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拿紅氈

重陽節拿紅氈

發布時間:2024-11-23 06:41:14

① 朱家尖白沙鄉有什麼歷史文化

漁業
1、造船漁民造船,要擇吉日良辰。開工前,要用三牲福禮敬請天地神靈,向大木師傅敬酒、送「紅包」。新船梁頭(龍骨)定位時要披紅掛彩;裝淡水的「水艙」梁頭合攏處要襯銀洋(或銅板、銅錢),並用銀釘(或銅釘)釘合,漁民稱它為「船靈魂」,亦稱「水靈魂」。最後一道工序裝船「眼睛」,叫「定彩」。「定彩」也要選擇吉期,並付給大木師傅雙份工錢和「紅包」。施工時要在船尾欄板上貼上「海不揚波」的橫幅,由大木師博按五色彩條(五行)紮好的銀釘,嵌釘好「眼睛」,用紅布把「眼睛」蒙上。新船下水時,再揭去紅布,稱「啟眼」,由身強力壯、父母雙全(有福氣)的幾十名青壯年在敲鑼打鼓、鞭炮齊鳴的氣氛中將船徐徐「赴水」(推入水中),諧音「富庶」,以示吉利。赴水時,東家站在船頭上向木工師傅和圍觀者拋分饅頭,即謂「新船下水拋饅頭」。 2、船關菩薩漁船後艙,設有神龕,專供船關菩薩(老爺),叫聖堂艙。新船赴水時,要用三牲福禮向船關菩薩「祝福」。金塘流網船和枸杞等地的小對船供奉女菩薩,大對、背對、大捕船上供奉男菩薩。船關菩薩兩旁有兩個木雕小神像,一個叫順風耳,一個叫千里眼。「祝福」除漁船赴水時進行外,每汛出海時也要進行,漁汛結束時還要「散福」。每次「祝福」或「散福」,都要用豬頭、全鴨、鮮魚作供品。供畢,由老大從豬鼻上割下一塊肉拋人海中,大夥才分食。近洋張網漁民,則於每年立夏、端午、重陽節,到張網桁地「祝福」。 3、祭海舊時,漁船每汛出海生產前,要在船上祭告神祗,向神明行跪叩禮後燒化疏碟,稱為「行文書」。由老大捧一杯酒潑人海中,並拋少許肉塊人海,叫「酬遊魂」,以祈禱漁船出海順風順水。這天,船上眾人忌講不吉利的話,不許吵架。
農業
4、掛春牛圖立春日,農家都要掛春牛圖。圖中的牛棺或手牽牛繩緊走,或騎在牛背上悠閑吹笛,以示該年生產的忙閑;圖中還標著一年的生產節氣和潮水漲落時辰,實系一種古老的農事掛歷。 5、浸種農戶俗稱浸谷種為「秧子落缸(桶)」。秧子上要放一張紅紙,壓一把鐮刀「鎮邪」。 6、敬牛倌舊時春耕結束,東家要請牛倌(看牛囝)和長工、短工吃一餐酒肉飯,俗稱「打散」。看牛囝坐上位,東家要備兩只白煮雞蛋敬送牛倌。吃飯時先由作頭長工講幾句吉利話,如「先吃舌蹋,稻桶甩脫」等等。如果東家不請這一餐,牛倌就要到處唱「種田不打散,三畝田割攏吃一餐」之類的不吉利山歌。解放後,此俗廢。80年代土地實行承包後,農戶仍很敬重農忙時節的幫工,盡力給予款待。 7、迎龍求雨舊時遇久旱,農民習慣請龍求雨。由地保或村裡長為首,聚集村民,扎一稻草龍,備帶三牲禮品,執水幡(青竹棒上掛紙幡),到「龍潭」旁進行供祭,見潭中出現魚、蝦、蛇類等水族,捕得其一作為「龍王」替身盛於葫蘆(或缽盂)中,放入「龍亭」,抬回供奉,待下雨或七天以後才把水族送回龍潭。請了龍不下雨,農民便將「龍王」暴曬於烈日下,俗稱「烤龍王」。縣城附近的農民,還要將「龍亭」抬到縣衙中,叫縣官跪拜叩求。縣官往往親至衙門外迎接「龍王」。解放後,宣傳唯物主義,且境內陸續修建起了大小水庫及溝渠,基本解決了久旱不雨帶來的災荒,此陋俗乃絕。 8、打果樹如遇果樹不結果,主人便在除夕夜去鞭打,叫做「勿會生,年三十夜打」。如李樹不結李子,就在樹上掛一隻破草鞋,一人執鞭打草鞋,邊打邊問:「儂會生勿會生」另一人在旁連連應道:「明年會生了!明年會生了!」解放後,此俗不多見。 9、孵鵝禁忌孵鵝時農民要在窩旁放鐵器(刀、剪之類)「鎮邪」,要揀漲潮時辰落窩的鵝蛋作種,並且要將備孵的鵝蛋放在主婦用的圍身布衩里,然後一齊放入孵窩,以為這樣才可使小鵝一齊出窩。種鵝生蛋時,不能生一個拾一個,必須在窩里留一個,以為這樣可防鵝娘歇窩不生。
手工業
10、祭溜頭神解放前曬鹽要經過引潮、刮泥、淋鹵等工序,鹽民對淋鹵的溜頭看得很神聖,要備三牲祭品祭祈溜頭神,祈求豐收。解放後,此俗漸止。 11、各種手藝的學徒拜師之日謂起師。學徒期中,學徒在春節、端午、中秋、重陽等節,須向師傅送禮。若同席就餐,師傅坐上位,徒弟坐下位,且要先為師傅篩酒、盛飯。待師傅動筷,徒弟方可吃飯;師傅放下碗筷,徒弟也得放下。學徒期三年,學滿後謂「滿師」。 12、手藝業同行間不可拆台,一個作坊只可有一個包作師傅(即「作頭」);被邀參加工作的師傅無論手藝多高、資格多老,須聽從包作師傅調度;若東家請兩個以上包作師傅作業的(即「劈作做」),兩套人馬互不幹涉,但各顯手段,互相競爭,謂「別場」。 13、各種手藝的師傅同桌吃飯,座次應是:石匠坐上位,木匠坐東側,泥水匠坐西側,漆匠坐下位,並要給同桌各位篩酒。 14、上述習俗大都沿傳至今,但師徒同席已無嚴格的規矩,多可平起平坐了。 風禮習俗 15、婚禮新婚女子三日王傳說這是宋高宗立下的規矩。康王為紀念搭救過他的紅姑,下旨舟山女子出嫁,可戴鳳冠,披露帔,鋪紅氈,坐花轎,舉大宮燈,揚布讕旗,吹吹打打喜慶三日。解放後,坐轎等習俗消失,但喜慶三日熱鬧一番,一直被島民所沿襲。 16、定親舊時定親皆憑父母之命、媒灼之言,且講究門當戶對,故有「牆門對牆門(指大戶),籬笆對籬笆(指以籬笆充院門的貧苦戶)」之說。先由男方托媒傳話,請算命先生卜吉,若「八字」相諧,則具果品遣媒人往請女方生辰,謂「請庚帖」,女方同意送「庚帖」給男方,謂「過帖」。男方把雙方生辰「八字」置於灶神龕,三日內卜之不吉,便送還女方庚帖,卜之吉,則婚事定。再請媒人持婚書及禮物送往女家,謂「納吉」,也叫「發送」。女方將預先為女婿及其父母等長輩准備好的鞋子、筆墨紙硯、綉袋等物放入男方禮擔中作回禮,叫「過書」。然後,男方將聘禮(錢幣)、樣紅(首飾,多為戒指、耳環和衣料)、酒餅(點心)送往女家,謂「下聘」或「下定」。解放後,提倡戀愛自由,不再有諸多繁文縟節,但少數人仍講究八字相諧和聘禮多少。 17、迎親由男方擇定吉日。婚期前日,男方要派人(一般為父母雙全的男青年)去女方搬奩物,謂啪「搬嫁妝」。嫁妝多少不一,多的十箱十櫃,最少也有夜桶(子孫桶)、火囪(取暖爐)、家工籃(盛放剪刀、尺、針線、零布等物的器皿)三件。男女雙方家中都要辦酒宴。女方辦「開面酒」,新娘要請墮民嫂絞面,謂「開面」,男方辦「豬肝花油蘿卜羹」。入夜,由一或三位爹娘雙全的未婚男青年與新郎(共二人或四人,以此湊成雙數)同宿新房。次日凌晨,男方具牲禮祀神,謂「享先」。迎親時,以墮民為使者,備花轎、請樂隊至女家。女方攔轎阻止。使者「以錢饋門」得以入,謂「開門鈿」或「開門紙包」。新娘上轎前,要吃「上轎飯」,第一口吐回父母床頭,示意不忘養育之恩。新娘或由兄弟「抱上轎」,或由童女「領上轎」,上轎後,女方兄弟或母親持一碗水潑於轎上或停轎處,意為「嫁出去的囡,潑出去的水」,不準回頭。中途,送娘要將轎內火囪灰倒掉一些。轎至男方,由童女請出轎,新娘要先過馬鞍(木雕小鞍),謂「跨鞍入華堂」,再踩著麻袋至堂前,謂「傳袋(代)」。解放以後,潑水、童女領上轎、跨鞍等俗已廢。新娘步行或用自行車(80年代多用汽車)送至夫家,但享先等俗廢而復萌。 18、拜見鈿拜堂時,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長輩。拜長輩時,新娘要致甜茶一杯,並與新郎一起跪拜。長輩都有包著錢幣的紅包相贈,謂「見面禮」,也叫「拜見鈿」。此俗在鄉村今仍盛行,但新郎新娘不再跪拜,改用鞠躬或合掌禮拜。 19、叩頭鈿新娘也要備一些裝有少量錢幣的紅紙包,准備在接受夫家主要親屬的小孩叩見時分送,謂「叩頭鈿」。相傳,在使用金屬幣時,新娘將銅幣用綵線紮好,系以纓墜,掛於前來叩頭的小孩胸前,故稱「新娘子銅鈿牌」。今此俗仍行,但小孩不再行叩頭禮,新娘只需把紅包交其婆婆分送即可。 20、討個「生」字拜堂後,新娘入洞房,由一長者捧喜果盤至堂前,將盤中十多樣乾果拋向華堂,讓賀客小孩搶食。各果都有吉祥之意,棗子謂「早生貴子」,桂圓謂「蟾宮折桂」。還故意摻進生的花生、瓜子、黃豆等,小孩食之,不約而同會喊「生的」、「生的」。新郎家圖的就是討個「生」字,意謂新娘不久就會生下貴子。 21、阿姑代拜堂在漁村,如遇新郎出海生產因風暴等情況不能趕上婚期時由新郎的姐妹代替拜堂,並在新房內籠養一隻公雞,公雞頸上懸一紅布條喂以飯食。新郎回來後,才將公雞放出,俗謂「阿姑代拜堂,公雞陪洞房」。此俗已廢。 22、賀郎有兩重內容:一、新郎的舅媽、姑媽等至親,在婚期臨近前要送老母雞、胖蹄等給新郎補養身體。二、喜日筵散後,主人於新房內設糖果、菜餚,邀親朋八人入房圍坐,互唱賀郎調,其餘賓客站立四周,笑鬧相賀,這是朱家尖婚禮中的傳統習俗之一。解放後,此俗仍存,但有變化,一般為晚宴後由男女儐相若干在華堂圍坐於「賀郎桌」(由三張八仙桌拼成)的兩邊,新郎新娘坐上位,二位郎頭儐(賀會的主持人)坐下位,賓客站立四周,以說唱嬉鬧相賀。男女儐相也可互賀以增加熱鬧氣氛。郎頭儐以唱賀郎調為主,「賀郎調」七字一句,多系演唱人即興之作,多數為祝賀新人早得貴子、長大有出息等吉利詞,也有要新郎新娘表演節目的。80年代起,此俗漸衰,多以放電影、錄像代之,並以此饗謝賓客。城鎮青年則有以茶話會形式代之。 23、鬧新房新婚三日內晚上,親朋可潛入洞房取出物件,翌日向新郎新娘索取煙糖果錢,再將質物歸還,也叫吵房。吵房者不論長幼尊卑,謂「三日內嘸大小」。 24、安心 婚後第三天,女方兄弟持新娘在家穿過的舊衣服與女紅工具及葷素菜餚,看望新出嫁的姐(妹),要她從此安心於婆家。 25、回門 新娘和新郎或在結婚當日午餐後,或第三天回娘家,謂「回門」。一些海島因交通不便,有在一月或一年甚至數年後才回門的。結婚當日回門的,要當晚趕回,婚後第三天回門的,多在娘家宿上幾夜。 26、死婚也叫「陰配」。父母為已亡子女尋覓配偶,舉行婚禮合葬。儀禮與生人結婚相似,只在拜堂時由生人捧死者的木主牌代替(一般由男方的姐妹代拜)。「新房」中供以茗果,朝夕更換,房內床席箱櫃一應俱全。女方「嫁妝」多用彩紙扎制。成「婚」後,由男方家人將女方屍骨遷來與男方合葬,並燒化「嫁妝」。解放後,此俗已不多見。 27、文明結婚民國時始流行。多以公共場所為結姻處,新郎新娘穿禮服立於下位,證婚人立於上位,介紹人(媒人)立於旁,賓客分坐左右。先由證婚人致賀詞後,雙方交換飾物並於婚書上蓋上章,再由主婚人、介紹人蓋章。新郎新娘互行相見禮,向來賓行禮作謝,時佐以樂歌。舉行文明結婚,見面鈿仍不可少。
生活習俗
