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孝道 觀後感
――畢淑敏《孝心無價》
既然父母對兒女如此恩重如山,做兒女的又有什麼理由不孝敬父母呢?不僅沒有任何理由,而且做兒女的對父母的孝敬無論好到什麼程度都不為過。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子女者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在中國歷史上,從古到今,沒有哪個朝代不重視孝道,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視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當代不少倫理學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處理人際關系的第一台階,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關心他人、自覺上進、熱愛祖國等品德形成的基礎。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凡是精忠報國、事業有成的人,都和聽從父母善言、尊敬奉養父母、不忘父母養育之恩是分不開的。凡是不敬師長、不講信用、不思進取、好逸惡勞、自私自利、無惡不作、干盡天理不容、危害社會和人民利益的人,都是敗家子、逆子;尤其是對父母忘恩負義的人更是不孝之子。
在古代,帝王選用良才時,首先就看你是不是孝子。他們認為:連生養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怎麼會對我君王盡忠呢?此說十分有理。因為孝敬父母的人忠心耿耿,實在可靠。可見,孝敬父母是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礎。所以,中國古代是以孝道作為思想教育的中心,有德之君以孝治天下,其本人也是百姓行孝、盡孝的好榜樣。
Ⅱ 劉余莉《大家談孝》講座觀後感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並發揚光大,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凈化心靈。
Ⅲ 《孝敬父母學會感恩》 主題班會
《孝敬父母學會感恩》 主題班會(4篇)
上學期間,大家都接觸過主題班會吧?主題班會有鮮明的主題和明確的目的,既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活動形式,又是使學生得到鍛煉的活動方式。你都參加過什麼類型的主題班會?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孝敬父母學會感恩》 主題班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案例背景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美德。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過分強調成績,忽略思想教育,導致大多數九零後的獨生子女對「孝」的認識越來越淡薄,頂撞、怨恨父母、缺乏感恩的現象司空見慣。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培養學生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熱愛社會具有深遠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
1、增強學生孝敬父母、尊重長輩的責任感。
2、知道怎樣孝敬父母,以實際行動感謝父母。
三、班會准備
1、班級布置,黑板報
2、分組搜集「孝「的故事、古詩
3、歌曲《母親》《感恩的心》
4、「孝」的調查問卷(課前完成,統計結果)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師:是誰喂我們第一口飯?生病時,精心守護在床邊?取得成績時,比我們還高興的是誰?欣賞歌曲《母親》(多媒體展示歌詞)有些愛是無私的,默默無聞的,細小得叫人不容易察覺的。這些愛就是父愛和母愛,看似平常,可卻是最偉大的愛。我們應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和孝敬父母。
2、講解故事,樹立榜樣
故事一:(教師講解)一天放學較晚,我們班的同學李逸跑到我的辦公室說「老師,可不可以明天掃地,今天我要回家」,他支支吾吾半天說:「我要回家給我媽媽做飯、燒湯,還要送飯,我媽在帶病上班,我回去晚了,媽媽就吃不到飯了。」才上六年級,個子不高,不愛說話,他居然會做飯,還會燒湯?知道媽媽在帶病上班?聽了他的話,我感動得眼淚充滿了眼眶,半天都沒說出一個字。李逸是老師學習的榜樣,更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故事二:(學生講解)大笑星葛優得知父親生病時,第一時間從電影拍攝現場趕到醫院照料父親,熬雞湯燉排骨,記者采訪時誇葛優特孝順,話沒說完,葛優打斷她:停,趕緊停,您再說我渾身就起雞皮疙瘩了,孝順是什麼?就是一個人應該做的事情,沒什麼值得吹捧的。
古詩:《遊子吟》(學生朗誦,背景音樂播放感恩的心)
3、展示調查結果(全班答題人數的百分比),激發心靈潛力
⑴你記得父母親的生日嗎?
A記得(15%)B不記得(85%)
⑵你知道父親節、母親節是哪一天嗎?
A知道(37%)B不知道(63%)
⑶在節日里或父母過生日時,你是否會給父母送祝福?
A送祝福(44%)B沒有行動(56%)
⑷你平時在家裡會主動做家務嗎?
A會(26%)B不會(74%)
⑸你會自己洗自己的衣服和襪子嗎?
A會(32%)B不會(68%)
⑹你會願意幫父母洗腳嗎?
A願意(5%)B不願意(95%)
⑺父母或自己不開心時,你主動和父母談心嗎?
A會(18%)B基本不會(82%)
⑻你經常會因一些小事和父母意見不合而爭吵嗎?
A會(75%)B不會(25%)
⑼你乘車時能讓老人先上車或者為老人讓座嗎?
