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以孝為話題的議論文,要有中心論點與三個分論點以上
中心論點:要孝敬父母
分論點:孝敬父母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
孝敬父母是一種義務和責任
孝敬父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② 議論文論據 ,素材,論點都可以:有關孝心的。
這里有一個《子游問孝》的典故。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游問老師什麼是「孝」。孔子說:「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孝僅僅是能夠贍養父母罷了。但是像貓狗這樣的寵物尚且被人們飼養喜愛。如果對待父母沒有順從恭敬的心態,那麼用什麼來區分孝順與飼養呢?」孔子的話雖然說得有些逆耳,不過我們不得不稱道聖人的教訓實在是金玉良言。父母和子女所處的時代不同,思想觀念和文化水平當然會有所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自然也就不一樣。這一點是做子女的應該體諒的。我們講求的快樂包括物質和精神的共同享受,現在大多數的子女都能夠滿足父母的物質消費,所以「孝」的要求也就相應提高,如果不順從父母的意願做事使他們開心,又怎麼滿足他們的精神享受呢?喂飽小貓小狗之後還知道給它們一些線團皮球之類的東西讓它們自得其樂,難道「生我劬勞」的「哀哀父母」還不如它們么?其實父母會對子女提出什麼非份要求嗎?只不過是子女因為各種各樣的不願去做罷了。只要稍微用一點自製力,兄弟就可以做到「孝」了。
我們看<<西遊記>>中孫悟空四海訪道的時候,在靈台方寸山的山路上遇到一個終日打柴孝養老母的樵夫,稱頌他「是一個行孝君子,向後必有好處」。可見神仙也贊賞道德高尚的人,兄弟的覺悟肯定比猴子高明吧。
愚直之言,言語唐突,若有冒犯,望乞海涵。但是誠意全君孝節,拳拳之心,希望兄弟能夠明鑒。
這是發生在山東省棗庄市山亭區徐庄鎮一個村莊的真實故事。 「噢……咳咳……「,1月15日,晚飯的時候,徐庄鎮機關幹部尹彥文和家人在一起吃飯,他的父親突然咳嗽起來,他放下飯碗,轉過臉去,用手捂住嘴,沉悶地乾咳了幾聲,有些不好意思地對兒子和兒媳說:「你看,我吃飯吃嗆了。「然後,他起身拿了衣服回村子裡的老宅院休息。
尹彥文的妻子借債辦了一個養豬場,白天,父親幫著他們拌料、喂豬,幫著幹些零零碎碎的雜活。晚上,爺幾個在養豬場里吃完飯,再回家睡覺。吃過飯後,魯南地區下起了2004年的第一場雪,尹老漢 「咯吱咯吱「地踩著雪回去了。
半夜裡,尹彥文的妻子告訴丈夫:「哎,咱爹咳嗽好幾天了,不是吃飯吃嗆了,怕是有其他的病吧。「 尹彥文說:「是他的氣管炎的老毛病又犯了?「這尹彥文時,起身穿了衣服,蹬上鞋,又隨手拿了大衣披在身上,媳婦問他:「這么晚了,你要到哪裡去?「 尹彥文說:「你自個先睡,我去村裡看看咱爹。「 外面的風很大,尹彥文把手插進大衣筒里,跺了跺腳,向村子裡走去。 一路上,尹彥文在想,母親去世後,父親就一直住在村子深處的那座房子里。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成人,現在自己爭氣,媳婦也很能幹,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父親應該很滿足了。
尹彥文走到房子前面的那棵老槐樹下,就聽見父親劇烈的咳嗽聲。咳嗽了一會兒後就漸漸地平息了,像是睡著了。尹彥文想陪伴父親呆一會,剛想叫門,但又怕吵醒了父親,好不容易地睡個安生覺,就不打擾他了。
