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有關重陽節的小品4人

有關重陽節的小品4人

發布時間:2024-10-18 08:29:43

1. 方言小品

《戲劇與方言 》

侯寶林 郭啟儒

甲:做一個相聲演員啊,可不容易。

乙:怎麼?

甲:起碼的條件兒,得會說話。

乙:這個條件倒很容易呀,誰不會說話呀?

甲:說話跟說話不同啊。

乙:怎麼著?

甲:你看一般人說話:只要把內容表達出來,讓對方領會了就行啦。

乙:哦,那麼說相聲的呢?

甲:相聲它是藝術形式啊,就得用藝術語言。

乙:噢。

甲:它這個藝術語言跟一般人說話有很大的不同。

乙:是啊?

甲:相聲的語言哪,它必須得精煉。

乙:哎。

甲:您看我們表演,說的是北京話。

乙:是啊。

甲:我們說的北京話不是一般北京話,是精煉的北京話,是經過了提煉,經過了藝術加工。

乙:相聲台詞兒啊,就是語言精煉。

甲:哎,相聲語言的特點呢,就是短小精幹而邏輯性強。

乙:對。

甲:您看我們說的北京話,外埠觀眾他也聽得懂。

乙:噢。

甲:這怎麼回事?經過了藝術加工了。

乙:哦。

甲:不像一般北京人說話那麼啰唆,什麼名詞、副詞、代詞、動詞、語氣詞、感嘆詞用得那麼多,啰里啰唆一大堆。

乙:那麼您給舉個例子,要用這啰唆的北京話怎麼說?

甲:啰唆北京話?那比如說吧,哥兒倆,住一個院里,一個在東房住,一個在西房住。夜間都睡覺啦,忽然間那屋房門一響,這屋發覺啦,兩個人一問一答,本來這點兒事幾個字就能解決,要用老北京話能說得啰里啰唆一大堆。

乙:怎麼說?

甲:比方說夜間了,都睡覺了,忽然間那屋屋門一響,這屋發覺了,「喲嗬!」

乙:「喲嗬」?

甲:啊!先來個感嘆詞。

乙:你瞧瞧這個。

甲:「喲嗬?那屋『咣當』一下子門響,黑更半夜,這是誰出來啦?一聲不言語呀,怪嚇人的。」

乙:嗬!這一大套啊。

甲:這回答也這么啰唆啦!「啊,是我,您哪,哥哥,您還沒歇著哪?我出來撒泡尿。沒有外人,您歇著您的吧,甭害怕,您哪。」

乙:這位比他還啰唆。

甲:這位還關照他呢。

乙:還要說什麼?

甲:「黑更半夜的穿點兒衣裳,要不然就凍著可不是鬧著玩的,明兒一發燒就得感冒嘍。」

乙:嗬!

甲:這說:「不要緊的,哥哥,我這兒披著衣裳哪,撒完尿我趕緊就回去,您歇著您的吧,有什麼話咱們明兒見吧您。」

乙:這夠多少字啦?

甲:三百多字。要用精煉的北京話,說這點兒事情,分成四句話,用十六個字就解決問題。

乙:一句話用四個字?

甲:哎。

乙:怎麼說呢?

甲:那兒屋門一響,這兒發覺啦,一問:「這是誰呀?」

乙:四個字。

甲:回答也四個:「是我您哪。」「你干嗎去?」「我撒泡尿。」

乙:哎!這個省事多啦。

甲:您聽這個省事啊?還有比這省事的呢。

乙:哪兒的話?

甲:山東話。山東人要說這點兒事情,同是四句話,用十二個字就行啦。

乙:十二個字……噢!三個字一句啦?

甲:哎。

乙:怎麼說呢?

甲:山東話啊。那兒屋門一響,這兒發覺一問:「這是誰?」(學山東話)

乙:嗯,三個字。

甲:回答也三個字:「這是我。」「上哪去?」「上便所。」

乙:嘿,這個更省事啦。

甲:不,還有比這省事的。

乙:哪兒的話?

甲:上海話。

乙:上海?

甲:上海人說話呀,八個字就夠了。

乙:噢,兩個字一句。

甲:哎。

乙:那怎麼說呀?

甲:那兒屋門一響,這兒發覺一問:(學上海話)「啥人?」「我呀。」「啥去?」「撒尿。」

乙:嘿!這有點兒意思,省事多嘍。

甲:不,還有比這省事的哪。

乙:還有比這省事的?哪兒的話?

甲:河南話。

乙:河南?

甲:哎,河南人說話,說這點事情,四個字就解決。

乙:一個字一句?

甲:哎,

乙:那怎麼說?

甲:那兒屋門一響,這兒發覺一問:(學河南話)「誰?」「我。」「咋?」「溺!」

乙:嗐!您說的是各地的方言。

甲:哎,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各地有各地的藝術。

乙:是啊。

甲:說相聲就用北京話。

乙:那是啊,相聲是北京的土產嘛。

甲:對,可是不歸土產公司那邊兒賣。

乙:地方劇的一種。

甲:是嘛。北京的地方戲曲:相聲、單弦、京戲。

乙:京戲,就帶著地名兒哪嘛。

甲:是嘛,京戲。它不管劇中人是什麼地方人,他唱出來也是按照北京音,北京味兒。

乙:是!

甲:比如說京劇唱《空城計》。

乙:主角兒是諸葛亮。

甲:諸葛亮念白是這味兒,「把你這大膽的馬謖哇!臨行之時,山人怎樣囑咐與你,叫你靠山近水,安營紮寨,怎麼不聽山人之言,偏偏在這山上扎營,只恐街亭難保!」

乙:嗯!是北京味兒。

甲:原來諸葛亮不是北京人。

乙:諸葛亮是山東人呢。

甲:山東人說話什麼味兒?

乙:什麼味兒?

甲:山東人說話都這味兒:(學山東話)「喂,我說三哥,你上哪兒去啦?」「哎,我上北邊兒。」「上北邊兒干什麼去啦?」「上北邊那個地場找個人。你沒事嗎?咱一道去要吧。」

乙:這就是山東話呀。

甲:可京戲里的諸葛亮,一點兒這味兒也沒有。

乙:那是怎麼回事啊?

甲:有這味就不好聽啦!諸葛亮坐大帳,拿起令箭一派將,山東味兒的,(學山東話)「哎,我說馬謖哪去啦?馬謖上哪個地方去啦?哎,馬謖聽令。」馬謖過來,「啊,是!」

乙:也這味兒。

甲:「叫你去鎮守街亭,你可敢去呀?」「丞相你說什麼?不是鎮守街亭嗎?小意思,沒大關系,告訴你說吧,交給我你就X(左貝右青)好吧!」「哎,馬謖我告訴你說,那個街亭雖小,關系重大!街亭要是一丟,咱們大家全都玩完啦!」

乙:這像話嗎?

甲:是嘛,要這味兒就不行了嘛!

乙:要這么唱就不叫京戲啦。

甲:哎,京戲不管劇中人是山東的,山西的都不管。

乙:劇中人也有山西人哪。

甲:有啊,關雲長。

乙:是啊。

甲:你比如京戲唱這個《古城會》。

乙:啊,關公戲。

甲:關公唱這個「吹腔」,唱起來是這個味兒。

乙:怎麼唱啊?

甲:(學唱)「叫馬童,你與爺忙把路引,大搖大擺走進了古城。」

乙:京字京韻。

甲:一點兒山西味兒也沒有啦。

乙:對。

甲:叫板也是這樣,「馬童,抬、刀、備、馬!」

乙:有勁。

甲:可是山西人說話沒這么硬。

乙:山西人說話什麼味兒啊?

甲:說出來那麼溫柔、那麼緩和、那麼好聽,山西人說話都這味兒,(學晉中話)「老王,你上哪兒啦?近些來生意很好吧,沒有事到我們家去吃飯吧!」

乙:哎,這個語言呢,非常的柔和。

甲:哎,京戲里頭關雲長要這味兒,可就沒勁兒啦。

乙:那是啊。

甲:一叫板,(學晉中話)「馬童,抬刀帶馬,咱們一塊兒出去吃飯吧。」

乙:嗐!也沒有這么唱的呀。

甲:是吧?

乙:啊。

甲:各地的地方戲呀,都是按照當地的方言去發展。

乙:是。

甲:北方的這些地方戲呀,我們北方人都聽得懂。南方人有時候聽著差一點兒。

乙:是啊?

甲:它是語言關系。

乙:對呀。

甲:到南方啊,有很多劇種,我們北方人聽不懂。

乙:是嗎?

甲:到上海,有滬劇呀。

乙:上海本灘的。

甲:哎,滬劇!你要不懂上海話,你就不知道他那兒說的什麼話。

乙:是嗎?這滬劇您會唱嗎?

甲:會唱啊。

乙:您可以唱幾句。

甲:這兒唱兩句?這兒唱兩句有人聽得懂嗎?

