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順的女兒給咱村樹立榜樣

孝順的女兒給咱村樹立榜樣

發布時間:2024-10-18 09:58:32

㈠ 農村老人常說:「家有三樣,日子興旺」,是指哪三樣

家家戶戶都塌好希望家業興旺, 事事順利。 農村老人常說,家有三樣,日子興旺。是指哪三樣? 梅花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理解。

一是有一個和睦的家庭。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只要一個家庭非常的和睦,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雖然人和人的能力不同,但是只要大家能夠齊心協力,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大家都都不去斤斤計較,和和睦睦的就能把事情都解決了。還有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 只要一家人齊心協力, 和睦相處, 相信家庭事業一定會興旺發達。

二是要有一個好的家風,好的家風應該是孝和順。 孝就是要孝敬長輩,孝順老人, 而且笑還應該有效仿的意思, 家中的長者。對自己的長輩兒能夠孝順, 必然會給後人起到一個 榜樣的作用。 而順就是要順著長輩的意願和要求去做, 這樣有長輩的在前面掌舵, 下一代人在努力的去做。 方向正確。年輕人百倍的努力, 相信這樣的一家人, 必定會事業興旺發達。 因為好的家風為家庭的事業能夠興旺發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是要有一個好的媳婦。家裡娶一個好媳婦兒, 可以直接關繫到家庭的興旺與發達。 因為媳婦兒在家裡要操持家務、相夫教子比較多,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媳婦兒在家裡能夠勤勞, 勤儉,孝順, 能夠使家務里里外外,順順當當,滴水不漏, 能夠使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在培養孩子方面也能夠,以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為先,以培養孩子的智力發展為重。以孩子的身體 健康 為基礎。 使家業良好的繼承人, 是家庭的後人能人輩出, 這樣的家庭日子肯定會非常的興旺發達 。

總之,日子興旺的家庭, 必然是家庭關系和睦。家裡有良好的家風得以傳承。 家中的好媳婦兒能夠操持好家務,培養好後代。 有了這三件寶貝。家庭的日子想不希望發達都不可能。

每一個家庭都希望過的是紅紅火火,家人是和睦相處,但是隨著這幾年農村的不斷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是慢慢提高了,但是很多的家庭都選擇了外出打工掙錢,因為外出打工也讓很多的家庭腰包變的是越來越鼓,甚至有的因為在外打工掙到了錢,回家以後就把自己的老房子從新翻修了一遍, 但是很多的孩子變成了現在的留守兒童。

但是今天咱們問題中說的一句俗語「家有三樣,日子興旺指的是哪三樣呢」今天我就結合著現在的農村生活情況來講解這句俗語中所蘊藏的深刻含義。

這一點也是家庭和睦興旺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想必大家近幾年都遇到過很多因為婆媳關系不和而導致整個家庭的關系不好,可想而知如果婆媳兩人能夠和睦相處,這對一個家庭來說更是難得可貴,畢竟洞判有這么一句老話叫「家和萬事興」。

一個家庭能否有大的發展這完全決定自己的子孫如何,如果子孫是一個不孝的孩子,那麼這個家庭就算是在富有,也不會有更大的發展,更別說家庭興旺了,因為只有子孫識大體才能帶給這個家庭希望。

還有就是子孫後代的發展取向,是要靠我們作為父母的正確引導,因此我們孝敬父母,那麼作為孩子的也就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們日後也會成為一個孝順懂大體的人,這樣我們的家庭就會越來越興旺。

這里所說的正業就是指不能不務正業,因為如果一個家庭如果整天好吃懶做或者是不勞而獲,那麼這樣的家庭就沒有興旺的可能,但是如果一個家庭勤奮積極用自己的雙手不辭辛苦的創造財富,那麼這一定是興旺的家庭。

一個家庭的興旺需要和睦,需要子孫賢賢,更需要有一份正業,這樣我們才能把家庭的日子過的更好,把未來的家庭過的更加興旺。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家庭,一家人希望的是日子過得開心和幸福。即便是糧食不夠吃,錢不夠花,家人們能相互關心,相互包容,也是快樂的。說句實話,組建一個家庭確實不容易,需要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在這一方面,農村的老人們常說:「家有三樣,日子興旺」。

其實,要說這「三樣」,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人生觀,會有不同的說法。對我而言,應該是這「三樣」:

家是人們溫馨港灣,維系一個家庭既要靠天然的血緣關系,還要靠相互的感情。現在的家庭,最難維護和擁有的是孩子成家以後。雖然說同在一個屋檐下,同在一個鍋里吃著飯,太多的家庭已經是「分家不分戶」的過日子。孩子們自己掙錢自己花,吃好的穿好的,從不過問家裡米團顫鉛面油等生活費用的事,更別說欠債還錢了。做為父母,深知孩子的不容易,處處為孩子著想,盡可量地省吃儉用,「挖東牆補西牆」,自己力所能及,替孩子們分憂解難,也生怕兒媳出個「妖蛾子」,家庭不安寧。有些兒子竟然變本加利,做起「啃老」的事來,游手好閑,好吃賴做,全然不顧父母的勞累和艱難。一提到媳婦,還理直氣壯地說,大不了再打光棍?這讓父母情何以堪?

