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孝的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孝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孝心無價
又是周末,我躺在床上,懶洋洋的看著電視,今日剛好是集,不明白媽媽會買什麼好吃的呢這時媽媽走了進來,我跑下去:「媽媽,今日是集,你去不去趕集」誰知媽媽大聲說在下頭大聲說:「還趕集你看看我和你爸爸忙的,你可倒好,就明白看電視,你快吃電視吧!下去把碗刷了,把衣服洗了。」我聽後一肚子委屈,氣沖沖的說:「我不,你們不去我自我去趕。」
到了集上,已經全然沒了買東西的興致,在那一遍遍的轉著。
路邊的小販叫賣著,迎面走來一對父女,六七歲摸樣的女兒眼饞的望著買糖葫蘆的人。父親看了女兒一眼,在褲袋裡摸索了一會兒,最終掏出兩張皺皺巴巴的五毛錢,買了一串糖葫蘆。女兒迫不及待的接過來,我以為她會立刻吃掉,奇怪的是,女兒聞了聞,突然舉起糖葫蘆:「爸爸,你先吃。」「我不愛吃。」「我必須要你吃嘛!」父親拗可是女兒,彎身咬了一口含在嘴裡,細細咀嚼著,女兒這才有滋有味的吃起來。父親親了一下女兒,黑紅的臉堂上露出了笑容,攙著女兒往前走……
我愣住了,愛是深情的理解與互讓。
我一臉羞愧的往回家的路上走著……
孝是什麼?孝是尊重父母,寬容父母,體貼父母,好好和父母說話,陪父母聊天,讓父母不要為了自己而操心。
要做到孝,就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從現在做起。我們應該在爸爸媽媽工作疲勞時為他們捶捶背,捏捏肩,在睡覺前,幫爸爸媽媽洗洗腳,在他們心情不好時,給他們講幾個笑話,當爸爸媽媽生氣批評我們時,我們應該站在他們的角度上想一想。
可我想不通,為什麼父母對我們那麼好,有些子女卻要虧待他們呢?我這就有一個小故事要分享。
生活在山區的一對夫妻,生了一對雙胞胎,他們家生活條件艱苦,父母相繼患上絕症而過世。8歲的兄弟倆被一家好心人收養,兄弟倆很感恩,決定好好孝順養父母。一天,哥哥對養母說:「我想要上學,以後有出息了讓你們住上豪華的大房子。」養母拿出了所有的積蓄供哥哥上學,而弟弟選擇留在家照顧父母。可天有不測風雲,養父母也因病痛離開了人世,哥哥學成歸來後,回到家只能跪在父母的墓前嚎啕大哭了。這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這件事讓我明白:不要等到父母過世了,才會想起他們對我們的愛,才去後悔自己沒有盡到的孝。
孝應該放在第一位,孝是時時刻刻都應該做的事,更不能用金錢來衡量,應該明白「百善孝為先」。
孝,比學業更重要。
《城南舊事》中,有一篇文章,叫《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這篇文章雖短,但使我深受感觸。林海音的爸爸生前非常嚴厲。只要她做錯了事,就會拿出戒指,把林海音狠狠地揍一頓。但小小的她卻從沒有怨言,也從不記仇。
林海音的爸爸生前最喜歡養夾竹桃。每天都會給它施肥、澆水。因此,它長得非常茂盛。可是,自從「爸爸」換了疾病,住在醫院時,夾竹桃就慢慢枯萎了。它的葉子枯了,莖也斷了。這意味著「爸爸」永遠地離開了……林海音悲痛不已,漸漸的就變得越來越冷漠了。
古人也是非常重視孝道的。父母死了,他們都要辦很多喪禮。在《論語》中,也有很多關於孝的句子。
而現在的人卻見賢思不齊,反而把父母扔在一邊,自己干自己的活。很多大人為了賺錢就去外地出差。把兒女留在家裡讓老人去管。出去那麼久也不想著給家人打電話,家人在家裡急,他們卻在那裡樂。這先不說。當他們回到家裡,發現老人沒有照顧好兒女,又要責備他們。這既不講理不尊敬他人。
人一定要孝順父母。特別是大人。不要以為自己工作特別累,但別以為家人在家裡很好過。也不要認為爸媽很啰嗦,其實他們處處都在關心著你。假如父母走了,自己還要上班,又要帶小孩,那有多忙。
珍惜自己身邊的親人吧!等他們走了,後悔也來不及了。
古人特別講究「孝」,象黃香;陸績等以「孝」字出名的人數不勝數。然而在巴爾扎克的筆下的《高老頭》卻描寫了一個相反的世界:富商高老頭有兩個女兒,他對她們一直百般嬌慣。而當他的錢用光之後,女兒卻拋棄了患重病的父親。
又記起一個故事:丈夫妻子分別背著孩子婆婆度泥濘,丈夫要拋棄婆婆,獨自快步走進森林,妻子是個孝順的人,不肯丟下婆婆,意外在泥濘中揀到一串銀子,而丈夫卻被森林中的猛虎吃了。
世界上不可能有如此的巧合,故事只是想告誡人們:「孝」有「孝」報而已。
中國文明史5000多年,「孝」字當頭。友情故然可貴,但親情更可貴,而「孝順」則是對長輩的關懷或證明。
「孝」是包含多方面,那聽得進嘮叨的是否也是孝的表現呢我認為是。嘮叨是長輩對你的一種濃厚的關心,嘮叨也是孝的表現,不是嗎
當然,我也不可能做到孝的全部,我時常對長輩大呼小叫,亂發脾氣。我不想成為《高老頭》中的兩個女兒,我要改正,「孝」字當頭。
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留了下來,現在,我們更因為「孝」為生,做事記住:「孝」字當頭!!!
孝是什麼?或許就是那一個暖暖的微笑,或許是那一束即將敗落的鮮花,或許是那付出背後的感動與自責……那一份不及格的考卷,讓我重新反思自己:什麼是孝?
陽光明媚,懶懶地把暖暖的陽光灑在桌子上,為正在認真答卷的同學們附上了一層金邊。在把同學們照耀著的同時,它又將日光幽幽的抹到路旁的小樹上,為它增添了許些光彩。趴在桌子上的我卻了沒有功夫欣賞這太陽送給我的視覺感受,盯著那張考卷——一張普普通通的a4紙。就是這樣一張a4紙,上面的4個大字卻讓它不再普通——孝道考卷。是的,孝!
那一個個問題,像在開辯論會一樣,嘰嘰喳喳吵個不停,吵得我的.頭好大,腦中嗡嗡直響,讓我無法安心。突然,它們又迅速擠在一起,魔法棒輕輕一點,它就向我撲來……
環顧四周,同學們的情況也並不好,他們個個滿臉黑線,愁眉苦臉,也被它嚇到了。
老師看著同學們,卻是一臉無奈的樣子,我盯著那一個個問題,不禁深感自責……
太陽依舊,日光懶懶地灑滿了小小的教室,卻依舊沒有照暖同學們和我的心。突然,天空彷彿裂開一般……唉,孝,似乎是說易便易,說難便難。
孝,或許是銘記,或許是感恩,或許是……
「孝」乃是中華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道德行為,正所謂「百善孝為先」,「人之行莫大於孝」,的確,孝正是做為子女應當履行的責任以及義務。
前幾天,我看到的一則公益廣告,恰好詮釋了「孝」的意義。那天,我與往常一樣,坐在電視機旁看著動畫片,正當廣告時間時,一則公益廣告吸引了我的注意:一位年輕的媽媽給自己母親洗腳,並告訴老人這樣對身體好,這一幕卻被他的兒子看到了,這時,只見孩子端著一盆熱水,顫顫巍巍的走來,邊走邊說:「媽媽,洗腳。」他媽媽看著他,會心的笑了笑。看了這則廣告,我受益匪淺,它體現了一個「孝」字,可能在有些人眼中,只不過是七個筆畫組成的一個簡單的字罷了,可是在我眼裡,「孝」卻是重於泰山的,「羔羊跪乳,烏鴉反哺,人若不孝,禽獸不如。」父母為我們付出了這么多,難道我們就不應該孝敬他們嗎?大家一定還記得《孔融讓梨》的故事吧,講的是東漢文學家孔融四歲時的故事,一位客人送了他一大筐梨,然後他父親讓他來挑,可他偏偏挑了一個最小的梨。其實孔融這種做法也是「孝」呀!只不過是他的方式不妥當罷了。
從這則公益廣告中,我明白了:「孝」的重要,正如人們所言「有孝方知家中暖,無孝怎知人間情。」是呀!就讓我們與「孝」長跑吧!讓我們將「孝」發揚光大吧!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我們每個中華兒女應具有的美德。今天,我們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大會」,他們在艱難中怒放的一顆顆孝心,令我們敬佩,其中有一個人,令我印象最深刻。
她十六歲。十六歲,本是人生中的花樣年華,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爛漫,可十六歲的她,用堅強一詞來概括可能更為准確。她叫梁維月,家住甘肅環縣。在她五歲的時候,媽媽不堪清貧,離家出走。弟弟又因為青黴素中毒成了聾啞兒童。三年之後,災難又降臨到年僅八歲的小維月的頭上,她的爸爸在一次意外中成了高位截癱。這給小維月的打擊很大。我們八歲時還在父母懷里撒嬌,而小維月的八歲卻是災難的開始。厄運並沒有打倒她,她開始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生活。她每天給爸爸按摩,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癱瘓八年的爸爸沒有肌肉萎縮,更沒有生過一次褥瘡。梁維月還要喂爸爸吃飯,爸爸常常是一吃就吐,再吃再吐,一頓飯要喂上幾個小時,等爸爸吃完了再自己吃。梁維月並沒有抱怨生活,她只是常常做這一些夢:她夢到自己的爸爸站起來了;夢到弟弟和其他的孩子一樣,能聽見,會說話了;她更常常夢到自己的家越來越好了。是啊!誰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無憂無慮,可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坎坎坷坷,但我們相信,生活里,陽光一定會照進來,照亮每一個在逆境中行走的人,照亮每一顆勇敢的心!
