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論語談談對孝的理解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就是說父母健在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觀察他的行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為人之道,那麼他的行為就能算是孝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則以喜,一則以憂.」就是說父母的年紀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們一來對他們的壽命感到喜悅,一來又時時刻刻為他們的衰老而擔憂.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就是說父母在的時候,不要出門遠游,如果非得要遠游在話,就要有一定的方向.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為孝乎.」是說,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孝之難就在於孝敬父母的時候的臉色一定要和顏悅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來孝敬父母
2. 論語對孝的理解300字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就是說父母健在的版時候,觀察他的志向權,父母去世了,就要觀察他的行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為人之道,那麼他的行為就能算是孝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則以喜,一則以憂.」就是說父母的年紀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們一來對他們的壽命感到喜悅,一來又時時刻刻為他們的衰老而擔憂.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就是說父母在的時候,不要出門遠游,如果非得要遠游在話,就要有一定的方向.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為孝乎.」是說,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孝之難就在於孝敬父母的時候的臉色一定要和顏悅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來孝敬父母.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是說不要違背父母的意願.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是說對於父母最擔心是他們的身體健康.
22:47:26
3. 你看了《論語》,對孝道是怎樣的認識和奉行的
在奉行上結合自己的事例說一說就可以了
在孔子及儒家看來,孝敬父母不僅要「養親」、「敬親,還要提倡「安親」。所謂「安親」就是說子女在父母生時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險的事,不做不義的事,以免父母為自己的過錯和安全擔驚受怕。《論語•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也是孔子提及的安親的重要內容。
子日:「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父親在世時,因為兒子不能享有獨立行動的權力,所以只觀察他的志向,父親去世之後就要看他的行為,如果他能長時間地遵照父親生前的道德規范而沒有改變的話,就可以稱他是孝子了。孔子總結性的指出:「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孑L子構架了一個生命的輪回的框架,子女不改變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則,繼續繼承他們的事業或者是遺願。「三年無改於父之道」,「三」是虛指.很長的時間,甚至是一生。因此這是一個自覺性太強、時間又長的過程,是需要很多毅力的,所以筆者覺得這是孔子所認為的敬父母的最高標准了。這是終身孝敬的難能可貴之處。
子日:「(父母),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孔子不但重視對父母的養、敬、安和終生盡孝,還特別重視對父母的喪葬極其禮記。孔子說「喪事不敢不勉即說辦喪事不敢不盡禮。但他又提倡喪禮的樸素節儉,他明確指出更應該做好的是在父母生前盡的孝道,孝敬父母。這在《論語•八佾》中體現出來,林放問禮之本。子日: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孔子指出,就一般禮節儀式而言,與其過分奢侈,寧可樸素節儉;就辦喪事而言與其在儀式上大操大辦,不如內心真正悲哀。孔子的學生曾子在孝道問題上又有了進一步的研究,他曾經寫過《孝經》。曾子日:「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曾子主張父母的葬禮要謹慎對待,祭奠祖先要敬重、真誠,這樣做就能夠使社會道德風尚日漸淳厚。曾子將孝道與社會的道德風尚結合起來,高瞻遠矚,把對孝道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自古就有「忠孝不能兩全」
的說法,那麼《論語》是如何從政治的角度來看盡孝道的問題呢?有人問孔子說:「子奚不為政?」子日:「《書》雲„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當有人問孔子為什麼不參與政治時,孔子說道,《尚書》上說「孝呀!就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只要把這種品德應用到政治上去,那就是參與了政治,為什麼只有做官才算參與了政治呢?看來孔子認為不一定只有做官才算是參與了政治,將孝的品德應用到政治也是參與了政治。孔子以德治國的主張從這里也可略見一斑。
盡管孔子認為將孝的品德運用到政治上就是參與了政治,但是現實社會中必有很多人是在朝廷做官的,就不能日夜陪伴在父母的身邊了。那麼怎樣處理這個忠和孝的關系問題呢?
