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孝800字精彩議論文
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國的傳統美德。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孝心無價,讓我們把孝心獻給我們的父母吧!下面我給大家帶來關於孝800字精彩 議論文 ,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孝800字一
春節 將至,遊子繽歸,圍繞在父母周圍,家家其樂融融。原先城市的喧鬧繁華轉移到了鄉村,看著城市間那一棟棟默默的住宅樓,看著那一股股湧向鄉村老家的車流,我不禁感嘆著,這是一種什麼力量的牽引!回到農村老家,一個朋友講,這就是中國人的孝道。
常言道「百善孝為先」,可見孝順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孝順是關愛。對大多數家庭來說,金錢對父母並不重要,老人更需要的是兒女的陪伴、尊重、寬容、關愛以及真情的交流。孝順不是物質上的供給,孝順就要多花些時間陪陪父母,我們不一定要把父母掛在嘴邊,但心裡要有父母,抽空多陪父母 說說 話聊聊天。要尊重長輩的勞動成果,對老人的關心不要無端地去埋怨,學會寬待,尊重老人養成的生活習慣和脾氣,甚至遷就老人的一些不良行為。容忍和忘卻他們對自己曾經做錯過的事,耐心地傾聽他們講過N次的往事,接納他們的喜、怒、哀、樂,這樣他們內心才不會感到孤獨,才會感到自己受到子女的尊重。此時,我不禁想到了一首耳熟能詳的老歌《常回家看看》,是呀,「……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一輩子總操心只奔個平平安安……」「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平安」「團圓」這也許就是天下每個老人企盼的最高要求。我們不難想像這一幕:慈祥的老人,孝順懂事的兒女,活潑可愛的孫兒,這不正是一幅和諧幸福的最美的畫卷媽?這不就是孝的真締嗎?
孝順,不但要孝也要順,順著父母就是最大的孝。這里的順不是逢迎,而是理解,學會適應他們。哪怕不動聽的,或是錯誤的,裝作認可不就得了,因為他們得到了慰藉。特別是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現在農村裡的大多數老人,雖然生活條件富裕,在他們的精神世界裡,卻那麼的空乏,他們多麼渴望能與兒孫團聚,共享天倫之樂呀。俗話說「養兒一百,長憂九十九」,我們的父母已經不再年輕了,工作的壓力與兒女的煩惱已經讓他們心力交瘁,我們要時時刻刻記著父母,把父母放在首位,更要趁現在在父母身邊的時候孝敬他們,在與他們相處有限的時間里,給他們更多的快樂。不知是否想過,如果有一天沒有了機會,你想順也沒有人順了。
同時,一個人如何對待父母,就會直接反映出個人的人性品德。孝順不僅僅是對長輩的一種尊敬和理解,更是一個人處世必備的一條基本哲理。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不寬恕,不誠信的話,對別人也沒有道德可言。孝順的人本身就有一顆仁慈的心。有仁慈才會更加尊重他人,才能容忍一切外界對自己所造成的傷害,才會寬恕於人,最後得到的結果就是無憂無濾,身輕百倍,逍遙自在;所以孝順不僅是給別人的一種尊重,更是能讓自己解脫苦海的一把金鑰匙。
孝在無形中會讓你得到很多比現實物質更有價值的東西。行孝時,你會感到親情的可貴,會感到時間的存在,會感到內心深處莫名的滿足和快樂。行孝後,你會看到一個沖滿溫馨洋溢著幸福笑臉的家庭,也會看到將來自己要走的路和方向,更會發現人與人之間沒有隔離的屏障和無聲的語言;孝讓這個世界變的如此渺小如此美好,可以讓一個失去信心的人重新補充能量,讓一個普通平凡的人百折不饒,讓所有孤單的雙眼從此有了凝聚的目光,讓所有失落的心靈找到了一個堅不可摧的依靠;孝不但是一塊人性品德的試金石,也是一條通往至高無上的聖賢大道;孝不僅是反照人性的一面鏡子,更是印證社會進退的一座豐碑。
孝800字二
百事孝為先,孝順是無價之寶,多少錢是買不來的,孝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願天下的兒女,都有一顆孝順的心,讓含辛茹苦多年的父母,過個安享幸福的晚年,孝順父母的同時,也要給自己的兒女做個榜樣,每個人都有年邁的那一天,你要不孝順,兒女們會跟你學的,要想讓兒女孝順你,必須自己做個好榜樣。
前幾天,我看了一個籬笆院的 故事 【三女兒拜壽】,那天,她們的父親過生日,三個女兒去拜壽,長女家過的很富裕,開著轎車去拜壽,次女騎著摩托去的,唯獨三女兒家裡窮,就在她父親過生日那天,把三女兒愁壞了,家裡分文沒有,為了給父親拜壽,家裡唯一的家底,一台破舊的自行車給賣掉了,給她爸爸買了兩瓶好酒,夫妻二人穿著破舊而又瘦小的破衣裳,步行五十多里的路程,腳都磨出了血泡,累得筋疲力盡,好不容易到了娘家,到之前,她的外甥和外甥女在院子外,看見他們三姨來了,緊忙告訴他們的姥姥,他們老爺聽見三姑娘來給他拜壽,很是氣憤,就罵他妻子說;『你告訴她干什麼,他窮搜的,真掃興,去把門掛上,別讓他們進院』他妻子說;『孩子孝順,來給你拜壽,你就狠心不讓進院?』三女兒的姐姐、姐夫們聽了接過來說;『那她孝順,我們就不孝順了?不管怎樣說,反正讓她們進屋,我們就走,看見她們倒胃口』沒辦法,三女兒的媽媽讓她外孫把沒鎖上,三女兒被鎖在外邊,三女兒一見,心裡好悲傷,就哭著喊著叫媽媽爸爸開門,她媽媽在屋裡偷著哭不敢去開門,三女兒叫聲爸爸開門,女兒來給您老拜壽來了,不管怎樣叫喊,屋裡的人就像沒聽見似得,這三女兒大放悲聲,邊哭邊哀求爸媽開門,把嗓子都哭啞了。她媽媽聽不下去了,偷偷把三女兒放進院子,女兒剛要往屋走,媽媽一把手拉住女兒的手說『你把你讓你進屋,我把你們夫妻送進牛棚里,你們先歇歇,我進屋給你們撐點飯,你們在這吃完就趕緊回去吧』。說完,進屋成點剩飯,剩菜端進了牛棚,她女兒看見端來的剩飯菜,就淚如雨下,問她媽媽『你們就吃得這飯菜嗎』這時她媽媽就哭了不語,女兒一氣之下,把飯倒在了地上,把酒也撇在地上,跟她媽媽說;『你告訴我爸爸,我要是不過好,永遠不再回這個家』說完,夫妻二人回家了。
沒過幾年,三女兒由於勤勞肯干,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磚房住上了,要啥有啥。她家富了,可是,她娘家窮了,由於失火,家燒得一無所有,她的爸媽先投奔那兩個大女兒去了,哪個都不要她們父母,二老沒變法,只好找三女兒去了,到三女兒的院子一看,說;『咱們進錯了院子,咱女兒家窮,住不起磚房』。說到這,三女兒在屋從玻璃窗看見爸爸媽媽來了,就緊忙跑了出來,抱著媽媽痛哭起來,之後就熱情地把爸爸媽媽讓進屋裡,熱情款待,她媽媽流淚了,哭著向女兒訴說家庭情況,還說你的兩個姐姐誰也不要我們,就只好來找你來了。女兒聽了之後,說;『你們二老就在我這吧,我養您二老,』二位老人聽了之後,悔恨當初,不該那樣對待自己的三姑娘,還是我的三姑娘孝順。
看完這個故事以後,我很氣憤,這樣一個好姑娘,怎麼有這樣一個嫌窮愛富的父親呢?我真心希望天下的父母不要嫌窮愛富,自己的兒女不管窮富都是自己生養的,要把一碗水端平。我更希望天下子女們,都要有一顆孝順的心,孝順是無價之寶,多少錢是買不到的。
孝800字三
三十年前看父教子,三十年後看子敬父。——題記
《禮記·祭義》有雲:「眾之本教曰孝。」北大在2011年推出了「舉孝廉」的制度,一時間網路上又是一番風起雲涌。起初聽到這消息,便向朋友說:「挺好的,就該這樣。」朋友聽了,立刻反駁:「這制度怎麼實行呢?標準是什麼?為了孩子的前途,哪個家長會不撒謊?」如此雲雲,聽得我頭暈耳鳴,不知所以。
細想來,朋友說得一點都沒錯。校長只有一個,學生卻有千千萬,名額更加有限。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那一定是後門四處開,禮品滿天送。不僅大家都頭破血流,還豐滿了貪腐的羽翼。甚至有人說,「北大何必舉孝廉」,北大向來以「思想自由,兼容並包」聞名,並提到了被魯迅稱為「偵心探龍」、出賣師友的劉師培,出沒於八大胡同的辜鴻銘,他們確有才學,北大照樣能夠優容。這話雖然說得頭頭是道,而我卻不敢苟同。
任何時候,一個迫切需要發展的國家怎麼可能不需要人才?但是需要人才,就可以不顧忠孝禮義了嗎?有才的人可以幫助國家發展,有才又有德的人更加可以決定國家朝哪個方向發展。孝乃中華之本,北大在中國處於如此舉足輕重的地位,倘若北大都沒有這樣的意識,那北大憑什麼做群龍之首?
北大的出發點絕對無可厚非,那就是倡導一種意識:夫孝,德之本也。高考滿分孝800字之所以會引起如此大的爭議,問題應該是出在執行機制上。
孝是一種主觀感受,把它設立成條條框框來評價、度量,豈不是跟比較全天下的母親誰最偉大一樣嗎?對於精神層面上的問題,我們應該看得更深遠、更細致一些。要推廣一種品德,就不要把它當做一種制度來執行,而要把它當做一種思想來傳播,在潛移默化中普及開來,如春風化雨般讓普通人都感受到它的魅力。
設想,一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父母便這樣告訴他:「中國最好的學校,喜歡孝順的孩子。」如果孩子從小就思考孝順是什麼,對孩子的心智,怎麼可能沒有積極的影響呢?
