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敬老人的個人事跡

孝敬老人的個人事跡

發布時間:2024-12-23 12:38:59

㈠ 敬老愛老助老事跡材料

敬老愛老助老事跡材料範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跡材料,肯定對各類事跡材料都很熟悉吧,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引導良好風氣、推動工作、激勵後進的作用。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事跡材料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敬老愛老助老事跡材料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敬老愛老助老事跡材料1

長期以來,楊寶華積極參加多種形式的敬老助老志願服務活動,積極為臨汾的和諧發展作貢獻。

一、為周圍的高齡老年人做好事、辦實事

以前,臨鋼雖有老年協會,但一直沒有活動場所。楊寶華積極爭取,臨鋼領導專門為退休職工騰出了一處50多平方米的老年活動室,建設了門球場。此後,相繼為活動室配備了電視機、vcd、錄音機、電視櫃、乒乓球、麻將等娛樂用品,訂了報刊雜志等。她還將自家的電風扇送到老年活動室供大家享用。每年春節,她總是對老年人挨家進行走訪慰問,老人生病住院總是要去醫院探望、到家中走訪。老職工子女參軍、升學、家中紅白喜事,她總是親自到場幫助張羅。她住的小區里7戶空巢困難老人,每年臘月,楊寶華逐戶上門,挨家挨戶為這些老人掃家擦玻璃。在楊寶華同志的眼裡,老人的事,就是她自己家的事。在老人眼裡,她是一位忠肝義膽的坦盪君子;在社會人的眼裡,她是一個好人!

二、老年人的義務投遞員

楊寶華同志,自2008年擔任臨鋼老年報刊義務投遞員,她工作認真負責,風雨無阻,臨汾三晉都市報、老年報等報刊雜志50餘份,分發任務非常繁重。多年來,楊寶華為了讓老年訂戶早一點看到新聞,每天早上8點半就主動到郵政局取回報紙,抓緊分發,騎著自行車穿梭在大街小巷,登門投遞。往返需要2多小時,但她從不言苦。

三、「恆愛行動」獻愛心

楊寶華積極參加「恆愛行動」,組織70多名姐妹們為殘疾老人編織毛衣、圍巾、帽子、手套近60件。在愛心志願者精心編織下,成了一件件美麗的、漂亮的毛衣,穿在老人身上暖上楊寶華的心上。

四、為災區、貧困山區捐錢捐物,奉獻愛心

當楊寶華從電視上報紙上得到四川雅安發生特大地震時,首先帶頭捐錢捐物。當得知大寧山區學校學生有困難,號召大家主動捐書包40個、文具盒60個、圖書千餘本。最近她又號召姐妹們為貧困山區災區捐獻過冬的衣物。通過這一系列行動,都體現了老齡志願者服務隊的高尚情操和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五、積極參加老齡公益志願活動

為大力弘揚社會正氣,發揮道德模範的引領作用,形成爭做道德模範的良好氛圍,用身邊的人講身邊的事,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楊寶華組織轄區居民開展了學習宣傳道德模範先進事跡活動。活動中,還組織大家收看了臨汾市老年道德模範頒獎典禮實況,號召大家學習他們的感人事跡和高尚品德。

在臨鋼社區,沒有人不知道楊寶華,很多人都把她當朋友,心裡有不快的事找她講,聽她耐心開導;社區有不安定因素,有人及時向她反映,她都會立即向社區反映;家裡有了困難給她打電話,她也會及時幫忙。她就是社區老年志願者。

年已63歲的楊寶華連續8年不間斷地帶領臨鋼社區居民組織開展各項文藝活動,參加各類志願服務,累計的活動場次已經超過了數百場,被社區居民熱情地稱為「美大嬸——楊姨」。

楊姨有著「牛」一樣的韌勁。她參與組建了臨鋼社區「夕陽紅老年志願服務隊」,是臨鋼社區第一支由社區老年人組建的志願服務隊;她堅持8年在社區開展各種文藝宣傳活動,並堅持去慰問社區里的殘疾人、孤寡老人、孤兒和困難家庭。

楊寶華自從退休以來,一直都在為社區、為社會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她以老年志願者的身份在平凡的崗位上一做就是8年。

敬老愛老助老事跡材料2

鄒萍是綠華糖業質檢部的一名普通化驗員,自1992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製糖一線從事化驗工作,在工作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因此經常受到領導、同事的贊譽,曾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職工代表、工會積極分子等。

我們的祖國文化歷史悠久,敬老愛老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孝敬父母更是我們中華兒女應盡的義務。多年來鄒萍始終無怨無悔地侍奉於父母的身旁,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照料,以實際行動為家庭其他成員做出了表率,贏得了單位同事和親朋好友的稱贊。

記得1998年7月原本還算健康的母親被查出卵巢癌中前期,當時農四師醫院做這種手術(子宮、卵巢全切)史無前例,技術尚未成熟,只好轉往烏魯木齊腫瘤醫院進行治療,當母親手術時,只有鄒萍一人陪伴在父親身旁,內心無比焦灼,但她還要安慰焦急的父親,當母親被推出手術室,回到病房她輕聲呼喚著媽媽,媽媽微微睜開了眼睛看了一眼鄒萍,知道她在身邊,才放心地合上眼休息。在醫院治療二十多天里,鄒萍在媽媽身邊不分晝夜一直守候到出院。那些天來她真是每天以淚洗面,手術前幾天,每隔半小時就翻一次身,按摩一下母親酸麻的肌肉。化療引起惡心、嘔吐,母親難以正常飲食,一頓飯吃好幾次,吐了再吃,反復幾次也吃不了幾口,只好靜脈注射營養液,那些象牛奶一樣的東西時常在夜裡一兩點鍾才結束。為了讓媽媽緩解病情不感寂寞,讓她不再難受,鄒萍經常坐在床邊講些小笑話來轉移母親的注意力,使她減輕一點痛苦。經過一年六次的化療,鄒萍的母親平安度過五年的好時光。2003年母親因舊病復發再次手術,手術、化療再次讓媽媽忍受了常人無法感受的痛苦,三十幾天治療中,細心的照料和護理,母親再次戰勝了病魔。出院後為老人做飯、洗頭、洗澡、洗衣、……成了鄒萍每天必做的事。

為了母親的身體,再苦再累也值得,鄒萍除了天天上班,其他的時間都是陪在母親身邊。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2011年3月4日母親最終由於胃癌晚期永遠的離開了。

失去母親的痛苦還沒完全消失,父親於2011年5月忽然得了急性闌尾炎,臉色蒼白,豆大的汗珠往下滴,連忙送往醫院治療,幸好及時,醫生正確的治療,父親免受手術之苦,僅僅打了幾天點滴就痊癒了。

就在鄒萍一家人生活得其樂融融的時候患難接踵而來。2014年的1月父親突然得腦梗住院三十多天,嘴角、舌頭偏向一邊,剛入院時喝水都困難,一湯勺水剛喂到口裡,幾乎全部從嘴角漏出,吃飯就更困難了。望著日漸消瘦的父親,看著連喝水、吃飯這樣的小事都做不了父親,鄒萍偷偷背過身流淚。這次留下較嚴重的後遺症,走路困難、口水止不住造成說話困難,為了不流口水,父親漸漸養成緊閉嘴巴的習慣,不善於交流了。2015年6月的一天上午,父親因走路不慎摔倒,使得原本可以緩慢行走的老人真是徹底躺下了,需要24小時的精心照料,為了更好地照料父親,鄒萍搬到了爸爸身邊去住,每天幫父親起床、穿衣、刷牙、吃飯、按摩、燙腳;爸爸的食慾不好,一日三餐總是吃得很少,她就換著法子做他愛吃的餃子、包子;每天反復這些細致繁瑣卻又非常重要的護理步驟,這幾乎成了她的固定模式。誰說「久病久病床前無孝子」鄒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人們,「久病床前」不但有孝子,而且對父母的情意會隨時間的推移變得歷久彌真。父親似乎是黑白顛倒了,還是腦梗嗜睡的緣故,老人家每次白天睡覺很好,晚上不超兩小時,鄒萍常常是還沒睡著就得起來。為了能給老人做出香甜可口、又有營養的菜餚,換著樣兒的每天為老爸做可口的一日三餐,每天給父親換洗被褥(嚴重的前列腺增生病使得爸爸有尿床、尿褲的毛病)洗頭、洗臉、洗腳、洗澡、剪指甲、……工作時間外還經常陪他老人家聊天,按摩全身。長期的悉心照料使得老人家的身體日漸好轉。

