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連環畫故事

重陽節連環畫故事

發布時間:2024-09-13 03:53:27

1. 重陽節、清明節、端午節、元宵節的燈謎。

重陽節
1.九九復重陽(字)
2.日日知儉朴(節日)
3.空運桂花酒(酒類用語)
4.遼闊江天又重陽(香煙名)
5.把酒楓林重陽後(地名三)
6.歲歲重陽唱票時(報刊用語)
7.睜開雙眼度重陽(古詩一句)
8.重陽邀客品香茶(四字常用語)
9.《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金庸小說人名二)
10.一盅佳釀高歌,諸多困境別提(電影歌詞一句)
清明節
岳老大是不行,老二是不錯的(語文用語)第一自然段梁倩
死節從來豈顧勛(武俠小說用詞)絕世輕功蔡振亮
君用一物,足以御狄,安用我等?(對聯術語)鶴頂格鄭志民
子野事跡錄於冊(稱謂冠姓二)張先生、平書記王磊
指鹿為馬,分清趨附之輩(足球球員連場上動作)高明順勢一撥王醒宇
田權有爭議,須去打官司(語文教學用語)分不清的地得用法郝向陽
尋根同祖先,歸心盼三通(字)禱許建南
北派打法變得愈來愈少 (世界軍事史名詞)越戰越南化潘建華
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北魏歷史事件)蓋吳起義薛道達
風光別我苦吟身(反探驪)要離·春秋人陳國偉
塵埃不見咸陽橋(旅遊點連省級區劃)灰騰梁內蒙王醒宇
半生的情,半生的淚,半生的痛,半生的追悔莫及(省份連縣)青海大通梁金強
亞父定計鴻門宴(電信用語)增設套餐方漢宏
因我來遲,趕不上他,我絆了一跌(千家詩句)盡是劉郎去後栽林敏
董狐直筆堪典範(明人冠謚號)忠正史可法徐衛鋒
鐵馬冰河入夢來(商品簡稱冠商標)聯想激打尹海軍
奪取要塞,補充糧草(報道用語)據有關資料 譚創
然也!其所言非其所思,故唾之(離合字二)嗯因心口、不一口呸胡永久
半樽相送醉離人(五唐)未休關西卒李創龍
若依小人一件事,便敢送去(港藝員演出用語)許志安擔綱譚創
閱歷豐富事易成(歌詞)經過多少失敗 陳繼耿
柳耆卿重義疏財(國際關系用語)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郝向陽
第四屆風雲杯網路燈謎邀請賽謀皮佳作
品嘗杜康樽半空(花名)棣棠樓得月
楷隸皆融 尚朴為先(花名)棣棠 掌中沙
杜康莊下猶說帝,懷李堂前每念唐(花名)棣棠雪夢羅浮
開「大奔」、逐「絕色」、會「要員」(市招)噴繪周昕
參加前線動員會(市招)噴繪周為等
紅燈停,綠燈行(軟體)彩易通飛翔之翼等
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軟體)彩易通錦水歸帆
執子之手共白發,一生未變當如初(稱謂)好拍檔庄雲
堂前松柏半掩,雪後梅枝孑然(稱謂)好拍檔樓得月
受盡半生相思苦,為她白首亦心甘(電影)如果·愛貴一
縱使真的喜歡,也得隔開一點(電影)如果·愛文山
一騎紅塵妃子笑(電影)如果·愛武騮等
1、曰:「唉!豎子不足與謀。」(三國演義連環畫名)小霸王孫策/春滿榕歧
2、對遺棄女嬰,要負責到底(奧運會吉祥物名)貝貝/常州市隱
3、不管風吹雨打,勝似閑庭信步」(2005流行語)經濟自由度/樓得月
4、「君,舟也;民, 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黃易小說)浮沉之主/飄零葉
5、文史專業不拿手(日貨品牌二,卷簾)精工、理光/小雨
6、「家裡盤著兩條龍是長江與黃河」 (《公務員法》用詞)內部交流/飄零葉
7、"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石油地質名詞)壓力系數/春滿榕歧
8、「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天文學家) 赫歇爾一家 / 春滿榕歧
9、「今日方才到嘴邊」(華語片世紀百佳)似水流年/一棍
10、唯有相知才結交(歷史名女) 呂雉/蕭然
端午節
1.端午(成語)一馬當先
2.端午(服裝)馬甲
3.端午(象棋語)正馬
4.端陽(名勝)光明頂
5.端正好(機械名詞)偏差
6.端陽留影(外職)日本首相
7.端陽赦諭開宴撙(飲食用語)節令食品
8.端午節(棋語二)頭馬 一段
元宵節
中的(打一成語)。 矢無虛發
會計(打一成語)。 足智多謀
電梯(打一成語)。 能上能下
並重(打一成語)。 恰如其分
相聲(打一成語)。 裝腔作勢
傘兵(打一成語)。 從天而降
背臉(打一成語)。 其貌不揚
假眼(打一成語)。 目不轉睛
氙氚(打一成語)。 氣吞山河
勝境(打一成語)。 不敗之地
武斷(打一成語)。 不容分說
雨披(打一成語)。 一衣帶水
極小(打一成語)。 微乎其微
初一(打一成語)。 日新月異
仙樂(打一成語)。 不同凡響
美夢(打一成語)。 好景不長
兄弟(打一成語)。 數一數二
齊唱(打一成語)。 異口同聲
卧倒(打一成語)。 五體投地
圓寂(打一成語)。 坐以待斃

2. 重陽節的心得感言

一年一度的農歷九月九日,即傳統的重陽節來到了。
農歷九月九日,為何稱為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重陽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了。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之為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賞菊有祝福老人安康之意。
古代還風行九九重陽插茱萸的習俗(茱萸可入葯、制酒,養身、祛病,古人還認為茱萸可避邪除惡),所以又將重陽節叫做茱萸節。唐朝詩人王維曾寫過一首七言絕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這首七言絕句,意境深遠,頗耐人尋味。
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因此,重陽節又多了一層新含意,實在是太可貴了。
今又逢重陽,我情不自禁想起偉大領袖毛澤東的詞《採桑子·重陽 》:「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廖廓江天萬里霜。」反復回味毛主席這首詞,越發覺得:「今日又是天艷陽,清風送爽菊花香。一年一度秋風勁,歲歲重陽好時光。重陽登山遠眺望,人生道路多漫長。回首崢嶸歲月稠,笑對夕陽不彷徨。

3. 小學一年級語文《重陽節》教學教案

《 重陽節 》是一首描寫重陽節的 兒童 詩。詩中寫了九九重陽天高雲淡,惠風和暢的季節特徵。寫了古今人們登高的不同目的,也寫了人們美好善良的祝願。這次我給大家整理了小學 一年級語文 《重陽節》教學教案,供大家閱讀參考。

更多重陽節相關內容推薦↓↓↓

重陽節的寓意及歷史起源

關於重陽節的經典古詩詞

重陽節插茱萸的意義

九九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

重陽節的節日介紹

小學一年級語文《重陽節》教學教案1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問: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是個有著悠久歷史 文化 的國家,有許多傳統節日從古代延續至今。你們知道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嗎?(學生回答)

2、師:老師這有一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因身在異鄉思念家鄉的親人而寫的一首詩,你們看看這首詩指的是哪個節日?(教師讀:九月九日以山東兄弟)(生答:重陽節)詩里哪一句能讓我們看出是的是重陽節?(出示:日歷)

3、師:重陽節是我們中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第八課中秋與重陽的第二個話題重陽節。(板書:重陽節)

二、新授部分

活動一:從古至今話重陽

1、問:你們知道今年的重陽節是哪天嗎?(出示:放大的23日)

你們找一找今年的重陽節是哪一天?

2、問:孩子們平時你們對重陽節有哪些了解?(生自由說)

同學們了解的並不多,讓我們一起看一段視頻資料,看看能從中學到什麼?(播放視頻)

師:同學們看得都很認真,那能不能 說說 你們都學到到了什麼?

(教師及時板書)

活動二、尊老敬老過重陽

1、問:剛才我們了解了不少關於重陽節的知識,大家都知道了,重陽節是老年人的節日,在你們家庭生活中有哪些老年人?(生答:爺爺、奶奶、姥姥、姥爺)

2、問:你和你的爸爸、媽媽平時是怎樣關愛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

(自由說:經常打電話、周末去看望他們、節日送禮物、節日吃大餐、我給他們捶捶背、捶捶腿、和他們多聊天、一起外出旅遊等等)

師小結:聽了同學們所說的,讓我也感受到了你們家庭生活的和睦溫馨。那我們還能為老人們做什麼呢?打開書看36頁3幅圖,看看對你們有沒有啟示。

3、師:同學們,我們平時不僅要在生活上關心爺爺、奶奶,應該經常地和他們聊聊天、談談心,多聽聽老人們的勸告,這樣我們的爺爺、奶奶會更加高興,你們說是嗎?

在家裡,你們經常和爺爺、奶奶在一起,那你們知道爺爺、奶奶的願望是什麼嗎?讓我們一起聽聽幾位老人說了什麼?(課件:小采訪)有什麼感受?