《百孝經》里唱: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孝順能生孝順子,孝順子弟必明賢。雖然內容有些誇張,但正因為百善孝為先,縱使有「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的前車之鑒,也不該因噎廢食,而是要思考我們怎樣讓這種傳統美德更好地流傳下去。
孝800字四
大家都知道,「孝順」是中國人的美德,每個人孝順父母是應該。我們幫忙父母負擔一些工作,就是「孝」;我們聽話、不唱反調,就是「順」。兩者合起來,就是「孝順」。
有很多人,在表面上一直說要孝順,可是在心裡卻想要怎麼樣把父母趕出家裡;每個人一家都有做過令父母傷心、生氣的事。像我就有一次,拿爸爸的大哥大來玩,一 不小心玩壞了,接著又跑去看錄影帶,結果絞帶了也沒說。到中午飯後,父母才發現這些狀況,而我馬上被叫過去訓了一頓,當時心裡覺得好對不起父母;社會上也 有很多不孝順的例子:有人殺死自己的父母、又有人毒打母親,並趕出家門等等,真是慘不忍睹。
要怎樣孝順父母呢?至聖先師孔子曾經說過一句話:「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意思就是說:我們身體的任何地方,都是父母給我們的,每個人都要好好保護。品行端正、照顧年老的父母、順從父母,這些都是我們小學生做得到的事,應該都要好好的去執行。
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孝順父母,更希望社會上不會再出現傷害父母、不孝的例子。孝順是中國人的特有風俗,別的國家可能都沒有這種孝順的精神,所以也希望孝順的精神,可以永久保存下去。
孝800字五
孔子在《論語》中對孝有著近乎五彩斑斕的解釋,這些洞若觀火的見解,力透紙背,穿越千年,依然影響著今人的價值觀。然而,在一個傳統價值觀「禮崩樂壞」的時代,對於孝,我們只有理性看待,才不違背夫子所望。
追溯孝的源頭,你會發現襁褓之中的「孝」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般美好。古代中國是生長在鋤頭上的文明,人民習慣靠於在年富力強時於黃土中求生存。然而,當歲月壓彎他們的脊背,老朽身軀無法承擔繁重農事時,面對著封建社會養老體系的缺位,讓他們不得不依靠子女為生,一句「養兒防老」刺破了生養之恩的假面。因而,孝在保障體系的裂縫中滋長、茁壯。它讓後輩知道贍養父母是一種美德,將一種付出視為理所應當。所以孝從平窮的陰影中走出,成了百善之長,被統治者鼓吹萬世。
但到了當代,社會發生著滄海桑田的變化,基本實現了「老有所養」的王道理想,那麼孝的意義何在?它卸下了經濟的擔子,成了維系代際間和諧的一劑良葯。和合故能諧,社會和諧的使命被切割、均分到每一個家庭,而承載家庭和諧的就是一個「孝」字。孝是一張道德債券,我們用對長輩的和顏悅色來兌換以後晚輩的畢恭畢敬。
孔子談孝,講究「因人因時因地」。所以,我們看孝,就不能將之視為一尊一成不變的元神去頂禮膜拜。站在現在公民的角度,要先反對其形式主義,所以「戴孝三年」 「喪三年,常悲咽」這種有違人性的形式主義,大可唾棄埋葬之。孝順中那種靠「親親尊尊」來維系的等級秩序和我們今天平等獨立的公民精神,針尖麥芒,格格不入。因為我們要維護獨立人格,對孝中的奴顏婢膝勇敢說不。
一種美德,如果缺少理性作為條件,將變成愚人的美德、十惡不赦的「優點」,因而對孝,甚至推而廣之到一切傳統美德,我們要帶上思考,用理性踐之行之。
孝800字精彩議論文相關 文章 :
1. 孝的議論文800字
2. 關於孝的議論文800字
3. 關於孝的議論文800字
4. 百善孝為先議論文800字
5. 優秀作文百善孝為先800字
6. 關於孝順的話題作文800字4篇
7. 以孝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8. 關於孝的作文800字
9. 百善孝為先800字作文
Ⅱ 當今社會應該如何尊敬老人 600字議論文
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風雨數十載,含辛茹苦拉扯我們長大,如今他們兩鬢斑白,需要我們關心和照顧的時候,我們沒有理由加以拒絕。可有的子女卻以生活壓力大、沒有時間為由,不孝順,不贍養,漠視老人的存在。
筆者從湘西州人民醫院了解到:一位老人因病住進了老年病室,在住院的近一個月里,他的幾個子女給老人交足了住院費,請了一個保姆照顧老人生活,他們總說工作很忙,所以很少來醫院看老人,住在病室的老人倍感落寞和孤寂。
還有一位老人住院後,高額的醫葯費讓老人無力承擔,打電話想讓兩個子女墊付,誰知兩個子女因負擔多少的問題,達不成一致意見,結果兩人各出了幾千元,就再沒出現。老人無奈,只好出院。雖然醫生一再告誡老人,病情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不能出院。但是有誰來支付這高額的醫葯費讓老人繼續治療呢?
古語雲:「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孝敬老人,是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都是從做人子女,到為人父母的。今天我們孝敬老人,明天我們老了,子女也能善待自己。從這個意義上講,孝敬老人實際上就是孝敬我們自己。
可是一些子女整天忙於工作、學習和生意,無暇關心老人,有的兒女甚至把老人當累贅、當負擔,這都是不孝的表現。還有一些子女,把孝敬老人當做一種任務,一種形式,以為只要給父母足夠的錢,或者擺壽宴磕幾個響頭,就算自己盡孝道了,殊不知,老人們更渴望的是兒女膝下常說話,孫兒孫女一起樂翻天。
其實很多人因客觀條件的限制,陪伴老人的時間非常有限,工作忙碌而無暇照料老人。可是大家想過沒有,做父母的其實對子女的要求很少。一個關愛的電話,一句暖心的問候,都能溫補他們的心靈。老人病了子女噓寒問暖,老人在家常回來看看,經常與老人溝通和交流,給老人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子女們盡心盡力孝敬老人,不計較你多他少。
當然,很多人不太善於以外露的方式表達感情,手挽手陪親人散步,見面相互擁抱,或者當面說聲「我愛你」,雖然他們無法用直接的肢體語言表現出來,其實心內也是默默地牽掛、關心和照顧老人的,同樣值得我們稱頌與學習。畢竟人與人所處的環境和接受的教育不同,表達感情的方式也不一樣,關鍵是看有沒有一顆真正的孝心。
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呈加速發展的態勢。據統計,截至2011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85億,占總人口的比重達13.7%。現今的社會變化很快,但好的傳統不能變。孝敬老人不僅是一個人做人的道德底線,更是建設和諧社會重要的一環。
Ⅲ 關於談孝的議論文800字
我們中華民族的“孝”已經在中華大地上存在了五千年,所以我們一定要將孝發揚和傳承下去,讓孝在我們心中,不能讓“孝”消失在21世紀。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的是關於談孝的議論文800字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於談孝的議論文800字篇一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古老民族,“孝”做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深深影響著每一位炎黃子孫。
在我們耳熟能詳的《三字經》里有一句“香九齡,能溫席”。說的是漢代因孝敬長輩而流傳千古的小黃香。他九歲喪母,這使他更懂得了孝敬長輩。
夏季,他幫父親把床席扇涼,趕走蚊子;冬季,他用自己的身體把父親的床席睡暖,再讓父親睡到床上。小黃香學習刻苦勤奮,當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贊譽。
相傳在漢代有一個叫郭巨的人,家裡有一個九旬的母親和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由於家庭貧困,他只能選擇贍養母親或孩子。為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郭巨和他的妻子連夜將孩子抱到山裡,埋於山中。
百善孝為先,歷朝歷代像小黃香和郭巨這樣的孝子不計其數。我們對“孝”並不陌生,似乎從懂事起,我們就常聽長輩們教育道:“要做一個孝敬長輩的孩子。”可事實並非如此
上小學時,老師給學生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幫父母洗腳。可現在的孩子多為家中的“小皇帝”,家長也不願讓孩子受累。只是在孩子的作業本上簽個字應付作業罷了。
不僅是孩子,歌曲《常回家看看》更是體現了現在人們的生活特點。不停的找個種不回家的理由,空巢老人變得越來越多。老人們不圖兒女回家做很多事,只希望兒女們回家看看。
前段時間電視上常播放這樣一個廣告:一位老母親忙碌了一天,做了一桌飯菜,滿心歡喜地等兒女回家吃飯。可她卻陸續接到家兒女的電話,都說有事,不能回家吃飯。老人放下電話,獨自一人坐在沙發上,直到深夜……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我不由得問:“這是怎麼了?”
現在,我們不需要孩子像小黃香一樣為父母溫席,也不需要成年人像郭巨一樣為母埋兒。那是不是說,我們可以把“孝”拋棄了?
不!不是的!孝不只表現在這兩處。孩子聽從父母,少讓父母操心;大人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常回家陪伴父母……都是孝的表現。
為人父母更應該孝順於自己的父母,不能總為自己找任何不回家的理由。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贍養父母,常回家看看,不僅僅只是盡孝,更是給孩子做出榜樣。
若連大人都不盡孝了,孩子念再多的“香九齡,能溫席”也是無用的。因為他們並不知道怎樣做才是孝敬父母。
我們中華民族的“孝”已經在中華大地上存在了五千年,所以我們一定要將孝發揚和傳承下去,讓孝在我們心中,不能讓“孝”消失在21世紀。
關於談孝的議論文800字篇二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可是,有人說孝是盲目的,封閉了無數孩子的思想,以致成為父母的傀儡,不利於社會進步,應該摒棄;也有人說孝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美德,是中國人代表思想精神之一,是世界都應廣為傳揚學習的。二者觀點不分伯仲,而我認為,對於青年來說,孝可能不能那麼完美的表現出來,但是我們要盡我們最大努力去詮釋它,讓他變得更具意義,而不是徒有虛名。
對於前者觀點,古時候就有定論了——孔子的學生曾參是著名的孝子。一天,曾參有了過失╠╠鋤草時,誤傷了苗,他的父親曾皙就拿著棍子打他。曾參沒有逃走,站著挨打,結果被打休克了,過一會兒才漸漸蘇醒過來。曾參剛醒過來,就問父親:"您受傷了沒有?"魯國人都贊揚曾參是個孝子。孔子知道了這件事以後告訴守門的弟子:"曾參來,不要讓他進門!"曾參自以為沒有做錯什麼事,就讓別人問孔子是什麼原因。孔子說:"你難道沒有聽說過舜的事嗎?舜作兒子時,父親用小棒打他,他就站著不動;父親用大棒打他,他就逃走。父親要找他幹活時,他總在父親身邊;父親想殺他時,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他。現在曾參在父親盛怒的時候,也不逃走,任父親用大棒打,這就不是王者的人民。使王者的人民被殺害,難道還不是罪過嗎?"