孝不分大小,不分遠近。孝向我們表達的是真、善、美,只要我們心中裝滿孝,這個世界將變得更美好!
我家可謂是個大家庭,祖孫四代同堂。年紀最大的就是我的太奶奶了,她呀,已有九十高齡了!
每天清晨,奶奶都是第一個起床,准備好早餐然後把一杯熱乎乎的牛奶遞到太太手上。每天午後,奶奶怕太太寂寞,只要沒事兒,就陪著太太聊天,讀新聞給太太聽。每天晚上,奶奶為太太鋪好被子,直到太太睡下。俗話說:身教勝於言傳。奶奶對太太無微不至的照顧我看在眼裡,記在心中,也學著奶奶孝敬長輩:家裡買來好吃的我總是第一個想到太太,挑最好的先拿去給太太品嘗。星期天,准備飯菜時,我又幫著奶奶、媽媽洗菜、搬飯。茶餘飯後,我又把學校的見聞,同學之間發生的有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逗得她們笑開了顏。
過春節時,奶奶忙裡忙外的不小心閃了腰,躺在床上不能動彈。我看著奶奶痛苦的樣子心裡可著急了!怎樣能讓奶奶減輕些痛苦呢?忽然,我看到了躺在床上的熱水袋,想起每天奶奶為太太充好熱水袋,太太那舒服的樣子。也許奶奶捂著熱水袋會減輕一些痛苦。於是,我急忙充好熱水袋,給奶奶遞過去。「奶奶,暖暖的熱水袋哦,盡情享受吧!要是冷了,您就跟我說,我再幫您換上熱水········」奶奶笑了,撫摸著我的頭說:「啊,我們的詩怡多孝順呀!」我打趣地說:「古有黃香為父親溫席,現有詩怡為奶奶充熱水袋!」奶奶樂了,我更樂了。,握緊兩個小拳頭,又為奶奶錘起了背。
在那一刻,我彷彿更深地領悟到,什麼是愛,什麼是孝,什麼是情意融融的孝心代代傳。
有人說,中國有孝才美。孝,是一種高貴的品質;孝,是不分你我,不分貧窮富貴;孝,是一種偉大的力量,他是你一生的依靠。
孝,不分時間,無論在什麼時候,孝是沒什麼能阻擋的,就算相隔千里。
好幾百年前,孝就存在。在漢朝,有一個皇上叫劉恆,是大名鼎鼎的漢文帝,身份尊貴無比,是整個國家的領頭人。但是在母親面前,他還是無微不至地侍奉母親,對母親畢恭畢敬。
有一次,他的母親犯了重病,四肢無力,連走路都難,每天只能躺在床上。那次,漢文帝正在上朝,聽太監說自己的母親生了重病,他便不顧自己的行為舉止,立刻趕到母親的房間,去探望母親。
母親這一病就是三年,漢文帝每天除了要干必要的事外,剩下的時間都陪母親,母親病得不輕,每天都要吃很多苦葯,他每次給母親喝葯之前,都要親自嘗一嘗,看看葯燙不燙,苦不苦,火候是不是適中,然後再端給母親喝。母親看他這么辛苦,就語重心長地說:「你每天這么忙,還要親自照顧我,不能讓宮女來服侍我嗎?」漢文帝說:「我這樣才能在你的有生之年多陪陪你呀!」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母親的病才有了好轉。
這就是孝,很普通,但他包含著千絲萬縷、無微不至的愛!
有兩個人總是圍繞你轉,他們永遠愛著你總是把最好的給你,在你畫面總是裝作很輕松地樣子,但轉面就淚流滿面,不管你把你的衣服搞得多麼的臟,她總是說你幾句後幫你把衣服洗干凈,手上多了許多的泡。但是現在我們長大了,但我們又給了他們做了些什麼。「做家務吧,幫媽媽分擔一些活吧,寶貝!」媽媽說,我們是怎樣的呢,要麼就是「不好」,要麼就是答應了後馬馬虎虎的跑去玩去了,這就是孝愛嗎?想一下他們為你的付出你覺得還有臉嗎?你們還有情商嗎?不要以為現在還早,等什麼時候你意識到了之後一切都晚了!孝愛也並不是為父母做出很偉大的事,只是你跟父母捶捶背,聊聊天,談談心盡量的順著父母的意思來做,父母就會很高興,他們會想我這個崽沒有白生,父母就是這樣自己付出的比你得多,但是他們只要你付出一點就會很高興很高興。但是我們都不想做這一點,父母已經傷心到極點了但是你卻漫不經心。你應該懂得換位思考,知道父母的心有多疼。父母也許放棄了你們,你們也放棄了自己,等到長大後生完孩子了,才知道父母的苦,父母的疼,知道自己但是錯了。現在你的孩子已經像從前的你當時那麼的不懂事,放棄自己,現在就該你傷心了,該你放棄了,你懂得當時你的錯,你醒悟了當時你不應該放縱自己,但是這時候一切都晚了。
從現在開始,為了自己的下一代,為了看到父母的微笑,從現在開始做起,免得以後自己後悔,從現在開始珍惜父母吧!
我的媽媽個子不高,長相一般,有一張長方臉,和一頭瀑布似的長發。她的脾氣不算好,但她的孝順,令我感動。
每年寒假,就逢外公的生日,我們總會到外面吃飯慶祝。而今年,外公去飯店吃飯時,突然在自己的座位上暈倒了!大家都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終於,外公被救護車送進了醫院,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後,醫生決定讓他住院。
在外公住院的這短短幾天時間里,媽媽可忙壞了。她在每天早上6點鍾起床,去買適合外公吃的食材,忙碌地給外公做早餐,頂風冒雨地給外公送去,並在醫院守外公一上午。傍晚時和外婆一起給外公做晚餐後,送到醫院,還得在醫院守到晚上七點多才回來吃飯。外婆對我說過,那裡的空氣渾濁,有些病人在病房裡吵吵鬧鬧,影響外公休息,媽媽也很疲憊。盡管如此,媽媽也毫無怨言,每天都細心地照顧外公,幾天後,外公好不容易才出了院,媽媽擰成疙瘩的眉頭才緩緩地舒展開來。
我的媽媽每一天都在辛勤地勞動,她孝順父母,任勞任怨。《增廣賢文》中有一句話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長大後,我要取得好的成績來報答媽媽,也要像媽媽孝順外公一樣孝敬她!
俗話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而我們家的家風是——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各種美好品德的首位,也就是每個家庭首先傳承的行家尺,在我們家個人都不會記百善孝為先」的家風從小我就耳目染著父母對奶奶的孝行,伴隨著父母以孝為先的諄諄教海,我體會到了「孝順」的重要性。
為人處世要與人為善,這是父母教我的第一條家規。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教我孝瞰長輩,愛護小輩。雖然我們和爺爺奶奶過早地分了家,但是爺爺奶奶家的家務活媽媽總是會主動去做,對他們的照顧總是無微不至的,特別是奶奶去世之後,媽媽更是當起了照顧爺爺的重任。在這種家風的果響下,讓我明自了考順父母是我們每個應該做到的,因地,每次一放學回家我總是先完成自已的家庭作業,再幫媽媽摘菜、洗菜,晚上給爸媽端去洗腳水為他們洗腳。周末在家幫媽媽洗洗衣服、掃掃地。學習上盡量不讓他們為我操心,努力成為一個學習上自覺,生活上能獨立的好孩子。
家庭教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它對於我們的童年成長起著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我們的父母的言談舉止有失雅觀,即使是精心研究出來的教有方法對我們來說也是毫無用處只有正當的家風,才能給我們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因此,良好的家風是我們每一位小學生的一劑良葯。
首先我們來看看「孝」這個字,上面是「老」字的頭,下面是「子」體現了孩子應對父母的恭敬。
《孝經》雲「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如漢文帝,康熙都有是以孝治國,國家也都非常強大。自古以來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孝是人類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愛的基礎。孝經雲「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古人還有一句話,「百善孝為先」,幾乎所有的祠堂都上書「入孝」和「出悌」,門口還刻有二十四孝。
一個人不愛自己的父母,怎麼可能愛他人,愛國家呢孝經雲「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弟子規》說「首孝悌,次謹信」。《論語》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生我者父母,養我者父母,父母給予我們一切,沒有父母偉大無私的愛,我們很難健康地成長,父母是我們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父母的眼睛時刻關注著我們,父母對孩子是無微不至,勞而無怨。
誰請我們吃一頓飯,或者我們飢餓時,別人給我們一杯水或一塊麵包,我們都有很感恩,但是父母給我們做過多少頓飯,給與我們多少吃的,用的,給我們付出多少,而且是把最好的給孩子。
烏鴉知反哺,羊羔知跪乳,人又怎麼能不孝。
孝敬長輩
星期天,媽媽問我:「帶你去外婆家好嗎」「好,好!」我拉起媽媽的手,「咱們快去吧!」我迅速換好鞋子,拽著媽媽就要走。坐在車上,我無心看窗外美麗的風景,只覺得:「路怎樣這么遠呢以往可是很快的,今日真慢呀!」
最終到了外婆家,我老遠就叫:「外婆!外婆」外婆連忙出來迎接我說:「喲,我們的寶貝外孫女來了!」「外婆,您最近身體好嗎」「好!好!多謝寶貝關心!」
外婆是開小店的,生意可好了,我想:今日我要幫幫外婆的忙!