父母的健康是兒女的幸福,父母的幸福是兒女的心願,百善孝為先,孝是德之本,行孝是善心的體現、愛心的寫照、良心的凸現、耐心的考驗。行孝是至高的道德、是高尚的行為、是做人的風范。鄒萍正是懷著感恩的心在默默的回報著父母的養育之恩,踐行著子女孝敬父母的美德。

敬老愛老助老事跡材料3

王建峰是綠華糖業動力車間副主任,他有一位脾氣耿直的媳婦,還有一個在烏市工作的兒子,一家人相親相愛,但在平凡的生活中,他卻詮釋了孝德的真正含義。

2006年5月27日,王建峰岳父由於噴門癌晚期離開了我們,同年10月27日一場車禍奪取了父親的生命,66團只剩下岳母一個人,63團剩下母親一個人,而王建峰卻工作在64團,一個相隔34公里,一個相隔53公里。

王建峰的父親是連里的一名退休幹部,也是一名中共黨員,他把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連隊的工作中,就是父親的這種精神,激勵著王建峰在工作中不斷前進。父親當配水員時,為了減少鄰里之間的矛盾,6年他騎破了4輛自行車,奔波在別人的地里和乾渠閘門之間,什麼時候父親回家永遠都是一個未知數,母親承包土地,父親沒有鋤過一根草,要強的母親在托兒所裁人時,第一個報名自己出來承包土地,把工作留給比自己家困難的人,而那時,父親對母親說過,「我沒時間幫你」。也就從那時起,十五、六歲的王建峰就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要強的母親總是一個饃饃,一瓶鹹菜,一個行軍壺,就是她的午飯,長年吃涼飯,使母親落下了嚴重的胃病。

王建峰的岳父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是連隊里的一名統計,因為為人耿直,不善言語,工作認真,連里送他一綽號「老總統」,岳母承包了20多畝地,養育了四個孩子,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學習,沒讓4個孩子干過一天地里的活,而王建峰替岳母分擔了很大的壓力,連里的人都說「老總統找了一位好女婿」。

然而,一場災難降臨在王建峰身上,2004年7月,王建峰的岳父檢查患有噴門癌,這對於本來經濟就不寬裕的家庭無疑是雪上加霜,岳母含淚征詢王建峰的意見,動不動手術,王建峰沒給妻子商量,從家裡拿了5000元錢交給岳母,救人要緊,岳父動完手術,王建峰把冷的發抖的岳父抱到病床上,守了一個晚上,直到岳父蘇醒,也就是從那時,王建峰學會了給岳父翻身,給岳父擦背,給岳父按摩。手術後,岳父的.病情時好時壞,05年轉在清水河一個私人醫院,王建峰每天騎車來回20多公里給岳父岳母送飯,2006年5月27日凌晨8點27分,岳父走完了他64歲的人生,事後,岳母告訴王建峰,岳父曾經欣慰地告訴岳母,他的姑娘找了一位好女婿。

命運總是那樣無情,2006年10月20日下午17點,王建峰的父親出車禍了,王建峰夫婦揣著借來的3000元錢趕到軍區醫院時,看到父親七竅流血,正躺在醫院走廊冰冷的水泥地上,渾身不停地發抖,鮮血染紅了擔架,王建峰急忙跑上前去緊緊地握住父親的手,不停地說「爸,別怕有我。爸,別怕有我」。他把父親抱到核磁共振的床上時,父親才慢慢閉上了眼睛,而那一閉就再也沒有睜開過,檢查完畢,醫生把王建峰叫到辦公室告訴他,准備後事吧,聽到這句話,王建峰撲通一下就跪在醫生面前,哭著求醫生救救我父親,哪怕傾家盪產。

父親在重症監護室一住就是7天,7天里,王建峰除了白天睡3,4個小時,晚上從不敢合一眼,除了給父親翻身,按摩,更換浴巾,就是陪著他說話,希望父親能睜開眼睛看看他,重症監護室就是一個生與死的地方,5張床,7天就走了6個。王建峰幫81歲的老人打過洗臉水,幫61歲的阿姨打過飯,給24歲的逝者擦過身子,寄過老衣,幫家屬把去世者抬上車,第7天早上,10月27號凌晨8點31分,父親與世長辭了,父親從住院到去世,沒在睜開眼,而前面的那一閉眼,卻在王建峰以後的歲月中終生難忘。

王建峰把父親去世的消息告訴正在上班的媳婦,讓她帶上兒子趕到63團,再送父親回團里的路上,他不知道該怎樣把這一噩耗告訴還在地里拾棉花的母親,因為家裡還雇了十幾個人在拾棉花,而母親只是認為父親可能去醫院住住就回來了。王建峰拚命地給左右鄰居給連里關系好的叔叔阿姨打電話,讓他們都去陪陪母親,直到離團部還有3公里,他才讓媳婦把這一消息告訴母親。

送走父親,王建峰主動放棄了對肇事者的起訴,因為肇事者家境困難,沒有工作,還有一個一歲左右的小孩,逝者已去,自己家庭不幸,不能讓對方也家破人亡。

送走父親,王建峰把母親接到了自己家裡,勤勞了大半輩子的母親在他這住了一個星期,常常自言自語地說「要回去,父親沒有人陪,家裡的莊稼沒收完,雞沒人喂,菜園沒人管。」

兩家各有一個老人,相聚50多公里,王建峰和媳婦商量每個星期都回家看望兩位母親,只要她高興,想幹啥,我們都不阻攔。

2013年8月,72歲的母親不慎摔了一跤,造成11,12節骨折。在四師醫院躺了半個多月,每天,王建峰給母親端屎端尿,洗臉,洗腳,抹澡,按摩,翻身。由於母親躺的時間較長,有幾天大便結接,王建峰一點一點地給母親摳出。同病房的患者感嘆:母親上輩子有福,生了這么孝順的兒子。有一位阿姨總是拿王建峰說事,教育她在政府工作的兒子。大家說;只要病房王建峰在,病房就充滿了笑聲,大家心情就好。母親做了微創手術,醫生告誡王建峰,以後你母親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其它部位的骨折,生活中一定要注意,5公斤以上的重物不能拿,母親在醫生面前象個孩子似的不住點頭,回到家裡靜養,什麼活也幹不成,背後母親偷偷地告訴王建峰,她想回家。

2014年1月,王建峰又一次把母親送到了醫院,在內科住了半個月,轉達外科做了膽囊囊腫微創手術,手術過後,母親總說她腰疼,王建峰以為是才動過手術的緣故,需要恢復一段時間,然而出院不到3天,母親又住進了師醫院,檢查結果。第三、第四骨折,那次進手術時,王建峰抱著母親,忽然發現母親是那樣的輕,輕的就像十歲的孩子,那一次母親第二次流淚了,母親又一次做了微創手術。醫生告訴王建峰,你母親以後再經不起做手術了,母親出院是在大年三十,就在那一次住院,母親被檢查出胰腺有問題,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回家靜養。王建峰告訴醫生,千萬別告訴母親。

「我不知道兩位母親還能活多久,因為她倆胰腺上都有問題,我只能在她倆有生之年最大限度地滿足她們的所有要求,只要她倆在,就是我最大的幸福」。這是王建峰講給筆者最多的一句話。

敬老愛老助老事跡材料4

吳雪同志是豐台街道社區負責老年工作協會和申訴接待的職工。幾年來,在豐台街道的正確領導下,在豐台區雙擁辦的指導幫助下,積極開展「社區老年福利服務星光計劃」活動,以落實「星光計劃」為切入點,通過狠抓敬老宣傳教育,完善養老服務設施,提高助老服務質量,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所在社區先後被北京市評為「首都文明居民區」和「首都共建文明居民區」。

(一)建小組、明職責,建立積極配套的服務體系

直屬分部社區,是一個人口密集,居住相對集中,人員流動大的部隊營院。現有居民1309戶,3473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人146名,遺屬9名。吳雪同志在居委會曲延青主任領導下,具體負責的老年工作協會和申訴接待的敬老助老小組。為了開展好敬老助老工作,吳雪協助指導所屬5個團級單位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成立了涉老糾紛調解小組、助老志願者家電維修小組、醫療保健小組、水暖維修小組、生活服務小組等保障隊伍,定期為老年人服務。建立老年人來訪接待制度,涉老糾紛登記、調解、處理和登記制度。堅持每季度分析一次老齡工作的形勢,半年召開一次老年人代表會。廣泛徵求大家的建議,接待小組不定期的到各個單位了解老年人的情況,回答他們提出的各類問題。調解小組對發現的問題做到時時有工作,件件有著落。