其實,大可不必這樣。都是一家人,有割捨不斷的「情」。做父母的為孩子著想也沒有錯,為兒子娶了媳婦,也算是父母完成了「使命」,本應摞下「擔子」,只是父母割捨不了那個「情」,於是乎還是百般寵愛和呵護。兒女們應該有自知之明,體諒父母的難處,你們掙錢你們花,還要為父母和家庭著想。有事與父母商量,心平氣和的解決問題,常言不是說「家和萬事興」嗎?

雖說「夫唱婦隨」是封建傳統的思想觀念,但對一個家庭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因為只有夫妻感情處理的好,有事相互協商,遇事相互包容。即使暫時的貧困,也能坦然面對,同舟共濟。不爭不吵,不離不棄,融洽相處,也為孩子們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樹立起了良好的榜樣。是尊敬父母,孝敬長輩的家風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形成,日子自然會越過越好。

如果夫妻不和睦,他們一遇到問題就爭吵,有了困難就要「分家」,要離婚。夫妻之間的矛盾讓父母不知怎麼調解,左右為難,最致命的是讓孩子們看樣學樣,示範作用常常是反面的。

「百善孝為先」,中國幾千年的民族文化傳統告訴大家,「孝」是做人的底線。有了孝,才有傳承,才有我們現在的文化和生活。孝順的子女,懂得感恩,懂得行善積德,事業會順達,家庭會幸福。孝順便是家庭興旺的前兆。

現實生活中,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追求的越來老越高,竟然把「二人世界」的生活當作最高的境界。於是嫌棄,甚至是遺棄老人,吃不慣老人做的飯菜,不讓老人在一個桌上吃飯,有的連老人的鞋子都要放在門外。其實,是想把父母為東挪西湊買下的樓房或建的新屋趕出去。父母回到老宅了,不聞不理,連孩子也不讓去看他們的爺爺奶奶。

很多人在外面去打工掙錢,把老人留在家中,把孩子扔給父母,連個零花錢也不給。日去月來,老人有事,就是病了,身邊也沒人照顧,更別說盡點孝道了。有些老人心裡憤懣了,說給了鄰里鄉親,家醜外揚可不是啥好事,這就是家庭的「戰火」,惹是遇上性格刁鑽的兒媳婦,會鬧個雞犬不寧。有的家庭娶進門的媳婦本就非「等閑之輩」,父母看不順,偶爾說上一兩句,便不依不撓,增加了家庭不和諧的因素,更談不上孝敬父母了,日子也過得一團糟。

其實,兒女是否孝順,也是人品。人品好的,一定孝順父母,子女孝順了,家庭和睦相處,工作無後顧之憂,生活才會幸福美滿。

結語

家庭萬千事,還不就是油米醬醋,這些小事,大多都是以錢而引起。誰讓錢不是萬能的,沒錢萬萬不能呢!這也是我們一輩子都在為錢而奔波的原因。話是這么說,但要想過好日子,夫妻同心,家庭和睦,子女孝順都是基礎和先決條件。只有具備了這三樣,日子興旺只是時間的問題。因此,老人說的「家有三樣,日子興旺」是很有道理的。



百善孝為先是我國幾千年的傳統,禮節的精華,只有懂得孝順,懂得感恩,才懂得一切的為人處事。父母生育養育了子女,用一生的精力付出了一生的汗水培養了子女。作為子女首先必須孝順,只有孝順了才能夠導致家庭團結和睦。「羊羔知道餵乳」,「烏鴉知道反哺」,作為子女應該也必須孝順父母,以報答生育之恩,養育之恩。這樣的日子過起來就是非常的興旺發達的。



一個家庭和睦相處,日子過得特別的平坦順暢,心情特別的愉悅。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不和外人欺」,所以一個家庭和睦相處,團團圓圓的,互相遷就互相照顧,這樣才能夠使這個家庭的非常的興旺,而且能夠保持一個家庭永遠的延續下去,不會做到四分五裂的狀態,特別對於那些在家裡愛搬弄是非,吵吵鬧鬧的家庭,在外人眼裡看到都是特別的別扭。所以只有家和才能萬事興旺。



夫妻之間必須和和睦睦的相處,畢竟夫妻,相識的時間特別的長,可以說是白頭到老,一生一世的永遠的陪伴在一起。如果說出現了同床異夢的現象,各懷鬼胎,各為自己的目的去利用對方的話,這種的日子永遠過不好,而且最後以不歡而散告終,甚至家破人亡。只有夫妻同心,就像一把利劍削鐵如泥,削金如土。可以說夫妻是一個家庭最小的單位,只有團結和睦,才能夠家庭幸福。



可能有的人首先會說,只要家裡有錢,日子就會興旺。有錢當然好,不過有錢人多的是,也不是所有的有錢人,家裡過的日子都興旺。有的人家裡雖然也有錢,但是兒女不孝,親情淡薄,這樣的家庭,即使再有錢,日子也不會興旺。

大約八九年以前,我們附近有個村書記的女兒,親手把她媽媽殺害了。當時這個村書記家裡很有錢,她女兒天天打麻將賭博,那天又回家跟她媽媽要錢,她媽媽沒有給,女兒就夥同自己的男朋友,將自己的母親殘害致死。所以說日子興旺不興旺,跟家裡有沒有錢沒有關系。那跟什麼有關系呢?家有三樣,日子興旺。指的是哪三樣?

