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子孝順,媳婦鬧起來怎麼辦
我有點被繞暈了,不知道你在這裡面,是二兒子的女兒呢還是別的什麼身份。綜合一下,給你幾點建議:
開導一下二兒子的媳婦,畢竟處在她的位置,心裡不平衡是很正常的。當然,也勸一下二兒子的媳婦。婆婆歲數有了,不要跟老人家計較。
跟二兒子談一談,也要體諒一下自家媳婦的委屈。媽媽跟媳婦當中,二兒子的作用很大的,可以的話,媳婦這邊,也要多包容點,體諒一點,不能一味的指責,家長里短,沒有什麼是非對錯的,都是站在自己立場看問題。媳婦也是為了家才會如此,老人家心太偏或者糊塗,兒子知道的話,包容無可厚非,畢竟歲數在那。但是,反過來,媳婦也是為了家,不能因為她這樣,就一味指責,也要多勸勸。一個人孝順,不如兩個人孝順。
老人家歲數大了,有些糊塗,不能去苛責。二兒子不能因為孝順媽媽而不顧媳婦的感受。媳婦鬧也鬧了,二兒子如果能從中體諒媳婦,私下勸下媳婦,事情也就消停了。何況兩口子原先感情也是不錯的。
不知道大兒子人如何,可以的話,讓他也知道下母親的狀況。雖說老人家不讓告訴,但是畢竟歲數大了,也不能一味聽她的,兩個都是兒子,都有義務照顧母親且知道母親的身體情況。
❷ 父母怎樣教育孩子更孝順
導語:孝是什麼?孝是成人後“常回家看看”的那份心意;孝是功成名就之後的豐厚報答;孝是父母卧病後的悉心照料。稚嫩天真的孝,是眼裡閃爍的星光;年輕時的孝,是無暇的翡翠;成人之後的孝,是鈍真的鉑金。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則。古人盡孝的故事讓人心靈震撼,孩子們學到的不只是知識,而是怎樣做人。
第一、要讓孩子了解父母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現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況,不知道父母的錢是怎樣得來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錢買這買那,認為父母給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經地義的。這樣的孩子怎麼會從心底里孝敬父母呢?為此,父母應當有意識地經常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況告訴孩子,說得越具體越了,從而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錢得來不易。自然,孩子會逐漸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會從心底里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第二、要從小事入手訓練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行為習慣。
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聽從父母教導,關心父母健康,分擔父母憂愁,參與家務勞動,不給父母添亂。要把這些要求變為孩子的實際行動,就應當從日常小事抓起。如關心家長[微博]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問候下班回家的父母親;當父母勞累時,孩子應主動幫助或請父母休息一下;當父母外出時,孩子應提醒父母是否遺忘東西或注意天氣變化;當父母有病時,孩子應主動照護,多說寬慰話,替他們接待客人等。孩子應承擔必須完成的家務勞動,哪怕是吃飯時擺筷子。根據孩子的年齡、能力、學習情況,合理分配,具體指導,耐心訓練,熱情鼓勵。這樣不但有利孩子養成家務勞動的習慣,也有利於孩子不斷增強孝敬父母的觀念:“父母養育了我,我應為他們多做事。”
第三,要以身作則,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長輩的楷模。
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直接受父母對待長輩態度的影響。有一個故事是值得借鑒的。從前有一對中年夫婦對年邁的父母很不孝順,他們把老人攆到一間破舊的小屋裡居住,每頓飯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東西給老人。一天,他們看到自己的兒子在雕刻一塊木頭,就問孩子刻的是什麼,孩子說:“刻木碗,等你們年紀大時好用。”這時,這對中年夫婦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請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隻小木碗,拿出家裡最好吃的東西給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轉變了對他們的態度,從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見,父母的榜樣,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現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況還是存在的。有些中年夫妻不僅不照顧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計“刮”老人們的財物,這給自己孩子的影響更不好了。因此,我們不得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還要時刻不忘照顧年邁的父母親,決不能添了兒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說平時因居住地較遠,工作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處,那麼在休假日要盡量抽時間帶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幫老人做些家務,同老人共聚同樂,盡一份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此日長時久,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也會逐步養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常回家看看父母
