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講中國古代「孝」的書和論文有哪些
有
看這里,網上資料,希望有所幫助
http://tieba..com/f?kz=95242542
漢代「以孝治天下」初探
孫景壇
內容摘要:漢代自武帝「崇尚儒學」 以後,思想上主要採用的是儒家的「孝治」, 兩漢都號稱「以孝治天下」。漢代從劉邦起就「重孝」,後來「孝」是漢初的輔助治國思想:惠帝表彰「孝悌」,呂後「舉孝授官」,文帝「置《孝經》博士」。漢代「以孝治天下」是武帝確立的,武帝在「孝治」上的重大舉措有二:一是確立了用人上的「舉孝廉」,另一是解決同姓王分封制弊端的「推恩令」。後來,漢代統治者不斷完善了有關「孝治」的立法。漢代「孝治」的原因,主要是由當時的同姓王分封制、小農經濟和「黃老之治」走向失敗,以及對漢初「孝治」的成功經驗的總結決定的。漢代「崇尚儒學」主要不是《五經》,而是《七經》,《七經》中最重要的又是《孝經》。《孝經》是漢代的必讀經,從中央到地方都要置「《孝經》師」,用人以《孝經》取士,《孝經》還是社會教化的工具。
關鍵詞:《五經》 《七經》 《孝經》 孝悌 舉孝廉 推恩令 以孝治天下
作者: 風魔1 2006-4-21 20:49 回復此發言
--------------------------------------------------------------------------------
2 回復:漢代「以孝治天下」初探
漢代「以孝治天下」之一瞥
漢代「以孝治天下」,原則上是自武帝始。因為漢代初期思想上主要以「黃老」治國,自武帝六年,「竇太後崩,武安侯田蚡為丞相,絀黃老、刑名百家言,延文學儒者數百人」[1],才主要以儒家思想治國。也就是說,只有從武帝尊儒後,「孝治」才能在漢代治國的主導思想中佔一席之地。
武帝在「以孝治天下」上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將「孝治」具體化為用人制度上的「舉孝廉」,二是用「孝治」解決了漢初自劉邦以來一直困擾漢統治者的政體問題。
關於「舉孝廉」:理論界都以《漢書·武帝紀》的「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為據,認為首次出現於武帝七年五月。其實,這里的「孝廉」雖連用,但仍「舉孝」是「舉孝」,「舉廉」是「舉廉」,即「舉孝一人、廉一人」。這只是對文帝時的「舉孝悌、力田、三老、廉吏」等政策的延續與發展。《漢書·文帝紀》載,文帝十二年,詔曰:「孝悌,天下之大順也;力田,為生之本也;三老,眾民之師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今萬家之縣,雲無應令,豈實人情?是吏舉賢之道未備也。」武帝只不過是僅舉了「孝」和「廉」而已。武帝真正「舉孝廉」,據《漢書·武帝紀》載,是元朔六年冬十一月,武帝下詔說:「公卿大夫,所使總方略,壹統類,廣教化,美風俗也。夫本仁祖義,褒德祿賢,勸善刑暴,五帝、三王所由昌也。朕夙興夜寐,嘉與宇內之士臻於斯路。故旅耆老,復孝敬,選豪俊,講文學,稽參政事,祈進民心,深詔執事,興廉舉孝,庶幾成風,紹休聖緒。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並行,厥有我師。今或至闔郡而不薦一人,是化不下究,而積行之君子雍於上聞也。二千石官長紀綱人倫,將何以佐朕燭幽隱,勸元元,厲蒸庶,崇鄉黨之訓哉?且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古之道也。其與中二千石、禮官、博士議不舉者罪。」有關部門在討論後回奏說:「古者,諸候貢士,壹適謂之好德,再適謂之賢賢,三適謂之有功,乃加九錫;不貢士,壹則黜爵,再則黜地,三而黜,爵、地畢矣。夫附下罔上者死,附上罔下者刑;與聞國政而無益於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進賢者退,此所以勸善黜惡也。今詔書昭先帝聖緒,令二千石舉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風易俗也。不舉孝,不奉詔,當以不敬論。不察廉,不勝任也,當免。」武帝正式批示「奏可」。這里的「舉孝廉」才是個專有名詞,即後來真正意義上的「舉孝廉」—— 「孝廉」是同一個人,不是分開的。「舉孝廉」在選舉時,主要考察的是「孝」,也不是「廉」,即一個人只要「孝」,就可被舉為「孝廉」。這里,「孝」必須是真實的,「廉」可以是潛在的,一個人只要「孝」就可能「廉」。「孝廉」在被選舉前不是官,只有被舉為「孝廉」,才能當官。「舉孝廉」此時被正式確定為用人制度。