第一樣就是,子女一定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日子才能興旺。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一種現象,在村子裡你可以看一下,但凡是家裡過得順風順水,日子興旺的,都是非常孝順的人家。農村人過日子,不求大富大貴,但是都希望日子過得順順利利。傳統文化告訴我們,只有孝了才能順,孝和順是連在一起的。

記得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過一段話,大意是這樣的:如果把一個家庭比作是一棵樹的話,那麼父母就是樹根,子女就是樹梢上的葉子和枝幹。如果想讓整棵樹茂盛,樹梢不枯萎的話,就必須不停的給樹根澆水施肥,否則只要樹根乾枯了,樹梢有再大的能力,也要跟著一起枯萎。我覺得這話說的非常精闢,如果子女不孝敬自己的父母,那這個家庭的日子是不會興旺的。



第二樣是兄弟姐妹之間同心同德。在農村,有很多的兄弟姐妹,因為家庭瑣事或者父母的財產分割不均,而鬧的大打出手,有的甚至鬧出了人命。最近這幾年,有的村子趕上搬遷,農村的房子一下就價值百萬,本來是件好事情,但是卻因為錢,換來了家裡兄弟姐妹反目成仇。


我們鄰村去年搬遷,有個結了婚的閨女,覺得父母的家產也有自己的份,而娘家兄弟卻覺得,結了婚的閨女不應該回家分自己的財產。雙方都想逼著父母認同自己的想法,可是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被逼的上火生病,最後老母親住院花錢遭罪。兄弟姐妹卻因為房子的問題,沒有心情去伺候母親,導致老娘病情加重,差點沒了生命。所以兄弟姐妹之間只有相互體諒,相互關愛,日子才能過得興旺。


第三樣是最基本的,就是夫妻之間一定要處理好家庭關系。夫妻關系是這個家庭的中心,只有夫妻和和睦睦,有商有量,整個家庭關系才能夠和諧。也只有在和睦相處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才會有愛心有孝心。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父母感情和諧,孩子懂事孝順,日子自然過的順利。

我自幼在農村長大,對農村有著不同尋常的依戀。農閑時節,喜歡和街上的老人嘮嘮嗑,一些簡單易懂的俗語,在老人的口口相傳中,格外生動。今天,就「家有三樣,日子興旺」中的「三樣」指的是啥,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有幸認識一位健談的大嫂,家庭和睦,事業有成,兒女孝順。她分享的成功秘訣是:中國人普遍缺乏界限感,作為一個家庭中的老人,不管是爺爺和奶奶,還是外公和外婆,得有老人該有的樣子,作為家中的定盤星,不要過多干涉子女的生活,子女都己成家立業,是非黑白,利弊權衡都懂,至於怎麼生活,人家兩口子會商量解決,老人不要跟著指手劃腳,老兩口種點小菜,喝點小酒,散個小步,拉拉小手,這樣的小日子不好嗎。

兒女成年後,成家立業組建家庭,過日子有自己的料理打算,這時候老人和兒女的關系可以說是朋友,可以常聚,但彼此有獨立的空間。曾經和自己親密相間的兒女,突然間和別人卿卿我我,不要覺得失落,就象小鳥翅膀硬了離開窩一樣,這是正常的自然現象。如果總是圍著父母轉,賴在窩里不出去,估計多少父母會華發早生啊。

作為一個大家庭的成員,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承上啟下的作用很重要,可以說是一個家庭中的中流砥柱,自己的一言一行,關繫到父母的晚年幸福,也在無聲的熏陶著下一代。

老家的二叔是個知書達禮的人,在四爺爺和四奶奶年老時接到城裡照顧,一日三餐,衣食冷暖,都時時放在心上。不管到哪裡去,回到家裡首先到父母的房間里坐坐,看看老人有什麼需要。家裡廁所是過去的那份蹲坑,不是馬桶。四奶奶大便到外面,踩了一腳,自己卻沒發覺,在家裡到處走,等二叔二嬸外出回家一開門,黃金遍地啊。

二叔二話不說,趕緊先把四奶奶腳上的鞋要過來,擦拭乾凈,再給老人穿上。然後開始全家大掃除,掃地拖地好一頓忙活。看到兒子、兒媳忙活不停,四奶奶分辯說:這可不是我乾的,我的鞋乾乾凈凈的,俺兒子剛剛檢查過了。二叔趕緊附合:對,媽,您的鞋乾乾凈凈的,我做證,和您沒有關系。其實,當時家中就四奶奶一個人,而且是小腳,那尖尖的小鞋印,簡直是一目瞭然啊。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父母是千方百計培養的對象,要懂得體諒父母,發奮圖強。時下有這樣一句流行的話語: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後看子、敬父。中國傳統文化里,認為三十而立,就應該有能力敢於去面對一切困難,在你還年青的時候,別人尊重你是看在你父親的面子上的。當你獨立了,你父親老了,別人尊敬你父親是看在你的面子上。通俗的說在孩子三十而立之前,親戚朋友會因為其父母的能力對其兒女也十分尊敬。兒女三十歲之後皆成家立業,親戚朋友會因為孩子所在的位置從而尊敬他的父母。

父母為你如此努力,作為家中的下一代,還有什麼理由沉迷網路,荒廢學業,在該奮斗的年紀選擇了安逸,在該安逸的年紀必定要操勞奔波。抓住青春年少的時光,努力上進,終有一天所有的努力終會生根開花,結出累累碩果。