師小結:是呀,老人們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他們就希望我們能常回家看看,享受那份天倫之樂。

4、師問:孩子們,昨天就是23日重陽節,你們家是怎麼過的?

(生答:和老人吃飯、送他們禮物……)

5、師過渡:同學們,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不僅要關心我們身邊的親人,社會上還有許多需要我們關心的老人。前幾天我們學校少先組織部分少先隊員慰問了學校附近的一所敬老院,讓我們一起跟隨鏡頭,看看少先隊員們為那裡的老人做了些什麼?

師:同學們看的可真認真,錄像中少先隊員為爺爺、奶奶做了什麼?

(生答: 唱歌 、跳舞、把水果吃、和老人聊天)

活動三:爭當敬老好少年

1、師:慰問的同學為老人們帶去了我們的問候與祝福,讓爺爺、奶奶感受到了我們社會大家庭的溫暖,那麼,你們想像他們一樣做一個尊老敬老的好孩子嗎?你想怎麼做?(學生自由答)

2、問:那我們看看遇到這些情況,我們該怎麼做?(課件:情境題)

3、那老師還想問問你們,如果在公園里或大街上,看到一位老人突然暈倒了我們該怎麼辦?是扶起來還是撥打120救護。

三、 總結 全課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不僅了解了重陽節的很多知識,增長了見識,老師希望你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每一名同學都能爭做一名尊老敬老的好孩子,你們能做到嗎?好,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下課!

小學一年級語文《重陽節》教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 能根據拼音正確認讀本課「陽、節、古、人、景、色、太、平」等8個生字,並能在新的語言環境中認讀。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描寫「陽、古、平、太」。

2 能正確朗讀課文,做到讀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3 通過查找課外資料,簡單了解重陽節的風俗,能用一、兩句完整的 句子 說說自己家過重陽節(或 中秋節 )的情景。

重點和難點:

1 能根據拼音正確認讀本課「陽、節、古、人、景、色、太、平」等8個生字,並會運用各種 方法 自主識記生字的字形。

2 讀准後鼻音生字「陽、平」,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描寫「陽、古、平、太」,注意撇有尖,捺有角。

教學准備:

1 生字、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

2 學生課前查閱有關資料,簡單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小朋友們,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你們知道哪些?(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描寫節日的兒歌——重陽節。

板書課題:44 重陽節 師范讀齊讀

2、學習生字:陽(讀准後鼻音)、節(一字開花)

3、師:你們了解重陽節嗎?誰能簡單地說一說?師補充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說明:

這一環節首先調動學生的已知,啟發他們回憶自己知道的 中國傳統節日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揭示課題的目的。第二步:教師板書課題,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認真書寫的熏陶,同時根據不同的側重點學習課題中出現的生字。第三步:學生對於重陽節比較陌生,通過課前查閱有關的資料,以及課上老師的介紹簡單地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二、初讀兒歌,整體感知。

1、師范讀兒歌:仔細聽聽兒歌都告訴了我們什麼?指生答。

2、學生自讀兒歌:(出示課件—整首兒歌) 要求做到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3、互讀兒歌:同座位同學互相糾正。

4、指名讀兒歌:其他同學做小老師聽聽他讀的怎麼樣?

5、齊讀兒歌:讀整齊,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

說明:

這一環節首先讓學生帶著要求聽教師范讀課文,培養邊聽邊思考的好習慣。第二步: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既讓學生對兒歌的內容有了整體的了解,又對學生進行「讀正確」的訓練。

三、精讀兒歌,識字背文

1、學習第一句:(出示課件---兒歌第一句)

師:通過初讀兒歌,你從哪裡知道了重陽節是什麼時候?

(1)指生讀 (2)分男女生讀 (3)喜歡的同學站起來讀

2、學習第二、三句:

(出示課件---兒歌第二、三句)

(1)問題式引讀:師:古人和現代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高的目的有什麼不一樣?(生:齊讀第二句)師:人們登高許下了什麼美好的心願?(生:齊讀第三句)

(2)請大家看著大屏幕,把這兩句讀給同座位的小朋友聽。

請同座兩位小朋友一起讀 齊讀

3、學習生字:

(1)出示詞語:「九月」「古人」「風景」「秋色」「太平」「高」「美」 指讀 開火車讀(注意讀准後鼻音生字「景、平」,平舌音「色」 )

(2)學習生字:「九、古、人、高、景、色、美、太、平」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交流識字方法。

(3)全班交流。

4、熟讀成誦

個別准備,小組比賽,班內展示

說明:

這一環節重在認識生字並且以讀代講學習課文、背誦課文。具體分三步進行:第一步:學習第一句。採取多種形式朗讀。第二步:學習第二、三句。利用問題式引讀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二、三句的大意並熟讀這兩句。第三步:進行識字教學。在充分朗讀課文,基本解決生字讀音的基礎上,相對集中地進行生字教學,放手讓學生自主識記,老師及時地歸納提煉好的識字方法,以逐步提高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第四步:朗讀、背誦、比賽等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四、復習生字,指導書寫。

1復習詞語:齊讀 全班做游戲「菊花朵朵開」

2復習生字:

(1)開火車讀字卡

(2)以小組為單位任意選擇識字游戲

a、《大家都來猜》b、《看誰記得快》c、《擴詞擂台賽》d、《翻牌游戲》e、《你說我猜》

3指導書寫「人,太」

(1) 書空

(2) 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 師范寫

(4) 生擺正姿勢,書寫生字。

說明:

在鞏固識字的環節中,結合課文內容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迷人的秋景:一朵朵美麗的菊花競相開放,菊花上寫著由課堂上所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詞語出現和消失的快慢速度可以隨著學生的掌握熟練度自由調控。生字的復習上利用平日里常做的識字游戲,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選擇開展游戲。在寫字環節中注意強調撇有尖,捺有角,以及正確的書寫姿勢。

五、課外拓展,說話練習

說說你們家是怎樣過重陽節(或中秋節)的?

(1) 小組內交流

(2) 全班交流

要求說一、兩句完整的句子。

說明:

如果過重陽節的情景給學生留下的印象不夠深刻,學生可以選擇較熟悉的中秋節說。教師應注意要求學生說完整的句子,不用太長一、兩句即可。

補充資料: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一年一度秋風勁」,九月重陽,天高雲淡,金風送涼,五穀票箱,古人認為這一天登高能避災消禍,長壽不老,因此,我國素有重陽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也叫「登高節」。重陽節這一天還有吃「重陽糕」、「飲菊花茶」等習俗。

小學一年級語文《重陽節》教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藉助拼音讀准生字的讀音,在老師指導下描摹「人、太」。

2.朗讀課文能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記住課文內容,並嘗試背誦。

3.讀兒歌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引導學生從小學會孝敬老人。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文,揭示課題:

1.啟發談話,學習生字「節」

在我國有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板書:節)拼讀

2.了解各種節日名稱。

(出示節日名稱),第一行是重大節日,可以放假來慶祝。第二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節日。

3.揭示課題。

人們在不同的節日中可以做不同的事情來慶祝,今天我們就重點來了解其中的一個節日——重陽節。

(板書課題,拼讀「重」,辨析「輕重」)

4.齊讀課題

二.讀通課文,教學生字:

1.藉助拼音讀課文,讀准生字字音,劃出生字組成的詞語。

2.出示課文,指名讀。

3.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開火車讀。

三.學習課文,了解內容。

1.指名讀課文,其餘同學邊聽邊記: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是在哪一天?

(你們聽清了嗎——學生齊讀:九月九,是重陽。)

2.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秋天景色的句子。

師:農歷九月九剛好在中秋節之後,當時的景色怎樣?(出示:景色)

3.積累描寫「秋色」的詞句。

(1)指名交流,描寫秋天的句子。(文中句子變紅)

(2)補充積累秋天的詞語。

師:秋天的景色真美啊!真是:秋高氣爽雲淡風清(引導學生讀好這兩個詞語)

(3)學習:「景色」兩個字

4.再讀課文,了解人們在重陽節會干什麼。

(1)自讀課文。

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會幹些什麼呢?

(2)交流,引讀有關語句。

(3)引導質疑。

讀了這兩句話,你有什麼問題嗎?

(4)聽 故事 ,釋疑。

看連環畫,聽知識老人講重陽節的來歷。

5.引讀第3句。

6.師引讀全文,自己讀好課文,試著背誦。

7.引導想像,練習說話。

自古以來,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會登上高處,一邊觀賞秋天的美景,一邊許下心中美好的願望。如果你也登上高處,你會為你的家人和朋友許下什麼美好的願望?

8.看圖說話,引導學生從小學會孝敬長輩。

剛才,許多小朋友都為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許下了美好的願望。其實,如今重陽節又叫敬老節,老人節。想一想,這一天,我們還可以為老人做些什麼呢?