關於政體問題:劉邦在建漢之初,由於異姓王的反叛,借鑒了西周初期「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經驗,刑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2],大封同姓王,建立了一個同姓王分封制的政治體制。血濃於水,同姓王分封制使漢政權得到了鞏固,國家也出現了繁榮的景象。但同姓王分封制仍有個弊端,就是封國過大的問題,各封國幾乎都有能力與中央朝廷對抗。文帝時,賈誼提出「改正朔,易服色,定官名,興禮樂」[3];景帝時;晁錯主張「削藩」,都是試圖解決這個問題。然而,晁錯的「削藩」激起「吳楚七國之亂」。武帝時,這一問題的解決更帶迫切性。武帝十六年,主父偃上書建議:「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余雖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4]主父偃的這一上書,又叫「推恩議奏」。武帝一看,既符合「孝治」的原則,又對各封國有實質性的削弱,於是就「制詔御史:『諸侯王或欲推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條上,朕且臨定其名號。』」[5]這一詔書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推恩令」。《漢書·武帝紀》載: 武帝的「推恩令」最先獲得了梁王、城陽王的響應,他們上書朝廷:願分邑於子弟。武帝下詔表示贊同:「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願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請與子弟邑者,朕將親覽,使有列位焉。」「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漢書·景十三王傳》中說得更清楚:武帝「用主父偃謀,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漢有厚恩,而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雲」。「推恩令」的偉大意義,不僅在於解決了漢初分封制向郡縣制的平穩過渡,也解決了中國古代自先秦以來分封制與郡縣制的矛盾。
作者: 風魔1 2006-4-21 20:51 回復此發言
--------------------------------------------------------------------------------
3 回復:漢代「以孝治天下」初探
此外,武帝還多次下詔「表彰孝」和關愛老人。如《漢書·武帝紀》載:元狩元年,詔曰「朕嘉孝弟、力田,哀夫老眊、孤、寡、鰥、獨或匱於衣食,甚憐愍焉。其遣謁者巡行天下,存問致賜。曰:『皇帝使謁者賜縣三老、孝者帛,人五匹;鄉三老、弟者、力田帛,人三匹;年九十以上及鰥、寡、孤、獨帛,人二匹,絮三斤;八十以上米,人三石』」;元狩六年又詔曰「今遣博士大等六人分循行天下,存問鰥、寡、廢、疾,無以自振業者貸與之。諭三老、孝弟以為民師,舉獨行之君子,征詣行在所」等。
自武帝以後,漢統治者基本上承襲了武帝以「孝治天下」的國策。第一,在用人制度上堅持「舉孝廉」。如《後漢書·荀爽傳》說:「漢制使天下誦《孝經》,選吏舉孝廉。」就是說,一個人只要「孝」,就會被舉為「孝廉」,並可當官。「舉孝廉」是兩漢士子進身的第一個台階,而且是歲舉,所以從這里出來的人才最多。只要翻翻《兩漢書》,「孝廉」隨處可見,直到漢代末期,曹操、李密等還都是「孝廉」出身。不過,此時的「舉孝廉」已嚴重摻假,如當時的童謠諷刺說「舉孝廉,父別居」[6]。
第二,堅持同姓王分封制。漢代與秦代在體制上最大的區別,就是漢代在體制上實行雙軌制,即分封制與郡縣制相結合。這里的分封制,主要是分封同姓王,異姓功臣一般只能封侯,而且後來封地都不大,不能形成國中之國。這是因襲武帝「推恩令」的結果。過去,理論界有人認為,漢武帝以後漢代的政治體制與秦一樣,都是郡縣制,不妥。秦是完全「廢分封、行郡縣,子弟為匹夫」,怎麼能與漢代相比?漢代在體制上一直以郡縣制為主,分封制為輔,堅持「以孝治天下」不動搖。
第三,不斷完善有關「孝親」問題的立法。如《漢書·宣帝紀》載:地節四年,詔曰:「導民以孝,則天下順。今百姓或遭衰絰凶災,而吏徭事使不得葬,傷孝子之心,朕甚憐之。自今,諸有大父母、父母喪者勿徭事,使得收斂送終,盡其子道。」為了使百姓能「盡孝」,免除「有大父母、父母喪者」的徭役;又詔曰:「父子之親,夫婦之道,天性也。雖有患禍,猶蒙死而存之。誠愛結於心,仁厚之至也,豈能違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孫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孫,罪殊死,皆上請廷尉以聞。」又解決了子孫「盡孝」與長輩「犯法」的矛盾。
第四,由「孝親」推及「敬老」,並將「敬老」也法制化。如《武威漢簡》載:宣帝時曾「制詔丞相御史:『高皇帝以來至本(始)二年,朕甚哀老小,年高受王杖,上有鳩,使百姓望見之,比於節。有敢妄罵詈歐之者比逆不道。得出入官府、郎第,行馳道旁道。......王杖不鮮明,得更繕治之。』」這是漢代關於「敬老」問題的立法。該漢簡還有一因欺侮老人被重罰的案例:「河平元年,汝南西陵縣昌里先,年七十受王杖,*(英+頁)部游繳吳賞使從者毆擊先,用訴,地大(太)守上讞廷尉。報:罪名明白,賞當棄市。」
