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子日: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白話譯文:
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出自《論語·學而篇》第六章。原文如下: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學而》一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其中重點是「吾日三省吾身」;「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禮之用,和為貴」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疇。
孔子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漢族,東周時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祖上為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
網路--論語·學而篇
2.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的人有哪些
意思是:對父母孝順,對兄弟友愛,這就是仁的根本。孝:對父母孝順;悌:對兄弟友愛。
節選自《〈論語〉理讀·學而》:「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
翻譯: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根本確立了,道自然就發生了,而什麼是根本呢,在儒家中,仁道是與眾人相處之道,是愛人之道。愛父母手足是根本,愛別人眾人是枝梢,此為根本,根本若能立住,仁愛之道便容易生發。
這句話告訴我們,若想世界充滿愛,想尊重上司和友善同事,不如像尊重他們那樣禮遇我們的父母,像友愛同事一樣善待我們的手足。人生的根本在孝悌之行。有了孝悌,自然就懂了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