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可能是我太孝順了吧

可能是我太孝順了吧

發布時間:2024-10-21 01:57:56

❶ 爸爸媽媽總說我不孝順,這樣很傷我的心怎麼辦

這個怎麼說呢,父母對於我們來說還是很重要的,而且他們對我們的愛肯定是最真的,不圖回報的,可是有時候我們對父母到底又怎麼樣呢?你的父母好像總是抱怨你不懂事,不孝順,也許你會很傷心無助,這時候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

其實父母都是愛我們的,不可能無緣無故說我們不孝順,有時候也許真的是自己做的不夠好,父母也有攀比的心理,也會和同齡人比誰家的孩子最孝順。父母老了也害怕孤獨,希望有人陪伴左右,而你呢?過節的時候回過家嗎?給家裡打過電話嗎?

十一的時候寧願去看「人山人海」和旅遊景點,也不願意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別人家裡中秋節都是家人團圓的日子,而你的家裡卻只有孤零零的爸爸和媽媽,那麼你做的夠好嗎?

是的,也許父母說你的時候你會傷心,不高興,可是你自己到底是不是有問題呢?如果你對父母噓寒問暖,天天打電話問候,那麼他們也不至於昧著良心說你不孝順啊!

所以,在傷心的同時一定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做法,看看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如果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就要努力去改正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對父母多一點關心,常回家看看!

除此之外,或許你可以和父母多溝通交流,告訴他們自己其實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家裡有老有小,又要還車貸又要還房貸,壓力的確很大,所以只能拚命的工作。誰都不願意過那種不著家的日子,但真是沒有辦法,希望父母可以理解自己。

告訴他們在自己心裡他們真的很重要,被他們說不孝順自己也的確很傷心,以後自己一定權衡好工作和家庭,多回去看看他們!