(二)深宣傳、常教育,營造尊老養老、愛老敬老好環境

吳雪經常深入到各單位、各住戶,宣傳《老年人法》和維權《條例》,為每個老人發了兩個「法律」單行本,人手一冊,陪老人聊家常、講故事,討論法律知識,交流營養保健經驗,使「家有老,是個寶」、「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等等尊老敬老觀念深入人心,愛老助老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三年來,先後10餘次進行集中宣傳教育,定期舉辦法律講座和咨詢,利用板報、櫥窗宣傳相關內容10多次,專門開設了宣傳欄,定期地張貼敬老宣傳標語。吳雪同志還注意利用宣傳敬老先進典型,營造全社區愛老敬老的氛圍。每年組織評選「五好文明家庭」活動,對孝敬公婆的好兒媳,尊敬父母的好子女的典型進行大力宣揚。通過教育,廣大老年人掌握了法律武器,提高維法意識,通過教育,許多子女都能時刻把老人的冷暖掛在心上,促進了家庭和睦溫馨,通過活動,廣大社區人都能做到關心老人、孝敬老人,社區逐步形成了尊老愛幼,和睦相處的良好氛圍。

(三)熱情、主動,細致、周到,排憂解難

老齡工作重點就是為老年人服務,目標就是使老年人滿意。吳雪同志圍繞這一中心,把態度熱情當作第一要求,把主動服務當成第一標准,開展了「四個服務」活動,積極全面地為社區老人排憂解難。

一是醫療服務。在門診部專門設了衛生保健室,配備了激光、b超、心電圖等設備,並且為每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檔案,方便老年人看病就醫。醫護人員堅持24小時值班,做到隨便叫隨便到,救治及時無誤,堅持定期巡診,送醫送葯上門。設立「醫療保健園地」和保健常識專欄;定期利用閉路電視進行醫療保健知識講座。

二是生活服務。在管理科協助下,開辦了生活服務中心,增加了服務項目,每天供應主、副食10多個花樣品種。生活服務小組堅持上門為老年人修理家電、水暖、門窗,還及時為老年人辦理自行車納稅證,更換煤氣證、戶口本、報紙、刊物,辦理第三代子女入學入托、防疫等事宜。車輛服務小組做到熱情服務,隨時叫隨時到,風雨無阻,較好地保證了老年人用車,還堅持每周派出專車接送老年人去醫院看病。

三是特殊服務。對那些高齡、重病殘疾、喪偶、無子女或子女不在身邊的老年人實施特殊服務,落實了包戶責任制。2019年夏天,我院退休工人黃浪,因腦梗塞需要住院治療,因無子女陪伴,吳雪和居委會的其他同志找車把老人及時送到醫院,與民政科聯系先住院再交費。及時辦理了住院手續,為救治贏得了時間。其後,聯系家人,到醫院看望護理,直到XX年去世處理完後事。受到轄區居民的傳誦。對生病住院的老年人,她都盡可能抽出時間去醫院看望慰問。帶領服務工作人員給病故的老年人擦身子、穿衣服、送殯儀館,組織遺體告別,使很多家屬感激不盡。

四是慰問服務。定期和不定期的上門看望個別年老體弱的老人,問寒問暖;每年春節,挨家挨戶給老年人拜年;每逢節假日,帶著慰問品上門慰問;同時,還慰問烈軍屬、傷殘軍人、殘疾人等困難戶,幾年來,每年重陽節,組織老年人集體游覽香山、頤和園、世界公園、軍事博物館、天安門等旅遊景點,受到了老人們的一致稱贊。

(四)有活動、有健身,積極投身志願者行列

社區成立了老年大學,開辦了書法班、繪畫班等,使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成立了書畫協會、文藝隊、健身球隊、武術隊。吳雪也成了一名為老同志服務的志願者,她每天帶著老同志進行晨練,或舞劍、或打太極,總是不厭其煩地指導,一絲不苟地訓練。今年太極拳表演隊還組隊參加了北京市的全民健身活動和總後組織的中老年體育活動,「二十四式太極拳」「三十二式太極劍」表演分別取得了活動二、三等獎;連續5年舉辦了老年人趣味運動會,參加200餘人次,豐富老年人的業余文化生活,提高了他們生活的質量。

;

㈡ 孝敬教育主要事跡怎麼寫

孝敬老人事跡材料

常言道,「人生五倫孝為先」,「孝」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被認為是人的一種基本美德而千古流傳,無數的孝子唄稱頌、謳歌,孝子的事跡被人們千古傳頌。 就是一個為人誠實、孝敬老人的好同志。

父親在19xx年就因病去世了,母親含辛茹苦把家中四個孩子拉扯大,吃了很多的苦。這一切 看在眼裡,暗自發誓工作後一定要孝敬母親,給母親最好的慰藉。自工作以來,他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的:

一是平時工作忙只要有空,就回家幫助母親做飯,在和家人的日常生活中營造其樂融融的家庭氣氛。讓母親心情愉悅。

二是隨著年齡增大,老人孤獨感日漸增加。為了排解母親的寂寞,閑暇時陪同母親和家人外出旅遊。讓老人解除孤寂。

三是讓老人精神上達到滿足,不讓母親為家庭的瑣事煩心。人到中年事情多,工作和家中的煩惱從不帶到家裡。夫妻間一些瑣事也從不在母親面前爭嘴。工作上多做事,爭當優秀,讓母親放心。

四是經常陪同母親檢查身體,有病時細心照料,母親已是70歲的老人了,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嚴重疾病。每次母親生病, 都親自陪護,端茶倒水,送湯送飯。經常囑咐妻子、兒子、要關心照顧好老人。

在他的帶動下,兄弟姐妹團結、家庭和睦,整個大家庭長尊有序,形成了老人關心孩子,孩子孝順老人的良好家庭氛圍。對老人恪守孝道,盡心盡力,以實際行動帶動兄弟姐妹4人一起孝敬老人,在姊妹間形成了爭相盡孝的良好家風,也贏得了街坊四鄰的廣泛贊譽。

㈢ 孝敬老人先進事跡簡述範文三篇

孝敬老人先進事跡簡述範文三篇

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家庭穩定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前提,下面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孝老愛親模範 事跡材料 ,歡迎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孝敬老人先進事跡簡述1

楊玉西,50歲,是一名退休職工。家住長興園。楊雨西同志自從1983年與丈夫結婚後,20多年如一日孝敬婆婆,照顧家庭,婆媳關系親密勝過親生女兒。

結婚時,由於婆家兄弟姐妹多,加之當時經濟條件比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楊雨西決定婚事新辦,一切從簡,取消了在賓館預訂的婚宴,僅僅雙方親戚在一起吃餐飯,就算將婚事辦了。對此,她受到了婆家和鄰居們的好評。婚後她們跟公婆一起住,由於婆婆身體不好,緊張的工作之餘,她包攬了家裡的大部分家務。後來,她們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兒,一家老小更是其樂融融。

婆婆由於早年守寡,一個人將三個子女拉扯大,大半生的窮苦日子,讓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冠心病、哮喘、高血壓等多種嚴重疾病,為了讓婆婆身體健康,她和丈夫一起帶她四處求醫問葯。婆婆每月的門診醫療費用都在600元上,而退休工資僅區區500多元,有時婆婆獨自一個人看了病,覺得葯費太高,不捨得買葯吃,她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她想了一個辦法,只要時間允許,每次都氏中親自陪婆婆去醫院看病,看完病後,先將婆婆送回家,她一個人再去醫院劃價拿葯,然後總是對婆婆說,現在葯價又降了,您的退休工資足夠買葯了,我們也不用給您貼錢了,讓婆婆覺得沒有增加家裡的經濟負擔,也安心多了。而實際上,她用自己並不多的工資收入支付了婆婆所有的醫療費用,而她自己在生活上則是能省就省,勤儉持家。近年來,隨著婆婆的年歲越來越高,朱小華還特意為老太太買了電子血壓計、家用氧氣瓶等家庭醫療器具。在飲食上,她也是盡量就著婆婆的口味來,精心安排適合老年人吃的食譜,老太太對媳婦是打心眼裡喜歡。長時間同婆婆的和睦相處,她們有了許多的相似之處,如:性格越來越像,都是大大咧咧的,直爽子、樂觀派;共同的愛好也越來越多,喜歡相同的電視劇,同一個影星、同一種類型的歌曲,就連喜歡吃的東西都一樣。婆婆常說“我有這個媳婦真是晚年得福!”20多年的朝夕相處,她和婆婆從沒有紅過臉。耳濡目染,兒子也很孝順老人,有好吃的總忘不了奶奶,時常給奶奶捶背按腰,端茶送水,講小故事給奶奶聽,把老太太樂得合不攏嘴。