對於這種現象有一個准確形象的專業名詞——愚孝,這種孝是愚蠢的是盲目的。到現代也有更廣泛的例子,電視劇中婆媳關系僵硬兒子夾在中間的事例,就是典型的有愚孝成分影響的。
在初中政治課本上有明確的定義,孝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順從,而是一種對父母的尊敬和愛戴。我認為,溫家寶和主席就是“孝母有道”的標桿人物。
每天都會准時給母親打個電話,給予關心和問候,無一天例外,即使身為國家領導人的,無論一天有多少會議,要奔波到哪裡,他都幾年如一日的打給母親。這種行為雖聽起來簡單,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的例子就更為普遍了,就最近一張他攜全家散步的照片已紅遍了大江南北,有人說他是在炒作造新聞,我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一個國家主席百忙之中造這種新聞真的沒必要,我覺得是在以身作則弘揚良好家風,傳遞孝。這種行為無疑是非常有效果的,影響了廣大人民群眾。
現如今,孝已成為一種時尚,一種鑒定人才的標准。“孝順”被列為各大名校的招生首要准則,包括清華北大;而後各工作單位也紛紛效仿,員工守則中多了“孝順”一條。種種跡象表明,孝已成為主流,並將會被永遠傳承下去,它將會成為永不會過時的人生信條。
關於談孝的議論文800字篇三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可是,有人說孝是盲目的,封閉了無數孩子的思想,以致成為父母的傀儡,不利於社會進步,應該摒棄;也有人說孝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美德,是中國人代表思想精神之一,是世界都應廣為傳揚學習的。二者觀點不分伯仲,而我認為,對於青年來說,孝可能不能那麼完美的表現出來,但是我們要盡我們最大努力去詮釋它,讓他變得更具意義,而不是徒有虛名。
對於前者觀點,古時候就有定論了——孔子的學生曾參是著名的孝子。一天,曾參有了過失╠╠鋤草時,誤傷了苗,他的父親曾皙就拿著棍子打他。曾參沒有逃走,站著挨打,結果被打休克了,過一會兒才漸漸蘇醒過來。曾參剛醒過來,就問父親:"您受傷了沒有?"魯國人都贊揚曾參是個孝子。孔子知道了這件事以後告訴守門的弟子:"曾參來,不要讓他進門!"曾參自以為沒有做錯什麼事,就讓別人問孔子是什麼原因。孔子說:"你難道沒有聽說過舜的事嗎?舜作兒子時,父親用小棒打他,他就站著不動;父親用大棒打他,他就逃走。父親要找他幹活時,他總在父親身邊;父親想殺他時,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他。現在曾參在父親盛怒的時候,也不逃走,任父親用大棒打,這就不是王者的人民。使王者的人民被殺害,難道還不是罪過嗎?"
對於這種現象有一個准確形象的專業名詞——愚孝,這種孝是愚蠢的是盲目的。到現代也有更廣泛的例子,電視劇中婆媳關系僵硬兒子夾在中間的事例,就是典型的有愚孝成分影響的。
在初中政治課本上有明確的定義,孝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順從,而是一種對父母的尊敬和愛戴。我認為,溫家寶和主席就是“孝母有道”的標桿人物。
每天都會准時給母親打個電話,給予關心和問候,無一天例外,即使身為國家領導人的,無論一天有多少會議,要奔波到哪裡,他都幾年如一日的打給母親。這種行為雖聽起來簡單,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的例子就更為普遍了,就最近一張他攜全家散步的照片已紅遍了大江南北,有人說他是在炒作造新聞,我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一個國家主席百忙之中造這種新聞真的沒必要,我覺得是在以身作則弘揚良好家風,傳遞孝。這種行為無疑是非常有效果的,影響了廣大人民群眾。
現如今,孝已成為一種時尚,一種鑒定人才的標准。“孝順”被列為各大名校的招生首要准則,包括清華北大;而後各工作單位也紛紛效仿,員工守則中多了“孝順”一條。種種跡象表明,孝已成為主流,並將會被永遠傳承下去,它將會成為永不會過時的人生信條。
看了關於談孝的議論文800字還看:
1. 關於孝的高中作文4篇
2. 關於孝的議論文作文4篇
3. 關於孝順父母的作文800字4篇
4. 關於孝順的話題作文800字4篇
5. 以孝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Ⅳ 高中議論文800字:百善孝為先
考 網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議論文800字:百善孝為先》,供大家參考。
中國作為一個泱泱大國,擁有多達十四億的人口。中華民族作為一個古老的民族已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在這五千年,從未變過且流傳至今的那就數孝道了。
孝,乃中華民族傳統之美德。自古就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而孝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一個評價人們道德素養的尺度。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孝」的概念,那麼就沒有資格使用「人」這個名詞來稱呼自己,甚至連動物都不如。羊羔尚且懂得跪乳之恩,烏鴉也知反哺之情。那麼作為靈長類的我們又該當如何呢?
古時候《二十四孝》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耳熟能詳,故事中的人物也都值得我們敬佩與學習。然而,又過了幾百年乃至上千年,到了這個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又有多少人能夠向他們那樣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呢?在這個現實主義的物質社會,很多人也都變的現實。一味追求自己的地位、賺取自己的薪水、尋求自己的戀人,那麼又有誰能夠真正想到過自己的父母呢?很多人以為能給自己的父母足夠的零花錢,讓他們住豪宅就是盡孝了,且不知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於是「空巢老人」就應時而生。而那些空巢老人最需要的就是關愛,能夠兒孫繞膝,享受一家人美滿的快樂。然而,這些正是那些做子女的所不能給的。因為他們要工作、要賺錢、要追求地位。然而我們反過來想一下,自己的父母都已年邁,這些做子女的又能盡孝幾年呢?且不知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待」。所以懇請那些正忙於工作的子女們好好反思一下,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來盡孝。哪怕是陪父母逛下街、看場電影、聊聊天~這些看起來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情卻恰恰是父母最需要的。這平凡的一件事就能讓他們高興好幾天。如此看來,盡孝又何嘗不是一件簡單而有趣的事情呢?
所以了解自己的父母,認清父母的需要,讓父母快樂,讓自己問心無愧才是你當前最應做的。現如今,我們不僅要知道「百善孝為先」,更要做到「百忙孝為先」。把手頭的工作放一放,多陪陪父母,這樣才能真正履行好一個做子女的職責,才能真正把「孝」這一優良傳統發揚光大!
高一:幻聽de幸福
Ⅳ 我懂得了孝敬父母為主題的議論文範文【5篇】
孝敬父母是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事情。平日里你們都有孝敬好自己的父母嗎?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有關我懂得了孝敬父母為主題的 議論文 範文 【5篇】,希望大家喜歡。
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作文 【篇一】
從我們赤裸裸地來到世上,父母便多了一份牽掛。直到我們長大成人也總是放心不下。「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有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這首著名的歌曲告訴了我們時光易老,歲月易逝。所以,我們要孝敬父母,而且要趁早。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兒行千里母擔憂」。是啊,這就是天下父母心。無論兒女身在何處,都是他們心中的牽掛。他們怕兒女出門在外吃不飽、穿不暖、受委屈……所以,不要長大離開父母後才想起孝敬父母。孝敬父母,要趁早。
我看到有很多人,由於工作忙,平時各過各的生活,偶爾抽空去看望一下父母。只有在得知父母得了絕症,病入膏肓時,他們悔恨不已,發現自己以前沒有好好孝敬父母。韓國前總統李明博在《母親》一書中寫道:「小時候,我想為父母做很多事……都以『以後』結束……其實,沒有以後。」
在我們灣里,很多年輕人都上「東北」做抹灰工去了,一年四季都在外面,很多人只是過年時才回家。有的人甚至過年也不回來,只是不定期地寄一些錢回來。他們的父母都有兩份「工作」:一份工作是種地,另一份工作是幫他們的子女帶孩子。就這樣,一年又一年過去了,他們的孩子長大了,同時他們的父母也老了。他們意識到要孝敬父母時,有的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了!
其實,生活中的很多事都要趁早,不是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生活得坦然,生活得舒心。
我懂得了孝敬父母作文【篇二】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很多人以為孝敬父母要等到長大以後才可以,其實不然。我想,無論多大都可以孝敬父母,也不需要做多大的事,力所能及的 家務活 就行。比如說掃地、洗碗、洗衣服這些都能算作是孝敬父母的表現。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暑假裡我做家務的一些事吧。
一天早上我早早起來,下樓買了一些包子和一些油條,豆漿就免了,因為我家有一台豆漿機。我把泡好的豆子倒進豆漿機,加入一些水,走出了廚房,感覺好像忘了什麼,可又沒想起來。於是我徑直走到爸媽房間,喊了一聲:「爸爸媽媽,起來吃早飯了。」我再走進廚房一看,傻眼了:豆漿機按鍵還沒按呢!我說怎麼好像忘了什麼。我沮喪地按下按鍵,又失落地對爸媽說:」還沒好呢,我忘記按鍵了。」我爸大笑起來,說:「你也太粗心了吧!」我媽也笑了,說:「沒關系,等幾分鍾吧!辛苦你了」。
一次午飯後我洗完了碗,准備把地面拖一下。我先拿起手機放音樂《著魔》,邊聽邊拖地,可能是我「著魔」過頭了,一不小心頭撞到牆上,眼前金星直冒。那疼痛,真令人記憶猶新!總算完成了拖地,我一下子躺到了床上,腰酸背痛!