乙:您唱兩句。

甲:南方人聽得懂。

乙:對。

甲:北方人聽不懂。

乙:您唱。

甲:唱出來這味兒:(學唱)「我與你是兩……」這什麼詞兒這是?

乙:我不知道。

甲:你不懂上海話。

乙:對,這聽不懂。

甲:我去過上海,剛一到那兒的時候,我也不懂。

乙:是啊。

甲:不知道他唱的是什麼,慢慢學,就行啦。你要是不學上海話,在上海呆著,那可別扭啦。

乙:是啊?

甲:說話就鬧誤會,人家說是這么一個意思,你體會呢,另外一個意思。我剛到上海那兒,我到理發館去刮刮臉,洗洗頭吧。哎,鬧笑話啦。

乙:怎麼?

甲:它名詞不一樣啊。

乙:刮臉?

甲:刮臉,他們叫「修面」。

乙:修面。

甲:哎,到上海我修面。

乙:修面?

甲:就是刮臉。

乙:洗頭呢?

甲:洗頭啊?那你一聽就得害怕!

乙:怎麼?

甲:他們叫「汰頭」。

乙:打頭?

甲:洗什麼東西都叫「汰」。咱們說「洗一洗」,他們說「汰一汰」。

乙:洗什麼就叫「汰」。

甲:哎。

乙:咱們洗洗手絹兒。

甲:叫「汰汰絹頭」。(學上海話)

乙:什麼?

甲:「汰汰絹頭」。

乙:噢,汰汰絹頭。洗洗大褂?

甲:叫「汰汰長衫」。(學上海話)

乙:汰汰長衫。

甲:哎,長衫。我剛一到上海的時候,我想我得刮刮臉呢,我就到理發館去啦。我說:「掌櫃的,你給我拾掇拾掇這個。」(指頭)

乙:你干嗎還比劃著說呀?

甲:我怕他聽不懂啊。

乙:人家怎麼樣?

甲:樂我啦。(學上海話)「好格,儂坐屋來呀。」我說,「什麼?」「讓儂坐屋來。」我坐屋裡?我說,「我沒在街上啊?是在屋裡哪。」他說,「是要儂坐屋來。」

乙:怎麼句話呀?

甲:喔,是讓我坐下。坐下怎麼叫「屋裡」呀?

乙:言語不同嘛。

甲:哎。給我刮臉。刮完臉呢,把椅子推起來,我在前邊這兒坐著。

乙:是啊。

甲:他在後邊兒站著啊,他指著我腦袋問我。

乙:問什麼?

甲:(學上海話)「喏!儂汰一汰好不哦?」

乙:要打你。

甲:我一想解放以後不準打人啦!在這兒刮刮臉還得打我一頓哪?

乙:你可以問一問他呀。

甲:是啊,我很不高興地問他了,「你是就打我一個呀?還是來的幾位全打呀?」

乙:他說什麼?

甲:他說啦,「一樣了,統統汰了。」

乙:統統打?

甲:我一想統統全打呀?

乙:您怎麼樣?

甲:咱也別給破壞這規矩呀。「哎……那就打吧!」一會兒給我洗頭、吹風,臨完拿鏡子一照,告訴我,「好啦!」

乙:好啦?

甲:我說:「好了您怎麼不打我呀?」

乙:他說什麼?

甲:(學上海話)「汰過啦!」

乙:打過啦?

甲:「打過啦,我怎麼一點兒不疼啊?」

乙:嗐。

甲:你說鬧多大笑話。

乙:說的是啊。

甲:他不懂話嘛。

乙:對,這就要吃虧。

甲:慢慢學就行啦。你要不懂南方話,越劇多好啊,你聽不懂啊。

乙:越劇是紹興戲。

甲:紹興戲呀,那唱出來那調子多好聽啊。

乙:是啊。

甲:哎,可是非得懂話。唱出那味兒可好聽。

乙:越劇?

甲:越劇呀!唱出這味兒。

乙:你唱兩句。

甲:(學越劇)「天花傳播快如飛,傳到東來傳到西,空氣之中能散布,一經染病便難醫。」

乙:哎,好聽!

甲:後來我喜歡學。我最愛聽的就是《梁祝》。

乙:梁山伯、祝英台。您會唱嗎?

甲:會唱。

乙:您唱兩句兒。

甲:一個人兒唱沒意思。

乙:怎麼?

甲:梁山伯、祝英台得倆人兒啊。

乙:那我幫您唱,唱吧?

甲:那可以啦。你來小生。我唱那個女的——祝英台。

乙:我這兒梁山伯。

甲:哎。「儂兩個在這兒唱啊。儂是梁山伯,我是祝英台。」(用紹興方言)

乙:對對,咱們唱哪點兒啊?

甲:咱們就唱「弔孝」那點兒。

乙:給誰弔孝啊?

甲:給梁山伯弔孝啊。

乙:那……這幕里頭沒有我啦?

甲:也可以有你呀。

乙:有我?

甲:啊,你在那床板上停著。

乙:噢!死的?

甲:啊。(用紹興方言)「儂也來戲唱。」

乙:那我還唱個什麼勁兒啊?去活的呀?

甲:活的?你連話都不懂,一句也不會唱,你活的了嗎?那個!再者說,真要唱你這模樣?唱小生也不好看哪。你就來死的吧。

乙:那麼就聽你這段唱。

甲:哎,你就來這道具。

乙:我就來那死梁山伯?

甲:對。

乙:那我得躺這兒吧?

甲:哎,別躺下呀?

乙:我不死了嗎?

甲:那你也立在這兒。

乙:死了還立著?

甲:因為咱們這不是「立體藝術」嘛。

乙:哎,特別。唱吧!

甲:(學唱)「梁兄,梁兄,梁兄啊!」你這死人,你還晃悠啊?

乙:這是咱們兩個人的感情。

甲:噢,死人還有感情啊?沒有。

乙:沒有動作?

甲:哎!

乙:那您唱吧。

甲:(學唱)「一見梁兄魂魄消,不由英台哭號啕。樓台一別成永訣,前世無緣同到老。我只望天從人願成佳偶,誰知道姻緣簿上名不標。」

乙:嘿嘿!

甲:你樂什麼呀,你別樂啊。你聽這個字啊,你聽不懂。

乙:哎。

甲:它非得用人家這個方言,唱出來才好聽。

乙:是啊。

甲:你比如說這句詞。

乙:哪句呀?

甲:「我還當笙簫管笛來迎娶,」那人家唱起來呢,字就變啦。

乙:怎麼唱?

甲:(學唱)「我本當笙簫管笛來迎尺。」

乙:不是娶嗎?

甲:哎,要唱這個「來迎尺」。

乙:啊,得這么唱。

甲:哎,唱出來好聽啊。

乙:噢!

甲:你用北京字唱出來不好聽啊。

乙:是嗎?

甲:(用普通話唱)「我還當笙簫管笛來迎娶。」

乙:是不好聽。

甲:它南方的藝術就得用南方話。

乙:對嘍。

甲:還有一種彈詞。

乙:彈詞是蘇州的地方劇呀。

甲:非得用蘇州話才好聽。

乙:是啊。彈詞你也會嗎?

甲:會唱。

乙:那你唱兩句兒。

甲:我這兒唱?有人懂嗎?

乙:也許有人懂啊。

甲:北方人多。這樣,先把詞兒介紹一下。

乙:對,把詞兒介紹介紹。

甲:我唱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

乙:啊,什麼故事?

甲:《林沖發配》。

乙:野豬林?

甲:哎。回頭我一唱這字可就變了,大家聽不出來啦。懂南方話的能聽出來;北方人就聽不懂了。我先用北方話把這個詞兒介紹一下。大家注意聽啊,要記住啊。啊,最好能記錄的盡量記錄,那麼聽完以後咱們就分組討論啦!

乙:嗐!這不是聽報告哪?

甲:啊?

乙:這有什麼討論的呀?

甲:沒必要討論?

乙:沒有必要討論。

甲:那好吧,那聽完了就自由活動吧。

乙:嗐。您把這詞兒介紹出去。

甲:《林沖發配》。

乙:哎。

甲:林沖剛一出東京,第一句詞兒,

乙:什麼詞兒?

甲:「無端受屈配滄城,好一似虎落平陽鳥失群。一別東京何日返?我此仇不報枉為人。」

乙:這么四句。

甲:哎,唱出來是這樣。(學唱評彈)「無端受屈配滄城,好一似虎落平陽鳥失群,一別東京何日返?我此仇不報枉為人。」哎?鼓掌的人不多呀?鼓掌的人都是南方人!北方人還是沒聽懂。

乙:哎。

甲:南方人聽著好。哪一點不對,請南方朋友提提意見,哪點兒不對您盡管說。啊,是腔調是韻調?哪點兒不對您告訴我,別客氣!哪位要說我唱的不對!

乙:怎麼樣?

甲:那……你來唱。

乙:啊?