❷ 浠涔堟槸瀛濋『鐨勫╁瓙錛

絎涓閮ㄥ垎錛氫粙緇嶅瓭欏虹殑姒傚康涓庣幇瀹炴剰涔
1.1 | 瀛濋『鏄鎸囧瓙濂沖圭埗姣嶃佺栫埗姣嶇瓑闀胯緢鐨勫皧鏁銆佸叧鐖卞拰鐓ч【銆
1.2 | 瀛濋『鍏鋒湁閲嶈佺殑鐜板疄鎰忎箟錛屽彲浠ヤ績榪涘跺涵鍜岃皭銆佺ぞ浼氱ǔ瀹氾紝鍚屾椂涔熸湁鍔╀簬浼犳壙瀹舵棌鏂囧寲鍜屼環鍊艱傘
絎浜岄儴鍒嗭細涓轟粈涔堟渶瀛濋『鐨勫╁瓙浼氭洿濮斿眻
2.1 | 瀛濋『闇瑕佷粯鍑猴紝鑰屼粯鍑轟笉涓瀹氭湁鍥炴姤銆
2.2 | 瀛濋『鐨勫╁瓙鍙鑳借佹壙鎷呮洿澶氱殑璐d換錛屾瘮濡傜収欏懼勾榪堢殑鐖舵瘝鎴栬呴仐瀛ゃ
2.3 | 瀛濋『鐨勫╁瓙鍙鑳借佹斁寮冭嚜宸辯殑涓浜涙効鏈涳紝鐗虹壊鑷宸辯殑鍒╃泭鏉ユ弧瓚沖跺涵鎴愬憳鐨勯渶瑕併
2.4 | 瀛濋『鐨勫╁瓙鍙鑳戒細琚浜鴻瑙o紝姣斿傝や負浠栦滑鏄鍥犱負閲嶉噾灞炴墠鍘葷収欏劇埗姣嶃
絎涓夐儴鍒嗭細鏈瀛濋『鐨勫╁瓙闇瑕佹壙鎷呯殑璐d換
3.1 | 瀛濋『鐨勫╁瓙闇瑕佺収欏劇埗姣嶇殑鐢熸椿璧峰眳錛屽寘鎷鍋氶キ銆佸府鍔╂礂琛c佽喘鐗╃瓑絳夈
3.2 | 瀛濋『鐨勫╁瓙闇瑕佸皧閲嶇埗姣嶇殑鎯蟲硶鍜屾剰瑙侊紝鉶界劧瀛樺湪鍒嗘э紝浣嗚佸敖鍔涘幓鐞嗚В鍜屾矡閫氥
3.3 | 瀛濋『鐨勫╁瓙闇瑕佺粡甯稿洖瀹剁湅鏈涚埗姣嶏紝璁╀粬浠鎰熷彈鍒拌嚜宸辯殑鍏沖績鍜屽叧鐖便
3.4 | 瀛濋『鐨勫╁瓙闇瑕佹椂鍒誨叧娉ㄧ埗姣嶇殑韜浣撳仴搴鳳紝鍙婃椂甯鍔╀粬浠棰勯槻鍜屾不鐤楃柧鐥呫
絎鍥涢儴鍒嗭細濡備綍澶勭悊濂藉瓭欏哄拰涓浜虹殑鍏崇郴
4.1 | 瀛濋『鍜屼釜浜虹殑鍒╃泭涓嶆槸瀵圭珛鐨勶紝搴旇ユ壘鍒板鉤琛$偣錛屽敖閲忎笉璁╁瓭欏哄獎鍝嶈嚜宸辯殑浜嬩笟鍜岀敓媧匯
4.2 | 瀛濋『鐨勮繃紼嬩腑錛屽彲浠ラ傚綋鍦拌〃杈捐嚜宸辯殑鎯蟲硶鍜屾剰瑙侊紝浣嗗敖閲忎笉瑕佷激瀹沖跺涵鎴愬憳鐨勬劅鎯呭拰灝婁弗銆
4.3 | 瀛濋『鐨勫悓鏃訛紝涔熻佹敞鎰忚嚜宸辯殑韜浣撳拰蹇冪悊鍋ュ悍錛屼笉瑕佽╄繃鍒嗙殑鍘嬪姏鍜岀柌鍔沖艱嚧鑷宸辯殑闂棰樸
4.4 | 瀛濋『鍙浠ユ垚涓轟竴涓瀹跺涵浠峰艱傜殑浼犳壙錛屽彲浠ラ氳繃瀛濋『銆佸皧鏁銆佸叧鐖便佽矗浠葷瓑琛屼負鏉ュ獎鍝嶈嚜宸辯殑瀛╁瓙鍜屽舵棌銆
緇撹錛
鏈瀛濋『鐨勫╁瓙鍙鑳戒細鏇村斿眻錛屼絾浠栦滑鏃犳劎浜庤嚜宸辯殑鑹蹇冨拰閬撳痙鍝佽川錛屼粬浠涓哄跺涵鍜岀ぞ浼氬仛鍑轟簡鑷宸辯殑璐$尞銆傛垜浠搴旇ョ弽鎯滃瓭欏轟箣蹇冿紝璁╁畠鎴愪負鎴戜滑瀹跺涵鍜岀ぞ浼氱殑涓縐嶇編寰楓

❸ 女朋友因為我孝順要和我分手,談了戀愛就不能聽媽媽的話了

我個人覺得孝順父母是好事,但也不能啥事都聽爸媽的,在愛情方面,可以參考專爸媽給的建屬議,但不能讓爸媽決定我們的愛情。有一種男人稱為媽寶男,這樣的男人單身的原因大多和他太過聽媽媽的話有一定的關系。有可能你的男朋友就是媽寶男哦。

媽寶男家庭對你的態度,其實就是媽寶男的真實態度。孝順雖然是傳統美德,但是孝順歸孝順,也不能愚孝,凡事都聽從母親的,這也是不對。雖然母親年紀大了經歷的事也多了,但是畢竟是過去的事了,時代在進步,過來人的話也只能取經,不能全都聽了也還要付諸於行動。

❹ 為什麼我明明很孝順可是家裡人都不喜歡我,,就很奇怪

常有人抱怨:「越孝敬父母的,為什麼越得不到父母的疼愛?而越對父母不好的,為什麼反而被父母處處偏愛呢?」這句話被無數的人切身體驗著,也不停的被驗證著。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的經歷。

網友邊緣人:說的真的是太對了!我們家就是這樣,哪個兒媳會鬧就對哪個好。小弟媳一鬧,公婆借遍親戚給她買了房子,後來大弟媳婦進門也鬧,公婆一有錢就想給她。我孝順,什麼都沒有,沒有沾到公婆一點好,公婆沒錢就找我們要。現在我也開始鬧了,公婆也開始對我好了,有時候覺得有的人真的是自找的,當初我進門都是我掏錢給公婆買這買那,做什麼都為他們著想,現在我發現鬧了過後日子才更好過了!他們態度才對我更好了!