看圖,小組討論,用一句話說說圖上的意思。

9.小結:我們不僅可以在重陽節這一天為老人做事,平時也應該為他們做事。

四.寫字指導,描摹「人、太」

1.觀察前兩個字與後一個字比,有什麼不夠的地方。

2.學生描摹「人、太」,教師巡視。

小學一年級語文《重陽節》教學教案4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

感受到老人對家庭和社會的貢獻,願意尊敬老人、關心老人;激發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及熱愛祖國的 傳統文化 的情感。

行為與習慣

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尊敬老人的好習慣。

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了解有關重陽節、老人節的常識;了解一些與月亮有關的科學知識。

過程與方法

學會觀察、記錄等簡單的科學探究方法;初步培養學生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

學情分析:

重陽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把這些文化傳承下去。我國的重陽是傳統節日,對重陽節的一些習俗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得還不是很深入,沒有升華到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感層面上。對於尊敬老人、關心老人方面,他們具備一定的認知,但在實際的生活中真正能夠做到從細節上關心老人的卻不是很多。

因此,本課針對以上的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了解有關重陽節、老人節的常識懂得尊敬老人、關心老人。教師應當興趣引路,引導學生交流關於重陽節的風俗,充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通過了解有關重陽的民間 傳說 故事,讓學生感受到敬老愛老是中國的傳統美德,通過模擬表演等活動,樹立學生愛老尊老的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有關重陽節、老人節的常識懂得尊敬老人、關心老人。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感。

教學准備:

教師准備:收集調查社會上尊老敬老的活動,以及老人節這一天自己家周圍(社區)開展哪些敬老活動。

學法指導:觀看、模擬表演及展示。

教學過程:

活動一 重陽節,老人節

1.談話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了解了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重陽節吧!

2.播放視頻:重陽節老人的活動。

(1)提問:看了之後,你知道重陽節的含義及風俗有哪些嗎?

(2)小結: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被稱為重陽節,也是老年人的節日,又稱為「雙九節」或「老人節」。

3.出示圖片:尊老敬老大發現。

(1)提問:你家裡有哪些老人呢?他們為家庭和社會做了哪些貢獻呢?

(2)提問:在你的家庭里,大家是怎樣尊敬老人的?

(3)過渡:不僅是在同學們的家中,在社會上我們也要一樣尊敬、敬愛老人,為老人提供便利。

(4)提問:你們知道社會上有哪些尊老敬老的活動嗎?

(5)提問:在老人節這一天自己家周圍(社會)開展了哪些敬老活動?

4.小組討論:在「重陽節」這一天,我們准備為家中老人做些什麼?

(1)全班交流。

(2)提問: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我們在這一天為他們慶祝節日,那麼是不是只在這一天尊敬老人就行了呢?

(3)小結:創建一個敬老、愛老、養老、助老的氛圍,需要全社會的參與,需要我們每天尊老敬老,讓老人的生活幸福美滿。(板書:尊老敬老過重陽)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思考節日里如何尊老敬老。

活動二 尊敬老人,平時我們怎樣做

1.播放動畫:爺爺奶奶的心願。

2.討論:尊敬老人,平時我們怎樣做?特別要引導學生換位思考,根據老人的年齡狀況、身體狀況,考慮老人需要哪些幫助等。切實感受到尊敬老人、關心老人的重要性。

設計意圖:學會將尊老敬老的活動由老人節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活動三 情景表演

請幾組學生分別設計並表演平時和老人相處、為老人做事情的情景。

設計意圖:進一步了解如何與老人相處。

歌曲鏈接:《可憐天下父母心》

作業: 我為老人做事情

組織全班學生開展一次為老人做事情的主題活動。如訪問敬老院、幫社區的老人做事情等。

設計意圖:課後延伸,鞏固 教育 成果。

板書設計:

尊老敬老過重陽


小學一年級語文《重陽節》教學教案相關 文章 :

★ 小學一年級語文《重陽節》教學教案

★ 幼兒園重陽節主題活動教案【五篇】

★ 小學一年級語文《蟬》精選教案

★ 有關重陽節小學一年級日記

★ 小學一年級語文《小溪生病了》優選教學教案

★ 小學一年級語文《鬧花燈》教案範文

★ 2021教研組計劃大全十篇

★ 我的重陽節小學一年級100字日記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4. 請問:中國傳統的節日有哪些它們的時間又分別在什麼時候它們的習俗、特徵又是怎樣的(越詳細越好)