由此,可見漢代「以孝治天下」之一斑。
漢代「以孝治天下」的原因
漢代「以孝治天下」,主要是由當時的政治、經濟、思想狀況和統治者的成功治國經驗等決定的。
漢初的政治狀況:如前所述,劉邦「刑白馬盟誓」所建立的同姓王分封制,雖然鞏固了漢政權,但尾大不掉,一些同姓王不服朝廷統治,甚至謀反,這對漢政權的觸動非常大。如何對待同姓王分封制,以晁錯為代表的觀點認為,一定要依法打擊,並予取締。就是說,同姓王分封制是禍根。另一種以賈誼為代表的觀點與晁錯很接近,要麼「廢分封」,要麼「眾分封」,但都要採用強制手段來解決。這兩種做法都違背了劉邦當年「封建親戚,以藩屏漢」的初衷。事實上,漢初同姓王分封制的弊端只在於封國過大,不在於同姓王分封制本身。相反,同姓王分封制的長處十分明顯:天下一家,異姓休想謀逆。而且,秦始皇當年不封子弟,陳勝、吳廣在大澤鄉一呼,天下響應,秦無「藩」可屏,迅即滅亡,是前車之鑒。漢若想使同姓王分封制既能繼續發揮「封建親戚,以藩屏漢」的積極作用,又能和平地解決封國過大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孝」對其籠絡和感召。因為「孝」是血緣紐帶中凝聚力最強的范疇,大家同祖同宗,「孝」是理所當然,無論是向中央朝廷「盡孝」,還是「以孝推恩分邑於子弟」,大家都心服口服。
作者: 風魔1 2006-4-21 20:51 回復此發言
--------------------------------------------------------------------------------
4 回復:漢代「以孝治天下」初探
漢初的經濟狀況:經濟基礎是小家經濟。小農經濟在思想上的根本要求是以倫理道德范疇做治國思想。漢初的「黃老之治」雖對其有一定關愛,但「黃老」本質上是一種法治精神,對小家經濟保護不利。如《史記·平準書》說:「當此之時,網疏而民富,役財驕溢,或至兼並豪黨之徒,以武斷於鄉曲。」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和促進小農經濟健康發展,客觀上就要求以儒家的「仁、孝」 思想治國。為什麼漢代後來「以孝治天下」,沒有「以仁治天下」呢?主要是由漢代小農經濟的狀況和「仁、孝」自身的特質決定的。我們知道,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一直是小農經濟,小農經濟盡管在西周後期「厲始革典」時就已暫露頭角,但真正在整個中國形成氣候卻是秦漢時期,秦末的陳勝、吳廣起義,才標志其作為一個有生氣的階級正式登上歷史舞台。所以,漢代的小農經濟仍屬小農經濟的早期。「仁、孝」作為治國思想雖都源於倫理道德,但二者是有分別的,這種分別來自倫理道德本身。我們今天都認為倫理道德是一個詞,沒什麼區別。其實,在人類初期,倫理是倫理,道德是道德,二者的內涵不一樣。倫理專指人們的血親關系,道德則既包含人們的血親關系,也包含了非血親關系。人類最初的社會共同體是血緣家庭,所以倫理關系是人類的初始關系,隨著血緣家庭的解體,至少在出現外婚制如「普那路亞」家庭時,才會產生道德。因此,相對「仁」來說,「孝」的范疇更古老。「孝」原是個純倫理概念,產生於道德出現之前,「仁」則是在道德出現之後的產物。既然漢代仍處小農經濟的早期,整個社會還不十分發達,「以孝治天下」比「以仁治天下」,更適合於小農經濟的發展。
漢初的思想狀況:思想上雖主要以「黃老」治國,但不搞思想專制,允許百家復興和並存。如惠帝時即下詔「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挾書律」[7];呂後時又重申:「前日孝惠皇帝言欲除三族罪、妖言令,議未決而崩。今除之」[8];文帝時,為了「廣游學」,增設《孟子》和《孝經》等博士[9],還專門派人到伏生處搶救《尚書》[10];至少在景帝時,已設《詩》、《春秋》博士,當時的轅固生就是《詩》博士、胡毋生和董仲舒都是《春秋》博士[11];武帝初期,又「置《五經》博士」[12]。漢初統治者對治國思想的探索始終是積極的,在「黃老之治」出現弊端後,文帝曾支持過賈誼「改正朔,易服色,定官名,興禮樂」,景帝支持過晁錯「削藩」,武帝支持過王臧、趙綰「立明堂以朝諸侯」,但由於怕惹起眾怒,這些改革都未進行下去。特別是,晁錯「削藩」的失敗,連同他所崇尚的「申、商」理論也於武帝元年被罷。[13]漢代統治者經過一番痛苦的摸索,終於在武帝初期發現「孝治」可行,武帝也正是用「以孝治天下」解決了當時社會在政治、經濟和思想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漢代是怎樣發現「孝治」可行的呢?筆者認為,主要來自劉漢政權對漢初「孝治」的成功經驗的總結。早在「黃老之治」時,「孝」就是漢代統治者治國的輔助思想。劉邦在建漢之初,曾倡導尊崇「三老」、上其父為「太上皇」[14];惠帝「令郡諸侯王立高廟」,「舉民孝悌、力田者復其身」,即首次表彰「孝悌、力田者」[15];呂後「初置孝悌、力田二千石者一人」,即「舉孝悌、力田者授官」[16];文帝置《孝經》博士,除繼續舉「孝悌、力田」 授官外,還「遣謁者勞賜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廉吏二百石以上率百石者三匹。