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儒家思想中的孝道
孝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往今來,孝文化在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維系家庭和睦,增強民族團結,穩定社會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儒家思想中的孝道,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儒家思想中的孝道
「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國文化自古提倡的一種善,同時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儒家宗教根源於對生命創造者的感恩之情與敬畏之心,「孝親」是儒家宗教的重要內容。《論語》中記載了不少有關孝道的言論。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儒家強調「博學於文」,以重視教育著稱。孔子指出,「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在孔子看來,若要成為「君子」,「文」(後天的文化教育)與「質」(質朴的善良本性)缺一不可,因而,「學文」是儒者不可或缺的人生內容。不過,勤奮好學、自學成才的儒宗孔子認為,就做人的根本而言,比「學文」更加重要的是「孝」與「弟」,即孝順父母和尊敬兄長。
「仁義」是儒家的基本道德價值,「孝弟」則是「為仁之本」。在「孝」與「弟」兩項中,更為根本的是「孝親」。在這一點上,儒教與基督有很大區別。基督也提倡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愛上帝、愛基督。《聖經》上記載,基督要求信徒們愛天父和基督超過愛自己的生身父母。孔子則認為,凡是不能夠將愛父母作為人生第一要義者,就是在做人的根本上還沒有立起來。
為什麼有這樣的區別呢?因為儒家文化對人的生命來源的看法與基督有所不同。猶太教和基督認為,一位男性的天父———上帝———創造了一切,與天地萬物一樣,人也是上帝的創造物,因此,人最該愛戴與感恩的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造物主天父。儒家文化則認為,天地孕育萬物,父母生育兒女,我們生在天地之間,既要敬畏感恩造就了這一切包括人類的天地大父母,又要孝順感恩養育了自己的生身父母。在基督信徒的婚禮儀式上,感恩與順服上帝是重要內容,在中國傳統的婚禮上,則一拜天地(人類和萬物的大父母),二拜高堂(自己的生身父母),最後夫妻對拜,男女合德。
正因為中國儒家文化認為生身父母是個體生命的來源,所以對父母極其感恩,父母在家庭中地位神聖,「孝親」是儒家宗教的重要內容。儒家文化主張對父母要「生,事之以禮;死,祭之以禮」,「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父母在生時要在物質上盡力供養,在態度上恭敬和順,父母過世後依然要如同他們在生時一樣供奉祭祀。
儒家文化強調仁愛、同情,寬恕,主張推己及人,仁人愛物,「己欲立立人,己欲達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時又肯定「愛有差等」。「愛」之所以有差等,是由血緣的遠近所決定的。最該愛的.是父母(自身生命的來源),其次是兄弟(自身的同胞手足),因而,「孝」與「弟」就是最重要的家庭道德,是一個人能否仁人愛物的根基,也是做人的根本。儒家也弘揚博愛道德,致力於培養「民胞物與」的境界與情懷,不過,儒家認為,要求一個人「愛無差等」,即愛別人跟愛他的父母兄弟一樣,是不自然、不合理、不近人情的,因為血緣關系才是最根本的人際關系,「我」的愛是從跟「我」有血緣關系的人依次擴展出去的。
在與「我」有血緣關系的人中,對生身父母的愛是最重要的。2008年四川大地震,一位正在上課的高中老師在地震發生瞬間不顧學生,隻身逃離。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布了當時的情況,引發強烈譴責,因此得到了「跑跑」的綽號。事後,「跑跑」先生公開聲稱,如果當時自己的母親和女兒同時在場,他很可能會救女兒而不是自己的母親。按照儒家的傳統道德理念,在危難中,兒子毫無疑問地應該先救生養了自己的母親,母親的生養之恩與生命價值高於女兒。這種把母親生命的價值放在女兒和自己之後的言論,在傳統中國社會無疑會被視為忤逆不孝,這就好像在基督一統天下的時期,有人敢公然宣稱不信上帝一樣的可惡。
正因為個體生命來源於父母,在儒家傳統中,父母對兒女行使體罰就具有正當合理性。「打是疼,罵是愛,不打不罵要變壞」,「棍子底下出好人」,父母既然生養了兒女,當然有權對之實行責罰。對於父母的責罰,兒女應該痛悔己過,順受無怨。《聖經·舊約》記載了亞伯拉罕對上帝的無條件服從。亞伯拉罕毫不懷疑上帝的絕對權威和其要求的合理性,遵照上帝之命,用獨子獻燔祭。同樣,在中國傳統孝子們的心目中,生身父母就是自己的上帝,是自己生命的創造者與絕對權威,父母的任何要求責罰都有其合理性,都應該和婉順應。