圖片來源網路

網友花好月圓:老公有三兄弟,我們結婚,公婆一分錢不出力也不出,說是大哥結婚錢用完了。隔年小叔結婚,婆婆拿了幾萬錢下聘,還大擺酒席。要錢就找我們,要買東西就找我們,生病也是找我們……總之找我們從來都沒好事,基本都是要錢,大哥和小叔家一毛不拔的,我老公又是那種很老實愚孝的,有時候我也不平衡,哎。

生活中,不只是自己親生的父母,包括公婆都是如此,似乎都喜歡向著不孝順的那個孩子。盡管做父母的常常在嘴上說:「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對每個孩子都是一樣的,不存在偏心!」但事實上,沒有誰真能做到完全的平等,只不過每個人把握的度不同而已。

圖片來源網路

有位網友給了個很好的答案——「父母不會心疼孝順他們的孩子,因為習慣了索取;父母心疼不孝順的孩子,因為習慣了付出!」事實上確實如此,一般來說,出現多個子女的家庭,父母是避免不了偏心的,而且更多的是偏向幼兒,由於孩子年幼,父母會給予更多的溫柔和照顧。而被偏愛的這個孩子在這種環境里長大,自然的知道怎麼嘴巴甜,知道怎麼討父母喜歡,被嬌慣長大的孩子又容易不孝順。

小編想提醒家長們,其實孩子對父母的偏心也是極為敏感的,父母如果偏心太過是極易導致子女失和甚至反目的,希望家有多子女的家長能把握好度。

❺ 在孔子看來,怎樣做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本人也是非常重視這個道德的。在中國儒家文化中,特別提倡孝道,孔子認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所以中國的傳統文化提倡:百善孝為先。孔子的《論語》里頭,孝這個字出現了17次。據說宋朝,宋太祖在奪取天下以後,聲稱要以孝治天下。宋太祖的宰相趙普說過這句名言: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個半部《論語》治天下應該說和宋太祖說的以孝治天下是一致的。很多學生曾經問過孔子,什麼叫做「孝」,所以論語中有許多這樣的記載。下面我就通過這些記載來分析一下孔子所提倡的孝具有哪些層面的含義。

一、依禮行孝
先來看論語中這樣一個故事: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知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孟懿子問:「怎樣才能算做是孝?」孔子說:「不要違背禮儀。」一天,樊遲為先生趕車,孔子便告訴他說:「孟孫向我請教什麼是孝,我答復他說,不要違背禮儀。」樊遲說:「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當父母活著的時候,應按一定的禮節侍奉他們;他們去世了,應按一定的禮儀要求安葬他們、祭奠他們。」
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孔子認為孝首先就是要不違背最基礎的禮節。孔子本人以承接周公的思想為人生使命,而西周以來逐漸形成的「周禮」,即周朝所遵循的禮法制度,就是發源於周公的思想。在周禮之中,忠孝之道的思想是居於主要地位。孝也是一種禮節。通過各種各樣的禮節來表現出孝。而且他不是一般性的禮節,他是每一個人一生中最基礎的禮節。所以《左傳》里說過這種話「孝者,禮之始也」。人這一生中要學很多禮,禮貌、君臣之禮、朋友之禮、同學之禮、鄰居之禮,各種各樣的禮。我還得對其他人的長輩講禮,對其他人的晚輩講禮。但是千禮萬禮,禮之始,最初的禮你先對你的父母吧。父母對你來說是第一層社會關系是你第一要打交道的人。跟他們如何處,所以孝與禮非常重要。孔子特別重視每一個人在家對父母的這種禮節。在孔子看來,孝道是道德倫常的根本。「本」的原意是樹根,樹根扎實是枝繁葉茂的基本保證。所以,孝道是人倫根本,就是說如同大樹的根基一樣,人的一切的道德倫常都是從孝道的這個根基處開始生發。盡管樹根並不是大樹的全部,孝悌之道作為做人以至於成仁的基點,卻是人類道德生活所不可缺或的主要方面。本著這樣的原則,孔子主張孝道應該從家庭做起。他要求年輕人「入則孝」,所謂「入」就是指家庭的內部,「孝」就是指子女對父母的態度和行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細胞的健康是身體健康的根本,家庭和睦是社會和諧的第一步。家庭和睦當然有方方面面,但孝道的存在和發揮作用依然是根本性的。