每個地區可能每個地方的觀念不太一樣,比如小三哥這邊老人常說的三樣就是指:後繼有人、家庭和睦、孝順,有了這3樣,就代表了日子興旺。

1.後繼有人

在農村後繼有人這個觀念到現在還是根骨深刻。在農村後繼有人說的是我們必須要有兒子,沒有兒子的話會在村裡會讓別人瞧不起說閑話,沒有兒子就是以後沒有後人會斷了根。所以在我們農村有了兒子就是一種幸福的象徵。

2.家庭和睦

在農村家庭和和睦睦,是幸福的一種表現。而且家庭瑣事沒有矛盾,相互之間都真心實意的對待親人朋友。往往這種人在村裡一提到他,是人人稱贊的。我們都知道孔子的:以和為貴。自孔子以來我們的民族就形成了"和為貴""親仁善仁"的傳統思想。所以家庭和睦是日子興旺的一種表現。


3.孝順

孝順這個是我國幾千年的一個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是自古以來的一個傳統。所以在農村從小長輩們都教育我們,要懂得感恩要孝順。對待年邁的長輩我們一定要尊敬愛護孝順。在農村老人生病了要及時看病就醫,走不動了要時刻進行看護。所以在我們農村有一個孝順懂事的孩子是人人稱贊的。

我是鄉下小三哥,農村小伙一枚。每個地方的風俗不一樣,不知道你們那邊的"家有三樣,日子興旺"指得是什麼呢?大家一起交流傳統美德。

家庭是組成 社會 的最基本單元,在我國古代倡導的儒家文化中,規定了家庭的各種行為,這些行為成為了一個家庭能否興旺發達的基礎。這也就是農村老人常說的:「家有三樣,日子興旺」的說法來源。

一、家庭和睦 :家庭是由每個人來組成的,這里大的家庭包括祖孫幾代,兄弟妯娌,小的家庭包括一家三口,最重要的是家庭成員和睦,這里所指的家庭成員和睦,包括兄弟和睦,妯娌和睦和夫妻和睦。農村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兄弟不齊心,手裡黃金要變泥。所以兄弟之間如果要是不和睦,家裡的日子是不會興旺的。在任何家庭中家庭成員關系都是最主要的,這個想法願望由來已久,北方有一種傳統是大年三十吃「素餃子」,就是希望家裡的成員在新的一年裡能關系融洽,一家人做到素素靜靜,和諧共處。

二、子女孝順 :儒家文化中認為孝的含義是「善事父母」,只有做到善事父母孝順的人才能具有更高的道德品質,才能讓家裡的日子過得興旺發達,《中庸》里人孝順的要求是,做子女的能尊敬和感恩父母,通過不斷的學習成長保持家風,為家庭取得榮譽才能維護家道興旺,光宗耀祖,光大宗門,這是傳統孝道文化觀念中對子女的要求。所以只有子女孝順才能日子興旺。

三、勤儉持家 :勤儉持家是由兩個字組成,一個是勤,一個是儉,曾國藩曾總結出家庭興旺的幾個觀點都和這兩個字有關,要看子孫後代能幾點起床,是否能勤勞做家務,是否喜歡勤讀書,這些小事都可以看出一個家族的風氣,這些簡單的小事就能決定今後的這個家庭能否興旺。同時從觀察家族的生活狀態是否鋪張浪費、奢侈揮霍無度就能看出今後的家庭是否能興旺。

所以,家庭和睦、子女孝順、勤儉持家這些傳統都成了儒家文化中倡導的優良品質,也是維持一個家庭興旺發達經久不衰的最根本因素,回頭看看總結一下,很多人們所說的富不過三代的家族基本都犯了以上的錯誤。

家有三樣,財來人興旺!

家有三樣,日子興旺,在農村經常能聽到老人們在子女或者孫子孫女們跟前說這樣的話,這話是指引子孫後代人心向善,重情守義,積極向上的一句話。

家有三樣,老人們說家中只要有了這三樣,家裡的日子必定興旺紅火。

第一樣,孝順。百善孝為先,孝道是我們文明古國一直推崇的一個話題,經久不衰。

曾經聽朋友說,她有一個鄰居,家裡的日子特富裕,但照顧生病的婆婆,她從來不假借別人的手,比如雇保姆,以她們家條件,雇保姆太可以了,但這女人說,婆婆辛苦了一輩子,也只有現在才用得著我們孝順她老人家,外人始終是外人,怎及得上親人照顧的舒服。

她還告誡自己的孩子:人要懂得孝順,孝順老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只有懂得孝順,才會有好的福報。

第二,和睦。家和往事興,所有人都知道這句話,和睦的家庭才會有人氣,有財氣,吵吵鬧鬧的家庭,整天籠罩在愁雲慘霧里,財不敢進門。

我姑婆婆自打娶了媳婦,經常和媳婦談心,她說她這一輩子就願意當和事佬,哪個親戚家裡鬧別扭,都是她出頭調解,她告訴媳婦,一個好的家庭,它的首要標準是和睦,家和萬事,家內和平才會家業興旺。

第三,善心。善心是修行的標准。這是古代人的做法,不是說好人有好報嗎?這個好其實就是指善良,今天你的善良讓你幫助了別人,將來你有難處,被你幫助過的人一定會反過來幫你。

我們村有個男人,就是那種心眼太實在的男人,曾經有一次他推車上坡時,村裡有個善心老大爺幫他拉了車子,後來那大爺病了以後,這個實心眼男人經常去探望,他說:大爺是咱村最善良的大爺。