尹彥文決定在門口站一會兒。尹彥文想起母親剛去世的時候,有人給父親介紹了一個對象,父親看著兩個孩子,嘆了一口氣:「還是我一個人拉扯他們吧!「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姐姐出嫁了,自己也結了婚,老父親倒只剩下一個人了。那年快過年了,人家都准備著年貨,還要預備一些油炸食品。父親外出打工沒有回來,他和姐姐就在村口等。一天,父親披著一身雪花回來的時候,看見兩個孩子呆在大樹下,他的眼淚一下子掉了下來。別人家油炸年貨,父親不會做,鹽粒沒有化開,菜剛放到鍋里,就啪啪地亂響,濺起大片片的油花,炸的菜半生不熟。父親怕浪費,都吃了,結果加上風寒,落下了氣管炎的毛病,這幾年倒是不犯了。
自從辦了養豬場,他又跟著自己整天忙活,卻又經常瞞著病情,怕自己為他操心。 想到這里,尹彥文不忍打擾父親,就站在門口聽父親睡覺。過了一會兒,父親又咳嗽起來,不知怎的,一陣比一陣厲害。那一聲聲的咳嗽像是錘子敲打在兒子的心上:「一、二、三……「 尹彥文在心裡默數著。 咳嗽了一陣,父親才好一些,尹彥文的心也稍稍安寧一些。不一會,父親的咳嗽聲再度響起,「五十、五十一、五十三……「 尹彥文數著的時候,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他的腳凍木了,就在雪地里輕輕地走一走。當他數到第一百九十聲的時候,不知不覺天快亮了。不一會兒,父親起床了,尹彥文推開了門,問父親:「爹,您一夜睡得還好吧?「父親笑了笑說:「好,我一覺睡到大天亮。你怎麼這么早就來了?「 尹彥文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他對父親說:「爹,今天咱什麼都不幹,我陪您去縣人民醫院看病。「
尹彥文含淚給我們講完這個故事,他說:「自己孝敬父母的永遠沒有父母給予自己的多!臨近年關了,必須多關注老人的生活。多陪老人坐坐。別讓老人孤孤單單的過年!「
③ 要寫一篇「引議聯結」式的議論文,主題是「孝敬」,中心論點是「我們要做懂得孝敬、切實行孝的人」。請大
現在多數人物質生活都很滿足了,就是精神生活了,老人比較孤單,所以法律規定有探親時間。我們經理為了讓老母親可以見到孫子,為老人辦網,買電腦,教老人上網視頻看孫子,可以以此出發來寫
④ (陪伴父母才是最好的孝順)議論文,需要三個分論點,應該怎麼寫
記得幾年前看一個記者采訪一個著名企業家的節目,在談到今生有什麼無奈和遺憾的時候,剛剛還侃侃而談的企業家頓時淚光盈盈,說自己愧對母親。雖然母親住在他購置的大房子里,平時有保姆陪伴,生活無憂,但母親曾對他說寧願不住大房子、不要保姆悉心照顧,只要能經常看到他,就心滿意足了。現實生活中,每年他只有一天可以見到母親,就是在自己生日那天。相信認識他的人都能理解他,企業那麼大,社會責任也巨大。家國面前,身不由己。但是,對於日漸衰老的親人,我們更要理解,他們需要的很少,僅僅是子女的陪伴而已。
2014年初,故事大王鄭淵潔一篇關於給自己60歲生日禮物的微博引起了許多人的關註:2014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給父母做兩年的飯。他是那樣說的,也是那樣做的。據鄭淵潔的父親鄭洪升老人透露,從2014年初開始鄭淵潔每周一到周四都會親自給他們做「鄭氏炒飯」,還給他媽洗腳。「鄭淵潔也是60歲的人了,經常有很多社會活動,還能給我們做飯,不容易。說他做的炒飯有多好吃不一定,但他做飯很講科學。他媽媽有糖尿病,吃了他的炒飯血糖確實降下來了,這裡面還有個情感問題。」看來鄭淵潔深知老人的心願,最好的孝順是陪伴。
看看周圍,我們許多人每天都在為所謂的前途、命運拼搏,為房子、車子、票子絞盡腦汁,為子女上更好的學校、擁有更好的工作費盡心力,給父母的只是房子、衣食無憂,有病了才慌忙過去,平時很難光顧,最多就是打電話問候一下,有時就連這問候也省略了。
對於漸漸老去的父母,我們做子女的想法是:只要老人健康、快樂、長壽就好。可是,健康也好,快樂也好,長壽也罷,固然是父母希望的,不過對他們而言更希望的是:我們有時間回去看看他們,陪他們吃一頓飯,和他們嘮嘮家常,哪怕不言不語,靜靜地坐上一兩個小時也好,因為在他們腦子里或許只剩下我們小時候追隨他們的模樣,他們現在更需要我們對他們的依戀和陪伴。
陪伴,是最好的孝順。捫心自問,我們做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