甲:管保比我唱的好。

乙:是嘍!就咱們唱。

甲:啊,我們唱啊,很困難。我們是北京人呢,

乙:是啊。

甲:學的是蘇州話呀,難啦。我們這個嘴呀,很吃力的。

乙:喔,用勁。

甲:哎,還學著不完全像,吃力呀。

乙:是啊。

甲:您比如說這句詞兒吧,

乙:哪句呀!

甲:「可恨高俅用毒謀」。你要用北京話說,我們嘴上一點兒也不吃力——「可恨高俅用毒謀」;要唱這彈詞用蘇州字,我們嘴上就吃力了。唱出來得這個樣。

乙:怎麼唱?

甲:(學唱)「可恨高桔(俅)」。

乙:不是「俅」嗎?

甲:「不是,桔!」(學唱)「用毒謬(謀)」。

乙:謀啊!

甲:「謬」!「害得我,披枷戴鎖配滄揪(州)」

乙:州啊!

甲:是「揪」。

乙:嗬。

甲:非得這樣它才像那個字。

乙:是啊?

甲:北方人學南方的就這么費勁。可是南方人你讓他學京戲呀,也很費勁。

乙:費勁?

甲:上海人唱京戲?他也不好聽。

乙:我聽著也有唱的不錯的呀。

甲:上海的名演員,名票?

乙:啊。

甲:那功夫大啦。

乙:噢。

甲:他得學北京話。按照北京音唱京戲,他才好聽。要用上海話唱京戲那絕對不好聽。

乙:上海話好聽啊?

甲:上海話?有的人講話好聽。婦女講話好聽。有時候你走街上,看見兩個上海婦女,人家在那兒說話,你在旁邊聽著,對話也是很美。

乙:是嗎?

甲:不但是發音美,你在旁邊看著,連她那個表情顯得那麼活潑。

乙:喔?您來來。

甲:兩個人碰到啦,(用蘇州話)「你到啥地方去啦?」「大馬路白巷白巷!」「依到我此地來吃飯好啦!」「我勿去格!」你聽這話蠻好聽吧?

乙:哎,音調蠻美的。

甲:那你要用這話唱京戲,它就不好聽啦。

乙:是啊?

甲:念出白來不是味兒啊。你比如說唱《硃砂痣》。

乙:這是老生戲呀。

甲:老生叫板有一句白。

乙:什麼詞兒?

甲:「丫環掌燈,觀看嬌娘。」用北京話說就是「丫頭,點個燈來,看看新娘」。

乙:是啊。

甲:要用上海話一說,這字就變啦。

乙:喔,字音就變啦?

甲:變啦。丫頭啊,上海話叫「烏豆」。

乙:什麼?

甲:(學)「烏豆」。

乙:烏豆!

甲:「烏豆」干嗎呀?(輕聲地)「烏豆」。

乙:掌燈。

甲:掌燈?上海話說「拿一把燈火來呀!」

乙:噢,拿一把燈火來。

甲:「看看」,上海人說「覷覷」,「覷覷」,「覷覷」!

乙:噢。

甲:比如說念這京白。

乙:怎麼念啊?

甲:是這味兒,(學京戲道白)「丫環,掌燈觀看嬌娘!」這好聽,

乙:好聽。

甲:你要用上海話它「覷覷」就不好聽了。

乙:還念這句白。

甲:這味兒啦!(用上海話)「烏豆!儂格拿盞燈火來,阿拉覷覷小娘子啥格面孔啊!」

乙:嗐!

2. 關於重陽節小品的劇本(3人的)

給你下面這個關於重陽節的故事,你選其中的人物分別扮演桓景、費長房、瘟魔三個,根據故事情節去演吧。

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歷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 陽」。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 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 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沖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3. 跪求一個能在重陽節為老人們表演的小品 時間在七八分鍾左右的。

時間:下午放學後。

地點:彤彤家裡。

人物:彤彤、彤彤的奶奶、彤彤的爺爺、彤彤的媽媽、亮亮(彤彤的同班同學)

場景:水壺、杯子,學生桌椅一套。

幕啟

奶奶:回家嘍!

(買菜回來的奶奶挎著菜籃慢慢走進家門)

奶奶:哦,到家了!

奶奶(念):老太婆我今年六十多,手腳勤快愛羅嗦,買菜做飯照顧孫女,忙裡忙外真快活!

(奶奶突然感覺肚子一陣劇痛,眉頭緊皺,一手捂著肚子)

奶奶:哎喲,哎喲!老毛病又犯了。

(忍著痛把菜慢慢放在茶幾上,捂著肚子坐在沙發上休息。嘴裡輕輕呻吟著。)

彤彤:放學嘍!

孫女彤彤放學回家了,背著書包像快樂的小鳥一樣蹦著跳著跑進來。

彤彤(念):我是爸媽的掌中寶,關心學習成績好,就是任性愛撒嬌,奶奶說我是淘氣包。

(匆匆走進門)

奶奶:(見到孫女,輕輕抬頭,有氣無力)彤彤回來了!

彤彤:恩。(看了一眼蜷縮在沙發上的奶奶,感覺奇怪,猶豫了一下,只顧走到書桌旁,脫下書包,拿起書本,坐在椅子上做作業了)

奶奶:(看著孫女,小聲地)彤彤,幫奶奶倒杯水,好嗎?

彤彤:(頭也沒抬,無理地)我正忙著做作業呢,你自己倒吧!

(奶奶搖搖頭,只好忍著痛慢慢地走到桌邊,用顫抖的手提起水壺自己倒水喝。突然想到什麼,關切地問:彤彤口渴了吧,要不要喝水?

彤彤:(不耐煩)不要,口渴我會喝飲料。

(喝水過後,奶奶感覺胃好象更痛了,繼續捂著肚子,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突然想到了什麼——)

奶奶:彤彤,幫奶奶把胃葯拿過來,好嗎?

彤彤:(生氣地,任性地)奶奶你不要吵我寫作業好嗎?我怎麼知道你的葯放在哪裡啊!

(奶奶搖搖頭,要站起來卻動不了,捂著肚子坐在長椅上輕輕呻吟。)

(亮亮上場)

(彤彤的同班同學亮亮背著書包急匆匆來到彤彤家門口)

亮亮(念):我是彤彤的同班同學,關心他人尊敬長輩,老師說我是好管閑事兒,常做好事我不覺得累。

(亮亮敲門)

奶奶:彤彤,有人敲門,去看看誰來了!

彤彤:我作業還沒做完了,你自己去吧。

(奶奶搖搖頭,只好忍著痛慢慢站起來開門)

奶奶:哦,是亮亮啊。

亮亮:(看到捂著肚子臉色不好的奶奶,奇怪,關心地)張奶奶,您怎麼了,我扶您坐下吧。

奶奶:真是乖孩子。(亮亮扶奶奶慢慢走進屋坐下。亮亮先跑到彤彤旁邊,拿出字典)

亮亮:彤彤,你的字典落在班上,我幫你帶來了!

彤彤:(站起來,接過字典)謝謝了。(坐下繼續寫字)

(亮亮急忙轉身跑向奶奶,扶住奶奶)

亮亮:(關心地)張奶奶,您怎麼了?

奶奶:(小聲地)哦,沒什麼,老毛病了。吃點葯馬上就好。

亮亮:(果斷地)張奶奶,葯在哪裡,我幫你拿!

奶奶:(奶奶比一比裡屋)在我房間的桌子上。

亮亮:我這就去拿!(亮亮快步跑進去,不一會兒,拿葯出來了)

亮亮:張奶奶,是這個嗎?

奶奶:(點點頭,接過葯)謝謝你,好孩子!

亮亮:張奶奶,我給您倒杯水吧。

奶奶:(點點頭)好!

(亮亮在杯上倒開水,雙手遞給奶奶,奶奶喝水吃葯後,感覺好多了。)

亮亮:張奶奶,我給您捶捶背吧。

奶奶:(高興地)謝謝亮亮,亮亮真乖!

(亮亮專心地幫奶奶捶背。彤彤在一旁一邊心不在焉地做作業一邊偷偷觀察著亮亮的一舉一動,感覺臉在發燒)

多懂事的亮亮啊,想想自己,彤彤覺得臉在發燒……

(電話突然響了起來,彤彤趕緊跑去接)

彤彤:喂

彤彤的媽媽:喂,是彤彤嗎?

彤彤:媽媽,是我。

彤彤的媽媽:彤彤,媽媽今晚要加班,可能要晚點回家,你作業做完了嗎?

彤彤:(情緒低落)還沒呢。今天是重陽節,老師讓我們做一件讓爺爺或奶奶高興的事,我正想著呢。

媽媽:是啊,爺爺奶奶從小那麼關心你,現在他們年紀大了,你也要學會關心爺爺奶奶呀……

彤彤一邊聽電話一邊偷偷看著奶奶,當看到亮亮正在給奶奶捶背的情景,明白了什麼。

彤彤:(不好意思的)恩,媽媽,我知道了,你忙吧,再見!