及問民所不便安,而以戶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員,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17]。尤其是十三年,緹縈上書救父,文帝為其「孝」所感動,還下過《除肉刑詔》[18];武帝一繼位,亦下詔說:「古之立孝,鄉里以齒,朝廷以爵,扶世導民,莫善於德。然即於鄉里先耆艾,奉高年,古之道也。今天下孝子、順孫願自竭盡以承其親,外迫公事,內乏資財,是以孝心闕焉,朕甚哀之。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為復子若孫,令得身帥妻妾遂其供養之事。」[19]即要求嚴格執行「受鬻法」,使「孝子順孫得師帥妻妾遂其供養之事」。只有景帝時期對「孝」重視不夠,中央朝廷與各同姓王的關系也最緊張,後期終於爆發了「吳楚七國之亂」。平叛後,武帝三年,中山王劉勝等來朝。武帝置酒,劉勝一聽到音樂響起便哭了,向武帝諍諫道:「臣聞社鼷不灌,屋鼠不熏。何則?所託者然也。臣雖薄也,得蒙肺附;位雖卑也,得為東籓,屬又稱兄。今群臣非有葭莩之親,鴻毛之重,群居黨議,朋友相為,使夫宗室擯卻,骨肉冰釋。斯伯奇所以流離,比干所以橫分也。《詩》雲「我心憂傷,惄焉如搗;假寐永嘆,唯憂用老;心之憂矣,疢如疾首」,臣之謂也。」並「具以吏所侵聞。於是上乃厚諸侯之禮,省有司所奏諸侯事,加親親之恩焉。」[20]後來,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決策當與此有關。
作者: 風魔1 2006-4-21 20:51 回復此發言
--------------------------------------------------------------------------------
5 回復:漢代「以孝治天下」初探
《孝經》在漢代治國中的地位
理論界主導觀點一直認為,漢代自武帝「崇尚儒學」後,主要以《五經》(《六經》)治國。如有人說:「經學是一門包含有豐富哲學內容的古老的學問,它的研究對象是儒家經典,即《易》、《詩》、《禮》、《樂》、《春秋》等《六經》。《樂》有聲無書,所謂《六經》實際只有《五經》。......漢武帝立太學,置五經博士教授子弟,稱為『官學』。」[21]筆者認為,這一觀點有正確的一面,但他把經學只定義為《五經》,再完全用《五經》來說明漢代的治國思想,則是片面的。
必須承認,漢代的治國經典,除《五經》外,還有《孝經》和《論語》。漢人自已講的也不是《五經》治國,而是《七經》治國。關於《七經》,《後漢書·趙典傳》引李賢注說:「《三國志·蜀書·秦宓傳》載,秦宓《與商書》曰:『文翁遣相如東受《七經》。』謝承《後漢書》言趙典『學孔子《七經》』。」今人施宣圓等主編的《中國文代辭典》說:「漢代提倡『孝治』,貴族子弟先授《論語》、《孝經》,連同《詩》、《書》、《禮》、《易》、《春秋》五經,合稱《七經》。」這一看法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只講漢代以《五經》治國,不講《孝經》、《論語》是不對的。
在《兩漢書》中,記載學過《孝經》、《論語》的人很多。如《漢書》:《宣帝紀》載,孝武皇帝曾孫病已,「師受詩、論語、《孝經》」;《景十三王傳》載,廣川惠王孫去「師受《易》、《論語》、《孝經》」;《雋疏於薛平彭傳》載,宣帝「皇太子年十二,通論語、《孝經》」;《後漢書》:《鄭范陳賈張列傳》載,范升「九歲通論語、《孝經》」等。另外,兩漢時期,為《孝經》、《論語》作注的人也不少,如何休、鄭玄與馬融就是三個代表。《後漢書·朱馮虞鄭周列傳》注引《漢官儀》說:「武帝初置《五經》博士,後增至十四人。太常差選有聰明威重一人為祭酒,總領綱紀。其舉狀曰:『生事愛敬,喪沒如禮。通《易》、《尚書》、《孝經》、《論語》,兼綜載籍,窮微闡奧。』」可見,漢人確以《七經》為經典。
應當指出,在《七經》中,漢代統治者最重視的只有兩經,一是《公羊》,另一即是《孝經》。漢代「崇尚儒學」最流行的一句話是,假託孔子言:「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22]對此,班固在《白虛通·義德論》中解釋說:孔子「已作《春秋》,後作《孝經》,何欲?專制正於《孝經》也!夫孝者,自天子下至庶人上下通。《孝經》者,夫製作禮樂仁之本,聖人之德已備」。可見,《孝經》的地位在當時是十分重要的。這里的《春秋》不是指《春秋經》,也不是指《春秋三傳》,而是特指《公羊傳》,漢初人經常用《春秋》做《公羊》的代名詞。但《公羊傳》只在漢初最盛,到石樑閣會議時,它便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穀梁傳》也被立為經,平分了《公羊》的秋色,《公羊》也逐漸走向了暗淡。因此,漢代真正一直走紅的只有《孝經》。