㈡ 敬老愛老先進事跡材料

敬老愛老先進事跡材料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事跡材料的經歷,對事跡材料很是熟悉吧,事跡材料以先進對象的先進事跡為主要內容,以敘事為主要表達方式。擬起事跡材料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敬老愛老先進事跡材料,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敬老愛老先進事跡材料1

XXX,女,漢族,1966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北京市XX區XXX村委會主任。

百善孝為先,自古以來孝順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敬老愛老的人也一直被人們視為榜樣眼學習。XXX就是這樣一位尊老愛老的好領導、好乾部。她作為一名村幹部、一名共產黨員,多年來始終堅持以為民謀利,為民造福,創建和諧社會為己任,在做好村委會工作的同時,更是把敬老愛老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發揮榜樣作用。從思想上重視敬老愛老工作,從工作中上認真落實敬老愛老政策,從生活中真正地踐行敬老愛老的美德,同時教育引導廣大村民增強尊老敬老意識,營造尊老、敬老、愛老的氛圍。

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敬老愛老工作。她常說:「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離不開上一輩人的努力拚搏,正是他們當年的辛勤勞動打下了基礎,我們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為村裡所做出的貢獻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這朴實的話語中,句句都折射著她尊老愛老的崇高精神境界。只要她聽說村裡有老人家庭不和的情況,她都會找到出現矛盾的家庭,和他們促膝長談,解決矛盾,改善關系,教育他們的子女要敬老、愛老,暢通了老年和年輕人之間的溝通渠道, 促進了家風、村風、民風的好轉。

從工作中上認真落實敬老愛老政策。她作為村委會主任,發展村經濟的同時,也不忘把集體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村民。她設身處地的為村民著想,更為老年人著想,實實在在地為老年人辦實事、辦好事,使他們真正感受到了集體的關心和溫暖。

為保障老人在退休後的生活,她多次提議村委會調整老人退休金制度。 2011年開始,全村老人退休生活金標准從每人每個勞動年限15元提高到20元,年退休金發放額將達到660萬元,減輕了退休老人的生活負擔,讓他們能夠老有所養。;她還提議村民代表大會通過了設立長壽獎的決議案,自2010年開始起,凡年滿80周歲、90周歲、100周歲以上這三個年齡段的村民,每月將分別獲得村集體獎勵的200元、300元和500元三個檔次的長壽獎獎金。

為了滿足老年人文化生活需要,她還組織成立了老年秧歌隊、腰鼓隊,配齊了服裝、樂器。在村文化活動中心為老年人配套了棋牌室、乒乓球室、健身器材等服務休閑設施。

從生活中積極地踐行敬老愛老美德。每到春節、中秋、重陽節等傳統節日,她總是親自帶著慰問品走訪老幹部、老黨員、退休老人,祝老人們節日愉快,並和他們親切交談,聽取他們的意見,幫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特別是對五保戶的老人,她更是噓寒問暖,讓他們感受到大集體的關懷。

我村的老幹部XXX,退休後得了腦血栓,不能正常行走,生活不便。XXX經常去看望他,和他聊天詢問他生活上還存在什麼困難等。老人總說:「王主任,您這么忙,還總是來看望我,真是讓您費心了,謝謝您還總惦記著我。」XXX總說:「您作為老幹部,為XXX村的發展奉獻出了自己的青春,我關心您是應該的,有什麼難處就直接和我說,村裡一定盡力解決。」

我村五保戶XXX,無兒無女,年老後喪失生活自理能力,XXX對他的生活更是特別關心,特地以村裡的名義給他請了一個保姆,照顧他的飲食起居等生活。每到春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在大家團圓之際,為了使老人不孤單,能感受家庭的溫暖,她總是抽空到老人家,陪老人多聊一會,給老人包餃子,陪老人一起過節。老人的身體一直不是很好,每當老人生病時,她總是安排車輛接送他去醫院檢查,並買水果等親自探望。老人由於長時間呆在家裡,很少有機會能夠出去遊玩,她為了怕老人悶,特意安排村民小組的人員每隔一段時間就陪同老人前往香山植物園、頤和園、鳥巢、水立方等地方走走看看,調整心情,同時感受北京的發展變化。XXX以無微不至的關懷,使老人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摯愛親情。

XXX就是這樣,無論是思想上、工作中還是生活中,她都心繫老人、尊敬老人,為老人著想。在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各種惠老政策,在發展經濟後,多為全村的老人辦實事、謀福利。在生活中,從自身做起,以和風細雨的方式,把溫暖送到老年人的心坎上。讓全村每一位老年人都心情舒暢,家庭和睦,安享晚年幸福,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她的敬老、愛老之心在全村營造出良好的關愛老年人的氛圍,推進了全村尊老愛老工作,樹立了敬老、愛老之風。

敬老愛老先進事跡材料2

1963年7月出生,是一名在梅庄鎮敬老院工作近三十年的工作人員,在這些年的工作中,我把五保老人當作自己的親爹娘,為老人們端屎端尿,梳頭洗衣,祝壽搞活動、拉家常曖人心,把敬老院當作自己的家。在社會上贏得了廣泛贊譽,也得到了敬老院領導和市、縣民政部門和鄉政府、敬老院的多次嘉獎。