A會(34%)B不會(66%)
⑽你認為怎樣做才是孝順父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互交流,暢談想法
按調查問卷答題情況分為三組,1~3個選擇題做得較好的為A組,3~6個為B組,6~9個為C組。小組交流,分組發言。
A組:張成材:我發現自己不夠孝順,做的遠遠不夠,應該多幹些活。
B組:李安:關心父母,不僅僅靠嘴上說說,行動才是最重要的。
C組:盛探蕊:我總是因為一些小的事情和父母發生爭吵,要多和父母溝通。
……
師:誰都會犯錯,關鍵是認識和改正錯誤,調查結果可見,我們班級相當一部分同學缺乏孝敬父母的意識。一方面,生活質量提高,父母對大家的溺愛讓同學們習慣了舒適的生活,缺少為父母做什麼的意識;另一方面,有孝心的同學往往停留在口頭上,沒有很好地實際行動;第三方面,缺少與父母溝通,對父母了解較少。希望同學通過問卷結果發現自己的不足並加以改正,做個孝順的好孩子。
5、暢談做法,付出行動
欣賞公益廣告視頻《給媽媽端水》。
學生暢談打算和做法:掃地、好好學習、聽家長的話……
教師小結,提出建議:大家講的情真意切,實實在在。孝敬父母不僅是一種美德,更重要的是一種實踐活動,同學們可以從下面五點做起。
⑴熟知父母。了解父母的生日、工作、愛好……
⑵自己事情自己做。主動起床、疊被、洗漱……
⑶家裡的事情幫助做。做點家務、洗洗碗、拖拖地……
⑷精神上學會安慰父母。給父親送杯茶、洗洗腳、揉揉肩、說幾句溫馨的話……
⑸刻苦努力學習。專心聽講、積極發言、努力學習……
6、傾聽歌曲,懂得感恩
播放《感恩的心》全班齊唱。
7、課後小結,深化主題
師:父愛如山,母愛如水,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除了父母,身邊還有很多關心我們的人,老師、同學和朋友,只有互相付出愛,一個家庭才能美滿,一個學校才能融洽,整個社會才能和諧。衷心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日子裡以實際行動,從身邊小事做起,孝敬父母,理解他人,做一個懂感恩、樂奉獻、有良知的中學生,把中華美德發揚廣大。
8、鞏固新知,分層作業
⑴老師和學生為即將到來的的母親和父親節送一份自己做的禮物(書信、賀卡、折紙等),禮物自選,並寫出自己最想對父母說的話。
⑵A組同學完成教學過程5中(暢談做法,付出行動)的⑴⑵;B組完成⑴⑵⑶;C組完成⑴⑵⑶⑷。一個禮拜後由組長電話回訪家長,評選每組前兩名同學頒發石筍中學六二班孝敬父母模範獎。
五、本課小結
本課教學目的明確,過程層次分明,教學手段多樣,步步深入,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先聽歌曲《母親》營造情感氛圍;再通過故事,樹立榜樣;隨後展示調查,激發學生思維火花;再通過視頻《給媽媽端水》和暢談做法,使學生對孝的認識升華、為課後作業的展開創造良好條件;最後通過歌曲《感恩的心》首尾呼應,呼籲學生孝敬父母,學會感恩。
六、案例反思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思想教育非常重要,本課在調查的基礎上,發現學生孝敬父母意識淡薄,為幫助學生建立孝的意識,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注重分層教學,教學過程有一定坡度,教學目的明確。學生相互合作,交流發言,更多的同學參與到課堂,體驗了學習的快樂。
分層教學方面,首先在課前准備過程中,不同特長和愛好的.同學安排不同的任務,比如,語言功底好的尋找古詩;計算機好的找視頻和歌曲;繪畫功底好的布置黑板等;有表演天賦的講故事。其次,作業⑴形式多樣,供不同層次和愛好的同學選擇,老師和學生一起完成作業,起表率作用。作業⑵分成易、中、難三個層次,有不同起點和難度,對各層次的學生都有針對性和挑戰性。一周後,學生電話回訪家長,結果A組同學知道父母生日的佔100%,B組學生在家中能經常幫家長做家務的佔56%,提高了30%,C中能夠經常和父母溝通的提高了28%。最後,3組採用不同的評價制度,每組進步的同學都能得到肯定和鼓勵。
七、有待討論的問題
1、根據班級學情,如何在以後更好的實現分層教學,讓更多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2、孝的教育僅僅靠一節課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是否必要增設講座或拓展課,是否必要長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比如徵文比賽、班級月度孝星、學期孝星評選、講講身邊孝的故事等,讓孝道深入學生的心靈。
一、班會目的:
1、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父母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
2、讓學生體會感恩是最幸福的、最甜美的。
二、活動過程:
(背景音樂:《奉獻》)
甲:舔犢情深,父母之愛,深入大海。
乙:他們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甲:他們的愛是無私的,無畏的,真誠的,偉大的,是不追求回報的。
乙:我們該要感恩父母,感謝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感謝他們給予了我們人世間最濃的親情和最深的掛念。
甲:敬愛的老師。
乙:親愛的同學們。
合:五年二班《孝敬父母?學會感恩》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甲:你知道什麼叫「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嗎?
乙:不知道啊,你想說什麼呢?
甲:還是讓小博士來給大家講吧
小博士:大家好,下面就由我——小博士來為大家做講解:
據說「烏鴉反哺」是烏鴉的習性。當烏鴉年老不能覓食的時候,它的子女們就奔波於田野叢林尋覓害蟲和穀物,銜回來嘴對嘴地喂給老烏鴉。無獨有偶,「羊羔跪乳」的習性也可謂異曲同工,殊途同歸: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著。它知道是媽媽用奶水喂大它的,跪著吃奶是感激媽媽的哺乳之恩。就是這樣了。
乙:太感人了。烏鴉知道反哺、羊羔知道跪乳,唉,我們又怎麼樣呢?
甲:是啊,對於生我養我的父母,我們回報了什麼呢?細細想來,時常對著父母大吼大叫的是我,時常把父母累的直不起腰的是我,時常嫌父母嘮叨的是我……
乙:我也是啊,我們都得深刻的反省自己,父母為我們做了什麼?而我們回報了父母什麼?