楊玉西對“孝順”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孝順不僅僅是讓老人吃好穿好,還要給予老人更多的精神關懷,讓老人氣順,心情好比什麼都重要。作為媳婦,要做到盡善盡美的“孝順”是不可能,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終會有回報的。

孝敬老人先進事跡簡述2

游曉莉,女 現年32歲,中國共產黨黨員。筠連縣鎮舟小學教師。作為教師,我把所有的孩子看作自己的孩子,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哪個孩子掉淚,總要上前問個“為什麼?”“怎麼啦?”竭盡全力幫孩子解決困難。在工作上,兢兢業業,處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工作成績突出。在生活中又是那麼正直、善良、堅強,滿懷深情,無私奉獻,盡力扮演好坦核滲做母親、做妻子、做教師、做親人、做朋友的角色。工作十多年來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擔,用自己的愛心彰顯出母愛的偉大,用不盡的愛為女兒撐起生的希望。面對年過八旬的(丈夫的)外公外婆,以孝為先,積極主動照顧其生活;面對家庭和社會以“愛”裝心。

一、 用不盡的母愛為女兒撐起生的希望

1999年10月與丈夫李春雷結婚組建家庭後於_年3月3日生下了大女兒李沁鴻,全家視女兒為掌上明珠,在_年冬回婆家(高坪鄉),因為爺爺奶奶對孫女的疼愛,用鯽魚熬粥給女兒喝,誰知女兒是先天性過敏體質。從那以後女兒全身生瘡,又紅又腫又癢,而且流濃。我從此帶著女兒走上了漫長的醫治之路。白天既要帶著女兒四處求醫,又要照顧女兒的生活起居,晚上女兒全身瘙癢,哭鬧不止,又得細心照料,為其擦葯、服葯、撓癢……

我先後帶著女兒輾轉奔波在筠連醫院、宜賓醫院、華西醫院、成都皮膚研究中心、重慶兒童醫院、重慶皮膚研究中心……凡是聽說好的醫生、好的醫院我們都去,結果得到的答案幾乎一樣:現已經轉化為慢性皮膚病,不能徹底根治,只能靠葯物控制病情。見到女兒讓脊兩年來全身百分之八十的皮膚潰爛,一天換洗數次,衣服上照樣血跡斑斑,有時脫衣服時,皮膚和衣服連在一起,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讓我心都快碎了。

孩子長期的煎熬,病情反反復復的惡化,盡管這樣過了倆年多,但困難沒有壓倒做母親的我,反而使我變得更加堅強,勇敢地面對。母愛,是母愛的力量使我沒有放棄對孩子的醫治,聽說哪個醫生好,再遠的路,再難的泥濘小道我們也帶著孩子去求醫尋葯。特別是_年在巡司醫治長達半年,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工作,耽誤孩子們的學業,我上午上完課後坐車帶著女兒去輸液,第二天清早帶著孩子輸液,輸完液後馬上趕回學校上課……當看到女兒病情有所好轉的時候,驚喜的淚水會情不自禁地掉下來。

經過四年多的漫長治療,在我和丈夫的努力下,孩子總算躲過了“敗血症”這一劫,親戚、朋友、鄰居見到女兒後沒有誰不說:如果沒有父母的精心照顧,細心呵護,早就沒有這個孩子啦!

二、 以“孝”為先 贍養老人

我丈夫的舅舅,姨媽都長期在外,家中只剩下八十高齡的外公外婆。作為外孫媳婦的我義不容辭地挑起了照顧老人、贍養老人的義務。外公今年已經81歲,患有高血壓、心血管、類風濕等,加之雙眼幾乎失明,生活極為不便,走路要人攙扶,吃飯要人夾菜……外婆年事已高,無法料理家務,特別是今年遇到天氣大旱,長期沒有水,靠挑水生活。為此我主動提出與二位老人一起生活,以便更好地照顧他們。為二老洗衣、做飯、挑水……常常徵求老人的意見,做老人喜歡的飯菜,為老人夾菜,向老人問寒問暖,想吃啥就買啥,需要什麼就買什麼。一旦老人生病,是我首先來到老人身邊,是我最先為老人請來醫生,為老人煎葯端到老人手裡。為此二老經常說:“沒有享到兒媳的福,能享受到孫媳如此精細的照料不知是哪輩子修來的福!” 我的父母沒有兒子,僅有倆女兒,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他們一致背著沉重的思想包袱。為使二老能早日從陰影中走出來,我成家以後家裡的大事小事都由我處理。作為農村父母最愁的是農忙,但不管是插秧,還是豐收時節,我都會帶上自己的丈夫去幫忙,我不怕苦不怕累,栽秧、打穀、收玉米、燒飯、喂豬、割草,樣樣活都干。在生活上,父母需要啥,我會盡力盡快給他們買,隔三差五割點肉、買點菜、買些水果帶上全家回娘家聚一聚。每逢父母生日或過節,總是先為父母考慮,給他們物質上的滿足,精神上的慰藉。每當父母生病時,還是我們護送看病,我們照顧,丈夫在我的影響下也特別孝敬我父母。如今我的父母終於從沒有兒子的陰影中走了出來,過著幸福的生活。村子裡不少人羨慕我爸媽,常說:“你們多福氣,有這樣的一個女兒!”

三、 盡心盡力 幫助他人

我的父母生活在農村,整個大家庭上下幾代只有我,而且是女孩靠自己的拼搏擁有幸福的家庭,因此得到了長輩們的好評,當然有啥事也是找我商量,找我出主意。

那是_年,我堂妹父母外出打工,由於受封建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堂妹的母親一直反對她讀書,為此我就擔起了一個“家長”的義務,對堂妹關懷備至、問寒問暖、主動與其班主任交流,既做思想教育工作,同時又對其母親做思想說服工作,但其母態度之堅決,寧願拿錢讓她做生意結婚也不願出錢讓其上大學!沒辦法,堂妹考上了重慶大學,學費是一大難題,怎麼辦?“沒關系,只要考上大學就是好事!”我召集老爺、伯父、堂叔一起想辦法,為妹妹籌集了一萬五千元的學費,妹妹終於走進了自己理想的學府深造。

我老爺倆女兒一兒子,倆女兒讀書特別努力,成績優異,可老爺受封建思想,愛兒恨女,加之家庭貧窮,就是不讓女孩讀書,為此我把剛上班的第一個月的工資給了她們上學,最後女兒讀職高畢業,精通電腦,如今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還隨時寄錢給他們,倆老人特別感激我,這姑娘逢時過節都不忘給我們(寄)捎點禮物,不忘當年的恩情。

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只要她們需要幫助,只要找到我,我都會盡心盡力幫助他們。比如村子裡的楊江燕,是智殘兒童,父母忽視她的教育,見此情景我主動與其父母聯系,交談,想辦法與縣殘聯聯系辦殘疾證,與聾啞校聯系。

總之,我是一個熱心腸的人,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或是陌生人,只要他需要幫助,我一定會竭盡全力地幫助。我想“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作為社會小小的一份子,作為一名黨員,我應該為“構建和諧社會”增磚添瓦,“尊老愛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社會的美德,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應該更好地繼承、發揚!