28、留飯 娘海島居民崇尚節儉,在飯後(一般指午飯),要留下一些冷飯,摻入下一餐的米中,作為「飯娘」,可提高出飯率。解放後,此俗仍被島民沿襲,近年已不多見。 29、吊飯 平時以番薯干當飯的貧窮漁農民,一旦來了貴客,便在布袋裡裝少量米,放在番薯干湯飯里煮。開飯時,將袋中米飯撈起供客人食用,叫做「吃吊飯」,主人自己仍吃番薯干飯(湯)。70年代後,不再有此習,主、賓皆吃同樣飯菜。 30、進補 漁民嗜好煙酒外,對滋補別有講究。每逢漁汛開始,一般都以老酒浸黑(紅)棗、老酒芝麻煮胡桃肉、紅糖老酒煮雞蛋等進補。條件稍好的還用「神仙雞」(用三四斤重的全雞,去毛和內臟,放入缽內,加上老酒等佐料,連缽放入鍋中,鍋底放少許食鹽,不用水,用火烤)、「酒淘黃魚」(新鮮大黃魚加老酒、黃糖,用缽煮食)、「酒淘魚膠」(用黃鱘魚膠或毛嘗魚膠配全雞或豬肉,加老酒、紅糖煮食)等進補。 31、愛食膀臘腐臭食品 島上居民愛食腌冬瓜、臭莧菜梗等食物。待客時,除備鮮魚蝦外,必備咸魚、糟魚、泥螺、蟹醬等咸「下飯」。「鹹菜黃魚」是舟山名菜,流傳有「三日不吃鹹菜湯,腳娘肚(小腿)就酸汪汪(無力)」之說。解放後,此風仍沿,但已注重「吃新鮮」。 32、芋艿箍芋艿是朱家尖漁農村酒筵上必備的主菜。芋艿碗數越多,表示酒席越豐盛,酒席上的芋艿吃不光,赴宴者可用手帕或紙頭包回去。朱家尖居民辦酒席,一般用「湯十三」(連湯十三道菜),芋艿亦必備,吃完還可添加。80年代,筵席好壞已不以芋艿多少為准,而著重於海鮮、禽類的豐盛與否。 33、背單與龍褲 漁民習慣穿大襟布衫和背單(心),冬有棉背心,夏有單背心,春秋穿夾背心。下海生產時,亦上身穿背心,下身著龍褲(褲腳管特大),其布料均用栲網的栲皮栲過。民間流傳著「青浜廟子湖,菩薩穿龍褲」,「黃興東福山,菩薩穿背單」之說。海島婦女的衣著,其衣袖褲管也大至盈尺。近年,漁村青年衣著時興,穿龍褲和背心的已不多見。 34、造屋 居民造屋要先請風水先生擇地定向,破士、定磉、上樑等也都要擇吉日良辰。上棟梁日,主人給各作業師傅發雙工錢,向木作師傅送「紅包」,向親友饋送饅頭等物,以示慶賀。棟樑上掛紅布,貼橫披,兩頭各掛內盛穀物種子的麻袋一隻,棟柱上貼綠、藍紙楹聯,忌紅紙,以避「火上房」。上樑時,鳴放鞭炮,由木作師傅將正梁安上,拋下麻袋,由等在下面的子女接住,意為「傳種(宗)接代」,上樑時,最喜下雨,以應「及時下雨,生活富裕」之兆。居民在鄰居建房時,要在各自房屋上掛紅布或插紅旗,意可避免「風水」被造房戶獨占。 35、客居契約 到親友家作客,夫妻不可同房。女兒女婿到丈人家做客也不例外。如果要在丈人家同房,須寫好「客居租屋契約」,壓於枕下。現今,此俗已非舊時那樣嚴格遵循。 36、灶具 島民對灶和灶具十分講究。「家裡再窮,也不虧待灶公」。砌灶要請陰陽先生選吉日,付給泥水工雙工錢。新灶使用時,要供灶君。使用新鑊時,要先炒一鑊「新灶倭豆」分送鄰居,以祈「頭頭順利」。解放後,供灶君舊習逐漸消失,其餘一直沿襲,至80年代,才不多見。
時令習俗
37、春節凌晨設香案、陳果品「祭天」,並放爆竹。黎明開門放爆竹,謂「開門迎財神」。人人穿戴一新,小孩要向長輩拜歲,去親戚朋友師傅家拜歲的,多攜帶荔枝、桂圓、紅(黑)棗等禮品,謂「挈拜歲包頭」。也有人家先去祖墳祭拜,謂「拜墳頭歲」。在嵊泗的一些小島,必先拜墳頭歲,在拜墳頭歲前,不到別家吃飯;有的先去宗廟禮拜,謂「拜菩薩歲」。初二始走親訪友。出門見人,忌講不吉利話,忌吵嘴;要互道問候、祝福。早上與人交談,禁忌「早」字,一為防生蚤,二為避遭災。現多不諱。早餐興吃糖年糕,多與酒釀混煮,以討「生活年年高」之兆。解放後,城鎮北方籍人口增多,吃水餃之風隨之引入。初一不汲水、不灑掃、不花錢購物、不動刀剪,食物都在除夕預先切好。婦女不去池邊、河埠頭洗滌。上述習俗現雖存在,但不一定都嚴格遵循。 38、舊時個別人家還在是晚取殘餚,插以殘燭,置於床下,曰「老鼠糧」,謂此夜老鼠成親,給以恩惠,日後不致為害,此習今廢。解放後,城鎮職工休假三天,假期中,親朋好友互訪互宴,歡度佳節。 39、上燈祭正月十三至十八。十三謂「上燈」,各祠廟懸彩燈,陳器玩供神,稱「燈祭」。晚上,常有小孩提燈出遊,鄉間多盛馬燈、船燈等。上燈祭以十四日為最盛,定海城關鎮的東管廟、內外太保廟都要開放娘娘菩薩房間,供人游覽。東管廟等還要舉行傳統性的古董博覽會,名曰「擺祭」,實是展示各廟的古董、書畫、文物、珠寶等。十八日燈散,謂「落燈」。解放後,此俗漸廢。 40、元宵正月十五。舊時多自製燈籠,或懸掛屋檐,或提燈外出遊玩。是夜,鄉間燈會進城,居民晚餐後皆上街看燈會,並多食糯米湯圓(也叫「元宵」),意謂團團圓圓。解放後,燈會不興,但城鎮居民仍要在這晚外出,名曰看燈會,實為散步或走訪。近年,文化部門和工會推行猜燈謎等活動,燈會也逐漸恢復。 41.立春舊時,在立春日,人們言行謹慎,不吵鬧打罵,不損壞器皿,以免沖神而遭不祥。是日,叫化子們捏泥成「春牛」,扎麥稈為「芒神」,由「小討飯」用露頂小嬌抬著「討飯頭腦」,去鄉村分送「春牛圖」。農戶出錢或糧為酬,俗謂「小討飯做春官」。民國時期,抬「討飯頭腦」之風已息。分送春牛圖之習沿襲至今。 42、清明各家持麻糍、菜餚等到祖墳祭祀,祀畢,於墳頂加土插竹,掛紙銅鈿、撒米飯、螄螺等物,謂上墳。如有兒童圍觀,須分麻糍或錢幣,謂分麻糍銅鈿,以囑兒童保護祖墳。舊時,同宗還行族祭,合族男子可吃「清明羹飯」,食後還分麻糍。族祭費用皆從族中祀田收入支付,祭祀儀式多由族長主持。此俗解放後已止。清明前幾日,各家還要設祭祀祖,飯後往屋頂上拋螄螺殼,以驅蟲虐。清明日,家家戶戶插柳條於門壁,婦女插柳條、菜花、青篙等於發際,以求來世親人齊全。有「清明戴花,來世有媽;清明戴枝青,來世有親人;清明插楊柳,來世有娘舅」等語。 43、端午家家戶戶插菖蒲、蘄艾(俗稱「蒲劍」、「艾旗」)等於門檐,並用菖蒲根剪作人形,串以綵線,佩於兒童身上;制香囊放於箱籠或掛於兒童胸前;在蛋殼上畫兒童跨虎圖(謂「蛋殼老虎」),掛於床沿,並貼自畫端午老虎於大門、房門以祛邪。配製雄黃酒飲服及噴灑屋內外,驅邪消毒;燒白芷、蒼術以祛害蟲;用綵線紮成圓形辮子,系於小孩腕上(男左女右),叫纏手繩、長壽繩、端午籠,一直帶到七巧夕。用雄黃在嬰兒額上寫「王」字,以「辟祟」等。端午節還要裹棕子、做烏饅頭、團子等祭祖並饋送親友鄰居。農家要給看牛小囝分食雄黃豆(蠶豆)。解放後,除插菖蒲,裹棕子等俗仍行,余皆漸衰。 44、立秋立秋日吃西瓜或立秋時分喝一口涼水,意為可防中暑或腹瀉;兒童服用萊菔子(蘿卜)、蓼面、炒米粉等拌和食物,傳說吃後可防積滯。 45、七巧七月初七。鄉間婦女多用浸泡後的槿葉搓洗成汁,和水洗發,或用紫蘇葉加包葉,泡開水、滴食油而成的混和液洗發,洗後的頭發柔軟、光滑、有香味。據說七月七洗次頭,頭發不易因汗多而發臭(舊時女子往往一年洗一次發)。七月七用槿葉洗發之俗今仍盛行,但不再限於一年一度,平時多用洗發精、洗發膏、香皂等。 46、是日,凡兒童腕上套有端午籠者,都摘下扔於房頂,以供喜鵲銜去搭銀河橋,讓牛郎織女相會。至晚,婦女陳瓜果於露天,向牛郎織女「乞巧」。乞巧形式多樣,有在眉月明星下,用線穿針,成功的為得巧者;有用盂水映星光,觀看水中星星,以辨目力強弱者;有面對星空,認准一組七星,口念「七顆星,七七星,念過七遍會聰明」者;也有懸米篩於樹梢上,靜窺篩目,希望看到牛郎織女相會的情景。此俗今已不行,偶有的僅作娛樂而已。 47、七月半俗稱「鬼節」、「中元節」。前後數日在村口設壇,請僧道打醮放焰口、高懸蜈蚣旗,路邊掛冥錠、紙衣,地上擺酒食,舍施野鬼;扎制鬼王、黑白無常、童男童女、紙塔等紙神、紙物,置於壇旁。祀畢,燒化紙錠、紙衣、紙神,於空中放天燈,在海上放水燈,敬送神祗,驅逐野鬼,祈求水陸平安。解放後,此俗一度泯滅,80年代,民間又有做七月半羹飯者。 48、七月三十俗謂地藏王菩薩生日,或地藏王菩薩開眼觀光大千世界的日子。是日夜,家家戶戶插香於地上、瓜果上或桅下、水缸、米缸邊,謂「插地香」。沿海居民還用稻草紮成浮盤,上點燈火,置浮海面,任海水漂流,叫放水燈,是仿效打醮時送逐遊魂的一種習俗。此俗民國時期已不行。 49、八月初三傳說為灶神生日。各家以素食、糕點、果品、面條祭灶。祭畢,合家吃「長壽面」。解放後,不再祭祀,僅在灶龕前擺上一碗熟面代供品,並多在這日吃面條。 50、中秋節朱家尖島民於八月十六過中秋。傳說其來歷有二:一說宋代宰相史彌遠,回鄉過節途中耽誤一日;二說方國珍忙於守城,忘了過節日。史、方的家人等待到第二天才過中秋節,後旁人相沿成習至今。中秋前,家家購備月餅,並饋贈親友及師長。中秋傍晚,陳月餅酒餚祀祖後,飲酒賞月吃月餅,謂「合家團圓」。 51、重陽九月初九日。鄉間有做團子、裹棕子祭祖並饋送親友之風。婿家要給丈姆家挑重陽擔,現多為饋贈一般性禮品,如酒、糕點等。城鎮居民多有登高習俗。 52、冬至舊時大節之一。是日,要由年滿花甲的老人舉行族祭,禮如清明節。農家普遍做「冬至湯圓」祭祖。官家、紳仕、儒生要祭孔、祭魁星,以求仕途暢順。解放後此風泯滅,但民間以「冬至湯圓」為節令食品之俗仍存。 53、祭灶農歷十二月廿三日,家家戶戶炒豆、備糕點,陳祭灶果於灶上,扎草馬於灶前,供以草料、飲水。祭畢,燒化草馬、金箔與舊灶君像,換上新灶君像,謂「送灶」。然後,全家分食祭灶果。此俗現在鄉村中仍存,但不再扎草馬等。 54、謝年城鄉一些富戶一上臘月就忙起來,撣塵洗滌,殺禽畜辦年貨,擇日供三牲或五牲福禮,向神靈禮拜祝禱,謂「謝年」或「送年」。祭畢,割取少許福禮放入酒杯,在金箔火化時,灑向空中,分饗四方鬼神,謂「散福」。祭神後,要做「年夜羹飯」,敬祀祖宗,祀畢,邀親鄰長者共餐,謂「分歲」、「吃年夜飯」。舊時,城中大戶都把它作為拉關系、結人情的良機,競相請客,以致年夜飯越吃越早。一般居民則多在祭灶後始謝年,且形式較簡。解放後,此俗一度隱滅,今在鄉村又漸盛。55、除夕舊時,家家戶戶要貼門神、春聯、青龍紙。青龍紙為紅、黃、青三色,上畫雙龍戲珠或兼畫和合二仙及聚寶盆,青龍紙貼於谷倉,紅龍紙貼在門窗。是日,出門在外的都要回家,團團圓圓吃年夜飯;盡可能還清債務,水缸、米缸都要備得滿滿的,意為「滿櫃滿罐」,祈禱來年生活美滿。吃年夜飯後要坐夜「守歲」,給兒孫輩分「壓歲錢」,大人們坐夜到零時或通宵。解放後,貼門神、春聯、青龍紙一度斂止,餘俗皆仍盛行。80年代,又盛行貼春聯。
民間文藝
56、朱家尖的民間文藝內容十分豐富,如傳統的舟山鑼鼓、跳蚤舞、秧歌、剪紙等。
沙雕故鄉
中國國際沙雕發源地 1999年舉辦的首屆中國舟山國際沙雕節開創了我國沙雕藝術和沙雕旅遊活動的先河, 朱家尖
使朱家尖成為國內沙雕藝術的發源地。通過海洋文化和沙雕藝術的完美結和,每年的舟山國際沙雕節已成為中國濱海旅遊節慶的成功典範。近年來,沙雕節躋身「全國節慶活動五十強」、被中國節慶協會評為中國十大魅力節慶、「浙江省節慶活動金獎」,並被列為浙江省十一五旅遊規劃重點打造節慶活動。如今,沙雕節已成為舟山對外宣傳,提升城市旅遊形象一張靚麗的名片。