二、以心行孝
那是不是只要按照社會的要求對待和侍侯父母就叫做孝了呢?我們還是從論語中孔子和他的學生日常的問答中找答案吧。有一天,顏回、子路跟老師在一起聊天。老師說:「你們每個人都說說自己的志向吧。」子路說:「我的志向就是,衣服、車馬這些好東西,與朋友一起享用,用壞了也沒有什麼抱怨。這就是我的願望。」顏回說:「我的願望呢,就是一個人不經常誇耀自己,也不經常宣揚自己的功勞,能夠做到很謙遜也就可以了。」這個時候,學生們發現老師還沒有說話。子路就對老師說:「希望聽聽老師您的志向。」孔子呢,就淡淡地說出對自己人格理想的描述,很簡單,就三句話:「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孔子的志向就是希望做到能夠讓老人得到安頓,讓朋友對自己信任,讓年輕人對自己懷念。我們想一想,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可能擺脫跟三種人的關系,那就是我們的長輩—生我養我的父母,我們的平輩—一生相隨相伴的朋友,我們的晚輩—自己的兒女。孔子先不去談我要怎樣建設家國社稷,怎樣建立多少功勛,而是說讓我的老人都可以安頓了,讓我的朋友對我可以信任、託付,讓孩子們覺得我這個人是值得追慕、緬懷的,如果我的存在能夠讓這三種人心中有這樣的種種寄託,也就夠了。在這裡面,擺在第一位的是「老者安之」。
我們理解什麼是真正的孝嗎?一個「安」字容易做到嗎?讓老人外在得安其身,內在得安其心,可能每一個兒女都有自己的做法,但真正能夠做好卻很不容易。中國民間有個說法,叫做「百善孝為先」。一切善行都是從孝開始做起,因為這是人生中最深刻的親情,人人不可迴避。在孝順這件事上,民間還有一個說法,叫做「論心不論跡」。我們知道,不一定每一個孝子都有充足的錢財和很高的地位,能夠按照他的夢想把愛摺合成一種物質條件給他的父母。有時候一個很深刻的心願,但是做起來卻只是一件朴樸素素的小事,小到微乎其微。
我在於丹老師的節目中聽到一個讓人很感動的兒女盡孝的小故事。有一幫朋友在一起聊天,有一個人說,我在外面時間這么長,我要給爸爸媽媽打個電話告訴他們一聲。然後,他撥了一遍號碼,停了一下掛斷,又撥了一遍號碼,拿著聽筒等著,接著跟他父母說話。他的朋友們很奇怪,問,撥第一遍占線啊?他說沒有。朋友問,那為什麼要撥兩遍呢?這個人淡淡地說,我爸爸媽媽年紀大了,腿腳不好,他們只要聽見電話就覺得是我的,每次都是不顧一切往前沖,恨不得撲在電話機上。我媽因為這樣就經常被桌子腿絆了。後來我就跟他們說好,我會經常打電話,但前提是你們一定不要跑,我第一次撥通電話就響兩三聲,然後掛上,你們慢慢走到電話機邊等著,過一會兒我一定還會打過來的。
這個故事,說實在話,是比較少見的兒女孝敬父母的故事。朋友們在一起要聊起父母對兒女的愛,大家可能隨口說出一大把,但是兒女有如此之心對父母的,往往少見。其實,我倒真希望這樣的故事能發生在我們每個人的家裡,發生在我們身邊。所以贍養老人單靠「服理」是不夠的,還要用心考慮如何安其心。只要盡到了感情就是盡到了孝。