胡適成名於上個世紀初期全盤反儒家文化的激進新文化運動,他逝世時,蔣介石在輓聯中稱之為「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這位新文化運動大將是深受傳統儒家孝親宗教陶冶同化的孝子。在《四十自述》一書中,胡適生動描述了童年時代寡母對他十年如一日的孝親「佈道」,以及在做人和學習方面的嚴格督導,包括犯錯時所受到的訓責和體罰。中年胡適深深感激母親,贊美自己的寡母既是「嚴父」又是「慈母」,將自己做人和為學的成就歸功於母親教子有方。青年時期,胡適曾一度因失意而酗酒浪盪,一次大醉後與巡捕爭斗被關押了一夜,清醒後,他看著鏡中狼狽的自己,想起了在家鄉時時期盼他成才的母親,決心痛改前非。不久,他考取了官費留美,數年後學成歸國,迅速在學術文化界爆得大名。胡適廣受到異性青睞,在婚姻問題上卻惟母命是從,對母親包辦的發妻始終愛護不棄。三歲喪父的胡適對父親毫無感性印象,卻致力於從父親遺留的文字中追尋其思想軌跡。在《四十自述》中,他稱自己明理性重經驗的為學路徑是步父親的後塵。他不僅學成後揚名顯親,還整理出版了父親的全部遺著,晚年在《口述自傳》中,他進而大量補述了父親一生的主要事跡。綜觀胡適的生平可見,父母在他生命中的地位近乎神明,母親的「佈道」內化為他的人生動力,他的生命可謂是實踐父母期待的一生。胡適的作為正是儒宗孔子所主張的君子當「善述父之事,善繼父之志」的具體實踐。
因為「孝親」,孝子必然會珍愛自己的生命,愛護自己的榮譽。「孝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儒家認為,生命是父母給的,身體發膚受之於父母,不能損毀,應該愛惜。人生一世,要好好做人,努力做事,在家盡孝道,在外行忠信,為父母爭氣,為祖宗爭光。記得曾看到美國華裔勞工部長趙小蘭女士的電視訪談節目,趙女士說自己無論是在學校學習,還是在社會上做事,都有一種很強烈的心理動力,那就是要為父母爭光。趙小蘭是姐妹中的老大,她的幾個妹妹也都很出色。在她的家庭教育中,中國傳統「孝道」仍然起著作用。
應該說明,基於父系家族人倫道德的傳統,儒家孝道與崇尚個體自由、人權、人人平等的現代世界普世價值有重大沖突,因而,維護父子、君臣、男女三大不平等人際關系的傳統儒家「三綱」(「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的斷裂不可避免,新文化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武斷口號並非歷史偶然。儒家文化在大斷裂後的再度復興必須經過重大轉型改造。不過,儒家仁義道德和孝道的精華,諸如敬愛、感恩、善待和回報生養了我們的父母,珍愛生命,和睦家庭,並從家庭倫理進而擴展到社會,立己立他,盡忠守責,仁人愛物,乃至「治國平天下」,建立和諧社會,因此顯身揚名,榮耀我們的父母,等等,無疑應該在充分尊重個體自由、人權與人人政治平等的文化框架內繼續在個人生命中發揮作用,為中國社會的道德重建與世界和平做出重要貢獻。
拓展:儒家學說中的孝道名言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2、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3、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4、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5、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6、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7、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8、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9、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10、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12、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13、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4、長幼有序。——孟子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16、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17、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孟子
18、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
本也。——孟子
19、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20、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21、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經》