② 漢族的傳統風俗是什麼

漢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古老民族,由於其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所以風土人情多姿多彩,豐富異常。
1. 尚農務本
漢族是一個古老的農業民族,自古以來農業人口一直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農風俗源遠流長。從遠古起,漢族就視農業為本業。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就提出了「以農業為本」的主張。他說:「倉稟之所以實者,耕農之本務也。」《韓非子·詭使篇》。在尚農思想的影響下,漢族社會形成了「男耕而食,婦織而衣」《商君書·畫策篇》。「男耕女織」可說是一幅典型的漢族社會風土人情畫。只是到了現代,特別是解放後才有了較大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是漢族農歷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創立與漢族古代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習俗密切相關。隨著一年四季氣候的變換,農事和農活的內容也隨著變化。二十四節氣名稱本身的含義,都明顯地反映了這一點。至今漢族農民仍習慣按節氣進行農事,安排農活。
與尚農風俗相關的是漢族對土地神的崇拜。《白虎通義》雲:「地載萬物者,釋地所以得神之由也。」土地神崇拜的形式是「社祀」,土地神稱為社神或社主,祭土地神的地方稱社。《禮記·郊特牲》雲:「壯、祭土,而主陰氣也……壯,所以神地之道也。」發展到後來,漢族社會層層都有社祭。民間對土地神的信仰十分廣泛,解放前土地廟幾乎到處可見。
2. 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漢族的千古遺風。尊祖即是對祖先的崇拜。商代時即信上帝與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則信上帝與祖先分開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為重要的傳統。漢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績的遠祖和血緣關系密切的近祖。
崇祖習俗直到近、現代。民間尊祖的祭祀活動仍十分隆重,有時祭、堂祭、節祭、歲祭、房祭、祠祭等,逢年過節有的還要瞻仰歷代祖宗遺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並與祖宗共享喜慶或求祖宗賜福保佑。漢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廟或宗廟,祖廟、宗祠遍布各地。
與尊祖習俗相關,在封建宗法制的長期影響下,漢族喜聚族而居,定期纂修宗譜。由於聚族而居,漢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有的累世同居長達幾百年,真是「長幼濟濟,風禮著聞」。這種世代同居共財的宗族,俗稱「義居」或「義門」。明代時浙江省浦江縣鄭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詔旨特敕建造鄭義門給予旌表。如今家庭形式雖趨向小型,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較普遍。
從尊祖延伸而來的敬老習俗在漢族中根深蒂固。《詩經·大雅·既醉》雲:「孝不匱,永賜爾類。」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無窮無盡,勢必經常感化影響整個家庭,乃至整個民族。漢族民間敬老習俗,相沿至今,是值得發揚光大的優良傳統。
3.姓氏及名字
最初,漢族的姓、氏是有區別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號。「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許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於子孫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個特殊的記號作為標志,這就是氏。後來,姓和氏就沒有多少差別了。
4.建築形式
漢族由於分布地區廣大,其傳統住房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樣式。居住在華北平原的漢族,其傳統住住房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院落多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為代表;居住在東北的漢族,其傳統住房與華北基本相似,區別在牆壁和屋頂,那裡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實,主要是為了保暖;居住在陝北的漢族,則根據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為住房,窯洞不僅冬暖夏涼,而且不佔耕地面積;居住在南方的漢族,其傳統住房以木建房為主,講究飛檐重閣和律卯結構。由於南方各地習俗和自然條件不同,在住房建築布局上也有差異。如丘陵山地的樓房依山而建,江浙水鄉則注重前街後河,福建的土樓龐大而美觀,蘇州的樓閣小巧而秀麗。
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漢族,其傳統民居的共同特點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室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
5.文化藝術
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無論政治、軍事、哲學、經濟、史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都擁有眾多具有深遠影響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西周時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成就,這就是禮樂文化,周禮非常繁縟,據《周禮》有吉、凶、軍、賓、嘉五禮,樂在西周很重視,有專門職官管理,金文中也記有樂官。周代樂舞如《大武》為周武王克商所作。周代的已有比較完善教育制度,如「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就是周代貴族的文化教育內容,中國最早的經典如《周易》、《尚書》、《詩經》、《周禮》、《樂經》(已佚)、《春秋》都產生這個時期,以及春秋時期的諸子學說等。
在春秋戰國時期,華夏各諸侯國出現過百家爭鳴的生動活潑的局面,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大體同時的古希臘文明東西輝映。至漢武帝時(前141~前87在位)推行「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的政策,於是以孔子、孟子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統治思想,統治漢族古代思想與文化近2000年,同時,程度不同地影響著其他少數民族,甚至影響到中國相鄰的國家。在古代軍事理論方面,早在春秋末就有軍事名著《孫子兵法》問世。西漢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別是宋朝以來一直作為武學必讀的《武經七書》,集中了古代軍事著作的精華。注重史學也是漢族文化史的一個突出的特點。自司馬遷撰《史記》,歷代都有紀傳體史書,至清代已形成著名的《二十四史》;編年體以《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為代表;其他各種紀事本末體史書及古史、 雜史、地方史志、 史學理論等官私撰述,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古代歷史文獻最豐富的國家,其中絕大多數出於漢族學者的手筆。在自然科學方面,天文學與數學的成就,一向為世人所矚目, 其中如張衡(78~139)、祖沖之(429~500)、一行(俗名張遂,683~727)、郭守敬(1231~1316)等已被舉世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古代農學往往包括古代科學技術的多方面成就,據不完全統計,2000多年間,包括已經散佚與流傳至今的農書達370餘種,其中如《汜勝之書》、《齊民要術》、《王禎農書》、《農政全書》,是古代農學著作的代表作。
在古代漢文文學發展中,詩歌的發展占顯著地位,如詩經、楚辭、樂府、唐詩、宋詞等都有許多藝術成就極高的作家與作品,而屈原(約前340~前278)、李白(701~762)、杜甫(712~770)、柳永(約987~約1053)、 蘇軾(1037~1101)、 陸游(1125~1210)、辛棄疾(1140~1207)等人的名字與作品,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大放異彩,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公認的名家。散文有著名的秦漢古文,至唐中晚葉,由韓愈(768~824)、柳宗元(773~819)等倡導恢復秦漢古文運動,到歐陽修(1007~1072)、蘇洵(1009~1066)、 曾鞏(1019~1083)、王安石(1021~1086)、蘇軾、蘇轍(1039~1112)時,古文運動大獲全勝,號為「唐宋八大家」。小說創作,到明清時獲得很大發展,長篇巨著如:《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儒林外史》;短篇集如:《聊齋志異》均素負盛名。還有不少少數民族作家也運用漢語進行創作,產生了許多名家與名著,而《紅樓夢》,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作。 其他在繪畫、書法、工藝美術、音樂、 舞蹈、戲劇、曲藝等方面,都有不少蜚聲中外的名家,他們獲得了令人贊嘆的藝術成就。在這些藝術的發展中,尤其表現了漢族人民善於學習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長,以發展其藝術,形成了特有的風格。在一些類書巨著的編纂方面,也是由來已久。唐、宋時的《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特別是明清的《永樂大典》、《圖書集成》可稱世界上著名的古老的網路全書。
6.漢族音樂
漢族是有音樂傳統的民族,漢族音樂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創造。秦以前,漢族先民已創造了樂器和樂曲,發明了樂律。漢唐盛世,漢族音樂以歌舞音樂見長;宋元以後,則以戲曲音樂為主。當今世界公認的音樂律制,如五度相生律(漢族稱三分損益律)、純律及平均律,漢族皆獨立發明,其成果如車條之輻輳,匯入世界音樂理論之軸心。
7.飲食習慣
1). 主食
漢族主食以稻米、小麥為主,輔以蔬菜、肉食和豆製品,茶和酒是漢族的傳統飲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飯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湯圓、粽子、年糕等各種不同的食品;小麥則有饅頭、面條、花捲、包子、餃子、餛飩、油條、春卷、炸糕、煎餅等吃法。漢族講究並善於烹任,不同地區的漢族以炒、燒、煎、煮、蒸、烤和涼拌等烹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漢族菜一般被分為的川、粵、閩、皖、魯、湘、浙、蘇等八大菜系。
2). 飲茶
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也是世界上發明釀造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構成漢族飲食習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發生了廣泛影響。
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台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中國是茶的故鄉,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名品薈萃,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中國茶藝在世界享有盛譽,在唐代就傳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漢族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爭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漢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又如在漢朝 ,茶葉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 唐朝,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 無」,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等等。
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台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等。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3). 酒
米酒,又叫酒釀,甜酒。舊時叫「醴」。用糯米釀制,是漢族傳統的特產酒。
酒不僅是能滿足提神、解除疲勞、醫用等生理需要的飲品,而且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媒體,它在漢族長期的飲食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封建社會,它是祭祀神靈和祖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供品,在這種儀式中它起著溝通人神的媒體作用。在漢族的重要節日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必備品。漢族有句俗話,無酒不成宴。酒可以助興,可以增加歡樂的氣氛,至今還在不少地區流行的飲酒時的「猜拳」、酒令」、「酒麴」等活動,既是一種飲酒習俗,又是一種民族游藝和民間智慧,它具有活躍氣氛,消除酒力,顯示和鍛煉智力等多種功能。有些飲酒活動形成獨特的文化習俗,例如漢族中廣泛流傳的除夕飲屠蘇酒,端午節飲雄黃酒,重陽節飲菊花酒等等,蘊含著漢族人民深厚的自然天道和人文觀念,至今仍為人們稱道。酒是漢族在日常生活和各種社會活動中傳達感情,增強聯系的一種媒介。在漢族許多地區,姑娘出嫁臨行前要飲別親酒,新郎新娘入洞房要飲交杯酒等等。所有這些飲酒習俗,都是漢族過去和現在飲食和生活習俗的有機組成部分。
4). 節日食品
節日食品是豐富多彩的。它常常將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比較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舊時代的宮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慶典等儀式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當代漢族的多數地區,這種現象早已結束,只在少數偏遠地區或某些特定場合,還殘存著一些象徵性的活動。
二是供人們在節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製品。這是節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春節除夕,北方家家戶戶都有包餃子的習慣,而江南各地則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另外,漢族許多地區過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魚,象徵「年年有餘」。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傳承不衰。中秋節的月餅,寓含了對人間親族團圓和人事和諧的祝福。其他諸如開春時食用的春餅、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農歷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寒食節的冷食,農歷二月二日吃豬頭、咬蠶豆、嘗新節吃新谷,結婚喜慶中喝交杯酒,祝壽宴的壽桃、壽桃、壽糕等,都是節日習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內涵的食俗。
5).飲食中的信仰、禁忌
漢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節食物多於舊歷年前煮熟,過節三天只需回鍋。以為熟則順,生則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將一切准備齊備,過節三天間有不動刀剪之說。再如,河南某些地區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天忌食米飯,否則會導致穀子減產;過去在婦女生育期間的各種飲食禁忌較多。如漢族不少地區婦女懷孕期間忌食兔肉,認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會生兔唇;還有的地方禁食鮮姜,因為鮮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腳長出六指。過去漢族未生育的婦女,多忌食狗肉,認為狗肉不潔,而且食後容易招致難產等。

