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重陽節勤儉節約好家風徵文怎麼寫
重陽節勤儉節約好家風徵文怎麼寫?
1.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幸福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
我家的家風、家訓可以概括為,「勤勞持家、節儉興家」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
我的老爸,老媽一生勤儉持家,言傳身教。讓子女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牢記「勤勞持家,儉以養德」。
勤勞持家,節儉興家
爸爸經常對我們說:「人勤地生寶,人懶地長草」。十幾年前,爸爸住的是學校分配的平房區。爸爸利用早上、傍晚在沒有上自習的間隙。在廁所附近的荒草空地上,用撅頭,一撅頭、一撅頭……辛苦的刨出一塊空地。然後用鐵鍬耐心平整、規劃田壟,最後找到樹枝,荊棘圍著做了一圈籬笆牆。爸爸用勤勞的雙手,付出的汗水,經過幾個月的辛苦勞作。一塊綠油油,長勢很好,種植著各種蔬菜的菜地,神奇般呈現在我們的眼前。爸爸從來沒有干過農活,教書育人一生。但是爸爸是個閑不住的人,他邊學習邊實踐。用實際行動給我們做榜樣,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人生。現在老爸還是,經常給我們叨叨:「人勤五穀豐登」「人勤身不垮」……早睡早起,堅持鍛煉是老爸自律的生活習慣。人勤身不垮,勤動手,勤步行,以勤養生,頤養天年。是老爸現在的生活理念。
B. 重陽節尊老敬老的徵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徵文的身影吧,通過徵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怎麼寫徵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重陽節尊老敬老的徵文(通用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天高露濃的季節,秋意滾滾而來,點綴著幾分層林盡染般的思念。古人常談「秋」,我猜想,許多是源於秋使人多愁善感,秋浮起隱隱的心緒,又或是寒蟬凄切、玉露生寒惹來朦朧的感懷。深秋時節九月九有一節日名曰重陽,是「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拋開塵世不樂的放縱,更是「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蒓鱸之思的苦悶。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所謂曬秋節,怕是曬得一彎鄉愁的明月。置身於詩賦,恍惚間舉杯望明月的背影入眼,緩緩悠悠地,月色照在我們內心的明鏡上,轉而思忖,重陽這杯菊花酒因何醇香?
重陽閃爍的是「傳統節日」的光彩,流淌的是中華文化的血液。我們暢談科技新時代、暢享網上沖浪,卻在傳統文化中迷失。或許遠不止迷失,是從未走近。褪去濃烈的節日氣氛,門可羅雀的登高遠眺、遍插茱萸等習俗,難道重陽真的只剩寒蟬凄切了嗎?幾聲唏噓,幾多惋惜。一聲泛的傳統節日,而是一份情感的寄託、一點一滴中華傳統美德的滲透。
從古往的祝壽吉祥節日至今來新增添的敬老等內涵,真正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熏陶的人都是無暇空想的,他們抬頭思考,深諳「每逢佳節倍思親」,步履清脆而有力。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尊老敬老」想必早已銘記於心,但滾瓜爛熟的不應只是字眼,而應是源源不斷的行動。曾聽聞一個謎語,提及「晚上三條腿」那便是人老了以後拄著拐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何不讓他們成為「晚上四條腿」?第四條腿便是我們牽著老人的手臂。餘光中的《鄉愁》里有句話「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每次讀來,總是有幾分酸楚,長輩給予我們細長而深遠的愛,孝親敬老之心本應深入脊髓,在當今又何須強調?重陽乃文化載體,亦是沉澱著美德的玻璃罐,打開瓶蓋,你定能嗅到芬芳。
深秋從來不只是失意,文人墨客說他還有詩意。重陽也從來不只是過節,我們說他還有美德。
曹丕《九日與鍾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民,以為異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因此農歷的九月九日被定為重陽節。
重陽,它是思念,是景緻,是孝心,是詩酒情懷。它在與親人的團聚中得以熏染和升華,放射出最真實、最樸素的幸福和光芒。重陽日人們有敬老的風習,各家晚輩都要給上了年紀的老人多一些體貼。除了專給他們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過的親屬須慰問老者,出了嫁的閨女一早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有條件的人家,還要陪老人去看看熱鬧兒逛逛公園,這樣會讓老人心胸更加開闊,便於長壽。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質樸素雅的詩句,使我在外地也能強烈的感受到了重陽節思故鄉思朋友之情。愛不過古人如醉如痴。王勃《九日》直白道來:「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張籍《重陽日至狹道》的詩作,菊中有酒,酒中有菊。「無限青山行不盡,回看忽覺遠離家。逢高欲飲重陽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醉聞詩仙酒仙李白,重陽大作《九日龍山飲》、《九月十日即事》兩首菊花詩,字里行間飄灑的菊香,滲透著酒香。寫菊最多的莫屬白居易,重陽以菊賦詩酬酒的詩作,《夢中九日對菊花酒憶元九》、《重陽席上賦白菊》等,朗朗上口,情感真摯。
重陽代表著思念親人,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在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在民間也有許多重陽節的活動,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茱萸為「避邪翁」,菊花為「延壽客」,兩者結合,給重陽習俗以吉慶之兆。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九九重陽凝聚了中華民族千秋萬代「老吾老」的濃濃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風范。在蘆苞獨樹崗村重陽節的時候就設宴250桌,邀請一千多位長者共聚同樂。還上演精彩的舞獅賀壽、武術表演和文藝節目。十名9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代表及金婚夫婦受邀上台接受祝福。在這些長者里有1名為百歲老人,村中敬老孝善風氣盛行。每年都在重陽節舉辦千叟宴,讓老人們開心相聚。村民還自發組織30人的義工隊,搬台搬凳,布置場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這首《採桑子·重陽》是毛澤東被迫離開四軍領導崗位,赴閩西領導游擊隊,建設根據地的時候寫的。表現了毛澤東在重陽節的感慨,擺脫了個人榮辱得失,站在歷史的宇宙的人類的高度抒發一個革命者的壯志豪情。
在今年的重陽節即將來臨之際,古冶區老年大學召開「喜迎國慶圓夢古冶——老年大學書畫筆會」。此次筆會上,老年大學書法班、繪畫班的師生們揮毫潑墨,同慶國慶、重陽佳節。
筆會現場,王賀貴老師筆下生花,繪制《盛世牡丹圖》,展示了老年人祝福祖國繁榮富強的美好夢,寫出老年人對祖國、對想;齊玉斌老人的行書《華夏生輝》,蒼勁有力家鄉的熱愛。此次筆會的召開,展示了我區老年人不老的風采,用書法、繪畫的形式抒發了他們追逐中國夢、共築中國夢的情懷。
重陽節雖然只是一個小節日,但是卻承擔著社會優良家風傳承的重要作用。孝順是一個國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習俗則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靈魂。
孝親敬老,書寫重陽的精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題記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古往今來,孝子之例不可十指而列。古有諺語: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這便道出了孝字何來。
孔子的大弟子子路是個有孝心的人。有一天他想到已去世的父母,感慨地說:「我真傷心,因太貧困了父母在世時,沒有好好的供養他們;父母去世時,喪禮辦得也簡單。」孔子勸解地說:「你不要有這樣的想法,你用大豆做食品,將白水當飲料,侍奉父母又親,雖說是清苦些,但能盡量讓他們高興快樂,就算盡到你的孝道了。」
而恩格斯的「一個母親」論,更是將孝展示得淋漓盡致!恩格斯的父親去世時,留下一筆巨額遺產。按照法律,長子恩格斯應該得到一筆遺產,但恩格斯的弟弟卻蠻橫地要恩格斯入棄繼承權。這時,恩格斯的母親正患重病,為了不使母親因兄弟間的財產糾紛加劇病情,他毅然放棄了繼承權。一年之後,母親的身體逐漸康復,恩格斯才將真相告訴母親。「世上的任何東西都不能使我讓您在晚年時因家庭糾紛而悲傷。我還會有成百上千個企業,但我永遠只有一個母親。」
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頂著先人的光環,又怎可做出不孝之舉呢?然而在當今又有多少同齡人,覺得父母為自己做得一切都是理所應當,又有多少人,推拒贍養父母的責任,就為了能省下那一筆不大的開銷!這一切的現象都不覺讓我覺得社會的炎涼!
他們只要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置之度外。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和把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和拋棄。
母親也經常對我講一句話」不求成才,只求成人。」孝是做人的根本。父母養育我們半輩子,只求我們孝順他們三分之一的時間,難道這點要求我們都做不到嗎?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遠古時就有」禮儀之邦」之稱。可見,孝順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絕不能丟掉老一代流傳下來的良好品德。這是我們的優秀是所在!不可丟!