在漢代,與《五經》比,《孝經》是必讀經。《五經》在原則上不要求「兼經」,即《五經》不必都通或一定要通兩經以上,只要求通一經就行。《孝經》則是人人都要讀,包括兒童和成人、男人和女人、文士和武夫,甚至包括外國留學生。如《漢書·匡張孔馬傳》載,匡衡曾上疏勸成帝「妃匹」說:「及《論語》、《孝經》,聖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後漢書·儒林列傳》載:章帝時,「自期門羽林之士悉通《孝經》章句,匈奴亦遣子入學」;其實,漢光武時期就曾令「虎賁士皆習《孝經》」;直到三國時,據《三國志·吳書·張顧諸葛步傳》載:「權嘗問韂尉嚴峻:『寧念小時所暗書不?』峻因誦孝經『仲尼居』。昭曰:『嚴畯鄙生,臣請為陛下誦之。』乃誦『君子之事上』,咸以昭為知所誦。」可見《孝經》在漢代的普及程度。
漢代從中央到地方,都設「《孝經》師」,有時還搞研討。如《漢書》:《平帝紀》載,「立官稷及學官。郡國曰學,縣、道、邑、侯國曰校.校、學置經師一人。鄉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經》師一人」;並詔征天下通曉「《五經》、《論語》、《孝經》、《爾雅》教授者,在所為駕一封軺傳,遣詣京師。至者數千人」;《昭帝紀》載,昭帝也詔曰:「《傳》:《孝經》、《論語》、《尚書》,未雲有明。其令三輔、太常舉賢良各二人,郡國文學高第各一人,賜中二千石以下至吏民爵各有差。」
作者: 風魔1 2006-4-21 20:51 回復此發言
--------------------------------------------------------------------------------
6 回復:漢代「以孝治天下」初探
漢代上至國家,下至官員,用人都以《孝經》為參照系。如《續漢書·百官志》說:「漢制:以《孝經》試士」;《後漢書·百官》也說:「《孝經》師主監試經。」這是國家的用人政策。《漢書·趙尹韓張兩王傳》載:韓「延壽嘗出,臨上車,騎吏一人後至,敕功曹議罰白。還至府門,門卒當車,願有所言。延壽止車問之,卒曰:『《孝經》曰:「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今旦明府早駕,久駐未出,騎吏父來至府門,不敢入。騎吏聞之,趨走出謁,適會明府登車。以敬父而見罰,得毋虧大化乎?』延壽舉手輿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過。』歸舍,召見門卒。卒本諸生,聞延壽賢,無因自達,故代卒,延壽遂待用之。其納善聽諫,皆此類也。在東郡三歲,令行禁止,斷獄大減,為天下最。」
漢人教育子女,不論是士大夫還是一般百姓,經常援引《孝經》。如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臨終前囑咐司馬遷要繼承他的事業寫《史記》時曾說:「余死,汝必為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且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23];《後漢書·仇覽傳》注引《謝承書》載:「元人羊凶惡不孝,其母詣覽言元。覽呼元,誚責元以子道,與一卷《孝經》,使誦讀之。元深改悔,到母床下,謝罪曰:『元少孤,為母所驕。諺曰:「孤犢觸乳,驕子罵母。」乞今自改』。母子更相向泣,於是元遂修孝道,後成佳士。」
更有趣的是:東漢末年張角起義,向栩擔心興兵擾民,便建議朝廷:「但遣將於河上北向讀《孝經》,賊當自滅」[24];又,宋梟為隴右刺史,患多寇叛,曾設想以《孝經》平叛,建議朝廷:「涼州寡於學術,故屢致反暴。今欲多寫《孝經》,令家家習之,庶或使人知義。」[25]如今天較有影響的黃梅戲《天仙配》,原型就是漢代「董永遇仙」。董永為什麼能遇仙呢?因為他「賣身葬父」,「孝感天地」。可見,《孝經》在漢代已植入了人們的信仰。
綜上可見,漢代「崇尚儒學」,從根本上說,是「以孝治天下」。正確認識漢代的「以孝治天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它能使我們認清漢代「崇尚儒學」的實質,即主要不是《五經》,而是《七經》中的《孝經》。其次,它能使我們認清漢武帝時期政治變革的主要舉措,就是確立了用人制度上的「舉孝廉」,和下了解決同姓王分封制弊端的「推恩令」。第三,它能使我們認清漢代的「重孝」與後世「重孝」的根本區別,即漢代的「重孝」不是側重於信仰和倫理道德,而是側重於政治指導思想。第四,只有正確認識漢代的是「以孝治天下」,才能更好批判繼承中國古代的「孝治」思想,進一步完善我們今天的「德治」理論。
作者: 風魔1 2006-4-21 20:51 回復此發言
--------------------------------------------------------------------------------
7 回復:漢代「以孝治天下」初探
參考文獻:
[1][4][5][11][23]司馬遷.史記·儒林列傳、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序、史記·儒林列傳、史記·太史公自序[M].