8.漢族服飾
漢民族有自己悠久華美的服飾,即漢服。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延續到甲申之難(1644年)。1644年清軍入關後,建立了以滿族為核心的高度集權政府。滿清統治者下令全國剃發易服,引起全國性的憤怒、不滿及武裝抵抗,隨後滿清王朝進行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漢服逐漸消亡。
1683年,清軍入台灣,滅鄭成功余部,從此漢服從華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徹底消亡。在經歷滿清兩百多年的統治後,今日的漢族逐漸忘記了自己曾經擁有的華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古老民族。今天人們看到的「唐裝」和旗袍、長衫馬褂都不是漢族的民族服飾,而是滿族的民族服飾或改良。值得欣慰的是,今天,越來越多的漢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麗服飾,這場民間自發興起的復興漢民族服飾的運動,通常被稱為「漢服運動」。

9.漢族民系
一般而言,而言,同一個民系的人生活在相同或相近的區域,有著相同的區域認同。區域認同往往成為民系的名字,典型的例子如潮州民系。
在漢族諸民系中,客家民系是唯一不以地域命名的漢族民系。
對漢族人而言,炎黃認同是民族的精神傳統的標志物和代表物之一。類似的,對於民族之下的民系而言,在同一個民系裡的人,往往對某一特定的事物有著強烈的認同感,認為這一事物代表了自己所屬民系的某些特性和精神傳統。
舊時結婚叫辦紅喜事,槽門、大門上常有「儀成六禮」之類的聯語。六禮即周朝定製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婚姻禮節。長沙婚俗,在這些古禮的基礎上,衍生出繁復的程序。一般先由男方家長托親友或媒人提親,即納采古禮。也有以漁利為目的的媒婆,為湊合婚事,而掩蓋真象的。故雙方家長或親屬須到對方明察暗訪「查根脈」,謂察親。如雙方認為對方根正苗好,門當戶對,則男方將生庚(年、月、日、時),用干支八字表示,請媒人轉交對方,叫「發八字」。女方經「算命」認為相合,亦將姑娘生庚回給男方,叫「回八字」。若男方認為雙方八字相剋或女方八字不好,須在7日內退還,所謂「男八字滿天飛,女八字一七歸」。此乃合庚,即「問名傳庚」古禮。有的人家收下對方生庚後,先置於神憲上,若3天內有丟雞失狗物損碗破現象,即以為八字相沖,必退庚。著3天內家事順遂,則為上吉。合庚順利,互贈信物,男方饋以服飾布料及少量財禮,外加一雙未來新郎的鞋樣,意為「諧」。女方則報以筆硯文具,並按鞋樣做一雙布鞋和襪底。雙方將寫有「天作之合」的庚書互換為據,這一過程叫定庚或訂庚,即「納吉行聘」古禮。
定庚後,男方須給女方准備一定數量的聘金和其它財物作為聘禮,也叫大聘、彩禮、雞鵝禮或過門禮(有的女方索要高額彩禮,實為買賣婚姻性質)。女方則備嫁妝,此即納征(亦名納幣)古禮。接著由男方送期單,即選兩個吉日催新娘過門(也叫上門)謂之報日,俗名看日子,即「請期預報」古禮。女方擇定其中一個日子作為婚期。婚前一兩天,男方將聘禮、喜看等送往女家,叫「過禮」。女方將嫁妝用條盒(條箱)拾至男家,陳設洞房,叫鋪房。也有由男方接親時抬嫁妝條盒的。新娘出嫁前一日,請已婚婦女用麻線將臉上汗毛絞掉,將鬢角之絨發和眉毛修整成形,鬢角整齊,眉毛細彎,叫開容也稱開面。 成婚之日,男方用4人或8人抬的花轎接親,或稱取親,導以旌旗、銅鑼,後有挑牲籠的,籠內雞、鵝成雙。雞鵝成雙源於「奠雁」古禮:先秦時新婿到岳家需獻雙雁作見面禮,取雁不失節,不失時,長幼行止有序之品性,意不再偶也。因雁飛行時成行成線不失群,若失偶則行單影只終身不聚,行路排在末尾。後來由於雁不易找到,漸用雞鵝作為「奠雁」的象徵。清《善化縣志·嫁娶》則認為「蓋古所謂雁即鵝也」。城內,多數還有「親迎成婚」古禮。鄉下則由媒人或家庭其他成員迎親。新娘著風冠、霞披(俗稱披紗)、蓋紅頭巾。上轎前由年長婦女一手持浸有菜油、點燃的紅紙捻子,一手拿鏡子在轎內外照幾遍,俗稱「照轎」,意以驅除邪穢。
花轎接進屋時,禮爆齊鳴。新娘下轎,地面鋪紅氈,由牽親娘扶掖,使之腳不粘地,否則,認為踩了夫家,踩了家娘。長沙縣還有抱新娘習俗,即由親友將新娘背至堂屋。在廳屋拜堂畢,新娘入洞房,新婚夫婦擇吉方並肩而坐,由牽親娘勸飲交杯酒(茶),古稱「合巹」,指一瓠分為二瓢,古時新婚夫婦各執一瓢飲合歡酒,有合二為一之意,故稱合巹。牽親娘進酒時,贊以喜辭,將紅棗、花生、桂子、瓜子等物擲於床上,意「早生貴子」。然後掀開新娘蓋頭紅巾(寧鄉習俗,由家娘揭蓋頭),新婚夫婦至此才能見面。禮畢,引新娘至堂屋拜見舅姑等親屬尊長及其他家庭成員,叫「分大細」,即古之廟見禮。
女方送嫁親人稱大親、上親、高親,坐婚宴的主席,男家著老親陪新親。瀏陽南鄉的一些地方,婚宴後「高親」要設法偷只碗帶回,表示不斷娘家糧。
新婚當晚,鬧新房不拘禮節,以逗笑新娘為樂事。有的將主家長輩男子拖至洞房,強迫其背灰扒子。比較文雅的節目是贊茶,由新郎新娘搶著茶盤送茶,賀客必答以押韻的贊詞,如:「一進新房,燈燭輝煌,金銀滿地,兒孫滿堂」。又如:「抬茶托盤四四方,抬茶新人比鴛鴦,今晚洞房花燭夜,來年生個狀元郎」。
婚禮次日或第三日,新娘偕新郎回娘家省親,叫回門,古稱歸寧。娘家設午宴答謝賀窖,叫「辦回門飯」陪新客,餐後招待旱茶。新郎此日要警惕被人捉弄,鬧成笑柄。尤其是寧鄉,有「害新客」傳統,乘新郎不備,男女青年往往在其臉上塗紅、黑顏料,叫「上彩」、「刷新」。