孝敬老人先進事跡簡述3

馬__,男,布依族,32歲,中共黨員。明孝道、知榮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大力提倡樹社會主義榮辱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馬__同志以孝道為榮,以奉獻為榮,將自己的愛心一點一滴地傾注到父母身上,與鄰里之間和睦相處,用赤誠孝心對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詮釋。

馬__同志在家排行老五,上有年邁的父母,兩個哥哥和姐姐,下有沒有工作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兒子,並且父母和他們生活在一起。

2019年,哥哥因患骨裂住進了醫院,父母年邁而且家裡需要料理,於是他日夜守護在哥哥的身旁,精心的照顧,復診時,由於當時沒有電梯,他背著哥哥奔波在樓上樓下十餘次,沒有任何怨言。悉心的照顧,長時間的治療,也許是兄弟情深感到了上蒼,此次手術非常成功,哥哥逐漸康復,他笑了,年邁的父親笑了。

馬__同志的父母已年過六旬,患有高血壓、風濕等病痛。在父母的卧室里床頭上常用的葯物整齊擺放;老人的生活必需品更是一應俱全,伸手就能取到,老人的衣服、被褥顯得乾乾凈凈,鄰里看見了無不誇贊。老人老了,兒女們又都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業,馬__同志只要一下班就會准時回到老人身邊,陪老人拉家常、談瑣事,讓老人擺脫孤單和寂寞。

馬__同志承擔贍養老人重擔十餘載,三世同堂,毫無怨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很好地詮釋了孝道。




㈣ 孝老愛親個人事跡材料

孝老愛親個人事跡材料(3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要用到事跡材料的情況還是蠻多的,事跡材料具有觸發力大、感染力強的特點。一起來參考事跡材料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孝老愛親個人事跡材料,歡迎大家分享。

孝老愛親個人事跡材料1

泱泱中華,禮儀之邦,道德傳統,源遠流長。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做人的本分。美林鎮旺業甸村王義霞,就是這樣一個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有著最朴實、最真誠美德的人。

王義霞,1956年10出生,年逾花甲的她性格率真,待人熱情,做事麻利,樂於助人。王義霞一家四口人,她本人20xx年在美林鎮工商所退休,丈夫現在美林鎮中心校工作,兒子有自己的小公司,女兒在錦山中學任教師,都已經組建了自己的家庭。

王義霞的孝順在村子裡遠近聞名,她不僅孝順自己的父母公婆,還義務擔當起了姨公公、姨婆婆的晚年生活。自1992年起王義霞夫婦就開始照顧無兒無女的姨公公、姨婆婆。姨公公身體一直不好,王義霞在照顧姨公公期間還沒有退休,那12年間,工作家庭兩方面的壓力,加之孩子正直教育的關鍵時期,鄰居說,王義霞是起的最早的睡的最晚的,因為白天單位有工作,她只能在上班前和下班後擠時間。春夏要耕種老人的地,秋天要為老人准備過冬的柴,冬天的時候還擔心屋裡冷,每天都要去老人的院子照看。丈夫那時候還在教學一線,擔任班主任,王義霞總說,家裡的事還是女人要多做。所以她全心全意支持丈夫工作,不讓丈夫有後顧之憂。上有老下有小,王義霞總是說,誰的家裡沒老人誰的家裡沒孩子,咬咬牙都過去了。20xx年,她的姨公公安詳的離開了人世。

到王義霞家走訪時才發現,原來她的姨婆婆是聾啞人,八十幾歲高齡的老人,精神奇佳,心態特別好,雖然沒有言語上的交流,但是短暫的停留,老人家用手勢、動作告訴我們,多虧了這個外甥媳婦。老人指著新蓋的房子,又指了指王義霞夫婦,聽鄰居說了我們明白,難怪老人的院子看起來比王義霞夫婦的院子要整齊寬敞,原來20xx年王義霞夫婦花7萬元給老人翻蓋了新房,難怪老人一直在指她的新房子。老人又指了指自己的額頭,指了指王義霞,表情很痛苦,聽王義霞解釋明白,前些天老人不小心摔破了頭,縫了三針,在錦山照顧孫子的王義霞聽說之後,馬上趕回來照顧老人。人不是鐵打的,本來患有心臟病的王義霞,在照顧老人期間,勞累和心疼使她心臟病發作,20xx年6月趕往北京安貞醫院做了心臟支架手術。在手術期間,丈夫、兒子、女兒寸步不離的照顧她,她感動的直落淚;人家說,付出總有回報的,丈夫的體貼、兒女的孝順那都是她的點滴付出的回報。

王義霞用她的溫情細心照料老人,為老人排憂解難,為他們撐起一片睛朗的天。她的孝賢行為對孩子起到了很好的模範作用,兒子目前經營一家列印噴繪店,女兒在父親的影響下也成為了一名教師,兒子和女兒都非常孝順。王義霞常說:"孝敬、照顧老人是應該的,也是做人的根本。"她的一雙兒女也總說:"媽媽的一言一行就是我最好的榜樣".王義霞是兒子和女兒的第一任好"老師",在他們的成長中托起一片風帆;她用真愛全心支持著丈夫的工作,為丈夫奔波忙碌,是丈夫生活中溫馨的"港灣",在她身上無處不展現著一個東方女性的美德:善良和賢惠。

王義霞同志她就像一棵大樹,在炎炎夏日裡為每一個路過樹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綠蔭,沒有表白,不求回報。放飛希望,自己卻總是守巢。面對別人的稱贊,她總是靦腆的一笑說:"這些都我應該做的呀".最簡單的話語,表達出的卻是最崇高的品質。王義霞用自己一言一行詮釋著一個孝順的晚輩、一個偉大的母親,一個賢惠的妻子最無私的奉獻,在她身上我們也看到了中華民族最光輝的美德。

孝老愛親個人事跡材料2

明孝道、知榮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大力提倡樹社會主義榮辱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曹汝芬同志以孝道為榮,以奉獻為榮,幾十年如一日,將自己的愛心一點一滴地傾注到年近90歲高齡的父親身上。他用赤誠孝心對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詮釋。

曹汝芬同志,女,現年46歲,系涪陽鎮火石嶺村五社普通農村婦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媳、為人妻、為人母的高貴品質,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著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

曹汝芬的父親在75歲時突患腦梗塞,言語不清,行動不便,全靠曹汝芬夫婦照顧護理,而且這一病就是卧床十多年。曹汝芬為了更好的照顧父親,就在父親的病床前鋪設了一張床,和母親一起共同幫助父親穿衣、洗漱、喂飯、按摩、燙腳、倒大小便。每天都重復著這些繁瑣而又必須的護理步驟。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可曹汝芬卻用實際行動改寫了這句話。經過十多年的精心護理,曹汝芬老父親以86歲的高壽辭世。

十多年如一日,不怕臟、不怕累、不怕苦,任勞任怨的照顧父母的感人事跡在涪陽鎮廣為傳頌,凡是認識曹汝芬和聽到他事跡的人,無不感受到來自心理的巨大震撼,受到了全鎮父老鄉親的一致贊譽,在涪陽鎮樹起了孝老愛親的榜樣。

在悉心照料卧病在床雙親的同時,曹汝芬還特別注意家庭的和睦。曹汝芬的兩個妹妹一直在外出務工,且嫁出去之後也有自己的贍養義務,因此對於雙親的贍養,曹汝芬夫婦一直都堅持自己獨立承擔。耐心的侍奉老人吃喝拉撒,從不讓老人受一點委屈,受一點傷害,毫無怨言的侍奉老人在床前。對此老人有時深感內疚,但她總是安慰老人:「家裡事我來操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你就安心養病吧」。

孝老愛親個人事跡材料3

"我喜歡,一回家就有暖洋洋的燈光在等待,我喜歡,一起床就看到大家微笑的臉龐……"這首名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的歌,就是楊秋雲宋鐵軍家庭的真實寫照。在她們家的每一位成員心中,家是溫暖的心靈避風港,是一生的幸福加油站,而那個家,就是她們共同的愛心維護、托舉起的大家庭。

夫妻和睦是支撐幸福家庭的頂樑柱

27年的婚姻生活中,楊秋雲和宋鐵軍夫妻倆就是這個家庭的頂樑柱,她們的和睦恩愛、互幫互諒,是家庭最堅實的'依靠。

遇事多為對方考慮,遇事多為家庭考慮,是她們二人秉持的最基本原則。宋鐵軍是東營市實驗中學的一名高級教師,不論是工作時間還是休息時間,他的心大部分被學生牽了去,"初中階段大量的知識需要學生們快速吸收掌握,靈活運用,引導他們學習書本知識並融匯貫通地思考和運用,是作為老師最基本的原則。"也是懷著這樣的想法,宋鐵軍大把的時間都用在了備課、教課上,他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根據學生接受知識的不同進度,為他們分層次制定出測試題,利用課間或上課前的短暫時間,對他們進行分層次的成績提升。學生們的成績提高了,可家庭的重擔卻壓在了妻子楊秋雲一人身上。尤其是20xx年5月,宋鐵軍患上了糖尿病,需要長期服葯、打針,還需要每年定期住院治療,於是,定期給丈夫買葯、測血糖等日常瑣事,丈夫住院時陪床、送飯的事情,又成了楊秋雲的分內事兒,"你把身體養好,把學生教好,這就是你兩個最大的任務。"每次聽到妻子這番話,宋鐵軍心裡都是滿滿的感動。