一刻生育余年,
幾年贍報可抵?
孝字頂頭勿忘,
為人唯孝而立!
白菊生祠溪,風姿更超逸。——題記
重陽佳節,燈火闌珊,幾百年前的今天有著「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的習習秋涼,穿越歷史的煙雲,又是一年重陽,再頌經典,宛如心聲。
寧靜的傍晚,我獨自一個人站在林蔭道旁的一棵樹下,陽光斜斜地織下來,細碎地穿過零落的樹葉,在我的眼睛裡投下了斑斑駁駁的閃亮,而我卻絲毫不能從那光芒中獲得溫暖,反而覺得有一種從骨髓中散出的凄冷,看那枯黃的樹葉光華不在,即使在這尚暖的風中也要懂得瑟瑟發抖,堅持不住就要飄落下來像蝴蝶絕美的舞蹈,而後歸於寂寞,裹衣離開,我感覺自己就像那些被拋棄和遺忘的敗葉,遠隔親人好友,在這遙遠的學校呼吸陌生的空氣,咀嚼四年的苦果。
「當秋風吹來時,我的祝福不惜化作秋雨來滋潤你;當菊花盛開時,我的祝福不惜化作花瓣飛向你。——重陽快樂。」這是我為我的奶奶獻上的祝福。
有人牽掛的路程不漂泊;有人思念的日子不寂寞;有人關心的歲月不失落。窗外,一陣秋風吹來,我再一次抬頭看那些紛飛在空中的桔葉,忽然覺得它們很像自然的信箋,而關愛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郵票,桔葉用盡最後的生命燃燒成了一縷縷陽光純凈的燦爛,給無數異地的親朋好友傳遞溫情與祝福,讓世界不在孤單。原來只要心心相印,距離永不阻隔。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其實只要真情恆久,天涯也不過咫尺比鄰。
說起重陽節,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
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不辜負這大好光景,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有多少人畫上了一絲微笑,它看不見,摸不著,要發自內心去感受。
記得小時候,老師在台上講,而我則在台下聽。「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變插茱萸少一人。」
當時聽這首詩,並沒有什麼感覺,或許是人還小的.原因,詩中所說的思鄉之情,對於兒時的我來說,並沒有引起共鳴,只是隨著人一天天地長大。
重陽節註定是一個有著詩意的節日,李清照的這首詞,雖然寫的是重陽,但作者內心的糾結也透過詞的本身,傳遞給讀者。「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灑黃昏,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而風,人比黃花瘦。」這是女作者寫給自己新婚愛人的,李清照婚後不久丈
夫趙明誠便「負笈遠游",深閨寂寞,她深深思念著遠行的丈夫這年時屆重九,人逢佳節倍思親,便寫了這首詞寄給趙明誠。
重陽是一個讓人思念親人的日子,有親人在身邊是幸福的,那己然離去的親人更加值得去懷念。如今的重陽節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定義為了老人節,在這一天,多數的子女都會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
且讓我們珍惜每一個和親人團聚的日子吧,因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同為一個節日,讓我更加懂得尊敬身邊的長輩;讓我更加珍惜每一個和親人團聚的日子!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時光轉瞬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
重陽節是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古代民間在重陽節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增添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重陽節也是一個孝敬老人的節日。今天正好是一個晴空萬里,風和日麗的一天,爸爸媽媽和我回家去看爺爺奶奶,我心裡別提有多高興,已經很久沒見到爺爺奶奶了,很想念他們,正好借著節日回家看看,一路上我都沉浸在高興地海洋里,都顧不及看風景,五六個小時過去後,終於到了爺爺家,我高興的跳下車,爺爺和奶奶已經站在大門口接我們了。奶奶高興地說:「我的大孫女回來了,高興地眼裡泛出了淚花,嘴裡不停地說著太好了太好了。」爸爸媽媽陪著爺爺奶奶在客廳說話,我拿出帶去的水果洗干凈後給他們送去。時間過的太快了,不知不覺太陽快落山了,媽媽和奶奶去廚房做飯去了,我和爸爸在這里陪爺爺聊天,不一會各種我愛吃的飯菜端上桌,我們一家人有說有笑的吃著飯,此時,我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第二天早上我們要走了,爺爺是個高冷的人,從來不愛表達,表面看起來很淡定,其實心裡非常難過,奶奶依依不捨的說:「下次一定要回來。」和爺爺奶奶告別後我們開車走了,在後視鏡里我看到了爺爺奶奶朝我們揮手,看到他們的滿頭白發,我忍不住哭了。
重陽節是一個家人團聚的好日子,不管多麼忙都比不上和家人團圓。
見字如面,展信歡顏。今天我在學校里,忽然想起重陽將至,奶奶,我有感而發寫下這封信。
我沒有媽,她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走了,我爸那個眼裡只有工作的人也很少管我,記憶力抱起我的手,給我洗衣做飯的手,都是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
小時候,小區里的人騙我說,我是從垃圾桶里撿來的,我信以為真,在冬季的一天,我鑽進了垃圾桶里,期待著我的親生父母來接我,在垃圾桶里,我不知道自己呆了多久,也沒有等來我的「親生父母」,是你打開垃圾桶,一言不發的把發臭的我抱進懷里。那天很冷,我冷的說不出話,那時我就在想,奶奶是世界第一好。
在長大的過程中,我一直都很調皮搗蛋,惹了不少禍,每次都是你給我「擦屁股」,別的小孩都不和我玩,說我是個沒媽的孩子,是個沒人要的孩子,每次聽到這種話,我都會撲上去和他們打一架,我有人要,我有奶奶。有你在,我就沒受過什麼委屈。大人們問你為什麼這么愛我,到了溺愛的程度。我知道,你想把我缺失的愛給我補回來。我沒有媽,你也沒有讓我變成孤兒。
小區門口的垃圾桶旁邊有一株矮小的草莓,我經常一個人蹲在那裡把它吃完,但我每次都會留一個最大嘴甜的給你。希望你日子過得甜一些。你脾氣也不好,一生氣就罵我,氣急了還會給我兩拖鞋,但是你打不走我,我最愛的就是你。
我是威風凜凜的惡魔,你是脾氣暴躁的天使。上帝總是把天使和惡魔放在一起,來防止他們經常做傻事。突然想起這十六年來,還沒對你說過「我愛你」。奶奶,我愛你!我希望你往後無憂無恙,歲歲常安。重陽節快樂!
C. 百善孝為先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百善孝為先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從古至今,一直流傳著「尊老愛幼」這個中華傳統美德。告訴大家要尊敬長輩、愛護晚輩。像《三字經》、《弟子規》以及很多古詩詞里,都有記載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經典傳頌,現實生活中,我的姥姥就是一個例子。
我的太姥今年83歲了,平時就只有一個嗜好-喋喋不休。一不留神她就氣得火冒三丈,「熱鬧」的氣氛摻雜著罵罵咧咧的語氣,全家人像被洪水淹沒似的透不過氣來,而我的姥姥卻平心靜氣,耐心的做著自己的事情。太姥姥年紀大了,記不住事情。記得有一次,她自己走丟了,找不到回家的路。幸好遇到了好心人報警,警察叔叔耐心詢問著太姥姥的家庭情況,可太姥姥想不起來姥姥的姓名和電話,警察叔叔查閱了太姥姥的戶口信息,這才找到了舅老爺的電話。就在警察叔叔幫太姥姥找家的同時,我的姥姥早已急的不可開焦,問遍了周圍鄰居,找遍了小區的各個角落。直到舅老爺打來了平安電話,姥姥心裡的石頭才算落了地。雖然當時我不在場,但我能感受到姥姥的心裡風起雲涌及找到太姥後的泣不成聲。
太姥姥經常為了一點小事,而大發脾氣,姥姥都是以心平氣和的語氣安慰太姥姥,太姥姥反倒採取更加暴力的方式來「反擊」姥姥,正因為這樣,我們姊妹幾個都有幾分害怕太姥,可姥姥通常都默默承受,無微不至的照顧著她的媽媽。並且教育我們說:「太太是我們的親人,是家裡唯一的老人,不要等到她不在了,才想起心疼她、照顧她。」慢慢地我發現,太姥姥雖然是一個善於強詞奪理的人,可背後卻是一個慈祥的老人。
我的姥姥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人,無微不至的照顧著她的媽媽,呵護著我們這些晚輩。她身上所體現的中華傳統美德,深深的感染著我,孝是一種美德,百善孝為先,我要把這種美德在我身上傳承和發揚。
孝順,要從自己做起。
前幾天,我剛放學,發現媽媽正在校門口向我招手,我高興極了,飛跑過去,撲到媽媽懷里。回到家,媽媽又顧不得休息,拿起筆,寫起材料來。原來,媽媽為了讓我高興,不管多忙都擠出時間來學校接我。多麼偉大的母愛!