於是,我對外婆說:「外婆,我來幫你做生意吧!」「喲,我們的寶貝真懂事呀!」外婆摸摸我的頭,欣慰地說。我立刻忙活起來了。一位又一位的顧客來這買東西了,有的買麵包,有的買文具,有的買冰棍……我幫忙拿東西給顧客,外婆收錢。顧客多時,把我弄得忙可是來了,媽媽邊對我說這邊,那邊,一邊也幫忙拿東西,說來也怪,有時許多顧客會一齊來,也真夠累的。沒有顧客時,外婆整理起櫃子里的東西,我一邊看,一邊幫忙理,外婆說:「要經常把東西理好,賣掉的東西要及時放出來,哪樣東西賣到不多時要及時登記,進貨……」
看來,外婆每一天從早忙到晚,必須很累,以後我要經常孝敬外婆,多幫外婆幹活!
百善孝為先《弟子規》這本書是學童們的生活規范,它是依據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成的。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入則孝」古人有一句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
如果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以前,我有一些壞習慣:吃飯挑食,不聽父母的教誨,不認真學習……但是現在我漸漸長大了,也體會到生活的艱辛;知道平日里父母勞動的辛苦,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我也開始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一天,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格林童話》,突然聽到外面有一陣陣哭聲,我把頭伸到窗外一看,這情景把我嚇呆了:原來是鄰居家的張奶奶竟坐在我家門口大哭。
「發生什麼事了,張奶奶,您怎麼啦?」我呢喃著說。張奶奶說:「我生病了,非常難受,我的兒女都不管我。」我把她扶到我家客廳休息,她突然跟我講起她小時候的故事,講著講著,張奶奶又咳嗽了,我趕緊用手撫摸著她那通紅的臉,嗬!又紅又熱,我東找找,西找找,終於找到了葯盒子,我拿了一些治發燒的葯,倒了一杯熱水,我把葯喂到張奶奶的嘴裡,再把水遞給她喝。「張奶奶,舒服些了嗎?」我說,「我給你講故事吧!」講著講著,張奶奶竟靠在我身邊睡著了。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孝順長輩,我們應當做到言聽計從,對父母、對長輩要百依百順,做一個令長輩喜歡的好孩子。
《弟子規》里的「入則孝,實在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學會了要孝敬長輩。
⑵ 大家誰有【今年春節我最孝】的提綱或作文
今年春節我最孝
在那過去的一年裡,爸爸媽媽為我付出了很多。但我覺得,姥姥為我付出的更多,因為我常年住在姥姥家,所以媽媽關心我,也常回姥姥家。幫姥姥做這做那。例如洗洗衣服,打掃打掃家之類的家務活。每當我看到姥姥和媽媽這么辛苦時就想,她們這么累還不是為了我有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嗎。所以我特別感激姥姥和媽媽。因此我今天想為我親愛的姥姥和媽媽洗回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吃完年夜飯,我去廚房端了一盆水放在沙發前,把姥姥拉過來說,您坐下,辛苦了一年了。就讓我來幫您洗洗腳,水我已經調好了。您看看合適不?姥姥高興的看了我一眼,摸著我的頭說,我們小羽長大了啊,會關心姥姥了。姥姥沒白疼你啊。我說,那當然了。因為我又長一歲了啊。說著,我拿起姥姥的腳,輕輕的放在盆中。您先泡會。等等舒服了我給您洗。聽到我這話。姥姥勞累了一生的臉上頓時綻開了一朵美麗的菊花。她連聲說到;好好。姥姥叫著媽媽的名字,看來我們的小羽真的懂事了啊。我覺的今年是最快樂的一年了。哎,我洗著姥姥的腳;摸著姥姥長滿厚繭的足底。心裡不禁的想到;我們的長輩是多麼的勞累,又是多麼的容易滿足啊。他們付出了那麼多,所要的竟然僅僅只是兒女們的一絲的關懷。我以後一定會好好孝敬姥姥的。
給姥姥洗完腳之後,我又去廚房打了一盆水,把媽媽的腳也仔仔細細的洗了一遍。媽媽也很高興,連聲誇我長大懂事了。
洗完腳之後,我們一起坐在電視機旁看春節聯歡晚會。姥姥和媽媽今天都笑的特別的開心。我看著她們那開心的笑容,心裡暗暗的發誓,媽媽,姥姥。我愛你們。我會讓你們以後每天都像這樣,開開心心,快快樂樂。我沒有什麼能孝敬您的。我只能好好的學習,在新的一年裡以優異的成績實現你們對我的期望,報答你們對我的撫育之恩。我愛你們!
要說今年誰最高興,那就是媽媽和姥姥了。她們為什麼高興呢——那就是我的孝順了,你們說呢?
第二篇: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人類一切之愛的源泉,是一切優秀品德形成的基礎,是做一個充滿孝心的人在這個社會上立身的根本。
寒假期間,學校開展了「今年春節誰最孝」的活動。我的孝心計劃是幫助奶奶做年夜飯,我去到時奶奶已經開始做飯了,我先幫奶奶洗菜,洗干凈了就上砧板、刀切菜。按照奶奶給我規定的方法切菜好後,由於奶奶怕炒菜傷著我的手就不給我炒。一道菜做完後又開始醞釀下一道菜了;煲上一碗開心湯,使全家人開開心心地喝一碗湯;飯後,拼上一盤水果拼盤。有番茄,葡萄,菠蘿片,黃瓜條等。還沒開吃,我已經開始流口水了。水果拼盤我做的不賴,很有藝術感。爸爸媽媽說我做得已經不錯了,畢竟我不是經常做這些事。
經過這次孝心活動,我有很多話要說。別看爸爸媽媽每天(大多數是媽媽)做飯挺輕松的,其實那是很累的。就拿我來說吧,雖然做的菜不是多,做完後還是比較累的。這不光是做飯本身就累人,更是我沒有經常做這些事的原因。
現在的我們大都是獨生子女,平日里沒做過太多的家務事,也沒怎麼對爸爸媽媽盡到孝心,孝心活動正讓我們為父母孝順了一回。也許就是這一回,讓我們覺得父母平時真的很不容易。為我們操心,為生活操心,為工作操心,為任何的事情操心,卻沒有一句抱怨。他們為我們付出了很多,從小到大,他們為我們操碎了心。我想,只有孝才是我們對父母,對長輩養育之恩的最好回報,而且,為人子女孝順父母更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孝並不需要驚天動地的壯舉,孝其實就是一種生活的細節,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行動。為父母洗一次腳是孝,為父母梳一次頭是孝,每天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是孝,嚴格要求自己,用心安排好自己的學習生活也是孝。孝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父母,對長輩的愛的回報。今年春節誰最孝?只要我們認真做了,誰都是最孝的。
第三篇:
今年春節誰最孝?當然是我嚕!雖然說我平時不太做家務,也不太關心、體貼父母,但今年的1月18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爸爸媽媽結婚14周年紀念日,我總該好好表現表現吧!
特殊的日子1月18日終於來了,媽媽去美容,老爸去釣魚。他倆中午才回家,時間夠充裕的了,夠我好好大顯身手一把了。
說干就干,我從冰箱里拿出夠做一餐美味的燭光午餐的材料。我熟練地打開煤氣,開啟油煙機,鍋中倒入適量的油,把早已准備好的菜該爆炒的炒,該清蒸的蒸,該煮的煮……上菜咯!有「百花爭艷」、「芙蓉水上漂」、「蓮子雞湯」、「水果沙拉」……看看這些菜,有模有樣,又中西方結合,還有地方的特色,可謂是一應俱全、應有盡有。光聽聽這些好聽的名字,哈喇子都要流出來了吧!
一切准備就緒,看看時間,已到中餐的時分,他們應該回來了,我也該撤退了。走,拿上我的寶貝包包,和同學到龍川公園玩去吧!在路上,我心裡有說不出的興奮,不時想像著爸爸媽媽看到我留在餐桌上的紙條時發出的尖叫,看到我做的色香味美後的驚訝;我還不時發出一陣陣奸笑,還讓同學以為我今天神經不正常了呢!