媽媽:再見!

彤彤:(動腦想了想,突然想到了什麼,擺手招呼亮亮)亮亮,你過來一下!

(聽到彤彤的叫聲,亮亮跑過來,彤彤和他耳語了幾句,亮亮點了點頭。兩人一前一後慢慢走到奶奶跟前)

彤彤:(不好意思的,拉著奶奶的手撒嬌地)奶奶,您胃疼好多了嗎?

奶奶:(高興的,疼愛地摸摸孫女的頭)吃了葯,好多了!孫女真乖!

彤彤:(不好意思,一邊輕輕地幫奶奶捶邊一邊輕輕的說)奶奶,我剛才只顧著做作業,沒有幫你倒水、拿葯,奶奶真對不起!

奶奶:(慈愛地)沒什麼,乖彤彤……

彤彤:(激動地)奶奶,你不是很喜歡聽彤彤唱歌嗎?今天是重陽節,是您的節日,我和亮亮給您唱首歌吧。

奶奶:(喜出望外的,拍著手)太好了,太好了!好久沒聽孫女唱歌了!

彤彤 :哦,對了!爺爺可能又在鄰居家下棋了,我去把爺爺也叫過來吧!

奶奶:(笑逐顏開)好!好!

(彤彤下場)

(彤彤輕輕扶著爺爺,爺爺拄著拐杖,樂呵呵地走來了。)

爺爺(念):老頭我今年六十七,愛聽音樂愛下棋,孫女讓我來聽歌,我二話沒說走得急。

爺爺:(高興地)一聽孫女彤彤要唱歌,我趕緊告別棋友也過來聽聽。

(亮亮趕緊跑過來一起扶爺爺坐到沙發上,亮亮和彤彤一起走上台,擺好架勢)

(音樂響起,彤彤和亮亮大方投入地唱了起來:「靠在你的肩上,能說悄悄話。
依在你的懷里,就到了家。牽著你的手,風雨不害怕。聽著你的歌,夢里開鮮花。奶奶格桑拉,爺爺格桑拉,我在你們眼裡永遠長不大。奶奶格桑拉,爺爺格桑拉,你在我們心裡永遠是童話。……

(爺爺和奶奶在沙發上邊開心地聽著邊拍手,一會兒情不自禁地和孩子們一起唱了起來……)

(音樂逐漸小聲)

四人念:

「(彤彤)莫說珠黃不值錢,
莫說人老討人嫌。

(奶奶) 家家都有父母老年,
人人都有老的那一天。

(亮亮) 將心比心要敬老,
尊老敬老人間正道。

(爺爺)想那老人一生操勞,
一心只為後代根苗。

(合) 沒有老來哪有小?
不懂敬老不如羊羔!

沒有老來哪有小?
不懂敬老不如羊羔!

(四人敬禮謝幕!) (劇終)

4. 3個人的相聲或小品,謝謝

酒令吧。這個給人自由發揮的餘地不多,台詞也比較簡單,單雙月來回重復的。而且是兩個耍一個的那種,效果比較好。其實段子長短不重要,關鍵是看演員的語速和把握能力,適當刪減也不是不可以。

(酒就是充氣錘子,不是真喝)