如果父母在老家,而自己在城市裡工作的話,不管多忙,也要學會抽出時間多回去看看父母,給父母買幾件新衣服,跟父母說說自己的近況和聽父母說說想當年的那些故事,這樣的話,父母雖然口裡會說走來走去很麻煩,可內心裡卻是非常欣慰的。
學會報喜不報憂
如果工作上或者生活中遇到哪些問題或煩惱,在父母面前,要學會多跟父母說些開心的事,因為很多時候你的這些問題父母也沒辦法幫你解決,只會替你空擔心,這樣沒有必要,所以這些事情不必讓父母知道,不知道就沒有煩惱。
多陪父母聊聊天
如果父母跟自己生活在一起的話,不是單單讓父母吃好和睡好就算是孝順了,下班回家的時候多陪父母聊聊天,多關心一下父母,聽他們說說家常和回應。
一些事可以多聽聽父母的意見
生活中肯定也會出現各種各樣大小不一的事情,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情自己做決定之外,其他的一些事也可以多問問父母,聽聽他們的意見,讓他們覺得自己雖然老了,但是在家裡還是有一定的地位和說話還是很有份量的。
教育晚輩要尊敬父母
如果家裡有孩子或者晚輩的話,一定要教育他們要學會尊敬長輩,有時候雖然我們很孝順,但是小孩子不懂事,更不懂的尊敬長輩,拿父母用傭人使喚或者對父母不敬,這樣的話也會或多或少影響父母的.心情,所以對於家裡的小孩子或晚輩也一定要教育好。
讓父母多認識一些朋友/棋友
老人也有交朋友的需求,不然的話,經常宅在家裡也會覺得無聊和空虛,可以說服父母多出去走走,比如到家裡附近的公園里跟同齡的朋友跳跳廣場舞,下下棋,讓父母把空餘的時間過得充實起來。
有時間帶父母去旅遊
如果時間和物質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帶父母到外面走走,看看外面一些著名的旅遊景點,同時需要考慮人流量和飲食方面,最好不要到太多人去的地方,飲食方面也要照顧到父母的飲食習慣才行。
1、 父母的以身作則。
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教育當中最省力的做法是身教,即以身作則。
2、父母和孩子一起孝敬老人。
父母去看望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時,要帶上孩子一同前往,讓孩子親眼看看父母是怎樣孝敬父母的。
那種“只愛自己的媽媽,不愛丈夫的媽媽”的現象,在年輕媽媽中相當普遍。我可以明確地告訴這些媽媽,在婆婆面前,你稱呼“媽媽”,在婆婆背後,你稱孩子的奶奶叫“老東西”,總有一天,你的兒媳也會稱你為“老東西”。到那時,你的兒子肯定會覺得理所當然!
3、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要給孩子孝敬父母提供機會。
在現在的不少家庭中,愛只是父母對子女的單向傾斜,而不能實現愛的雙向交流,那麼這種愛就是畸形的愛。孩子只有把父母給他的愛轉化為他對父母的愛,這種愛的種子才算在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種人間大愛正是這樣得以傳承的。當年幼的孩子學會了關愛父母之後,才有可能在她長大以後去愛國愛民,去尊老愛幼,去愛天下蒼生。
4、要求孩子為老人做事時應理直氣壯。
當家長生病或身體不舒服時,要理直氣壯地要求孩子做他應該做的事情,如端水送葯或陪同就醫,不要怕耽誤他學習時間。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就從要從引導孩子為父母做這些小事入手。當孩子對父母表現出不敬重的言行時,要給予適當的批評和懲罰,千萬不要認為:孩子現在還小,還不懂道理,不必多計較他的言行過錯,等他長大了,自然就知道孝敬老人了。這種認識肯定是錯誤的。
5、讓孩子給爸爸媽媽過生日。
讓孩子記住爸爸媽媽的生日,對於一天天長大的孩子,完全可以讓孩子主持給爸爸媽媽過生日。家長不要只給孩子過生日,不給自己過生日,這對孩子並不好。
6、從日常生活小事上對孩子提出要求。
如外出時和父母道別,回家和父母打招呼;用餐時先讓父母入座,替父母盛好飯菜;和父母說話應恭恭敬敬,不能出言不遜。當父母不能滿足孩子提出的要求時,告訴孩子不能發脾氣,要體諒、理解父母的難處。孩子如果發脾氣或死磨硬纏,家長要始終堅持原則。家長千萬不要起初不答應孩子要求,孩子發脾氣了,家長讓步了;孩子死磨硬纏了,家長讓步了。這等於鼓勵了孩子不斷提出不合理要求。
7、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辛苦。
你不妨把你的日常工作向孩子說一下,或帶孩子去上一兩次班,讓他知道你上班走什麼路線,每天都做些什麼事情,你的工作中有哪些困難;你還可以告訴孩子下一個月、下一年家裡都需要買什麼東西,需要花多少錢。總之是讓孩子看到、體驗到父母的難處,而不是只讓他聽父母說“我很辛苦”。
8、耳鬢廝磨中建立親情。
在孩子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家長要要求孩子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親情培養,很多時候就是一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細節。從這方面說,我不贊成孩子從上幼兒園或上小學起就到離家較遠的外地去上寄宿制學校,因為這不利於親情培養。親情,就是在一天到晚的耳鬢廝磨中建立起來的。