三、敬才有孝
論語中還有這樣一些記載給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游問什麼是孝道。孔子說:「現在的所謂孝,就是說能夠養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和馬,也都能得到人的飼養;沒有對父母的一片敬愛之心,那養活父母與飼養狗馬還有什麼區別呢?」子夏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又說了一種現象,他說:做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你看看今天的所謂孝,就是有一些要做的事情,孩子們都會搶著去干;在一個物質條件不很豐富的情況下,盡量做到讓長輩有吃有喝。這些事情大家都認為是孝了。但是,孔子都要反問一句,這些跟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這些真是孝嗎?
孔子的反問令人深思。中國人常常將「孝」和「敬」連用,孝敬孝敬,孝為行,敬為心,關鍵是我們的心中對父母有那份深深的敬嗎?也就是說只孝不敬就不叫做孝。盡孝不是一種無奈的義務,養而不敬何謂孝?孟子說:「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不得父母歡心,自己就不可以做人,不能順遂父母的心,就不可以為人子。何為「色難」就是態度問題,上面講不敬何以為孝,就是態度很難,他說:「有事,弟子服其勞。」有事的時候,像我們做後輩兒女的,看見父母掃地,接過掃把來自己做。「有酒食,先生饌。」有好吃的,就拿給父母長輩吃。「曾是以為孝乎?」你以為這樣就是孝嗎?替長輩做了事,請長輩吃了好的,不一定就是孝了,為什麼呢?「色難」。態度很重要,好像我們下班回家,感到累得要命,而爸爸躺在床上,吩咐倒杯茶給他喝。做兒女的茶是倒了,但端過去時,沉著臉,把茶杯在床前幾上重重的一擱,用冷硬的語調說:「喝嘛!」在兒女這樣態度下,為父母的心理,比死都難過,這是絕不可以的。所以孝道第一個要敬,這是屬於內心的;第二個則是外形的色難,態度的。對待父母,我們不能只是滿足於回家看看,要做到敬愛有加,既要滿足他們的物質生活,更要滿足他們的精神生活。要從內心真正地關心、關愛他們,給他們微笑,惦記,發自內心的微笑。他們活了一輩子,老的時候最需要得到的是,孩子們真誠的微笑。

