 ☆端午:客家普遍稱為五月節或者端陽節。節日主要內容是吃粽子,雄黃酒,龍舟賽。 ☆七月節:也即鬼節。 ☆中秋:民間通稱八月節。吃月餅,賞月等風俗大體各地相同。 ☆重陽節:客家人叫「九月節」。 ☆冬至:客家人有「冬大過年」之說。 ☆齋戒日:為少數客家人所有;在4月20日【非回族齋戒日】
主要禮俗
婚姻禮俗 說媒 過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歲以後就可托媒人說媒,介紹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說,也有女家請媒人先訪男家的。 看妹子 男女兩家通過央媒說合,如雙方都有意,就約定時間「看妹子」。 寫庚帖 雙方同意後,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後,各請算命先生來「合八字」。如八字合得來,不會相沖相剋,就寫出庚貼(俗名婚單),各置於香案之上,如三天內無不祥之兆,這門親事就定下來(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貼送還女家)。 編紅單 也稱「開紅婚帖」,或叫講財禮。由男方父母,宗親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將男方要送給女家的財禮開具出來。紅單中有的還要寫上回婿禮品,如帽、銀花、衣服、鞋、襪等。開紅單過程中,雙方會討價還價,最後協商敲定。紅單開完後,男女雙方還要交換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後男方來人在女家吃完中飯回去。 定親 也叫「行大禮」,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確定下來。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豬頭、魚、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場。吃完中飯後,女孩子要出來見面,稱男家父母為爸媽,兩家父母相互稱親家、親家母。 看家門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時間有的在「行大禮」前,有的在「大禮」後,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親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幾人,不帶禮品,就是帶一點,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後,男方要請算命先生擇定過門日子,包括新娘出門的日子、時辰,到男家後歸門的時辰,此外女方裁紅衣、男方鋪床的日子也要同時擇定。 送菜和抬嫁妝 新娘過門前一、二天,男家要請宗親將紅單規定的聘禮和魚、肉、禽、面條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來時就把妝奩、傢具等帶回男家。 迎親 也叫接親或過門。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親,有鼓手樂隊,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轎的,有燒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廟宇、社公燒香),一個挑擔的,一頭挑帶路雞(一公一母),另一頭是酒和松明,一個女的要帶上新娘穿的衣服,還有扛木篋的二人,要扛去魚、肉、酒、糕餅、香煙、鞭炮、蠟燭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轎,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權代表,隨帶紅包一、二十個。 接親的人到女家後,先吃點心,然後由女家二人帶著到祠堂燒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設宴請客。 新娘動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時或卯時,越走天越亮,象徵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門,也不會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親隊伍前面是打燈籠的,接著是吹鼓手,花轎在中間,後面是接親的人。 新娘到達男家,如還不到所規定的入門時辰,就要在大門口坪上或在門外旁邊房子等候。入門一般是早上七、八點或八、九點,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門時辰,新娘要踢轎門,由男方的伴娘將新娘牽出轎,然後在大門口「過火堆」,新娘從用杉樹枝燒起的火堆上跨過,才進大門。 