③ 瀏陽的民風民俗

【瀏陽婚禮風情】
舊時結婚叫辦紅喜事,槽門、大門上常有「儀成六禮」之類的聯語。六禮即周朝定製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婚姻禮節。瀏陽婚俗,在這些古禮的基礎上,衍生出繁復的程序。一般先由男方家長托親友或媒人提親,即納采古禮。也有以漁利為目的的媒婆,為湊合婚事,而掩蓋真象的。故雙方家長或親屬須到對方明察暗訪「查根脈」,謂察親。如雙方認為對方根正苗好,門當戶對,則男方將生庚(年、月、日、時),用干支八字表示,請媒人轉交對方,叫「發八字」。女方經「算命」認為相合,亦將姑娘生庚回給男方,叫「回八字」。若男方認為雙方八字相剋或女方八字不好,須在7日內退還,所謂「男八字滿天飛,女八字一七歸」。此乃合庚,即「問名傳庚」古禮。有的人家收下對方生庚後,先置於神龕上,若3天內有丟雞失狗、物損碗破現象,即以為八字相沖,必退庚。若3天內家事順遂,則為上吉。合庚順利,互贈信物,男方饋以服飾布料及少量財禮,外加一雙未來新郎的鞋樣,意為「諧」。女方則報以筆硯文具,並按鞋樣做一雙布鞋和襪底。雙方將寫有「天作之合」的庚書互換為據,這一過程叫定庚或訂庚,即「納吉行聘」古禮。
定庚後,男方須給女方准備一定數量的聘金和其它財物作為聘禮,也叫大聘、彩禮、雞鵝禮或過門禮(有的女方索要高額彩禮,實為買賣婚姻性質)。女方則備嫁妝,此即納征(亦名納幣)古禮。接著由男方送期單,即選兩個吉日催新娘過門(也叫上門)謂之報日,俗名看日子,即「請期預報」古禮。女方擇定其中一個日子作為婚期。婚前一兩天,男方將聘禮、喜柬等送往女家,叫「過禮」。女方將嫁妝用條盒(條箱)抬至男家,陳設洞房,叫鋪房。也有由男方接親時抬嫁妝條盒的。新娘出嫁前一日,請已婚婦女用麻線將臉上汗毛絞掉,將鬢角之絨發和眉毛修整成形,鬢角整齊,眉毛細彎,叫開容也稱開面。 成婚之日,男方用4人或8人抬的花轎接親,或稱取親,導以旌旗、銅鑼,後有挑牲籠的,籠內雞、鵝成雙。雞鵝成雙源於「奠雁」古禮:先秦時新婿到岳家需獻雙雁作見面禮,取雁不失節,不失時,長幼行止有序之品性,意不再偶也。因雁飛行時成行成線不失群,若失偶則行單影只終身不聚,行路排在末尾。後來由於雁不易找到,漸用雞鵝作為「奠雁」的象徵。清《善化縣志·嫁娶》則認為「蓋古所謂雁即鵝也」。城內,多數還有「親迎成婚」古禮。鄉下則由媒人或家庭其他成員迎親。新娘著風冠、霞披(俗稱披紗)、蓋紅頭巾。上轎前由年長婦女一手持浸有菜油、點燃的紅紙捻子,一手拿鏡子在轎內外照幾遍,俗稱「照轎」,意以驅除邪穢。
花轎接進屋時,禮爆齊鳴。新娘下轎,地面鋪紅氈,由牽親娘扶掖,使之腳不粘地,否則,認為踩了夫家,踩了家娘。在廳屋拜堂畢,新娘入洞房,新婚夫婦擇吉方並肩而坐,由牽親娘勸飲交杯酒(茶),古稱「合巹」,指一瓠分為二瓢,古時新婚夫婦各執一瓢飲合歡酒,有合二為一之意,故稱合巹。牽新娘進酒時,贊以喜辭,將紅棗、花生、桂子、瓜子等物擲於床上,意「早生貴子」。然後掀開新娘蓋頭紅巾,新婚夫婦至此才能見面。禮畢,引新娘至堂屋拜見舅姑等親屬尊長及其他家庭成員,叫「分大細」,即古之廟見禮。
女方送嫁親人稱大親、上親、高親,坐婚宴的主席,男家長老親陪新親。瀏陽南鄉的一些地方,婚宴後「高親」要設法偷只碗帶回,表示不斷娘家糧。
新婚當晚,鬧新房不拘禮節,以逗笑新娘為樂事。有的將主家長輩男子(公爹)拖至洞房,強迫其背灰扒子。比較文雅的節目是贊茶,由新郎新娘搶著茶盤送茶,賀客必答以押韻的贊詞,如:「一進新房,燈燭輝煌,金銀滿地,兒孫滿堂」。又如:「抬茶托盤四四方,抬茶新人比鴛鴦,今晚洞房花燭夜,來年生個狀元郎」。
婚禮次日或第三日,新娘偕新郎回娘家省親,叫回門,古稱歸寧。娘家設午宴答謝賀客,叫「辦回門飯」陪新客,餐後招待旱茶(農家自產的副食品)。新郎此日要警惕被人捉弄,鬧成笑柄。
民國初,特別是「五四」以後,城市青年開始自由戀愛,自覓介紹人。舉辦婚禮時,有主婚人、證婚人致辭,介紹人講話,新婚夫婦互行鞠躬禮,交換戒指等,而廢拜堂舊習。農村則由媒人引男青年到女家相親,叫看親。姑娘可向男客獻茶,一改過去在揭蓋頭時才能見面的習俗。
【瀏陽民居風俗 】
瀏陽民居一般為一家一棟屋,中為廳,前有廊。有的一側有廂房,呈曲尺形;有的兩側均有廂房,戲稱「一把鎖」。廳也叫堂屋,堂屋兩側的房子叫正房。廳兩側各有一間正房的叫「三大間」,也有「五大間」、「七大間」甚至「九大間」的。富家多住由前後兩進或多進、左右橫棟圍成的庭院,中有天井,植以花木,前有地坪,外建槽門、圍屋,並有八字牆、山字垛、照壁等。大戶人家,前後迭屋有五進甚至七進之多,每進廳屋均設樓空雕花屏風式中門,每廳之間由木柱斗拱重檐歇山式過亭相連。逢喜事各進中門洞開,從大門至上廳神龕,深數十米甚至百餘米。正廳兩側有對稱式橫廳,廳外連廳,迴廊與巷道將數十棟房屋連成一個整體,外人進屋,如入迷宮,知進不知出,頗具建築、藝術價值。這種聚族而居的大屋場在民國以前並不鮮見,在瀏陽北鄉可說彼彼皆是,如蕉溪彭家大屋,曾佐300多戶人家。這種屋場宏大氣派,便於喜慶活動,但室內採光不好,中心區域陰暗潮濕,春季甚至生綠苔。民國時兵火水患頻仍,大屋場多遭破壞,越來越少。現瀏陽等地尚存數處,彌足珍貴。如瀏陽龍伏鄉的發八寺大屋建於1865年(清同治四年),保存尚完整,內有正廳、橫廳14個,曾同時宴客300桌。
長沙地區四季分明,冬寒夏熱。農家夏天多在地坪和曬谷坪歇涼至夜深人靜;冬天喜歡圍爐共話。一般廳側正房必有一間烤火房,客人來訪,多引至此屋烤火休息。該房靠窗戶一側設火爐,上有通鉤(亦名火鉤、梭鉤)吊於樓,鉤上掛炊壺、爐罐。爐中多燒松木辟柴,又名硬柴,也燒樹蔸、谷糠等。村婦在爐邊紡績,男人們邊烤火,邊抽煙,邊扯談,其樂也融融。
百姓為避兵匪,有的於家中修夾牆,即在兩房之間加砌一道牆,兩牆之間留約1米寬的空間作暗室,放些不常用的較貴重的物品。必要時,人從樓上下去匿藏,外人難於發現。瀏陽有些鄉村另有一居住習俗——借屋不成雙。即客人留宿,夫婦不同居一室,如須使較長時間,必租房才能同居。據說借客成雙,對屋場和對主家均不利。
瀏陽民居大小及建築用料,因地而異。丘陵地區,因木材豐富,地勢適宜,房屋較高大,屋脊有的高達8米多,進深多在8米以上。一般於樓上釘木樓板,樓上可開鋪、儲糧、堆農具雜物。牆腳多用麻石、紅石或煙磚,牆體多為土磚砌成,也有士築的,甚至全用木質牆,稱木心屋。富家也有煙磚到棟的。山區屋基多用青石板砌成,以土築牆為主,覆青瓦、稻草或杉皮。
民間屋場,最重朝向,一般喜坐北朝南,所謂「朝南起個屋,子孫好享福」。有的人篤信風水,要求屋後及兩側「有龍脈」,山勢左環右抱,前有流水,地勢開闊。若仕途失意,或人丁不旺災難多,便怪屋場不好,有拆屋重建的,有幾改槽門朝向的。同時講求屋前屋後有風水樹,使屋場深藏不露。若古樹繁茂,則認為屋場興旺,人丁繁衍。諺雲:「屋旁有大樹,屋內有壽星。」如有外人毀風水樹,則全屋場的人必共搏之,男女老幼將樹團團圍住,大有「誓死捍衛」的味道。
民家起屋,一般都要請地生看地定朝向,再擇吉日動工。樹大門框或上樑時,更為隆重,要宴客。特別是上樑,須舉行儀式。梁木最好用梓木,諧音「子」,寓意子孫發達。梁木正面中心處畫有紅黑相間的太級圖,兩端書「乾坤」二字,註明年月日,字與圖之間各畫一個八封圖。上樑時,由匠師喊彩,如「賀喜東君,今日上樑。張良斫樹,魯班尺量。紫微高照,大吉大昌……」