遙遠路途也阻隔不了孝心

百善孝為先,孝是德之本,是楊秋雲和宋鐵軍對待雙方老人的共同態度,而她們的孝順,也贏得了雙方老人的認可,"有困難一起扛,有幸福一起享,這才是家庭本來的樣子。"夫妻倆對家庭與責任的涵義,有著最朴實的體悟。宋鐵軍的老家在蓬萊農村,因為在東營工作,所以平時與父母相聚的時間不多,每年春節,楊秋雲一定是要到蓬萊陪公公婆婆一起過,27年來從未間斷,她說,一定要讓老人在萬家團圓的日子裡感受到兒女繞膝的幸福。

宋鐵軍姊妹兄弟5人,三位姐姐因為家庭變故在兩三年間都成為單身,家庭狀況很差,看到三個女兒的生活狀況,兩位老人壓力很大,於是,楊秋雲就拿下出更多的耐心陪伴老人,並承擔起兩位老人生活、治病的全部費用。楊秋雲宋鐵軍第一年結婚回老家時發生的一件事兒,成為宋鐵軍母親向親戚們"炫耀"兒媳婦的例子:當時,楊秋雲發現婆婆家裡的被褥有了幾十年,又硬又沉,她就把她們新棉花新被套的新被褥拿到公婆屋裡,從此之後,定期給公婆替換被褥。每次回家過年,都會給老人買上好看的新衣,老人平時的葯品、愛吃的食品,也回回不落。"過日子就是一件小事一件小事地做起來的,做兒女的就是要把小事做好,讓老人覺得心裡踏實。"楊秋雲說。

四年前,85歲的公公不幸重病,一家三口一直陪在老人床前,為老人端水送葯,開車送老人去醫院檢查治療,為老人臨終前減輕病痛的折磨。公公去世後,楊秋雲很想讓高齡的婆婆到東營生活,可老人離不開蓬萊那熟悉的地方,她們就利用周末時間,頻繁回老家陪伴老人。20xx年11月,婆婆心臟病發作,接到姐姐的電話後,楊秋雲讓姐姐第一時間送婆婆去醫院治療,說"我們現在就出發去蓬萊,帶足了住院費,你們放心。"

楊秋雲的父親今年78歲,是東營市一中的退休高級教師,也是東營市第一批拔尖人才,同事們對他的評價是"好人會一生平安".父親的正直、善良是楊秋雲姊妹四人最好的樣板,隨著老人年歲漸長,楊秋雲和宋鐵軍把老人接到家裡居住,方便平時照顧。當聽說楊秋雲在濟南任教的女兒想買房卻遇到首付資金難題後,老人毅然賣掉自己唯一一套住房,緩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學習一輩子、尊敬一輩子、孝敬一輩子,這樣的品德就是楊秋雲宋鐵軍整個大家庭傳承下來的品德。

父母恩愛是給女兒最好的禮物

父母是兒女的榜樣,兒女是父母的鏡子。每個家庭成員都需要在相互的影響中成長、上進,而父母恩愛就是給兒女最珍貴的禮物。

楊秋雲和宋鐵軍有一個可愛的女兒,他們從小教育孩子和夥伴們和睦相處,以誠相待,也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用全局的眼光看事情、想問題。在這樣的家庭熏陶下,女兒成為一個有著寬廣的胸懷的人。20xx年,女兒從陝西師范大學畢業後,通過事業編考試,成為一名正式的小學音樂教師。她每天白天音樂課、學校社團課排得滿滿的,還利用休息時間把黨支部的會議材料、單位職工的人事檔案整理工作接下來。女兒班裡有個自閉症學生,經常在上課時打人、咬人,通過向班主任了解,知道了這個學生的情況後,她總會在課堂內外多給他這一些關愛,後來,這個得到了很多關愛的孩子情緒慢慢平穩了,不但平時的表現好了,學習也進步很大。今年三八婦女節,當這個學生拿下著一朵玫瑰花送給最喜歡的老師時,楊秋雲的女兒特別感動,因為她知道,她把來自家庭的愛播撒到了自己的學生身上,這朵玫瑰花,就是愛心的怒放和回饋啊!

眾人劃槳開大船!如果說每一個家庭都是一艘航船,那麼,每一個家庭的成員共同合力,才能讓這艘船在行駛的過程中,不懼風浪,充滿力量地駛向幸福的彼岸。楊秋雲宋鐵軍夫妻倆,就正在掌舵一艘這樣的航船。

;

㈤ 關於萊州市的孝敬好人好事事跡材料總結

有句古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在我們禪林寺村就有這樣一個愛老、敬老的好榜樣,她名叫楊秀紅,多年如一日,不辭辛勞孝敬長輩,無微不至照料患有半身不遂的母親,盡心竭力贍養年長的父親,她用真情無私的付出在村民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鄉親們的一致好評。 楊秀紅今年39歲,土生土長在村裡,打小就孝敬父母, 結婚後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現在一家人和父母住一起, 前幾年奶奶還沒有去世的時候,每當輪班到楊秀紅父親家,楊秀紅總是把奶奶照顧的特別好,從來沒有讓父親在贍養老奶奶的事情上操過心。奶奶由於年事已高,又患上了疾病,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楊秀紅每次在操勞農活之後還要照顧一家人的飲食起居,每次她都是把好吃的讓給老人和孩子,有時候即使自己身體不適也不捨得給自己改善,總把好菜好飯給老人留著。後來,奶奶又患上了小腦萎縮,常年癱瘓在床,楊秀紅堅持給奶奶端屎端尿、擦拭身體、噓寒問暖,把老人照顧的無微不至。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福旦夕」,本來照顧一個癱瘓的奶奶,再照顧年邁的父母和兩個上學的孩子就已經夠她受的了,可楊秀紅母親又患上腦血栓,雖然搶救及時沒有生命危險,但還是落得半身不遂,癱瘓在床,連話都說不清楚了。母親在住院期間,楊秀紅每天都陪在母親身邊,吃喝拉撒睡全都包在她身上,她照顧母親絲毫不敢懈怠。等回到家裡,她堅持每天都給母親擦拭、按摩身體,忙完農活回來陪母親聊聊天解解悶,一有時間就攙扶母親鍛煉恢復,老人想吃啥,她總是盡量滿足,從來不嫌麻煩,把老人照顧得舒舒服服、乾乾凈凈、開開心心。常言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這句話用在楊秀紅身上並不合適,到現在母親已經能獨立行走了,原來滿是皺紋和苦惱的臉上總是掛滿笑容。 有人說,孝順老人最大的挑戰是「色難」。千難萬難難不過給老人個好臉色,若在照顧老人時流露出半點不耐煩,就會讓老人很不安心,這樣的情況在楊秀紅家是看不到的,盡管有時候楊秀紅也會遇到難心事,但她從不在奶奶和母親面前表現出來;有時候患有小腦萎縮的奶奶會無緣無故地耍脾氣,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有時候性情暴躁,對楊秀紅謾罵,而她總是面帶笑容,想盡一切辦法把老人們哄開心。就這樣,來來往往,她始終堅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照顧奶奶,孝敬母親,直到奶奶在她家中去世,那年奶奶92歲,患小腦萎縮第四年。照料癱瘓的奶奶好幾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雖屬人間常情,但確實是難能可貴。楊秀紅在孝敬長輩方面得到了父老鄉親的絕口稱贊,為我們做出了好榜樣。 楊秀紅父親由於年齡大了,身體也不太好,耳朵基本上聽不見,平時老爺子每頓飯都要喝點小酒,楊秀紅總是盡量滿足,家裡總是給父親備著酒,父親高興的時候,她也總是陪父親喝上兩口,為的是讓父親開開心心。 楊秀紅常說:「誰都有父母,誰都有歲數大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兒女,我也有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我現在得做出榜樣來,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兒女才會孝敬我。」 沒有豪言壯語,也沒用華麗的辭藻,但正是這朴實簡單的話語卻卻蘊含著大道理。飲水思源,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是中華兒女的美德,讓老人安度晚年是每個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上行下效,老人撫養好子女,子女贍養好老人,尊老愛幼的風氣就能一代代傳承下去,只有這樣中華民族的這一傳統美德才能發揚光大。 楊秀紅,用她的善良和孝心為長輩和父母的晚年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也為禪林寺村街坊四鄰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㈥ 孝敬老人具體事跡(1500字)