我感動極了,神秘兮兮地把她拉到床上,給她端上了熱乎乎的開水,給她捶背、按摩。媽媽對我這突如其來的驚喜高興壞了。欣喜地對我說:「兒子真是長大了!懂得回報了!」當時,我的心裡好像吃了蜂蜜一樣甜。
還有一次,媽媽爸爸去辦事。只有我一個人在家。我呆得又煩又悶,心裡堵得慌。眼珠一轉,一條「計謀」湧上心頭。當時正好是中午,媽爸一會回來肯定會餓的,不如給他們做一個拼盤如何?
說干就干。我立刻把各種水果的皮扒下來,切成小塊,放在了果盤中。可是,一個無敵難題出現在我的面前。茶水怎麼燒呀!我坐在沙發上冥思苦想爸爸泡茶的步驟:先從櫃子里取出茶葉,用燒好的熱水把它們倒進養生壺里。熱水、茶葉都准備好了,可養生壺哪裡去了?我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
壺呀壺呀!你在和我開玩笑嗎。我本想放棄,但又想讓父母高興,於是,我四處尋找,終於找到了養生壺。拼盤做好了!茶水也沏好了,成就感在我心中洋溢。
這時「叮咚」門鈴響了。爸爸媽媽回來了。望著他們驚喜的眼神,我突然覺得。剛才的那些困難都是小菜一碟,不算什麼。
孟郊曾在《遊子吟》中寫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報答不了父母深深的恩情,但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讓父母高興。
弘揚孝道文化,匯聚中華孝道。浩瀚如雲,那一首首綺麗的詩篇撩動了多少人的心弦。俗話說:「百善孝為先」。而今,曾記否,孝的真正含義。
孝,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有多少人還記得孝的蘊味深長?泱泱華夏,是否記得「百善孝為先」的真正令人思考的美德?古人雲:孝,乃中華的文化,不可遺忘的資產。何為孝?學子們不停地思索著:孝乃孝心,給親人沏一杯熱茶,一句暖心的話,一次對父母的報答等乃是孝。
曾幾時,一個人獨自倚於窗頭,望著那天空,思索著,在記憶的深處翻找著,什麼是孝?一位名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孝是泱泱大國的傳統美德,是民族復興的根源。一個「孝」字蘊含了多少希望!孝是落葉對大樹培育它的感恩,化作春泥又護花。只有孝心的人才會理會孝道之深遠。
孝於尊老而扶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對老人一聲關心是一句孝心,千里之外送暖心,孝是做人之本,道德之首,根源之處,感恩之地。孝道文化,匯於心頭,是否孝對於老人的一聲關愛的話,在二十四孝圖中,多少感人肺腑的畫面,撩動了多少人的心弦,點點滴滴的感恩匯聚而形成了孝道,一件不曾關懷的事,也曾匯成了一道孝的風景線。
孝心,孝道,做人之根本,無論是一句安慰關心的話,還是對長輩、親人的關心,那都是孝的表現。不知幾時,「孝」已經逐漸在我心中生根,現已經形成了一顆大樹,那是用感恩的淚水凝聚形成的一片蒼穹。
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做人之本。朋友,請讓我們攜手去尋找,傳承孝的文化,弘揚孝的諧和。孝道已在心中逐漸匯聚、升華……
孝是中國人民最重要的品行,在外面行善不如先照顧好自己的父母,因為善心固然重要,可一顆孝心才是最寶貴的。
我聽過這么一個關於孝心的故事:
一對母子相依為命,兒子沉迷於迷信,天天燒香拜佛,妄想修成正果,於是家務和地里的活便只有他那可憐的年邁母親一個人做了。一天,兒子聽說一座杳無人煙的大山裡有一位高僧,他想終於找到修不成正果的原因了——自己需要高僧的指點啊!於是兒子背著行李,背著母親,歷經千辛萬苦來到了那座大山裡,找到了高僧並向他提出了他的疑問,高僧想了想對他說,那個為你赤腳開門的人就是真正的佛了。那之後兒子叩遍了所有寺廟的大門,給他開門的沒有一個是佛,他們都穿了鞋,滿腹疑問的兒子,垂頭喪氣地回到了家,敲響了那扇吱呀作響的門,母親急忙跑來,淚流滿面地哭著:「我的兒,你總算回來了!」兒子低頭一看,原來母親才是佛——那個赤腳為自己開門的人!
有句是這么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樹想要停止擺動,可風不願意停。樹是客觀事物,風就如同不停流逝的時間,一眨眼便不見了蹤影。子女長大了才知道要孝敬父母,而父母卻早已被時光之神掠去了大部分的時間。
也許會有人覺得,孝不是件容易的事,自己的事情都那麼忙,哪有空孝順父母呢?其實孝很容易,成年人僅僅是在茶餘飯後陪父母聊聊天,小孩能為父母做的,不過是為他們分擔一些家務,在他們累的時候端上一杯溫熱的茶罷了。這有何難呢?難道你沒有一點點時間去陪陪父母嗎?
最近是重陽節,希望每個人都做到《孝經》里說的「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指導老師點評:小作者真正理解了「孝」的含義,孝從點滴的小事做起。
人生短短幾十載,能和生我們、養我們、疼我們、愛我們的父母一齊度過的時光又有多少?
陳毅孝敬父母,幫母親洗尿褲。「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很好地孝敬長輩,那麼他肯定是一個優秀的人。
其實,孝敬不必須要物質上的表現,一個簡單的關心,一句直白的問候,幫媽媽做做家務,陪母親聊聊天,都是在向母親孝敬。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甚至怨氣沖天。因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此刻要行動起來,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解渴;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孝敬父母原先就這么簡單。
人們通常說,家庭是人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課堂,而父母便是這個課堂中從始至終的老師。我們是在這個課堂上咿呀學語,用稚嫩的聲音喊出第一聲「媽媽」,搖搖晃晃地邁出人生的第一步。
或許,你的父母不能給予你金錢、地位、以及名譽,但是父母給了我們寶貴的生命,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育成人。
所以,父母對兒女的恩情,是天下最深厚、最久遠、最牢固、最無私的。朋友們,珍惜這僅有的時光,來孝敬父母吧!
許多時候,我們總覺得父母有他們自己的生活圈子,自己會照顧自己,我們盡可能地不去打擾他們,給他們點錢就可以了,就算是盡到孝心了。其實,父母更需要的是子女們的關愛和理解。一個問候的電話,一次家庭聚會,哪怕是請子女們來吃一餐他們自己親手做的飯菜,他們都會覺得十分滿足的。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它之所以流傳久遠,倍感親切,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旋律優美,而更重要的是它道出了人間真諦,常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作出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
有時候,父母就像一個孩子,為他們做一點小事情,就好似對他們的特別寵愛一般,就會像個孩子般似的開心滿足地笑著,正如老子所言的復歸於嬰兒。從小到老,我們一直是父母眼裡的孩子,但年邁的父母,又何嘗不是我們心靈上的孩子?在他們論分記秒所過的日子裡,我們還能為他們做些什麼,才能不會留下更多的遺憾呢?
其實,只要想想還有什麼是我們能夠做到的,坐在父母身邊旁,給他們捶捶背,然後像哄小孩子一樣教他們改掉一些多年來形成的、有害健康的不良習慣,叮囑他們多吃點兒有營養的食品,少操心,多參加一些有意義的老年集體活動之類的交流。
有位哲人曾經說過: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步入老齡化的父母,在生活上、精神上越來越需要子女孝順,而且這種孝敬主要應該表現在親情上,而絕非全都可以用金錢或僱傭個保姆來替代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子女孝敬父母的機會逐漸減少,商機錯過還會再來,而失去父母健在的孝敬機會,那就會時不再來,會遺憾終身。
親愛的爸爸媽媽:
你們好!時光匆匆,歲月流逝。轉眼間,我已從牙牙學語的嬰兒長成一個乖巧的女孩,從我發出第一聲啼哭開始,你們就是我最要感謝的人了。我感謝媽媽為了生下我而痛苦的分娩;感謝爸爸媽媽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家。鳥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而我,最應該做的就是孝順父母。爸爸媽媽從小教會我,感恩與孝順,是一個兒女最應該做的事了。媽媽說過,我需要感謝我生命中的每一個過客。我應該感恩我的媽媽,她無私的奉獻給我,她流水一般的母愛。爸爸說過,我需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太多了。如果說,媽媽的愛是流水一般女的母愛,爸爸的愛,一定像是山一般沉穩。
古人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樸民風。
爸爸媽媽無私的給予我們這么多的`愛,而我們卻與朋友攀比美麗的衣服;見到誰有好玩的玩具就哭著鬧著想要,仔細想一想,這些真的是我們應該做的事嗎?還曾記得,小時候的我幼稚的認為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是應該應分的,應為他們就必須對我們好。其實不是這樣的,爸爸媽媽其實可以不這么用心的對我們,如果他們不這么用心的對我們的話,他們會怎麼樣嗎?不,當然不會。爸爸媽媽是最愛我們的人,你是否在他們生日的時候送上一句「生日快樂」,你是否在他們疲倦的時候為他們送上一杯熱茶?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世界吧!身邊其實處處都有愛,只是我們從未發現而已。爸爸媽媽,感謝你們對我無私的愛,謝謝你們,我愛你們!
