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中國國民性孝順

中國國民性孝順

發布時間:2024-09-04 04:04:11

『壹』 中國古代說,「百善孝為先。」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是什麼

百善孝為先指的是指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家裡的長輩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種穩定倫常關系的表現。所謂「百行孝為先」,反映清代極為重視孝的觀念。

出自:王永彬的清代著作《圍爐夜話》。

釋義: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家裡的長輩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種穩定倫常關系的表現。

孝的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等。孝順指為了回報父母的養育,而對父母權威的肯定,從而遵從父母的指點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願行事。

(1)中國國民性孝順擴展閱讀:

孝對國民性的影響:

小孝是敬、順父母,父母給你建立一種生活方式若不聽從即為不孝;大孝則是忠於主子,對於主子個人意志制定的方針政策及政治體制若有所叛逆即為「不忠」,對統治者的「不忠」是滅門大罪,株連九族,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毀傷都是不孝,更何況自己人頭落地,且父母兄弟妻兒子女都要共赴黃泉,此最大不孝也。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從保持自己身體完整開始到當官光宗耀祖結束。

儒家文化認為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從此產生。所以與西方文化不同,東方歷史中執政者無不把「孝」,作為立國之本去美化,作為馴化子民的第一課,來大肆宣揚,甚至作為選拔領導幹部的標准(孝廉)。其實對父母乖順和搞行政管理的當官沒有必然聯系,學會了順從與孝敬也成為中國孝子們的安身保命之本。

『貳』 求關於「孝」的古文,最好是敘事的古文故事.

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魯迅先生曾撰文批判,揭露禮教的吃人本質和孝道對國民性的巨大危害,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二十四孝》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這4章內容相關,故一並解釋。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孟懿子向孔子請問什麼是孝。孔子說:不要違背。之後,樊遲為孔子駕車時,孔子告訴他這件事說: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不要違背。樊遲問: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在世時,要依禮來侍奉他們;當他們去世之後,又要依禮來安葬及祭祀他們)。
此章的「無違」由孔子自己後面的說明看來,應是不違背禮的意思。
至於為何孔子在此要分兩段解釋無違呢?有學者以為孟懿子的父親孟僖子賢而好禮,所以孔子只要他能做到不違其父之志向行為就可以算是孝了。但是一般人的父親言行未必一定合禮,此時子女就不應以不違背父親為孝,而應該以不違背禮為孝了。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孟武伯向孔子請問什麼是孝。孔子說:讓做父母的只因為子女的疾病而憂愁煩惱)。
此章有三種解釋分述如下:1.使父母只擔心子女的疾病,故須努力做好一切事情;2.父母只擔心子女的疾病,故子女須小心保重自己;3.子女應只擔心父母的疾病,其它則不宜過分擔心,否則反而會使父母不安。
小弟以為第一解涵意較廣,故詳細說明如下:
此章言外之意乃是因為疾病並非人力所能控制,其它各方面則人的主控力較強,所以作子女的必須在其它各方面勤勉努力表現良好,使父母不會因為除了疾病之外的事情,為子女擔心操煩。
事實上以今日醫學的角度而言,疾病仍有一部份的成因或程度可以操之在己。例如有些傳染性疾病有其地域性,能不去這些地方就應該盡量避免(泰伯篇的「危邦不入」或也與此有部份相同之意)。如果一定得去,有些預防措施就一定不該省略,如瘧疾可以藉行前開始服葯預防。另外也有些傳染病與個人的行為有關系,當然也能且該禁力避免危險的行為,如性病。還有些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自己也應定時按醫師指示使用葯物,因為這與病情的控制相當有關;適當的飲食和運動也同樣重要,同時也是可以操之在己的。還有一些健康行為,如:均衡的飲食、體重的維持等也與健康息息相關,這些應該也屬自己可以注意的。
由此觀之,孔子此章之真意也許可以理解為:子女須盡全力做好每一件可以做好的事,以期使父母不因為子女多擔操煩。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游向孔子請問什麼是孝。孔子說:今日所謂的孝是指能夠供養照顧父母。但是家中的狗和馬也一樣也有人供養照顧啊!假若心中少了敬意,那又如何可以分辨這兩者呢)?
此章的「至於犬馬,皆能有養」有兩解:1.狗和馬也一樣有人供養;2.狗和馬也一樣可以侍奉人;但若依第二種解釋似乎就不須「有」字了。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夏向孔子請問什麼是孝。孔子說:晚輩長保恭敬和悅的神色是最難做到的。當有事時,年輕人去做;有豐盛美食時,由長輩吃;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此章的「色難」亦有兩解:1.晚輩的神色(詳解如上);2.長輩之神色:是指能夠在父母神色未變之前,先得知父母的心意。
「孝」字在論語中,一共見於14章。其中為孔子所言,且與孝的定義有關者,共有6(5+1,一章重出)章,即為政篇這四章加上學而篇,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這6(5)章皆屬「兩端四角」啟發式教學。
綜合這6(5)章之意如下:父母在世時,與父母相處自己要秉持恭敬的心意;保有和悅的神色;行為要合義合禮;另外也必須努力做好一切事情,以盡量減少父母為自己擔憂;父母過世之後,喪祭亦應合義合禮;且必須時常緬懷他們,並效法他們合義合禮的言行,如此都能做到,才算是孝吧.