22、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經》
23、永言孝思,思孝惟則。——《孟子》
24、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25、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26、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27、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28、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29、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30、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3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32、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33、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出自(春秋)《孟子·離s婁上》。
34、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B. 張國立老來得子,一家五口合照被曝,到底有有多溫馨
演藝界的夫妻並不多,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努力,但他們的感情似乎並不被世人所看好,畢竟在這個充滿美麗陷阱的地方,總是讓人深陷其中。而且演藝圈幾乎每天都有重演,每一部都不偏不倚,他們的故事也讓觀眾刷新了三觀,這不,老戲骨張國立又傳來了好消息。
事實上,對於不能要孩子這一要求還是有些過分的,但是張國立出於自責,便答應了。張國立多年沒有忘記自己的諾言,也沒有和鄧婕生過孩子,只是出於對孩子的喜愛,張國立夫婦決定收養孩子。
現在,張國立也算不上是什麼遺憾了,不僅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身邊還有許多孩子陪伴,儼然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理想模樣。對於這一點,每個人都想說什麼?
C. 請問您知道「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心。」是誰說的嗎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明·王守仁《傳習錄》上 比喻修養品德必須培養好心性。
---王守仁
名人姓名:王守仁
性 別: 男
出生年代:1472-1529
名人職稱:哲學家、教育家
名人國家:中國(明朝)
相關介紹:
王守仁(1472—1529)字安伯,號陽明,世稱陽明先生,生於餘姚。父王華,在明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年)中了狀元,王守仁就隨父移居紹興還到過北京。
原名雲,後更名守仁,字伯安,因曾築室紹興陽明洞,因別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死後三十九年,詔贈新建侯,謚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明餘姚(今屬浙江)人。
生平事跡
明憲宗成化年間,生於紹興府餘姚縣(今浙江餘姚)。父王華,王華在明朝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中了狀元,王守仁就隨父移居北平(北京)。 《明史》載, 王守仁出生時取名為王雲,但五歲不能說話。一位高僧告訴王華,要他給兒子改名為王守仁。王華照做了,王守仁這才說話。王華對兒子家教極嚴,王守仁少年時學文習武,十分刻苦,但非常喜歡下棋,往往為此耽誤功課。其父雖屢次責備,總不稍改,一氣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動,頓時感悟,當即寫了一首詩寄託自己的志向: 象棋終日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 兵卒墜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 馬行千里隨波去,象入三川逐浪遊。 炮響一聲天地震,忽然驚起卧龍愁。 王守仁自幼聰明,非常好學,但不只限於四書五經,而且也很喜歡其他書籍。思想也比較怪癖,一直很多私塾先生都不能理解他。有一首他做的打油詩很能說明他的這種思想: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據考證,作者王守仁,時年十二歲,這首詩叫《蔽月山房》,是王守仁第一首流傳千古的詩作。