你們的女兒:唐雨晴
前一個星期,老師發的,《親子閱讀》中的《百善孝為先》這篇文章讓我深深震撼了我裡面的為兒子的母親日夜操勞,老了卻享受不到晚年的生活。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位老母親為兒子操勞到晚年,妻子嫌這位母親沒品味,就已離婚來要挾他,他回到老家想起了以前母親為了要把她留下來,而兒子叫媽媽別扔下他,母親最終還是沒留下他。可是他又想陪你下半身的是妻子。我兒子回到家,只見岳母和妻子正瘋狂的將老太太的生活用品扔出門外。最後還是到了老人院。
隨著自己越長越大,看著父母親臉龐從年輕變憔悴,頭發從烏絲變白發,動作從迅捷變緩慢多心疼!父母總是將最好、最珍貴的留給我們,像蠟燭不停地燃燒自己,照亮孩子!而我呢!有沒有騰出一個空間給我的父母,或者只是當我需要停泊岸時,才會想起他們,其實父母需要的真的不多,只是一句隨意的問候「爸,媽你今天好嗎?」隨意買的夜宵,一頓普通不過的晚餐,睡前幫他們蓋蓋被子,天冷幫他們添衣服戴手套······都能讓他們高興溫馨很久。有時,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後如何對待我。那現在,我有沒有如此對待我的父母?我相信,人是環環相扣的;現在,你如何對待你父母;以後,你的子女就如何對你,朋友,人世間最難報的就是父母之恩,願我們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順父母!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意思是:孝是中華傳統文化提倡的行為,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家裡的長輩。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老人,愛護年幼的小孩,這是我們應有的品德。
在二十四孝的故事中,有孝感動天,親嘗湯葯,嚙指痛心,蘆衣順母,鹿乳奉親,戲綵娛親,賣身葬父等故事,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春秋時期字路百里負米的故事。
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字路四處打工掙錢,掙到錢,就到百里之外的集市裡買米回家煮給父母吃,直到他們去世!
子路的行為是可貴的,他的行為是無人能比的,他的行為是值得學習的,他的行為深深的感動了我,他是我們的榜樣!
就像我媽媽,她每個星期都會回姥姥家二次,每次都會拿些生活用品,每次都會幫姥姥姥爺幹活並且和他們聊聊家常……媽媽的這些行為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了。媽媽你就是我的榜樣!
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我們讓父母的付出得到自己的回報,哪怕是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問候的話語,一個小小的祝福,父母也會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孝心是無價的,它不需要任何的補償。
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輝,讓我們永遠記的孝的存在,時刻提醒著我們盡孝!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和睦,更快樂!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百善孝為先,拾金不昧,見義勇為,誠實守信,和睦相處等等。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做到拾金不昧,撿到別人的東西要主動歸還給別人。
有一次,我在街上的時候,看見一位阿姨坐在街上哭,我和媽媽就過去看看,我們看見那裡圍了很多人,都在那裡看這位阿姨到底怎麼了,遇到什麼事情了要在街上哭。
那裡人太多,根本就進不去,都被別人給圍了起來,我就問了旁邊的叔叔這個阿姨怎麼了。這個叔叔說這個阿姨剛才從銀行里取出一萬元現金,但是錢已經沒有了。我問叔叔錢怎麼沒有了,是被人給偷走的,還是怎麼了。叔叔說不是被偷的,像是自己不小心弄丟的。唉;這錢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啊!能不著急嗎。
大家都問了這個阿姨錢是在哪丟的,她說錢是在一個計程車的車上丟掉是下車時忘記拿了。現在車都走了,錢肯定是回不來了。這個阿姨坐在那兒一邊抱怨自己沒有腦子,一邊抱怨自己不小心。還在那裡哭,我和媽媽都勸她不要哭了,還問他暴力處理器還有什麼重要的東西。阿姨說有身份證,銀行卡,別的什麼都沒有了。
後來,這個司機把這些錢,銀行卡和身份證交給了警察,警察根據身份證找到了這位阿姨,並且把東西換給了這位阿姨,叫她以後小心一點,別那麼不小心了。要不是你今天遇到了好人,錢就會不來了。阿姨的錢找回來了,阿姨非常的高興,還要主動謝謝這個司機。
古人吟:「百善孝為先。」人世間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孝」。
人要有孝道。我認為孝不是憑嘴說說,也不是等以後買大房子給父母住,而是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比如給母親梳頭,給父親洗腳……。這都是「孝」。孝並不需要什麼驚天動地的事。只要在寒冷的冬天給父母給長輩送上一杯溫水,這都會讓父母,長輩的內心溫暖無比。
談起「孝道」這讓我想起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窮苦的家庭里有一對可憐的母女。這個小女孩的母親癱瘓了,住進了醫院,五歲的小女孩從此就負擔起了照顧媽媽的責任,她每天給媽媽換尿布,端尿盆,逗媽媽開心,給媽媽洗臉。這些小事感動了多少人。
故事中的小女孩僅僅只有五歲,但是她卻做了這么多孝事,這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雖然我們不需要這樣驚天動地。但是我們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和父母頂嘴,頂撞父母,對父母沒有耐心。
當我們看見父母做了讓我們不如意的事時,我們應該包容他們。想一想小時候媽媽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當我們犯錯時,父母當然是耐心地教育我們,而不是又打又罵。我們應該多抽時間陪一陪父母。好好地孝順他們。我們的寬容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敬。
請不要讓父母在等待了,快快獻出自己的孝心吧!把他們放在心底里。
百善孝為先。孝是什麼?是兒女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每一個人都心存孝敬,可又有多少人盡了自我的孝心呢?