雖然做家務很累,也發生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但我的心情卻格外高興。能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真開心!
古語說得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同學們,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把這種美德繼承下去。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能做的並不多,就讓我們從做家務開始孝敬我們的父母吧!
我懂得了孝敬父母作文【篇三】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父母,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是父母站出來幫助我們解決。在我們最傷心的時候,是父母在安慰我們。在我們做事情失敗時,是我們的父母拍了拍我們的肩膀,告訴我們要振作起來。是我們的父母辛辛苦苦的把我們養大,他們希望我們長大後,有所成就。所以我們不應該讓我們的父母感到失望,我們應該要懂得孝敬父母。
我從小就想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孝敬我的父母。每每想到這些,我都很想勵志報答我的父母。
記得有一次,我的母親生了一場大病,而我並不知道,媽媽她瞞著我,不讓我知道。我已開始也趕到不太對勁,可媽媽不準讓我過問,我也沒怎麼在意。媽媽依然像往常一樣,早早的為我做好早飯,倒好水,我吃完早飯後,媽媽又送我去上學。在路上,媽媽的前額越來越熱,這是我才發現媽媽她發高燒了。我趕緊從媽媽的包里拿出電話,打電話給我的爸爸,叫我的爸爸趕緊帶我媽媽去看醫生。
過了一小會,我爸爸從工地上趕回來,扶著我的媽媽去看醫生。我望著那漸漸遠去的身影,隱隱有熱淚從我的眼眶裡流了出來。我帶著著急的心情去學校上課。
到了傍晚,我放學回到家中,看見媽媽躺在床上,我趕緊問到怎麼回事。原來媽媽發了高燒,如果不及時送到醫院治療,後果將不堪設想。聽到這一個噩耗,我單獨坐在床邊發呆了許久,媽媽看見我這慌張的臉色,連忙臉上露出了開心的微笑,安慰我說:「傻孩子,媽媽沒事,別擔心,你只要好好學習,媽媽就知足了。」我立即哭了下來,邊哭邊說:「媽媽,您怎麼可以這么說呢,保重身體要緊呀。下次可千萬別瞞著我,我會很害怕的。」媽媽也笑了笑。
事發過後,我心裡越發強烈的在想:媽媽這次是為了我才生病的,而她依然像往常一樣照顧我,我一定不能讓媽媽感到失望,等我長大後一定要好好報答我的父母親。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我懂得了孝敬父母,我有這么愛我的父母,我感到驕傲!
我懂得了孝敬父母作文【篇四】
《三字經》中有這么兩句話:「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紈。」這裡面孝順父母的黃香值得我們學習。
想一想,我們之所以能生存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是因為父母。父母給予了我們寶貴的生命。他們含辛茹苦的把我們哺養長大,即使吃了再多的苦,也沒有一點兒怨言。也許有些人會不屑地說:「是父母甘願把我們生下來得,所以他們對我們無微不至是理所應當的。」不要把父母對我們的好當成應該的,因為當你這么想時,你就不夠資格在父母的愛的包圍下了。
很多的孩子都會有那麼點不夠資格。比如不懂得關心一下父母的心情。當父母精心為你准備了一份生日禮物,並期待能給自己的小寶貝帶來驚喜和快樂時,你卻因為禮物不夠令你滿意而怨氣沖天。我們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如果兒女以不滿的口氣抱怨禮物不好,是不是難過得想掉眼淚?我們的父母當時肯定也是這種心情。
其實孝敬父母,讓父母快樂一點,是件很簡單的事。我們只需要在他們累的時候搬張椅子給他們坐坐;只需要在他們渴的時候為他們倒上一杯溫水;只需要在他們因為工作身心疲憊的時候為他們捶捶背,講個小笑話。如此簡單而又能讓父母感到欣慰的事,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而人也應有盡孝之念,莫等到欲盡孝而親不在,終留下人生的一大遺撼,要想將來不後悔莫及,從現在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回報也不一定非的是物質上的回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就算是遠渡重洋、 留學 海外,我們時刻要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正如世紀老人巴金所說:「我是春蠶吃的桑葉就要吐絲。」春蠶付出了,也獲得了,得到的卻是人們的贊美與欽佩。
孝敬父母,學會感恩,你一樣可以做的到,是嗎?
我懂得了孝敬父母作文【篇五】
我們能活在這美好、精彩的世界上,是因為父母用「愛」的陽光照耀著我們的心田,用「愛」的 雨水 滋潤著我們的心田,用「愛」的春風撫摸著我們的心田……經過父母精心地照料,我們才能茁壯成長。
世界上最無私、最關愛的眼光是屬於天下父母的,縱然我們長大成人,在父母眼裡仍然是孩子;縱然我們遠行千里,也走不出父母的目光。
自從讀過邢濤叔叔寫的《感恩父母》後,真正得體會到父母為了我們,可以耗盡他們的心力,耗盡他們的財力與物力,默默地為我們付出,他們也從不需子女回報。
「爸爸」、「媽媽」是對父母最親切的稱呼。他們為我們付出了很多心血,很多精力。我們要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學會感恩父母,也為他們做出一點貢獻。
感恩父母,一個應該履行的承諾,一份應該肩負的責任,一條亘古不變的真理,一條永不言棄的道路,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
感恩父母,並不是嘴上說就行了,還要有行動:每當爸爸媽媽上班回家,為他們端上一杯水,拿上一雙拖鞋,這也是對父母的感恩。每當媽媽在作家務時,多幫媽媽做些家務,分擔一些勞累,這也是對父母的感恩。每當爸爸幹完了一天的工作,腰酸背痛,為爸爸柔柔肩膀,捶捶背,這也是對父母的感恩。
感恩是不求回報的,感恩是心甘情願,感恩是大方給予的,父母們就做到了這點。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孝。寸草春暉,感念親情,是人類崇高的品德,那如春風般的母愛,那如高山般堅實的父愛,伴隨我們一身一世,怎能忘懷?
我懂得了孝敬父母為主題的議論文範文【5篇】相關 文章 :
★ 我懂得了孝敬父母作文
★ 以孝敬父母為話題的作文6篇
★ 我懂得了孝敬父母作文500字
★ 關於學會孝敬父母作文六年級5篇
★ 孝敬父母的作文範文4篇
★ 孝敬父母的議論文
★ 關於學會孝敬父母作文五年級5篇
★ 關於孝順父母的議論文優秀範文
★ 有關孝敬父母的議論文600字
★ 孝敬父母的優秀作文4篇
Ⅵ 百善孝為先議論文
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特別是其中的議論文,更是常見,議論文的主要表達方式是議論,它主要用概念、判斷、推理來表明作者的觀點或闡明道理,或反駁別人的意見,指出其謬誤。那要怎麼寫好這類型的作文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百善孝為先議論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百善孝為先」孝其實是一個會意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會意著代代傳承,後人與前人血脈相依。那麼,他們傳承的是什麼呢?
孝是發自內心的誠懇而真誠的愛。
漢文帝是漢高祖的第三個兒子。他是嬪妃所生,原本不是太子,但因孝順賢能,而被群臣用之為皇帝。漢文帝即位後,沒有一點驕慢之氣,侍奉生母薄太後非常殷勤體貼。薄太後生病,一病就是三年。文帝盡心盡力在床前照顧,幾乎沒有很好的睡過一覺。每當湯葯煎好給母親喝之前文帝都要先嘗一嘗,體味要的火候是不是適中,會不會太苦,或者是太燙,然後才送給母親服用。薄太後看在眼裡,心裡卻非常疼兒子。有一天,薄太後對文帝說:「宮里這么多人,都可以來照顧我的,你不要這么辛苦操勞了,而我的病又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好的。以後叫宮女們服侍我就是了。」沒想到漢文帝跪下來對母親說:「如果還而不能在您有生之年,親自替您做點事,那要什麼時候才有機會來報答您的養育之恩呢?」漢文帝真正做到了弟子規中的「親有疾,葯先嘗,晝夜待,不離床」。
冷暖寒秋,時光荏苒。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找點空閑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帶上笑容帶上祝願,陪同愛人常回家看看,媽媽准備了一些嘮叨,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一輩子總操心只奔個平平安安!
我們都看過一則公益廣告:一位老人做好飯菜滿懷欣喜的等待兒孫回家吃團圓飯。不一會電話響了「媽,我公司有事不回家吃飯了啊!」。「奶奶,我們要去姥姥家了,奶奶再見!」。緊接的幾個電話讓老人黯然神傷。最後,我們看到了老人孤獨睡去的身影「每逢佳節倍思親」那些為事業而在外奔波的遊子們啊,你們也許並不知道,父母等待你們的並不是你們寄去的錢或禮物,而是希望能與你們吃頓飯,拉拉家常啊!
曾看過這樣一個感人的課件:
他們用了很多時間教你用勺子,用筷子吃東西;
教你綁鞋帶,穿衣,系扣子;
教你洗臉,教你梳辮子;
教你做人的道理;
你是否記得經常逼問他們,你從哪裡來;
所以……
當他們想不起來,或接不上話時;
當他們開始在吃飯時弄臟衣;
請不要責怪他們;所以,當他們開始變老時;
請不要怪罪他們;
因為你在慢慢長大,而他們在慢慢變老;
如果有一天他們走也走不動,站也站不穩時;
只要你在他們眼前的時候;
他們的心就會很溫暖。
請你緊握住他們的手,慢慢的走;
就像,就像當年他們牽著你一樣。
爸媽是世界上最愛你的人,讓我們盡自己的孝心,愛他們!
「百善孝為先」,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好好學習,不讓父母失望,為孝作基礎,做一個從行動上孝敬父母的人,從現在做起讓我們做孝的繼承者,孝的執行者!