後來,我到回家時,媽媽告訴我他們很震驚,但是看到那張紙條時,既感動又好笑,上面寫著:老爸老媽,我閃人了,我已經做好了一頓美味的燭光午餐,不用說謝謝了。也帶了足夠的Marny了,錢用光了要到你們那裡報銷的,記住准備足夠的錢哦!我在去龍川公園的路上,祝你們結婚14周年快樂,也祝你們過一個不留任何遺憾的二人世界。 我不想做小電燈泡咯!Karen!即日
但是,他們都覺得我長大了成為一個不再任性的女孩,知道感恩的有孝心的好孩子。
你說,今年是不是我最孝?要說實話哦!
⑶ 寫孝敬老人的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寫孝敬老人的作文(精選11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無論春夏秋冬,每天早上當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媽媽就已經起床了,經常刷牙洗臉都顧不上;等我洗刷完畢的時候,媽媽總是將不涼不熱的飯端到我的面前;每天都有我喜歡喝的小米粥,為了增加營養,媽媽換著花樣為我做雞蛋。
為了中午我能及時吃上可口的飯菜,下午放學後就能回家,媽媽選擇了一種比較鬆散的工作方式——在家裡上班。這樣媽媽不能參加廣交會和一些國外的展會,沒有了比較正式的工作環境,以及和外界及時的信息交流,媽媽失去了很多發展的機會。
每次做完作業,媽媽都認真地幫我檢查。錯誤的地方,不僅不責備我,而且總是很耐心地和我共同分析做錯的原因,直到我弄明白。
媽媽為了讓我學到更多的知識,給我買了很多我喜歡的書籍;為了開闊我的視野,假日的時候經常帶我到其他地方遊玩;為了讓我更接近大自然,周末常常帶我到公園或者海邊玩。
媽媽為我做了這么多看上去似乎很簡單,但做上去其實很難的事情,媽媽卻從來沒有說什麼。我一定好好學習各種文化知識,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讓媽媽為我操心。
孝親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我們中國人民都必須會做到的事,而有些人,不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反而不聽父母的話,還辱罵老人。老人說他幾句,他不把老人放在眼裡,甚至頂嘴反抗,這就意味著不孝親不敬老。
我們應該學習身邊的那些懂得孝親敬老的人,學習他們的行為。比如:扶老奶奶、老爺爺過馬路,幫助那些殘疾的老人,不要無視他們的存在……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的衣食住行,讓我們豐衣足食而早出晩歸。為了我們的學習,他們的額頭上出現了一排排粗粗的黑線。為了我們……他們的頭發被一根根愁白。所以,我們要理解父母的疾苦,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外出要給我們的父母打招呼,放學不能及時回家要給他們打電話,別讓他們擔心。要聽從父母的教誨,不要任性,不要和父母對著干。否則就不孝親不敬老了。因此,孝親敬老是我們學生必備的禮儀原則。
作為學生,我們不僅在家裡要做到孝親敬老,在外面也同樣要做到孝親敬老;作為學生,我們不僅在語言上要孝親敬老,而且要把孝親敬老的這個優良傳統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
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為孝親敬老這項活動一起努力!
子游有句名言叫: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句話是讓我們尊敬老人,孝敬親人的。
以前,我在語文書上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三個女人在河邊挑水,有一個自豪女人說:「我的兒子的像牛一樣健壯。」另一個女人也自豪的說:「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像夜鶯的歌聲一樣動聽。」第三個女人只輕輕地說了一句:「我的兒子什麼也不會。」打完水後,三個女人挑著水往回走。水很沉,剛走了一半你的路程,她們便累得上氣不接下氣,突然從遠處跑來了三個男孩,翻著跟頭向這兒跑來,另一個男孩唱著那動聽的歌跑來,只有第三個男孩低著頭向母親身邊跑去。其他兩個孩子都向自己的母親炫耀自己今天的收獲,那第三個男孩二話沒說,就幫母親挑水。這是正巧有一個老人經過此地,正巧看到了這件事,其他兩個女人都向老人詢問自己的孩子怎麼樣,可是那老人說,他只看見了那個什麼也不會的孩子。
讀完這個故事,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那位老人說他只看見了一個孩子?經過我多遍讀故事,我終於找到了答案,原來,其他兩個孩子只是炫耀自己,並沒用實際體現,而第三個孩子雖然什麼也不會,辦他懂得如何孝敬親人,這比什麼都重要。所以,老人才說出。他只看到了一個孩子。
如今,有多少人不關心、及敬重自己的親人及父母,是他們不會嗎?不,不是的,這是因為他們不仔細觀察生活中別人為你的付出,也覺得是理所應當的。總而言之,我們要孝親敬老,多孝敬一下親人及父母。
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絕該繼承和發揚。孝親敬老美德更是精髓,更應該繼續發揚光大,這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是良心的要求。
「孝」是中國文化中最悠久、最基本、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傳統倫理觀念。在《孝經》中,「孝」被開宗明義地肯定為「德之本」和「教之所由生者」,並被儒家視為「仁之內核」。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幾千年來,「磕頭」、「跪拜」「昏定晨省」「披麻戴孝」「守靈」等儀式一直承載著中華民族「孝」文化的內容。而當代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更是嚴格保留了很多的傳統孝道儀式和規范。例如在韓國,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趕回供奉祖先的長兄或長子、長孫家,參加祭祖的茶禮儀式並相互拜年。拜年時,長者盤膝而坐,晚輩在長者面前下跪叩頭,長者對成年晚輩低頭彎腰答禮。
「一定的內容必須通過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現出來。」夏學鑾並不否定當代青少年在春節時給父母磕頭的意義。他說,有選擇地恢復一些體現家庭長幼尊卑倫理關系的傳統社會儀式還是必要的,弘揚孝道需要藉助具體的形式。其實孝道的核心是要突出「感恩」思想,理解磕頭後面的價值取向才是真正重要的。表達愛心的形式是多元的,每一個老人內心感到溫暖的形式也是不一樣的,孝悌並稱不可偏廢;二是無違父母;三是為父母守孝;四是在家盡孝,在國必忠。
孝親敬老貴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
爸爸那一輩,有兄弟姐妹四人,打我記事時起,奶奶就一直和我們生活在一起,在贍養老人方面,爸爸、媽媽從不攀伯伯和姑姑他們。奶奶雖已是八十歲高齡了,但是身板硬朗,耳聰目明,鄰居們都說奶奶攤上了孝順的好兒孫。其實,孝親敬老可不是一時一事的事,它貴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
奶奶上了年紀晚上睡覺輕,經常需要整宿開著電視機,看一會,睡一會。有時電視機音量太大,吵得我們睡不好覺,我們從不和奶奶計較。有一天,奶奶的電視機壞了,媽媽馬上將我們的電視機搬給奶奶用。
爸爸、媽媽做飯時,總要先問奶奶想吃什麼,想方設法盡量讓奶奶吃得可口。媽媽上市場買菜時,總不忘給奶奶買些她愛吃的點心、水果。
爸爸說:「人年齡大了,容易產生誤會,不開心就會影響身體健康。」因此,爸爸、媽媽平時同奶奶講話時,十分注意分寸,千方百計讓奶奶開心。今年初,奶奶的哥哥去世了,我們怕奶奶悲傷,一直瞞著奶奶。另外爸爸、媽媽還經常同奶奶商量家裡的事,對於奶奶的決定,爸爸、媽媽總是很尊重,爸爸告訴我:「這樣可以避免奶奶產生無用感。」爸爸還經常對我說:「咱家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千方百計讓奶奶多活些年。老人活著的時候如果沒有盡孝,等人死了再哭也晚了。」
爸爸、媽媽的言傳身教,在我的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我立志:要從小孝親敬老,並讓這一美德世代相傳。
一年一度的水果節來臨了,家家戶戶都在自家的門前上,掛上了水果籃。裡面有各種顏色的水果,如紫色的葡萄、鮮紅的草莓、粉噠噠的水蜜桃、綠油油的青蘋果……種類真是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
之後,大家都換上了自己的那一套漂亮的水果服裝,走在人山人海的大街上,遠看就像一條五顏六色的水果項鏈,近看你就像一堆堆水果大山一樣,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十分壯觀。水果顏色十分鮮艷,把大街映襯得光彩奪目,十分絢麗。
中午我們的午飯碗是用蘋果做的,把中間的果肉掏出來,再在外面刻上「水果」兩個字,裡面是用水果做的沙拉。首先先把所有的水果切成一點點小丁,再將它們小心翼翼地放在碗中。在上面再撒上酸奶,然後放到冰箱里冷藏30分鍾左右,最後再在上面撒上美味誘人的糖果,大功告成就可以開吃了。
下午就是今天的重頭戲了,每個人都到達了廣場中心的位置,舉行吃水果比賽。每個人都迫不及待了,還沒說開始有的就已經吃起來,一個個的左手拿刀右手拿叉。每個人都狼吞虎咽地吃著。過了幾小時漫長的等待,勝負終於產生了,就是吃西瓜山的那一組,他們高興極了。
晚上燈火輝煌,許多煙花在天空中怒放著。看上去炫麗無比、光彩奪目,讓人心曠神怡,各種各樣的水果燈在閃耀,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石榴燈,它火紅火紅的、十分鮮艷,但也表示著這一天要結束了,我特別不舍,但也十分高興。
那是在上周六,因病住院的姥姥病癒出院了,我和爸爸媽媽高高興興到醫院去接姥姥回家。
這天是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了,天空陰沉,北風呼號,風大得要把人吹到空中似的。路上的行人用厚厚的衣帽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行色匆匆。我們趕到病房時,發現姥姥在三姨的照顧下,已經早早地收拾好,正坐在床邊顧盼著我們的`到來。
我們正要攙扶姥姥離開病房時,突然發現一個「重大失誤」:由於太興奮接姥姥出院,我們沒給姥姥帶棉衣。這可怎麼辦?如果這樣貿然出去,姥姥很有可能被凍感冒。正當我和媽媽手足無措時,爸爸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羽絨服脫下來,要給姥姥穿上,而自己只剩下一件毛衣。大家都說:「這樣可不行,你會凍壞的!」我突然想起,爸爸前段時間也感冒發燒了,至今還未痊癒,如果不穿羽絨服出門,肯定要加重感冒。於是,我也說:「爸爸,你這樣會感冒的,我們再想想其他辦法吧。」爸爸卻對我說:「姥姥生病剛好,不穿棉衣出去,不僅會感冒,還可能引發其他疾病。我年輕,即使感冒也很快就好了,關系不大。」最後,大家拗不過爸爸,讓姥姥穿上了爸爸的羽絨服。同病房的人看了,都齊聲誇獎爸爸的孝心。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每個人都該做的。表達孝心的機會無處不在。我也要學習爸爸,孝敬老人,尊敬長輩,讓孝心之美永存!