王守仁故居(20張)他以諸葛亮自喻,決心要作一番事業。此後刻苦學習,學業大進。騎、射、兵法,日趨精通。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取進士,授兵部主事。當時,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學之士,但提督軍務的太監張忠認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視守仁。一次竟強令守仁當眾射箭,想以此出醜。守仁再三推辭,張忠不允。守仁只得提起弓箭,拉彎弓,刷刷刷三箭,三發全中紅心,全軍歡呼,令張忠十分尷尬。王守仁做了三年兵部主事,因反對宦官劉瑾,於明正德元年(1506)被廷杖四十,謫貶貴州龍場(修文縣治)驛丞。前往龍場途中歷經波折,成功逃脫錦衣衛追殺,最後在龍場悟道。劉瑾被誅後,任廬陵縣知事,累進南太僕寺少卿。其時,王瓊任兵部尚書,以為守仁有不世之才,薦舉朝廷。正德十一年(1516)擢右僉都御史,繼任南贛巡撫。他上馬治軍,下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謀略於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以鎮壓農民起義和平定「宸濠之亂」拜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後因功高遭忌,辭官回鄉講學,在紹興、餘姚一帶創建書院,宣講「王學」。嘉靖六年(1527)復被派總督兩廣軍事,後因肺病加疾,上疏乞歸,152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於肺炎病逝於江西南安舟中。
政治主張
明賞罰
主張明「賞罰」以提高統治效力,行德治禮教以預防「犯罪」他認為:賞罰乃「國之大典」,應當受到充分重視和正確地加以使用。而當時「盜賊」日益增多,是由於「招撫」太濫,「招撫」太濫是由於兵力不足,而兵力不足是由於沒有很好地實行賞罰,以至於「進而效死,無爵賞之勸;退而奔逃,無誅戮之及」。象這樣法令不明,賞罰不信,即使有百萬的兵力,也是沒有用處的。他還主張「賞不逾時,罰不後事」,認為過時的獎賞,等於沒有獎賞,過時的懲罰,等於沒有懲罰,都起不到勸善懲惡的作用。這些主張的目的,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提高統治效率,以「破山中賊」。 他還主張行德治教化以緩和階級矛盾,減少犯上作亂。他說:「民窮必有盜賊」,認為老百姓已經貧困不堪,還要沒有休止地征斂,就等於驅使他們去作盜賊。因而有必要「罷冗員之俸,損不急之賞,止無名之徵,節用省費」,對災民實行「賑濟」、「免租」,使他們「不致轉徙自棄而為盜」。所以,他反對「蔑道德而專法令」,主張在鎮壓人民起義之後,立即「建立學校,以移易風俗」,以求得久安長治。他教導下級官吏說,作縣官的如果能竭盡自己的心力和聰明才智,誠心「愛民」,貫徹「撫緝教養」的方針,即使是蠻夷的人,也是可以被感化的;即使是產生「盜賊強梁」的地方,也是可以變為「禮義冠裳」的所在。他強調這一方面的目的,集中到一點,即在於使用軟的一手,以「破心中賊」。但這軟的一手是有限度的。他強調刑罰是「德治教化」的保障,「果有頑梗強橫,不服政化者」,就一定要「即行擒拿,治以軍法,毋容縱盜,益長刁頑」。
量情法
強調執法要「情法交申」,區別對待他反對「貪功妄殺,玉石不分」。例如處理「宸濠之亂」的反叛人員時,主張只對主犯處以極刑,至於各「從逆」的人犯,則認為「原情亦非得已,宥之則失於輕,處斬似傷於重」,不如「俯順輿情」,判處永遠充軍,使「情法得以兩盡」,「以存罪疑惟輕之仁」。在另外一個「告示」中,他甚至宣布對於脅從「作亂」的人,免於追究,「俱准投首免死,給照復業生理」。這樣作既使得「讒諛知警,國憲可明」,也顯示了朝廷的「仁慈」。這正是他的「綏柔流賊」策略在法律上的具體運用。此外,他還主張適用法律要結合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特別是在「地里遙遠,政教不及」的邊遠地區和「小民罔知法度」的情況下,一切「詞訟差徭錢糧學校」等事務,都可以從當時當地的實際出發,作權宜的處置:「應申請者申請,應興革者興革,務在畜眾安民,不必牽制文法」。在「行法以振威」的原則下,他已注意到運用法律的靈活性問題。
重綱紀
求重視「綱紀」,整肅執法之吏,杜絕「法外之誅」他認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對那些寅緣竊踞官職的豪門勢家子弟的不法行為,如居心刻薄,「騷擾道路,仗勢而奪功,無勞而冒賞,懈戰士之心,興邊戍之怨」的情況,要大力加以整肅,特別是對「戾於法」的執法之吏,應當嚴格要求。但是他指出,在司法審判中,「刑曹典司獄訟」,事情「繁劇難為」。他們往往受到權貴的拂抑和牽制,以至使得依法斷獄之詞,「未出於口,而辱已加於身;事未解於倒懸,而機已發於陷阱」。在這種情況下,要使他們「不撓於理法,不罹於禍敗」是很難的。這就尤其要從整肅吏治、嚴明賞罰入手,消除執行法律的阻礙。他還力主加強監獄管理,杜絕「法外之誅」,指出京師的「提牢廳」,是「天下之獄皆在焉」的重地,負責提牢的官吏,不能不慎重對待,特別對於「桎梏之緩急,扃鑰之啟閉,寒暑早夜之異防,飢渴疾病之殊養」,甚至於微賤到「箕帚刀錐」、「滌垢除下」的事,無不應當認真注意,以「身親之」。這樣才能既防止「變故不測之虞」,又可免使囚者被「輕棄之於死地」。他還強調,獄中囚犯的再行「犯罪」,並非全是「禁防之不密」,還有促使他們再犯的監管不當的原因。所以只有監獄里做到「令不苛而密」,使囚犯免受「法外之誅」,才能避免「弊興害作」。