一、紮根敬老院,勇挑重擔

自1980年以來我在社辦桔子農場工作了四年,因為政治思想好,工作積極,人緣好,熱心公益事業,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984年10月梅庄鄉興辦敬老院,我毅然辭去了人人羨慕的企業工作,第一個勇躍報名競崗,主動向鄉鎮主管領導提出申請,憑著過去幾年工作上的優秀表現和對民政工作的敬業精神,加上朴實、憨厚,心地善良的性格,我光榮地成為了敬老院的一名工作人員。從此,我走上了梅庄鄉敬老院工作人員的崗位,,當時面對由老養豬場改建的敬老院,幾間破舊而年久失修的土磚瓦房和20多位大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我沒有退卻。但是,沒想到卻遭到了公婆和丈夫的`反對:「你怎麼這么傻,放著舒適安逸的企業工作不幹,偏偏攬上這種伺候老人的繁鎖活兒,這種苦差事別人躲還來不及,你還自己一門心思往裡鑽。」可是一想起那些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的孤寡老人,我鼻子就發酸,清楚知道自己責任重大,已經下定了決心不會輕易改變,就竭力說服丈夫與家人,默默地挑起了為老人服務這副沉重的擔子,無怨無悔地奉獻著自己的熱情和愛心,而且,一干就快三十年……

我27年如一日,既是炊事員、服務員,又是護理員,全心全意為五保老人服務,認真履行工作崗位職責,遵守敬老院的各種制度,從二十一歲參加工作以來,至今從沒離開過敬老院,所有的節日都是在敬老院陪老人過的,我沒有休息日,節假日,哪怕是頭痛腦熱,也不願請病假而耽誤了工作。為了便於工作,更好地照顧老人,我把家搬到了敬老院。前些年,丈夫經不住了我的軟磨硬泡,也成為了一名敬老院合同工,和我一起為敬老院的老人服務。雖然在市場經濟潮流下,在經濟日益增長的今天,我們夫婦倆的工資加起來也不足一千元,但我們很知足,因為我們愛這份工作、愛這些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金錢不是成能的。再回頭想想剛參加工作時只有三十五元錢,五年後才增加到六十元,而現在我們都加到了五百多元,縣民政部門每月還有近百元的補助,政府部門不是在越來越重視我們,增加了投入嗎?而且,我的兒女都已長大成人,或許是耳聞目染,受到家庭的熏陶和我們的教育,從小就和老人們生活在一起的緣故吧,只要一回家,就會幫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陪老人聊天,更令我自豪的是,在這個普通家庭成長的兒子,也很爭氣,在全國重點大學畢業後,現在北京繼續攻讀研究生。我想美滿的家庭,幸福的生活,無私的愛心、愉快的工作,不就是人生的一大筆財富嗎?

二、甘當「好閨女」,奉獻愛心

在27年的工作中,我用至親至愛的博大愛心,像對父母一樣對待院民,不僅讓她們在生活上得到滿足,而且她們在精神上得到撫慰充實,入院的老人們多數是膝下無兒無女,窮苦了大半輩子,都是一些「特別可憐的人」,讓他們的晚年多享清福感受黨和政府的溫曖和關愛,這就是我的崇高信念和理想,我也是無怨無悔執著追求著這個目標。

剛接觸敬老院的工作,那時候自己還年輕,除了自身在管理服務知識方面要學習以外,更要摸索一些關於老年人心理撫慰、醫療保健、護理醫學、做思想工作等方面的科學知識,才能勝任這件平凡的工作。沒有任何管理經驗,要讓臨時組建的這個特殊的大家庭,和諧圓滿,那是談何容易的事!建院初期,如同白手起家,缺這少那,加之老人們本來性格怪癖,且早習慣了單身生活,剛從各村組送來的20多位五保院民,都是喪失勞動能力、生活無法自理的孤寡老人,性格各異,生活習慣自由懶散,甚至有部分院民性格偏激、暴躁、心理變態、連說話都很難說在一起,院民之間橫挑鼻子豎挑眼,發生口角那是常事。我常常在夾縫中受冤枉氣,暗地裡不知流了多少眼淚。但是我不灰心,用慈善和寬容對待責備和抱怨,將委屈和辛酸化為動力,很快的被磨礪出息了,沒有氣餒,反而面對現實更加堅強了起來。我不歧視、不放棄、不拋棄任何一位五保老人,與院民足膝談心,從溝通入手,苦口婆心的講道理,解疙瘩,疏導矛盾,化解怨氣:「大家今天能夠在這里相聚,這是緣分,來到這里我們就是一家人,大家應當多一份諒解,多一份互助和關愛,一起珍惜集體生活才對,互幫互肋,創造和諧,共度寂寥的晚年才是。」熱心腸的簡單話語,重復一百遍,一千遍,也會使老人們冰冷的心得到融化,加上我的慈善、勤勞和細心,不知不覺中,大家把這里當成了「家」,院里的人際關系有了微妙的改善,我很快成了大家的「好閨女」,院民們精神上的主心骨。

人一老各種各樣的毛病都會冒出來,生活完全能自理的不多。為了讓這些老人都能過上幸福的晚年,我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做他們的孝順女兒。

