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說佛一切皆空,還說敬重孝皆空不是指的是都一樣嗎博愛眾生哪還有私孝
這就是理解上的誤區。所謂「空」,指的是「空有」的性質,而不代表什麼都沒有,「空即是色」的意思是:一山渣切物質都是由分子粒子組成的,並無任何差別;而「色即是空」的意思恰恰相反,意思是:這些分子粒子組成了我們所看到的一切物質的存在。佛教把這些東西看得這么透巧純徹,不是讓我們放棄,而是讓我們不再執著。
至於「孝」、那是佛教的根本,你連親生的父母都不愛,怎麼可能愛眾生呢?在學佛的路上,「父母就是修行路上的第一尊佛!」,不孝順父母逗寬悄的人沒有資格學佛!
『貳』 為什麼有的人虔誠拜佛而不孝敬父母呢
佛教的和尚或尼姑一旦出家,就斷絕塵緣,即與父母、兄弟等斷絕關系,這是同一個道理。
『叄』 家裡有人不孝順怎麼辦
我這個人比較倔強,不會走法律途徑。說真心話,用法律強制博取來的同情和憐憫我承受不起。我自己親生親養的一手帶大的孩子,不是心甘情願主動的來對我好,我決不乞求她們廉價的可憐,這么大年紀了,所求的不過是幾句熱乎乎的話,如果用法律強求來的,我不會要。
『肆』 佛經背的熟,卻不孝順父母,這屬於什麼人
修行好壞 不在念誦熟背多少經文 這個沒用
而是 執著 分別 妄想有沒有了!!才算修行的好!!
每個人來這世間都是來:了業、了緣、了願的。而且還有四種緣分:討債、還債、報恩、抱怨。而報恩的少,其他的多!
『伍』 佛經關於孝敬父母的開示
這就多了!最具代表性的首推《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父母回於子,有大增益答,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
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
若父母無信,教令信,獲安隱處;
無戒,與戒教授,獲安隱處;
不聞;使聞教授,獲安隱處;
慳貪,教令好施,勸樂教授,獲安隱處;
無智慧,教令黠慧,勸樂教授,獲安隱處。
如是信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教,信法教授,獲安隱處。
諸法甚深,現身獲果,義味甚深。
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聖眾。
如來聖眾甚清凈,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
所謂聖眾——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聖眾,最尊最貴,當尊奉敬仰,是世間無上福田。
如是諸子,當教父母行慈。
『陸』 聖嚴法師答:佛教是不孝順父母的嗎
聖嚴法師答:的確,我國有些人士,喜歡如此地批評佛教,因為他們見到佛教的僧尼,不能像俗人一樣地所謂『敦倫』,他們在偏狹的家族觀念及宗法思想之下,認為出家是大不孝的行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雖不是儒家的主要思想,然而,直到現代,仍有一些偏激的儒家學者,批評佛教是反孝的宗教。
其實,佛教對於孝順父母的教訓,在大小乘的經律之中,可謂多得不勝枚舉,只要多看幾部佛經,就會明白,佛教不但不是反孝的,乃是極端崇孝的。比如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說:『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於一劫中說不能盡。』所以說:『經於一劫,每日三時割自身肉以養父母,而未能報一日之恩。』又說:『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父母恩。』增含卷十一以供養父母准同一生補處的大菩薩。在五分律卷二十二中,也有一個故事:當時佛的一位羅漢弟子,名叫畢陵伽婆蹉,因他的父母貧窮,想以衣食供養,但又不敢,所以請示佛陀,佛陀因此集合比丘弟子們開示:『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增含卷十一也有類似的教訓。又在中阿含鞞婆陵耆經中說:有一位迦葉佛時的貧苦工人,叫做難提波羅,他受了佛的教化,完全實行出家的生活方式,但他為了奉養他雙目失明的老年父母,所以寧可做陶器來維持生活而不去出家。
事實上,佛教的修持,雖以出世離欲的出家生活為可貴,但也不並強制人來出家,甚至在戒律之中有明文規定,父母不允許的,便不能出家;如果父母貧窮而無人奉養時,出了家的兒女,仍應盡心奉養,否則便得重罪。根本尼陀那捲四也說:
『假令出家,於父母處,應須供給。』這豈能說佛教是反孝的?當然,如果思想偏狹而復幼稚的人們,一定要說唯有婚嫁生殖才算孝道,那就無話可說了──說也難怪,今世一般的俗人,除了養育各自的子女,已經很少能夠孝養各自的父母了。這也許就是迷信『無後為大』的結果罷!
至於佛教所講孝道的觀念,實在不是迷信『無後為大』的人們所能了解。佛教以為人在生死流轉之中,今天固然有父母,過去未來的無量生死之中,也有無量無數的父母,孝養今生的父母,也要救濟過去未來的父母。在菩薩的眼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梵網經),所以菩薩道的實行者,廣度眾生,等於孝敬父母。當然,佛教不像被孟子批評的墨者那樣──視人之父若己父是無父也。佛教是從現生的父母為主而推及過去未來的三世父母。所以佛教對於廣度眾生,是報父母之恩的擴大,那叫做報眾生恩,是由父母而推及眾生的。所以,作為一個佛教徒,首先要孝養父母,然後再去布施放生及供養三寶。
世俗的習慣,人逢自己的生日,便大大地歡樂吃喝一番,稱為慶生,或稱為祝壽。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想法。以佛教的觀念來說,自己的生日,正是母親的難日,應該把懷念母難的情緒提高,應該於母難的日子特別懷念父母的生育教養之恩,應該加上十倍百倍地恩孝父母,而不是盡情歡樂地為自己慶生。如果父母已經過世,那就盡其所能,布施放生,供養三寶,以此功德,迴向父母之靈,自身也能得到植福延壽的實效。否則大張筵席而造成雞鴨豬羊等的殺劫,那不是祝壽而是折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