9、用親情故事啟發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識。
家長一定要定期抽出點時間和孩子談心聊天,要把自己的難處和家裡的難處有選擇地告訴孩子。通過談話,可以讓孩子體驗親情,啟發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識。
10、欣賞孩子的每個孝順行為
欣賞並誇獎孩子的每一個孝順行為,哪怕孩子只是給媽媽夾了一片苦瓜,哪怕孩子只是把奶奶買的菜從大門口提到廚房,哪怕孩子只是為爸爸拿了一次水杯。心理學上有個“暗示效應”(也叫羅森塔爾效應):一個人被看成什麼樣,被怎樣對待,在不長的時間內,就會變成現實。
❸ 如何教育孩子孝敬父母有哪些方法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起碼規范,不會孝敬父母的人,在社會上就不會寬容別人。那麼如何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呢?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孝敬父母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孝敬父母的方法
1.讓孩子知道父母為孩子和家庭付出的辛苦
讓孩子了解父母通過勞動給自己的一切是用心血汗水換來的,要百倍珍惜,並要有感激之情。父母應根據孩子的年齡,所提出的問題,決定讓他們了解家庭經濟問題到什麼程度。家境困難的,使孩子了解家庭的經濟狀況,懂得生活應該儉朴,與父母共同克服困難;家庭富裕的要讓孩子知道富裕更是父母辛勤勞動換來的,要在學習、品德上努力上進,珍惜父母的勞動所得。
2.父母要以身作則,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父母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教育孩子。父母怎樣對待長輩,孩子將來就會怎樣對待父母。當孩子明白他有為家人的歡樂、幸福出一份力,並能自覺地為維護家庭利益而努力,甚至限制自己的一些需要和願望時,孩子的家庭責任感就已經建立起來了。
家庭責任感是社會責任感的基礎。社會責任感是一種高尚的感情,它要求個人處理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到對社會、對公共利益的影響,並自覺抵制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
要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擴大為社會責任感,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榜樣。比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關心爺爺、奶奶、伯父、伯母、堂兄妹、表兄妹等親屬,當知道他們當中有人生病了,帶上孩子去探望,當他們求助時,盡自己所能給以幫助。然後引導孩子尊敬老師、關愛同學、鄰居,進而關心幫助社會上不相識的人。
3.讓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教育孩子盡早學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並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這樣可以使孩子從中體驗父母的辛苦,減輕父母的負擔。
4.教會孩子同情、體諒和憐憫別人
父母要從小教育孩子眼中有人,學會理解父母,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權歡樂、幸福,孩子不僅應知道自己有需要和願望,還應想到父母和親人的需要和願望。
父母要教會孩子對人有同情心,告訴孩子為了實現父母和親人的願望,可以適當地限制或放棄自己的部分需要和願望,比如父母應堅持讓孩子把好吃的先讓給長輩;與孩子一同上街購物,要求孩子幫助拎些東西;父母下班回家,應主動讓父母安靜休息,當家裡條件不許可時,限制自己的某些需要與願望等等。
5.具體要求和訓練孩子孝敬父母的行為
教育孩子孝敬父母不是抽象的說教,而是有具體內容的訓練。如教孩子學會根據性別年齡稱呼“叔叔”、“阿姨”、“老爺爺”、“老奶奶"等;聽父母說話時要認真,眼睛不東張西望,不插嘴;父母批評時不頂嘴,不任性;在家要當父母的小幫手;要知道父母的生日,主動為父母祝賀生日;有好吃的,先讓父母嘗等等。孩子從小事做起,天天訓練,就可以形成習慣。
孩子不孝敬父母的原因
一、父母的溺愛使孩子內心無愛
現在的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出生那天起,就把全家的目光都吸引過來了。全家人視其為掌上明珠,真可謂“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如果用畫圖表示,那麼圖上的箭頭都是指向孩子的,這就是現在很多家庭中大人對孩子的愛。孩子在這種溺愛的環境中長大,導致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責任感,只知道接受愛,而不懂得付出愛。孩子內心沒有愛,就無法去愛他人,也就不懂得孝敬父母。案例中的巍巍不懂得孝敬長輩,就與家長的溺愛有關。
二、父母重智輕德使孩子問題多