今天,我依舊像以前一樣,坐上公交車去上學。
在路上,我發覺今天好像特別熱鬧,有一隊隊老人排著隊,擊著大鼓,拿著凳子,在「砰!砰!」的大鼓下快樂地走著,公交車內很喧鬧。有的在親切地交談;有的看著寫在公交車前「祝老人們身體健康」這幾個字出神,還流露出笑容。我不禁有禮貌地向一位老太太問:「老奶奶,今天是什麼日子?」「今天是九九重陽節。」老奶奶慢慢吞吞地回答,還帶著一種自豪感。
這時,我不知不覺就想起了爺爺,想起爺爺那慈祥的笑容,溫曖的懷抱,給了我一個快樂的童年,那才是最重要的東西――快樂。每次爺爺出去,我一定也要和爺爺出去玩,像是一條「小尾巴」形影不離。記得,我們倆不到廣場,爺爺趁我不注意時,躲到樹後面去,我發現爺爺不見了,就大哭一場,這時爺爺又出現了,不嘻皮笑臉的,逗得我哭笑不得。每當傍晚,我們來到人民路的香樟樹旁聽著老人們拉二胡,有的乾脆在音樂伴奏下起舞,爺爺也邊學邊哼,邊唱邊笑,我也在一旁蹦蹦跳跳,開心極了。
爺爺給了我一個快樂的童年。爺爺走了,臨終前,他給了我一句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這句話的感染下,我奮力學習,讓九泉下的爺爺安息。
現在想起,我身邊的老人只有外婆一人,我們要對她更好,滿足她的願望,讓她有個安祥的晚年,九九重陽,謝謝你!
我的媽媽今年38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她雖然不能像別人的媽媽那樣天天給我檢查作業,給我輔導功課,但我十分愛她。媽媽長得挺漂亮。高高的個子,留著一頭烏黑的短發,大大的眼睛很有幾分神采。
媽媽不愛說話,但一說話就先笑,一笑起來便露出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顯得那麼憨厚、慈祥。媽媽經常穿一件紅色的上衣和一條黑色的褲子,褲腳下還藏著一雙家做的布鞋。我愛媽媽不僅僅僅是因為她長得漂亮,更重要的是因為媽媽孝敬老人,還有一顆善良的心我記得有一次,爺爺著了涼,直咳嗽。爺爺的臉色發白,一看好像就是在忍受著巨大的痛苦。我媽媽看了急得直掉眼淚。
她打了十幾個電話找人找車,才把爺爺送進醫院。在爺爺住院的日子裡,媽媽幾乎沒有歇過,累得她臉上都起了皺紋。在媽媽的照料下,爺爺最後出院了,院里的護士都說爺爺有個孝順的「女兒」。爺爺出院了,回到家身子骨還很虛弱,需要補補營養。媽媽整天為爺爺做一些既好吃又有營養的菜,看著媽媽給爺爺做了那麼多可口的飯菜,我真想也去嘗一口,每每這時,媽媽的話又響在我耳邊;你爺爺有病,咱們做晚輩的要把好吃的留給爺爺,讓爺爺吃好,爺爺才恢復得快。由於媽媽對爺爺無微不至地照顧,爺爺得病情大有好轉,此刻已經完全好了。當爺爺又回到往日的老夥伴中間時,人們都說,多虧了你得好「閨女」,爺爺只是微微一笑。多好的媽媽啊!您就是這樣孝敬老人。我愛您,媽媽,因為您教給了我做人的道理。
每到重陽節,我都會到奶奶家玩,或者做一些東西送給奶奶,比如敲背,做飯,去超市買東西,給奶奶。
今天,我到奶奶吃午飯,我帶來了奶奶最愛吃的蘋果、香蕉、冬棗。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弟弟,我們一家人津津有味的吃完了午飯,裡面的菜有:魚、排骨、玉米湯、花菜、有水果拼盤等等……吃完了午飯,裡面的菜有:魚、排骨、玉米湯、花菜、有水果拼盤等等……吃完了飯,我就在奶奶家玩,爸爸他們自己回家了。
過了一會兒,我就問:「奶奶,您的背不酸嗎?」「我不酸」。「奶奶,那就我幫你捶背吧!」「好」。我幫奶奶捶背,捶了半個小時,我的手已經麻麻的,可是我想給奶奶再捶半個小時,這樣加起來就已經一個小時了。我想知道今天是老人節,所以我就忍了。忽然,奶奶問我:「彤彤,累不累!」「不累,不累。」話音剛落,我又給奶奶捶背了。一個小時過去了,奶奶問我餓嗎?我說:「有一點。」奶奶說:「那我們去超市買東西吧!」「好」!我和奶奶穿完鞋子,就出去了,到了超市,我和奶奶買了餅干、巧克力、牛奶、麵包、海苔。其中大部分都是我愛吃的。回到奶奶家,我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現在已經是3點了,我和奶奶到我自己的家裡,聽我拉琴,我拉了練習曲、外國曲、中國曲。奶奶聽了贊美我。我笑了。
我的重陽節就是這樣過的,重陽節我和奶奶彼此分享快樂,老人節就是奶奶開心的節日。
道不遠人:孝敬老人道不遠人:孝敬老人我對爺爺的印象是很深刻的。同我老爸相比,爺爺的嘮叨可以說是滾滾黃河之水——————
滔滔不絕。爺爺對我的愛是深厚而淳樸的。因為我爺爺沒有文化,而且是一個重視教門的人,爺爺的信仰是堅定的。說實話,爺爺對教門的文化總是切而不社的學習。盡管他老人家已是年過花甲,但是對求知從來沒有改變。現今爺爺又自學了漢字,這是在爺爺同齡人中老人們都不具備的。爺爺對我的愛總是赤裸裸的體現在對我每一句話中。雖然嘮叨是沒完沒了,但是我總是睜著兩個大眼睛,像一個小娃娃一樣聽爺爺講親身經歷過的事。盡管如此,但是爺爺的嘮叨對我來說左耳進右耳出。
每當我想起爺爺我耳邊就會重現那親切的嘮叨。他喜歡在吃飯時對我和哥哥講一些學習的方法,並給我講一些歷史知識及偉人的事跡,並隨時進行思想教育,讓我和哥哥學習那些偉人的崇高品質。每當爺爺說那些事情後,才發覺自己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才明白爺爺的嘮叨中是包含許多道理的,時而仔細一想,還有那麼點哲學的味道。當然,爺爺對我的愛不在衣是住行上,而是體現在對我思想上的教育。爺爺,您知道嗎?其實我以為我最尊敬的爸爸是您的「影子」,而我要當您的「鏡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您對我的愛是深沉的,而我對您的愛卻勝過您對我的愛。願您身體健康,永遠保持一顆年輕的心。
⑷ 關於孝親敬老的作文350字
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絕該繼承和發揚.孝親敬老美德更是精髓, 更應該繼續發揚光大,這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是良心的要求。
「孝」是中國文化中最悠久、最基本、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傳統倫理觀念。在《孝經》中,「孝」被開宗明義地肯定為「德之本」和「教之所由生者」,並被儒家視為「仁之內核」。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
幾千年來,「磕頭」、「跪拜」「昏定晨省」「披麻戴孝」「守靈」等儀式一直承載著中華民族「孝」文化的內容。而當代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更是嚴格保留了很多的傳統孝道儀式和規范。例如在韓國,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趕回供奉祖先的長兄或長子、長孫家,參加祭祖的茶禮儀式並相互拜年。拜年時,長者盤膝而坐,晚輩在長者面前下跪叩頭,長者對成年晚輩低頭彎腰答禮。
「一定的內容必須通過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現出來。」夏學鑾並不否定當代青少年在春節時給父母磕頭的意義。他說,有選擇地恢復一些體現家庭長幼尊卑倫理關系的傳統社會儀式還是必要的,弘揚孝道需要藉助具體的形式。
其實孝道的核心是要突出「感恩」思想,理解磕頭後面的價值取向才是真正重要的。表達愛心的形式是多元的,每一個老人內心感到溫暖的形式也是不一樣的, 孝悌並稱不可偏廢;二是無違父母;三是為父母守孝;四是在家盡孝,在國必忠。
⑸ 春節如何盡孝心作文200字
自古以來,「孝」是中國家庭生活乃至社會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規范,《二十四孝》曾經影響了中國社會幾百年。在發展和諧社會的今天,人們是如何盡孝的呢?大家普遍認為「只要讓父母感覺幸福、滿足就是孝順」,而孝順的方式也因人而異。
「孝」是親情的感恩反饋。「孝」作為中華民族心理文化的積淀物,正以尊敬父母、贍養父母等嶄新內容,為我們的時代所繼承和發揚。因此,它可以成為當代家庭生活的道德規范而存在。「孝」也是一種親情的感恩反饋,即對自己生身養育的父母應盡子女的本分和義務。而「孝順」並不是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是要子女為父母做出讓他們感到生活的幸福,心安理得的行動。