[2][3][7][8][10][12][13][14][15][16][17][18][19][20][24][25]班固.漢書·張陳王周傳、漢書·賈誼傳、漢書·惠帝紀、漢書·高後紀、漢書·文帝紀、漢書·晁錯傳、漢書·景帝紀、漢書·武帝紀、漢書·武帝紀、漢書·高帝紀、漢書·惠帝紀、漢書·高後紀、漢書·文帝紀、漢書·刑法志、漢書·武帝紀、漢書·景十三王傳[M].
[6]漢樂府·桓、靈童謠[M].
[9]趙歧.題詞[A]. 趙歧.孟子注[M].
[21]張岱年等.中國哲學史通覽[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4.130.
[22]孝經·鉤命訣[M].
⑵ 有關孝順的古代名人故事
① 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有哪些
一、湧泉躍鯉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② 與孝有關的古代名人或典故
郯子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郯國國君。父母年老患眼疾,郯子聽說鹿乳可以治好雙親的眼疾,便披著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親。獵人誤認其為鹿,正要射他,他趕緊大叫,並將實情相告,獵人敬其孝心,以鹿乳相贈,並護送郯子出山。
老萊戲綵娛親
老萊子,春秋楚國人。為了孝敬雙親,七十歲的他,塵亮常穿五色綵衣,學做孩子游戲。有時擔水進屋,詐跌在地,學孩子哭,千方百計逗二老開心,。他的孝行感動了楚王,親往請其出山輔政,老萊子面對高官厚爵,毫不動心,婉言謝絕了楚王的聘請,陪雙親終老山野。
仲由為親負米
仲由,字子路,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生性至孝,家境貧寒,常以野菜為食。仲由為孝敬父母,常從百里之外背米回來供養父母。仲由父母去世後,他隨孔子周遊列國時,在楚國面對美味佳餚,回憶起昔日生活之苦,思念其父母。
閔損單衣順母
閔損,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自幼喪母,後母給兩個親生兒子用棉花做衣服,給他用蘆花。一次,他為父親駕車,體寒手抖,車險些失控,父親怒而鞭打,蘆花飛出。父親決定休掉後母,閔損卻哭著勸阻:「娘在只孩兒一人受凍,娘走了兩個弟弟衣單。」後娘知道後深受感動,從此待他如親生。
劉恆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個兒子。生母薄太後患病三年,漢文帝處理完政務後,便陪在太後床邊,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服用的湯葯,親口嘗過後才讓母親服用。
江革行佣供母
後漢江革,早年喪父,為避戰亂,背著年邁的母親逃難。路遇強盜,培帆欲殺江革,江革哭告,有老母無人奉養,強盜感其孝,放其生還,江革背著母親最後在下邳定居下來。為了生活,他到一家人家當傭人,供養老母。後來他又背著母親回到老家臨淄。母親有事外出,他必定親自駕車緩緩前行。
曾母嚙指心痛
曾參,字子興,又稱曾子,魯國武城人。孔子弟子。著有《大學》一書。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一天,他進深山砍柴,家中來了客人,母親急盼兒歸,便咬了咬自己的手指,此時曾參忽感心痛,知是慈母呼喚,急忙背柴回家。真是母子連心。
虞蔡順拾椹供母
蔡順,字君仲,漢代汝南人。少年喪父,對母極孝。時遇王莽之亂,年歲飢荒,糧食缺乏。蔡順拾桑椹充飢,並以不同的容器分裝。一隊赤眉軍經過,問他,他說:「黑甜的給母親,青的給自己吃。」赤眉軍稱贊其孝順,贈牛腳一條,白米二斗,讓他帶回家供養母親。
黃香扇枕溫席
黃香,字文強,漢代江夏人,從小對父母孝順。9歲時,母親去世,哀痛至極,為母守孝三年。夏季天氣炎熱,其父因思念其母無法入睡,他就用扇子扇涼枕席。冬季天氣寒,他先用身體暖熱被褥,才讓父親上床休息。「黃香扇枕溫席」的故事就世代流傳下來。
陸績懷橘遺親
陸績,字公紀,吳郡(今江蘇蘇州)人。他出身官宦世家,從小深懂忠義孝悌之道。6歲時隨父赴九江見袁術。袁術用紅橘招待他,他隨手拿了幾個裝在懷里。辭別彎腰作揖時,紅橘從懷中滾落在地,袁術笑他:「你是我的貴客,怎麼還偷柑橘呢?」陸績答道:「我是想拿回去給母親嘗個新鮮。」袁術聽後深感他將來定是不同凡響的人物。「陸績懷橘遺親」的事跡廣為流傳。
楊香打虎救父