辛亥革命以前,中國一直採用陰歷(亦稱夏歷、農歷、舊歷)。民國以來雖然採用了陽歷(亦稱公歷),但按千百年傳統下來的風俗,人們仍然習慣按陰歷過時令節年,隨著時代變遷,有些節年風俗淡化了,消失了,有的則相傳至今。這些節年主要有:
春節、上元、填倉、龍抬頭、清明、端午、六月六 、七夕、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寒衣節、歷書、冬至。
春節
按傳統,我國每年陰歷正月初元旦為"年禧",通稱"春節"。這是全民性的盛大傳統節日。春節期間,按習俗,一般有祭神,求祥祈福;互相祝拜,走訪親友;游覽先壇廟跡,進行娛樂,改善生活等活動。具體內容有臘八、掃房、祭灶、年前的市肆、除夕、元旦、祭財神、開市、"人日"、順星等。
臘八
臘八,即舊歷十二月初八日,是漢族傳統節日。唐·張守節《史記正義》中說:"十二月臘日也……獵禽獸以歲終祭先祖,因立此日也。"漢代以冬至後第三個戊日為"臘日",南北朝時始改為十二月初八日為"臘八節",古時的春節實際上從這一天就開始了。民謠說:"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在佛教徒中稱臘八為"成道節"。民間有熬粥供佛、饋送親友鄰居、自食,以及有來泡"臘八蒜"的風俗習慣。
古代把春節大掃除稱為"掃年",起源於古代人民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後來逐漸演變為年終的衛生大掃除了。據宋·吳自牧《夢梁錄》記載:"十二月盡……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以祈新歲之安。"老北京的童謠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
掃房以後,全家就要開始籌辦年貨,請香蠟紙碼、供品,寫對聯、剪窗花、買掛錢、年畫、鞭炮……准備過年了。
灶神,俗稱"灶王爺"。據《准南子》說,黃帝、炎帝"死作灶神",職司人間善惡。清末明初以來,北京市面傳有所謂善書,其中有"灶王爺"說:"灶王留下一卷經,念與善男信女聽。我神姓張名自國,玉皇封我掌廚中。來到人間查善惡,未從做事我先清。"民間盛傳:"灶王爺本姓張,一碗涼水三炷香。"認為灶王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每年臘月二十四日都要去朝奏玉帝,報告所住之戶的善惡言行,所以當二十三晚上給他送行時,就用江米或麥芽做成的糖來粘住他的嘴,"意為塞滿口,使上天不得多言也"(《中華全國風俗志》),或貼上一副對聯,要求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以便"下界保平安"。
祭灶是舊歷到來的信號,老北京人稱"過小年"。童謠傳:"糖瓜祭灶,新年祭灶,新年來到,丫頭要花,小子要炮……"
年前的市肆
從頭年的臘月十五日起街上便普遍進入春節的節日狀態。《京都風俗志》記載:"市中賣年貨者,棋布星羅。如案幾筆墨,人從作書,則賣春聯者,五色新鮮,千張弦目,則賣畫副則以及蘆棚鱗次,攤架相依,則佛花供品,杯盆杵臼。凡祭神日用之物,堆積滿道,各處皆然"。點綴渲染節日氣氛的行當五花八門,豐富多彩。各畫棚子售年畫;對子攤寫賣聯對、橫批、門心、抱柱、斗方、春條、佛對;買掛錢的,賣元寶的,賣供花的,賣絨花、絹花的,賣松木枝、芝麻秸的,賣燈籠的,賣關東糖的,賣雜拌兒的,賣花炮的,……一應俱全。
除夕
舊歷臘月三十日為除夕,俗稱大年三十,人們送舊迎新的主要活動都集中在這一天進行,春節達到高潮,最為隆重、熱鬧。
為了點綴點景,烘托"納福迎新"的氣氛,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門心、請條,用紅紙寫上"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抬頭見喜"、"全院生輝"、"槽頭興旺"、"宜入新年,福在眼前,合家歡樂,人口平安"、"招財進寶"、"黃金萬兩"等喜慶、吉利話。還要貼門神,貼掛錢等。 )
過去老北京90%的人家常年供有佛龕或神像,到年禧,要在佛龕神像前上供,供品有蜜供、套餅、面鮮、水果、百果、花糕、年糕年飯、素餃子或饅頭等蒸食、素炒菜等。家宅六神,如灶王、財神、土地等都要上供、燒香。因灶王爺臘月二十三日焚化升天去了,這一天要請一張新的灶王爺像貼上,以便常年奉祀"保平安"。
年禧是還有祭祖的風俗習慣,以體現"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
除夕晚上舉行家宴。老北京小年禧飯菜吃喝,主食、菜餚都有傳統的固定套子。主食以水餃為主。除夕晚飯家人要齊,所謂"團圓飯"。菜飯盡可能豐富些,預示來年豐衣足食,席間要多說彼此祝願的話,充滿歡樂氣氛,這頓飯可以慢慢吃,有的一直吃到深夜,接下來"守歲"。
按傳統習慣,飯後至夜間接神、拜年之前不能就寢,要"守歲"至次日凌晨,表示年老的人在辭舊歲之際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的有為祝老輩正年益壽的意思。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須守歲。
接下來就是舉行接神和團拜活動。
進入子時(夜十二點後)即可接神,由家中最老輩主持,按《憲書》上說明的元旦之日的喜神、財神、福神,以及陽貴、陰貴諸神的方位,主持人舉香率眾到院里向各方位依次叩首,表示接神,完成接神一套禮節程序後,全家進行團拜,首先給老祖宗磕頭拜年,然後長輩們坐在堂上(或炕上)接受小子輩們的拜年,行頭叩首禮,說些祝願的吉祥話,長輩們照例要給未成齡的小輩們一些"壓歲錢"。
元旦
正月初一日為元旦,親友、同事中的"官客"(男人)互相拜年。"堂客"(婦女)要等到正月初六才能外出拜年。
清代,官員們元旦互相拜年,是一種不成文的禮節,又是逢迎上司、聯絡同事的機會。為減少往來途勞,興行"團拜"。清·藝蘭生《側帽餘譚》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孰鄉情,誠善舉也,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民國以後,機關、團體的"團拜"更為盛行。
民間的互相拜年范圍很廣,形式多樣,如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母家拜年,其他近親則不限前後;對同事、朋友禮節性的拜訪,對人家欠情的作感謝性的拜訪,對左鄰右舍平時常有交往的作串門式的抱拳說"恭喜發財"等。
祭財神
財神是多階層普遍信奉的神靈。正月處二早晨,老北京住戶和商號都要祭財神。
開市
從初一到初五,街上的鋪戶都上起護窗板和一些繪有《水泊梁山》、《桃園三結義》、《精忠報國》等連環畫的窗簾,表示過年休息。過了"破五"(正月初五日),年禧就基本上過去了,一些店鋪就舉"送神"禮,放鞭炮,在熱烈的祝願氣氛中打開護窗門,露出事先貼好的"開市大吉,萬事亨通"的紅對聯,開始正式營業了。
人日
舊歷正月初七日稱"人日"、"人勝節",或曰"七元"。這個古老的節日少少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
道教認為,"天地先生雞、次狗、次豬、次羊、次馬,始生人。"漢人東方朔的《占書》中說:"歲正月一日佔雞,二日佔狗,三日佔豬,四日佔羊,五日佔牛,六日佔馬,七日佔人,八日佔谷"。認為正月初七如果天氣晴朗,則謂吉祥,主一年出入順利,人口平安,若陰晦則兆災患。清代,北京人正月初七日有測陰晴的活動,"人日"這一天要吃春餅(一種雙層的荷葉餅)卷"盒子菜"(醬肘子、小肚等熟肉菜),並且剪餅於庚院,叫"熏天"。但此俗流傳范圍越來越小,清末明初已不多見了。
順星
順星也叫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們無論是否去廟里進香祀星君(即順星),等天上星斗出齊後,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祭星時,要在案頭、灶台、門坎、鍋台等處各放一盞"金燈"(黃燈花)並點燃,叫"散燈花兒",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結束後,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上元
"正月十五鬧元宵","正月十五鬧花燈",舊歷正月十五日應是民間傳統的"上元節",也叫:"元宵節"、"燈節"。早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漢朝時就開始以正月十五應為"元宵節"。《史記》樂書雲:"漢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祀,致明而終。"到了唐朝,崇尚老.庄,奉道教為國教,為祝賀道教的"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在正月十五的誕辰而舉行祝節活動,元宵節又添上了道教色彩,成為佛、道兩教特色的節日,活動有張燈、放焰火、吃元宵等固定形式。
張燈、觀燈是元宵節日活動的一項主要內容。正月十三日為"上燈";十四日為"試燈";十五日為"正燈";十七日"罷燈"。明代有所謂"燈市",那時東城燈市口是燈與市合一的,清代將燈與市分開,但仍習慣叫燈市,實際上是燈會,屬娛樂性質。那時,元宵夜市肆很講究張燈,各家鋪戶爭奇斗勝掛出大小、高矮、方圓形式不一的花燈,有紗絹、玻璃、羊角的種種差別,上面有繪人物的如《列國》、《三國》、《水滸》、《西遊》、《封神》、《聊齋》等;有繪花卉,蘭、菊、梅、桂、萱、竹、牡丹、芍葯的;有繪禽獸,脛鸞鳳龍虎,以及馬、牛、貓、犬、蟲、蟹魚蝦的,顏色鮮艷多異,形態逼真,品種繁多。從正月十三"上燈"開始,市面上就開始售多種不同形式的走馬燈。《燕京歲時記》載:"走馬燈者,剪紙為輪,以燭噓之;則車馳馬驟,團團不休,燈滅則頓止矣。"從這天起,小孩們成群結隊提著燈籠四處游耍,無不歡天喜地。
上元之夜,萬家空巷,紛紛上街觀燈,"肘足相挨都不覺,布衣塵污貴人貂。"(《都門竹枝詞》)形容當時觀燈之盛。
放焰火也是上元夜活動的一項主要內容。清·謝文翹《都門新年詞》中說:"通宵爆竹一聲聲,煙火由來盛帝京,寶炬銀花喧夜半,六街歌管樂昇平。"
上元節的燈市歷來有猜謎的活動,俗稱打燈虎。這項活動很吸引人,猜燈謎可以使人增加知識,鍛煉思維敏捷,活躍節日氣氛。清人趙駿烈的《燕京燈市竹枝詞》中說:"燈謎巧幻勝天工,不惜奇珍與酒紅。多數才人爭奪彩,誇長競短走胡同。"說明當時燈市打燈虎的引人入勝熱烈氣氛。
上元節應節的食品是元宵,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燕京歲時記》雲:"市賣食品,干鮮俱備,而以元宵為大宗。亦所以點綴節景耳。"至今,北京人仍然保留著正月十五吃元宵的風俗習慣。
填倉
老北京俗傳正月二十三日為"小填倉",二十五日為"大填倉"。清代,京師多大糧商米販這時都要祭祀倉神,市民要買些米面、煤炭來充實自家的生活儲備。清·《帝京歲時紀勝》栽:"當此新正節過,倉廩為虛,應復置而實之,故名其日曰填倉。"
其實,真正的"填倉"活動是在農村。郊區農民流傳諺語說"填倉,填倉,小米干飯雜面湯",平時農民生活很苦,填倉節時吃頓小米干飯雜面湯就算不錯了。正月二十五黎明,農村家家戶戶在院里或打穀場上用篩過的炊灰撒出一個個大小不等的圓圈,象徵糧囤的意思。
龍抬頭
舊歷二月初二龍抬頭。名人劉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說:"二月二日曰,龍抬頭、煎元旦祭余餅,熏床炕,曰,熏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 春雨貴如油",人們祈望龍抬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同時,二月二正是驚蟄前後,百蟲蠢動,疫病易生,人們祈望龍抬頭出來鎮住毒蟲。
當年老北京人有"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沒處藏"的說法。人們出於對龍抬頭出來興雲化雨並威鎮百蟲的祈望,二月二這天就盡量用龍來稱呼食物和各種活動。如吃餅叫吃"龍皮",吃小餃叫吃"龍耳",吃面條叫吃"龍須",吃米飯叫吃"龍子"。兒童這天剃頭叫"剃龍頭",婦女這天不做針線活計,說為避免傷了"龍眼"。
清明
清明是舊歷的一個重要節氣。清明掃墓祭祖的風俗由來已久。秦以前已經有掃墓的風俗,但不一定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從唐朝開始盛行起來。《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楹,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清明掃墓這個風俗習慣相傳至今。舊時,北京人清明掃墓祭掃儀式並不在清明當天,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因家庭經濟等條件不同,祭掃方式也多有區別。去郊區掃墓,有的祭畢就地圍坐聚餐引酒,有的放起風箏,有的用柳條編成羅圈狀戴在頭上,說"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既是掃墓又是春遊,既寄對先人的哀思,又盡自己春之游興。
端午
舊歷五月五日為端午節,老北京人習慣俗稱為五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初"同義,"五"、"午"相通,按地支順推算,五月為"午"月,故初五日作"端午",又因午時為"陽辰",亦稱"端陽"。
端陽節始於春秋戰國時代,起源於江南,由來有多種說法,民間流傳最廣,最有影響的說法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楚大夫屈原。宋代為表彰屈原的"精忠",追封他為"忠烈公",正式將五月五日端午節賦予紀念屈原的意義。抗日戰爭時又定五月五日為"詩人節"。
端午節時,在南方講究舉行"龍舟競渡",在北京明清兩代則講究"熙游避災"。初五日上午,群入天壇"避毒",天壇是祈年聖地、各勝,既仰仗天之神力避毒,又可游樂;過午,有的到魚池或高粱橋、滿井、草橋、積水潭等處"飲醵熙游"。
端午應節食品是粽子,一般是小棗粽子,蘸白糖吃。時令鮮品是櫻桃、桑椹。糕點鋪賣一種用模子刻出蛇、蜈蚣、蠍子、蜘蛛和蟾蜍圖案的桃酥式的圓糕點,叫"五毒餅"。人們以這些時鮮和應節糕點用來上供或互相送禮。
北京人俗謂"善正月,惡五月"。因五月氣候溫熱,易生病毒瘟疫,故用天師符和鍾馗像來鎮宅、驅避"邪祟"。清人柴桑《燕京記》雲:"(端午)前數日,肆間用黃紙蓋朱印,或繪天師、鍾馗像,或五毒之形,人購而粘門上,以逐祟惡。"從五月初一起,各家還將菖蒲、艾草插在門的兩旁,一曰"蒲劍",一曰"艾虎",也為辟邪驅瘟。為辟邪,京城端午時,人們還紛紛買蒲鞋穿上過節。
端午節還有"扔災"一說。節前,手巧的婦女以五彩綾羅製成小虎、葫蘆、櫻桃、桑椹、瓜豆、蔥、蒜形狀,用綵線串起來,五月初一那天系於小兒的釵頭或背上、胸前;小姑娘還用硬紙條疊成菱形"粽子",纏上五彩絲線,戴在身上,通稱"葫蘆"、"續命縷"。到了五月初五午時之後摘下來,連同貼在門楣上的剪紙葫蘆揭下來,一起仍到門外,叫"扔災"。
節日期間,人們還要飲黃酒,在小孩頭上用雄黃畫一"王"字,有的還用雄黃塗小孩的耳鼻孔,說是夏日能避蜈蚣等毒蟲鑽到耳鼻孔中去。
六月六
舊歷六月初六本不為節,因時值盛暑物醫霉爛損壞,因此,老北京上至皇室,下至黎民都有晾曬、洗浴活動的習慣。
六月六這一天如天氣晴朗,皇宮晾輦輿、儀仗、典籍,廟宇舉"晾經會",老百姓晾衣物、洗澡、洗發。民間相傳,這一天晾衣衣不蛀,曬書書不蠹,家畜洗澡不生虱子,貓狗等家畜都要趕到河裡洗個澡。前清光緒十年(1884年)以前,鑾儀衛馴象所,歷年都在這天設儀仗,以鼓樂前導,將象群趕到宣武門外西牐水濱去洗澡,觀者如潮,頗為壯觀。
郊區農民在六月六前後大都注意觀察莊稼長勢,說"六月六,看谷秀"。有的還把這一天稱作"蟲王節",在田間、庭院焚者致祭,祈望防止蟲災,保豐收。
七夕
舊歷七月初七的夜晚,俗稱"七夕"。相傳是天上牛郎織女星一年一度過銀河相會的時刻。舊時,民間有"乞巧"的習俗,稱"乞巧節"。織女心靈手巧,曾在凡間把織布、綉花的技巧傳授給婦女們,婦女們在七月七日晚上凡人相約,在庭院或花園里焚香拜銀河、拜雙星,默默祈禱自己的心願,希望自己幸運,也心靈手巧起來,少女希望自己長的更美麗或嫁個如意郎君;少婦們則希望早生貴子或得到丈夫、公婆的寵愛。
早年,梨園(戲劇界)每值七夕,要演《鵲橋會》或崑曲《長生殿》,《天河配》等"應景戲"。
中元節
舊歷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與正月十五日的上元節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節同為古老傳統節日。
中元節是道教節日。道教認為,"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是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地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下員解厄水官洞陰大地誕辰。道教《太上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中元節時,道教宮觀如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雲觀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
佛教徒在這一天要舉行盛大的盂蘭盆會,也叫盂蘭盆齋、盂蘭盆供。盂蘭盆會唐代即已盛行,晚清年間,北京有八百四十多座寺廟,有條件的,如廣濟寺、法源寺、拈花寺、廣化寺、嘉興寺、長椿寺等都舉辦規模不同的盂蘭盆會和中元法會。民國以來,北海公園、中山公園音樂堂等處歷年此時都有"追悼陣亡將士法會"。用番(喇嘛)、道(道士)、禪(和尚)三台經,供著一個"海陸空軍陣亡將士"的牌位,進行公祭。
中元節期間,老北京還有舉行製法船、放荷燈、蓮花燈、祭祖、唱"應景戲"等活動。
中秋節
舊歷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又稱中秋節,團圓節,俗稱八月節。舊歷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中,故名"中秋"。《周禮》曰:"中春晝,鼓擊士鼓吹豳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雲。"據說中秋節在兩漢時已具雛形,至唐代已興登台觀月、泛舟賞月、飲酒對月等活動。北宋太宗年間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節日里有祭月、拜月、賞月、吃月餅的風俗,明清以來的京師,此風一直沿襲不衰。
中秋多種果子成熟上市,有的老北京人直接稱它是"果子節"。中秋節有家家戶戶吃月餅的傳統習慣。節前,京城各大糕點鋪都應時出售中秋月餅,以"自來紅"和"自來白"為主,品種繁多。中秋節吃月餅,作為節日禮品互增親友的習俗相傳至今。
重陽節
舊歷九月初九日,俗稱"重九"。古人認為九是陽數,所以這天又叫重陽節。遠在三國時期,重陽的名稱已經出現,魏晉以來,重陽節已成為中國人很重視的一個節日。
古時,重陽節活動很豐富,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插茱萸等。明代皇宮自九月初一起吃花糕,九月九日重陽,皇帝親自到萬壽山登高。民間百姓也爭相效仿,每逢重陽,人們便帶上酒具、茶具到香山或靈顯宮,報國寺的高閣上飲宴坐樂。
清代,北城居民多到真覺寺五塔金剛寶座台上登高。南城居民多到左安門內法藏寺彌陀塔去登高。此外,遊人較多的是阜成門外釣魚台。由於重陽節之後,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所以人們稱此舉為"辭青"。
登高,"辭青"時,照例都要野餐,主要是以松枝,松塔燒起火來,圍坐一起吃烤肉,飲白酒、菊花酒助興。文人墨客有即興吟詩作詞者。
民國以後,這種風俗逐漸淡薄,至三、四十年代,只留下老人們的傳說,民間並無實際活動。重陽前後,民間僅留下了吃烤羊肉,涮羊肉和吃花糕的風俗。
寒衣節
舊歷十月初一日為寒衣節,亦稱冥陰節,是一年中的三大鬼節之一。老北京人照例要給亡故的祖先"送寒衣"。
清末明初,北京人大多沿襲舊俗,在十月初一以前就要到南紙點買寒衣紙。它是一種彩色蠟花紙,粉紅色的印上白色圖案,白色的印上青蓮色的圖案,黃色的印上紅色圖案,也有素色的,總之,只是象徵性的東西。一般都裁成布匹形狀的長條,也有剪成衣褲狀的,也有不剪,直接裝在包有紙錢、冥鈔的包裹里焚火。
歷書
舊時,十月初一日欽天監頒歷。《燕京歲時記》載:"十月頒歷以後,大小書肆出售憲書,衢巷之間也有負箱唱賣者。"
皇歷即"憲書",亦稱"通書"。清末明初,市面上販賣所謂"大本新年歷",上面印著《大清光緒全序通書》、《中華民國全序通書》。
通書日歷以外的部分謂之"序",有的序多於正文。
甚至將《三字經》、《百家姓》、《千子文》、《朱子治家格言》統統附上。民國以後,有當代偉人像,文明結婚儀式圖等。
日歷部分的表頭上有火車表(僅站名順序)和諸神、佛聖誕日期表。日歷以陰歷為單位。
人們買來這本通書後,首先用朱筆在封面上寫上:"燈下無忌,夜觀大吉"。
這種"通書"一直發行到1949年。
冬至
冬至(陽歷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為進九之始,古人認為到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上升,是個吉日。因此值得慶賀。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觀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舊像元旦一樣。但民間並不以冬至為節,不過有些應時應景的活動。
冬至之日,京師個大道觀有盛大法會。道士唪經、上表,慶賀元始天尊誕辰。道教認為,元始天尊象徵混沌未分,道氣未顯得第一大世紀。古民間有吃餛飩的習俗。實際上,"餛飩"與"混沌"諧音。古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為,打破混沌,開辟天地。
冬至民間有貼繪"九九消寒圖"的習俗。消寒圖是記載進九以後天氣陰晴的,以卜來年豐欠。