四、孝應孝順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孔子說:「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婉轉的勸說他們。如果父母不聽取自己的意見,仍然應該恭敬的對待,不要觸犯他們,雖然憂心操勞,但不要怨恨他們。」當父母做得不對的時候,孩子真跟他們有沖突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對於上述情況,孔子有這樣的建議:作為兒女,侍奉父母的時候,如果有意見相左的地方,甚至你覺得父母有什麼錯的地方,可以委婉地去勸止。這叫做「幾諫」,就是你一定要很克制地,很輕微地,能夠用一種柔和的方式去勸說。「幾」就是輕微、婉轉的意思。侍奉父母要委婉地,父母可能有一些想法不一定對。父母可能有一些錯誤的想法,甚至愚蠢的想法。怎麼辦?幾諫(婉轉的語言來勸父母)。要勸說,但是不能粗暴。不能罵父母。「見志不從,又進不違」(《論語》)。父母還是不願意,不聽你的勸告,那怎麼辦呢?你起碼面子上還要恭敬。不能強迫,不能對父母耍態度,又敬不違,勞而不怨。為父母奔波,再有呢,勸父母可能很費口舌,很費精力,但是你不能有任何怨恨。
我們去說一個道理,道理本身是什麼樣也許不重要,但是表達方式很重要。我們怎麼樣用一種最好的表達方式把一個很好的道理說得通,這很重要。我們經常會學習一些人際交往准則,就是你跟同事要怎麼說話,你跟朋友要怎麼說話,但幾乎沒有一本社交寶典上會教你跟父母怎麼說話,因為大家都覺得,父母是親人,跟父母說話還需要講究方式嗎?孩子們老說,我在外面受了氣,回家跟我媽說說怎麼不行?跟我媽還不能發發脾氣嗎?跟我媽還不能撒撒怨氣嗎?但是,千萬要注意,往往就是最親的人成了自己的情緒垃圾桶,有時候還會因此而受傷。孔子說出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就是你最親的人是最傷不得的,你跟他們有什麼意見相左,在說話的時候最好注意一下方式,好話能不能好好說呢?孩子說了,有的父母會聽,有的父母沒聽,還在堅持自己的做法,那就是「見志不從」。沒聽你的怎麼辦?「又敬不違」,做孩子的還要心存尊敬,不要去頂撞他們。你心中可能對這事繼續擔憂,但不能生出怨恨,這就叫「勞而不怨」。這些就是兒女輩跟父母發生意見相左的時候聖人所提供的一種建議。
五、不爭不孝
宋程朱理學以後,便出現了「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的古訓。這句話有點唯心了。也給孔子論孝帶來好多責難。父母亦是凡人,怎能沒有不是?孔子也從來沒有說過,天下的父母做什麼、說什麼都對,做子女的必須無條件服從。把孝理解為對父母的百依百順,一點也不違逆,就是孝了,是對孔子孝本意的曲解。儒家講孝是滿足父母合理要求。做為一個孝子,在孝順父母的時候應該注意不能不分是非地去孝順父母。對父母的一些不正確的地方,你應該恰當的處理。如果你一味的迎合父母,對那些不正確的東西,不好的東西,你也去迎合,去恭順,你恰恰是不孝。
有一個關於曾參的例子,曾參的父親也是孔子的學生叫曾點,父子在鋤草。地裡面種的是瓜,曾參不小心,一下把瓜秧給鋤斷了。曾參的父親脾氣特別暴躁,當他看見曾參把這個瓜秧給弄斷了以後,就大怒沖過來了。曾參知道自己的父親生氣了。他恭恭敬敬地在那等待著父親。罵他或者懲罰他。這個父親脾氣很暴躁,拿起棍子沖著曾參就是一棍子。曾參也不跑,就讓父親打。一棍子打上去,曾參應聲而倒,一下就暈過去了。曾參待會兒醒過來了,父親還在那。他對父親恭恭敬敬地說,兒子不孝,惹你生氣了,簡直是太不孝了。鄰居都說曾參是個大孝子。但這件事情傳到孔子的耳朵里,孔子聽了非常的生氣。他跟其他學生說,你們去轉告曾參,說他不孝,我不再認他這個學生了。曾參聽到學生的轉達之後感到很奇怪。怎麼說我不孝呢?我太孝順父母了,你怎麼能說我不孝呢?他就來見孔子了,說我錯在哪呢?孔子說,你父親下這個狠手打你,當然有可能會把你打死。如果把你打死的話,你父親會被官府給抓起來,你父親就等於犯罪了。所以你就讓你父親這么打你,讓你父親犯罪。造成這個後果,你這才是不孝。如果你孝順父親的話,你應該趕緊跑,別讓你父親犯這個錯誤。別讓他因犯這個過錯被官府抓起來,別讓他承受喪子之痛,這才是真正的孝。實際上這個故事就表達這樣一個信息。作為一個真正的孝子,阻止自己的父母犯錯誤這也是孝。有人說,父母想干什麼干什麼,願意干什麼干什麼。哪怕犯罪也可以,並不是這樣。儒家並不提倡這個東西。真正的孝是這樣:滿足父母的合理要求,及時制止他那些不合理的東西。阻止他一些不好的事情,這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還講道「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論語》。父母還在,你不要跑到很遠的地方。你就是去遠的地方,你得有一定的地方。有一定地方好告訴父母。讓父母知道你在哪?別讓父母內心著急。父母焦慮,那麼父母的生活會受影響。關於這種禮,孔子還講過「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父母年邁,身體可能一天不如一天了,各種各樣的病也找來了,所以你對父母的身體要注意。我們做子女的,只要能做到不讓父母擔憂,也就是有一點孝心了,我們從呱呱墜地起,父母就開始了擔憂的歷程,小時候擔憂千萬別鬧病,要健康成長,長大了擔憂學業,怕學不好,考不上好的大學,畢業了,擔憂找不到好的工作,工作了,擔憂婚姻無著。反之,我們為父母擔憂了什麼?所以孔子要我們深刻體會做父母的一片苦心,盡量減少父母的憂慮,這樣就是孝了。