編輯本段思想成就
王守仁是我國宋明時期心學集大成者。他發展了陸九淵的學說,用以對抗程朱學派。他說:「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並以此作 王守仁立像
[1]為講學的宗旨。他斷言:「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天理即是人慾」;否認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認為為學「惟學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學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刪鋤之者也,無非有事於根焉而已。」要求用這種反求內心的修養方法,以達到所謂「萬物一體」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並進」說,旨在反對宋儒如程頤等「知先後行」以及各種割裂知行關系的說法。他論兒童教育,反對「鞭撻繩縛,若待拘囚」,主張「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以達到「自然日長日化」。他的學說以「反傳統」的姿態出現,在明代中期以後,形成了陽明學派,影響很大。他廣收門徒,遍及各地。死後,「王學」雖分成幾個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見其長。他的哲學思想,遠播海外,特別對日本學術界以很大的影響。日本大將東鄉平八郎就有一塊「一生伏首拜陽明」的腰牌。他的弟子與心學影響了很多人:徐階,張居正,海瑞,陶行知等,名揚海外! 王守仁不只是哲學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他非常熱愛故鄉的山山水水,回故鄉時,常游覽名勝古跡,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如他寫的《憶龍泉山》: 我愛龍泉山,山僧頗疏野。 盡日坐井欄,有時卧松下。 一夕別雲山,三年走車馬。 愧殺岩下泉,朝夕自清瀉。 王守仁的游足還到奉化雪竇山,他寫的《雪竇山》詩明麗、秀拔。數百年來被人們傳誦不息。 窮山路斷獨來難,過盡千溪見石壇。 高閣鳴鍾僧睡起,深林無暑葛衣寒。 壑雷隱隱連岩瀑,山雨森森映竹竿。 莫訝諸峰俱眼熟,當年曾向畫圖看。 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豐。他死後,由門人輯成《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學上最重要的是《傳習錄》和《大學問》。 他將心學凝成四句話,即心學四訣: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餘姚「四碑亭」,留有紀念他的碑亭。碑文是:明先賢王陽明故里。楹聯:曾將大學垂名教,尚有高樓揭瑞雲。橫額:真三不朽。
思想主張
心外無理: 王守仁秉承陸九淵的學說,使陸的思想得以發揚光大,因此他們被稱為「陸王學派」。陸九淵從「心即理」說出發,認為格物的下手處,就是體認本心。王守仁並不滿意陸九淵的解釋,他說:陸象山之學,「其學問思辨,致知格物之語,雖亦未免沿襲之累」。 王守仁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認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正如陸九淵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則明「天理」。故王守仁強調:「心一而已,以其全體惻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義,獨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 在知與行的關繫上,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之說。王守仁認為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行這個道理。如果只是自稱為知道,而不去實行,那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識是離不開實踐的。比如,當知道孝順這個道理的時候,就已經對父母非常的孝順和關心;知道仁愛的時候,就已經採用仁愛的方式對待周圍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於確實的按照所知在行動,知和行是同時發生的。他的目的在於「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 對於朱熹的「先知後行」等分裂知與行的理論,王守仁在他學生編著的《傳習錄》中是這樣理解的,古代的聖賢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認為這樣下去會造成浮誇的風氣,於是開始強調要知,更要行,而後世的人就理解為要先知而後行,這就錯誤的理解了聖賢的意思。