酒令

甲:象您這個演員。
丙:啊?
甲:也經常參加這個慶典活動吧?
丙:唉,一般呢,有的公司啊開張啊或者搞個什麼紀念活動,我們都邀請,一請都要去的。
甲:甭問這宴會少不了?
丙:啊是。人家有招待嘛,呵呵呵呵。
甲:你愛喝酒嗎?
丙:我呀?
甲:啊。
丙:呵,反正每頓飯都得來點兒。
甲:來多少?
丙:嗯?二兩三兩,不拘數兒。呵呵呵。
甲:就這么干喝?
丙:唉,怎麼也有點兒菜呀。
甲:我沒說這意思。
丙:啊?
甲:我是說呀,就也不行個令兒啊?助一助興?
丙:哦,您是說酒令兒啊?
甲:啊。
丙:啊,有時也搞這個。
甲:有?
丙:劃拳行令。
甲:哦,都會什麼啊?
丙:擊鼓傳花。
甲:嗯。
丙:猜迷、杠子、老虎、雞、日本拳我都會。
甲:嗨呀,你這個都老掉牙了!
丙:哦,那您?
甲:還來這,沒勁沒勁。
丙:不是,您說的這酒令兒什麼酒令兒?
甲:新鮮的!
丙:什麼呀?
甲:咱來個找節日。
丙:找節日?
甲:啊。
丙:怎麼個找節日啊?
甲:一年多少月?
丙:十二個月呀。
甲:十二個月。
丙:嗯。
甲:咱倆人啊?
丙:嗯嗯。
甲:一個人占單月兒,一個人占雙月兒。
丙:啊。
甲:要找出十二個民族傳統的節日來,行不行?
丙:哦,找這個節日。
甲:找出這個節日。大夥兒一聽,嗯——
丙:啊?
甲:承認!
丙:哦,承認。
甲:就算贏了。
丙:這就算贏啦?
甲:唉。找出這節日一聽,沒那麼個節,完,算輸!
丙:哦,是這么個游戲。
甲:行嗎?
丙:不是(笑)
甲:咱來來?
丙:不是您說這個找節日啊?
甲:啊。
丙:他這個。。。他是怎麼著。。。他這個。。。我那(音內)個。。。我那(音內)個。。。呵
甲:看這意思你沒把握?
丙:也不是他這個。
甲:啊?
丙:生疏一點兒,我這個頭一次。
甲:那沒關系。
丙:啊?
甲:沒關系,你可以找一個人兒幫忙。
丙:能找人幫忙?
甲:唉可以。
丙:找誰呀?
甲:我看剛蘇文茂在那兒蹲著呢。
丙:啊來了?
甲:叫他幫你不一樣嘛!
丙:請。。。請他?
甲:啊。
丙:不是,你一個人兒我們倆人兒,這玩意兒行嗎?
甲:嗨呀,這是玩兒!
丙:哦,呵呵呵。
甲:這個。。。(表情很隨便不當回事)
丙:給我點便宜(笑)。
甲:甭往心裡去。
丙:那就不好意思了。(好象佔了大便宜似的笑)
甲:沒事沒事!
丙:好的!好的!蘇先生!(叫乙)
乙:唉!(答應丙)
丙:唉,唉呦呵!蘇先生真來了(走過去迎乙)!唉呦,唉呦,蘇老師!呵呵,哎呀,蘇老師!
乙:啊啊。
丙:我得麻煩您點兒事兒!
乙:哦,有什麼事兒啊?
丙:這個志明老師啊。
乙:啊啊。
丙:剛才啊,想跟我做個游戲。
乙:哦(拉長音)!
丙:這個游戲呢就是酒令。
乙:嗯嗯。
丙:他這酒令可新鮮。
乙:是啊?
丙:他說哪,一年十二個月。我們兩個人一人占單月兒一人占雙月兒,找這節日。
乙:嗯嗯。
丙:找出來大家一鼓掌承認了這就為正令,這就算贏了。
乙:啊啊。
丙:找這節日大家一看沒有不對,為亂令。可是您知道,我這個對節日這東西不行啊。(不好意思的笑)
乙:佩元。
丙:啊?
乙:嗨呀!(很自信的笑)
丙:啊?
乙:有我呀!(拍拍丙的肩膀)咱倆。。。我幫助你說啊!
丙:您能幫我找?
乙:嗬,你看!
丙:好的,我算請對人了!
乙:我這學問你還不知道嗎?
丙:我知道啊,知道(笑)。
乙:就是(笑)。你看,他一年能找多少節?
丙:他要求找十二個節日。
乙:一年找出十二個節?
丙:行嗎您?
乙:那有什麼呀!
丙:啊。
乙:你告訴他,咱能找二十四個節,二十四個。
丙:真的啊?
乙:那沒錯兒!
丙:嗬!
乙:來來來。
丙:哈,哈哈哈,(面向甲說話)跟您這么說吧。
甲:啊。
丙:我們已經商量好了。
甲:嗯。
丙:就跟您玩兒這種游戲。
甲:玩兒?
丙:而且蘇老說了。
甲:嗯。
丙:他一年能找出二十四個節來。
甲:二十四個節?
丙:多大學問!
甲:二十四個都什麼節呀?
丙:啊? 您等一會兒啊 (面向乙說話)嗯,他問了您這二十四個都什麼節呀?
乙:唉?這不就現成的嗎?
丙:什麼呀?
乙:立春、 雨水、 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丙:唉,好好好!好好好!哎呀!太好啦!
乙:怎麼樣?
丙:真是有學問!
乙:就是。
丙:(對甲說)唉,您聽見了嗎?
甲:哦。
丙:啊,就剛才說的那些個。
甲:這個啊?
丙:啊,二十四。
甲:這叫、這叫什麼呀?
丙:節日啊!
甲:這叫什麼這個,啊?
丙:不節日嗎?
甲:這叫節氣呀!你翻翻日歷都有啊!
丙:節氣?
甲:二十四節氣呀!這農民哪,根據這二十四個節氣耕、種、鋤、刨。
丙:哦。
甲:這種地用的。
丙:那您說的呢?
甲:找節日(敲幾下桌子,以示強調)。。。日
丙:不是,您、您等會兒,您等會兒啊,您等會兒,(對乙說)蘇先生
乙:啊啊。
丙:人家說您說的那(音內)個嚕嚕嚕嚕嚕嚕那一大堆呀,那(音內)那(音內)那(音內)叫節氣,他不是節日。
甲:呵(很瞧不起的笑)。
乙:你問問他什麼節日?
丙:我問問啊。
乙:唉,讓他。。。
丙:唉,唉,馬先生,這您得告訴我們。
甲:啊?
丙:什麼是節日呢?
甲:哦怎麼意思,怎麼意思啊。
丙:您能告訴我們?
甲:比如說吧 。
丙:啊?
甲:嗯,九月初九!
丙:嗯。
甲:這什麼意思知道嗎?
丙:您說呀!
甲:這叫重陽節!
丙:哦,這(音zen4)么個節日!
甲:就找這路節日!
丙:您等會兒啊。(對乙說)您聽見了嗎?
乙:嗯嗯。
丙:人家說了啊。
乙:啊。
丙:九月初九重陽節,這為節日。
乙:哦,找這個節?
丙:找這路節。
乙:那也沒問題呀!
丙:也沒問題?
乙:我幫你說!
丙:哦。
乙:怎麼樣?
丙:好啊!
乙:啊?
丙:好好,就這(音zen4)么地。
乙:(小聲對丙說)咱們倆說呀,我告訴你。
丙:啊啊。
乙:不管怎麼說——
丙:啊。
乙:他是一個人兒咱是兩個人。
丙:對對對。
乙:咱倆人比他一人兒機靈。
丙:那是!
乙:他一人兒鬧不過咱倆人去(音切)
丙:沒錯,哈哈哈。。。(乙一起樂)
乙:行行。
丙:就給他這(音zen4)么定了?
乙:唉,你問問他。
丙:啊。
乙:啊,你你你,你告訴他,我告訴你說,你你你你呀。
丙:啊。。。(乙和丙做竊竊私語狀)
甲:(打斷丙乙對話)咱得分分,唉(上聲)
丙、乙:啊?
甲:誰占雙月兒誰占單月兒?
乙:(對丙說)你問問他誰占單月兒誰占雙月兒?
丙:啊,(對甲說)誰 誰占單月兒誰占雙月兒?
甲:你們挑!
丙:我們挑?
甲:隨便!
丙:(對乙說)唉,蘇先生。
乙:啊啊。
丙:他讓咱挑。
乙:咱挑啊?
丙:啊。
乙:你問他單月兒先說雙月兒先說?
丙:唉,我問你。
甲:啊?
丙:這個單月兒先說雙月兒先說?
甲:當然得單月兒先說了!
丙:嗯嗯。(對乙說)他說是單月兒先說。
乙:單月先說(做沉思狀)?
丙:啊。
乙:這(音zen4)么辦
丙:啊。
乙:讓他占單月兒。
丙:為什麼呢?
乙:單月兒先說呀!
丙:啊對呀。
乙:嘿!他先說呢,咱先聽聽,然後咱們照貓畫虎。
丙:嗬!嗯!要不怎麼說薑是老的辣呢?啊!嗬!哎呀!您可太聰明了!讓他先說?
乙:讓他先說!
丙:(面向甲)哈哈哈哈。。。。。。!(很誇張的笑)
甲:什麼毛病這是?
丙:馬先生!
甲:啊?
丙:我們商量好啦!
甲:啊。
丙:給你點兒小便宜,讓你先說!
甲:可以呀。
丙:你知道為什麼讓你先說嗎?
甲:啊。
丙:就因為你說完了我們呆會兒一照貓畫虎。
甲:唉?
丙:(明白了)我怎麼去說出去了?嗨!這嘴不嚴。啊,讓你先說。
甲:你帶酒了嗎?
乙:唉(對丙說),唉,打酒去(音切)!讓他打酒(音切)打酒!
丙:你得打去(音切)
甲:我帶來了。
丙:哦,你帶來了?
甲:嘿嘿。
丙:好啊。
甲:我給你拿去(音切)
丙:哪兒呢?
甲:唉(走進後台)。
乙、丙:(倆人竊竊私語)這回咱那。。。「嗯」?讓他。。。「謝謝您啊」(甲走上台來,手裡拿著一個充氣錘子)
丙:哦,我說這、這就是酒?
甲:這就是酒!
丙:這就是酒?(用手去摸)
甲:別動別動。
丙:啊?
甲:這酒啊已經斟滿了,一碰就灑一墩就流。
丙:蘇先生。
乙:啊?
丙:他說這就是酒!
乙:這是酒?
丙:它這是酒
乙:哎呀,這咱不明白。
丙:什麼?
乙:這是酒那怎麼喝呀這酒?
丙:唉,對呀!您這是酒這怎麼喝呀?
甲:拿腦袋喝呀!
丙:(對乙說)唉,他說拿腦袋喝。
乙:拿腦袋喝?
丙:啊
乙:那怎麼喝呀?
丙:(對甲說)唉對,拿腦袋怎麼喝呢?
甲:不知道啊?
丙:不明白呀!
甲:不知道怎麼喝我告訴你呀。
丙:啊,不明白呀?
甲:(拿起錘子,對著丙的頭打一下)就這(zen 4)么喝!
丙:(對乙說)哎呀 他說就這(zen 4)么喝!
乙:嗯。
丙:嗯。
乙:行。
丙:嗯。
乙:唉,咱還有點不明白啊。
丙:什麼不明白?
乙:這個單雙月兒佔好啦。
丙:嗯?
乙:他先說。
丙:對對對對。
乙:如果他說上這節日來啦?
丙:嗯。
乙:大家也公認。
丙:嗯。
乙:有這(zen 4)么個節。
丙:嗯。
乙:這叫什麼?正令?
丙:對。
乙:正令,敬酒。
丙:唉, 咱得問問他。
乙:怎麼敬法兒?
丙:(對甲說)我問你啊。
甲:嗯。
丙:比如您先說。
甲:啊。
丙:您是單月兒。
甲:對。
丙:您說出這節日大家也公認有這個。
甲:正令啊。
丙:這是正令?
甲:對呀。
丙:這正令怎麼喝呢?
甲:要敬酒三杯,這可喜可賀呀!
丙:哦。(對乙說)他說呀,如果是正令得敬酒三杯,可喜可賀。
乙:敬酒三杯?
丙:唉,對對對對。
乙:這咱不明白。
丙:什麼不明白?
乙:那(音內)個敬酒他怎麼個敬法兒呢?
丙:(對甲說)啊對呀!您這敬酒怎麼個敬法兒呢?
甲:怎麼敬不知道?
丙:不明白呀!
甲:啊。
丙:啊。
甲:(拿錘子對著丙的頭打三下)就這么敬。
丙:(面對丙,咳嗽兩聲)他說就這(zen 4)么敬!
乙:哎呀,這我。。。我還是不明白。
丙:您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乙:唉,咱們說了。
丙:啊。
乙:這個這個——
丙:咱雙月兒啊。
乙:雙月兒。
丙:啊。
乙:雙月兒咱找不上節來。
丙:啊。
乙:或者這節找出來大家不公認,那麼這怎麼辦呢?
丙:這我得問問他。
乙:問問,問問。
丙:(對甲說)唉,比如說啊,我們是雙月兒。
甲:嗯。
丙:我們說出這節日大家不公認,也就說沒這(zen 4)么個節。
甲:這叫亂令了。
丙:啊亂令怎麼辦呢?
甲:罰酒三杯。
丙:哦(對乙說)他說亂令得罰酒三杯。
乙:嘶,這我還不明白。
丙:啊?
乙:那麼這罰酒他怎麼個罰法兒呢?
丙:(對甲說)啊對呀!這罰酒他怎麼個罰法兒呢?
甲:還不知道?
丙:不明白呀!
甲:(拿著錘子又照頭上來三下)就這(zen 4)么罰!
丙:對著乙,咳嗽一聲)他說就這(zen 4)么罰!
乙:哎呀,我還是不明白!
丙:嗯,我明白了!!您這都哪的事啊 這還沒說什麼先對付七杯啦!
乙:行了。
丙:我、我明白啦。
乙:明白就好辦啦。
丙:我明白啦。
乙:那就。。。。。。
丙:咱開始說了啊?
乙:說了說了。
丙:好嘞!
甲:唉,好好。
丙:(對甲說)咱現在規矩講完啦 。
甲:啊。
丙:由您開始說。
甲:我占單月兒。
丙:您占單月兒。
甲:我先說啊。
丙:從哪兒說?
甲:一月。
丙:從一月說?
甲:也就是正月。
丙:嗯嗯。
甲:正月十五。
丙:這什麼節呢?
甲:「元宵節」!
丙:不是,您先等會兒,您先等會兒啊,我得問問我們先生啊。
甲:你問問。
丙:(對乙說)唉,蘇先生。
乙:嗯?