其實做有孝心的兒女並不難,只看你有沒有這份孝心。也許是一件華麗的皮草,也許是一件普通的外衣;也許是一桌豐盛的酒席,也許是一桌家常便飯;也許是一棟豪宅,也許是一間平房。可它們在孝心的天秤上是等值的。古時候無論是人主、人臣、還是士民,都是很有孝心的。《孝行覽?孝行》中說:「務本莫貴於孝。人主孝,則名章榮,下服聽,天下譽。人臣孝,則事君忠,處官廉,臨難死。士民孝,則耕耘疾,守戰固,不罷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而萬事之紀也。」是啊,確定做人的根本,沒有比孝道更重要的了。
父母含辛茹苦養育子女,子女長大成人,為事業拼搏,為名利奮斗,功成名就,衣錦還鄉時,應對的卻是父母的一方墳墓。這人間杯具不知何能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請不要等到功成名就時再盡孝心,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盡你一份孝心吧!作為學生的我們,就應怎樣孝順父母呢?我們不僅僅要努力學習,用最好的成績回報他們,還要聽從他們的教誨,更要學會關心他們,就像他們關心我們一樣。開門時的一句問候,疲憊時的一杯白水,沖突時的一次退讓就會讓父母心滿意足。
不要忘記時光的流逝,不要忘記生命的不堪一擊,更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抓緊時光吧,抓緊你每一刻能夠盡孝的時光吧,時光是不會等待你的。
百善孝為先,父母給予我們很多卻從不向我們索取,我們難道不應該孝敬他們嗎?是的,孝心能使家庭關系更加和睦,長輩與晚輩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
媽媽生病了,只能待在家中休息。我正在看一本書解悶,這時媽媽對我說,讓我幫她去門口的葯店買一瓶葯。按理說外面寒風凜冽,人是不願意出去的,但為了能使媽媽更快點好起來,我披上棉襖就出門了,從樓下往窗戶里看,媽媽坐在窗前,似乎還在對我微笑呢。適逢木棧道整修,路多被封死了。但為了能快點回家不讓媽媽擔心,我依然突破了「封鎖線「,向葯店進發。突然一座臨時只有一根木頭構成的獨木橋在我的眼前「跳」了出來,沒辦法,我只好從上面走過去,我屏住呼吸,小心的一步一步往前走,幸好獨木橋不長,我只走了五六步就接近了對岸,我縱身一躍,跳了過去,腳踏在了地面上,這才放心了下來。
五分鍾後,我走到了葯店,葯店的營業員阿姨親切地對我說:「是不是你媽媽讓你來買葯的?」我回答道:「是的.」臉上帶著自豪感。太陽是溫暖的,天氣也不像隆冬時節慣常的那樣寒冷,不知什麼時候我已經回到了家。媽媽接過了葯,疲憊的臉上也露出了笑意,對我說了聲謝謝。而我也對媽媽說,下次我還幫你買葯。
每個人的孝順,都是從平時的小事開始的。
家風如一個花園,散發著迷人的芳香;家風如一場春雨,浸潤著我的心靈;家風如一盞燈,照亮著我成長的道路。在我們家每個人的心中都無形地刻著「百善孝為先」這五個字。
依稀記得一年級那年的暑假,爺爺因為在工作時,不慎大腿骨折,在富陽骨傷科醫院住了一個多月。住院期間,爸爸媽媽忙前忙後,照顧得很周到。但是出院時,爺爺還不能下地走路,甚至也不能坐車。爺爺家在龍門古鎮裡面,爸爸只好借了一輛雙輪車,讓爺爺躺在雙輪車里,拉著爺爺回家。雙輪車慢慢地啟動了,爸爸吃力地拉著,手上的青筋條條綻出,臉上一顆顆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滾落下來,臉頰漲得像一塊燒了許久的鐵塊。我趕緊上前幫爸爸擦汗,但是爸爸卻說:「沒事,不是很累,當作鍛煉身體罷了。」我知道爸爸嘴上說不累,其實心裡累得慌,畢竟現在爸爸體力活幹得少,平時又缺少鍛煉。因為爸爸擔心爺爺長時間躺在雙輪車中會很不舒服,想讓爺爺早點到家。爸爸一步一步艱難的堅持著,就算再累也沒有歇息,因為爸爸內心懷著孝順的力量。
媽媽對長輩們也很孝順,逢年過節總會給他們買衣服,平時回家總是搶著幫他們做一些家務。我在爸媽的影響下,也明白了孝順的重要,每次回爺爺(或外公)家,總會親熱地叫他們,或者給他們敲敲背。這些生活中的小事都透露著我們良好的家風——孝順。
孝順的家風,既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也讓我們一家人和睦相處。「百善孝為先」這幾個字,我會一直銘記在心並傳承下去。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我家的家規就是「孝」,要孝敬長輩,尊敬師長。
記得有一次,我們一家子歡聚一堂,其樂融融地享受著與家人團聚的天倫之樂。菜一會兒就上齊了,桌上那誘人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
我從花園跑進來,拿起筷子夾起菜就往嘴裡送,嘴還沒有碰到菜,菜就被一隻手給打掉在了飯桌上,我火冒三丈說:「是誰呀,有病吧。」拿筷子的手還沒有伸回來,抬頭一看,爸爸那張十分嚴肅的臉就在我旁邊,眼神告訴我不可以。「爸爸,為什麼......」,爸爸打斷了我,嚴厲地說:「吃飯要等勞動的人到齊了,再開始。」我捂住被爸爸打疼的手找理由說:「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要等人到齊再吃,那麼多規矩。我先吃,吃完了好快去做作業嘛。」「你要懂得尊重長輩,有禮貌,奶奶還在廚房沒有來,要一起分享勞動成果。做作業固然重要,一味地只追求學識,在生活中沒有禮貌、素養,終究還是一個殘缺的人。」爸爸耐心地說。
我帶著抵觸的情緒聽了這些話,根本沒有懂得話中的道理,心裡還是不高興,起身就走,逃到了房間里,把門一甩,任由身體滑落到地上……
隨便我怎樣,爸爸就是沒有來理睬我。事後,我冷靜地想了想,發現爸爸說得對,要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有素質的人,應當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在家庭中,要孝敬長輩,就要懂得尊重、禮讓、體貼、幫助……
孝敬老人、關愛老人、幫助老人是我們每個人的職責,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一代代人應該傳承!
D. 爺爺奶奶話家風怎樣寫50字
重陽節,是尊老敬老的日子。下午放學後,爸爸驅車帶著媽媽和我趕往老家,與在老家頤養天年的爺爺奶奶吃團圓飯。
當我們趕到老家時太陽還沒有落山。爺爺奶奶早就切切剁剁、洗洗刷刷准備好了食材,等著我們回家後一起點火下鍋了。
按照奶奶的指揮,大小鍋齊上陣,奶奶和媽媽煎的煎炒的炒,很快,一桌豐盛的大餐准備好了。看著一大桌色香味俱全的雞鴨魚肉,我肚子里的饞蟲早就急不可耐了,但由於大人們都還沒有就坐,我也只好靜坐等候。
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讓我先吃。我拿起了筷子又放下了,說:「還是等爺爺奶奶一起吃吧!」
還沒等我們全家都坐穩,我著急地說:「爺爺,抓緊宣布開餐吧,有的菜都涼了!」爺爺笑呵呵地說:「好好好,重陽團圓飯開餐了!」一聲令下,我們都美美地吃了起來。
爺爺對我說:「看你飢餓的樣子,為啥叫你早吃,你不早吃呀?」
我望瞭望爸爸,說:「我們在家都是一起吃的,爸爸說這是規矩!」
爸爸接著說:「對呀,這作文是你爺爺的老規矩了。」
爸爸的拖長音的「老」字,引得我們全家都笑了。
爺爺邊笑邊說:「是呀,的確是老規矩了。原來我們家裡窮,做的飯不夠吃,為了每個人都能吃點,只有等齊了才能吃。」爺爺頓了頓繼續說,「現在雖然富裕了,這個老規矩也是對的。要是有人先吃了,誰還想吃剩下的?是不是?」
爸爸接著說:「是呀,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我說:「吃個飯,還受了教育。明白了,家規不守,何以遵國法!是不是?」
我的話,又引得我們全家大笑起來。
奶奶接過話茬說道:「我們的家規還多著呢!」
「是嗎?爺爺說說看!」
「家規呀,我都傳給你爸爸了!讓你爸爸說說吧!」
「我們的家規呀,首講孝道,與人為善,詩書修身,道德傳家。」爸爸嚴肅地說。
「不錯,希望你們能把這些家規一直傳下去!」爺爺接著說。
我說:「放心吧,爺爺,我一定會把這些家規傳給您的重孫,重重孫子的!」
話音未落,我們全家都開心地大笑起來。
E. 重陽節的作文
有關重陽節的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有關重陽節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我11歲的重陽節里,我和爸爸出外散步歸來。為了孝敬爸爸,我接了一盆水給爸爸洗腳。
「啊,這是爸爸的腳嗎?」。它布滿了繭子和疤痕,顯得滄桑和衰老,其中的疤痕聽爸爸說:「一個是爸爸下鄉勞動時碰傷的;一個是爸爸當兵時撞傷的;還有一個是在當民警時抓壞蛋時碰傷的……」。看著這些蒼老的疤痕不禁勾起了我小時候的回憶:每當我生病時,爸爸無論刮風下雨,抱起我奔向醫院;晚上散步時爸爸背著我走街串巷;兒時上學爸爸接送我回家。
爸爸的一雙腳啊,布滿了滄桑,承載著歷史,它伴隨我成長,也將伴隨我走向未來。在我11歲的重陽節里,我不單孝敬了爸爸,通過洗腳,也使我獲得了巨大的精神財富。
10月13日即癸巳年九月初九,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悄然而至,市老體協組織的重陽節登山活動,顯現特別隆重之處是由廈門喬丹運動服裝集團贈送的天藍色棉織體恤統一運動服。從8日至13日鴻山公園、萬石山植物園登山的市民,尤其是穿著天藍色運動上衣退休老人絡繹不絕。
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重陽與旭日交輝,藍衣共秋天一色」。老人們以美麗廈門健步登山的實際行動迎接第26個敬老節。
重陽節登山秋遊,登高遠眺,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也充分體現了社會各界及親明好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新風尚。
以登高漫拍的影像慶祝20xx年重陽節,以照片與老同行、老朋友「重陽又重逢」。
重陽節也是老人節日,我們應該做一些敬老的事情。我准備為養育我長大的爺爺泡一杯香甜可口的龍井茶。
我首先從櫥櫃里拿出了龍井茶,用手抓了一點茶葉放入杯子里。然後在杯子里倒上小半杯熱開水,搖一搖杯子,等水變得有點發黃了,將水倒掉,再倒上滿滿的一杯熱開水。漸漸的,茶葉開始浮起來,又慢慢下沉。茶葉娃娃可真頑皮,它們有的在杯子中間飄來飄去,有的徐徐上升在「空中」玩耍,還有的在杯子底呼呼地睡大覺呢!杯子里的水有點黃黃的了。我等待了一會兒,茶水已經黃得發紅了,這時,一股香味直往我的鼻子裡面鑽。
茶水泡好了,我小心翼翼地端著龍井茶走到爺爺跟前,對爺爺說:「爺爺,感謝您把我從小毛頭養到四歲,您為我做了許多事,今天,請您來品嘗一下我親手泡的茶吧!」爺爺非常高興,連忙喝了一口,又撫摸著我的頭說:「好喝極了,雪兒真不錯!」
我想:爺爺總是對我十分疼愛,我以後也要多關心爺爺。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到了,它是中國傳統的老人節。
清晨,秋高氣爽,萬里無雲,我和媽媽早早地就起床了,准備去買重陽糕,送到老人家。我問媽媽:「重陽糕是什麼?」媽媽說:「就是一種能讓老人長壽的糕。」我們高高興興地出發了。來到賣重陽糕的攤子旁邊,香味撲鼻而來,可香了!排隊的隊伍可真長啊,一籠新鮮的重陽糕不一會兒就賣完了。排了半小時的對,終於輪到我了,我拿著可口的重陽糕,上了車,去老人的家。
我到了爺爺家門口,敲敲門,爺爺來開門。我走進房間,獻上重陽糕,對爺爺奶奶說:「重陽節快樂!」奶奶抱起我,親了我一下,說:「不愧是我的好孫女。」我開心地笑了。緊接著,我幫爺爺奶奶捶捶背,又掃地、拖地,把房間打掃得干凈又整齊。看著我的`勞動成果,我又甜甜地笑了,爺爺奶奶也更開心了!
