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論語關於孝的句子,孝順的名言警句
論語關於孝的句子
1、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2、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6、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7、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8、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9、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10、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1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12、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13、巧言令色,鮮矣仁。
14、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15、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關於孝的句子(2)
16、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17、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18、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19、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
20、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21、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22、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
23、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24、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25、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26、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2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28、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29、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0、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論語關於孝的句子(3)
3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3、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5、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6、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37、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8、父母,唯其疾之憂。
39、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0、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4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則以喜,一則以憂。
42、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43、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
44、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關於孝的句子(4)
46、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47、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4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49、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50、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1、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52、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
53、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54、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55、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56、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57、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
58、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為孝乎。
59、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60、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㈡ 論語中關於孝敬和仁愛的名言有哪些
論語中關於孝敬和仁愛的名言:
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學而》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
父母之,,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里仁》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
古者言之不出,恥恭之不逮也。——《為政》
以約失之者鮮矣。——《里仁》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為政》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學而》
德不孤,必有鄰。——《先進》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里仁》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先進》
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為政》
㈢ 論語中關於孝敬的名言有哪些
1、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2、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3、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4、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6、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7、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8、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9、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10、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11、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12、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13、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14、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15、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
16、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17、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
18、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19、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20、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21、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
22、孝敬父母經常能夠代替最高貴的感情。
23、堯舜之道,孝悌而已。
24、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後薄葬真乃賢兒。
25、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26、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代替的。
27、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第四》。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能夠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
28、咱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29、大孝終身慕父母。
29、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出自(春秋)《禮記》。
30、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31、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32、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說:「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出自(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33、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訊
34、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35、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父母含辛茹苦的將我們拉扯大,下面是有關孝敬父母的名言,一起來看看吧!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