一、《孟子》提到了周代的倫理風俗:「不肖有三,無後為大。」保護傳承祖先的基因血脈,實現發揚家族的社會功德,保證子女的生存和發展,是為人父母的法理責任和歷史使命。忽視/虐待子女,吃祖宗飯斷子孫路者,不配以儒教惡俗倚老賣老,因為這是悖逆自然法的。
二、《孝經》開宗明義:「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兒童權利公約》宣告的兒童最大利益原則,由此而始。身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瀆職侵權,漠視/摧殘子女的生命健康,要求子女適應罪惡生活方式的主觀唯心主義亡命之徒有什麼強求「子孝孫賢」的物質基礎?
、《孟子》本位主義主觀片面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曾經作為家國代群越界侵權的「規矩」(心性群氓「推己及人」地發泄維護,代代相傳)。而《禮記·禮運·大同篇》反映了萬惡的儒家天下舊社會勞動人民的美好空想:「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墨子》指出「孝,利親也,以親為愛」,子女「能能利親,不必得」,「欲人之愛利其親也」,自己必「先從事乎愛利人之親,然後人報我以愛利吾親也。然即交孝子者。」以真理大義駁倒儒家血腥私險惡俗阻礙破壞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及社會保障、公共事業的邏輯混亂的「小九九」。用不用養兒防老——都不尊重子女(「還不如養狗聽話養豬省事」)的人只配回到舊社會甘當「家貧之犬」。總有一天,社會保障體系和公共服務事業能兼愛曾被孝道拖成「東亞病夫」的所有中國公民,男女老少每個地球人依法平等享有以公平正義為實現條件的福利和尊嚴。

『叄』 世界上主要國家國民性格

世界上各國的國民性格大有不同,都是由民族發展過程中由眾多因素影響導致,以下就是主要國家的國民性格:

1.美國。美國人尚武好文、推崇教育、尊重學歷和珍惜知識、重視國民教育。

美國是一個推崇教育的國家,他們既相信天道酬勤,又承認天賦差異,所以從基礎教育開始,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在通識教育的基敗李礎上引導、鼓勵孩子們能夠在知識的海洋里尋找到自己的珍珠。

美國還是一個尊重學歷的社會。在美國,完成碩士學位大概需要1-2年,理工科博士畢業大概需要5-8年,人文學科博士需要3-6年,每當順利畢業,人們會自豪地在名片中加入博士的前綴,意味著他在相關的領域已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又貢獻了自己的一份新知。

2.日本。日本人的國民性格主要是:崇尚自然、忠誠、勤勞。

崇尚自然:日本人的自然觀與日本獨特的自然環境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民族的固有神道信仰有密切的關系。自然是神聖的,自然是敬畏和尊崇的對象,不能對其褻瀆。