丙:人家說完了,人家說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有這節嗎?
乙:有!有!
丙:哦,有這節?
乙:有有有!
丙:哦。
乙:元宵節嘛?!
丙:啊啊。
乙:知道嗎?「正月鬧元宵,金匾綉開了」,記得有那麼一歌兒嗎?
丙:我聽過聽過。
乙:對對,有!有問他怎麼辦?
丙:(對甲說)唉,有這節怎麼辦那?
甲:可喜可賀,敬酒三杯!
丙:他說可喜可賀,敬酒三杯。
乙:敬他啊。
丙:哦,對,我們得敬你!(拿錘子)
甲:別、別動。(阻攔丙)
乙:敬敬他。
甲:別動。
丙:唉,不是。。。
甲:你沒聽清楚。
丙:唉,你看,他這怎麼意思?
甲:剛才交代很清楚。
丙:唉,他這人,您您(對乙說),您跟他聊聊。
甲:別動別動。
丙:您跟他聊聊,不是,這人怎麼回事兒這是?
乙:(對丙說)你你,你等一會,你等一會兒。
丙:啊。
乙:(對甲、丙說)咱可不許矯情啊?
丙:啊。
甲:誰矯情了?
乙:(對甲說)剛才你說的很清楚啊!
丙、甲:啊對呀!「啊」!
乙:對不對?你說上來了可喜可賀敬酒三杯。你怎麼不讓敬?
甲:是啊是啊!
乙:啊?
甲:這正令兒誰找上來的?
乙:你呀。
甲:對呀,我找上來的。可喜可賀敬酒三杯,這三杯酒得你們喝。
乙:哦,你找上正令我們喝?
甲:唉!
乙:那麼呆會兒我們要找上來呢?
甲:我喝呀!
乙:這回誰喝?
甲:你們喝。
乙:我們喝?
甲:唉!
乙:(咳嗽一聲,對丙說)喝去(音切)
丙:喝。。。? 蘇先生怎麼咱喝呀?
乙:那當然了!
丙:怎麼了這是?
乙:人家找上來不得咱們喝嗎?對不對?那麼呆會兒咱們要是找上來他不就得喝了嗎?咱不能跟他矯情啊!咱,人家頭一個找上來咱不喝,咱不喝,不喝呆會兒咱找上來他也不喝,怎麼辦?
丙:對!(一拍大腿)
乙:你明白這個道理。
丙:把他後道堵死!
乙:嗨,對對(笑)。
丙:對!這回呀。
乙:啊。
丙:咱喝!
乙:喝!
丙:不給他留後路!
乙:那當然。
丙:您躲開,我來!
乙:這點兒你放心。
丙:啊。
乙:不管怎麼說——
丙:嗯嗯?
乙:咱倆人比他一人兒機靈!
丙:嗯,沒錯。
乙:他一人兒鬧不過咱倆!
丙:他哪成啊!
乙:就是!
丙:您您您閃開。
乙:喝酒!
丙:您閃開。
乙:唉!
丙:馬先生?
甲:唉。
丙:喝酒!
甲:可喜可賀,敬酒三杯。
丙:來吧!(甲拿錘子砸丙的頭三下) 各位,您看咱玩兒的多規矩!啊!該我們說了啊。
乙:嗯?
丙:先生,該咱說了。
乙:該咱的啦?
丙:咱是二月。
乙:咱二月。
丙:您說。
乙:二月初二。
丙:(對甲說)二月初二!
乙:嗯。
甲:什麼節?
丙:(對乙說)他問什麼節?
乙:二月二,龍抬頭。
丙:(對甲說)二月二龍抬頭。
甲:我問你什麼節?
丙:(對乙說)不是,他問什麼節?
乙:「抬頭節」呀!
丙:唉對!抬頭節呀!
乙:嘿嘿嘿。
甲:有抬頭紋哪兒有抬頭節呀?
丙:沒這節?
甲:亂令了!
丙:(對乙說)他說亂令了。
乙:亂令?沒有?
丙:沒有。
乙:沒有問他怎麼辦?
丙:(對甲說)唉,對了!亂令了怎麼辦?
甲:罰酒三杯。
丙:(對乙說)他說罰酒三杯。
乙:罰!
丙:(激動的跺了一下腳)唉!這回得罰他!(伸手拿錘子)
甲:(伸手阻攔)怎麼了?別動別動
丙:我來問你。
甲:你別伸手。
丙:你看他、他又...
甲:剛交代的很清楚。
乙:不是不是(勸架,並對甲說)你等一會兒。
甲:怎麼又等會兒?
丙:(對甲說)你這人那(音內)!
乙:唉,剛才我們喝酒我們沒矯情吧?
丙、甲:(同聲)就就是啊「是啊」。
乙:那麼這回我們沒說上來,那麼你怎麼不喝酒啊?
甲:這沒找上來誰亂令了?
乙:我們亂令了。
甲:對呀,你們亂令了這酒得你們喝呀!
乙:哦,我們說亂了我們喝?
甲:唉!
乙:那麼呆會兒你要說亂了呢?
甲:我喝呀!
乙:這回誰喝?
甲:你們喝。
乙:我們喝?
甲:唉。
乙:(沉了一下,對丙說)喝去(音切)!
丙:又喝去(音切)?!
乙:不是。。。
丙:不是,你怎麼怎麼又喝去(音切)?
乙:咱不能矯情啊。
丙:怎麼又不能矯情啊?
乙:你看 咱本身沒找上來。
丙:啊。
乙:咱說亂啦!
丙:啊啊。
乙:咱說亂了不喝,呆會兒他找上來他也不喝,那不就麻煩了嗎?
丙:哦,待會兒還得犯矯情?
乙:就是啊!
丙:那您這意思呢?
乙:喝呀!
丙:這也得喝?
乙:當然得喝了,來!
丙:喝!
乙:嗯。
甲:罰酒三杯。
丙:唉,來
甲:(拿錘子又給丙來三下)唉,佩元?
丙:嗯。
甲:這酒你喝著感覺怎麼樣?
丙:這酒是不錯。
甲:啊啊。
丙:就是有點兒上頭 那(音內)什麼 馬先生 這是該您說啦
甲:該我的啦。
丙:您是三月。
甲:我三月。
丙:嗯。
甲:三月初九!
丙:您等會兒啊(轉頭去找乙)
甲:嗯
丙:他說三月初九
乙:你問問他什麼節?
丙:唉對!什麼節呀?
甲:寒食節!
丙:有這節?
甲:唉,你問去(音切)
丙:我得問問。
甲:問哪。
丙:(對乙說)蘇先生?
甲:呵呵。
丙:他說三月初就是寒食節,有這節嗎?
乙:有,有!
丙:哦,這節也有?
乙:有!寒食節嘛!這清明前三天。
丙:哦(士氣低落)。
乙:你知這是什麼故事嗎?
丙:我不知道。
乙:火燒綿山 ,介子推在那燒死了。
丙:啊。
乙:老百姓為了紀念他。
丙:哦?
乙:到了清明前三天全都不吃熱食,也不動煙火,吃冷食。這叫寒食節!
丙:哦,這(zen 4)么個寒食節。
乙:對對對。
丙:啊。
乙:你問他有怎麼辦?
丙:(對甲說)有怎麼辦呢?
甲:敬酒三杯。
丙:(對乙說)他說敬酒三杯!
乙:敬酒三。。。那就敬啊!
丙:哦那就得敬 對對,人家找上來就得。。。
甲:可喜可賀!(又拿錘子給了丙三下)
丙:(咳嗽兩聲)
甲:該你們的了。
丙:該我們的了。(對乙說)那個什麼,蘇先生?
乙:啊。
丙:咱是四月啦啊。
乙:四月。
丙:唉,四月。
乙:嗯。
丙:嗯。
乙:四月。。。四月二十八。
丙:(對甲說)四月二十八!
甲:什麼節?
丙:(對乙說)他問什麼節?
乙:亂穿紗。
丙:(對甲說)亂穿紗!
甲:這都不象話!問你什麼節?
丙:(對乙說)他問什麼節?
乙:嗨呀你 「穿紗節」嗎!
丙:(對架說)穿紗節嗎!
甲:哪兒來的穿紗節?又亂令啦啊!
丙:(對乙說)他說又亂令啦?
乙:亂令怎麼辦?
丙:還、還怎麼辦干嗎?喝酒啊!(甲拿錘子又給丙來了三下) 這還用問嗎這個?!
甲:該我的啦。
丙:該你說了。
甲:我是五月。
丙:嗯,五月。
甲:五月初五!
丙:什麼節啊?
甲:端陽節!
丙:你等會兒啊。
甲:啊。
丙:我還。。。(明白了)嘶(對觀眾說)我不能再問了。各位,你比如說我要一問蘇先生准說有,您信嗎?不信我試試啊。蘇先生?
乙:嗯?
丙:呵,人家說五月初五端陽節。有這節嗎?
乙、丙:(同聲)有!!
丙:(對觀眾說)我就知道這句!
乙:嘿,五月初五端陽節。
丙:是是是。
乙:又叫端午節。
丙:這我知道。
乙:吃粽子。
丙:吃粽子。
乙:扎艾蒿。
丙:嗯嗯。
乙:紀念屈原。
丙:是是是。
甲:對對對。
乙:有,問他怎麼辦?
丙:甭問,嘿,接碴兒喝!來吧!(又挨了三下,咳嗽一聲)
甲:行了,該您了。
丙:(對乙說)蘇先生?
乙:嗯?
丙:蘇先生 。
乙:嗯。
丙:我可喝了都快半年的了啊。您得想點兒轍了啊,啊?!
乙:這點兒你放心。
丙:讓他得喝啊(示意讓甲喝)!
乙:當然了,這不快半年了嗎?
丙:嗯。
乙:後半年全讓他喝。
丙:全是他的啊?
乙:你瞧。
丙:這是您說的啊?
乙:這六月就不錯。
丙:該咱說了。六月。
乙:六月。
丙:六月。
乙:六月初六。
丙:(對甲說)六月初六!
甲:什麼節?
丙:(對乙說)他問什麼節?
乙:六月六看谷秀。
丙:人家問什麼節?
乙:谷秀節!
丙:(對甲說)唉!「谷秀節」!
甲:哪有谷秀節呀?
丙:(對乙說)他說沒有啊?
乙:怎麼沒有啊?
丙:啊?
乙:還有那(音內)個民間傳的那(音內)個順口溜兒——
丙:什麼順口溜兒?
乙:那(音內)個「六月六看谷秀,春打六九頭。大麥收小麥熟,閨女大了不可留,那留來留去結冤讎。一蘿卜半斤,倆蘿卜一斤,仨蘿卜一斤半。。。。。。」
丙:知知、知道!知道!知道!知道!馬先生!
甲:啊?
丙:有這個谷秀節!
甲:有啊?
丙:我們團還有這個快板那!
甲:什麼快板?
丙:你看,「六月六看谷秀,一蘿卜半斤,倆蘿卜。。。。。。」
甲:這什麼亂七八糟的(拿起錘子就給丙來了三下)!這什麼這是?
丙:這回又該了楞灌了啊!
甲:沒這節!
丙:沒這節?
甲:唉(拉長音)!
丙:(對乙說)沒這節?
乙:沒這節問他怎麼辦?
丙:還問怎麼辦干嗎?都喝完啦!
乙:喝完啦?行,讓他,讓他(示意丙,讓他叫甲說)
丙:(對甲說)你你、你說吧你說。
甲:我七月啦!
丙:你七月。
甲:七月初七
丙:什麼節?
甲:「七巧節」!
丙:等會兒!
甲:嗯。
乙:嗯?
丙:七月初七「七巧節」有這節嗎?
甲:哦?有。。。。。。
丙:(沒好氣的附和甲)有有有,肯定得有!唉,有就甭問了,您直接來吧!(甲又給丙來了三下)啊,蘇先生!
乙:嗯?
丙:可是到八月了啊!
乙:放心!
丙:啊。
乙:這回我心裡(拍了拍胸脯),胸有成竹!
丙:您動動腦子吧?
乙:沒錯兒!
丙:(很委屈的樣子)你說
乙:這回准讓他喝酒!
丙:真的啊?
乙:八月,八月初八。
丙:(對甲說)八月初八!
甲:什麼節?
丙:(對乙說)他問什麼節?
乙:我的生日。
丙:唉,他的生日。。。(明白了)去!(轟乙)走!去!您快躲開吧!
乙:怎麼啦?
丙:蘇先生!您是哪頭兒的啊?我才剛明白過來啊!您是哪頭兒的啊?您的生日象話嗎?啊?您是幫誰的忙啊?啊就各位觀眾您聽聽他象話嗎?這蘇先生?打一上來您聽了嗎?二月二龍抬頭,四月二十八亂穿紗,六月六看谷秀,好不容易到八月又他生日,您這象話嗎?您這是?您什麼意思您這是?
乙:這他不是什麼意思。
丙:什麼意思您這是?
乙:我我,我告訴你,我告訴你呀。
丙:啊?
乙:咱倆啊。
丙:啊。
乙:他是一個人。
丙:啊知道。
乙:他一個人鬧不過咱倆人。
丙:嗯,我看我一個人兒鬧不過你們倆去(音切)!什麼,您到底兒幫誰的忙吧?
乙:不是,我我,我告訴啊。
丙:嗯。
乙:咱哪,我想了。
丙:想什麼啊?
乙:咱占月份兒占錯了。
丙:占錯了?
乙:嗯!(很肯定的口氣)這個節日全在單月兒,雙月兒沒節!你這不是。。。
丙:哦!您說節日都在單月兒,雙月兒沒節?
乙:唉!
丙: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您早干嗎去了?這不倒著呢霉嗎?行了行了,您也甭幫我找啦,啊?
乙:啊啊。
丙:這回我不用您啦!
乙:怎麼啦?
丙:這回我跟他單練,唉!我自己找!(對甲說)不八月嗎?
甲:對呀。
丙:我找出這節來准讓你喝!
甲:是嗎?
丙:各位觀眾,您注意聽啊,這回我說八月十五「中秋節」,有這節嗎各位?唉!嘿嘿!行了!喝酒!(拿起錘子砸了一下桌子)喝!喝!(要砸甲的頭)
甲:(和丙糾纏)等會兒我喝。我喝我喝。
丙:喝!
甲:我得問清楚嘍。
丙:啊?
甲:我喝幾杯?
丙:你喝三杯!
甲:不行。
丙:為什麼?
甲:我喝兩杯。
丙:為什麼呢?
甲:你這兒墩灑了一杯。
丙:哦,(又砸了桌子一下)兩杯你也得喝!
乙:嘿嘿。
甲:那我喝一杯。
丙:怎麼呢?
甲:你這兒又碰灑了一杯。
丙:那一杯你也得喝!
甲:一杯我怎麼喝?
丙:我怎麼喝的你就怎麼喝!
甲:那麼你怎麼喝的?
丙:我就是(給自己頭上來一下)這(zen 4)么喝的!
甲:哈哈哈哈。
丙:嘿嘿。
甲:這回我一杯都不喝啦!
丙:怎麼?
甲:你替我喝啦!
丙:也!
甲:哈哈哈哈哈。
丙:(面向乙)您來這杯吧!(砸乙,乙跑)