??天下人子,盡孝的方式可以大相徑庭,但孝心卻一樣。有人大而化之,有人細致入微。這也是為什麼按現代倫理看古代的二十四孝,某些事情已顯得不可思議,卻仍然被稱頌至今的道理。但如果想樹立現代人孝順的標准,無疑應該具有與時俱進的精神。
??如果僅以父母是不是吃好了、穿好了來衡量,現在大部分人都可以算做高等孝子。天寒地凍時,晉朝王祥想給繼母尋找鯉魚,只能到河面上用身體融化冰層,最後還是鯉魚自己跳出來救急。而現在,別說吃鯉魚,就是想吃螃蟹、龍蝦,也並非什麼難事。更別說想吃橘子、西瓜、荔枝什麼水果了。
??周朝曾參之母,為了讓兒子回來迎客,只能咬疼手指讓其感應。現在,我們現代人用電話乃至藍牙科技,就能成為古代人夢寐以求的千里眼、順風耳,今後實現心理感應也未嘗不可。我們還可以用營養品代替鹿乳讓父母健康長壽,用蚊香驅除蚊蟲換來父母好的休息環境,用空調來為父母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用汽車帶著父母去欣賞自然風光……
??隨著社會進步、科技發展,讓我們越來越方便於盡孝。工作繁忙,社會競爭壓力大是我們現代子女面臨的共同問題,但只要做到心中有父母,心中有孝道,有時候打個電話,道句問候,留下叮囑,就可能勝過送長輩名車豪宅。
⑹ 關於孝順的作文
淺談孝順
孝順這兩個字,常常是連在一起的。很多時候,孝順不能分開來講。孝很重要,有時候,順也很重要。有一句話說:孝順孝順,孝不如順。
這句話有些偏激,不過也有它的道理。孝順本身就是一體的,有時候,順本身也就是孝。一般而言,孝是指對父母和長輩而言,順是指對妻子兒女而言。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孝順」不能絕對的分開。
對父母來說,那些孝子其實也都很會順從父母的心意,要不然也就不能言孝。你天天給父母吃山珍海味,如果你不會給父母說些順心的話,父母吃得再好,也不會開心的。一句好話三冬暖,愛聽好話是人的天性,老人小人都不例外。無論吃什麼,都要讓父母高高興興,如果父母心裡不高興,吃什麼山珍海味,父母都會吃得不香。
我的妻子有一個三嬸,她很會順從老人的心,所以老人都誇她是最孝順的媳婦。要當好孝順的媳婦,其實是很不容易的。媳婦要好,婆婆也不能太難處,雙方配合,才會兩全其美。
我的母親是個好人,對人好,會體諒人,關心人。我妻子也很孝順,所以,他們婆媳之間的感情一直都很好。母親臨終時,她想看到我妻子一眼。由於我妻子在鄉下當教師,一下子趕不回來,所以母親很掛念她,一直都去不樂。雖然她的兒子都在,可是母親見不到兒媳婦,心裡總感到缺少什麼。妻子知道了我母親臨終前都在掛念著她,所以,妻子回來後很傷心的大哭起來。
妻子埋怨我們不早通知她。當然,妻子的埋怨是很有道理的。妻子為這件事一直都感到很遺憾。這不能怪妻子,要怪就全怪我吧!
我母親常說,我的妻子好。那是因為我的妻子對父母是用自己的一顆真心的。人,只有用自己的一顆真心去對待別人,才會感動人。
⑺ 提供一篇《過祥和春節,做孝順子女》為題的作文
古往今來,人們都以《黃香溫席暖雙親》這個典範來教育我們為人子女,就必須孝順父母。而《黃香溫席暖雙親》這個典範在我身上起了影響,是我時刻愛著父母,孝順父母。
春節到了,我的心理既著急又憂愁,我多麼盼望媽媽早點兒出家門,好讓我快點兒做一張全世界最美最珍貴的卡片,作為春節禮物送給媽媽。
「媽媽出去了,你得乖乖呆在家裡。」我終於等到媽媽這一句話了,我抑制不到自己激動的心情,高興得一蹦一跳,一雙腳踏在地上,如同踩在琴鍵上,奏出一連串明快的音符。我馬上掏出一疊彩色紙,迫不及待地製造精心作品。我用刀子把白紙劇成長是35厘米;寬是15厘米;他的面積大約是520厘米,象徵著「我愛你」——媽媽。我拿起了鉛筆,一筆一畫地勾出一隻精神抖擻,勇往直前,氣宇軒昂的雌馬,他的後面還跟著一隻小巧玲瓏的小馬。那彷彿是馬媽媽向前直奔,為幼小的馬兒沖破艱難險阻,敞開光明的路程。那不正像我的媽媽幫助我一樣嗎?她正是我生活中的引路人。在賀卡的內面的右邊,我用彩色筆簡單地勾勒出一幅溫馨的歡樂圖:第一幅:在雨中,一位年輕的婦女撐著傘,拉著一個小女孩,歪斜地遮住了那個小女孩的整個身子,而她自己卻濕了半個身子;第二幅:也是在雨中,一個年輕的女孩撐著雨傘,傾斜地遮住了一位40歲左右的婦女的整個身子,而她自己卻淋濕了半個身子。勾勒完了,我在左邊畫上了一朵紅艷艷的玫瑰花,玫瑰花挨在翠綠的葉子上,玫瑰花顯得更美麗了。記得我取得好成績的時候,媽媽的面頰就像這朵大紅花那樣,紅艷艷的……
經過了一個下午,全世界最美最珍貴的生日賀卡終於誕生了。而此時,我卻又多麼期盼媽媽早點兒回來。「吱呀」一聲,門開了,媽媽回來了。我抑制不住自己,就迫不及待地走上前,笑嘻嘻的對媽媽說:「媽媽~!Happy New Year!隨後,我從背後拿出新年賀卡送給媽媽。媽媽用她那雙粗糙的手接過新年賀卡,端起來細細的端詳著,品味著。一分鍾過去了,兩分鍾過去了,三分鍾過去了……媽媽的眼睛裡噙滿了淚光,但這淚光是甜蜜的。我望著媽媽的臉,她臉上的皺紋彷彿也少了。媽媽終於禁不住落淚了,緊緊地把我抱入懷中……
⑻ 孝話題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我整理的孝話題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國的傳統美德,孝為先。所謂的孝順就是順著老人,這是那年,被我稱為大哥的人在席間的一句話。從此,銘記於心。
這幾日,孩子放假在家。事事依從著我,不由得想起了這句話。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他長大了。
很多的老人,都不缺少經濟來源,他們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給老人買再多的東西,他們在老去的時候,很多用不上。華衣麗服,不如他們自己的棉布來的舒服。錦緞美食,不如他們一日三餐的清淡來的可口。
外部條件的付出,對於老人,只是一種生活。而能在各種小事上順著他們,才是最好的孝順。
記起一件小事,年邁的婆婆的身體不好,某天聽到收音機里的廣告,某種葯品好,一盒兩千多,要買。我的姑子姐二話沒說給買了回來,我們回家掃描二維碼一查,此葯價值幾十塊錢,並沒有收音機的那麼神奇。姐姐還叮囑我們,不要讓媽知道,否則她又會心疼那點錢。由衷的贊嘆姐姐的孝順,從來都會順著老人。
再看看成長中的孩子,可能他並不刻意的知道孝順的道理,可是他卻在成長的過程中,做到了。順著父母,不惹父母生氣。
中國的傳統美德,孝為先。
那就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順著老人,盡一份孝心。
自古以來,人類用自己的愛去溫暖別人,照亮別人,而且這種愛是發自肺腑的,更是永恆的。
孝敬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孝敬需要愛的詮釋,更需要愛的奉獻。愛是孝敬的基礎,更是做到孝敬的必經之路,只要有愛的出現,愛的釋放,那麼孝敬也就隨之而來。
假如把孝敬看做一艘小船,那麼,愛就是推進小船前進的那個漁夫;孝敬需要我們的熱心,更需要我們的真誠,只有這樣,人類的需求才恰到好處。
孝敬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從呱呱墜地的那時起,父母便給予我們愛,在愛的哺育下,成長,成才。這份愛是我們必須回報的,孝敬父母是我們應該做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兒女做的很不雅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從不關心體貼父母,甚至有些子女從不記得父母的生日及其愛好,父母的行為的確令人有些傷痛,孝敬父母其實很簡單,一句虛寒問暖的問候,當父母身處困境時,應鼓勵父母。
當父母摔倒在地上時,用雙手親切的扶起。當父母忙碌時,應主動幫助父母,去幫父母分解壓力;當父母心灰意冷時,應勸告父母應鼓起勇氣去面對。生活本應該是這樣,許多事是無法改變的。父母是我們生活的一半,如果父母是一朵荷葉,那麼荷葉里包裹的便是我們,我們應該孝敬父母,用真誠而又熱情的愛去孝敬父母。