5. 讀後感四年級三百八十字重陽節

明天就是重陽節了,預祝天下的老人健康幸福快樂,長命百歲!都說家有一老賽過一寶,現在才明白其中道理,家裡的老人讓你想想就感覺溫馨也生出對家的無限依戀,每當夜幕降臨,暢游車河時,萬家燈火中總有一盞燈是屬於你為你而留,心中頓有暖流緩緩淌過…… 這個重陽節快到了,想起我的奶奶和姨婆還有爺爺,希望他們在天堂里快樂安康!經常會想起他們,很少會夢到他們,相信他們在那裡一定是快樂安好的在我還是個毛毛頭時,奶奶把我接回來,和姨婆一起把我帶大,我的童年考試吧無慮,她們對我寵愛有加,特別是姨婆對我偏心偏得來是地球人都知道最遺憾的是她們一天我的福也沒享到,在我還沒開始工作賺錢她們就都走了,雖然這些年我總是盡我所能為她們做佛事,總彌補不了心中的缺憾……到現在還記得姨婆看到我就說阿囡啊……放學後每天偷偷給我買奶油小方還叮囑不能告訴表妹……過年奶奶為了勸說我去表姐家作客需要先答應我的條件---買連環畫外帶拷扁橄欖,我才同意去的……奶奶做的五彩圓子,青團,松糕……在我的記憶中那是空前絕後的美味隨她一起走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抓緊時間,多陪陪家中的老人,陪他們多聊聊,哪怕多一個電話,以後都會少一個遺憾……