5. 誰有關於九月九重陽節題材的快板,小品或相聲地詞

小品正文 重陽節小品 重陽小品劇本 九九重陽節晚會小品 (重陽婚禮)
人物:老爸,孤寡老人。 兒子和媳婦,要為老爸找個好老伴。 甲、乙、丙、丁四位老阿姨,是兒子與媳婦特意請來為老爸與龔麗阿姨的重陽婚禮慶賀的。 龔麗阿姨,早已和老爸兩情相悅,最終與老爸終成老眷屬。 場景:背景是宣揚重陽節的喜慶大海報,上面寫有「九九重陽節,家家喜相逢」的大字,兩邊掛有大紅燈籠。舞台上有虛擬的居室,有桌子和凳子,桌上擺有茶杯器具。 幕起: 老爸圍著長紅圍脖,孤寂地走出,時不時地將長圍脖甩起甩落。 老爸:嗨,九九重陽節,光棍老頭我真孤獨,(轉頭看)看著人家的團圓會,我這鼻涕一把淚一把!(手抹淚)兒子:爸爸!媳婦:爸爸!夫妻倆:(齊聲地)我們回來啦!我們陪您過重陽節來啦! 老爸:你們回來啦!(將長圍脖狠狠地甩在身後,然後轉過身去)哼!夫妻倆:(一左一右站在老爸身旁,齊聲地) 喜涮涮喜涮涮、喜涮涮!嘔嘔!老爺子,節日快樂! 老爸:(看兒子的亮皮鞋)你這皮鞋倒擦得油光鋥亮的,比我的白頭發還亮!兒子:(手摸後腦勺)您不是常說頭可斷、血可流,皮鞋不得不擦油嗎?嘿嘿!老爸:你的油嘴滑舌很有我當年的神韻。媳婦:爸,咱們別說這些了。我們是來陪您吃重陽糕的!兒子:(立馬拎起一袋東西)瞧,全是您喜歡吃的桂花重陽糕!媳婦:(又拎起兩袋東西)爸,我們帶了好多好吃和好喝的,還有最新上市的「2012牌重陽紅大麴」呢!老爸:你們什麼意思,專門買2012牌的,這不是想盡快看到我的末日嗎,啊?媳婦:爸,您理解錯了。我們的意思是,喝完這瓶酒以後,您的末日就不遠了。哦不是不是,是您的末日就快到了!兒子:(生氣了)會說話不!你們女人就是頭發長,說話短根筋!媳婦:(手拍口,自責地)我的這張爛嘴就是不會說話,爛嘴!爸,您千萬別跟我一般見識啊。老爸:這個不解釋,我理解。兒子:來媳婦,把菜擺上,我要跟咱爸喝兩盅!老爸:停、停、停,吃飽喝足後你們又得走,又剩下我孤孤單單,只能唱單出頭,唱不了二人轉。媳婦:皮蛋,咱爸的話聽你明白了嗎?兒子:聽明白了。媳婦:什麼意思?兒子:想找老伴呀。老爸:(怪不好意思地笑了)讓你們見笑了,嚯嚯。(兩手捂住臉,很羞臊。)兒子:日子越來越好了,咱不能讓爸再單挑了。老爸:不單挑怎麼辦?。。。。。。。。。。。。。。。。。。。