我希望爺爺奶奶吃了我送的重陽糕,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很長壽。我愛重陽節,希望明年的重陽節能和今年的一樣有意義。
今天,就是九九重陽節。我想給爺爺奶奶一個大驚喜,所以一大早就起來做准備了。
我總是想不好該送什麼?突然我眼睛一亮,心想:自己做的才有意義,我可以做個愛的早餐。說做就做,我學著老媽平時做飯的樣子,繫上圍裙,想給奶奶爺爺做個荷包蛋。可我平時很少接觸煤氣,我努力的想著老媽平時開煤氣的動作,伸出顫抖的手慢慢打開煤氣,火終於點著了。我往鍋里放了一些油,油「吱吱」地響了起來,我拿著蛋,學著老媽的樣子,在灶台上輕輕一碰,然後在鍋里一掰,「嘩」油星四濺,我用鏟子翻了翻,一會兒,荷包蛋就做好了,我嘗了啊沒放鹽。我又按照同樣的動作,又做了兩份這次可沒忘記放鹽。
我把那兩份放在餐桌上,奶奶爺爺看了感動極了,直誇我是好孩子。還說:「我們不喜歡吃荷包蛋,還是你吃吧。」我聽了立刻到廚房裡拿出沒放鹽的荷包蛋,說:「我們一起吃吧!」我吃著沒放鹽的荷包蛋心裡咸鹹的。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系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俗的組成部分。宋代《東京楚華錄》卷八:「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
明代,在《陶庵夢憶》中記載有:「兗州紹紳家風氣襲王府。賞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燈、其爐、其盤、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盤大觥、其壺、其幃、其褥、其酒;其麵食、其衣服花樣,無不菊者夜燒燭照之,蒸蒸烘染,較日色更浮出數層。席散,撤葦簾以受繁露。」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需要我們這些小輩尊老、敬老、愛老。
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小輩,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都留給我們;我沒見過爺爺奶奶給自己添件新衣,總是把省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我沒見過爺爺、奶奶哪天接我們放學時誤了點,常常是自己身體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等著急。
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說:「不冷不冷。」現在想想,真是羞愧。孝敬老人不僅僅要在重陽節這天,而且要時常提醒自己,對老人要關心。其實,老人們要求很簡單,晚上散步時的陪伴,一家人圍在一起吃一頓晚餐,一句親切的問候,都能讓他們感到無比的滿足與幸福。
又是一年重陽節,從現在開始,就讓我們用心去關愛老人吧!
今天,就是九九重陽節。我想給爺爺奶奶一個大驚喜,所以一大早就起來做准備了。
我總是想不好該送什麼?突然我眼睛一亮,心想篇自己做的才有意義,我可以做個愛的早餐。說做就做,我學著媽媽平時做飯的樣子,繫上圍裙,想給奶奶爺爺做個荷包蛋。可我平時很少接觸煤氣,我努力的想著媽媽平時開煤氣的動作,伸出顫抖的手慢慢打開煤氣,火終於點著了。我往鍋里放了一些油,油「吱吱」地響了起來,我拿著蛋,學著媽媽的樣子,在灶台上輕輕一碰,然後在鍋里一掰,「嘩」油星四濺,我用鏟子翻了翻,一會兒,荷包蛋就做好了,我嘗了啊沒放鹽。我又按照同樣的動作,又做了兩份這次可沒忘記放鹽。
我把那兩份放在餐桌上,奶奶爺爺看了感動極了,直誇我是好孩子。還說篇「我們不喜歡吃荷包蛋,還是你吃吧。」我聽了立刻到廚房裡拿出沒放鹽的荷包蛋,說篇「我們一起吃吧!」我吃著沒放鹽的荷包蛋心裡咸鹹的。
10月17日是重陽節,我和爸爸、媽媽、哥哥到九連山去登高。
到了目的地,一幅非常壯觀的景象出現在我眼前,只見遠處九連山峰高低有致,連綿起伏,在飄渺的雲煙中,忽遠忽近,宛如一條巨龍盤曲而卧,這就是知名的九連山。
我登上半山腰,面前的險境更難忘,兩山相隔處,一塊石壁似摩天大廈迎面壓來,就像要坍塌下來,咄咄逼人。山巔相隔處,只見一線天空。這就是九連山出名的一線天山峰。看著這山,我心裡突然害怕起來,這么高,我爬得上去嗎?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不到山頂非好漢!」在媽媽的鼓勵下,我不怕疲勞,沿著石階終於登山了最高的山峰。在山峰高處,才知祖國的江山如此美麗。
今天是我最難忘的一天。
農歷的9月9日,來自聊城晚報的一百多名小記者,和東昌府區愛心福利院的老人一起度過了一個快樂的重陽節。
下午1點30分,我們小記者從運河博物館乘車去愛心福利院,到了福利院我們大聲地說:「爺爺、奶奶你們好!」老人們也和我們打招呼,院子里立刻充滿了歡聲笑語。
一位叔叔帶著我們參觀,在爺爺住的房間里有空調、電視機、沙發等生活物品一應俱全,老人過的非常舒適快樂,我們還參觀了活動室、圖書室等。接著有的小記者給老人表演了太極拳,有的表演相聲,有的表演葫蘆絲,有的表演歌曲,還有的小記者給老人送了小禮物,爺爺奶奶看著表演不斷地鼓掌,有的情不自禁的大聲笑了起來。
活動完,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爺爺奶奶。今天我十分高興,因為我們的到來,給爺爺奶奶帶來了快樂。我衷心的祝願全天下的老人身體健康,幸福快樂。
今天是重陽節,早上我們學校進行了重陽節的專題廣播,廣播里介紹了重陽節的習俗,來歷等等,有趣極了。
一天的學習很快過去了。放學時,我在樓梯上看見了沈老師,心想,今天是個節日,那得有禮貌地祝福老師。於是,我連忙說:「沈老師,節日快樂!
」我心裡想沈老師一定會說「謝謝」。
誰知道,沈老師奇怪地看著我。她怎麼沒像往常一樣說謝謝呢?我有些納悶。正在這時,沈老師笑呵呵地說:「我又不老,跟我說節日快樂干什麼?」到底怎麼回事呢?我感到非常不解。
回到了家,我連忙把事情經過告訴了奶奶,問奶奶是怎麼一回事。奶奶哈哈大笑,說:「重陽節也是老人節,難道沈老師老嗎?」 聽到這里,我恍然大悟了。原本,我以為凡是遇到節日總要相互道「快樂」的呀!