多年前,有一位68歲的老人徐治平,因不小心摔了一跤而癱瘓,到了敬老院後,我每天親手奉茶倒水、洗澡換衣、翻動身體、端屎端尿,不厭其煩。見他衣服單薄,專門為他做了條厚棉褲,買了兩個熱水袋送給他。每次吃飯總是先喂完他以後自己再吃,天氣好就背著他出門躺在搖椅上曬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經過三年的精心照料,老人的下身竟一天一天好起來,不僅能坐上輪椅,還能撐著兩根拐杖站起來挪動,老人感激地說:「你不嫌臟不嫌苦,真比親閨女還要親啊!」後英和徐桂枝老人也都是偏癱病人,她們的生活完全是由我來護理,她們經常情不自禁地說:「你的心眼真好哦,是你讓我活在世界上,得到了人間的關愛,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我死後都會保佑你們全家的。」

還有一位叫萬月德的老人,進院時已有88歲,她給了我永生的記憶和工作的熱情。因為她年事已高,小便經常失禁,幾乎每天晚上都尿床。晴天我就幫她曬,雨天就幫她烘,被單天天洗,冬天和雨季就給她准備兩套棉被、床單,有時甚至得換上三套,敬老院的不夠,就拿出自己當年陪嫁時娘家做的新棉被和床單。當時我才二十多歲,她老人家比我的奶奶年紀還大,我又怎能讓老人在世的最後幾年時光受苦呢?正是因為我無微不至的照顧,幾年後,老人臨終前用「你真是活菩薩啊,你要活120歲!」的祝福話語來表達對我的深深感激,她的感激給了我工作的肯定和信心,她的音容笑貌也一直浮現在我的腦海。

像這樣的例子,連我自己也記不清到底有多少了。現在敬老院里的70多位五保老人一半以上有各種各樣的殘疾,耳聾的、眼睛失明的、害爛腿流膿血的、大小便失禁的,患癲癇病、腦癱的……我把每一位孤老都當作自己的親人,既當好服務員,又當醫生,還要當護理員,在每一位老人身上,都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從而換來了老人們的信任和愛戴。孫火秀老人又聾又瞎,與大家難以交流,基本上是足不出門,生活很難自理,她的生活起居,一日三餐都是由我來照顧,所需的生活用品總是我丈夫從街上給她捎來,但是,只要我大聲和她說話,她大概還是能明白我的意思,只要我又空,就去房間陪她坐坐,消除她的寂寞,鼓勵她經常出門溜達溜達,增強她生活的信心和勇氣,老人現在逢人就嚷:「多虧了鳳香啊,真苦了她,硬是個好閨女哦,沒有她,我真不知道怎樣活哩······」我院的胡金枝老人雖然年紀不老,還不到五十歲,卻是一個白痴患者,生活基本上不能自理,吃飯,穿衣,洗臉梳頭,洗衣曬被都要人照顧,我自然是義不容辭。她是又瘋又傻,天不怕地不怕,唯獨我說的話倒能聽會去做,在我面前就像一個乖孩,跟著我後面一個勁的喊「媽媽」。

76歲的傑崗村老人唐菊花突然患腦血栓,因年歲已高,醫院已無回天之力,白天派專人看護,晚上我親自守護在老人身旁同睡一炕,為老人打針、喂葯喂飯、洗澡擦身,端屎端尿。在唐菊花老人臨終之際,我把老人身上的衣服一件件脫下來,又一件件把裝老衣服給老人穿上。出殯的時候又是我給老人燒紙、扔「紙錢」。做為新時代的敬老院的工作人員,我深知這樣做沒有用,但是給了全體老人一個很好的安慰。去年88歲的老人胡細發,老人是正常的自然死亡,她在彌留之際把我叫到床前,從懷里摸出一個包了幾層布的包,裡面有1200元錢,這是老人一生的積蓄。老人對我說:「1000元錢留給咱村裡的父老鄉親和敬老院的老人喝杯水酒,另外200元留給你,你對我這么好,今生不能報答了,這200元錢算是我對你的謝意吧。」說完,老人安詳地去了。還有的老人是在喂葯喂水時就倒在我的懷里,每一位老人臨終前的眼裡都飽含著幸福的目光,臉上洋溢著滿意的微笑。對每一位去世的老人,我都要為他們理好發、剪盡指甲、洗好面、掏盡耳朵,親自捧上骨灰盒,每到清明節,還要為這些去世的老人祭掃,27年來,我先後為四十多位位老人守靈送終。在我眼裡,敬老院的老人都是爹和娘。

三、勝似「一家人」 , 傾注真情

現在我都奔五十的人了,大半輩子都獻給了敬老院,獻給了這里的老人。面對這些無兒無女的老人,我把愛傾注在這些孤寡老人身上。和老人同吃住,共生活,我對老人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和她們是血脈相連,心靈相通,哪怕我去辦事,離開敬老院一天,都會對他們念念不忘,無比牽掛。

凡是到敬老院來的老人年齡都較大,身體多病又無兒女照顧。我總是把這些老人當做自己的親人來對待,像兒女一樣照顧老人們的生活起居,傾注自己的真情。做飯、洗衣、護理系於一身。不斷改善飯菜花樣及質量,每天徵求老人們的口味,盡量讓他們吃飽、吃好,直至絕大部分人的滿意。堅持做到每日三餐不吃重茬飯,平常餐桌上四菜一湯,頓頓保證吃上肉;每年大年初一為老人包餃子已成慣例。堅持每天打掃室內外衛生,每周為老人們換洗一次衣服,每季拆洗一次被褥,床鋪收拾的乾乾凈凈,環境衛生整潔;每月組織老人們檢查一次身體,對少數身體較弱的院民,請求衛生院安排醫護人員上門檢查,及進把握老人們的健康狀況。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使院民冬不著涼,,夏不中暑。老人生病,按照醫療救助程序隨時安排入院治療,一旦有個頭痛腦熱的,不分白天黑夜,總是我親自陪老人到醫院求醫抓葯。