6. 各種重陽節小品的台詞

8月14日重陽節小品-辦社保(第1幕) 時間: 2005年重陽節前地點:(1)張重陽家裡 (2)某機械廠生產辦公室人物: 李大叔(重陽之父) 50歲左右、頭發花白、下崗老工人代表 李大娘(重陽之母) 50歲左右、兩鬢斑白 張重陽(劇中重陽) 二十七八、工薪階層的代表 曉 月(重陽妻子) 二十四五、溫柔賢惠 老 王(老工人) 40多歲,老工人 小 伍(李大叔徒弟) 25歲左右,年輕小夥子 劇中間接人物:機械廠人事科-馬科長、小伍之妻-小蓮、鄰居-張阿姨、 李大叔棋友-老張第一幕[道具]:飯桌上放一杯水、一個煙灰缸、一張擦桌帕,一個隔牆屏風後放幾付碗筷,兩根板凳、一根圍裙、兩袋蔬菜、一串鑰匙、一把椅子、一套旱煙、一個火機 (幕起:上午10點過,老頭子一個人在客廳里悶悶不樂,也不開電視,一個勁兒抽煙。母親雙手提兩大包菜 走到門前,先將兩包菜轉到一個手,然後掏出鑰匙開門進屋。)李大娘:哎呀,老頭子在啊,也不出來開下門;這天道,真想把人熱死似的,今天中午重陽要回來吃午飯,我多買了幾個菜;哎,累死我了(父親不語,母親進廚房把菜放好出來,走到桌前,喝口水,)李大娘:哎呀,跟你說了多少回了,不要抽那麼多煙,對身體不好;你看你這煙灰弄得滿桌子都是,一會兒兒媳婦回來吃午飯,又要誇個沒完了。你看看這客廳本來就小,讓你這樣一折騰,簡直就是烏煙瘴氣了嘛 (父親仍舊不語,母親自言自語:「呃,這死老頭子今天是怎麼了,一聲不吭的?」一邊說一邊進廚房拿菜 出來擇[模擬動作])李大娘:今天怎麼沒去陪老張下棋呢?……問你呢李大叔:(使勁兒吸了一大口旱煙,好半天才擠出三個字)沒心情李大娘:呃,今天早上還好好兒的,又咋子了嘛?李大叔:沒的啥子的,心頭煩李大娘:沒的啥子,沒的啥子、把你急成這樣,你那脾氣我還不曉得……死愛面子,一家人還這樣!李大叔:好嘛,好嘛!給你說下,也好幫到拿個主意李大娘:到底啥子事嘛,還賣關子!死老頭子李大叔:今天馬科長叫我去了下李大娘:馬科長,他找你幹啥子嘛?又是600塊錢一個月聘你去做那個機修工程師。名字聽起好聽,還工程師呢?不就是幫到修修機器,一個月多給你拿100塊錢,現在都是私人的廠了,賭這口氣我們也不能去李大叔:就你小心眼,人家馬科長可沒得罪我們哦,今天是說辦社保的事。李大娘:(喜上眉梢)辦社保,有眉目了?李大叔:馬科長說今年10月要補辦最後一批下崗人員的社保,以後就不辦了。李大娘:那得抓緊辦啥李大叔:事情沒的這么簡單。現在辦社保,養老、醫療、失業、意外傷害和生育總共五保,每年得交2000多,我自己要交8年,至少得交兩萬多李大娘:(驚訝)要這么多啊,上哪裡找去。上次不是說一萬二就能辦下來?李大叔:上次不是你不讓辦嘛,還說呢?李大娘:上次不是要給重陽繳電大的學費嘛,當時你也同意了的,怎麼怪起我來了李大叔:那你說這回咋個辦嘛,平時就你有主意李大娘:我有啥法,你自己去借啥,重陽那裡有點錢讓他給你准備一萬唄李大叔:(中午12點過,重陽回家裡吃飯,走到家門口,敲門:嗒嗒嗒……父親一邊開門一邊說)我去借,我去借,上哪兒去借哇?又不是三兩千塊錢,說借就借到了李大娘:那有啥子法呢?(嘮叨:「別人家有錢買房、買車子,我們家連個社保都辦不起。真氣人。」一邊說,一邊給重陽准備午飯,端菜到客廳等)李大叔(父親聽了,覺得受到刺激,破罐子破摔,氣憤地嚷到):我不辦。等退休以後再想辦法。李大娘(針峰相對):「年輕時都沒地方找錢,老了還能找到錢?」(父親氣的說不出話來,一聲不吭,回房間睡覺去,傳來猛烈的關門聲) 重 陽:媽,你們吵啥子哦?李大娘:沒吵啥,趕緊吃飯,吃了還要上班重 陽:你跟爸老是要吵架,有事就不能好好說嗎?李大娘(從廚房端碗陳飯一邊吃一邊出來):去喊你爸吃飯重 陽(走到房間門口敲了敲門):爸,吃飯了,吃了飯再去睡嘛李大叔:(從裡屋傳來)你們先吃嘛,不要管我,我一會兒吃重 陽:媽,給你說多少回了,飯放了兩頓就不能吃了。營養都跑了,有可能還有青黴菌,吃了對人體不好李大娘:管它啥子菌哦,感覺不到,這白花花的飯倒了多可惜重 陽:媽,到底啥事嘛,把爸氣成這樣李大娘:哎呀,不想跟你說。現在曉月快生孩子了,你們要多存點錢重 陽:你說嘛,一家人還那樣!是不是家裡缺錢嘛,我那裡有李大娘:哎,還是讓你聽到了。你爸他們單位10月份還要辦一批下崗工人的社保,聽說這次辦了,下次就不辦了重 陽:要好多錢嘛?李大娘:兩萬多重 陽:要這么多啊!李大娘:就是,曉得咋個現在要交那麼多哦?我叫你爸去找老關系借個一萬多,你那裡也幫到湊點;可你爸那人死愛面子,哪裡開得了這個口?重 陽:哦,媽!這個事我得跟曉月要商量下李大娘:好嘛好嘛!上次因為送你上電大,沒辦到,你爸還跟我生氣呢!這次你能幫就多幫你爸分擔點吧!你爸年齡大了,很想後半生能有個保障。重 陽:好的,媽你放心,我會說服曉月的,我上班去了(起身想把碗放到廚房去)李大娘:你走嘛,我一會來撿(重陽出去,關門聲。母親收拾好碗筷,進廚房,燈光漸暗,落幕)

7. 關於重陽節來歷的小品,快啊,明天就要用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

閱讀全文

與有關重陽節的小品4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林鳳嬌60歲生日 瀏覽:729
渤海雙緣敬老院電話 瀏覽:423
退休工資比上班的高 瀏覽:219
人員退休銷編申請 瀏覽:111
保定私立養老院 瀏覽:172
什麼人得老年痴呆症 瀏覽:272
退休工資能申請線上貸款嗎 瀏覽:299
孝順小品劇本 瀏覽:537
我的養老保險怎麼查不到 瀏覽:844
長壽草一天可以吃多少 瀏覽:505
公婆把退休工資都給了小叔子 瀏覽:676
明年能否給退休人員再漲工資嗎 瀏覽:927
獻血多久能體檢 瀏覽:212
現在57歲的農民怎麼交養老保險 瀏覽:400
老年人肚皮上有白斑 瀏覽:57
爸媽適合買什麼養老保險 瀏覽:885
請問新鄉金秋養老院有什麼項目 瀏覽:622
美顏養生的名字有哪些 瀏覽:785
退休後企業年金大概能提取多少錢 瀏覽:939
子女特別孝順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