北京交通大學、東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把它作為校訓的一部分。 [2]認為士、農、工、商「其歸要在於有益於生人之道,則一而已」,且進一步說明「古者四民異業而同道,其盡心焉一也」的觀點,他把傳統觀念中一直被視作「賤業」的工商擺到與士同等的水平。(《節庵公墓表》)王陽明《傳習錄拾遺》說:「雖經日作買賣,不害其為聖為賢」。此說被稱為「新四民論」。 四句教: 「四句教」是王陽明晚年對自己哲學思想的全面概括,即「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 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他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 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 但是有時候人的判斷會出現錯誤,也就是意之動出現了錯誤,即不能正確地分辨善和惡,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那麼他的良知也會出現錯誤,從而格物也會誤入歧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此時的心已經被私心和物慾遮蔽了,不是天理,這時就要反諸求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 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了,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正確的格物。 什麼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來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慾的心,心中的理其實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談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實踐,靠自省,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無私心,就好比世間有規矩,有規律,有規矩就能丈量世間萬物的方與圓。無論有多少方和圓,無論這些方和圓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規律,不然這些規律就是不正確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這是王陽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即是「怡神養性以游於造物」,「閑觀物態皆生意,靜悟天機入穴冥。道在險夷隨地樂,心意魚鳥自流形」的「真樂」或「真吾」狀態。這種境界是超凡脫俗,擺脫個人名利毀譽貧富窮達束縛的自由狀態。在這種「至樂」境界之中,人與「大化」流行,「逍遙」於「人生山水」之間,實現了社會與自然、理性與感性、美與善相統一,達到了一種活潑潑的怡悅的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 他的良知體驗美學值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咂摸體驗。在忙忙碌碌前行的道路上,偶一回頭,發現先人衣決飄飄,面對蠅營狗苟生活著的人們,早已微笑的將我們宿命的留在艱苦跋涉的道路上,而兀自去追求那種自在清明的聖人生活去了。也只有在這假日,我才能去觸摸內心本有的「良知「,王氏的「格物致知」顯然對我而言,比朱熹的要親和受用的多了。 王門四句教闡述了心體、性體和良知在其心學體系中所具有的多重意蘊,指出心、性、理三者的內涵並不如通常所認為的那樣是完全等同的,並通過心性「無善無不善」的分析,指出王陽明所說的「至善」是超越道德善惡的不可執之善。最後,通過對本體與工夫之間關系的分析,揭示了四句教所內含的潛在矛盾,指出此矛盾是心學分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教育思想