小博士:不好意思,補充一下,「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知恩圖報,也就是古訓所講「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甲:沒錯,接受了恩惠我們就應該懂得回報,讓我們學會感恩。
乙:一個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
甲:因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才能使我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裡體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
甲:讓我門用一份真摯的語言來感恩父母的愛。
請聽歌曲《燭光里的媽媽》《感恩的心》
乙:感恩父母,是他們讓你體驗生命,是他們使你不斷長大,感恩父母是他們讓你度過難關
甲:感恩父母,讓我們從小事做起。為父母洗一次腳,為他們做一次飯,獻給父母一束鮮花,對他們說一聲謝謝,讓我們祝願天下所有父母幸福安康。
乙:有一種愛是無法言表的感動,是伴隨一生的感恩——母愛……
母愛如一股涓涓細流,雖無聲,卻能夠滋潤受傷的心靈。它平凡,卻在平凡中孕育著一份驚人的偉大!有時,母愛是一盞指路燈,引導我們走出迷茫,追隨光明……
甲:父愛如傘,為你遮風擋雨;父愛如雨,為你濯洗心靈;父愛如路,伴你走完人生。恐懼時,父愛是一塊踏腳的石;黑暗時,父愛是一盞照明的燈;枯竭時,父愛是一灣生命之水;努力時,父愛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時,父愛又是鼓勵與警鍾。父愛,如大海般深沉而寬廣。
乙: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用最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
甲:父母的愛無聲無息的,是無法形容的,只有用心才能體會。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心有感恩,讓我們為父母送出最美好的祝福,感謝天下所有的父母。祝天下所有人的父母安康幸福。
合:六年二班《孝敬父母,心存感恩》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一、背景:
如今的小學生從小被父母呵著護著,從不知父母生活的艱辛勞累,不知父母的希望和期待。他們總埋怨父母的嘮叨、麻煩,怨恨父母不理解自己,但從來不會從父母的角度,去為父母想想,體諒生活的忙碌與勞累。
二、班會目的:
1、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愛的聖潔、無私和偉大。
2、讓學生學會理解父母,關心父母,孝敬父母,以實際的行動報答父母。
三、班會形式:
1、歌曲《燭光里的媽媽》、《感恩的心》、
2、《愛進我家》《天下父母心》flash 及體現父愛母愛的圖片。
3.母愛故事:《從狼嘴裡交換出來的母愛》及一封《一位辛酸父親的來信》。
4.小組討論發言
5.趣味競賽(評最佳合作小組獎)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感受父母之愛:
請聽一個震憾人心的故事——《從狼嘴裡交換來的母愛》。
(生講故事,播放flash《天下父母心》
下面請欣賞著名羅立中的油畫——《父親》及朗讀賞析。
(生邊聽邊觀賞)
下面請欣賞20xx年11月4日《中國青年報》刊登的《一位辛酸父親的來信》,(生邊聽邊看信,背景音樂:《江河水》flash)
(二)話說父(母)愛:如何做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我們該怎麼報答父母呢?(孝敬父母)
2、我們應該怎麼孝敬父母呢?以下這些同學的行為是孝敬父母嗎?
(展示課件)片段一:小李在走廊追逐,一不小心滑了一跤,腿受傷了,要上醫院。父母從各個地方跑到醫院,非常擔心。
你覺得這是孝敬父母嗎?(不是,沒有照顧好自己,讓父母擔心。)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孝敬父母的開始。
討論:孝敬父母還包括哪些方面呢?(請同學回答)
1、注意安全,不要讓爸爸媽媽擔心
2、關心爸爸媽媽
3、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4、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減輕爸爸媽媽的負擔
5、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比一比:「了解父母有多少」
本部分將以比賽的形式,提出一些與父母有關的問題,讓同學們根據實際情況舉手回答,答對的同學獎勵一份小禮品。這些問題有:
1、爸爸媽媽的生日分別是幾月幾日?
2、爸爸媽媽平時最喜歡吃什麼?
3、爸爸媽媽最喜歡什麼體育活動?
4、爸爸媽媽最喜歡什麼顏色?
5、爸爸媽媽最喜歡看什麼電影(電視劇)?
6、爸爸媽媽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什麼話?
7、爸爸媽媽早上幾點起床?晚上幾點下班?
(四)請四位同學來讀一讀他們的感恩宣言)
齊唱歌曲《感恩的心》
(五)頒發最佳合作小組獎
五、總結:
同學們,通過本次主題班會,我們認識到了認真學習,關心父母,照顧好自己,注意安全等,都是孝敬爸爸媽媽的體現。但只是知道是不夠的,它還需要我們拿出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所以我們應當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把爸爸媽媽放在心上,真正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六、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
1、唱一首歌。
輔導員:尊敬的各位老師們、同學們:
蛟川中心學校三(2)中隊「道德講堂」現在開始,題目為:《孝敬父母,學會感恩》。
主持人1:讓我們一起來唱一首《遊子吟》吧!
主持人2:唱了這首歌,大家覺得抒發了詩人孟郊怎樣的情感?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心情?
同學:表達了詩人贊頌母愛,熱愛母親的思想感情,對母親的懷念……
主持人1:是啊,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誠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
主持人2: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最後兩句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託赤子熾烈的情懷,對於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於萬一呢?