拜堂 新娘在鼓樂聲中進到大廳以後,就開始拜堂。大廳擺設香案,東邊站父母、長輩,西邊站外戚,北邊站房親,南邊站小輩。拜堂前,外家要給新郎掛紅,用五尺長的紅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念:「手拿幡紅五尺長,一心拿來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貴子,早生貴子中個狀元郎。」拜堂時,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禮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對拜。 中午辦酒席,吃婚宴,用高聲地炮邀客,每半小時放一次,酒席開始入席時放三響。接著由禮生報名單,一桌二個上席,按輩份和親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後其他人隨便入席。男女賓客分開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鬧房 鬧房一種在大廳鬧,一種在新房鬧,也有先在大廳鬧後到新房鬧。鬧房期間,鞭炮隔幾分鍾放一次,一直鬧到午夜方停。 回門 也叫「轉門」。一般是婚後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來請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罷午宴,當天回來。 送滿月 結婚後一個月,新娘娘家要來送滿月,同時送來小雞、蔬菜、種子、谷種、豆子等,示意五穀豐登,財丁興旺。 而往往婆婆對兒媳會嚴格~ 嫁入3天後要開始幹活 傳統喜慶習俗 1.誕生禮儀 催生 出嫁女兒懷孕快分娩時,一般是嬰兒出生前一、二十天,娘家要帶著雞、雞蛋、面條、粉乾等來到女兒家「催生」,有預祝平安出生之意。如母親已不在,則由嫂子去催生,中午要設宴招待。 2.成年禮儀 客家的成年禮儀分男、女兩種,男子的成年禮儀叫做「冠禮」,女子的成年禮儀叫做「笄禮」。(客家的成年禮儀俗稱「出花園」) 祝壽 祝壽時,出嫁的女兒要送來大公雞,還要送壽衣、壽帽、壽餅、壽鞋、壽襪,從頭到腳一整套,父親做壽,同時也要給母親送上一整套,此外還要送來壽軸、喜炮、壽燭、公雞以及壽桃、壽面、壽餅、壽酒、壽肉等。其他人來祝壽,一般親友送壽幛、壽聯,或者再加上送禮金。 不少地方,七十歲以上高齡、子孫多、家境較好的老人祝壽,要舉行拜壽儀式。 客家人生日和祝壽,是知情人自行送禮,上門祝賀,先賀後請;除內親、至交有發請帖外,不賀不請。 4.建房遷新居 客家人把建房和喬遷新居亦視為重大喜慶之一,要進行隆重慶賀。 建房時,房屋定位,房門定向都要請堪輿先生測定,豎柱上樑時,要張燈結綵,貼紅聯。新房建成後,要在入宅的前一天晚上,進行「驅邪」、「除煞」,然後才能遷入居住。 廣東揭西客家地區遷新居前要請相士「撿日「(即吉日吉時,吉日多為年頭年尾,吉時為晚上),在新居大門設八仙桌,擺酒席,由相士主持,請如門神、土地等諸神,及前三代祖宗前來享用,稱為」拜門神「(未」拜門神「先行入住稱為」借住「)。然後焚化由相士寫的地契,向諸神及祖先通告此處已有主。待神靈祖先食罷,焚燒紙錢及放鞭炮。後一家之主提燒旺的炭火爐,家眷各自拿新的廚具等小物件(家中人丁較少的則帶母雞及一窩小雞,寓意人丁興旺),新居每一處都要經過。 次日早上,同族媳婦大早前來幫忙」擂茶「(地方客家人接待客人之食),做湯圓,接待前來祝賀的親友,中午的時候准備宴席款待親友等。禮節諸多,粗略描述。 傳統歲時習俗 過年 「百節年為首」,客家人與全國全省多數地方一樣,視過年為一年中最為隆重和歡樂的節日。人們很早就開始准備過年。九、十月開始曬番薯片、米糕片供過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開始蒸酒。年近三十日,家家戶戶要蒸年糕、做米果、殺豬、做豆腐、宰雞等,歡歡喜喜迎接新年到來。 過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過年氣氛最為熱烈、最為歡樂愉快的一日。這天上午,家家戶戶要拜菩薩、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廳堂要掛起祖宗畫像,在大門口貼上鮮紅春聯,谷倉門上、禽畜欄前、傢俱床鋪以及水缸邊都要貼上紅紙條,叫做「封歲」,也叫「上紅」。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乾乾凈凈過年。各家廳堂還要陳設供桌,布置香案,擺起雞、魚、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除夕晚上,吃團圓飯,菜餚豐盛。桌上要多放幾副碗筷,以示請祖先回來一起過年。飯前,要先給祖先篩酒,將酒灑地,然後開始吃飯。