有句古語說的好:「百善孝為先」。意思就是說,孝敬父母要在美德中占據首位。一個人如果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那麼又有誰願意真心與之交往呢?在我們所學的《弟子規》中「首孝悌」就是要求我們做人必須要以孝敬父母為根本己任。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恭敬地聆聽父母的訓導等等。在古代,三國的`時候,孟宗從小就與母親相依為命,孟宗一直很孝順他的母親,對母親侍奉有加。有一次,母親病得很厲害,很想吃用鮮筍做的湯,可這時已近冬至,天氣很冷,哪裡會有筍長出來。孟宗沒有辦法,心裡十分的焦急,可是沒有任何辦法,便跑到竹林里,他雙手抱著毛竹,心裡想著卧床的母親,不禁兩行淚簌簌往下落,孟宗越想越難過,竟大聲的哭了起來。或許是他的一番孝心感動了天地,突然間,眼淚滴落的地方裂開了,從地上露出了幾莖竹筍,孟宗看了破涕而笑,抹掉臉上的淚珠,興高采烈地把這些竹筍帶回家去。他做竹筍湯給母親吃,母親吃了新鮮味美的湯後,居然立刻好了起來。後來他官至司空。比起孟子我真的是自愧不如。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遠古時就有「禮儀之邦」之稱。可見,
孝順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絕不能丟掉老一代流傳下來的良好品德,那就讓我們盡自己的努力好好孝順長輩吧!孝順還有另外一種,那就是舍小家顧大家,歷這樣的人也很多,過去人說的忠孝難兩全,實際忠是的孝,對我們來講,要想孝,首先要把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好。孝順的方式很多,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方法。那就讓我們從我做起發揚我們的優良傳統吧!
感恩是一種溫暖的情感,像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輕輕吟唱著,在心與心之間傳遞著人世間最純最美的訊息,時刻提醒著我們:道不遠人,不能不孝敬父母。現在,我們都還是剛剛步入初中的中學生,並不能為父母做驚天動地的大事,孝敬父母,應從日常小事做起,從生活中點滴小事開始,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首先應理解父母的辛苦,從心底里感激父母為我們做的一切,時刻充滿一顆感恩心。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但是,不能總拿別人的東西,於是子路就想到了打工。從此以後,子路便四處幫被人打工,賺了錢,就到百里之外的集市裡買米回家煮給父母吃,直到他們去世!
想想身邊的父母晚輩們,有的為了工作竟然常年累月不去探望一下父母親,有的甚至連一個電話都不打去問候父母,有的只顧著自己吃喝玩樂而不去照看一下年邁的父母親……這些都讓我們觸目驚心。
子路的行為是可貴的,他的行為是無人能比的,他的行為是值得學習的,他的行為深深的感動了我,他是我們的榜樣!雖然我是學生,做不了什麼,但是我決心用學習成績來報答父母親。
就像我爸爸,他每個月都會回老家一次,每次都會住上幾天,每次都會拿寫生活用品,每次都會幫爺爺奶奶砍柴煮飯,他的這種行為也是值得學習的,這樣爸爸既能讓爺爺奶奶放心又能盡一份孝心。這就是我們身邊的小事,這些事雖小,但卻能更好的體現出每個人的孝心,這些事都是都是非常簡單的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
「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天地恩情永難忘,心中紮下根……」這首《中華孝道》是小學時合唱團的一首歌,那是思想淺薄的我只會這首歌的曲調,今天偶然聽到,好像有了更多感觸。
中國式家長對「孝」有不同的看法。
有一些家長認為,孝順是長大以後的事,我們21世紀中學生,只負責提高成績,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孝順。做家務只會浪費時間,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這樣的家長,現在應該越來越少了,而大多數家長認為即使是10來歲的學生,也應該知道怎樣孝敬父母,幫父母做一些他們這個年齡階段力所能及的事。這樣,長大以後的'他們也會保留「孝順」這一本能。
然而這只是家長的想法,要讓自己的孩子真正做到,那是極難極難的。
十幾歲的我們正處於青春期這一時期,有時會不幸地恰好遇上媽媽們的更年期,那一定比我走過最恐怖的鬼屋還要恐怖。這時候,其他家庭成員最好的選擇就是出去住上一段時間,避免遭受莫名的迫害。
我也經歷過青春期,但時間並不長。青春期到來時,父母多說一個字也會不耐煩,當然,這種不耐煩也不會每次都表現出來,如果這樣的話,那就屬於不折不扣的「無理取鬧」了。但有時不耐煩積累多了,可能會在下一次與父母的矛盾中激發出來。
兩代人之間,代溝是難免的,雙方都覺得對方不了解、不體諒自己,從而產生一次又一次矛盾。一個星期五的晚上,我放學回家,剛進家門,鞋也不換,就往沙發上一癱,為了這件事,媽媽和我之間發生了一次不小的沖突,我明白媽媽的想法,在她的心目中,我一秒鍾都不可以浪費,但我當然不會有這種想法。
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成為矛盾的來源。
再回到「孝」這個問題,端茶倒水、承包家務一定就是孝嗎?當然不全是。在我的理解中,敢於和父母有不同的想法,並善於和父母傾訴,共同解決問題,化解矛盾,互相體諒、寬容,共同找到矛盾的來源,傾聽他們的想法,適當提出建議,並在理解的基礎上改進,何嘗不是一種「孝」呢?
回過神來,歌曲正在播放。
「血脈流不斷,山河歲歲親。中華孝道是美德,傳給後來人…」
等待著放學的一天到了,今天又是一個星期五。回到家,看到正在為工作而擔憂、勞累的父母,我毫不猶豫的過去幫助他們。在幫助父母的同時,我感受到了一股強大的力量,那就是「愛」。
晚上,我們一家子圍著火爐吃飯,中央電視台正在播放《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我們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大家都被那感人的的情節打動了。
張俊,用自己的雙手和一滴滴汗水把家庭撐著,毫無怨言。他和他的弟弟張恆決定每個星期拿獎狀回讓年邁的奶奶高興高興,還在牆上畫張競賽表,得到老師的表揚加一顆心、在一節課上回答問題正確多的加一顆心、給奶奶講故事的加一顆心、回家作業做的最好的加一顆心、在家做家務多的加一顆心等等。五年前,他的爸爸因車禍去世,媽媽離家出走,一直是體弱多病的奶奶帶著他們。家庭的生計極為困難,他們倆兄弟每天放學回家在山上挖草葯、假期到附近的一個老闆手上打工以來維持家庭的生活。年僅12歲的哥哥張俊和10歲的弟弟張恆是多麼的艱辛,多麼的懂事!並且張俊每次在班上考試都是第一名,他們具備了往常人所不能做得,具備了孝—對奶奶、具備了禮—對人、具備了儀—對老師。弟兄倆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孝敬奶奶的重任。
古人說:「百善孝為」,一切善行都是從孝開始做起。孝是人世間一種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是人一生中最深刻的親情,它是人的根、人的本。為什麼孝是百善之先?因為現在我們都在講構建和諧社會,和諧社會關鍵在於一個「和」字,撇開那些政治術語,可以把和諧社會通俗的理解為人類追求嚮往的人心和善,家庭和樂,人際和順,社會和睦,天下和平這樣一種和順美善的理想社會。怎樣才能達到呢?,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孔子跟他的學生就討論過,並給出了答案。這就是著名的《孝經》。《孝經》一開頭就說:「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以「順」治天下,讓天下都能夠人心歸順;民用和睦,人民百姓都能和平安樂、幸福美滿,上上下下都沒有怨恨不滿,能夠相安無事,這不就是就是現在中央領導人講的和諧社會嗎?
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世界無處不充滿「孝」。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情。以孝開始,從點點滴滴做起,這樣才能將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更好的發揚下去。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的佳話。對於少年來說,孝可能不那麼完美的表現出來,但是我們要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去詮釋它,讓它變得更具有意義,而不是徒有虛名。我們當子女的一定要「好學成才,必志成功」。今天我懂得了什麼才是孝,你們懂了嗎?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Ⅶ 孝敬父母議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孝敬父母議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這句出自《中庸》的名言看似深奧難懂,然而,如果你領悟了它所蘊含的思想,就能清楚明了「道不遠人」的微言大義——道,其實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而孝敬父母,便是一種我們理應遵循的道。
有人說:親情是永恆的。它像鑽石一樣,璀璨奪目,歷久彌堅。對於這句話,我非常贊同。
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從古至今,人們一直在用行動詮釋它的含義。小時候,媽媽教我讀《三字經》。念到「小黃香,能溫席」一句時,媽媽告訴我,這是一個發生在東漢年間的故事,有個名叫黃香的小男孩,年僅九歲,但已十分懂事了。他每天都幫父親整理床榻。當夏天到來時,他把父親的涼席晾曬,驅走蚊蟲,然後再給父親睡。到了冬天,他先睡在父親的被窩里,直到把床暖熱,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黃香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孝心,不得不叫人感嘆。
反觀現在,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誰能做到這樣細心地照料、孝敬我們的父母呢?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遮風避雨的港灣,還給予了我們溫暖無私的愛與關懷。歲月如梭,我們在一天天長大,而他們額頭的汗水、鬢邊的白發、眼角的皺紋也在一天天增多。可處於叛逆期的我們,有時候非但不領情,還動輒與他們發生沖突。我們不滿父母對我們的教育,覺得父母不理解我們的心情——然而,也許有一天,當我們長大成人,在不經意間驀然回首,才會發現,那些我們討厭的說教,其實都是金玉良言,那些我們嫌惡的規矩,其實都是用善意鋪就的人生正途。只是,彼時尚青春的我們,總是不懂他們的良苦用心。
人生就需要多一點寬容和理解,學會換位思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理解父母那珍貴而無私的愛。所以,當我們和父母鬧脾氣的時候,不妨仔細想一想:在你病重的無數個夜晚,陪在你身邊為你擔憂的是誰?在你回家時,用盼望的眼神和燦爛的微笑迎接你的是誰?在你取得優異成績時,非常真誠地為你歡呼雀躍的又是誰?毋需贅言,相信我們的心裡,都已經有了答案。
古人有言,百善孝為先。父母這樣無私地對待我們,我們該用什麼來回報他們呢?其實,盡孝心不需要什麼貴重物品,也不需要什麼蜜語甜言。只需要在他們的生日時候,送上一句溫馨的祝福,一支盛開的康乃馨;在他們勞累的時候,遞上一杯沏好的茶,說上一聲,爸媽,你們辛苦了。
道不遠人人自遠,本心已足更何求。只有用我們真心的努力,去孝敬父母,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題記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父母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相信他還是一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
小時候,我們對父母依附、崇拜。進入青春期後,我們有了自己的思想,開始獨立行事,渴望從家長那裡拿到「解放證」,渴望父母像對待大人那樣對待我們,甚至挑戰父母的權威。而在父母的眼裡,我們總是長不大的孩子,沒有生活經驗,沒有豐富的閱歷,卻有自己的主意。父母責怪我們越來越不懂事,而懷念我們小時候的乖樣子。他們對我們的關愛之心沒有變,只是要求更加嚴格,免不了多叮囑幾句。
當我們要發火的時候,不妨用手摸一下肚臍。它曾是我們與父母相連的地方,也是母親用營養維持我們生命的地方。我們曾經是父母的一部分,現在能站在父母的立場上替他們想想嗎?我們忍心傷害自己最親近的人嗎?冷靜下來,讓自己做出恰當的選擇。
望子成龍,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願。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願。我們與父母的沖突,往往基於父母對我們的高期待、嚴要求。在這種我們看來有些苛刻的「嚴」,反映出父母對我們的愛。我們要理解、體諒父母的一片苦心。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著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災災病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升學花費去父母多少心血;成家立業鋪墊著父母多少艱辛。可以說。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
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如果人類應該有愛,那麼首先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
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的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力滿足父母的精神生活、感情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
不是有首歌中唱到:「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哪怕幫媽媽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為家作多大貢獻,只求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得爸爸媽媽。而且更要趁現在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
是誰,在你熬夜學習時關心的為你捧上一杯熱牛奶?