肖大媽每當和左鄰右舍談論起兒媳婦的事情時,總是深情地說,「兒媳婦與我從來沒吵過架,也沒有紅過臉。我能有這樣一個好兒媳婦,是我前世修來的福啊!」。肖大媽談的這個兒媳婦,是大兒子吳夫存的妻子,名字叫薛秀萍。吳夫存是山東兗礦集團楊村礦普掘工區職工,妻子薛秀萍沒有工作,是一名家屬。在左鄰右舍的心目中,薛秀萍可是個孝敬公婆的好兒媳、疼愛丈夫的好妻子、關愛子女的好媽媽。
有一句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可這句話在吳夫存和薛秀萍夫婦這里,得到了新的詮釋,注入了不同尋常的意義。2006年臘月的一天,剛剛退休的公公突然感覺身體不舒服,還沒有弄明白怎麼回事時,鮮血已經從嘴裡吐了出來。從沒有見過這場面的婆婆嚇的不知所措,當時,吳夫存正在井下工作,二兒子也遠在濟三礦。為了不讓哥倆擔心,影響他們工作,薛秀萍沒有打電話告訴他們,而是和婆婆一起把公公送到了礦醫院。由於入院及時,公公的病得到了控制,但礦醫院建議應到上一級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治療。為使公公盡快康復,薛秀萍又和婆婆帶著公公轉到了集團公司總醫院,經過總醫院的檢查,最後確診公公得了胃癌。
胃癌,對於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來說,對於一個沒有工作僅靠丈夫工資養家糊口的薛秀萍來說,無疑是晴空霹靂,給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又增添了困難,公公得了胃癌,預示著家裡將有一筆巨大的費用要支出了。「公公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僅夠生活;剛參加工作的二弟也沒有多少積蓄,況且又有了女朋友;公公辛苦了一輩子,還沒有享受天倫之樂,就生病了,作為家中的老大,沒有理由不出錢給公公治病,盡管自己也沒有多少積蓄。」薛秀萍在心裡默默的念叨著。她暗暗發誓,「一定要盡其所能,哪怕砸鍋賣鐵,也要為公公治病,以盡晚輩的孝心。」就這樣,薛秀萍、吳夫存夫婦把存有的積蓄全部拿出,又從親戚朋友借了一些錢,為自己的父親開始了漫長的治療。歷時近1年時間,先後在公司總醫院、濟南齊魯醫院治病,共花去醫療費用84000餘元。住院期間,薛秀萍隔三差五看望公公,每次看望,都買上一些公公愛吃愛喝的營養品。一次,到齊魯醫院,正趕上公公剛化療完,把吃下去的飯全都吐在了身上和被子上,薛秀萍趕緊用毛巾為公公擦洗,一點也沒有感覺到難為情,到讓公公有些不好意思。同病房的病友見到後對她的婆婆說,「你的兒媳婦比閨女還孝順呀!」
在平時,薛秀萍捨不得多花一分錢,可在孝敬公婆身上,她卻非常的大方。每月不僅給婆婆百兒八十的錢,逢年過節,還為公婆添上一兩件新衣服,以表孝心。在她的帶動下,沒過門的二弟媳婦也把自己的工資卡換成牡丹卡讓婆婆使用。看到兒子、兒媳們對老兩口如此孝敬,婆婆感動地流下了幸福的淚水。她逢人就講,「我的兒媳婦比閨女還好啊!」正是薛秀萍這顆赤誠的愛心和無限的孝心,贏得了大家的贊譽和好評,也因為她的孝心,她們家連續三年獲得「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光榮稱號

㈦ 敬老愛老個人先進事跡材料

敬老愛老個人先進事跡材料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事跡材料的經歷,對事跡材料很是熟悉吧,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一起來參考事跡材料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敬老愛老個人先進事跡材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敬老愛老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

XXX,女,漢族,1966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北京市XX區XXX村委會主任。

百善孝為先,自古以來孝順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敬老愛老的人也一直被人們視為榜樣眼學習。XXX就是這樣一位尊老愛老的好領導、好乾部。

她作為一名村幹部、一名共產黨員,多年來始終堅持以為民謀利,為民造福,創建和諧社會為己任,在做好村委會工作的同時,更是把敬老愛老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發揮榜樣作用。從思想上重視敬老愛老工作,從工作中上認真落實敬老愛老政策,從生活中真正地踐行敬老愛老的美德,同時教育引導廣大村民增強尊老敬老意識,營造尊老、敬老、愛老的氛圍。

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敬老愛老工作。她常說:「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離不開上一輩人的努力拚搏,正是他們當年的辛勤勞動打下了基礎,我們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為村裡所做出的貢獻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這朴實的話語中,句句都折射著她尊老愛老的崇高精神境界。只要她聽說村裡有老人家庭不和的情況,她都會找到出現矛盾的家庭,和他們促膝長談,解決矛盾,改善關系,教育他們的子女要敬老、愛老,暢通了老年和年輕人之間的溝通渠道,促進了家風、村風、民風的好轉。

從工作中上認真落實敬老愛老政策。她作為村委會主任,發展村經濟的同時,也不忘把集體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村民。她設身處地的為村民著想,更為老年人著想,實實在在地為老年人辦實事、辦好事,使他們真正感受到了集體的關心和溫暖。

為保障老人在退休後的生活,她多次提議村委會調整老人退休金制度。20xx年開始,全村老人退休生活金標准從每人每個勞動年限15元提高到20元,年退休金發放額將達到660萬元,減輕了退休老人的生活負擔,讓他們能夠老有所養。她還提議村民代表大會通過了設立長壽獎的決議案,自20xx年開始起,凡年滿80周歲、90周歲、100周歲以上這三個年齡段的村民,每月將分別獲得村集體獎勵的200元、300元和500元三個檔次的長壽獎獎金。

為了滿足老年人文化生活需要,她還組織成立了老年秧歌隊、腰鼓隊,配齊了服裝、樂器。在村文化活動中心為老年人配套了棋牌室、乒乓球室、健身器材等服務休閑設施。

從生活中積極地踐行敬老愛老美德。每到春節、中秋、重陽節等傳統節日,她總是親自帶著慰問品走訪老幹部、老黨員、退休老人,祝老人們節日愉快,並和他們親切交談,聽取他們的意見,幫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特別是對五保戶的老人,她更是噓寒問暖,讓他們感受到大集體的關懷。

我村的老幹部XXX,退休後得了腦血栓,不能正常行走,生活不便。XXX經常去看望他,和他聊天詢問他生活上還存在什麼困難等。老人總說:「王主任,您這么忙,還總是來看望我,真是讓您費心了,謝謝您還總惦記著我。」XXX總說:「您作為老幹部,為XXX村的發展奉獻出了自己的青春,我關心您是應該的,有什麼難處就直接和我說,村裡一定盡力解決。」

我村五保戶XXX,無兒無女,年老後喪失生活自理能力,XXX對他的生活更是特別關心,特地以村裡的名義給他請了一個保姆,照顧他的飲食起居等生活。每到春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在大家團圓之際,為了使老人不孤單,能感受家庭的溫暖,她總是抽空到老人家,陪老人多聊一會,給老人包餃子,陪老人一起過節。老人的身體一直不是很好,每當老人生病時,她總是安排車輛接送他去醫院檢查,並買水果等親自探望。老人由於長時間呆在家裡,很少有機會能夠出去遊玩,她為了怕老人悶,特意安排村民小組的人員每隔一段時間就陪同老人前往香山植物園、頤和園、鳥巢、水立方等地方走走看看,調整心情,同時感受北京的發展變化。XXX以無微不至的關懷,使老人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摯愛親情。

XXX就是這樣,無論是思想上、工作中還是生活中,她都心繫老人、尊敬老人,為老人著想。在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各種惠老政策,在發展經濟後,多為全村的老人辦實事、謀福利。在生活中,從自身做起,以和風細雨的方式,把溫暖送到老年人的心坎上。讓全村每一位老年人都心情舒暢,家庭和睦,安享晚年幸福,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她的敬老、愛老之心在全村營造出良好的關愛老年人的氛圍,推進了全村尊老愛老工作,樹立了敬老、愛老之風。

