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短篇動物小故事:孝順爸爸的小豬
冬天來了,天好冷哦!
豬爸爸對小豬說:「天這么冷,千萬不要出去亂跑!」
小豬不情願的點點頭。 可是小豬覺得呆在家裡太沒意思了就想出去活動活動。
於是它趁著爸爸不注意,「嗖」的一下跑出去好遠。
走啊走啊,突然,遠處雪白的地方一團黃黃的.東西映入眼簾。
「咦?是什麼呢?」走近一看,是一條黃色的帽子,小豬把它撿起來,戴在自己的頭上,哇!真暖和!
這時,小豬想起了爸爸,爸爸現在肯定也很冷,我把帽子送給爸爸戴吧!
小豬蹦蹦跳跳回了家,一拉開門,呀!不得了!爸爸正站在門口呢!小豬把頭埋得低低的,不吭聲。
「你去哪兒了?」爸爸很不高興。
「我……」小豬把撿到的帽子拿給爸爸看,「我撿到了一頂帽子,想把它送給你。」
豬爸爸拿著帽子,感動極了, 「對不起,是爸爸錯怪你了。爸爸向你道歉!」說著戴上了這頂溫暖的帽子。
「沒關系,爸爸!這下,你再也不冷啦!」小豬一頭撲進了爸爸的懷抱里。
瞧瞧小豬多孝順爸爸呀!我們小朋友也應該這樣哦!因為爸爸辛辛苦苦將我們養育,這份恩情我們不能忘。爸爸媽媽也會冷,故事中的小豬用他的舉動溫暖了豬爸爸。小故事總有大智慧,希望小寶貝們都能從故事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2. 古今中外的孝順父母的短篇故事
卧冰求鯉
晉朝時期,有個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時失去了母親。後來繼母朱氏對他不慈愛,時常在他父親面前說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親對他也逐漸冷淡。
王祥的繼母喜歡吃鯉魚。有一年冬天,天氣很冷,冰凍三尺,王祥為了能得到鯉魚,赤身卧在冰上。他渾身凍得通紅,仍在冰上禱告求鯉魚。正在他禱告之時,他右邊的冰突然開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備跳入河中捉魚時,忽從冰縫中跳出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王祥高興極了,就把兩條鯉魚帶回家供奉給繼母。
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
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3. 關於敬老的詩句或文言文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5、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尊老愛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1、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1.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3.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
4.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5..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6.我們有誰看到從別人處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從父母處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諾芬
7.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8.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9.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10.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11.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賀拉斯
12.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維斯冠
13.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14.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15.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1、墨萱圖·其一
元代: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譯文: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
南風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
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苦啊!
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
抬頭看著一片雲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2、母別子
唐代: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譯文:母別子,子別母,白天的陽光似乎都因為悲傷而失去了光彩,哭聲中無限凄苦。
一家人住在關西長安,丈夫身居大將軍的高位,去年立了戰功,又被加封了爵土。
還得到了賞賜的金錢二百萬,於是便在洛陽娶了如花似玉的新婦。
新婦來了不滿足,就要丈夫拋舊婦;她是他掌上的蓮花,我卻是他們眼中的釘子。
喜新厭舊是俗世的常情,這本來也不足為悲,我就要收拾行裝,無奈地離開。但悲傷的是,留在丈夫家的,還有兩個親生的小孩。
一個才剛剛會扶著床沿走路,一個才剛剛能夠坐起來。坐著的孩子啼哭,會走路的孩子牽著我的衣服。
你們夫婦新歡燕爾,卻讓我們母子生離死別,從此不得相見。
此時此刻,我的心有訴不出的悲苦,人的薄情啊,還不如林中的烏鵲,母鳥不離開小雛,雄鳥總在它們身旁呵護。
此情此景,倒象是後園的桃樹,曾經遮蔽著花房的花瓣已經隨風落去,幼小的果實還將掛在梢頭經歷霜雪雨露。
新人新人你聽我說,洛陽有無數的紅樓美女。
但願將軍將來又立了什麼功勛,再娶一個比你更嬌艷的新婦吧。
3、別老母
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
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4、思母
宋代:與恭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譯文: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簫,銀河紅牆對我來說是那樣的遙遠。
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為了誰在風露中佇立了整整一夜呢?