④ 湖南歲時節慶習俗主要有哪些有何特點

(一)
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又稱「過年」。
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過了小年就就開始籌備過節。
除夕的晚上,祭過祖先,全家一起吃年飯。外出人口都要趕回家吃年飯,以求合家團聚。飯前要貼上春聯,燃放鞭炮。在吃飯桌上,任何人不得講「破話」(不吉利的話)。還有的人忌諱怕招不利,便用紅紙寫上:「童言婦語,一概不忌」,貼在牆上。吃罷年飯,全家人徹夜不眠,坐守長夜,稱作「守歲」,過了半夜十二點放鞭炮叫除舊迎新.
大年初一,大人、小孩都穿戴一新,先給自家長輩拜年,再出門互相道賀新年。
初一早晨,家家都爭先開大門(俗稱「開財門」),放鞭炮,意思是,誰家新年開門早,誰家就大吉大利,最能得到「財氣」。人們都爭著去挑水,誰第一個挑水,就會吉祥如意.
舊社會,窮人躲債,有這樣一條諺語:「二十八把嘴答,二十九有、有、有,三十不見面,初一拱拱手。」除夕晚,貼春聯最早的,往往是債台高築的人,因為貼了春聯,債主就不登門逼債了。
(二)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夜晚,花燈鬧市,歌舞昇平,男女老少相攜觀燈,以為樂趣。
「燈節」自正月十三日試燈起至十五日辭燈止,共有三夕。這三夜大放花燈,豐富多彩。有龍燈、獅子燈、花船和花挑等。
燈節的夜晚,焰火沖天。管弦絲竹合奏,鑼鼓鞭炮齊鳴。觀燈者熙熙攘攘,密集如雲。
附:在過去幾十年,正月十四晚上,那些小孩都會去別人的菜園去偷菜回家做稀飯吃,這叫偷春.偷晚菜就在門口打副鞭炮讓人知道你來偷春了.也算是回禮.先在很少有人知道這項傳統,也很少有人去做了.
偷春在以前是代表和諧,增強人們的友誼
(三)三月三,上巳日
歷三月初三為上巳日。古時以夏歷三月的第一個巳日稱為「上巳」。三月初三多逢巳日。這天,人們把薺菜花鋪在灶上以及坐、睡之處,認為可除螞蟻等蟲害;把莽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內,認為衣服可以不蛀;婦女把莽菜花戴在頭上,認為可以不犯頭痛病,晚上睡得特別香甜。用莽菜花炒雞蛋來記念.
(四)清明節
資興風俗 公歷的4月6日的前五天和後五天為清明節.家族在各地的人氏,都跑回來掃墓.祭祖.非常榮重,一般都是全部必須到場.體現當地人尊長的風俗.
(五)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端午節前,家家戶戶用棕葉包糯米粽子。用楚麻做成繩子,把粽子連成串!
端午節劃龍船,是一項傳統的競技體育活動,競渡之興,是紀念屈原,正是此時 資興各河水位上漲正好適合龍舟賽.
晚輩向長輩祝賀,飲雄黃酒,節日的問候.年輕的家長帶著小孩去外婆家過節,稱走外氏,帶過去節日的祝福和一些禮物.
(六)七月半
民俗中,七月十四那一天黃昏正是鬼門關大開之時,地府放假半天.尊老的資興人們按風俗在家中祭祖,在神台上放上供品,買彩紙做剪成各位各位的衣服之類的,意為孝敬祖先,為其做衣做褲,燒給祖先,隨後放鞭炮,請有祖先.
(七)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
中秋節有「賞月」之風俗習慣。「實,分食月餅,名曰「賞月」。中秋正是板栗成熟之時,年輕的人們往往在這一天帶著板栗去看望岳母家.
民諺:「雲霧中秋月,雨打月半天」。中秋佳節,一般除賞月外,還存看天的用意。
(八)重陽節
九月九重陽節,正是白露時分,和農閑時,當地人會用傳統的方法,製造一種米酒為白露酒.採用獨特的方法.用土製的白露米酒對土製燒酒,然後密封,埋於地下.至數十年後.開蓋十里飄香,宴請十分珍貴,酒甘甜,有醉生夢死之稱.正如:程鄉有千日酒,飲之至家而醉.這正是傳說中的程酒.也是在此時釀制和封土.
同樣在重陽節,晚輩都會去問候長輩,包括雙方父母.
(九)春至 夏至 秋至 冬至
這四天,資興舊俗,人們都應該團聚在一起,滋補身體,慶祝生活.
二、婚姻嫁娶
(一)訂婚
清朝、民國期間,沿襲婚姻舊制,求婚者必須先請媒人說合,經男女雙方同意後,這一天男方要送訂婚禮。禮品由媒人徵得雙方意見,確定多少,一般有「押庚錢」、衣服、金銀首飾、肉蛋糕點等。
(二)擇吉迎娶
俗語叫「送日子」(即選擇結婚的日期)。這一天除了食品、花紅禮品以外,還要送上彩禮和代禮(代禮:與女方父母同輩的親屬都要送上一份食品、花紅禮品),女方接到「日子」後便給女兒辦嫁妝。富家愛女,陪嫁十分講究,結婚的衣服、首飾、傢具,一一配套齊全,應有盡有。。
結婚這一天,男方要迎娶、宴客、謝媒等,都要大擺酒席。
迎娶時,要用花轎相接,並請吹鼓手。夜晚發轎後一路鞭炮相隨,轎子到了女家門前停下,鳴放鞭炮告知親家轎子到了,第二天一早等著新娘梳洗打扮完畢上轎。如果時間很久新人不上轎,男方就燃放鞭炮催促,女方在門內也放鞭炮表示慶賀。男方催一次,必須敲一次大門,女方稍將門拉開,男方便遞上「催門包」(用紅紙包上錢幣)。有的很快就能開門上轎,有的則關開大門多次,甚至達數十次,藉以推遲上轎時間。
新娘上轎前,必須梳洗裝飾。全身里外都要穿婆家的衣服,把自己原來的衣服丟下來,父母盛一碗飯菜,遞到新娘手裡,但不能吃,由新人的同輩兄弟接下飯碗,意思是將她的衣服飯碗丟下來,不給帶到婆家。然後,新人站在盛滿稻穀的斛上,由同輩兄弟背著上轎,不給她帶走娘家的地皮。
新娘到了婆家,將轎子抬到大門前歇下,新娘坐在轎內,需要很長時間才給下轎,這種做法,習俗叫「冷性格」,意在壓壓新娘子的脾氣。
新娘下轎時,由娘家人背下轎,腳不沾地。另有「全人」(夫婦雙全、兒女滿堂的人)在腳下傳袋,新娘在袋上向前走,走完一袋又傳一袋(意為「傳代」),一直傳到堂前紅氈毯上,與新郎拜堂。拜堂後送入洞房。新娘進洞房時,要抬頭仰面,這叫「抬頭」,「不受氣」。
進入洞房以後,晚間眾親友都來鬧房,熱鬧非凡。習俗規定「三天無大小」,在新婚三日內不管同輩、晚輩或長輩都可以取鬧。鬧新房必須「說好」、不準「說壞」。
新婚夫婦入寢時,雙方都要爭先問話,說是這時誰先說話,將來誰就能在家庭說話算數。習俗上還規定新婚一個月不「空床」,新婚夫婦在這一個月內不準單宿。結婚的頭一個月叫「蜜月」。
結婚喜期,男方要大擺酒宴酬謝賀客。酬謝過賀客以後,還要將女方的父母、叔伯嬸娘,以及同輩兄弟姐妹接到家中赴宴,這叫「會親」。
滿月後,新婚夫婦要「回門」。新女婿「回門」,娘家也要請客陪新女婿。
三 生辰壽慶
婦女生了孩子,要向娘婆兩家近親好友「報喜」(尤以第一胎為隆重),報喜禮品有歡團、面條、紅雞蛋、棗子或紅糖等。收到喜禮的人都要送賀禮,送的禮物有三類:孩子穿戴的裝飾品;母親坐月子吃的東西;給嬰兒的見面錢(或叫「百歲錢」)。送禮的人不能空著籃子回去,每個禮籃內部要放上紅雞蛋,也有的放上面條(長壽面)和雞蛋,有的人家還要放上米粉做的壽桃粑粑壓籃底。一般關系的親友也散喜蛋。這種蛋是香蛋,不染紅,不散紅蛋就是無須送禮的意思。賀喜送禮的日期有的在「洗三」,有的在「九朝」,也有的在半月。受禮之後,都要大擺筵席答謝。
孩子生下三天,給孩子洗澡,叫做「洗三」。這一天,大人抱著孩子出門拜天地,托天地之靈大喜大慶保佑孩子長命百歲。孩子拜天地時要給他打傘遮天。一種說法是打傘孩子身上的「血腥穢氣」就沖不到天上的神靈,可以免遭災禍;另一種說法傘是驅邪的,妖魔鬼怪見到傘就不敢接近孩子的身體,可以四季保平安。
「九朝」,是孩子落地後的大喜日子。過去由於婦幼保健條件差,醫學不發達,往往生下孩子感染破傷風,七天內就會死亡,叫「七臍風」。如七天後不死,那就托天之靈大喜大慶了,故當地有「做九朝」的習俗。這一天。親友都要為孩子祝賀、送情,受禮人家要大擺喜筵招待來客。
「周歲」,盈周這一天,外婆家給外孫「抓周」,送禮品。這些禮物,不外是孩子穿戴裝飾之物。禮物中有頭上戴的狗頭帽,帽上裝有銀質十八羅漢。裝飾品有「項圈」、「長命鎖」,以及手鐲或腳鐲,這些裝飾品大都是銀質的,有長命富貴之意。送給孩子的兜兜要畫上八卦,鞋子要綉上虎頭,另外還要送給孩子四季穿的衣服。外婆給外孫「抓周」,是讓外孫坐在桌上,用篩鏡(即篩子和鏡子合在一起)盛上各種物品給孩子用手抓。一般放置的物品有文房四寶、刀劍模型、算盤、胭脂花粉、針線、花綳等等。以孩子第一次拿的物品作為預示孩子長大以後發展的趨向。
生日,分大生日和小生日。每年的誕生日為小生日。小生日這一天,母親給過生日的孩子打蛋下面條。大生日,即每逢十的壽期都要慶賀。雖十年一次慶壽,習慣是做九不做十,一般都要扣一歲,這表示壽無盡頭之意。又傳30歲不做壽,倘若做了,用當地土話叫「做三」(就是挨打的意思),故當地不做三。壽慶之日,諸親六眷都要賀禮,一般禮品有衣料、錢幣、鞋子、肉、蛋、掛面、壽聯、糕點之類。壽期將至的頭一天晚上,全家設筵聚餐,這叫「暖壽」;第二天正期才酬外客。講究的人家,壽期要用米粉和糖做「壽桃粑粑」散給親友。
四、喪葬、祭祀
(一)喪葬
清襲明禮,傳承舊俗。死人穿的壽衣、壽帽、壽鞋,以及子孫居喪用的麻衣、芒鞋、三梁冠仍然按照明朝服制。
死人穿壽衣「五領」、「三腰」(即上衣五件、下衣三條)。有的小戶人家,家境貧寒,做不起壽衣,為了不違習俗,用「假領」、「假腰」配足五、三之數。
死後一般停屍三日,死者親屬日夜看護,名為「冷屍」,必須使死者屍體冷卻後方能進入棺材,防止死而復活。進棺以後,蓋棺封殮時,要進行一次遺體告別。
死人棺柩的停放也有規定,死者必須超過60歲(花甲)以上才能停放堂屋正中,這叫「壽終正寢」。60歲以下叫「夭折」,棺柩只能停放堂屋居中略偏,還有男左女右之別。
從設靈堂以後,定期「堂奠」或開悼,孝子日夜守護靈柩,親友悼孝送祭席、喪帳、輓聯、香燭紙碼等。悼孝時,死者家屬請吹鼓手,吹吹打打,以示隆重。有的大戶人家逢「七」都要請和尚做齋;但窮家只得從簡,少做幾「七」齋,或不做齋。
出葬時,諸親六眷,隨柩送葬,都要戴孝手巾,以示對死者的敬意,城市一般送到城門返回。喪家眷屬,望城而返。農村一般送出村口,也有送至墳地的。出殯時,棺材停放門前,名為「發引」。民間只用山人送煞,不舉祭祀儀式,山人於棺柩前念念有詞,拿起菜刀戮殺備用的公雞,再用染血的菜刀將事先擺在棺材蓋上飯碗砸爛,這叫「破煞」。「破煞」以後,發引人鳴放鞭炮,死者家屬「嚎喪」痛哭,抬棺眾人一聲吆呼,將棺柩抬上肩頭,奔向墳地殯葬。棺柩在路上不得落地,抬棺眾人如需休息,只得用撐桿撐住「龍杠」。
殯葬時,幫助殯葬的人,等孝子在選定的地上挖三鍬土以後,一齊打「井」(坑)。打好井,孝子要在「井堂」內睡一下,這叫「孵坑」,表示孝子盡孝。落棺以後,攏成墳堆。三日後,居孝子孫親眷都要上墳祭祀,叫「復山」。
除靈(即將以蘆柴扎架用紙糊成的靈屋焚化),一般在棺柩殯葬後進行,也有的在「六七」或「盡七」進行。
當地習俗,喪事為黑白喜事:其家居喪,以素為本。孝期,家人服裝市著黑青藍素服,裝飾均以白色為主,禁忌朱紅。門聯用藍色或黃色紙張。