6. 九月九過節感想怎麼寫

寫下九月九(重陽節)的來歷,典故,可以寫下重陽節自己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老人做的事,結合自身寫尊老愛老感想。

7. 《山鄉巨變》是誰創作的連環畫

賀友直
賀友直,男,新碶西街人,1922年11月出生於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編審,我國著名連環畫家、線描大師。他從事連環畫創作50多年,對於我國的連環畫創作和線描藝術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四屆常務理事、連環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第四屆副主席,中國連環畫研究會第二屆副會長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賀友直自幼喪母,由鄉下姑媽撫養,在大碶王隘一本小學上學,1937年畢業於新碶小學。新碶小學設在關帝廟,人稱「涼亭」,裡面有座描著三國故事的戲台,他對這種人物素描情有獨鍾,被這些戲曲人物迷住,心摹手臨,滋潤著他以後作為美術家的心靈。當時他的美術成績已非常出色,小荷露出了尖尖角。1937年小學畢業時抗日戰爭爆發,他隨著父親的失業而失學。1938年後在小鐵工廠、印刷廠當學徒,還任農村小學教師。在上海進入美術社後開始走上了美術創作之路,陳在新先生成為他在啟蒙老師,從教他繪畫商標起步,後來經親戚介紹結識連環畫作者,從此走上連環畫創作道路。他的第一部作品是趙樹理的《福貴》。想不到自邁過這道門檻,從此他就成為「門檻內人」。他拚命畫,一個月竟畫了三百多幅連環畫,這一來,他也有了較穩定較為可觀的收入,家中的生活也相應有了改善,就這樣與連環畫結下了不解之緣。

1949年至1960年是賀友直連環畫創作的第一階段。包括與別人合作的作品,他共創作了40多套連環畫。如《火車上的戰斗》、《向秀麗》等。其中1952年出版的《火車上的戰斗》曾在1957年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中獲一等獎。1961年至1965年是他創作的第二階段。在根據周立波的同名長篇小說創作的《山鄉巨變》中,他借鑒《清明上河圖》及明清版畫,採用俯視和多角度的構圖,對南方丘陵地帶的山鄉環境作了出色的描繪。他借鑒陳洪綬的人物畫,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許多性格鮮明、親切感人的形象。《山鄉巨變》的抒情風格、民族特色不僅受到讀者的廣泛喜愛,而且獲得了美術界的高度評價,被認為是那個時代中國連環畫創作的最高代表,被文藝評論家們稱為中國連環畫史上里程碑式的傑作,1963年,在全國第一屆連環畫評獎會上,榮獲一等獎。此後,他又創作出版了《南京路上好八連》、《李雙雙》等13套連環畫。1979年他創作出版的《朝陽溝》獲建國30周年美術作品展覽的三等獎。1978年出版的《十五貫》和1980年創作出版的《白光》,在1981年全國第二屆連環畫評獎時分別獲二等獎和一等獎。其中《白光》標志著賀友直連環畫藝術的新高峰。1979年至1984年他又創作出版了《蘇東坡寫對》、《曹沖稱象》等,並參加《中國古代科學家》、《中國成語故事》等專題系列連環畫的創作,如《華佗》、《勢如破竹》等。這些作品以構思細膩,表現手法新穎多樣著稱,是他藝術創作的第三階段。《小二黑結婚》於1999年獲全國第九屆美展銀獎。在這部作品中他把人性描繪得一派淳美,連一隻雞、一頭驢都是一副歡天喜地的樣子,生活是一片陶然,毫無心機,這分明是他的內心世界。蘇東坡有句名言「觀士子畫,如閱天下馬,取其意氣所到」,該作品的意氣就是他有一顆在民俗生活中洗煉出的赤子之心。2002年八十高齡的賀教授繪出了他的白描巨制《申江風情錄--小街世象》。總共包含了一大十小共計11件作品的《申江風情錄》,以白描的特有魅力,描繪出小街之喧囂、生意之興隆。隨著畫卷展開,一股濃郁的老上海風情撲面而來,活生生地將二十世紀上半葉申江市民生活躍然紙上。著名紅學專家馮其庸先生激賞之餘,將其稱為「張氏(擇端)(清明)上河圖之亞也。」如此高齡畫出如此精細的白描精品,為世人所驚嘆。

他的連環畫作品還到過英、法等國展覽,在西方國家展覽後有人說,「看了賀友直的畫,才懂得中國一些道理」。他應邀在法國的美術學院講課,深受學校學生的歡迎和愛戴,令法國學生仰慕不已。他離開時,該校學生派代表前來送行,說大家不敢來,怕忍不住會哭。1980年中央美術學院成立連環畫年畫系時,特聘賀友直兼任教授。1985年12月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賀友直談連環畫創作》專輯,以及《賀友直短篇連環畫選集》、《賀友直畫自己》、《中國連環畫名家經典——賀友直》等。他的名字被列入《中國大網路全書》條目中。他的腳印被製成地磚(對世界上較有成就的連環畫家)鋪在法國的昂古萊姆廣場(世界著名連環畫博物館)。

賀友直現高齡八十有餘,「少小離家老大還,鄉音無改鬢毛衰」,2001年對他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年頭,這一年他在家鄉的老宅屋基地上新建的新村購置了一套新居,從此他往來於滬甬兩地,使幾乎隔斷了幾十年的故鄉情結再度連系起來。回鄉以後,他總不忘故鄉情懷,路上碰到熟人總是仰起頭,得意地說:「我是正宗的新碶頭人」,在新碶老家有我居住的「別墅(yi)」,顯得非常親切。推進家鄉藝術創作的進一步發展,成了他回鄉後的重要工作內容,他經常對家鄉的美術愛好者進行講座、輔導。在講座中,他以自己50餘年藝術創作的經驗,言傳身教,告誡年輕一代,要善於利用現有的環境和條件,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為社會、為人類多作貢獻,使受教者得益匪淺。

2002年4月,他將凝聚自己心血的「中秋節嫦娥奔月」、「重陽節恆景戰瘟魔」、「元宵節東方朔巧設燈會」等三部經典民俗故事的原稿冊頁,悉數捐贈給了家鄉的博物館。2002年12月,他又向北侖圖書館捐贈了有限印刷的《申江風情錄》80套珍藏版中的第十七號作品。捐贈儀式上他說:「我這個作品已經分別捐贈給上海歷史博物館、上海美術館等,我當然不會忘記捐贈給生養我的家鄉圖書館。」充分表達了一代畫師的高尚情懷。

家鄉的童年生活曾給賀友直的藝術生涯帶來了無窮的創作源泉,海灘邊的點點白帆和古街老巷的鄉土風情仍是他難以磨滅的記憶,他不止一次地說:「家鄉的山水養育了我,在我的作品中,很多就是從自己的兒童生活中吸取了創作素材。」他根據兒時的記憶,於2004年4月已繪制出故鄉新碶老街的風情畫卷,又為家鄉人民增添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

8. 幼兒園大班社會九九重陽節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九九重陽節教案(精選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社會九九重陽節教案1

活動目的

1、知道重陽節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2、學習如何幫助老人。

3、激發尊敬老人的情感。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准備

1、VCD光碟《常回家看看》。

2、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斷。

3、課前和幼兒園的爺爺奶奶取得聯系,到重陽節這一天把他們請來。

4、幼兒人手一份自製禮物。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VCD光碟《常回家看看》

1、剛才你看到的是什麼?(引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

2、片中表現的是什麼內容?(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團圓的情景。)

3、引出老人節:我們小朋友有自己的節日,老人也有自己的節日,介紹農歷九月九日就是老人節。

4、你們知道老人節是怎麼來的嗎?

(二)介紹重陽節的來歷

1、老人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我國古代有個叫恆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據說這樣可以避邪。因此,重陽節登高就逐漸形成一種風俗。打那以後,在九九重陽這一天有不少詩人做詩來紀念。

2、教師講述:在這一天,許多地方的人們都有登高、爬山、賞菊、吃重陽糕的習俗,其中登高和吃糕都含有「步步高」的祝願,為表示對老人的敬意,我國將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3、觀看專題錄像片《百歲老人》(老人們歡樂度晚年的情景)

教師講述: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我們國家非常重視和關心老人,各地都為老人修建了敬老院,我們小朋友要尊敬長輩,知道在長輩生病時要表示關心,老人過生日,送一些禮物給他們。

4、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周圍的老人是怎樣過重陽節的。(扭秧歌、跑旱舸、打腰鼓等等)

5、在重陽節,你是如何做的?(給老人送禮物等)

6、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尊敬老人的?