是誰,在轉冷的深夜為你掖被子?
是誰,在你放學時早就擺好滿桌佳餚?
那是你的母親。
而是誰,給你盡述歷史故事?
是誰,給你修理爛掉的自行車?
是誰,給你寬厚的肩膀在你生病時送你去醫院?
那是你的父親。
而又是誰,一生為你操勞,把他們全部的愛都傾注於你身上?他們就是你的父母啊。做為子女的我們,應該學會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寶貴的精神財富。古代就有九歲的黃香,在炎熱的夜裡為父母驅逐蚊蟲,在冬天為父親暖床。到近代,陳毅元帥回家探望病母,堅持親自為母親洗尿布。這都是些小事,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應該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
孝敬父母是一個人道德教養和文化內涵的體現。一個人通過學習,完善了人格,一定是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父母的。父母把我們生下來,含辛茹苦的把我們拉扯大,他們向我們索要過什麼嗎?沒有。義大利的小說家亞米契斯說過:「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若一個人不會孝敬父母感恩親人,那可以說這個人連基本的道德常識都沒有。
父母養育我們,給我們提供基本生活物質。在我們失意時給我們鼓勵,我們受傷時給予我們關懷。「人生莫忘父母恩」,我們報答父母是應盡的義務。
其實孝敬父母很簡單。只要你在回到家裡時,一句輕輕的「爸、媽,我回來了」;晚歸之前給家裡打個電話,告訴他們你在哪裡;游園活動結束後,給他們帶回幾顆你的「戰利品」……甚至好好學習,照顧好自己,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報答。
光陰似箭,我們漸漸成長,歲月卻偷偷爬上父母的臉頰、發鬢,我們更應該孝敬父母。父母在為我們忙碌了大半生以後,應該安逸享受生活。
孝敬父母其實不需要什麼理由,正因為他們是我們的父母,他們愛我們,所以,我們也要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孝敬父母吧!懷著感恩的心情!以子女的身份!
1、道理論據: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肥哺之義。——諺語
長江能容百代客,寸草難報三春暉。——楹聯
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俗語
2、事實論據:
孝道要看盡心。孔子的大弟子子路是個有孝心的人。有一天他想到已去世的父母,感慨地說:「我真傷心,因太貧困了父母在世時,沒有好的東丁供養他們;父母去世時,喪禮辦得也簡單。」孔子勸解地說:「你不要有這樣的想法,你用大豆做食品,將白水當飲料,侍奉父母又親,雖說是清苦些,但能盡量讓他們高興快樂,就算盡到你的孝道了。」
母親永遠只有一個。恩格斯的父親去世時,留下一筆巨額遺產。按照法律,長子恩格斯應該得到一筆遺產,但恩格斯的弟弟卻蠻橫地要恩格斯入棄繼承權。這時,恩格斯的母親正患重病,為了不使母親因兄弟間的財產糾紛加劇病情,他毅然放棄了繼承權。一年之後,母親的身體逐漸康復,恩格斯才將真相告訴母親。「世上的任何東西都不能使我讓您在晚年時因家庭糾紛而悲傷。我還會有成百上千個企業,但我永遠只有一個母親。」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
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人的一生中,對自己恩情最深重的莫過於父母。是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是父母辛勤地養育著我們,我們的成長凝結著父母的心血。每一個人都是在父母的悉心關懷、百般呵護和辛苦撫育下慢慢長大的。父母的親子之愛、舔犢之情只能用兩個詞來形容——無私、偉大。他們可以為子女付出一切,也甘心情願付出一切。所以說,父母之愛位於人世間各種各樣的愛之上。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受恩不忘,知恩必報,這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也即一個人的良心。一個人如果對給予了自己生命和辛勤哺育自己長大的、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報答,不知孝敬,那他就喪失了人生來就該有的良心,那是沒有起碼的做人道德可言的。試想一下,一個連生他養他的父母都不愛的人,怎麼能指望他去愛別人呢?可見,人世間一切的愛都需要從愛父母開始。
用心做一件事來孝敬父母,是每一個人必須做的一件事,也是很容易做到的一件事。
比如,尊重父母的教導。父母所積累的人生經驗是極其寶貴的,往往是我們在課堂上、書本里學不到的,他們對我們這些經驗的傳授是不計回報、真心實意的,所以我們應該認真聽取,虛心接受,否則就會失卻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那樣會是可嘆可息的。
比如,接受父母的監護。父母是子女的監護人,子女要自覺接受父母的監護。例如,離家時要告訴父母,到家時要先見過父母,告訴父母自己已經回家了,使父母放心。平時要定期向父母匯報學習、生活情況,並時時問候父母,以免父母牽掛於心。
比如,不辜負父母的期望。父母對子女的最大期望,先是成人,再是成才,最終成家立業,有所成就。哪個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作為有孝心的子女要學會學習,學會工作,學會生活,學會處世,學會做人,努力進取,認真學習或工作,不再抱怨生活,不負父母的願望,實現父母的期望,這是最重要的孝行。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不只是在心裡想著,口裡念著,更重要的是要付諸於行動,不要以工作忙碌為借口,而忽視了父母的存在,而冷落了父母的情感。在閑下來的時候,多多陪伴在父母的身邊,拉拉家常,讓他們享受到天倫之樂的親情體驗也是難能可貴的。
許多時候,我們總覺得父母有他們自己的生活圈子,自己會照顧自己,我們盡可能地不去打擾他們,給他們點錢就可以了,就算是盡到孝心了。其實,父母更需要的是子女們的關愛和理解。一個問候的電話,一次家庭聚會,哪怕是請子女們來吃一餐他們自己親手做的飯菜,他們都會覺得十分滿足的。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它之所以流傳久遠,倍感親切,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旋律優美,而更重要的是它道出了人間真諦,——常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作出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有時候,父母就像一個孩子,為他們做一點小事情,就好似對他們的特別寵愛一般,就會像個孩子般似的開心滿足地笑著,正如老子所言的「復歸於嬰兒」。從小到老,我們一直是父母眼裡的孩子,但年邁的父母,又何嘗不是我們心靈上的「孩子」?在他們論分記秒所過的日子裡,我們還能為他們做些什麼,才能不會留下更多的遺憾呢?