當老人們不順心的時候,多說服、多談心,拉近與老人之間的距離,了解老人們的心聲,想她們之所想,急她們之所急,通過組織的一系列活動,增強了院民之間的團結。定期組織院民參加娛樂活動,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陶冶老人們的情操。召開座談會是一個既方便,又實際的好方法,讓老人們說出她們的願望、心聲;每天組織老人們收看適合他們情趣的電視節目,讓老人們喜笑顏開。我發現部分院民不僅喜歡唱花鼓,唱民歌,還會吹鎖納、笛子,拉二胡。為了發揮她們的特長,我就向院領導建議,託人進城買來了樂器,組織老人編排一些簡單的娛樂節目,召集院民在一起自娛自樂,陶冶了她們的情操,營造了和諧家庭的氛圍,使他們感受大家庭集體生活的愜意。

如今社會上的老人講究「做壽」,這些無兒無女的老人也很羨慕別人過生日,我就把老人們的生日寫在紙上,貼在辦公室的牆上。每當有老人過生日,我們都精心准備,買來生日蛋糕,做上十多個可口的菜餚和大家一起為老人祝壽,讓壽星接受在場所有人的祝福,高興、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宴會上傳出陣陣歡聲笑語,老人們享受天倫之樂,感到大家生活在一起勝似「一家人」。

四、組織「大生產」 , 改善生活

開始敬老院老人的生活還十分艱苦,一日三頓能吃上就算不錯了,根本談不上吃好。為了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在院長的號召下,我帶領幾位生活尚能自理又有點勞動能力的老人,開荒種田,發展副業。常年依照節氣輪種瓜、豆和各種蔬菜,地不空閑,基本上解決了一部分人的蔬菜自給;還在敬老院的四周栽植了許多葡萄、桔子、柚子和花草,既美化了環境,又增加了收入;在房前屋後築起了雞舍和豬圈,充分利用剩菜剩飯和爛菜葉,每年養幾十隻雞,餵了幾頭豬,其中雞肉、雞蛋用於老人們生病、過節、過壽改善伙食,肥豬還出售過幾頭,用於補充經費不足。通過大家辛勤的`生產勞動;改善了生活條件,也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水平。

除了讓老人們衣食無憂外,我還讓老人們心情愉悅,把「養」的含義拓寬。敬老院里有一塊閑置地,我帶著老人們把土地平整好,鋪上方磚,作為休閑運動場,旁邊種上花草。在工作之餘,與老人們一起來這里散步、聊天、拉家常,有說有笑,讓老人們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老人們在這鍛煉身體跑跑步,給花草澆澆水,生活得有滋有味......有人問,你與老人們朝夕相處,覺得最開心的事是什麼,最煩惱的是什麼?我總是微笑著說:「我覺得與老人們一起生活很開心,照顧老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最煩惱的時候是老人害病的時候,因為我非常擔心和著急。」

這些年來,在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在鎮政府和院領導的正確領導下,我和同事一起,本著以人為本、營造和諧環境,讓老人們的精神和物質生活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宗旨,無私奉獻,用真情去溫暖五保老人的心靈,以不懈的努力將敬老院的工作料理的井井有條、紅紅火火。如今的敬老院舊貌換新顏,建院時一無所有,而如今發展建設擁有房屋40餘間,建築面積1200多平方米,佔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規模的敬老院;硬體設施齊全,軟體建設達標,環境優美,院里院外干凈整潔,老人們和睦相處,彼此間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她們真正在這片土地上紮下了根,這里已經名副其實的成為了老人們安度晚年的幸福家園……

我多年來為敬老院事業所付出的辛勤勞動和真情與汗水,得到了院內老人和社會的認可。在老人們的嘴邊有這樣一句話:「鳳香,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有這樣好的閨女,俺們知足了。」

;
閱讀全文

與孝順的女兒給咱村樹立榜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送父母什麼茶葉最好 瀏覽:368
父母銷戶如何將兒媳戶口轉回原籍 瀏覽:211
買了貴的鞋子怎麼樣不讓父母知道 瀏覽:190
老年人摔倒後嘔吐昏迷 瀏覽:540
退休返聘人員可以體檢嗎 瀏覽:934
去了外地怎麼領退休金 瀏覽:123
去老年公寓帶什麼好 瀏覽:212
教師退休有退休金么 瀏覽:787
80歲老人的狗上狗證多少錢 瀏覽:203
2018山東教師工資最新出爐退休教師 瀏覽:496
父母尋親怎麼找到親人 瀏覽:123
2018年重陽節慰問老人活動 瀏覽:932
60歲的女人為什麼同房陰遒痛 瀏覽:168
孝敬父母你會怎麼辦 瀏覽:911
三大養老金體系 瀏覽:984
老人白天咳嗽是什麼原因 瀏覽:173
長壽花剪太短怎麼回事 瀏覽:873
黑龍江退休人員一八年漲多少錢 瀏覽:736
父母不在了智障姐姐怎麼辦 瀏覽:858
灌雲養老金什麼時候發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