主持人1:慈母的一片深篤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樸素自然,親切感人,撥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弦,催人淚下,喚起普天下兒女們親切的聯想和深摯的憶念。
主持人2:擁有父愛,我們的軀體不再寒冷,擁有母愛,我們的技葉常綠常青。親愛的同學們,今天我們班隊課的主題就是「……」(指著黑板)
同學:孝敬父母,學會感恩。
2、看一部短片。
主持人1: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二十四孝》中的動畫片吧!——卧冰求鯉。
主持人2:看了這篇短片,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3、誦一段經典。
主持人1:讓我們一起來誦讀一段《弟子規》吧
〈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4、講一個故事。
主持人1:接下來讓我們來聽一個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吧。(看屏幕,學生講述,配樂)
同學:5月13日中午,救援隊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沒有了呼吸。透過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雙膝跪地,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地支撐著身體……救援隊員從空隙伸手進去,確認她已經死亡,又沖著廢墟大聲呼喊,沒有任何回應。這是震後的北川縣,還有很多人在等待著救援。救援隊走向下一片廢墟時,隊長好像意識到什麼,忽然返身跑回來,他費力地把手伸進她的身下摸索,高聲喊,「還有個孩子,還活著!」
一番艱難的努力後,人們終於把孩子救了出來。他躺在一條紅底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個月大,因為有母親的身體庇護,孩子毫發未傷。
隨行的醫生過來准備給孩子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地看了一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孩子,如果你能倖免於難,一定要記住,媽媽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簡訊的人,都落淚了……
大災難面前,母愛,孕育了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跡。
不管時間過去多少天,過去多少年,這位偉大的母親的形象都將永遠鐫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主持人2:同學們,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媽媽都和這位地震中的母親一樣偉大。來聽聽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
同學:(學生習作)
5、談一番感想。
主持人1:這樣的事情我們並不陌生,曾幾何時,也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們想對媽媽說什麼?
同學:……
主持人2:那麼讓我們一起對媽媽說出這一句:媽媽,謝謝您!
6、送一份吉祥。
主持人1:古人雲:百善孝為先。自古有子路借米,黃香暖被感動人間,作為我們在校的一名小學生,我們我們應該怎麼孝敬父母呢?先來看一看,以下這同學的行為是孝敬父母嗎?
片段:小李在家作業不自覺,表現不好,當媽媽如實填寫家校練習冊時,就又哭又鬧,一定要讓媽媽把他寫得好一點,媽媽不同意,他就一把把家校練習冊搶過來,來到學校,媽媽向老師說這件事的時候,他又對媽媽發脾氣,賭氣不理媽媽。
;Ⅳ 怎樣做一個孝敬父母的講座
「時間都去哪兒了」……父母在我們長大的時候也在一點一點的變老,孝順父母是無時無刻要做的事,心裡牽掛著父母,多陪陪父母都是愛的表現。
如何孝順父母演講稿一
聖人孔夫子對「孝」有幾種不同的態度。但我覺得,如果要以一個新時代的中學生來說,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其實很簡單。首先要為父母著想。父母一天到晚奔波不息為了我們而努力地工作。日落歸家自然不甚疲憊,渴望得到家人的關愛。倘若這時同學們不知趣地惹父母生氣,父母若心情急躁,肯定會忍不住破口發怒。這樣的話,不僅雙方都很不高興,而且還會破壞家庭和-諧的氛圍。
如果同學們對疲勞的父母不聞不問,又恐怕太過於無情。古人半面之交,尚且識而呼之。父母-子女同居一個屋檐下十餘年寒暑之久更應當彼此諒解。
其次要尊重和孝敬父母。那麼該如何尊重、孝敬呢?是不是每天父親回家遞上一支昂貴的雪茄?還是母親回來時獻上一枚寶貴的鑽石?都不是。其實,真正的長時間的尊重和關愛融入了每一個細節,比如說為父母倒上一杯水,噓一句寒問一句暖。這些看似小到微不足道的事情卻能讓父母感動不已。
有這樣一個故事: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還有這樣一個故事:東漢黃香,九歲時喪母,伺奉父親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童」。
由此可見,「孝」的精神在儒家思想佔主導地位的中國古代社會得到了充分發揮,且成了衡量一個人的重要標准。
那麼再反觀當代中國,在這儒家發源的土地上我們還能尋得幾絲「孝」的影跡?隨手翻開一頁報紙:有優秀學子獨自學習並照顧奶奶的感人事跡,令人唏噓和感動;但同版也有網癮少年為用錢打死爺爺的家庭慘-案,令人心寒而恐懼……倘若網癮少年心中還有「孝」這個字,那麼在沖動前一刻想想自己的父母長輩泛白的雙鬢,那就退一步海闊天空吧!但若無「孝」這個字,那麼就更無良心可尋,要傷天害理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讓長輩欣慰,最大的還是在於我們自身。自身優異,長輩看著自己栽培的樹苗長成參天大樹,心中之喜悅自然就不必細說了。這,就是我們能夠力所能及對父母長輩們表示的最大的一份孝心。
Ⅳ 文明孝義謙恭有禮講座內容
文明孝義謙恭有禮講座內容如下:
1、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學會關心父母、體貼父母,盡可能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勞動。當父母生病時,我們要盡心盡力照顧,幫助他們早日康復。同時,我們也要以身作則,引導身邊的人尊重長輩、孝敬父母。
2、促進社會和諧:謙恭有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人際交往中的基本准則。通過講座,可以讓人們更加註重禮儀,尊重他人。
3、培養良好道德品質:謙恭有禮不僅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准則,更是個人道德品質的重要體現。通過講座,可以讓人們更加註重道德修養,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4、促進國際交流合作:文明禮儀是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基礎。通過講座,可以讓人們更加了解和遵循國際禮儀規范,促進國際交流合作,推動國家間友好往來。
