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重陽節的由來是什麼有什麼民俗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重陽節的起源與道教有關,據說在東漢時期,汝南縣的桓景因父母患病被瘟疫所害,他尋訪仙師費長房學藝,費長房教他如何除妖,最終戰勝了瘟魔,使村民免受瘟疫之苦。從此,汝河兩岸的百姓在九月九日登高避禍,形成了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的習俗。
重陽節的習俗豐富多樣,其中登高最為普遍。古代文人墨客多有登高詩,杜甫的《登高》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首。登高所到之處並無固定規定,一般是登高山或登高塔。吃重陽糕則是另一種習俗,糕點多為九層,象徵著九九重陽。賞菊並飲菊花酒的習俗起源於晉代大詩人陶淵明,菊花在重陽節盛開,人們以此寄託思鄉之情。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此外,人們也會在重陽節佩戴菊花,以之避邪。在福建莆仙,人們還會蒸九層的重陽米果,將優質晚米磨成稀漿,加入明礬和紅板糖,蒸熟後切成菱角狀,甜軟適口。
在福建莆仙,人們也會在重陽節祭掃祖墓,紀念先人。由於重九日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後祖祠、宮廟祭祀,以求保佑。新中國成立後,重陽節又被稱為「老人節」,政府會開展各種敬老活動,如座談會、老人宴、銀發旅、體檢、贈禮品、幫勞動等,旨在弘揚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
重陽節的習俗反映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的傳統價值觀。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在享受節日習俗的同時,也在不斷賦予重陽節新的意義,使其成為關愛老年人、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㈡ 重陽節的傳說100字
相傳重陽為元來帝得道之辰。關源於重陽習俗活動有現存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季秋紀》:「(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秋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據說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葯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的宴會發展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宴」。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本內容。
㈢ 重陽節的由來簡介
重陽節的由來簡介重陽節的由來是說在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
他就去東南山拜費長房的大仙為師,學習技藝。費長房給了桓景一把青龍劍讓他在九月九那天回家除妖。九月九那天瘟魔被桓景殺死了,家鄉人民又過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
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重陽節介紹重陽節,又稱「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重陽節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重陽節的意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歷的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使重陽節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九月也預示著冬天的來臨。天氣漸冷,人們需要准備衣服保暖,孝順的子孫由此思及祖先,便將這天作為給先祖們燒冬衣的時間。因此,重陽節也成為了祭奠死去的家人的節日。
重陽節的禁忌不能說節日快樂,把奇數視為陽數,偶數視為陰數,陽數中「九」又被視為「極陽」,九月九日是兩個「極陽」相遇,所以稱作「重陽」。陽又表示鋼,重陽是「二鋼相逢」而相剋,所以被視為「厄日」。因此,在原本有躲避凶邪寓意的節日里,說「節日快樂」似乎有些怪異,說上一句「身體健康」更為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