席間,老人小孩吃雞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歲 吃罷團圓飯,灶具要洗得乾乾凈凈,以備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歲,辭舊歲,迎新春,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有些地方牛欄、豬舍也要點上燈。家長要給小孩發壓歲錢,有些地方還要給老人壓歲錢。 開大門 正月初一按《通書》規定的吉利時辰開大門,頓時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飯後人們相互拜年以吉利話相頌。小孩們穿著新衣,歡樂嘻戲,有的爭向年長者拜年:「公公叔叔家發財,糖子餅果拿給涯(我)。」 正月初二,走親戚拜年。特別是新婚女婿(岳家會用書貼來請)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小倆口一起去,也有隻女婿一人去;有的當天回來,也有住五、六天的。去時要帶小母雞、米果、糖果和香燭、鞭炮等,到時要在岳家祖先靈前燒香、點燭、放鞭炮。中午岳家請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熱情。 吃歲飯 初三早上吃「歲飯」(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飯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幾個人就插幾雙,再插上一根帶葉樹枝,有的還要放上桔、柚等水果。吃歲飯前先要把飯擺在「當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歲飯要准備很多菜,有雞有肉,與大年三十吃團圓飯差不多。初三不能殺生,雞要在初二殺好或過年時留下。 游神 潮汕地區客家村落(包括潮汕村落)會在每年年初固定的日子將村裡的宮廟的神明請出,組成一個少則幾十人,多則一二百人的游神隊伍,敲鑼打鼓穿街過巷。請求神明保佑村裡各家各戶事事順利(此處之神明幾乎都有潮汕守護神--三山國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廳堂的祖宗畫像要收起,紙門簾要取下燒掉,外出做工幹活的就可以啟程了。 正月初七,要吃「七樣菜」,這里的「七樣菜」指的是純素菜七樣加在一起燒炒而成。 也就是擂茶[4],客家人都在人日這天吃擂茶,配上七樣素菜享用 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家家戶戶要籌辦菜餚,喝酒過年。要鬧元宵,新春遊樂活動到達高潮。 從過年開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樂活動不斷,以游龍燈、舞獅為多,有的從正月初一、二起開始活動。龍燈和獅隊來到前,會預先發貼,來後要給他們送紅包、吃點心。龍燈、獅隊等除到各家各戶表演外,還要到村中各廟宇和祠堂向神靈及祖先拜年。逢到春節後的第一個墟期,各路龍燈、船燈、獅燈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開墟」。春節到元宵期間,各地還有以下一些游樂活動: 送春牛 一般在年初一,由三、五人組成一個小隊,向各戶送春牛圖,有吹嗩吶的,打小鼓的,敲小鈸的,在每家門口吹打,送上「恭賀新禧」紅貼,主人會給紅包。 船燈 燈狀似船,在陸地表演游唱。春節前排練,鑼鼓隊,奏十番配合。到村以後,吃罷點心,在開闊場地表演,由船夫、艘婆唱「十月懷胎」、「十二月古人」、「瓜子仁」、「一枝花」等曲調,艘公只管劃船不唱曲。晚上要在祠堂「開天官」,唱「天官賜福」等,最後喝酒吃飯。 獅燈 有儺人出場,一個獅頭,一個獅尾,一個孫猴子,一個沙和尚,還有鑼鼓隊。獅、猴、沙和尚演唱完後,要進行武術表演,打拳、舞刀、耍棍、跳桌。獅隊過年前要請師傅教練武術。 春分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清明要掃完。各地有一種說法,謂清明後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了。 清明 三月清明,祭拜祖先。客家地區除大部分是春分掃墓祭祖外,也有一些地方是清明掃墓的。清明節這一天,也有一些地方要祭路旁土地伯公等神壇的。 端午節 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家家戶戶買肉、殺鴨、包粽子、做米果過節。端午是個大節,許多地方在外面做工的都會回家過節。 中元節 客家地區多以七月十五為「鬼節」。有些地方都要提早一天過節,謂「七月十四人過節,七月十五鬼過節」。有些地方,客家也在七月半祭祖。 中秋節 八月十五中秋節,俗稱「八月節」,也是個大節。吃月餅,賞月,慶團圓。各家各戶要置辦酒菜,買豬肉、宰雞鴨、做米果過節。