孝敬需要愛,用愛去孝敬父母,用愛證明自己的孝敬,愛是人類最崇高,最偉大的一種品格,只有用愛去表示,去展示,才能寫出自己別具一格的孝敬。一個動作,一個微笑,一個問候,就能示愛,更能呈現出孝敬,孝敬父母是做子女的責任;母愛如海一樣寬闊,父愛如山一樣高峻,所以我們用愛找回那份孝敬,找回父母對子女付出的那份愛。
人類從一輩一輩地流傳下來,尊敬長輩也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也許,在小時候,我們除了在父母的愛之下成長,也在長輩的教育下成長,我們現擁有的所有成就免不了長輩的教誨,長輩對我們疼愛有佳,我們不能忘恩負義,我們可用愛去孝敬,用愛去回報,對長輩的一聲問候,身體是否健康,生活是否快樂,工作是否順心,這都體現出孝敬。
中國人注重禮節,尤其是長輩與晚輩之間的孝。孝字本身就是一個結合字,上半部分是「老」字的上半部分,代表長輩,以示長輩為先;下半部分是「子」字,代表晚輩,以示晚輩為後。只是一個字,便體現出孝道感恩有多麼重要了。
記得八歲那一年,我中午回來後,一時興起,跑到廚房准備把早上還沒洗的碗洗了,幫老媽分擔一些負擔。正興致勃勃的干著活,我突然聽到了一陣鑰匙開門聲,便稍微擦了擦手,跑到客廳。老媽剛剛回來,看到我跑出來,笑道:「跑廚房去幹嘛?我還尋思怎麼鞋在這里,人沒了。」「我去廚房洗碗了,早晨不是沒洗碗嗎?我還想等洗完碗再看看有沒有菜了,好讓你們買菜,就不用再跑一趟了。結果碗還沒洗完,你就回來了。」我剛說完,老媽就大呼小叫了起來。「是嗎?哇,你太棒了!都知道幫媽媽做家務啦!」老媽一臉興奮的說,好像發現了什麼寶貝似的。我聽了老媽的話,本以為只是幾句誇獎,但後來在老媽的日誌里看到了這件事,才發現,我們的一絲進步,對父母來說,都是寶貴的。
感恩、盡孝並不需要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因為它們和愛一樣,本來就是在生活中,在去做、去想、去感悟時,油然而生的一種情感。「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這是膾炙人口的諺語,卻也能從中看出,感恩,只需要你的一點愛、一點關懷、一份真情,就能打動別人。被打動的,最先就是父母。
父母是世界上最關懷你的人,也是你最值得感恩的人。「孝」最初就是來自於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世界上的孝有很多,甚至有成千上萬種,但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才是最無私、最無悔、最偉大的。孟郊寫過一首詩,便是名聞天下的《遊子吟》,這是一首表達了她與母親之間深深的愛的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知恩圖報,何況還是生育之恩。我們的一切,自己創造的並沒有多少,幾乎都是別人給予的,不求回報給予的。因此,我們懂得了回報。
做一個人,最要懂得就是孝道感恩。因為,人做的最崇高的的事情莫過於行孝,最純潔的想法就是感恩。一個人有了孝,就有了仁愛之心,明白了仁愛,就懂得了感恩;有了感恩之心,才能以敬仰之心對待事物;有了敬仰之心,做事就會專心,而專心會讓你有有智慧之心;有了智慧之心,與人交往就會知道誠信。人有五大美德:仁、義、禮、智、信。這些優良品德都是由孝心而來的。這讓我們明白,要做一個孝道感恩的人。所以,我們要找到感恩的正解,就要心存感恩,這樣人活著有所作為。
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孝」的國家,是一個很注重孝道的民族。古代的聖賢沒有一個不教導人要孝敬父母的,沒有一個不是自己去盡孝道的。讓我們傳承他們偉大的思想和行動,做一個懂「孝」的人。
孝道,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傳統道德,意思是:孝順的一種道德。
舊的三字經裡面有句話說得好:香九齡,能溫席。這一小段說的意思是:有一個小孩9歲,家那邊又窮又冷,小孩就在席子上睡暖和了,然後再給他的爸爸媽媽睡。
多麼孝順父母的孩子!他才9歲,而且重點是他沒有受過什麼良好的教育,我們自己想想,他為何如此孝順?
那我們再聽聽一個故事,是關於一個外國的年輕男子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男孩,他們的家很窮,他們家是住在美國的最西邊。
在那個小男孩16歲時,他去了美國的最東邊工作,小男孩只要一有時間就回家看看。
轉眼間,16歲的小男孩已經34歲了。
一天美國東南部地震了,他一邊逃一邊撥通了家裡的電話,「爸,媽,我愛你們!」
但結果還是被壓死了,從此渺無音訊。
就連外國人都是那麼愛自己的父母,作為世界文明古都的中國人,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以孝道為先而文明於世的中國人,又是如何體現出自己國家的這一份文化的精粹呢?
從每一個人開始上幼兒園時,就教中國古語:「百善以孝為先。」
可是有多少人做到了?身為一個中國人,連外國人都不如,你,還有臉嗎?
所以從現在起,你們挽回你們的過失還好,好好孝順還活著的長輩,珍惜現在的時間,和長輩多聊聊,挽回過失起碼可以讓我們認識到我們的錯誤。因此,請你們珍惜自己現在和長輩們所讀過的每分每秒,用心去陪伴他們度過人生中最後的時光,頤養天年,共享天倫之樂,要求的不是每天的噓寒問暖,要求的不是每天都跟著形影不離,有時,一句真心的叮囑,一個細致入微的動作,更能體現出我們對他們的在乎。
將孝道精神普遍弘揚,從我們做起。
中國人注重禮節,尤其是長輩與晚輩之間的孝。孝字本身就是一個結合字,上半部分是「老」字的上半部分,代表長輩,以示長輩為先;下半部分是「子」字,代表晚輩,以示晚輩為後。只是一個字,便體現出孝德感恩有多麼重要了。
古代流傳著許多關於孝子的故事流傳至今。媽媽曾給我講過一個「綵衣娛親」的故事。說的是古時候有一個人,60多歲了,平時對父母十分孝順。當他看到80多歲的父母沒人陪伴、沒人說話,很是冷清,比較不開心的樣子。他就想到了在他小的時候,父母親總是想盡辦法逗他開心、陪他玩耍,於是他就想了個辦法,穿上五顏六色的衣服把自己裝扮成頑皮的小孩,給父母唱歌、跳舞,結果父母都開心的笑了。從此他每天這樣陪伴著父母,直到父母活到90多歲去世。由於他的孝心和孝行,才讓父母愉快的度過了他們的晚年。
我們現在還小,都在享受著父母等長輩的呵護、老師的關愛、社會的關懷。但是,我們也應該懂得孝德,應該力所能及的把孝德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中去。認真學習,好好鍛煉身體,不惹父母等長輩生氣,這樣我認為也是一種孝心的體現,在忙完自己的事情後,幫父母做一些小的家務,不也是孝順嗎?在公共場所給老爺爺老奶奶、帶著幼兒的阿姨叔叔讓讓座,不也是在體現孝德嗎?從現在開始,我就要從小事做起,認真學習,盡量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長大以後,也要經常陪在父母身邊,讓他們開開心心的生活。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孝」的國家,是一個很注重孝道的民族。
古代的聖賢沒有一個不教導人要孝敬父母的,沒有一個不是自己去盡孝道的。讓我們傳承他們偉大的思想和行動,做一個懂「孝」的人。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這句話中包含了一個字-----那就是「孝」。自古以來,孝是中國人民五千年來追求的美德,是我們屹立在東方的一種信念,也是一種文化素質。然而孝道,也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
「百善孝為先」這句老話,至今流傳許久。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呢?孝,是所有美德當中之首任,也是所有子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和責任。而這孝就像太陽,給人溫暖;孝就像大山,給人依靠;孝更像一顆璀璨的珍珠,是一筆無價的財富。孝是珍貴的,不能以價錢來衡量,而至今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一個孝子呢?