楊香,晉朝楊豐的女兒,14歲那年派中寬,隨父去田間收割稻子,突然一頭斑斕猛虎躍出,將其父撲倒在地。楊香聽到父親的叫聲,一個箭步跨上前,躍上虎背掄起拳頭,對著虎頭砸下去,後又將老虎的嘴按在坑裡。老虎因無法呼吸,倒地而死。楊香不畏猛虎,「打虎救父」的故事成了膾炙人口的佳話。
吳猛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豫章(今江西南昌)人。時年8歲,因家貧窮,買不起蚊帳,夏天夜間蚊子極多,打不完,趕不走,而父親又怕煙熏,年幼的吳猛實在沒有辦法了,突然想到:如果蚊子吃飽了就不會叮咬父親了。於是,他每晚都 *** 著上身,在父親的旁邊,任蚊子叮咬自己。
乳姑奉親不怠
唐夫人非常孝順,待婆婆極好。她的婆婆長孫夫人老了,牙齒脫落,不能咀嚼食物,她就用自己的奶喂婆婆。婆婆病了,唐夫人更是衣不解帶,日夜侍候在婆婆身邊,煎湯喂葯,小心看護。婆婆感動地說:「我沒什麼能報答你的,但願你的兒子、媳婦都會像你一樣孝順。」
壽昌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朝人。七歲時,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外出嫁人,母子不相見已五十餘年。宋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為了尋母親,他棄官前往陝西,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鄉。終於在同州(今山西大荔)找到母親,歡聚而歸。
庭堅滌穢事親
宋朝黃庭堅,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極其孝順,雖然任高官,對母親的生活仍照顧得體貼入微。因母親愛干凈,他每夜必親自為母親洗涮便桶,以安母心,沒有一刻放棄盡兒子的孝道。
③ 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1、打虎救父
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今河南沁陽人)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去田裡收割莊稼。 有一天,突然一隻老虎把他的父親銜去。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
於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終於鬆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詩頌曰:
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
父子俱無恙,脫身虎口中。
2、綵衣養親
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飢餓也不敢先嘗。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樣,使父母快樂。
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養親。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奉侍他們。」聽的人感到他真是個孝子。後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詩贊曰
乞酒奉親盡禮儀,高歌跳舞學嬌姿;
娛親精彩引歡笑,滿室春風不斷吹。
(3)有關孝順的古代名人故事擴展閱讀:
《二十四孝故事》是中國元朝成書的一本宣揚傳統儒家孝道的蒙養讀物,其中選輯了為封建王朝所稱頌的自上古至宋代的24個孝男孝女的事跡,敘之以文,詠之以詩,繪之以圖,目的在於「用訓童蒙」即培養兒童的封建孝德,並在民間廣泛流傳。在舊社會,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歷史上傳承下來的《二十四孝故事》,必須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進行辨證的歷史的分析。其中確實有值得繼承和弘揚的內容,但也有糟粕。值得繼承和弘揚的是——對父母的敬愛和關心、發自內心的事奉父母的精神。
在《二十四孝故事》中,幾乎都具有這種精神,這種精神具有它永恆的價值,這就是《二十四孝故事》的核心與精華所在。我們讀《二十四孝故事》,當以同情之心去了解古人。他們也許並非看重形式,讓後人件件照辦,而是想通過這些故事,告訴我們人世界還有「孝」之一字!