----

也許這個對你有些幫助。
總的來說特點,

就1,喜慶2,尊長3,敬祖4,團結

⑤ 四川瀘州老人生日宴席菜品有什麼講究

給老人祝壽,兒子們要提前做好各項准備工作,第一是預備招待賓朋的饅頭、菜餚和酒水;第二是准備壽面、壽桃、壽糕等。壽面多為掛面,沒掛面可用自擀的細面條,叫長壽面。

壽桃是用白面做成桃形,蒸熟後塗上紅綠食色。壽糕是用白面和紅棗蒸制的多層棗饃,城鎮多買生日蛋糕代替;第三要布置壽堂。壽堂一般在堂屋正廳,屋內張燈結綵,正面牆壁中間懸掛中堂圖畫,男壽多為南極仙翁,女壽多為瑤池王母,或八仙慶壽、或百壽圖、或紅紙書一大金色壽字。中堂兩邊為「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等祝福語句的對聯。牆下放禮桌,桌上陳壽桃、壽糕、壽酒等,兩邊兩只紅蠟燭。桌前地上鋪設紅氈或花席,以備後輩人行禮。

祝壽儀禮

中國人給老人慶壽並無嚴格的儀式程序,僅有大致的章法。一般是,壽辰之日,先把祖宗的神主牌位請於神案之上,點燃香燭,鳴放鞭炮,壽誕老人穿戴一新,率全家拜祭。之後,老壽星端坐壽堂椅上,晚輩們衣冠整齊,恭恭敬敬依次磕頭祝壽,並獻上賀壽禮品。祝壽磕頭為「壽頭」,「壽頭」是必定要磕的,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會磕頭,就變為三鞠躬。

祝壽完畢,壽宴開始,眾人給壽星敬酒,壽星把壽糕、壽蛋、壽果等吃食分給眾人,眾人踴躍嚼食,說是替老人「嚼災」。長壽面是壽宴上必有的食物,吃面時,兒女們要把自己碗中的面條撥向老人碗中一些,謂之給老人「添壽」。

壽宴後稍事休息,大家陪老壽星看戲、看電影。晚上請執事人等吃酒答謝。壽禮便圓滿落幕。

祝壽禮品

給老人祝壽的親朋鄰里都要拿祝壽禮品,祝壽禮品也多種多樣,有衣服、鞋帽、手杖,有壽面、壽桃、壽糕或生日蛋糕,有肉、蛋、魚、酒,有蘋果、石榴、桃,還有寫有祝壽字句的壽幛、壽聯、壽屏和壽匾。也有朋友送戲、送電影慶賀的。忌諱送鍾(終)。

特殊壽禮

老人過六十六、七十三、八十四幾次生日時,祝壽禮比較特殊。

⑥ 詢問一下臨沂的民俗習慣

沂蒙是「書聖」王羲之的故里,著名的書畫之鄉。
蒼山縣小郭東村被國家文化部譽為「中國泥塑之鄉.2001年,中央電視台在臨沭縣拍攝《夢想劇場》,捏麵人就入了鏡頭。
郯城的木雕玩具歷史悠久,式樣繁多,
沂水高橋鎮被中國文化部譽為「中國刺綉之鄉」。

傳統節日習俗
春節 俗說「過年」,是民間最重大的傳統節日。「喝了臘月八粥,就把年來數。」臘月初八過後,開始忙年,家家戶戶粉飾牆壁 ,掃屋清塵,整理庭院,除舊布新,洗滌理發,做新衣,辦年貨。做豆腐,諧「都福」音。蒸發團(發糕),做團圓餅,含義「合家團圓,步步登高」。備雞魚,意「年年大吉,歲歲有餘」。用胡蘿卜、白菜心、粉絲等加調料做成「合菜」,紅、白、綠相間,鮮嫩可口,象徵為人清白,全家和睦。購置器用必添晚筷,寓意增添人口,家丁興旺。
除夕 過年的前一天。家家戶戶在欣喜之中,貼春聯(服孝期內只貼紫、白對聯或不貼)、過門箋,貼窗花、糊燈籠,有的還著意倒貼一個「福」字,寓意「福到」。大門外貼「出門見喜」,院內貼「滿院春光」,室內正面貼「人口平安」,床頭貼「身卧福地」或「身體健康」。牲畜圈內貼「六畜興旺」等等。打滿一缸水,抱足三日柴,備足半月飯,意「從吃坐穿,一年受用。」柴多是芝麻秸、豆秸、棉花柴,有「芝麻秸做大官,豆秸棒年年旺」和「豆秸棒、棉花柴、金銀財寶一起來」之說。是日下午,男子衣冠整齊地到祖塋地上墳,或請祖先亡靈回家過年,謂之「請家堂」(也有說「請紙」的),隨後便吃隔年飯。傍晚,接灶後,門口放攔門棍,以防邪魔鬼祟強入院內。入夜,秉燭焚香,燈火通明,徹夜不眠,稱「守歲」。舊時人稱過年為過關,謂之「年關」,窮人為躲債外出,除夕方歸。午夜子時過後,長輩帶領子孫發「紙馬」、放鞭炮、祭天地、祀祖宗,保佑老少平安。女主人在灶王爺神像前撒紙錢祭祭奠,口誦:「清晨起來把門開,明燈蠟燭點起來;灶神爺爺上邊坐,金銀財寶兩邊排;一撒金,二撒銀,三撒騾馬一大群,四撒老人壽限大,五撒子孫不是舉人是翰林。阿彌托佛。」紙馬發過之後,全家老少圍坐桌前吃年夜飯,多是水餃。餃子里要按全家人口數包上錢(
舊時多是」小錢」,現為硬幣)或大棗,誰吃著帶錢的餃子,就意味著運氣好,來年發財;誰吃著帶棗的餃子,在一年中便幸福甜蜜。過年要說吉利話,如水餃煮破了不說「破」或「毀」,而說「掙了」;饃饃裂了頭不說「裂紋」,而說「開花」或「笑了」。過年盡揀好聽的話說,有「大年五更死了驢不好也說好」之諺。年夜飯過後,即意味著舊辭新到,拜年開始。先是本家晚輩給長輩磕頭,長輩給晚輩「壓歲錢」。然後街坊鄰居進行互拜,互問「過年好」、「恭喜發財」等。拜年有盡早之俗,多在早飯前結束。初一早飯(也有在晚飯)後將請回家過年的祖宗之靈送往墓地,謂之「送家堂」。舊時的初一清晨討飯吃的為「送財神」,每到一家門口高喊:「財神進門來,又添人口又添財;財神落了座,金銀財寶一大垛」。

正月十五 也叫「元宵節」、「上元節」或稱「過正月十五」。城鄉居民多數用黍子面、糯米面或粘高梁面作皮,紅糖或白糖作餡製成元宵,當地人俗稱「湯圓」或「糖丸子」,象徵舉家團圓,吉祥如意。晚間,先到祖塋送燈,回家後將白面做成的象徵十二個月或十二屬相的燈點燃,照射各處,燈光所及預兆潔凈,不孽生蟲蠍。小孩三五成群手提彩燈,放「滴滴金」,並在大人指導下用面燈照射身上各個部位,寓意心明眼亮,不生疾病。街衢市肆彩燈盈頭,並舉辦撐旱船、踩高蹺、騎毛驢、耍龍燈、扭秧歌等民間文藝活動,叫做「鬧元宵」。現在過正月十五更是燈火輝煌,火樹銀花,五彩繽紛,人們爭相觀看,熱鬧氣氛年盛一年。

二月二 說的是土地神的生日,又稱「青龍節」,故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意在百蟲驚蟄。萬物復甦,開始刮風下雨,適宜耕作。是日早起打囤、吃豆,農戶家家在庭院、場院用簸箕端著草木灰,用木棒敲打著簸箕將其溜成大圓圈「打囤」。再在囤的圓心畫上個「十」字,放上五穀,囤外畫梯子,叫「上樑梯」,意祈倉滿囤流、五穀豐登。合作化以後此風即息,仍吃炒蠍豆。因當地炒豆時拌上紅糖或白糖,俗稱「糖豆」,寓「炒死蠍類毒蟲,日子過得甜蜜」之意。是日上午,男性青壯,攜帶燒紙和糖豆到土地廟上祭祀「一庄之主」土地神,故有「土地老爺還熬個二月二」之說。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稱「五月端午」和「端陽節」。家家戶戶門窗和屋檐上插艾蒿。小孩手足系五色線,並將艾枝夾在耳朵上,有的將艾葉等驅蟲物縫成「香荷包」戴在胸前,又「五月端午戴艾」之說,意在驅蛇、蠍、蜈蚣、壁虎、蟾蜍之五毒。節日早飯吃粽子,一說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一說是盛夏到來吃上粽子涼快。故有「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襖扔」之諺,也有「吃了端午粽,一年不生病」之說。

六月六 放牧人的節日,此時高桿作物長起,食肉動物活動猖獗。是日放牧牛羊的大人小孩買上瓜果和幾張燒紙,到山神廟敬山神,以求其驅逐狼、蟲、虎、豹,保護牛羊的安全。

七月十五 又稱「中元節」,是祭祖的日子,又謂「鬼節」。家家包水餃,備香、紙、帶上瓜果、水餃等供品,上墳祭祖。

八月十五 稱「中秋節」、「下元節」,是傳統的大節日之一。這時,農業年景收歉定局,俗有「七月十五定雨水,八月十五定收成」之諺。歡度「中秋節」也有慶祝農業豐收之意。節前親友相互贈送月餅,互祝合家團圓。是日晚飯菜餚豐盛,全家聚餐。「玉兔」升起,一家人圍坐在院內,擺上月餅。邊吃月餅邊賞月,稱為「圓月」。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舊時,多是富戶人家和游手好閑的人遊逛登高的日子。有些文人墨客身帶茱萸登高飲酒、觀花賦詩,故有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之詩雲「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從1988年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

辭灶 也叫「過小年」。舊俗是灶王爺啟程回天稟報一年來全家情況的日子,故稱「辭灶」。舊時因貧富不等,辭灶的日期不同,有「官辭三,(臘月二十三),民辭四,烏龜王八(鴇兒妓女)辭五六」之俗。辭灶時買些瓜果,於晚間供奉灶君。據說糖果有兩大作用,一是叫灶王爺上天要甜言蜜語光說好聽的;二是用糖果粘住灶王爺的嘴,防治亂說話。辭灶時家中主婦便念念有詞:「灶王爺上西天,少說閑話,多加美言。吃足喝飽,早去早回好過年,日子一年強一年。」故灶王爺的對聯是:「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來廣降吉祥」,橫披是:「一家之主」。新中國建立後,此俗曾一度漸消。但近幾年又復興超前,不僅酒席豐盛,而且放鞭炮的數量大增。

清明 清明的前一日為「寒食節」。舊時,家家戶戶到祖塋添土上墳,俗稱「春祭」。素有「東(立冬)到寒食一百五,家家祭祖添墳土」之說,以示給祖先修繕房屋和悼念之情。清明節,早飯吃雞蛋,老人吃「荷包蛋」。青少年男女把雞蛋煮熟後染成紅、綠、黃等色,飯後穿著紅綠新衣到野外「踏青」、「爬山」、「滾雞蛋」,又稱「春遊」。也有成群結隊的青少年到村外放風箏。為紀念介子推,門口兩邊和磨眼裡插上柏、柳等條枝,還有的用柳柏樹枝抽打各處,預防毒蟲咬人。口誦:「東牆抽、西牆砸、蠍子、蚰蜒不敢爬。」此俗歷久不衰。

婚嫁習俗
境內舊俗,男婚女嫁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主要程序示是:

提親 媒人提親也叫「說媒」。提親後父母雙方相互了解,若中意則請人查男女「生辰八字」,按十二屬相和「金、木、水、火、土」五行推算,若不相剋便選擇吉日「下聘傳柬」,訂下終身。男女不見面,全由父母包辦。男女青年只好「聽天由命」,故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和「嫁給當官的是官娘子,跟著殺豬的是
捋腸子」之說。