其實,只要想想還有什麼是我們能夠做到的,坐在父母身邊旁,給他們捶捶背,然後像哄小孩子一樣教他們改掉一些多年來形成的、有害健康的不良習慣,叮囑他們多吃點兒有營養的食品,少操心,多參加一些有意義的老年集體活動之類的交流。
有位哲人曾經說過:「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步入老齡化的父母,在生活上、 精神上越來越需要子女孝順,而且這種孝敬主要應該表現在親情上,而絕非全都可以用金錢或僱傭個保姆來替代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子女孝敬父母的機會逐漸減少,商機錯過還會再來,而失去父母健在的孝敬機會,那就會時不再來,會遺憾終身。
父愛如山,母愛如火,孝敬父母不光只停留在口頭上,也不是盲目的順從,是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那怕是為父母端一杯熱水, 那也是孝敬父母。
父母生我育我,這些年的生活真是不易呀!相信每個家庭都是如此,在我的家庭里我是最小的,父母經常把我捧上天。我在家中非常隨便,有時經常惹父母生氣,愛爾蘭母讓我做的我經常是不想做。比我大的兩個姐姐可就比我孝順、懂事多了。每當爸爸和媽媽去幹活回來,大姐和二姐總不會忘了問一句爸媽,你們回來了累嗎接著端上一杯熱氣騰騰的白開水。媽媽總是會幸福地和爸爸這樣說:「看,沒白生吧!」一到這時我心裡總是很難受,好像就是在說我是白生的一樣,我總會說:「要說我就直說好了,何必拐彎抹角的,你那兩個女兒孝順以後就讓她們養你們好了。」總耍自己的小孩子脾氣。隨著時間慢慢過去,我也一天天長大,我現在特別為此感到後悔。
藍天白雲,天地良心,爭作孝順子女,讓家人開心自己。
大部份的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呵護之下快快樂樂的長大,我們好像是小雞一樣,羞赧的躲藏在母雞的肥厚翅膀之下,受到完美的照顧。有些父母則是因為某些因素而無法自行照顧,但也會對孩子做萬完的准備,使他們的孩子快快樂樂的成長,人家說:虎毒不食子,還會照顧虎子。就是這個道理。
而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從小到大都是由外婆帶大的。小時候我每天都很晚睡,但外婆總是會陪著我,外婆也教我騎自行車,很有耐心的教導我,使我學會騎腳踏車。當我難過或是絕望時,外婆也總是適時的給我加油和鼓勵,並讓我重新再次的站起來。暑假時,我和妹妹都會到高雄外婆家住,就算外婆再忙,也會帶我們去踏青或是游泳,玩累了回家之後,還會做一整桌豐盛的飯菜給我們吃,對我們實在是太好了。
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我都想著當我長大時一定會好好的孝順外婆的,因為她很辛苦,而且待我和妹妹又是那麼的好,此恩此德我一輩子都難以望懷的。
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當我還沒來得及孝順外婆時,外婆就因為生了重病而撒手人寰。就這樣輕輕的走了,走了令我來不及思想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好希望好希望時間可偶倒流,讓我把握時光的好好孝順外婆,如果還有下輩子的話,我願意再次為外婆的孫女,但是我會把握點點滴滴的光陰,好好的孝順外婆的。
從我自己的例子當中,我知道孝順最重要的是即時實行孝道,而不是等到將來才來孝順,因為等到那時再來好好孝順的話,可能會來不及了。孝順是隨時隨地的,不是等到將來賺大錢之後才來孝順,那是一種藉口,不孝的人的借口而已。
孝順不僅要即時,而且也要重視長輩的心裡,讓他們感到窩心,讓他們感到被重視,而且不使他們擔心。孝順不僅要即時,而且是不看地方的,不管在任何的地方,都要重視孝道,都要做到孝順的行為。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人會想,會孝順。但是如果有人不孝順的話,那麼那種人就不配被稱為人,因為孝順是為人處事很重要的准繩,人家說:百善孝為先。即是此理,但願天下人都能做到孝道,不要等親愛的長輩逝去之後,才來後悔來不及。
不久前,因為我奶奶的腳上長了一個腫瘤,做了一次手術,所以行動很不方便。
記得奶奶剛做完手術那天,爸爸就立馬下發了工作任務,詢問我的時候可婉轉了:「路路(我的小名),奶奶行動不便,你要記住每天洗洗碗、給奶奶送送水,幫幫奶奶的忙,行嗎?」幫奶奶做事我很樂意,可我非常明白一點,每當爸爸問我行不行的時候,選擇是唯一的,只能回答好。不然離「竹筍炒肉」就不遠啦!
爸爸一說完我就開工了!「路路,你幫我把樓上的被子拿下來!」奶奶用純正的四川話說道。我蹦蹦跳跳地到樓上把奶奶的被子捧了下來。「路路,我有點渴,幫我倒點水,要稍微燙一點的!」我幫奶奶倒好了水,給奶奶端了過去,不過水不夠燙,回去重倒也是經常有的事。「路路,碗該洗了喲!」奶奶每次吃完飯都會提醒我,絕對不會忘啊!我家廚房的熱水來得特別慢,我的碗洗完了,熱水來了……每次洗完碗我的手都會紅通通的,卻還有別的事等著我去干。我覺得洗碗太辛苦了,因此抱怨過不少次。可是奶奶天天洗碗,從沒抱怨過。我才洗了幾天的碗,就在這叫苦,真是不應該!「路路,我想上個廁所,你扶我一下。」我攙扶著奶奶去廁所,上完廁所再把奶奶扶回去。反正奶奶大大小小的事我都一手包辦了。奶奶的命令無時不在,我在認真做作業的時候,奶奶突然叫我端個水是很正常的!所以我得「時刻准備著」!這種事做多了,我也厭煩了,覺得我就像奶奶的傭人,可我仔細想想,要是照我這么說的話,那奶奶豈不是當了一輩子的傭人嗎?
我有個幼兒園同學,他在家是有償服務的:洗個碗8塊,倒個垃圾3塊,家裡還是有電梯的!為自己父母做事還要報酬!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問題:說幫父母做家務是助人為樂嗎?我看了真氣憤,父母生我們,叫助人為樂嗎?父母一輩子為我們做的那麼多的事,從我們的出生開始,每一天都在為我們的衣食住行而操心,這能叫助人為樂嘛?!
長輩、父母的愛是無私的,他們一直在為了我們操勞。以前是我們小,還不懂的孝敬父母,可現在。我們應該去孝敬父母,報答他們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Ⅷ 關於孝道的議論文4篇
一般人認為,只要對自己的父母克盡奉養,就是孝順了.我不反對這種看法,這是孝順了,只是這個孝順只限於父母罷了.雖然這種孝是最基本的,但已是孝了。本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孝道的 議論文 ,歡迎閱讀。
關於孝道的議論文一
一般人認為,只要對自己的父母克盡奉養,就是孝順了.我不反對這種看法,這是孝順了,只是這個孝順只限於父母罷了.雖然這種孝是最基本的,但已是孝了。
但現在,這種看法也許會被人否認,因為許多家長都曾對孩子說:你要真的孝順我,就拿出點成績來.雖然現在已不是什麼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時代了,但知識卻是要的,事業也總是要的。許多貧困山區的父母寧可累死餓死也要送自己的孩子上學,如果孩子真的能拿出點成績來,那也是可謂盡孝了。
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孝順的為什麼偏偏只有父母呢.不可否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而且養育了我們,也許我們無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我們需要盡孝道.但我們又能報答老師的培育之恩嗎?不能.可為什麼我們不對老師也盡孝道呢.要知道,是老師給了我們知識,給了我們能力,給了我們機會,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培養出了大批的人才,我們為什麼就不對老師盡孝道呢?我們是應該的,我們需要以優秀的成績來回報老師的努力,我們需要才華來回報老師的培育,同樣需要以成就事業來證明自己。
孝道,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隨著時代的進步,也應該擴大范圍了.也許真的要我們對整個民族盡孝對一切眾生盡孝是大了點,聽起來也覺得十分困難,但是整個民族養育了你,你是應該盡孝的;是許多許多的人給了你一個愛的世界,所以你也是應該盡孝的;是一切的生靈給了你一個美麗的生存空間,所以你也應該盡孝的。
成就事業方能顯出你的價值.盡你自己的努力,去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給生你養你的父母,給辛辛苦苦培育你的老師,給養育了你的整個民族一個滿意的答案,也許這是孝的一種吧!別人給了你,你就應該懂得回報別人,中國有句老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對父母的盡忠盡責克盡奉養並不是孝的全部。
成就一番事業,然後在自己的事業上默默地奉獻,用自己的成績與愛心來回報世界上的種種,這也是孝順了吧!
關於孝道的議論文二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 文化 的古老民族,“孝”做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深深影響著每一位炎黃子孫。
人們耳熟能詳的《三字經》里有一句“香九齡,能溫席”。說的是漢代因孝敬長輩而流傳千古的小黃香。他九歲喪母,這使他更懂得了孝敬長輩。
夏季,他幫父親把床席扇涼,趕走蚊子;冬季,他用自己的身體把父親的床席睡暖,再讓父親睡到床上。小黃香學習刻苦勤奮,當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贊譽。
相傳在漢代有一個叫郭巨的人,家裡有一個九旬的母親和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由於家庭貧困,他只能選擇贍養母親或孩子。為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郭巨和他的妻子連夜將孩子抱到山裡,埋於山中。
百善孝為先,歷朝歷代像小黃香和郭巨這樣的孝子不計其數。我們對“孝”並不陌生,似乎從懂事起,我們就常聽長輩們 教育 道:“要做一個孝敬長輩的孩子。”可事實並非如此。
上小學時,老師給學生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幫父母洗腳。可現在的孩子多為家中的“小皇帝”,家長也不願讓孩子受累。只是在孩子的作業本上簽個字應付作業罷了。
不僅是孩子,歌曲《常回家看看》更是體現了現在人們的生活特點。不停的找個種不回家的理由,空巢老人變得越來越多。老人們不圖兒女回家做很多事,只希望兒女們回家看看。
前段時間電視上常播放這樣一個 廣告 :一位老母親忙碌了一天,做了一桌飯菜,滿心歡喜地等兒女回家吃飯。可她卻陸續接到家兒女的電話,都說有事,不能回家吃飯。老人放下電話,獨自一人坐在沙發上,直到深夜……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我不由得問:“這是怎麼了?”
現在,我們不需要孩子像小黃香一樣為父母溫席,也不需要成年人像郭巨一樣為母埋兒。那是不是說,我們可以把“孝”拋棄了?
不!不是的!孝不只表現在這兩處。孩子聽從父母,少讓父母操心;大人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常回家陪伴父母……都是孝的表現。
為人父母更應該孝順於自己的父母,不能總為自己找任何不回家的理由。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贍養父母,常回家看看,不僅僅只是盡孝,更是給孩子做出榜樣。
若連大人都不盡孝了,孩子念再多的“香九齡,能溫席”也是無用的。因為他們並不知道怎樣做才是孝敬父母。
“孝”在中華大地上存在了五千年,我們都應該發揚和傳承下去,不能讓“孝”消失在21世紀。
關於孝道的議論文三
當你把麵包吃下去的時候,你是否想起已經飢腸轆轆的父母?當你把一杯熱乎乎的水喝下去時,你在意過父母已經乾裂的嘴唇嗎?當你把好玩得玩具買下,你明白不明白買玩具的錢從哪裡來?在生活中德點點滴滴,父母對我們十分照顧,而我們要做到的,則是孝敬。
說到孝,同學們會不屑一呼:切!孝算什麼?可是有人把孝當成神聖的使命:2011年的孝模冉子朋,為了母親的病,一口氣走100多里的路請醫生看病;古代人狄仁傑,為了找到生母,不顧自己身居重職,去遙遠的故鄉接母親來享清福;古代人王祥不論後母怎麼打他,怎麼罵他,他不僅不埋怨,還為她“卧冰求鯉”……孝是什麼?孝是天底下最純潔的感情,是無可代替的親情,是世界上令人垂淚的不朽傳奇!你說呢?