忠誠:在他們崇尚的武士道上就很明顯的表現出來,作為一個武士,戰死沙場才是榮譽。

勤勞:米蘭博科尼大學(Bocconi University)勞工法教授康提(Maurizio Del Conte)接受電訪時表示,日本人平均年假為每年16.5天,相對於法國的37.5天。根據此份調查,日本勞工平均一年用了9.5天年假,法國為34.5天。日本人非常勤勞」這一評價。

3.中國。中國人勤儉、保守、孝順、慈善、重人倫、法自然、重中庸、求實際、尚情誼、崇德化。

是美國傳教士A.H.史密斯。於1894年出版《中國人的氣質》(或譯《中國人的性格》)一書,列舉了中國人愛面子、勤儉、保守、孝順、慈善等26種性格特點。

中國近代學者梁啟超曾對中國人的國民性做過頗為深刻地研究。中國社會學家孫本文在《我國民族的特性與其他民族的比較》一文中,認為中國民族有重人倫、法自然、重中庸、求實際、尚情誼、崇德化6種特點,而這6種特點有優點也有缺點。

(3)中國國民性孝順擴展閱讀:

民族性格是指各民族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凝結起來的表現在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心理狀態,是一個民族的共同特徵。一個民族性格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察廳遲該民族的文化和歷史。

韓國人的國民性格分析:韓國人的缺乏忍耐力、性子急和日本人不相上下。

在首爾(漢城),經常聽到的韓語是「叭利、叭利」(快快)。對韓國人來說,干什麼都快是美德。睡覺「叭利」,起床「叭利」,吃飯也「叭利」,學習也「叭利」,如廁也要「叭利」。所以中國最能聽懂的也是這句「叭利」。

但是韓國人的性子急和日本人的急躁卻不盡相同。如果說,日本人對骯臟的環境和浪費時間容易急躁的話,那麼韓國人則與其相反,對環境還有一定的忍耐力,主要在人際關繫上容易急躁。

『肆』 孝的定義

孝的本義為盡心盡力地奉養父母,引申轉指晚輩在尊長去世後要在一定時期內回遵守的禮俗,又引申指答孝服。

一、孝的釋義

1、對父母盡心奉養並順從。

2、居喪的事。

3、喪服。

4、姓。

二、說文解字

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

譯文:孝,善於侍奉父母長輩。字形採用省略了「匕」的「老」和「子」會義。這個字形是表示「子承老」。

三、組詞

孝女、孝子、孝服、不孝、盡孝等。

四、字形演變(如圖)


(4)中國國民性孝順擴展閱讀:

一、孝女

對父母孝順的女兒。

二、孝子

1、對父母孝順的兒子。

2、父母死後居喪的人。

三、孝服

1、孝衣。

2、舊時指為尊長服喪的時期。

四、不孝

1、不孝順。

2、舊時父母喪事中兒子的自稱。

五、盡孝

(對父母和長輩)努力履行孝道。

閱讀全文

與中國國民性孝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60歲該怎麼生活 瀏覽:928
學車體檢聽力多少分貝 瀏覽:646
體檢有哪些常見的誤區 瀏覽:706
甘肅70歲老人拿多少養老金 瀏覽:28
南開哪個小區有家庭養老模式 瀏覽:938
老年人能種植牙 瀏覽:981
建設銀行體檢怎麼預約 瀏覽:956
農村養老如何取消 瀏覽:254
退休職工去世後社保如何處理 瀏覽:857
養老院都有什麼好處 瀏覽:143
50歲初學瑜伽 瀏覽:724
鄉鎮衛生院退休人員有哪幾項工資 瀏覽:437
退休後還能追繳社保嗎 瀏覽:833
武漢月亮灣老年公寓 瀏覽:953
凱里市養老院叫什麼 瀏覽:172
女1971年出生退休年齡 瀏覽:824
原陽養老院 瀏覽:911
養老院護工的文章 瀏覽:391
父母離婚孩子取向會怎麼樣 瀏覽:598
養老院茶話會 瀏覽: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