敬老愛老個人先進事跡材料2

xxx是豐台街道xxx社區負責老年工作協會和申訴接待的職工。幾年來,在豐台街道的正確領導下,在豐台區雙擁辦的指導幫助下,積極開展「社區老年福利服務星光計劃」活動,以落實「星光計劃」為切入點,通過狠抓敬老宣傳教育,完善養老服務設施,提高助老服務質量,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所在社區先後被北京市評為「首都文明居民區」和「首都共建文明居民區」。

(一)建小組、明職責,建立積極配套的服務體系

直屬分部社區,是一個人口密集,居住相對集中,人員流動大的部隊營院。現有居民1309戶,3473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人146名,遺屬9名。xxx在居委會曲延青主任領導下,具體負責的老年工作協會和申訴接待的敬老助老小組。

為了開展好敬老助老工作,xxx協助指導所屬5個團級單位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成立了涉老糾紛調解小組、助老志願者家電維修小組、醫療保健小組、水暖維修小組、生活服務小組等保障隊伍,定期為老年人服務。建立老年人來訪接待制度,涉老糾紛登記、調解、處理和登記制度。堅持每季度分析一次老齡工作的形勢,半年召開一次老年人代表會。廣泛徵求大家的建議,接待小組不定期的到各個單位了解老年人的情況,回答他們提出的各類問題。調解小組對發現的問題做到時時有工作,件件有著落。

(二)深宣傳、常教育,營造尊老養老、愛老敬老好環境

xx經常深入到各單位、各住戶,宣傳《老年人法》和維權《條例》,為每個老人發了兩個「法律」單行本,人手一冊,陪老人聊家常、講故事,討論法律知識,交流營養保健經驗,使「家有老,是個寶」、「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等等尊老敬老觀念深入人心,愛老助老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

三年來,先後10餘次進行集中宣傳教育,定期舉辦法律講座和咨詢,利用板報、櫥窗宣傳相關內容10多次,專門開設了宣傳欄,定期地張貼敬老宣傳標語。xxx還注意利用宣傳敬老先進典型,營造全社區愛老敬老的氛圍。每年組織評選「五好文明家庭」活動,對孝敬公婆的好兒媳,尊敬父母的好子女的典型進行大力宣揚。通過教育,廣大老年人掌握了法律武器,提高維法意識,通過教育,許多子女都能時刻把老人的冷暖掛在心上,促進了家庭和睦溫馨,通過活動,廣大社區人都能做到關心老人、孝敬老人,社區逐步形成了尊老愛幼,和睦相處的良好氛圍。

(三)熱情、主動,細致、周到,排憂解難

老齡工作重點就是為老年人服務,目標就是使老年人滿意。xxx圍繞這一中心,把態度熱情當作第一要求,把主動服務當成第一標准,開展了「四個服務」活動,積極全面地為社區老人排憂解難。

一是醫療服務。在門診部專門設了衛生保健室,配備了x光、b超、心電圖等設備,並且為每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檔案,方便老年人看病就醫。醫護人員堅持24小時值班,做到隨便叫隨便到,救治及時無誤,堅持定期巡診,送醫送葯上門。設立「醫療保健園地」和保健常識專欄;定期利用閉路電視進行醫療保健知識講座。

二是生活服務。在管理科協助下,開辦了生活服務中心,增加了服務項目,每天供應主、副食10多個花樣品種。生活服務小組堅持上門為老年人修理家電、水暖、門窗,還及時為老年人辦理自行車納稅證,更換煤氣證、戶口本、報紙、刊物,辦理第三代子女入學入托、防疫等事宜。車輛服務小組做到熱情服務,隨時叫隨時到,風雨無阻,較好地保證了老年人用車,還堅持每周派出專車接送老年人去醫院看病。

三是特殊服務。對那些高齡、重病殘疾、喪偶、無子女或子女不在身邊的老年人實施特殊服務,落實了包戶責任制。20XX年夏天,我院退休工人xxx,因腦梗塞需要住院治療,因無子女陪伴,xxx和居委會的其他同志找車把老人及時送到醫院,與民政科聯系先住院再交費。及時辦理了住院手續,為救治贏得了時間。其後,聯系家人,到醫院看望護理,直到XX年去世處理完後事。受到轄區居民的傳誦。對生病住院的老年人,她都盡可能抽出時間去醫院看望慰問。帶領服務工作人員給病故的老年人擦身子、穿衣服、送殯儀館,組織遺體告別,使很多家屬感激不盡。

四是慰問服務。定期和不定期的上門看望個別年老體弱的老人,問寒問暖;每年春節,挨家挨戶給老年人拜年;每逢節假日,帶著慰問品上門慰問;同時,還慰問烈軍屬、傷殘軍人、殘疾人等困難戶,幾年來,每年重陽節,組織老年人集體游覽香山、頤和園、世界公園、軍事博物館、天安門等旅遊景點,受到了老人們的一致稱贊。

(四)有活動、有健身,積極投身志願者行列

社區成立了老年大學,開辦了書法班、繪畫班等,使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成立了書畫協會、文藝隊、健身球隊、武術隊。xxx也成了一名為老同志服務的志願者,她每天帶著老同志進行晨練,或舞劍、或打太極,總是不厭其煩地指導,一絲不苟地訓練。今年太極拳表演隊還組隊參加了北京市的全民健身活動和總後組織的中老年體育活動,「二十四式太極拳」「三十二式太極劍」表演分別取得了活動二、三等獎;連續5年舉辦了老年人趣味運動會,參加200餘人次,豐富老年人的.業余文化生活,提高了他們生活的質量。

敬老愛老個人先進事跡材料3

xxx,女,漢族,初中文憑,系區鎮村2社29號社員,現在從事珠寶銷售工作。

同志是村一位普通但不平凡的女同志。在社員面前,她是幹部家屬,但更多是熱心「女兒」,尤其是留守孤寡老人的好女兒。多年來,她勤勞持家,這個家既包括她的小家,又包括村這個大家。身為幹部家屬,她以身作則,為大家小家做了許許多多好事,任勞任怨,並以此為樂。

在丈夫擔任村主任期間,她主動承擔起了所有的家務,她深知丈夫的工作壓力,一個人照顧家裡六人的生活起居。為了更好照顧本大隊孤寡老人,為丈夫分擔力所能及的工作,她白天在城裡上班,晚上到老人家裡拉家常,常常往老人兜里塞錢,數額不是很多,但每次幾十,多則上百,一堅持就是十年。一件平凡的事重復十年,那就是不平凡。她總說:「自己是一名幹部家屬,有責任也有義務照顧好大家。只有大家都過得好了,全村才好」。

的事跡在村雖不能做到家喻戶曉,她也不追求功名利祿,只是堅持做好自己。作為幹部家屬中的一員,她確實擔負起了一份責任,但更值得贊揚的是她的愛心和孝心。20xx年6月,住院二十天的公公逝世了,她哭得最傷心。公公生病期間,她更無微不至地照顧,因為在她看來,老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孝順兒媳」早已成為她在二社院壩里傳開了的代名詞。

在生活中,她堅持用愛心、孝心構築溫馨、和諧,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和贊揚,她臉上時刻掛著微笑。也正因為有這樣的賢內助,百姓對她的丈夫多了一份尊敬和擁護,這個身邊的好人,當之無愧。相信在今後的生活中,她會成為一股正能量,愛老敬老的精神會繼續發揚光大。

;
閱讀全文

與孝敬老人的個人事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保險金可以重復交嗎 瀏覽:758
適合老人家長期吃的鈣片 瀏覽:782
桂林退休人員認證網址 瀏覽:41
社保買滿15年退休工資每月發多少 瀏覽:621
為什麼好心的弟弟老是被父母罵 瀏覽:104
劍網三2015重陽節任務 瀏覽:320
父母是狗生什麼寶寶 瀏覽:788
山西省退休人員醫療就醫轉移 瀏覽:233
煮牛肉湯用什麼調料養生 瀏覽:213
青海農村養老有哪些項目 瀏覽:759
龍崗體檢多少錢一次 瀏覽:780
上海浦東三林老年大學地址 瀏覽:777
重陽節古詩小報 瀏覽:821
退休職工年檢需要拿什麼證件 瀏覽:916
退休時不同城市交社保 瀏覽:497
教育電影孝順女兒問答 瀏覽:254
韓國老年痴呆殺人電影 瀏覽:324
上海養老療養床怎麼用 瀏覽:203
鄉政府工勤人員能提前退休嗎 瀏覽:737
大學體檢都檢查什麼男 瀏覽: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