《傳習錄》分上、中、下三卷,載於《王文成公全書》,為一至三卷,亦有單行本。卷上是王守仁講學的語錄,內容包括他早期講學時主要討論的「格物論」、「心即理」,以及有關經學本質與心性問題;卷中主要是王守仁寫給時人及門生的七封信,實際上是七封論學書,此外還有《社會教條》等。在卷中最有影響的是《答顧東橋書》(又名《答人論學書》)和《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著重闡述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理論;卷下一部分是講學語錄,另一部分是《朱子晚年定論》。《朱子晚年定論》包括王守仁寫的序和由他輯錄的朱熹遺文中三十四條「大悟舊說之非」的自責文字,旨在讓朱熹作自我批評與自我否定,證明朱熹晚年確有「返本求真」的「心學」傾向。卷下收錄的王守仁講學語錄主要是討論「良知」與「致良知」的。《傳習錄》是由王門弟子徐愛和錢德洪等編輯的,它包括了王守仁學說的主要觀點,歷來被視作陽明學派的「教典」,是研究王守仁教育思想的重要資料。其中的語錄是王門弟子分別記錄的,編輯者只作了匯編工作,註明哪些條是由誰記錄的,未作進一步地整理,因此各條之間沒有內在的邏輯聯系。7封書信出自王守仁的手筆,是王守仁論學書的代表作,但閱讀這些書信時,如果與其他有關論學書信聯系起來看,它們更多的反映了王守仁晚年比較成熟的教育思想,但由於編者的取捨,如《稽山書院尊經閣記》、《大學問》等重要著作未予收錄其中,它對於了解和研究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明顯有不足之感。所以在評介《傳習錄》一書時,有必要聯系《全書》中的其他篇章。
至理名言
1.「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2.「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 3.「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5.「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教) 6.「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7.「有志於聖人之學者,外孔、孟之訓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於螢爝之微也,不亦謬乎?」 8.「聖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 9.「殃莫大於叨天之功,罪莫大於掩人之善,惡莫深於襲下之能,辱莫重於忘己之恥,四者備而禍全。」 10.「夫學貴得之於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出於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於孔子者乎?」 11.「所以為聖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聖人。」 12.「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編輯本段廣泛影響
由於明末的朱舜水遠渡日本,把陽明學傳到了日本,現在日本的水戶市,還存有朱舜水的雕像。 陽明學在日本,直接成為了日本在明治維新中,傳統思想抵制全盤西化的基礎,所以現在的日本,傳統保留得比中國好很多。 蔣介石在日本期間,看到電車上很多日本人都在看王陽明的《傳習錄》,看一會,閉目沉思一會。他大為震驚,於是開始閱讀《傳習錄》,並崇拜王陽明。 陶行知原名文濬,大學期間推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並以此作為自己的終身行為准則。並據此改名為「知行」。43歲時,他在《生活教育》上發表《行知行》一文,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並改本名為陶行知。陶行知從心學中悟出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道理,且終生以此自勉。
《明史》評價
贊曰:王守仁始以直節著。比任疆事,提弱卒,從諸書生掃積年逋寇,平定孽藩。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當危疑之際,神明愈定,智慮無遺,雖由天資高,其亦有得於中者歟。矜其創獲,標異儒先,卒為學者譏。守仁嘗謂胡世寧少講學,世寧曰:「某恨公多講學耳。」桂萼之議雖出於媢忌之私,抑流弊實然,固不能以功多為諱矣。
D. 戴笠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戴笠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人物,他是一個有大才能者,對於中華民族來說,他內是有功勞的,容但是同樣的,他殘害了不少革命人士,所以說他也是有罪過的。
戴笠是浙江人,所以他和蔣介石也可以算是老鄉,而且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蔣介石。早年時,戴笠未曾進入黃埔軍校前,他在老家扮演的是一個小混混的角色,這也對他後來「講義氣」的行事風格有很大影響。軍統局是他一生的精血,而軍統局所做的事情卻非常有爭議,一方面他們暗殺了很多漢奸,對國家來說起到了積極作用,而另一方面他們也殘害了不少共產人士。
並且戴笠建立的情報機構也是非常厲害的,珍珠港事件發生前,他們就截獲了日軍情報,但是卻得不到美軍的信任,事後才建立了合作關系,但是沒多長時間戴笠就出事了,隨著飛機的墜落,戴笠頗具爭議的一生就這樣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