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應是“以德育人”,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自然觀和道德觀,從而建立起實現其自身發展的思想道德基礎。但事實上,家長大都希望孩子將來從事文化、教育、科研或醫務工作,對孩子智育方面的關注大大超過德育方面。這種“重智輕德”的後果是十分嚴重的,一些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教科書”,沒有把學會做人當作自己的首要任務,當然也就不會顧及如何孝敬父母。
三、父母對長輩的不孝影響了孩子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榜樣是最有效的教育“工具”。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直接受父母對待長輩態度的影響。孩子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和父母朝夕相處,日夜為伴,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模仿性更強。父母待人接物、對待爺爺奶奶的態度等,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這種影響是在無意識中產生的,其作用也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案例中,巍巍對父母和爺爺奶奶不敬的表現,就是父母對爺爺奶奶不敬的翻版。
四、家長用自己的行動抵消了言語教育的效果
有些家長在言語上要求孩子體諒父母,孝順長輩,而在實際行動中,卻沒有嚴格要求孩子,如在長輩面前,總是先將好吃的食品拿給孩子吃,家長常常抱怨孩子不孝順父母,實際上是自己說一套做一套導致的。案例中,巍巍的父母用自己的行動抵消了言語教育的效果。
五、家長忽視了從點滴小事培養孩子的孝心
家長要教育孩子孝順父母,必須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長期培養,點滴做起。讓孩子在家庭生活中,逐步具備孝順父母的美德。案例中,巍巍的父母很少下廚房,七十多歲的奶奶不僅要做好飯菜,飯後還要洗碗刷鍋、打掃廚房,巍巍的父母不幹家務活,巍巍更不做這些事情,培養巍巍孝敬父母就成了一句空話。
怎樣培養孩子養成孝敬父母的習慣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長幼有別的家庭關系。"合理的長幼有別"與封建家長制、一言堂是不同的。所謂"合理",是指全體家庭成員(包括子女)之間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尤其是在處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時,一定要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盡可能按他們合理的意願辦事。同時,家庭又是一個整體,不能各自為政,總要有人當家"長",來"領導"家庭,管理指導家庭全體成員的生活。父綆是家庭生活的供養者,而且他們有豐富的生產經驗,自然應當成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尤其是未年人)應當在父母的指導幫助下生活、學習。
現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陽",家長卻變成圍著孩子轉的月亮、侍從,這就為孩子形成以我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談不上培養孝敬父母的好習慣了。因此,我們要讓孩子明白自己與父母的關系,知道父母是長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顛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強胡鬧。
第二,要讓孩子了解父母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現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況,不知道父母的錢是怎樣得來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錢買這買那,認為父母給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經地義的。這樣的孩子怎麼會從心底里孝敬父母呢?為此,父母應當有意識地經常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況告訴孩子,說得越具體越了,從而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錢得來不易。自然,孩子會逐漸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會從心底里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第三,要從小事入手訓練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行為習慣。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聽從父母教導,關心父母健康,分擔父母憂虎,參與家務勞動,不給父母添亂。要把這些要求變為孩子的實際行動,就應當從日常小事抓起。如關心家長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問候下班回家的父母親;當父母勞累時,孩子應主動幫助或請父母休息一下;當父母外出時,孩子應提醒父母是否遺忘東西或注意天氣變化;當父母有病時,孩子應主動照護,多說寬慰話,替他們接待客人等。