綜上所述,孔子深感自己生活在一個道德淪喪的時代。為此,他無情抨擊當時的人們對孝道的淺薄看法。孔子認為,孝不僅是肉體上對父母的養活,比如日用方面的奉養,更重要的是要在這種奉養中加進敬愛之情,使父母得到物質享受的同時,還能得到精神享受。在孔子看來,不孝是社會持續動盪的重要原因。展開《左傳》這部書可以發現,父子、兄弟之間的仇殺比比皆是。在權力和財富面前,孝道似乎不值一提。而那些號稱奉行孝道的人,對孝的理解也大多是片面的。所以,在孔子與弟子子夏關於「色難」的討論中,孔子認為,與提供物質供養相比,晚輩對長輩保持尊敬的態度是相對較難的。不用說,孔子在此強調的還是精神之孝的重要性。當然,強調精神之孝並不是說它就是孝的全部內容,而是說,如果沒有「色」的配合,沒有尊敬的態度和適當的表情,孝便是虛偽的和不完滿的。為了深化這一觀點,孔子在與弟子們關於孝道的討論中,不斷從各個方面加以闡述。比如說,他主張父母在世時,子女不宜出遊遠方。如果不得不去,也要設法讓父母放心。這就包括,告訴父母正當的出行理由,以及按期回歸等事項。因為之所以要求不宜遠游,除了出遊之後父母乏人關心外,更重要的是父母必然為之擔心,增加父母的精神負擔。另外,孔子時代的交通狀況與現代相比可以說是天地懸殊。今天的一次很隨便的出門,在那時可能就是一次生離死別。在此情況下,父母的極度擔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孔子並不是極端論者,在主張不遠游的同時,他又提出了「遊必有方」。這就告訴我們,應重視的是孔子提倡的孝的精神,而不應在某些具體規則上糾纏不清。
很顯然,孔子的孝道不僅堅持了「敬」,而且還有著生動的人情味兒。比如他提出了對父母之年齡的擔憂,認為隨著父母壽數的增加,做子女的在為之歡喜的同時,也為之憂懼。這一觀點頗有辯證的思考。孝子無不盼望雙親長壽,但是,越長壽就越接近衰老,這又會使孝子之心十分沉重。孔子用簡單的一句話,生動刻畫出了孝子復雜的心態,可謂聞之而令人動容。孔子本人父母早亡,痛失盡孝的機會,但這並不能減損他的孝論之中溫馨的人情味。這份溫馨與後儒不近人情的孝道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六、大孝至孝
我們知道了怎樣做才是真正的孝,我們也知道通常意義上說的在家盡孝。那麼孔子的儒家學說談到孝就是簡單地讓我們在家盡孝嗎?只對自己的父母孝順,只孝敬自己的老人這符合孔子談到的孝的真正本意嗎?
儒家講孝不是一種狹隘的道德。我只愛我的父母,我只尊重我的父母。儒家的道德並沒有那樣狹隘。說我不管別人了,父母之外別人家的人,我不管了,我只管我們家的人。甚至我可以損人利己。我可以損害別人家的利益來維護我們家的利益,損害別人的利益來滿足我們的需求,並不是這樣。儒家特別強調要把這種孝的情感擴而展之,擴而大之。要使他最後擴大到什麼程度呢?去愛一切人。你去愛人,愛人先從愛親人開始,但是我不停留在愛親人上,不局限於愛親人。而要一步一步擴大。所以孟子說過這種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我對我們家老人好,對我們家長輩好。由此我應該帶著這種愛我們家老人之心去愛別人,愛別人的老人,尊重別人的長輩。凡是老者遇到了危難,我都應該想到我在家裡頭,我們家老人遇到危難,我怎麼著。那對別人的老人,我也應該那樣。我愛我們家的晚輩,愛我們家小孩,我也應該對人家的小孩有這種愛心。擴充到愛天下人,愛所有的人。實際上是這樣一種理念。千萬別把儒家的孝給理解成狹隘的,只愛自己家的人。不愛別人,甚至為了自己家的人可以去干損害別人的事情。