Ⅵ 於丹講座觀後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於丹講座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這次學校組織小朋友和家人一起觀看於丹老師的孝心、人格等道德教育講座,我覺得很有教育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愛心樹的故事
關於孝道,《愛心樹》這個故事是一部很貼切、很感人的教育教材。這棵愛心樹可以為了那個小男孩奉獻出自己的枝、葉、果實和樹乾等來幫助孩子,我想在中國社會現有的家庭教育中很多的爸爸媽媽都是以這種「愛心樹」的形式在無私地為孩子們付出。一方面讓我很感動,感動於爸爸媽媽對子女無私的愛、無私的奉獻;另一方面也凸顯出中國式教育的弱點,於是就產生了「啃老族」這一新詞彙。
二、衡李贈人金子,不如贈人點石成金的金手指
古語有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與「贈人金子」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在說你升蔽送人物質,不如教人學會創造物質的方法。爸爸媽媽亦是如此,在你給子女創造足夠多的物質財富時,他們總有花光花完的一天,而教會他們創造物質財富的方法,那他們也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靠自己後天創造的物質財富,我認為這個才是重點。
三、如何在繁雜的現代社會環境中自立自強
其主要的問題就是要讓孩子自我去發現,多與社會、自然接觸,靠他們自悟而自己發現問題,才能更好地培養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他們的自強不息,培養他們的自信心,這樣才會讓他們立於社會的不敗之地。孩子有自信,孩子也會散發出他個人的「人格芬芳」。於丹老師說:「一鍋同樣溫度的水,卻煮出不同的東西。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處於相同的社會環境下,只要有自信,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會自主地散發出自身特有的人格魅力。」這樣才會讓他們離成功的距離越來越近。
孩子的教育方式多種多樣,爸爸媽媽自身就是老師,以身作則為自己的孩子慢慢地講述著許多的人生哲理。
今天,我看了於丹老師的專題講座,感觸很深。
於丹老師在講座中主要是強調我們中小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的同時,還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心他人,讓每一個中小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於丹老師首先談到「孝」。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為,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要對生活充滿感恩的心,感謝父母,尊敬老師。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內在的一種責任。
然後談到「仁」。仁就是要學會怎樣處理兩者的關系,要充滿愛心,和善待人。《三字經》里說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說,人在剛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著各自生存環境的變化,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教育孩子要與人和睦相處,懂得一個人的痛苦,由兩個人分擔,痛苦就減少一半,相反,一個人的快樂,兩個人分享,快樂就增加了一半,與人交往,多關愛他人,使自己健康,快樂的成長。
最後談到「自立,自強,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會直接決定人生的軌跡,孩子的成長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經驗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規,按部就班,而是要在這個處處混沌喧囂的社會中,學會發現其中的有效信息。
通過於丹老師講的這堂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並不是學習,學會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不會做人的話,就算學習成績再好,也不是一個健全的人。
想想自己,有時爸爸媽媽督促我學習,我總嫌啰嗦,有時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總不情願,想到這里,我不禁感到很內疚,爸爸媽媽為了我,不知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我還不知道感恩,總惹他們生氣,傷心,太不應該了。在這里,我想對爸媽說:「我錯了咐笑遲,我以後要聽你們的話,好好孝敬你們,好好報答你們的養育之恩!」
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要改掉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跟同學們一起快樂的學習,樹立自己的遠大目標,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做一個優秀的合格人才。
星期六早上,作為一個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家長,我們懷著一顆虔誠的心收看了於丹導師關於中小學生人格教育的專題講座.通過諦聽大師的足音,讓我們感受到了智者的心靈,也讓為人父母的我們更加明白:學習成績不是孩子的全部,塑造孩子成熟的人格卻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在講座中,於丹導師首先講了如何培養孝心,並舉了感動中國人物田世國捐腎救母這個事例,讓我們明白盡孝道是孩子人生中不可推卸的一種責任;緊接著,於丹導師又用一個「仁」字詮釋了如何為人處世,讓我們懂得孩子的成長除了學業,更需要閱歷和人格;最後,她寄語孩子們要象干茶葉一樣,尋找自己的方式升華自己,成全社會,創造未來.
觀看完講座,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如何進行孩子的人格教育,大師以她獨特的思維,在不到一個小時的講課里,為我們娓娓道來,並一語中的.想到我們的孩子龔蔣昊,我們覺得很慚愧.孩子從小到大,我們都是在用一種傳統的方式教育他.在我們的思維里,孩子只要把學習成績搞好就行了,別的事情我們可以代勞.於是,我們的孩子小小年紀就一頭扎在書本里,由於我們的忽視,他不能很好地理解什麼是孝道,他也不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更缺乏與小朋友們充分溝通和交流的能力.這種過於簡單的培養方式只會使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越來越偏離軌道,不能達到於丹老師所要求的學業與人格共成長.