以上這些都是感天動地的孝 事跡 ,還有我親身經歷的,就說爺爺過生日吧!爸爸忙著買東西,因為爺爺牙齒不好,爸爸怕爺爺吃得不順心,還特地買些松軟可口的東西。回家時,爸爸還不閑著,忙著炒各種菜。不一會兒,熱騰騰的飯菜上桌了,看著爺爺吃的很開心,爸爸會心地笑了。我想著爸爸忙碌的身影,十分感動:爸爸太孝順了!
來吧!朋友們,行動起來吧!一次洗腳,一次開門,一次幫忙,都將是一種孝的表現!
關於孝道的議論文四
我看過這么一幅漫畫: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為姥姥舉辦生日宴會。桌上美味佳餚,應有盡有,唯獨沒有姥姥的身影。卻見小外孫指著在廚房正在汗流滿面做飯的姥姥叫道:“姥姥,該您吹蠟燭了。”
好一個生日宴會,這哪裡是為老人舉辦的,分明是讓老人無償地為他們付出!我不禁問道:“中國五千年文明的孝道哪裡去了?”
我們知道,從古至今,“孝”字占據著幾乎全部人的思想意識。不論年長、年幼,都遵循著“孝”。古時候的“孝”便為“順”,孝順永遠連在一起,最後終於成為專有詞。一家之中,父親為一家之主,兒女必須言聽計從,不論對錯,一律服從,這也是孝的一種體現。
而今,“孝”的含義有了進一步的改變,從一味順從,深化到了求大同,存小異,從精神、物質兩方面來盡孝。我們經常可以發現:每當周末,一些老人的家裡總是兒女滿堂,聚在一起,對老人問寒問暖,給老人買補品,陪老人談天,孫子們也向老人匯報好成績,逗老人開心,這是新時代孝的體現。
社會在一天天地進步,從古時的一味順從發展到今天的物質、精神兩方面盡孝,無一不體現出中國人對“孝”的重視。
而國外與我們不同,他們那裡子女與老人之間的關系只是金錢關系,家長只負責把兒女撫養成人,其餘則撒手不管,全無關系了。而家長到了晚年,縱使兒女成群,也不會出現兒孫滿堂,歡聚一堂的情景,他們是冷漠的金錢關系。我聽過這么一件事,有一位老人孤身一人住在美國洛杉磯的一幢小房子里。有一天當郵差來送養老金清單時,發現這個老人已死去多時了。是由於突發心臟病而亡。據了解,她有九個兒女,個個生活得都不錯,還有一個是大資本家。可她在這九個兒女成人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她們,頂多在 聖誕節 時收到幾份小禮物。而在她死後,她的兒女也未曾表示過什麼。由此,我們就可以看出東西方文明的差異,至少是在“孝道”方面的差異。無怪乎有人這么評析: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是 兒童 的天堂,成人的戰場和老人的地獄。
可見,講“孝道”是中國人的美德之一。
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同志十分孝敬他的母親。有一次在他回家看望母親的時候,他的母親由於行動不便,年老多病,把褲子拉臟了。當她看見陳毅進來,忙把臟褲子藏到褥子底下。當陳毅發現褥子下的臟褲子之後,埋怨母親為什麼把褲子藏起來,自己的兒子有什麼顧忌的。她母親說:“這粗活還是讓別人去干吧。”陳毅卻說:“我是您的兒子呀?別人怎能代替呢!”說罷,三下五除二就把褲子洗好了。
可見,上至領袖,下到百姓,無一不在遵循著“孝道”,孝道是我們中國人最突出的美德。
Ⅸ 關於孝的議論文
可見,上至領袖,下到百姓,無一不在遵循著“孝道”,孝道是我們中國人最突出的美德。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孝的議論文,僅供參考。
關於孝的議論文篇一:談孝道
我看過這么一幅漫畫: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為姥姥舉辦生日宴會。桌上美味佳餚,應有盡有,唯獨沒有姥姥的身影。卻見小外孫指著在廚房正在汗流滿面做飯的姥姥叫道:“姥姥,該您吹蠟燭了。”
好一個生日宴會,這哪裡是為老人舉辦的,分明是讓老人無償地為他們付出!我不禁問道:“中國五千年文明的孝道哪裡去了?”
我們知道,從古至今,“孝”字占據著幾乎全部人的思想意識。不論年長、年幼,都遵循著“孝”。古時候的“孝”便為“順”,孝順永遠連在一起,最後終於成為專有詞。一家之中,父親為一家之主,兒女必須言聽計從,不論對錯,一律服從,這也是孝的一種體現。
而今,“孝”的含義有了進一步的改變,從一味順從,深化到了求大同,存小異,從精神、物質兩方面來盡孝。我們經常可以發現:每當周末,一些老人的家裡總是兒女滿堂,聚在一起,對老人問寒問暖,給老人買補品,陪老人談天,孫子們也向老人匯報好成績,逗老人開心,這是新時代孝的體現。
社會在一天天地進步,從古時的一味順從發展到今天的物質、精神兩方面盡孝,無一不體現出中國人對“孝”的重視。
而國外與我們不同,他們那裡子女與老人之間的關系只是金錢關系,家長只負責把兒女撫養成人,其餘則撒手不管,全無關系了。而家長到了晚年,縱使兒女成群,也不會出現兒孫滿堂,歡聚一堂的情景,他們是冷漠的金錢關系。我聽過這么一件事,有一位老人孤身一人住在美國洛杉磯的一幢小房子里。有一天當郵差來送養老金清單時,發現這個老人已死去多時了。是由於突發心臟病而亡。據了解,她有九個兒女,個個生活得都不錯,還有一個是大資本家。可她在這九個兒女成人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她們,頂多在聖誕節時收到幾份小禮物。而在她死後,她的兒女也未曾表示過什麼。由此,我們就可以看出東西方文明的差異,至少是在“孝道”方面的差異。無怪乎有人這么評析: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是兒童的天堂,成人的戰場和老人的地獄。
可見,講“孝道”是中國人的美德之一。
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同志十分孝敬他的母親。有一次在他回家看望母親的時候,他的母親由於行動不便,年老多病,把褲子拉臟了。當她看見陳毅進來,忙把臟褲子藏到褥子底下。當陳毅發現褥子下的臟褲子之後,埋怨母親為什麼把褲子藏起來,自己的兒子有什麼顧忌的。她母親說:“這粗活還是讓別人去干吧。”陳毅卻說:“我是您的兒子呀?別人怎能代替呢!”說罷,三下五除二就把褲子洗好了。
可見,上至領袖,下到百姓,無一不在遵循著“孝道”,孝道是我們中國人最突出的美德。
我們青少年理應繼承這一美德,決不能像那幅漫畫所畫的那樣做,而是進一步把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發揚光大!
關於孝的議論文篇二:孝道
現代的都市,燈紅酒綠,不斷為了生存的我們,在愈演愈烈的競爭中,不斷接受著艱難困苦的考驗,不斷在“時光”洪流中掙扎,也在‘生活的淘汰賽’中不斷的出局,不斷地榮升,同時也享受著豐富的物質條件與精神財富。
可我們有沒有想過,每當想要早起的我們憊懶的躺在舒適的床上,不願在朦朧中睜開睡眼惺忪的雙眼時,我們的父母在做些什麼?每當,我們在電視機前歡聲笑語時,我們的父母又在做些什麼。每當我們跟父母無理取鬧時,可又曾想過父母的嘆息與悔恨。
滄桑的的臉上流逝著歲月的痕跡,斑白的頭發映刻著風霜的洗禮,枯黃的手“指向”的是生活的艱辛。然而身處在高度文明包圍中的我們為什麼總讓他們操心呢?為什麼?
在我中華綿延的五千年文化中,不乏有“孟母三遷”的典範,在不知不覺中父母已經替我們鋪好了道路,但換來的是“青春難駐”的逝苦啊、
著名作家汪國真的詩集中曾譜有一首《蝶戀花》寫到:“自古青春難駐,年少正好射虎,妙手婉風華,功就與君共駐。起舞,起舞,更有憧憬無數。”讀罷此詩,是否更應珍惜少年時?是否還“紙醉金迷”,自我陶醉呢?
那麼,請珍愛父母,留住時光。盡管時光荏苒,物換星移,但請不要揮霍青春,‘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不要忘記蒞臨在我們肩上的重擔,不要有太多悔恨。努力吧!
關於孝的議論文篇三:孝敬父母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中,從道義上來說,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學會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只有這樣做才能在全社會形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才能在當今和諧社會中形成人與人的和諧發展。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生活在這個世界,都源於自己的父母,是他們哺育著我們成長,是他們來成為我們生活之路上的護航者。然而,其實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背上了孝敬父母的這個責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孝敬父母。從古至今,人們都應該明白“百善孝為先”的道理,“子路借米救父母”,“朱德《回憶我的母親》”“孔融讓梨”這些故事都可以充分的證明了,孝敬父母在中國的傳統的美德中占據首要位置,生兒育女循環理,世代相傳自古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我們應該感謝父母,是他們給我來到這個世界的權力。然而少年的時光充滿著無限快樂,但是也伴隨著求學的喜怒哀樂,其中也包含了父母的多少酸甜苦辣。父母為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日夜操勞,任勞任怨。每當看到父母的黑發中增添的銀絲,發亮的額頭前留下歲月劃過的痕跡,就會有一種力量在不斷鞭策著我,讓我們去認真的學習,用自己的成績回報社會、回報父母,這也是一種行孝之策。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雖然我們現在還很年輕,有很多事情都還不能順理成章的去完成,但是我們可以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換位思考。我們每個人以後都將會成為孩子的父母,然而我們孝敬父母的方式也不只是你讓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而是在父母停下來休息時你遞上的那一杯涼茶,在他們辛勤勞動流下汗水時遞上的那一塊毛巾,在你學會第一次做飯時端上餐桌上的那一頓晚餐關於孝的議論文作文關於孝的議論文作文。父母喜歡的東西,子女要盡最大的努力去為他們准備,父母不喜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報答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道不遠人,父母面前能盡孝,才符合道義。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孝敬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如果我們不孝敬自己的父母,那就相當於一枝花插在花瓶中,雖然有色有香,卻失去了原有的根。養育之恩須圖報,望子成龍夢成真,孝順家風世世傳,綿延不絕代代興。道也,非遠人者,孝也,尊父母之所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