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壯族的重陽節能叫什麼節

壯族的重陽節能叫什麼節

發布時間:2025-01-05 16:35:06

『壹』 壯族的傳統節日

壯族是多節日的民族,有春節、歌圩節「三月三」、送灶節等

—、春節

壯年 即壯族新年。時間比漢族早一個月。過去,每年農歷十一月三十日,家家戶戶殺豬宰羊,合家祭祖,聯寨拜社,喜迎新年。過去還有以八月酉日為迎新歲節日。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載:「藤州俗不知歲,唯用八月酉日(即十月前後)為臘,長幼相賀以為年。」壯族以八月收割稻穀為新年節慶,因有別於漢族春節而說成是「俗不知歲」。

現在壯族過春節的節期雖然是受漢族春節的影響,但其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則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宋代以前,壯族各地的節日是按農業生產的周期而定,自明代以後大部分地區逐漸採用農歷節期。壯族的迎新歲活動,與漢族大致相同,從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到了十五日各家吃了專供祖神的「母粽」(特大粽子)後即告「散年」,意為新年節期聚慶終止。亦有部分地區的新年節慶延至正月末,采白頭翁或艾草合糯米制糍粑(俗稱「艾粑」)小祭為歲慶終期,有的延至二月初二社祭方告結束。故通常又將整個正月作為慶新春節期,稱為「過正月」、「吃正月」。壯語Cieng(「正月」之簡稱)為春節的代稱。

二、歌圩節

三月歌圩節:農歷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節。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為隆重。這一天,家家戶戶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歡度節日。歌節一般每次持續兩三天,地點在離村不遠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對歌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但老人小孩都有來旁觀助興。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達數萬人之多。在歌圩旁邊,攤販雲集,民貿活躍,附近的群眾為來趕歌圩的人提供住食,無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接待。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 田陽縣的喬業都是歷來較大的歌圩。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通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綉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拋綉球主要是娛樂,也作定情信物。當姑娘看中某個小夥子時,就把綉球拋給他。碰彩蛋是互相取樂承歡,亦有定情之意。歌節是民貿的盛會,也是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1985年,區人民政府將三月三定為廣西的民族藝術節。

三、送灶節、年三十

送灶節: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壯族祭祀灶神的傳統節日,旨在送灶王歸天。人們認為,灶王爺一年到頭為農家司灶管火,即辛苦,又齷齪,從臘月廿三起到次年的正月初一,農家給灶王爺歇息七天,陳供品以餞行,並在灶口貼小對聯:「上天呈好事,下地降吉祥」。意即請灶王爺到天上多為本家說好話,祈求豐足安康。

年三十:又稱年晚,即臘月三十,這是壯族人民一年當中最繁忙而又最生動的節日。各家各戶宰殺年豬,包粽子,做年糕,縫制新衣,張貼春聯等。入夜,以豬頭、閹雞、果品隆重祭祖。大人圍在火邊,除夕守歲;小孩盡興游戲,通宵不眠。各戶在門前懸掛鞭炮,待雞鳴時燃放,以雞啼第一聲時最先點響炮竹者為最吉祥,俗稱「壓雞嘴炮」。並在火灶邊陳供品迎接灶王爺歸來。之後,每雞啼一遍,燃放一陣炮竹,直至天明。

『貳』 龍船節,跳公節,吃立節,土王節,趕鳥節,老人節分別是那個民族的節日{急需}

龍船節是苗族的

跳公節是彝族的

吃立節是壯族的

土王節是侗族的

趕鳥節是瑤族的

老人節是朝鮮族的

同志,順便問一句,做人教課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的配套練習冊是不是很累啊?

閱讀全文

與壯族的重陽節能叫什麼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航員工體檢哪些 瀏覽:726
楊穎父母有多少資產 瀏覽:766
50歲壓腰 瀏覽:755
社區化養老院有什麼國家福利政策 瀏覽:923
退休人員工資停發 瀏覽:415
巢湖養老保險2016 瀏覽:58
孝敬父母沒有錢 瀏覽:478
舟山養老保險基數2820 瀏覽:150
奧卡西平老人怎麼吃 瀏覽:614
關於重陽節的鮮活素材 瀏覽:833
天津市中康體檢怎麼樣 瀏覽:517
50歲以上交社保 瀏覽:719
2019企業退休吉林怎麼漲工資 瀏覽:703
適合老年人玩的繞口令 瀏覽:785
作為父母親我們能供他到什麼年紀 瀏覽:465
退休金延誤如何補發 瀏覽:303
老年痴呆算重疾嗎 瀏覽:904
喝酒喝老年痴呆 瀏覽:838
軍人退役養老保險是什麼標准 瀏覽:501
沈陽市事業單位退休工資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