卻忘了今天是個特殊的節日,都怪我聽廣播不仔細,鬧出個「張冠李戴」的大笑話。
10月5日是重陽節,我們一家三口正好在奶奶家,就打算在奶奶家過重陽節了。奶奶家的重陽節有些特別。每家每戶都把親戚朋友請來吃飯、看社戲、看電視、做游戲、下象棋、釣魚、散步、聊家常……
重陽節前,村子中央的大操場里早早地搭起一個大大的戲篷,准備做社戲。重陽節那天,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看戲,村子裡熱鬧非凡。戲篷中間座位上坐的大多數都是老爺爺、老奶奶,我們小朋友都在戲篷外面邊看邊玩耍。社戲分中午和晚上兩場,中午演的是「桃園三結義」,晚上演的是「八仙過海」。演員們穿上絢麗多彩的服裝,化好了妝,表演非常精彩,台下掌聲雷動。
哈哈!我奶奶家的重陽節是不是很特別呀?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到了,在離我外婆家的中山村就會異常地熱鬧,他們村裡的人會邀請親朋好友一起過節。今天,我和外婆一早就往中山村趕。一進村口,就看見人山人海,車水馬龍。還有許多紅紅的大氣球在天空中飛舞。
廣場上,有很多精彩的表演。羅漢隊的老爺爺邁著整齊的步伐,個個精神抖擻地舞著刀、槍、劍、棍十分有勁,贏得觀眾的陣陣喝彩。羅漢隊剛表演完,又過來了腰鼓隊,腰鼓隊的阿姨穿著漂亮的服裝,背著圓圓的腰鼓擺開了陣勢,時而發出歡快的節奏、時而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讓人看了連連贊嘆。接下來還看了舞獅、街舞、相聲等等,看得人眼花繚亂。
後來,我們又去爬了中山村後的五指岩,直到爬到口乾舌燥,汗流浹背才回家。這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重陽節啊!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主要寫了作者在重陽節思念家鄉的情景。今天是農歷九月九日中國傳統的重陽佳節,我國過重陽節時有登高、敬老的習俗。爸爸媽媽決定帶我回家看望爺爺奶奶。
我們去超市買完東西後就上路了,路上爸爸開著車,車在馬路上飛馳著。正值金秋時節,到處是一片豐收的景象,路邊的田野里,農民伯伯在忙碌著,不時的看見拖拉機跟三輪車拉著收獲的玉米,他們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到了奶奶家,因為今天是重陽節,爸爸媽媽決定讓爺爺奶奶休息一下他們來做餃子。爸爸媽媽跟面、擀皮、做餡,不一會兒一個個圓滾滾的餃子出鍋了。我先給爺爺奶奶盛了兩碗餃子,雙手端到他們面前,並祝他們身體健康、節日快樂!他們的臉上露出了快樂幸福的笑容,還誇我長大了,懂事了。
今天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節日,明年的重陽節我還要回來看望爺爺奶奶。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我准備幫奶奶洗一次腳,因為從小到大都是奶奶給我洗腳的。我記得每一次都是奶奶把腳盆拿到我面前,輕輕地揉著我的腳,那感覺真是太舒服了。
晚飯剛吃過,我就把洗腳盆跟毛巾准備好了,准備給奶奶一個驚喜。這時奶奶走進來了,我立即把洗腳盆跟毛巾端到奶奶面前說:「奶奶,我想為你洗腳。」奶奶笑得合不攏嘴,開心地說:「好孩子,真是奶奶的乖孫子!」
我先讓奶奶坐在凳子上,放上滿滿一盆熱水,用手試試,水溫差不多了。然後蹲下來輕輕地把奶奶的鞋子、襪子脫下來放在一邊。「奶奶把腳放進來吧!我會好好伺候你的。」我開心地朝奶奶一笑。當我的手摸到奶奶的腳時,不禁心裡一顫,原來奶奶的腳是那麼粗糙。是呀,奶奶辛辛苦苦勞累了一輩子,到現在還要天天做家務,我心裡真是慚愧呀!我慢慢地把奶奶的腳洗了一遍,然後輕輕地按摩了一遍。我很認真地對奶奶說:「奶奶,我以後天天給您洗腳。」奶奶開心地笑了。
F. 重陽節的風俗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我整理的重陽節的風俗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們都赤裸裸而來,沒有誰天生富有,沒有誰天生貧窮。人生旅途中,是攫取是放棄,是拒絕是接受,全在老人的指引,心靈的抉擇。
有人醫治老人,千金散盡;有人贍養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為先」;有人恪守「一闖孝義生死關」。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拒絕贍老。美與丑,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系於一瞬。
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訴你,選擇孝敬,不要讓迷霧遮住雙眼,讓污垢蒙蔽心靈,為老人,為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
孝敬和判逆之間,介子推為母而死,選擇光榮;李魁隻身劈虎報母仇,選擇德昭後世;香九齡為父暖被,王文以身喂蚊。孝敬可以幫助你成就很多很多。做個有價值的,無愧生命無愧社會的真正的人,人們也會贈與你回報。
一個在暴風雨中求生的人,會奮不顧身挽救老人的性命;一個在沙漠里跋涉的人會毅然解下腰間最後一壺水給老人;但也有人把老人騎在身下,作威作福;有人由一個孝子蛻化成逆子;有人為省錢使老人變勞力;有人為分房分田,打老人,罵老人,一失足成千古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要走錯了方向啊!田地、房屋、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那麼多幹嘛呢?到頭來,反而一無所有,甚至老人,甚至生命,即使痛悔,即使改過,又賺得了幾把同情淚?也沒有人再來幫助你。
如果你是雄鷹,就選擇敬老;如果你是沙鷗,就懂得贍養;如果你是麻雀,就會自覺服侍長輩;如果你是一個人,就更應該懂得尊敬長輩,孝敬老人。
如果你是你,一個不願失去人格,一個不甘平庸,不會腐蝕的你,就做個清純無比的你,捧上如雪的孝心干凈、漂亮,拋開一切污穢,所有自私,學會孝敬老人,善待老人。
如果孝敬變為傳統,世界將更美好。你會發現,自己很美,老人很美;你會知道,孝敬是滿足,付出是快樂。選擇孝敬老人吧!行動就是證明!
一個值得愛的人,肯定是一個懂得愛的人;一個懂得愛的人,才會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佳節。秋高氣爽,人們登高,可強健體魄,調劑身心;是發揚我國傳統孝道和報本思源的美德。
我的爺爺今年已經快8旬,但還是一直為我們操盡了心。爺爺的臉上深深地刻下一道道細細的皺紋,且在那稀疏的頭上,長滿了白花花的頭發。而他那雙手也結出厚厚的老繭!
小時候,爸媽工作很忙,就把我託付在了爺爺家。從小,我覺得爺爺的話好多,好嘮叨,我上了幼兒園,他總是千叮嚀、萬囑咐。想不到上了小學,還是喋喋不休,要注意安全、和同學和好、要聽老師的話……
不管風吹雨打,放學時,您總是出現在我的視線里,這么多年來,為我遮風擋雨。
而在家裡,爺爺總是不讓我干這不讓我干那,總是說:「小孩子家的,學好你的課本知識,這些我來就好啦,去去去,快去做你應該做的事!」
爺爺每天在忙碌著,每當我一放學,他都給我准備可口的點心,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我。半夜怕我著涼,經常起來給我蓋被子。
隨著年輪的增長,我心更上一層樓,爺爺的愛,讓我學會了做人,明白了學習的目的。當然,感恩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也要付諸行動。爺爺喜歡喝茶,我每天將為她沏一壺香飄四溢的茶,為他那被歲月壓彎的脊樑,揉揉背!學習上,用優異的成績來感恩。在生活中,爺爺教會了我許多,這么多年來,是您教會了我生活的'常識!
爺爺,您生命的秋天,是楓葉一般的色彩,不似春光勝似春光,時值霜天季節,卻格外顯得神采奕奕。
在重陽節之際,祝:爺爺您重陽節快樂,健康長壽!也祝天下所有的爺爺奶奶健康長壽!