纏綿的情思已盡如抽絲的蠶繭,宛轉的心已經像被剝的芭蕉。
回想起她十五歲時在那月圓之夜的情景,可嘆我手中的這杯酒竟已無法消除心中的憂愁。
5、清明
宋代: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譯文:清明佳節時分,桃紅李白,竟相綻放,猶如笑臉。田野上那些長滿雜草的墳墓令人感到凄涼。
春雷滾滾,驚醒了冬眠中的龍蛇百蟲,及時的春雨滋潤著郊原上柔和的草木。
古有齊人出入墳墓間乞討祭食以向妻妾誇耀,也有介子推拒絕做官而被大火燒死。
他們是貧賤愚蠢還是賢能清廉,至今又有誰知道呢?現在留下來的只不過是滿目亂蓬的野草而已。
秋登蘭山寄張五 (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過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重陽席上賦白菊 (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白霜。
還似今朝歌舞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踏莎行 (庚戌中秋後二夕帶湖篆岡小酌·辛棄疾) 夜月樓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來去。
是誰秋到便凄涼?當年宋玉悲如許! 隨分杯盤,等閑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醉花蔭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沉醉東風·重九 (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採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重陽 (文天祥) 萬里飄零兩鬢蓬,故鄉秋色老梧桐。
雁棲新月江湖滿,燕別斜陽巷陌空。 落葉何心定流水,黃花無主更西風。
乾坤遺恨知多少,前日龍山如夢中。 重陽到 成沁蓉 重陽到,來敬老。
你敬老,我敬老, 我們一起來敬老! 街上見老問個好, 公交車上讓讓老, 世界將會更美好! 重陽節 成沁蓉 童子放學歸來早, 一見老人問個好。 九九重陽歡聚情, 快樂夕陽無限好! 外一首: 人生最美桑榆晚, 最是夕陽紅滿天。
幼時苦讀寒窗下, 青年勤奮盼夢圓。 中年努力幹事業, 老邁樂享天之年。
唯願身心皆康健, 暮年人生比蜜甜。 另一首: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1朦朧時候 父親 是一座大山 坐在他肩頭 總能看的很遠、很遠——父親的愛總是那麼深沉!
2.一束鮮花,為媽媽送去節日的問候!一段留言,向媽媽表達心中的感激!一次行動,讓媽媽見證你的成長!
3.《回憶我的母親》中說:「我應該感謝母親,她教給我生產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鼓勵我走上革命道路。」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懂得是父母撫育我們成長,我們更要愛父母,愛自己的家。
4.敬愛的父母/是您給了我生存的身軀/從第一聲啼哭開始/您就將愛心傾注/您用甘甜的乳汁把我喂養/您用愛的雨露滋潤我成長/您用平凡而朴實的語言教我生活、做人/您是我生活中的第一個老師/我們將用愛的行動來報答您的養育之恩!
5.滿懷深情地表達了對父母的愛戴和孝敬,我們一定要永遠記住父母的養育之恩,做愛家孝父母的好孩子。
6.爸爸媽媽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應該熱愛自己的家,尊敬父母。尊敬父母,也應該尊敬所有的長輩。愛長輩,向長輩學習,是我們尊敬長輩的具體表現,也是少先隊員的一種美德。讓我們把這種美德發揚下去吧!
7.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意思就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假如他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話,那麼他又怎麼可能去愛身邊的人更不可能愛自己的國家了。
8.老一輩革命家朱德在《回憶我的母親》中,以無限的深情贊頌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毛主席在接到母親病危的家書時,晝夜上路,日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木放聲大哭,悲痛之中寫下了《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宋慶齡。孝心至誠,在母親靈前「飲泣不已」;陳毅探母,非要給癱瘓的母親洗衣服;等等。這些都是告訴我們要尊老,敬老,愛老!
9.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我一定好好學習,努力學習知識,不再讓父母再為我多操心。我覺得我現在只有好好的學習才是真正的孝順父母,在未免,我也會用我的一顆真心去關心身邊的老人。「施人玫瑰,手留余香」這不正是我們社會上所提倡的么。
10.以董永賣身葬父「感天動地仙配凡」的剪紙作品為最,稱得上是剪紙藝術直接浸潤孝文化汁液、纏綿孝文化情結的經典之作,這情結,恰如它所表現的七姐與董永那種「剪不斷,雕不散,解不開」的生死情緣!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說,就是:一紙雕花刻琴心,一剪神韻寄孝情!