(三)敬老愛老活動

1、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是姥姥、姥爺、奶奶、爺爺的節日,在過節的時候,我們在家裡可以給老人買許多東西,和他們一塊過節。我們這里的爺爺奶奶們天天為我們做菜做飯很辛苦,我們一起來孝敬一下他們吧。

2、給老人送禮物,並對老人說句祝福的話。

3、請小朋友一起跟爺爺奶奶們合影留念,活動在《常回家看看》樂曲聲中結束。

(四)延伸活動

1、取得家長配合,讓家長和幼兒一塊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買禮物,表達孝心。

2、在家中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反思

我園歷來重視家園共育,加強德育工作。為了使這一良好的傳統繼續傳承下去,萌發孩子主動關愛爺爺、奶奶們的願望,增進和爺爺奶奶之間的情感交流,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我們此次加強了節日氛圍的營造。

幼兒園大班社會九九重陽節教案2

一、幼兒發展目標:

1、初步知道重陽節的基本習俗,願意和老人一起歡度節日。

2、激發幼兒尊老愛老的情感。

二、活動准備:

禮物、幼兒手工作品、幼兒節目、和光榮院聯系

三、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1)老師引出重陽節主題師: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它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爺爺奶奶的節日。今天,我們小朋友到光榮院看望那裡的爺爺奶奶,和她們一起過節老過節,開心嗎?

(2)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二、互動環節

1、給老人們獻上精心編排的歌曲、舞蹈等節目今天是爺爺奶奶們的節日,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些節目給他們看,好嗎?

2、聽老人們講革命故事讓爺爺講講自己革命故事,使我們永遠記得優秀的革命傳統。

3、愛你一家親為老人捶背,整理床鋪、推輪椅等等,伸出自己的小手,獻出自己的一點愛,使老人感覺到親人的溫暖。

4、贈送禮物給爺爺奶奶將自己畫的,粘貼的,剪的精美愛心賀卡等作品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本領,認識到我們在長大。

三、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九月初九是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重陽節,又叫老年節。作為大班的老師,通過參與幼兒園組織的"重陽節"活動,見證了孩子在活動中能積極主動地孝敬老人,並能分享她在活動中的歡樂體驗,讓我們切身感受到孩子們成長的可喜變化。

重陽節前夕,我們大班的老師帶領孩子們在來到南關橋光榮院看望老人,給老人們獻上精心編排的歌曲、舞蹈等節目,表演的精彩節目贏來了一陣又一陣的掌聲,為老人製作了精美的愛心賀卡,聽老人們講革命故事,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節日快樂。最令我感動的就是最後一個互動的環節,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由小朋友們為爺爺、奶奶、捶捶背,敲敲腿,唱唱歌。此時現場所有的老人們都開心地笑了,家中的"小王子"、"小公主"現在也懂得孝敬老人了,做家長的無不為之動容。不僅讓老人感受到親情和歡樂,也培養了孩子們愛老人、愛他人的情感,光榮院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人生最美夕陽紅,沒有人會永遠年輕,我們老年人擁有的是智慧和經驗,每一句話里有真情,每一個字也是渴望,他們只想與孩子們多點相處的時間,為孩子的幸福開心。當兒女一天天長大的時候,我們也在一天天衰老,孩子們的一句話,一句問候,就能溫暖我們老人的心。

現在的孩子都是各家的寶貝,優越的生活條件使他們成為最幸福的一代,培養教育他們是國家社會和各個家庭的重大課題,從幼兒園起就要打好基礎。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幼兒園開展的這一活動對孩子就有很好的教育意義,希望孩子們能把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代代相傳。

幼兒園大班社會九九重陽節教案3

教學根本目的:

1、讓孩子明白重陽節是民間傳統節假日之一,有其奇特的'教學與習俗習慣。

2、明白「重陽節」的來源。

3、讓孩子明白「敬老愛老」是祖國的光榮傳統,要敬愛長輩。

教學預備:

1、VCD碟片「常回家瞅瞅」

2、剪輯中央電台夕陽紅欄目里,百歲長輩美好生活的絕妙片斷。

3、計算機教學課件《9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課前與幼兒園退休幼兒教師劉子平長輩(孤寡長輩)獲得聯系,到重陽節這一日將她請來。

5、孩子一人一份自製禮品

教學過程:

一、請孩子看VCD碟片「常回家瞅瞅」

交流:

1、剛剛你看見的是啥?(激起小孩們的感情共鳴)

2、片中表現的是啥內容?

(小孩與大人一塊兒探望長輩,回家團聚的場景)

3、導出長輩節:我們孩子有自個兒的節假日,長輩亦有自個兒的節日,推薦(農歷9月九日)即是長輩節。

4、你們明白長輩節是怎樣來的嗎?

二、推薦重陽節的來歷:

1、長輩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古時候有一個叫恆景的名士,9月九日那一天,全家一塊兒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那時聽說這樣可避邪。所以,重陽節登高之後就漸漸構成一種習俗。打那之後,在九九重陽這一日有很多詩人都做詩來紀念。

2、播放

教學課件:古詩《9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他鄉為異客,每到過節就更加地想家;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萸少1人。」讓孩子感受詩中重陽節插的習俗與詩人背井離鄉的兄弟牽掛之情。

幼兒園大班社會九九重陽節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道農歷9月9日是重陽節,了解七寶的一些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2、教育幼兒尊敬老人、長輩;知道關心他人。

教學准備

對重陽節的風俗習慣有一定的了解

教學過程

一、說一說——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1、小朋友,你們知道農歷9月9是什麼節日嗎?有哪些重陽節的風俗。

2、幼兒自由表述。

師小結:看來孩子們都很了解,那我們今天就開一個有關重陽節的智力競猜吧。

二、智力競賽——鞏固重陽節知識

1、分組。幼兒根據意願進行分組,六人一組。

2、必答題:(每組商量好選派一個代表進行回答)

聽故事:名人敬老故事

A名人是怎樣尊敬老人的?(復述或概括故事主要內容)

B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尊敬老人?(具體到做哪些事。)

3、搶答題:重陽節智力競賽

A重陽節在哪一天?

B重陽節那天人們會有哪些活動?

C重陽節人們吃些什麼?

D我們小朋友懂了一些什麼道理?

4、手工題:看圖製作壽桃

以速度、質量作為評價標准進行給分

三、頒獎——感受為爺爺奶奶製作禮物的快樂

1、計算得分,各小組頒獎。

2、請還沒有製作完成壽桃的孩子繼續加油。

3、請幼兒送壽桃的時候,說上一句能讓爺爺奶奶高興的心裡話。

幼兒園大班社會九九重陽節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重陽節的基本習俗,懂得尊敬長輩,關心老人。

2、品嘗重陽糕,體會香、甜、糯的特色。

3、學習團、壓的技能,樂意參加手工活動。

二、教學重難點:

1、活動重點:初步了解重陽節的基本習俗,懂得尊敬長輩,關心老人。

2、活動難點:學習團、壓的技能。

三、教學准備:

1、重陽糕切成小塊放在小盤子里。

2、歡快、喜慶的民間音樂。

3、橡皮泥若干。

4、活動前幼兒把手洗干凈。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重陽糕)

1、師: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麼嗎?看看它是什麼樣子的?上面有些什麼?

2、介紹為什麼要吃重陽糕?

師:今天是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重陽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每年的這一天我們都要做重陽糕,吃重陽糕。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就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我們每個小朋友都要對年紀大的爺爺、奶奶有禮貌。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3、讓幼兒說說在家是怎樣關心爺爺奶奶的?

4、引導幼兒對爺爺奶奶說一句祝賀的話。

(二)品嘗重陽糕,感受重陽糕香、甜、糯的特色。

1、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嘗一嘗重陽糕。

2、播放音樂,幼兒品嘗重陽糕。

3、提醒幼兒注意:嘗的時候,要慢慢地嚼,品一品是什麼味道?嘗完後把牙簽放在盤子里。

4、師:小朋友,剛才我們吃了重陽糕,你知道重陽糕是用什麼做的嗎?重陽糕是什麼味道的?

小結:重陽糕是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

(三)製作重陽糕。

1、重陽糕真好吃,小朋友想自己做嗎?

2、老師示範做重陽糕。

3、幼兒用橡皮泥製作重陽糕。

(四)結束。

小朋友們,你們都會做重陽糕了,回家請爸爸媽媽幫忙,做一個真的重陽糕送給爺爺、奶奶,好嗎?