古人眼裡的孝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孝指的就是在家侍奉父母,聽取父母的心聲,即小孝;廣義的孝指的是在在朝廷里忠於君主,沒有貳心,即大孝。孝道在政治范圍內延伸成了忠君愛國。孔子以「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以小孝和大孝的關系巧妙的處理了忠和孝的關系。有子日:「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有子認為一個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人,而喜歡冒犯長輩和上司的情況是很少有的;不喜歡犯上卻喜歡作亂的情況是從來沒有過的。這一點給封建帝王「以孝治天下」、「求忠臣於孝子之門」以很充分的理論根據,孝道在政治范圍的延伸就是忠君愛國。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宗法制在孝道的基礎上得到了最為廣闊的延伸,「父父子子」最終演變成了「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統治階級要求臣下忠君主的目的在倡導孝道的光鮮外表下達到了。不過作為迎合統治階級統治的孝道也是得到了提倡的,孝道在主觀意願之外開花結果,枝繁葉茂起來。
《論語》從物質上贍養父母、精神上尊敬父母、終身孝敬、對父母生前身後事之以禮、如何處理「忠」和「孝」的問題上都做了精深的闡釋。對古代傳 統文化中的孝道問題作了一個概括,涉及了如何孝敬父母的方方面面, 也解決了在孝敬父母過程中不可迴避的各種矛盾問題。例如:盡禮與節儉的問題、傳統社會中「忠孝不能兩全的問題」等。
4. 論語孝的句子及感悟
論語孝的句子及感悟
1、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年輕人,在家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尊敬兄長,行為謹慎,說話守信,博愛眾人,親近仁者。做到這些之後,還有餘力,就可以學習更多的知識)
2、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子夏說:「看重實際的德行,輕視表面的姿態。侍奉父母要盡心盡力,為君主做事要奉獻自身,與朋友交往要誠實守信。這樣的人,雖然沒有學習過,我也一定說他學習過了)
3、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如果多年不改變父親的教誨,就可以說是盡孝了)
4、 夢懿子問孝.子曰:「無違。」(夢懿子問怎樣才是孝。孔子說:「不要頂撞父母,不要違抗父母的意願)
5、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為子女的疾病擔憂,子女少生病也算是孝了)
6、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如今說的孝,只是能夠養活父母。說到狗、馬,也都能飼養;如果對父母沒有尊敬,和養動物有什麼區別呢?
7、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老;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總是保持和顏悅色的態度最難。遇到事情時,子女為父母效勞;有好吃的,讓父母享用,僅僅這樣就算是孝順了嗎?其實還不夠。)
8、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伺候父母,對他們的過錯要稍加規勸,如果自己的規勸沒有被聽從,仍要尊敬他們,不加違抗,擔憂他們但不怨恨他們)
9、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父母在世的時候,不去遠方求學或工作,如果必需要去,一定要告訴父母去的具體地方)
10、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多年不改變忘記父親的教誨,就可以說盡孝了)
1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以他們的高壽,自己長大了而高興,一方面因為他們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顧而憂懼)
5. 摘抄一個孝敬父母的故事500及感受
我的《論語》心得徵文 孝敬父母 最近,我讀了《論語》,當我讀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時,不由全身一震。我孝敬父母了嗎? 不孝敬父母的人如同狗和馬。可見孔子是多麼痛恨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人。古時候有「小黃香,能溫席」、包丞為母辭官,近代又有陳毅為母親洗腳的故事。這些感人的故事,這些偉大人物的崇高品德,令我自愧不如。以前我很不注意孝敬父母,放學回家從不跟父母打招呼,動不動就耍脾氣,甚至還對父母大呼小叫。現在想起來真是大錯特錯了。今後我一定要學習古人孝敬父母,從一些生活小事做起,從小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做到: 1、要聽從父母的教誨,不辜負他們的期望。 2、子女要體貼父母長輩,作子女的應該懂得要力所能及地多分擔一些家務勞動,要善於理解父母。父母有時身體不適,作子女應該盡心盡力地照顧他們。 3、外出時要和家長道別,回家時先向父母問號,吃飯時,先請父母入座,替父母盛好飯菜。 4、小學生不僅要孝敬父母,更要孝敬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放學回家先到祖父母房間問安,幫他們做一些點煙遞茶的小事,給他們講一些校園里的所見所聞,吃飯時,先扶他們入座,恭恭敬敬地遞上碗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