孩子應承擔必須完成的家務勞動,哪怕是吃飯時擺筷子。根據孩子的年齡、能力、學習情況,合理分配,具體指導,耐心訓練,熱情鼓勵。這樣不但有利孩子養成家務勞動的習慣,也有利於孩子不斷增強孝敬父母的觀念:"父母養育了我,我應為他們多做事。"
第四,要以身作則,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長輩的楷模。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 直接受父母對待長輩態度的影響。有一個故事是值得借鑒的。從前有一對中年夫婦對年邁的父母很不教順,他們把老人攆到一間破舊的小屋裡居住,每頓飯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東西給老人。一天,他們看到自己的兒子在雕刻一塊木頭,就問孩子刻的是什麼,孩子說:"刻木碗,等你們年紀大時好用。"這時,這對中年夫婦猛然悟,把自己的父母請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隻小木碗,拿出家晨最好吃的東西給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轉變了對他們的態度, 從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
可見,父母的榜樣,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現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況還是存在的。有些中年夫妻不僅不照顧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計"刮"老人們的財物,這給自己孩子的影響更不好了。因此,我們不得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還要時刻不忘照顧年邁的父母親,決不能添了兒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說平時因居住地較遠,工作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處,那麼在休假日要盡量抽時間帶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幫老人做些家務,同老人共聚同樂,盡一份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此日長時久,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也會逐步養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猜你喜歡:
1.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2. 孩子在家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3. 父母在家裡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4. 怎麼教育孩子感恩父母的方法
5. 好的父母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❹ 有了兩個兒子後想後半輩子很幸福,壓力不大,就要怎麼做
有一位家長說:今年我家老二出生了,這是我第二個兒子,自從老二出生以後,我就感覺壓力好大,現在開始夜裡睡不著覺,真的感覺自己要崩潰了。好羨慕家裡只有一個兒子的家庭,還有沒兒子的家庭......其實說來奇怪,很多人會覺得生兒子比生女兒好,很多人也會羨慕生兒子的家庭。可是,如果一個家庭生倆兒子,又會被人同情。說到底這是因為中國父母認為兒子、女兒不一樣的養法。早點做這幾個准備,生倆個兒子壓力也不一定大,反而以後都是享福的日子。
有倆兒子的家庭,想要享受養兒子的福氣,必須要把孩子教育得品行端正,懂得知恩圖報。父母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教會他有感恩之心,對人有禮貌,尊老愛幼。同時父母也尊重孩子、愛孩子,孩子長大以後不管生活得好不好,都會孝順父母,這對生倆兒子的家庭來說,也是莫大的福氣。
❺ 生活中家長做到哪幾點,能教育出乖巧孝順的孩子
中國一直有一句古話,就是“養兒防老”,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在老了的時候,可以有人能夠照顧自己,讓自己頤養天年。
徐奶奶本以為自己的孩子們會很積極地爭著搶著養自己,但是沒想到,自己的兒子竟然沒有一個主動提出來養自己。
後來沒有辦法,只好住進了養老院,費用由3個兒子平攤。
其實不是徐奶奶的孩子們不孝順,只不過是徐奶奶的控制欲太強了,太嚴格了。
孩子未來孝不孝順和父母的教育方式還是有關系的,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培養,才會培養出孝順的孩子?
1、正確的教育孩子
有很多父母,採用的教育方式就是簡單粗暴,孩子一旦犯了錯誤,家長們就是動輒打罵,這樣做其實是不對的。
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會缺乏安全感,認為父母不愛自己,這樣的孩子也不會愛父母。
父母不經常打罵孩子,孩子也會懂得感恩,長大之後,孩子也會更加孝順。
父母和孩子之間都是雙向的,父母現在怎樣對孩子,孩子將來也會怎樣對你,你打罵過孩子嗎?快來下方評論吧!
❻ 如何教孩子孝敬父母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一輩子的各種觀念,都受到父母的影響,所以你對你自己的父母好,孩子感受到了,以後孩子也會對你們那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