五、教學延伸:

通過家校通讓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製作重陽糕,送給爺爺奶奶,培養幼兒尊敬長輩、老人的良好品德。

幼兒園大班社會九九重陽節教案6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

2、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3、培養幼兒從小敬老、愛老的美德。

4、培養幼兒的表演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培養幼兒從小敬老、愛老的美德。

2、教學難點: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活動准備

1、關於重陽節來歷、習俗的圖片。

2、配樂詩朗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磁帶。

3、老爺爺、老奶奶的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明天是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也叫「老人節」。

二、觀看圖片、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三、聽配樂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感受詩人想念家鄉、親人的情感。

四、說一說:爺爺、奶奶平時怎樣關心你的,你會用怎樣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

五、情境表演《讓座》。

1、請兩位幼兒分別戴上老爺爺、老奶奶的頭飾,扮演乘車的老人,請四位幼兒扮演乘客進行情境表演《讓座》。

2、討論: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尊老、愛老。

幼兒園大班社會九九重陽節教案7

一、活動內容

大班主題活動:走進敬老院

二、設計思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創設並有效地利用環境促進幼兒的發展。」「充分利用社區的教育資源,引導幼兒適當參與社會生活。」九九重陽,秋高氣爽,正是幼兒戶外活動的大好時機,我們帶領大班幼兒,步行到離我園較近的敬老院,看望那裡的爺爺奶奶,和老人們一起活動,既活躍心身又受到教育,還能提高繪畫能力,促進幼兒健康成長。設計這一主題活動正是為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

三、活動目標

1、通過走一走、看一看,使幼兒感受秋天的涼爽和大自然的美麗,產生愉悅的情緒和繪畫的。

2、指導幼兒現場作畫,鼓勵幼兒大膽想像繪畫,培養創造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尊敬老人,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品質。

4、在活動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四、活動准備

教師准備糖果、彩筆、畫紙、錄音機、幼兒操磁帶。

五、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活動內容及要求:

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對!現在是秋天,今天是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讓我們帶著秋天的祝福,一起走進敬老院,去看看那裡的爺爺奶奶,獻上我們小小的禮物和真誠的祝福吧!我們將走出幼兒園,沿著寬闊的公路,迎著涼爽的秋風,排著整齊的隊伍,唱著歡樂的歌,走進敬老院。今天的活動對每個小朋友都是一次考驗,希聽從老師的指揮,相信你們個個都是最棒的!

(二)排隊走進敬老院:

孩子們在三位老師的帶領下,排著一字形隊伍,唱著歡樂的歌,沿著公路走進敬老院。

(三)向爺爺奶奶問好:

請一名幼兒將一包糖果獻給爺爺奶奶,所有的孩子齊聲說:「祝爺爺奶奶節日快樂,身體健康!」

(四)表演節目:

1、播放幼兒操樂曲,師幼一起做幼兒操。

2、幼兒歌曲獨唱。兩名幼兒分別唱了一首歌。

(五)就地作畫、獻畫:

1、師:孩子們!你們看,爺爺奶奶的院子里有很多的樹木花草,有高大的樓房,寬敞的台階,好漂亮呀!你們都是小畫家,想把這美麗的景色畫下來嗎?

2、將幼兒分成六個小組,圍著台階,准備畫畫。

3、分發彩筆和畫紙,講述繪畫要求。

4、幼兒作畫。老師們巡視指導,鼓勵孩子們展開想像作畫。

5、獻畫。

師:大家畫得真好。有的畫了樹木花草和房子,有的畫了一個大蛋糕,還有的畫了紅紅的太陽。爺爺奶奶好想看看你們的畫,現在咱們把美麗的畫獻給敬愛的爺爺奶奶吧!別忘了祝爺爺奶奶節日快樂,還要雙手遞給他們喲!

(六)沙地即興作畫:

1、師:孩子們,剛才你們把畫獻給了爺爺奶奶,他們誇你了吧?你們做得真好!老師想獎勵你們一次沙地作畫的機會,你們的腳下有一層細細的沙,可以用小石子在沙上作畫,大家喜歡嗎?可以想畫什麼就畫什麼,但要注意不要把沙子弄到眼睛裡去了,注意安全衛生喲!

2、幼兒在沙地上用小石子作畫,老師也參與其中,傾聽他們說說為什麼這樣畫,及時。

(七)合影道別:

1、幼兒集合,與爺爺奶奶合影留戀。

2、與爺爺奶奶道別後排隊走回幼兒園。

(八)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們,在今天的活動中大家表現真棒!回家後別忘了向你的爺爺奶奶祝賀節日快樂,請你們代老師向爺爺奶奶表示節日的祝賀!

幼兒園大班社會九九重陽節教案8

教學目標:

1、知道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行動困難,有愛護老人的願望。

2、感受老人對小輩的關愛,樹立尊敬老人的觀念。

教學准備:

一些老人用的物品(拐杖、老花鏡等)、幻燈片

教學過程:

1、觀看幻燈片

「他們是誰?」「在做什麼?」

「臉上有什麼變化?」「動作呢?」

2、出示物品:「這些東西是誰用的呢?」

3、請幼兒模仿老人的動作:慢慢地走,手拄拐杖。

對比小朋友的動作

小結: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行動不方便,我們應該幫助他們

4、討論:平時爺爺奶奶做什麼?

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動作,如:做飯、打掃衛生等。

老師做動作,幼兒猜一猜。

「除了這些事情,他們還做什麼?」(接送幼兒)

「爺爺奶奶辛苦嗎?」「我們應該怎麼做?」

5、對爺爺奶奶說一句心裡話

幼兒園大班社會九九重陽節教案9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

2、嘗試用各種方式為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表達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3、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重陽節:

明天是重陽節就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我們要為爺爺奶奶慶祝這個有意義的節日。

2、送祝福幼兒學說一句祝福的話,對爺爺奶奶送上祝福。

3、感恩活動小朋友,平時爺爺奶奶為小朋友燒飯、洗衣、接送我們上幼兒園,還會給我們買好吃的。在今天這個節日里,我們回家也為爺爺奶奶做一件事。

教學反思: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重陽節帶給我們的是一種信息:老年人更需要愛、需要快樂。孩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這成長的過程都離不開爺爺、奶奶的愛。所以在重陽節,為了讓孩子們感恩自己的爺爺、奶奶,我們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的關心和愛意。

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都在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的給奶奶捶捶背、有的幫奶奶撿菜、有的幫奶奶拖地,有的給爺爺倒茶喝,爺爺奶奶的臉上寫滿了笑意。相信這個重陽節會在爺爺奶奶們的記憶中留下美好的回憶,它也讓孩子從小就懂得尊敬老人,增進與老人間的濃濃親情。

幼兒園大班社會九九重陽節教案10

活動目的:

體驗與老人同過節的快樂,培養幼兒關心老人的情感,增進藝術表現能力,學習運用學過的技能,合理地安排畫面,畫出爺爺奶奶的形象。

活動准備:

幼兒事先排練表演的節目,請爺爺奶奶來園參加活動,幼兒自備自己製作的小禮物,紙筆幼兒人手各一份。

活動過程:

1、節日引題。

以「今天是重陽節」為話題,引發幼兒關注老人、開展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討論:與爺爺奶奶過節要准備什麼?

教師總結,如帶上小禮物,准備好表演的節目等,會說關心和祝福的話語。

2、啟發幼兒與老人們交談,了解老人的生活。

3、舉辦聯歡會。

①、請爺爺奶奶講講他們年輕時的故事。

②、組織幼兒將自己製作的禮物送給爺爺奶奶。

③、鼓勵幼兒為爺爺奶奶表演歌舞。

4、繪畫活動:我為爺爺奶奶畫張相。

引導幼兒合理布局畫面,可以畫出爺爺奶奶的模樣,自己來打扮爺爺奶奶,也可以把爺爺奶奶的工作或幹家務的情況畫成連環畫。幫助能力差的幼兒構思畫面。

5、活動延伸:

①、鼓勵幼兒回家為爺爺奶奶做件事,如捶背、講故事等。

②、請幼兒和家長協商,全家人陪老人一同看戲、郊遊等,滿足老人的心願。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連環畫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餐飲是去哪裡拿體檢表 瀏覽:215
一月份退休什麼時候開退休工資 瀏覽:492
錯過徵兵體檢了怎麼辦 瀏覽:343
重陽節促銷廣告牌設計 瀏覽:158
50歲老失眠 瀏覽:762
老人體內二氧化碳超標如何解決 瀏覽:597
高血壓及肝炎患者如何養生 瀏覽:182
為什麼入園體檢只能周一到周六 瀏覽:84
寧波江北養老保險哪裡辦理 瀏覽:111
廠里怎麼拿體檢報告單的 瀏覽:923
老年痴呆症砍人嗎 瀏覽:460
哪家醫院治療老年痴呆手腳抖 瀏覽:324
養老保險社會養老保險 瀏覽:697
最新女職工退休規定 瀏覽:638
長壽路附近的大學 瀏覽:124
2021年冰島的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399
2014和龍養老保險 瀏覽:962
老年人鼻子總出血怎麼回事 瀏覽:614
出家人對自己父母有什麼影響 瀏覽:690
給老人做棉褲怎麼樣好看 瀏覽: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