1、《座右銘》
陳子昂(唐)
事父盡孝敬,事君貴端貞。
兄弟敦和睦,朋友篤信誠。
從關重公慎,立身貴廉明。
待干慕謙讓,蒞民尚寬平。
理訟惟正直,察獄必審情。
謗議不足怨,寵辱詎須驚。
處滿常憚溢,居高本慮傾。
詩禮固可學,鄭衛不足聽。
幸能修實操,何俟釣虛聲。
白珪玷可滅,黃金諾不輕。
秦穆飲盜馬,楚客報絕纓。
言行既無擇,存歿自揚名。
2、《封泰山樂章.太和》
張說(唐)
孝敬中發,和容外彰。騰華照宇,如升太陽。
貞璧就奠,玄靈垂光。禮樂具舉,濟濟洋洋。
3、《飲後戲示弟子》
白居易(唐)
吾為爾先生,爾為吾弟子。孔門有遺訓,復坐吾告爾。
先生饌酒食,弟子服勞止。孝敬不在他,在茲而已矣。
欲我少憂愁,欲我多歡喜。無如醞好酒,酒須多且旨。
旨即賓可留,多即罍不恥。吾更有一言,爾宜聽入耳。
人老多憂貧,人病多憂死。我今雖老病,所憂不在此。
憂在半酣時,尊空座客起。
4、《孝敬皇帝輓歌》
劉禕之(唐)
戒奢虛蜃輅,錫號紀鴻名。地葉蒼梧野,途經紫聚城。
重照掩寒色,晨飆斷曙聲。一隨仙驥遠,霜雪愁陰生。
5、《水龍吟·閭丘大夫孝終公顯嘗守黃州》
蘇軾(宋)
閭丘大夫孝終公顯嘗守黃州,作棲霞樓,為郡中勝絕。元豐五年,余謫居黃。正月十七日,夢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樓中歌樂雜作。舟中人言:公顯方會客也。覺而異之,乃作此詞。公顯時已致仕在蘇州。
小舟橫截春江,卧看翠壁紅樓起。雲間笑語,使君高會,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艷歌余響,繞雲縈水。念故人老大,風流未減,獨回首、煙波里。
推枕惘然不見,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聞道,扁舟歸去,仍攜西子。雲夢南州,武昌東岸,昔游應記。料多情夢里,端來見我,也參差是。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2、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5、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6、名望三朝老更尊 宋 歐陽修 《答和呂侍讀》7、尊賢優老朝家美 宋 歐陽修 《太傅相公入陪大祀以疾不行聖恩優賢詔書俞允》8、奇特老尊宿 宋釋心月 《頌古二十一首》9、四海人才尊一老 宋 孫應時 《寄史同叔開叔》。
1、無父無君,是禽獸也。一一孟子
2、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一一《呂氏春秋》3、孝子不識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一一莊子
4、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一一莊子
5、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一一荀子
6、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7、父母者,人之本也。一一司馬遷
8、事親以敬,美過三性。一一墊虞
9、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一一武則天
10、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一一《禮記》
11、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一一《禮記》
1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一一《論語》
13、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
之憂。」ーー《論語・為政》
14、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一一孔子
15、長幼有序。一一孟子
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一一孟子
1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一一孟子18、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一一孟子19、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一一孟子
20、事,孰為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一一孟子
21、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一一孟子
22、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一一孟子
2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一一孟郊24、內睦者,家道昌。一一林逋
25、慈孝之心,人皆有之。一一蘇轍
供參考。
4. 畢淑敏的《孝心無價》全文啊。
我不喜歡一個苦孩子求學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難,父親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學畢業後,還要堅持讀研究生,母親只有去賣血……我以為那是一個自私的學子。求學的路很漫長,一生一世的事業,何必太在意幾年蹉跎?況且這時間的分分秒秒都苦澀無比,需用母親的鮮血灌溉!
一個連母親都無法摯愛的人,還能指望他會愛誰?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位置的人,怎能成為為人類奉獻的大師?
我也不喜歡父母重病在床,斷然離去的遊子,無論你有多少理由。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動,不必將個人的力量誇大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將就木的時候,將他對人世間最後期冀的希望斬斷,以絕望之心在寂寞中遠行,那是對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 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 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個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
只是,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啊!趁我們父母健在的光陰。
(4)孝順的短篇擴展閱讀:
寫作特色
文章首先否定兩種人,一是求學的苦孩,一是離家的遊子。前者不顧家庭的困難,還要堅持讀研究生,以致母親不得不去賣血;後者在父母重病在床、行將就木的時候,斬斷父母最後的期冀,斷然離家。由此引發出行孝這一平常而又深刻的話題。
作者相信天下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但作者更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時間的流逝,將會帶走行孝的機會。因為人生是短暫的,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也許父母帶著對我們深深的掛念已經離開了人世。
參考資料:網路-孝心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