❻ 什麼樣的表現是真正的孝順父母

參考《孝經》:抄
「身體發襲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就是不損害自己的身體,因為是父母給的。可以延伸為不要讓父母擔心受怕(比如做危險的事傷害自己)。
後半句我們老師特意有拿一個例子來說過「顯」的意思,就是可以讓父母顯擺(去掉貶義。也可以說是讓父母在別人面前可以因為是你的父母而驕傲)
還有就是另外補充:1.不要愚孝
2.關於一句諺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些信佛教道教的一些和尚之類的人都是不留後的。但是佛教進入中國卻能被傳統文化接受容納,是因為儒家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概念,不生孩子可以看作是「出世」,也就是獨善其身。
其他回答也可以看看,但是我估計是沒有典故的籠統答案,要看你父母是什麼樣的人,你連自己父母什麼性格都不知道,希望能不泛泛而談的好好對待 你 自 己 的父母。也不能盲從+極端啊,古代二十四孝圖有幾個不合理的典故比如埋兒奉母、卧冰求鯉,還有那個吃自己母親屎的……王小波有提出過個叫「自激」的概念可以去看一下……

❼ 為什麼孝順的人都會發財致富,我來告訴你

這位知友,"為什麼孝順的人都會發財致富"?

所謂的改變命運,百善孝為先,其實是從孝順供養父母開始的,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孝順供養父母弄反了,成了父母供養我們,

這是真實話,說句不好聽的話,不管一個人怎樣說自己的心地有多孝順,一個人不供養父母他的這個「窮」字就非常大的寫在臉上,反被供養已被現實化,越來越多的啃老族、依賴父母,坐吃山空的人,這些人哪來的能力來孝順供養父母,

有大多數有條件一點的人嘴裡說孝順但確沒實際行動這種人往往是生活壓力大又做不了一家之主什麼事都要問老婆,久而久之財富也會慢慢的失去,

不孝順會讓你變得貧窮,孝順之意,感動天地,上天讓他變得幸運所以一切財富也會隨之而來,平時多少都要拿些財物供養父母,不要抱那麼緊,不要找借口說老婆孩子車子房子需要錢,你這個樣子等經後你老了你的孩子一樣不會供養你,連借口都一樣,這叫:父形子肖,生活中一切的一切都是從供養父母開始的,如果你做不到,你根本不可能改變命運,因為積福沒有損福快。

小時候上學班裡總有些家庭條件特別窮的同學,但是大家發現沒有,一般這些同學成績都是特別好,因為他們都懂得孝順,父母送他們上學的學費都有可能全是借來的,他們為了回報父母,勤奮好學,用行動來孝敬父母,多年以後,當我們有可能在同學會上相聚時,你會發現當初那個家庭特困難的同學現在都是出人頭地了,因為他把孝順父母當成目標,一步一步的奮斗。

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家庭和睦的孝順父母供養父母的大部份都是有錢有能力的人,因為他們懂得感恩,所以一切都是幸運,人想要變得富裕就一定要先從孝順父母開始!人在做天在看,你想不想發財致富,就看你怎樣行動了?心動不如行動,趕緊吧!

閱讀全文

與可能是我太孝順了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玉溪退休人員公示表 瀏覽:298
澳大利亞退休拿多少養老金 瀏覽:241
辦理失業再上班會影響退休工資嗎 瀏覽:894
延遲退休男職工 瀏覽:666
60歲怎麼買房 瀏覽:437
敬老院消防安全工作分工 瀏覽:733
銀行體檢過後多久通知你 瀏覽:629
建信養老飛益鑫電話多少 瀏覽:590
長大養父母每個月多少錢 瀏覽:293
沒社保沒退休工資的老人怎麼養老 瀏覽:990
從單位辭職後老了還有退休金嗎 瀏覽:917
重陽節當講的道是 瀏覽:33
養老金每年能上漲多少 瀏覽:602
平定養老保險中心電話 瀏覽:438
已知最長壽命是多少 瀏覽:339
重陽節徵文600字百度 瀏覽:144
建設老年人活動中心經費請示 瀏覽:244
老人租房住有什麼風險 瀏覽:366
揚州老年公寓要護I工 瀏覽:907
太孝順的男人好不好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