有一次母親節,我和姐姐商量著給媽媽買什麼禮物好,也不知道媽媽需要什麼。不知不覺就逛到了飾品店,突然看見掛在店門口的一條絲巾,非常精緻、溫暖,話題作文《以孝為話題的作文:孝的傳承》。又想到媽媽經常會感冒,只要帶上這條絲巾,她就不會感到寒冷。我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於是,我把絲巾當做禮物送給了媽媽。她非常高興,語重心長的對我說:「非常謝謝你們,你們的心意,媽媽已經收到了。以後可別瞎買東西了,只要你們是關心我的心,就算送再貴的禮物也比不上你們的這一片心。」
聽了媽媽的話,我受益匪淺:大孝無痕,有一種愛,很小很小,那就是孝。無須驚天動地,無須甜言蜜語,小處著精神,微處見真情。天下所以的父母都是一樣的,不需要你為他們付出多少,只需要我們盡一份孝道。只需要在爸爸媽媽下班時,給他們倒一杯溫水,為他們解除乾渴;在爸爸媽媽疲勞時,為他們捶捶背,這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孝了。若爸爸媽媽你為了打發他們而送他們很貴重的禮物,即便你送一個金庫,這樣的禮物也是毫無意義的。若你在爸爸媽媽出差時,給他們一句充滿愛的叮囑,而這是用千金也換不來的,這是與前面成反比例的。
孝,貴在恆。弟子規上有這么一句話: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冬天要幫爸爸媽媽鋪被子,讓他們感到溫暖;夏天幫爸爸媽媽把床鋪扇涼;早上要向爸爸媽媽問好,放學以後要及時回家向爸爸媽媽稟報平安。其實父母最關心的.還是我們的安全,只要每天都按時回家,這也算是小孝。
同學們,你們想做一個小孝子嗎?那就從現在開始,從今天開始。其實要做到孝非常簡單,孝,既不需要做出多麼驚天動地的事,也不需要說多麼感人的話語,更不需要送父母多麼貴重的禮物。只需要你一顆感恩的心;只需要你時常掛念他們,關心他們,這就是孝。讓我們把孝變為一種傳統時刻記在心中,人人爭做孝子。讓天空變得更加湛藍,白雲變的更加柔軟,讓這世界充滿愛與光輝!
相信去年冬天的夢想合唱團總決賽,很多人到現在都記憶猶新。除了吳克群和譚維維所帶合唱團的精彩角逐,便是那段插播其中的關於母親的話題,最能觸動人們心裡柔軟的部分了。現在我還清楚的記得主持人撒貝南臉上抑制不住的淚水和哽咽的聲音,因為得了腦瘤的母親很有可能失明,於是在使勁看他主持的節目,不管多晚,不管時間多長,就那樣固執的守在電視機前······
人們常說:父愛如山,母愛似水。親情對於已經長大成人的我們變得愈發厚重和難以回報。怎麼報答我們的父母,怎樣回饋他們的養育之恩,不再是我們小時候的豪言壯語表決心,而是需要我們用承諾和行動來實踐的時候了。
對於像我們這一代人,離開家到外面打拚已經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壯志雄心也好,無奈也罷,他們都走上了這條漫漫的上下求索之路,承載這父母的期盼和現實殘酷的鞭策。 是不是越是背負很多的人,越有一種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建功立業的心態呢?以為N年之後的衣錦還鄉是最能慰藉父母的,最能報答和回饋他們的···其實是你自己最覺得揚眉吐氣吧。是,他們是比任何人都希望你有所成就,所以打回家的電話少了,通話時間短了,探親次數少了,只一句工作忙就能糊弄過去。將父母擱置在一旁的你有沒有想過,冷冷清清的家裡,孤孤單單的父母,是有多希望聽到你的聲音,看到你的人;越來越老的他們是有多麼包容,把自己對兒女的想念藏著,把家裡的煩心事掖著,生怕你被打擾,影響到你的「宏圖大業」。
由於讀書的緣故,使我終不能陪伴父母左右。不能給眼花的母親穿針,每晚幫她抓癢,不能監督患有腱鞘炎的父親按時吃葯,每頓飯告誡他少喝酒。甚至去年母親去醫院做了個小手術也是春節假期才知道。這才明白,我能給他們小幸福的機會已經很少了,因為這些日常的照顧已經不能夠了。
而這些小幸福,才是越來越年邁的他們最需要和最想要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千萬不要讓自己有這種遺憾。及時孝順父母,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要非得等到什麼時候,不要非得自己混到什麼程度。要知道,父母想念的是你的人,而不是你的錢,因為對於他們精神滿足遠比物質充裕更重要。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俗話說:有孝的家,貧寒也溫暖,無孝的家,富足也缺憾。
父母為我們傾注了一生的心血,都說母愛是偉大的,而我也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在她的懷抱中我享受著濃濃的愛意。至今母親生下我已經有十六個春秋了。聽爸爸說,媽媽懷我三個月的時候就不再吃零食了,每天只吃著沒有味道的粥飯,為的是能讓我生長的更健康。五六個月的時候,媽媽吐的厲害,不能吃飯,每天只能考打吊水來維持營養。媽媽懷我是多麼辛苦啊!
其實,這還不算什麼,媽媽是剖腹產的,把我生下來後,四天都不能動彈,還不能吃東西。飢餓的難受和手術後的疼痛使媽媽四天四夜未曾合眼。
聽到這里,我的淚水悄悄濕潤了臉龐,真沒想到我的誕生給媽媽帶來這么多的痛苦和折磨!
我漸漸長大,很快我上小學了,媽媽每天都早早的起床為我做早飯,中午一回到家,我就可以享受著媽媽准備好的美味佳餚,媽媽卻還在吃我早上生下來的稀飯。可那個時候,我太小了,還不懂事,不明白媽媽的良苦用心,有時候還鬧事,甚至取笑媽媽,當媽媽傷心的流著眼淚時,我還在一旁幸災樂禍。現在,有時想起那時
的傻事我常常偷偷地流著眼淚,以贖曾對媽媽犯下的錯誤。
記得有一次,媽媽特地為我做了一盤紅燒魚,我津津有味地吃著,媽媽在一旁笑眯眯的看著,說:「慢點兒,別卡到了。」我邊吃邊點頭,但還不忘問媽媽一句:「媽媽,你不吃嗎?」「呵呵,媽不吃,我不喜歡吃魚,你先吃吧!」我當時也沒多想,吃完就匆匆上學去了,但回來拿鑰匙時發現媽媽正在吃我吃剩下的魚湯,並在湯水中尋找著細碎的魚肉,我看這一幕,我的淚水忍不住地流了下來,走在路上,淚水更加肆意的流淌,恨自己為什麼當時沒想到母親是捨不得吃而特意留給我吃的呢。
現在,我已經長大了。懂得如何去孝敬父母了,媽媽累時,我會幫媽媽按摩,幫媽媽做家務,好吃的東西會和媽媽一起吃。爸爸累時,我會給爸爸錘錘腿,他口渴時,我會給他倒水……
「羊羔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白雲裝飾藍天,是因為懂得報答,小草離不開大地,是因為它不想讓大地媽媽孤獨。自然界的動植物都懂得報答,我們又何嘗不能報答父母,做個孝順的好孩子呢?
真情無限,孝心無價
對父母尊敬,對母親敬畏,對父親感激……
這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一直不變的傳統。五千年,這不是簡簡單單的任務,也不是今天這樣明天就是那樣的純粹玩樂。它,是你一直需要守護的親情和感情。
父親給你了完整的基因,他讓你得已成型,漸漸地待到你出生,又看著你長大,最後望著你成家立業走上社會。可能會與父親長的不一樣,但是不能忘記的是你的生命是他給你的,你的血液有著他的三分之一。始終不能忘記你是你父親最值得驕傲的接班人……
「母親」是個值得驕傲和與人尊敬的稱呼,她不但是給了你三分之一的血液,也是給了你一個你第一次必須住進的溫暖的房間的人。每個人的第一套「房子」都是母親含辛茹苦十個月給你「買下」的房子。這或許是你爸爸造成的,但是最後的你,還是應該懂得這樣個給了你生命的人,媽媽為了你痛苦得死去活來。你安詳的來到了這個世界,事實上剛來到這個世上的你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事,不單單是成家立業、娶妻生子。最重要的是讓這兩位給了你生命的年輕人,陪伴他們的後半生,讓他們得到幸福。
特別是媽媽,她在懷胎十月中……可能你並不知道,整天吃不下,還嘔吐。睡覺睡也不踏實。每天挺著大肚子要都直不起。到最後還要受多少罪才能把你生下來。也許吧,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每個婦產科大夫才能明白吧……也可能等你老婆懷孕了你才會懂得吧。
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孝」字,它承載的卻是你與你父母多少年的牽絆,是父母知道你在外給予你的多少牽掛。是在你被別人欺負的時候父親替你主持公道,是母親知道你在學校吃不好,給你送去的燒肉丸。當你享受爸爸的凱旋迴歸、咀嚼著媽媽香噴噴的小肉丸時,你就應該明白他們對你寄託著遠大的希望。
有人說「孝」不過是看到別人衣袖間別著的黑布孝。但是,這卻是要遭天譴的!他們給了你生命,不是讓你直接養老送終的,是寄予了子女會讓自己幸福,相信自己的子女都能有用成才。想一想:一到二十歲,整整3700日。父母讓子女白白吃了二十年的飯,睡了二十年的床,不是到頭來一句「替你養老送終就是了」這不是孝的含義。
「百善孝為先」我國古代思想家孔子一直以一種簡單卻並不容易的孝作為個人的勉勵。傳承了中華五千年無形的「自然遺產」。至今中國,一直視「孝」字為做人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