重陽這一天,艷陽高照,我們約好去登山。
挺掃興的是,一大早太陽就這么灼灼逼人,烈日當空,雖然時值深秋,卻宛若盛夏,前一天滿滿的興致減了大半了,因為重陽節之故,又這么一大幫人組織起來登山,所以還是努力讓自己堅持到山頂。
一路上,無心領略沿途風景與前幾次有無變化,只顧著隨上山的人流不斷向上攀登,到得好漢坡的公路上已是10:20,我們在路邊坐下休息,這時,有身著運動裝的參賽者,從山下陸續跑來,看他們的樣子已很累了,這應該是跑在最後邊的幾位了,有揮著旗的負責人跟在他們後邊減著:加油、不求名次只求堅持到底。
休息過後,繼續,走至好漢坡,臨時設的露天舞台旁圍有很多人,一手持話筒的主持人站在台中,詢問台下哪位是年紀最大的長者,要請上台來做采訪。最後,請到一位老爺爺登台做訪。我遠遠聽著,有些好玩,便走過去,站到前排,看個究竟去。
那位爺爺說,他今年七十九,一年要登七次梧桐山。
主持人問爺爺,為什麼獨自一人登山。
爺爺答,同兒子孫子一起來的,他們還在下邊還沒上來,爺爺要比他們早20分鍾登上山。
聽到這,台下嘩然,掌起四起。
爺爺接著說,他每次登上梧桐山後,都要作詩一首,今天也作了七絕兩首,要念給我們聽聽。
聽到這,我來了興致,給爺爺熱烈鼓掌。有趣,有趣。
爺爺的兩首詩第一首隻念了一遍,第二首主持人又念了一次,我只記了個大概,如下:
一笑(諧音,是否是這兩字不得而知,我猜這前兩字應該是爺爺的名諱)老叟七十九(這句忘了)
滿頭白發心不老,七登梧桐意興高。
後續未及聽完,同伴要繼續登頂了,因為怕正午的陽光更強,那時爬山更熱。所以,雖然有點留戀,還是走了。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系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俗的組成部分。宋代《東京楚華錄》卷八:「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
明代,在《陶庵夢憶》中記載有:「兗州紹紳家風氣襲王府。賞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燈、其爐、其盤、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盤大觥、其壺、其幃、其褥、其酒;其麵食、其衣服花樣,無不菊者夜燒燭照之,蒸蒸烘染,較日色更浮出數層。席散,撤葦簾以受繁露。」
清代賞菊,如《燕京歲時記》:「九花者,菊花也。每屆重陽,富貴之家,以九花數百盆,架度廣廈中前軒後輕(軒輊,車前高後低叫軒,前低後高叫軒,比喻高低優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積者,曰『九花塔』。」在《清嘉錄》中記蘇州賞菊活動說:「畦菊乍放,虎阜花農,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擔入城市。居人買為瓶洗供賞者,或五器七器為一台,梗中置熟鐵絲,偃仰能如人意。或於廣庭大廈堆壘千百盆為玩者,縐紙為山,號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記》等書中也有賞菊之記載。至今,重陽節期間,各大公園也仍組織大型菊展,並將菊縛紮成各類動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觀。
時間驕傲,它從不為誰停留,就這樣瀟灑甩手而去,翩翩而來。又是一年重陽到,雙九是陽數最大,所以也有敬老一說。現在也比較重視重陽節,主要敬老了。雖然重陽登高賞菊、遍插茱萸、飲酒吃糕是習俗,也是紀念活動中的重要內容,但是其中更為重要的也許是重振敬老之風吧。有一天我們也都會老去,我們也會需要人照顧。我們還年少,我們也可以為老人家做一些事情。
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干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
說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裡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談了那麼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最後,祝全社會所有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兒孫滿堂,安享晚年!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每年的重陽節媽媽都要帶我去爬南山。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流傳了很多年。重陽節的傳統風俗有五種,一是登高,那正是秋高氣爽、景色宜人,也是爬山的好季節,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於健康。二是登高的人要佩戴茱萸,茱萸是一種帶有濃烈香味的植物,可以驅趕蚊蟲,茱萸還可以製作葯酒,養身祛病。三是飲酒賞菊。農歷九月正是菊花盛開的時候,觀賞千姿百態的秋菊,喝幾杯菊花酒,也是重陽節快樂事。四是吃重陽糕。人們把糧食做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謂之重陽糕,而「糕」又與「高」諧音,所以吃了重陽糕就可以步步升高。五是開展尊敬老人的活動,從古至今重陽敬老之風綿延不絕。
為什麼重陽節有這么多風俗習慣呢?原來在很久很久以前,河南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折磨。有一個青年叫恆景,他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恆景不畏艱險找到了法力無邊的仙長,經過勤學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一天仙長對恆景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瓶菊花酒,並且教他避邪的用法,讓恆景趕快回家去。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杯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不敢往前,臉色大變,這時恆景揮著降妖寶劍追下山來,一下就把瘟魔刺死了。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插茱萸、飲菊花酒的風俗就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了。
現在的重陽節也是「老人節」,這一天我在家還給外公外婆盛飯、講笑話、彈琴給他們聽,做了很多敬老愛老的事情,大人們都很開心。重陽節不僅讓我們登高望遠,身心愉快,還讓我們懂得了要關心老人,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節日!
從縣城坐個多小時的車,再走十七、八里的山路,就到了楊家灣——這就是我的家鄉。
楊家灣有二、三十家人,我家住在寨子的中央。由於爸爸、媽媽待人和藹,所以來我家拉家常的人特別多,我家也自然成了聚會點。
對於大自然我沒有多大的欣賞能力,但我只知道楊家灣草青、水綠、山可愛。近年來,經常看到許多外地人來我們這里什麼寫生、照相、吃農家飯等等,還不時聽到他們在議論什麼「原始風貌」、「世外桃源」等好多我們聽不懂的語言。
家鄉的節氣很多,小朋友們最愛過節氣,但我最喜歡的是重陽節。
每年的九月,糧食收獲,糯谷進倉,大人們就開始忙碌起來。
「重陽不打粑,老虎要咬媽」,那幾天大人們碰到就愛說這句話。聽說「老虎要咬媽」,我們小孩非常害怕,但看到他們嬉笑的臉色,我就知道是逗我們玩的。
初八的晚上開始泡起糯米,第二天大清早就上zhènɡ,我們只知道拚命的往灶里加柴。糍粑是非常耗柴的,蒸了快兩個小時,糯米飯的清香已經由廚房溢進堂屋再散到院壩。我們認為已經蒸好了,但老爸老媽此時才開始搗炒香的黃豆。待它全部變成細面面了,又加上一大包白糖。豆面制好了,他們就起zhènɡ,把雪白的糯米飯倒進ì窩。ì窩是大力士的樂園,你有多大的力都可以盡情往裡使。大概有半個多小時,糯米飯完全變成了糍粑,此時男女老少就開始動起手來。
農家人從不吝嗇,糍粑好了,總是對著周圍的人家高喊大叫「我家糍粑好了,我家糍粑好了」,希望有更多的人分享這種無盡的喜悅。
夕陽照在山坡上,金黃的石蒜花光彩奪目。「走啊走啊走啊走,走到九月九……」楊家灣的大大小小都愛唱這首歌,而那「重陽不打粑,老虎要咬媽」的古老歌謠將隨風而散,為此,我真的有些感到惋惜。
而今,九月九又要來到了,朋友,來楊家灣嘗嘗我們的糍粑吧!
今天是九九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家鄉要進行一年一度的民間活動——煉火。聽媽媽說煉火之前還有表演,而且媽媽也要去參加表演。
晚飯過後,我懷著一顆快樂的心來到煉火場。抬頭一看,煉火場那塊地方放著一堆木炭,木炭旁邊有一大塊地方空出來,上面鋪著一塊布。五點三十分,表演時間到了,首先是花頭台,然後是腰鼓,第三個節目是舞蹈,接著我媽媽也出場了,她們表演的是紅色娘子軍,穿著整齊的軍裝走出來,手中拿著一把玩具槍,演得多麼精彩!
節目表演很快結束了,人們在那空地上盼著、等待著。那些工作人員把火堆用工具往中間推,然後生起來。那堆火從遠處看去就像一座火山。火越來越旺,人群也多起來了,有些人站在火堆旁,有些站在山上,還有些人拿來梯子站在梯子上,真是人山人海。
八點左右,煉火活動終於開始了,勇士們到小河邊把腳給洗了,領頭的「勇士」在桌子上說著話,好像為煉火的「勇士」祈求神仙保佑,領頭的祈求完畢,向火堆的四個方向噴了一口水,然後勇敢地沖了過去,後面的「勇士」們相繼沖過了火堆。第二次沖鋒時,領頭的又飛快地沖過了熊熊的烈火,後面的人用他們的工具——鐵鍬把烈火往兩邊翻,翻的時候總有一群群火苗冉冉升起,沖過去時也會有一些火苗升上天空,好像成千上萬只螢火蟲在空中飛來飛去,似乎那些「螢火蟲」也在為那些勇士們鼓掌。煉火漸漸接近尾聲,我們只好戀戀不舍地離開煉火場。回到家裡,我還在不斷地回憶這次煉火的場景。
煉火是我們家鄉的一種民間活動,它能吸引全國各地的來客,據老人們說,能去邪,保一方平安,讓家鄉的人們一年四季安居樂業,開開心心地生活在美麗的山村土地上。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歷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會館保留重陽節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這一天選擇較有傳統意義的慶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與友好相約到戶外活動,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又能聯絡親友之間的感情。
農歷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
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日的敬老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敬老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敬老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G. 重陽節孝敬長輩的作文
再話重陽
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中又一年的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老人節了,因為重陽不光是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他們都來尊老、敬老、愛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又能為身邊的老人么做些什麼呢?
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干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
說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裡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隆A偕涎埃蓯嵌V鮃瘓洌骸奧飛閑⌒目闖擔鴯饌娑!」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談了那麼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最後,祝全社會所有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兒孫滿堂,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