中秋晚上,家人團聚過節,飯後吃月餅賞月。 重陽節 九月初九日為重陽節,也叫重九節,俗稱「九月節」,是年尾大節,有「過了重陽無大節」之說,出門的人很多都要趕回家過節。這一天,很多地方人們要帶著小孩登高爬山,有的在高山上放風箏,謂可避邪、避瘟疫。很多老人都說,此俗系祖先從北方中原帶來,代代相傳至今。這一天,有些老人和婦女則上山到庵廟燒香拜佛。 冬至 冬至在農歷十一月,也叫「過冬年」。過冬至要吃豬肉、牛肉,做米果、煮湯丸,有錢人要吃鹿茸、人參補冬。 民間娛樂 客家民間娛樂內容非常豐富,節日的主要有秧歌、龍舟競渡、踩船燈,舞龍燈,舞獅,高腳師,迎花燈,踩馬燈,打花鼓,樂器會,演戲,放煙火,平時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彈琴,彈箏,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紙牌,擲狀元簽,打麻將,養花,釣魚等。
E. 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
一、歲時節日的起源。
歲時節日,主要指與天時、物候的周期性轉換相適應的、人們約定俗成的、具有某種民俗文化意義的特定時日。
不同的節日,又有不同的民俗活動。比如說端午節我們龍舟比賽、吃粽子;中秋節,我們賞月吃月餅;重陽節,我們則登高望遠。這些節日又以年度為周期,年年循環往復。
我國的傳統節日,都是我們祖先認識和把握自然運動規律的智慧的結晶。它是古代農業文明的產物,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無形的文化遺產,更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文化符號。
那麼,歲時節日是怎麼來的呢?
1、遠古歷法的因素。
這是首要的原因。最早的原始農業出現於六七年前的仰韶文化。也有人傳言在更早的伏羲氏時代就開始了野生植物的選擇種植,以及野生動物的養殖馴化。在最早的農業活動中,就需要我們把握適合種植的時間,才能夠得到收獲。這時候,人們通過觀察天時,制定了歷法。
相傳在黃帝時期設五官,其中有考定星歷的官員。顓頊時設有火正官,堯帝時又設立羲和之官「明時正度」,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概念。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了天乾地紀年方法。漢武帝在太初元年頒布了《太初歷》,這種歷法規定一年12個月,19年7閏,閏年13個月。
遠古時為了農業豐收,春種之前需要祈天祀地,秋收之後需要感謝神靈,所以就出現了春社、秋社,屆時要進行祭土儀式,具體時間分別在立春、立秋後第五個戊日。這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祭祀節日。
2、月亮圓缺的因素。
在節日日期的確立過程中,月亮的圓缺也起了特別大的作用。遠古的時候,沒有文字和日歷,所有隻能觀察天空中的太陽、月亮和星星。太陽每天東升西落,可以說是一成不變,而星星則遍布滿天,規律不易查找。只有月亮,不僅有升有落,而且有圓有缺。最適合人們反復觀賞。
因此,歲時周期中就出現了月的概念。比如古代說的朔日、元日就是現在的的初一,圓日則是指十五。有的節日就在朔日或圓日舉行。比如說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十月初一的寒衣節等等。
3、重疊數字的應用。
我國的民眾在很早就形成了數字信仰,特別是數字重疊的日子,不是吉日就是惡日。比如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九月九等等就被認為是吉祥的日子。而五月五則被古人認為是惡月惡日。《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
一般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可是,在歷史上,端午節的形成源於古代的避「惡日」。端午日與夏至日臨近,這一 時期,陽氣最盛,各種蚊蟲出現,而且時逢「重五」,五是陽數,重五也有「極陽」之意。中國傳統文化講究陰陽和諧,對於這種陽氣極盛的日子一般認為不吉利,惡癘病疫多泛濫,於是形成「躲午(五)」習俗,後來以訛傳訛,遂成端午。
4、信仰祭祀的因素。
在古代,由於人們對熙然缺乏認知,也因為萬物皆有靈的觀念。所以形成了對自然的崇拜。發展到後來,更是出現了人神崇拜。人神主要指的是民族人文始祖、民族英雄和各種公德人物。
比如人文始祖就有女媧、黃帝、炎帝等,民族英雄有岳飛、戚繼光等,或者其他的公德人物,比如說工匠祖師爺魯班、醫葯祖師華佗等等。因為這些人在民眾心裡的崇高地位,所以就把他們的生日、忌日或者是某個特別的日子變成某種節日,有的還形成了地方性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