今天的孩子是明天的希望.人格教育從孩子開始,是父母和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有所學,有所思,有所行,在於丹導師的箴箴良言下,以創新的行動來塑造孩子成熟完美的人格.具體來說,我們第一要做榜樣給孩子看,以對父母長輩孝敬尊重來讓孩子耳濡目染,明白「百悌孝為先」是一種責任.第二要在輔導孩子學知識的同時,培養孩子自立、自信、自強的能力和感恩的意識,讓孩子在知識不斷增長的同時,抵抗挫折的能力得到加強.第三要讓孩子走進社會、學會溝通、善於協調、融入群體,做一個生活的強者,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這個周日,我准時的在8:20分坐在了沙發上,打開了電視機,收看河南台法治頻道播出的由於丹老師主講的《中小學人格教育》專題講座。
於丹老師在人格教育中主要為我們強調了一點:在我們中小學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課中,不僅僅是學習。我們還要懂得怎樣自我控制一些不好的習慣,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師,懂得很好的處理一些人際關系與學習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等。
看完了於丹老師為我們上的這一堂課,使我受益匪淺。從前,我以為,只要學習好了一切都不是問題。爸爸媽媽盡量的給我騰出大量的時間供我學習,除了學習,家裡的任何一件事我都不用去做,任何一件事都不用我去操心。爸爸媽媽把什麼事都安排的井井有條,等著我去享受他們的勞動成果。甚至讓我誤以為這都是他們應該做的,只要我學習好就行了。
聽了於丹老師說的孔子的'一句「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話後,我才頓時恍然大悟:原來學習並不是最重要的,比學習更重要的還有許多我們需要學會做的事,而首當其沖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怎樣做人。
做人其實也是一門學問,其中包括道德、禮儀等等。而我們小學生除了要做好道德、禮儀方面的學習之外,還要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一個人,就算學習再好,但卻不能自己照顧自己的話,那麼就算他四肢健全,也是一個廢人。所以我們從小要幫爸爸媽媽分擔一些家務,比如拖拖地,擦擦桌子,洗洗碗等,不要過多的讓爸爸媽媽幫你干一些事情,要先自己學著試探性的先做,實在不會的話再讓爸爸媽媽來幫忙。
於丹老師講的這一堂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我們中小學生的必修課內,最重要的並不是學習,學會了怎樣做人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連這些都不會的話,就算學習成績再好,也是一個不具備健全人格的人。
大人們常說,要想成才得先成人,所以,作為一名小學生,要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合格人才,需要學的很多很多,不只是學習,不是嗎?
今天我看了北大於丹教授的感恩講座,看了這個講座我深受感觸,講座的主題是感恩教育。
於丹老師先講了孝道,說岳母刺字和周恩來敬母的故事,有一個人特別讓我感動,他為了救母親,偷偷給母親捐了一個腎。現在的小孩天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但卻只知道家長為自己付出一切,而不知道回報。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女孩,因為父母天天寵著慣著她,所以得了「公主病」,一次媽媽燒水時不小心把手燙傷了,此時小女孩正在看電視,媽媽就把燙傷的手伸到小女孩眼前,只聽小女孩嚴厲地哄到:「去、去、去,別擋著我看電視!」雖然這是一個看似很平常的小事,卻能反應一個孩子的孝心。我覺得我在這方面做的就很好,我特別關心我媽媽,她要是哪不舒服,我就會想一切辦法讓她好一些。
第二點,於丹老師講的是發現,她講了一個故事讓我記憶猶新:有一個老師找來了10名同學,對同學說:「今天我們要走過一個小黑屋,一定要跟著我走,因為那裡有許多機關。」說完就帶頭走進了小黑屋。進了黑屋,伸手不見五指,同學們都緊跟著老師一直走到了頭。同學們想:這也沒什麼難的啊!這時老師打開了燈,同學們嚇壞了。原來他們剛才走過的是一根獨木橋,獨木橋下竟是一個鱷魚池!老師讓同學們走回去,沒有一個人敢,在老師不斷催促下終於有兩個同學回去了。這時老師又打開四盞燈,同學們這才看清楚,原來鱷魚池上面有保護網。這時零零散散又過去幾個人可是最終還是有兩個同學沒過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要勇敢的面對,要去發現,只有不斷地發現才能看出生活中的另一面。有人說生活像一鍋燒開的水,每個人融入到生活時的態度都是不同的,有人會被生活給煮軟了,有人會被生活把內心煮硬了,而有些人會融到生活這鍋開水裡,像茶一樣讓生活有滋有味。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為我們默默地付出了一切,我們應該孝敬父母,不要把父母的健康置之度外,做一個講孝道的好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主動承擔自己的責任,長大後要主動尋找機會,而不是去等待機會。
今天我看了於丹老師的專家講座,十分有感觸。她教給我很多對我有幫助的人生道理。
於丹老師的演講分為幾個主題,分別是:
1、父母應怎樣認識孩子,如何擬定合理的人生目標。
2、孩子不聽話,愛發脾氣,作為家長應如何正確引導教育。
3、怎樣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
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義。其中我最有感觸的是第2個主題。
在講這個主題的時候,於丹老師先講了一個小故事,這個小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它卻再一次的帶給我心靈上的震撼:從前有一個小男孩,他十分愛發脾氣。有一天,他的爸爸把他帶到院子里的籬笆跟前,對他說:"孩子,以後你每發一次脾氣就在籬笆上釘一顆釘子。"這個男孩便照著爸爸說的去做了。第一天快結束的時候,小男孩去籬笆跟前看,他這一天就釘了30多顆釘子,他十分驚訝,怎麼自己一天中就發這么多次脾氣呢?他自己都沒感覺到。這時,爸爸走到他的旁邊說:"要想讓釘子更少就只能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小男孩就盡力控制自己的脾氣,於是每天釘的釘子越來越少:十幾顆、十顆、五顆、三顆,終於有一天,他高興地跑到爸爸跟前說:"爸爸,我今天一顆釘子也沒有釘!"爸爸說:"那就把釘子全拔了吧。"待小男孩把釘子全拔了後,爸爸又對他說:"今天一顆釘子都沒定這固然很好,但你有沒有想到這上面的釘子孔還是會留在別人的心上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亂發脾氣,發脾氣就像在別人的心上釘釘子,釘子孔會永遠留在別人身上的。