送書子 也叫「定親」。雙方確定聯姻後,男方備好「定親禮(衣料、首飾、現金等)」饋贈女方。書子上要寫明男女年齡、家長和媒人姓名,雙方交換,作為聯姻依據。又稱「傳柬」、「過紅子」。

送日子 根據男女雙方的命相,查定結婚日期,通知女方,俗稱「送日子」。將新娘的冠笄、坐帳及上下轎的面向、男女送客的屬相等事宜皆書其上。雙方各自通知親友,親友便以錢物為禮品相贈,男方稱「送禮」,女方稱「送填箱」。

結婚 也叫「娶媳婦」。結婚前幾天選擇吉日,男方派人到女方家送些新娘嫁衣、魚、肉、雞等物名曰「送催妝」,以示結婚日期將到,要按時發嫁。男方熱鬧非凡,布置新房,張貼對聯和「雙喜」,請廚師辦酒菜。新娘發嫁有盡早之俗,一般有兩個男大客,又稱「送客」;陪嫁女客一名,又稱「看轎的」或「稱車的」,多是新娘的嫂子或姐妹。新娘穿嫁衣,戴花冠,頭臉蓋著「蒙頭紅」,下轎後,被兩名架媳婦的婦女扶著,男前女後系紅綢子,名曰「領紅」,踏紅氈或紅席入門庭,拜天地,入洞房。撒栗子棗,寓意為「早立子」。撒栗子和大棗者邊撒邊說:「先撒栗子後撒棗,大的領著小的跑。」意多生兒女。新郎踩床後,要大口吃雞蛋,旁白:「大口咬著黃,日子過的強。」夜間新郎、新娘同吃「寬心面」,喝「合婚酒」。鄰里男女不分老少入洞房「鬧房」。洞房內通宵達旦不熄燈,謂之「長明(命)燈」。新郎新娘合房前,由男方的弟弟到洞房送「尿盆」,邊送邊說:「我為哥嫂送尿盆,嫂子為我早生侄。」新郎新娘入睡後,還有人在房外偷聽里邊的動靜,謂之「聽房」

寡婦改嫁 喪夫之婦稱「寡婦」。舊時寡婦不嫁稱「守節」。有「嫁夫隨夫,喪夫隨子」之倫,即寡婦不允許再過第二道門檻。如若再嫁,公婆視為不孝,鄰里斥為「不守貞節」。社會輿論則認為死後一劈為二,兩個男人各得一半。改嫁者娘家反對,公婆阻攔,只好深夜孤身逃走。離走之後亡夫家在身後用谷秸「火」燒,意為燒走「喪門星」。

其他習俗
生子養女 城鄉居民家庭生孩子謂之「添喜」。男孩稱「大喜」,大門口掛紅布並繫上弓箭和大蒜頭,寓意為:「騎馬射箭,能打會算」;女孩稱「小喜」,門口只掛紅布。丈夫先到女方家「報喜」,再告之親友鄰居。女方娘家便籌備雞蛋、白面、小米、點心、紅糖、小孩衣服、尿布等物品,擇日到男方家「鉸頭」。親友鄰里要在「鉸頭」之前送些雞蛋、紅糖、小兒衣服、長名鎖之類,叫「送粥米」,以示祝賀。婦女生頭胎滿一個月時,娘家兄弟要接回去住一段時間,謂之「住滿月」。在嬰兒出生百日時,還要穿「百歲衣」,也叫「百家衣」,意祈孩子「長命百歲」。

祝壽 也叫「過生日」、「上壽」、「做生日」。舊時老人年到花甲便開始祝壽,生日這天兒女及親友便帶雞蛋、長壽糕、豬肉、魚、饃饃等物登門「做生日」。主人宴請親友吃「長壽面」,喝「百年吉」酒。祝福老人健康長壽。給老人家做生日切忌間隔,直到壽終。否則子女謂之「不孝」,親友謂之「失交」。

生活習俗

(一)服飾
衣服 舊時境內個別官商地主多著綢緞右襟長袍,外套馬褂、短褂,肥便褲,一般庄戶地主則不及。農村居民多著自己手工紡制的純棉粗布衣服,俗稱「本地布」,色澤多為青、深藍』淺藍或蠟染藍印花布等,喜慶節日弄件新鮮點的換上就不錯了。稍富裕點的冬有棉夏有單,有的冬天能穿上棉長袍,俗稱「大襖」。貧困農戶深冬才能穿上棉衣,夏天再掏去棉絮,當單衣穿,多年穿一件,補丁摞補丁,故有「新三年,舊三年,補丁連連又三年」之說。一到冬天,要飯的「花子」成群結隊,穿著「燈籠褲子(薄單褲)」凍得滿街跑。30年代後期,境內為共產黨、八路軍的根據地,群眾衣著有所改觀。

帽 舊時老人戴氈帽,青壯年戴紅疙瘩圓帽,俗稱「帽殼」,女性纏頭巾。農民夏天戴葦笠,冬天戴棉帽或「滿頭捋」(土耳其帽)

鞋襪 舊時農民多穿麻線納底布鞋和前邊帶鉤的「鏟鞋」,夏天雨季老年婦女穿「油鞋」(布鞋塗油不透水),男子赤腳或穿草鞋墊子(也叫「三里丟」)。青壯女子多穿麻線納底布鞋,前頭「割花」或「包鞋臉」,只有逢年過節或結婚時才穿「綉花鞋」。窮人冬天多數穿不上棉鞋,只有富戶人家才能穿上皮鞋,橡膠水鞋和襪子。

發型 清末,男留發辮,未婚女子留單辮,俗稱「一棵蔥的大辮子」,或打鬏,已婚女子在腦後握「纂」,帶上網子,別上頭釵、簪子,老年婦女將頭發盤纏於腦後叫「小鬏」。中華民國成立後,男子去辮剃光頭,男孩子留「芯髦」,女子未更。

(二)飲食
境內居民習慣同桌共餐,春、夏、秋季一日三餐,冬季兩餐。窮人多以高梁、糝子、地瓜等粗糧為主食,煎餅為家常食品。在青黃不接的春天,多以糝子煎餅和稀粥充飢,且是「糝子煎餅兩手捧,糊粥湯子照人影」,故有「椿樹放翅(指發芽長葉),窮人餓的倒氣」之說。一遇荒年便賣兒鬻女,逢年過節也難得吃上一頓飽飯。就是吃上一頓餃子,也是少放油多擱鹽,於是富人譏笑說:「窮人吃頓面飯,三天離不開水缸沿」,指吃鹽多齁的光喝水。居民口味習慣咸、辣、酸、甜,農家多以鹹菜、椒子下飯,菜多是小豆沫,故有「待要解饞,椒子和鹽」之說。
早年只有富裕人家有飲茶的習慣,大葉、小葉不等,一般居民只待客用茶,少數年長者有飲茶習慣,多是普通大葉,也叫「大把抓」或「老乾烘」。平時一般農民只喝白開水或生水。

(三)住房
舊時境內居民住房,中農以上人家以傳統的四合院居多。一般堂屋3間,有的5間堂屋兩頭是掛耳,座北朝南為上房,成為「主屋」,由長輩居住;東西屋低於主屋,由晚輩居住或做倉房;南屋一般放柴草,另加門樓或閣當。屋頂多用黃草、麥秸苫蓋。四面院牆封閉,只有大門是出進口。東部丘陵和中部平原為土木結構,西部山區為木石結構,有的用薄石板拿潲,周圍多是石頭干叉牆,一推就倒,故有「干叉牆嚇死狼」之說。一般無門樓,大門多是籬笆門。日子貧困蓋不起屋的就住「地屋子」有的住「團瓢」,僅能遮風避雨,不能擋風禦寒。富家的四合院,寬大明亮,石基磚牆,有的重梁掛柱,青瓦蓋頂,臨街巷處築大門樓,門後再裝攔門杠,窮富之間懸殊很大。

(四)用具
傢具 舊時一般農家有吃飯桌、小板凳、方杌、長板凳、箱子、櫃、櫥等,富家還有八仙桌、太師椅、條幾、錢櫃、衣架、文平床、頂子床等。色澤多為棕色或黑褐色。

炊具 舊時用土坯或石頭砌成燒柴灶,鍋,鏊子、勺子為鐵質,瓢用葫蘆開成,碗、盆、壺、罐多是黑陶。新中國建立以後,漸添煤灶加風箱,白陶瓷碗、盤、盆和搪瓷用具逐日增多。

取暖用具 舊時一般農戶無取暖用具,親朋到來抱把柴禾點燃驅寒,老年人用火罐子取暖,只有富戶有火烘子或用木炭烤火。

照明用具 民間照明早時用鐵碗燈、鋁燈,點豆油或花生油,富家用蠟燭。30年代開始用煤油罩燈。

娛樂用具 舊時境內文化落後,只有大村有鼓、鑼、鈸等打擊樂器,民間藝人有嗩吶、笙、管、長號等吹奏樂器,個別農戶有笛、簫、京胡、二胡等管弦樂器。民國初年,個別富戶有留聲機。

⑦ 桐鄉的民俗、民風

1、農歷臘月廿三—送灶君

臘月廿三是小年夜,俗稱「送灶日」,家家戶戶都把灶家菩薩送上天,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待除夕過後,大年初一凌晨再把天上的灶神接回來,俗稱「接灶」。

這一天,家家燒赤豆糯米飯,先盛一大碗供在灶君面前,然後全家來吃。吃過之後,黃昏時分,大家跪拜。拜過之後,將灶君的神像從灶台上請下來,放進一頂灶轎里。

2、農歷臘月廿四—撣蓬塵

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迎接新年,對於桐鄉人來說,最重要還有「掃塵」與「祭祖」。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寓意著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以一番新的氣象辭舊迎新。

3、農歷臘月廿五—推磨打豆腐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傳說灶王上天匯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

4、農歷臘月廿六—打年糕

過新年,年糕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農村,在祭祀的桌上,除了雞鴨魚肉水果外,那年糕必定是少不了的。春節期間,人們去親戚朋友家拜年,往往會拿幾塊年糕去,寓意「年年高」。

(7)重陽節拿紅氈擴展閱讀:

桐鄉是江南蠶桑的主要產地,其鄉間流傳著豐富的蠶鄉習俗,清明軋蠶花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動。

在20世紀,隨著化纖織物的興起,蠶桑經濟、軋蠶花廟會受到影響,幾乎絕跡。改革開放後,國家日益重視對民俗的保護,2010年,桐鄉蠶桑習俗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的子項目,被聯合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拿紅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60歲父親的話 瀏覽:840
青海好人孝敬父母 瀏覽:255
60歲該怎麼生活 瀏覽:928
學車體檢聽力多少分貝 瀏覽:646
體檢有哪些常見的誤區 瀏覽:706
甘肅70歲老人拿多少養老金 瀏覽:28
南開哪個小區有家庭養老模式 瀏覽:938
老年人能種植牙 瀏覽:981
建設銀行體檢怎麼預約 瀏覽:956
農村養老如何取消 瀏覽:254
退休職工去世後社保如何處理 瀏覽:857
養老院都有什麼好處 瀏覽:143
50歲初學瑜伽 瀏覽:724
鄉鎮衛生院退休人員有哪幾項工資 瀏覽:437
退休後還能追繳社保嗎 瀏覽:833
武漢月亮灣老年公寓 瀏覽:953
凱里市養老院叫什麼 瀏覽:172
女1971年出生退休年齡 瀏覽:824
原陽養老院 瀏覽:911
養老院護工的文章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