④ 歷史人物中的孝敬故事
1、孝感動天舜
孝感動天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
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2、賣身葬父董永
漢朝時,有一個聞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裡非常貧困。他的父親去世後,董永無錢辦喪事,只好以身作價向地主借錢,埋葬父親。喪事辦完後,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還錢,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攔住董永要董永娶她為妻。
董永想起家貧如洗,還欠地主的錢,就死活不答應。那女子左攔右阻,說她不愛錢財.只愛他人品好。董永無奈,只好帶她去地主家幫忙。那女子心靈手巧,織布如飛。
她晝夜不停地幹活,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織了三百尺的細絹,還清了地主的債務、在他們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樹下時,那女子便辭別了董永。相傳該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動,遂下凡幫助他。 有詩頌曰: 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織線償債主,孝感動蒼穹。
3、卧冰求鯉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養他,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總是讓他打掃牛棚。父母生病,他忙著照顧父母,連衣帶都來不及解。
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於冰上,忽然間冰化開,從裂縫處躍出兩條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繼母又想吃烤黃雀,但是黃雀很難抓,在王祥擔心之時,忽然有數十隻黃雀飛進他捕鳥的網中。
他大喜,旋即又用來供奉繼母。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4、劉恆親嘗湯葯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了西漢政權。劉邦的三兒子劉恆,即後來的漢文帝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劉恆對他的母親皇太後很孝順,從來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這可急壞了劉恆。他母親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
劉恆親自為母親煎葯湯,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床前。每次看到母親睡了,才趴在母親床邊睡一會兒。劉恆天天為母親煎葯,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嘗一嘗,看看湯葯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親喝。劉恆孝順母親的事,在朝野廣為流傳。人們都稱贊他是一個仁孝之子。
5、魯迅孝敬父母
魯迅一生剛正不阿,他從來都是心口如一,從不違心地屈從別人,唯有在家庭中他對母親妥協過。魯迅二十多歲時,母親做主給他定了親,並於1906年夏把他從日本召回來,逼他結婚。
魯迅對這樁包辦婚姻雖極為不滿,但又不願刺痛母親屢遭創傷的心,只好屈從了。魯迅曾說:「當時正處在革命時代,以為自己死無定期,母親願意有個人陪伴,也就隨她了。」
魯迅工作以後,首先在生活上給母親以關心和照顧,盡量使母親過得舒適、安樂一些。他在北京與母親同住期間,雖然工作忙,時間緊,但為了不讓母親感到寂寞,每天晚飯後都要到房間與她聊天。
平時,魯迅在出門之前,總要先到母親屋裡說聲:「阿娘,我出去哉!」回來後,也一定去母親處說聲:「阿娘,我回來哉!」還時常帶回些母親喜歡吃的小食品。
⑤ 古代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孟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孟子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他和專母親屬一起生活.母親對他抱很大的希望,送他去讀書,自己在家織布維持母子倆的生活.
開始的時候,孟子天天讀書,可過了一段時間,他覺得讀書很枯燥,就不想再讀下去了.
一天,還沒放學,他就偷偷地跑回了家.母親正在織布,一見他,就奇怪地問: 「你怎麼這么早就放學了?」孟子滿不在乎地說:「我不想讀書了。」母親聽了心裡十分難過,他想了一會,把兒孟子叫到織布機旁,讓他看她那快即將織完的布。突然,母親拿起割布刀把布割斷。孟子大吃一驚,問母親:「您為什麼把布割斷?」 母親語重心長的說:「這塊布本來快織完了,現在把它割斷,實在可惜。這和你讀書半途而廢一樣。布是一根一根線織成的,人的學問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如果不能堅持下去,就會一事無成。」
母親的一席話使孟子深受教育,他立即返回先生那裡堅持讀書。從此,不論是讀書還是做事,孟子都有始有終,堅持到底。後來,他終於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⑥ 有關孝順的名人短故事
1. 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2. 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3. 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4. 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5. 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6. 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隻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7. 戲綵娛親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綵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8. 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9. 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10. 行佣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慾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僱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11. 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陸績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 12. 埋兒奉母 郭巨,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一說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 13. 扇枕溫衾 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童」。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黃香盡其所有賑濟災民。著有《九宮賦》、《天子冠頌》等。 14. 拾葚異器 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飢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飢。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 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三斗白米,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
⑦ 關於中國古代十大孝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孝的故事有 大孝感天、聞雷泣墓、親嘗湯葯、丁蘭刻木、鹿乳奉親、江革背母、百里負米、賣身葬父、卧冰求鯉、以身喂蚊。
1、大孝感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
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歷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2、聞雷泣墓
王裒是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9、以身喂蚊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10、 卧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7)有關孝順的古代名人故事擴展閱讀:
「孝」是古代中國,乃至現代中國一項極其重要的倫理關系准則。長期以來,國人對「孝」涵義的理解,存在著較嚴重的偏頗,甚至是誤解。按照《禮記》等文獻的記載,「孝」是一個錯綜復雜的概念體系。它包涵了「孝」、「敬」、「諫」、「全身」、「繼志」等內容。
古人認為,最低等級的「孝」,是指向父母長輩提供衣服、食物等物質生活資料,「以其飲食忠養之」,滿足父母的基本物質需求。
⑧ 有關孝的名人事例
1、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
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歷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2、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四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3、拾葚異器
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飢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飢。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
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 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三斗白米,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
4、聞雷泣墓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
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5、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⑨ 古代名人孝敬父母的小故事。有哪些呢
可以參考二十四孝故事。下面選幾個供參考。
1.卧冰求鯉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養他,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總是讓他打掃牛棚。父母生病,他忙著照顧父母,連衣帶都來不及解。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於冰上,忽然間冰化開,從裂縫處躍出兩條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繼母又想吃烤黃雀,但是黃雀很難抓,在王祥擔心之時,忽然有數十隻黃雀飛進他捕鳥的網中,他大喜,旋即又用來供奉繼母。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