轉過頭來看看我,整天對家人發脾氣,媽媽督促我學習我總嫌媽媽啰嗦,爸爸讓我干什麼我總是不耐煩,想到這里,我不禁感到內疚:我在親人的心上留下了多少個難以磨滅的傷口啊。我要改正亂發脾氣這個壞習慣,聽爸爸媽媽的話,做一個好孩子。
今天早上,我觀看了江蘇教育電視台的「於丹講座」,深有感觸。
於丹老師首先就說:「做人,就要學會自我控制。」於丹老師還講了一個故事:從事有一個小男孩,他脾氣非常暴躁,一天要發火許多次。他的爸爸拿過一塊木板,對小男孩說,日後你每發一次脾氣,就往上釘一顆釘子,一天下來,木板上竟有30多顆釘子,小男孩很是驚訝,「我不記得我發過那麼多次呀!」他的爸爸對他說:「所以,你要學會自我控制。」在幾十天的努力之下,有一天他終於不再發脾氣了。他的爸爸首先給予他鼓勵,接著讓他把釘子全拔下來:「你現在雖不發脾氣了,但對人家造成的傷害就如這木板上的洞一樣,永遠不能磨滅。」接下來,於丹老師講了有關「孝」,和不能以自我為中心的主題。
看到這兒,我不禁聯想起我的生活。在生活中,我經常以自我為中心發脾氣。有一次,我做完了《一課一練》,卻忘記檢查了,媽媽提醒我檢查。雖然我明知是我忘了,但我還是嘴硬「我知道的。」檢查完畢後,我開始做《補充習題》,但一做完又忘記檢查。媽媽再一次提醒了我,那時我卻顯得極不耐煩,「都怪你把我弄得心煩意亂,不然我肯定會記得檢查的」我對媽媽吼道。媽媽氣不打一處來「我好心提醒你,你還不耐煩了!」……回想起這件事情,我感到十分的慚愧,爸爸媽媽平時對我要求嚴格,學習上的關心,生活中的照顧,一切都是為了我的健康成長,而我卻經常擺臉色給父母看。孔子曰「色難」,易指給長輩好臉色。盡管做起來很難,我也依然要努力去改正我的不足。因為生活中有許多的挫折與失敗,我們不能被困難擊倒,要很快地進行自我修復。越快,你享受的快樂時光也就越多。
同學們,讓我們腳踏實地,不說空話地一起實踐於丹老師的理論吧,一起加油!
放假之前我們觀看了於丹為大學生進行得講座,於丹教授極富人生哲理的話語,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洗滌,使我深深感到,古人的一些行為准則和至理名言在這天依舊有著其獨特的魅力。
觀看於丹的講座,讓我領略到的是對自己的得失正確對待智慧,是一種用心的心態,一種融入此刻生活中的理性道德。在現實中每個人的一生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但我們能夠透過改變看待這些事實的態度,以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於丹告訴我們,做為個人要能夠正確地應對人生的遺憾不要一味的想不開,這樣只能加重你的痛,要盡可能地用自己高興的事情去彌補遺憾。一個人的一生中難免有些缺憾,這不是我們能夠改變的,但是我們能夠改變的是對待他們的心態。糾纏於缺憾中的人將失去更多的東西。只有正確的對待這些缺憾才能有所得。一個人總是後悔昨日的事,殊不知明天又要後悔這天的事。正確應對現實中的不利方面,並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克服不利,這是對待生活的態度。於丹教授告訴我們,當我們遇到挫折時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效果會更好一些。
於丹在講座中說出了一個故事:孔子課堂上的學生席間閑談理想!有的學生說要財富,有的說要做大將軍!也有的說要做隱士當學生問到孔子時:孔子說:老者安之,友者信之,少者懷子!意思就是說:能讓父母老者們身安心安!朋友都相信你,小孩子長大了都能想起你!意思是說:對父母孝順無非兩個是四個:順意,色難!順從父母之意,對父母和顏悅色!人一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朋友,朋友對你最好的評價是一個信字!如果你認識那麼一個兩個知心的朋友對你的評價是如此的話!知足矣!每個人都會小的時候!孩子們
天真無邪!當孩子們都長大時,能想對某人在自個小時候對他的好時懷念之時!福也!以上就是孔子所說的三個願望!透過這個小故事我感受到,古人的心其實與我們是相通的。對於前人的好東西我們要: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於丹教授的這些觀點,讓我們感到心靈的溫暖,能慰籍到人心靈的深處。
放假之前我們觀看了於丹為大學生進行得講座,於丹教授極富人生哲理的話語,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洗滌,使我深深感到,古人的一些行為准則和至理名言在今天依舊有著其獨特的魅力。
觀看於丹的講座,讓我領略到的是對自己的得失正確對待智慧,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一種融入現在生活中的理性道德。在現實中每個人的一生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但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看待這些事實的態度,以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於丹告訴我們,做為個人要能夠正確地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一味的想不開,這樣只能加重你的痛,要盡可能地用自己高興的事情去彌補遺憾。一個人的一生中難免有些缺憾,這不是我們能夠改變的,但是我們可以改變的是對待他們的心態。糾纏於缺憾中的人將失去更多的東西。只有正確的對待這些缺憾才能有所得。一個人總是後悔昨天的事,殊不知明天又要後悔今天的事。正確面對現實中的不利方面,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克服不利,這是對待生活的態度。於丹教授告訴我們,當我們遇到挫折時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效果會更好一些。
於丹在講座中說出了一個故事:孔子課堂上的學生席間閑談理想!有的學生說要財富,有的說要做大將軍!也有的說要做隱士??當學生問到孔子時:孔子說:老者安之,友者信之,少者懷子!意思就是說:能讓父母老者們身安心安!朋友都相信你,小孩子長大了都能想起你!意思是說:對父母孝順無非兩個是四個:順意,色難!順從父母之意,對父母和顏悅色!人一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朋友,朋友對你最好的評價是一個信字!如果你認識那麼一個兩個知心的朋友對你的評價是如此的話!知足矣!每個人都會小的時候!孩子們天真無邪!當孩子們都長大時,能想對某人在自個小時候對他的好時??懷念之時!福也!以上就是孔子所說的三個願望!
通過這個小故事我感受到,古人的心其實與我們是相通的。對於前人的好東西我們要: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於丹教授的這些觀點,讓我們感到心靈的溫暖,能慰籍到人心靈的深處。
我是周日才知道老師布置給孩子的作業,看陝西四套的《中小學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節目,我只能通過網路查到該節目,已經是晚上21:00了,於丹老師結合實例,深入淺出的講解給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同時也讓我對孩子的所作所為進行了了深刻地反思。講座的主要內容是:關於家長如何對自己地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怎樣將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一個知書達理,有責任感的人。這里提到了具有普遍現象的隔輩教育,也有大家比較關心的課外輔導班的方面,更有如何讓孩子感受來自家庭的愛,可以說,囊括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 其中於丹老師通過一小事,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的做法對我的觸動最大。一般人看來,這件事本不關孩子的事,可於丹老師目光犀利,發覺這正是培養孩子責任感的一個契機,順勢對孩子進行引導,讓上小學的女兒對此事負起責任。看到這里,我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生活中的一幕浮現在我的眼前。 看完節目有以下幾點可以總結:1.讓孩子主動承認錯誤,勇於承擔責任。2.孩子的壞習慣是怎樣養成的,長輩該如何管教孩子。3.讓孩子知道要做一個負責任的人。4.學會自立、自強、自信5.熱愛祖國、尊敬父母、團結才是力量
於丹老師還強調父母不要強迫孩子參加課外班,要根據孩子地愛好,根據孩子地意願報課外班。她還特別舉了自己女兒的例子:她女兒愛好踢足球,她就鼓勵孩子去踢,在家裡絲毫不加約束。 看完講座,感觸很深,於丹老師不阻止女兒踢球,是因為那是她女兒地愛好,這樣做表現了她對女兒地尊重。每個人都有愛好,我對孩子呢?
聽完於丹老師地講座,我的內心無比的激動,能在孩子未成年前看到這么好的講座,我相信會讓孩子在未來少走彎路,培養孩子自強、自信、自立。
家長:齊睿
20xx年4月10日
Ⅶ 感恩和孝道的講座的意件和建議
生命是一種幸運,生命是一種奇跡。生命在茫茫宇宙中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但卻是父母贈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父母從孩子的生命誕生起,就期盼著他一生的精彩,為他忙碌,為他操勞。那是一種樂意的奉獻,那是一種偉大的自覺,那是千萬條愛河匯成的恩情之海。
「可憐天下父母心。」有誰能感受到,胎兒躁動時父親幸福的撫摸?有誰能感受到,一朝分娩時母親忍受的痛苦?當一個嬰兒呱呱墜地的時候,父母是滿懷激動的歡笑;當襁褓中的嬰兒不停地啼哭,父母表現最多的是耐心;當我們咿呀學語,叫出第一聲「爸爸」、「媽媽」的時候,父母回贈我們的是無數的親吻;當我們受到挫折或充滿委屈時,父母的寬慰會及時撫平我們心靈的創傷,賦予我們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可以說,父母的關懷帶給我們無盡的快樂,父母的慈愛伴隨我們健康成長,父母是庇佑我們一生的「神」。
「百善孝為先。」父母無私的愛並不希圖什麼回報,但做子女的卻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顆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願和行動。當父母步入中年、逐漸衰老時,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和支持。當你把第一次親手煎的雞蛋端給父母品嘗的時候,父母感覺是很香很香的;當你把一杯熱茶端給下班歸來疲憊不堪的父母時,父母喝起來是很甜很甜的;當你學會洗衣服、起床疊被、整理屋子時,父母會感覺到你長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種親情,是一種愛,是一種美德,是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應遵循的道德規范。
「孝為德之本。」由孝敬父母衍生開去,就是博愛,就是學會愛他人,愛人民,愛祖國,愛人類。每個人出生在家鄉故土,在祖國這個大家庭中成長,他都應該飲水思源、知恩圖報,都應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長大後要報效家鄉、報效祖國和人民。由孝道推衍開去,一個正直的人,還應該明白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扶貧濟困,除惡揚善,讓世界充滿愛,讓社會充滿真誠、善良和美好,讓人們都生活在溫馨和諧的環境之中。這就是大忠大孝,這就是孝行天下,這就是「天下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