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形容孝子的四字成語故事
一 孝感動天
二 親嘗湯葯
三 嚙指痛心
四 百里負米
五 蘆衣順母
六 鹿乳奉親
七 戲綵娛親
八 賣身葬父
九 刻木事親
十 行佣供母
十一 懷橘遺親
十二 埋兒奉母
十三 扇枕溫衾
十四 拾葚異器
十五 湧泉躍鯉
十六 聞雷泣墓
十七 乳姑不怠
十八 卧冰求鯉
十九 恣蚊飽血
二十 扼虎救父
二十一 哭竹生筍
二十二 嘗糞憂心
二十三 棄官尋母
二十四 滌親溺器
尊老愛幼
讀音: [ zūn lǎo ài yòu ]
釋義:形容人的品德良好
2、扶老攜幼
讀音;[ fú lǎo xié yòu ]
釋義:拉著,帶領。攙著老人,領著小孩。
出 處:《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孟嘗)君道中。
3、孝子慈孫
讀音: [ xiào zǐ cí sūn ]
釋義:對祖先孝順的子孫。
出 處:《孟子·離婁上》:「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
4、孝子賢孫
讀音: [ xiào zǐ xián sūn ]
釋義: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
出 處:元·劉唐卿《降桑椹》:「聖人喜的是義夫節婦;愛的是孝子賢孫。」
5、孝子順孫
讀音:[ xiào zǐ shùn sūn ]
釋義: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
出 處:《漢書·武帝紀》:「今天下孝子順孫,願自竭盡以承其親。」
造句:1.中國人民歷來有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2.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3.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尊老愛幼的傳統。
4. 大家都應具有尊老愛幼的好習慣。
5. 這是一個尊老愛幼、伯塤仲篪的模範家庭。
孝子慈孫、
孝悌力田、
孝思不匱、
孝子愛日、
忠孝節義、
移孝為忠、
入孝出弟、
求忠出孝、
父慈子孝、
忠臣孝子、
父嚴子孝、
母慈子孝、
忠孝兩全、
忠孝節烈、
披麻帶孝、
披麻戴孝、
子孝父慈、
移孝作忠、
孝子順孫、
入孝出悌、
孝子賢孫、
忠孝不並、
孝經起序、
忤逆不孝、
孝悌忠信
扇枕溫席
【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漢·劉珍《東觀漢記·黃香傳》:「冬無被褲而親極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
孝感動天
【解釋】講述的是虞舜孝心感動上天的故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鹿乳奉親
【解釋】講述了作為孝子怎樣冒著生命危險,想方設法得到鹿乳來奉養親人。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百里負米
【解釋】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嚙指痛心
【解釋】曾參入山打柴,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背起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讓你知道。」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蘆衣順母
【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衣順母是《論語·先進》中的典故
湧泉躍鯉
【解釋】講述了漢代姜詩與其妻的孝行。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懷橘遺親
【解釋】陸績懷里藏兩個橘子,帶給年邁的母親吃。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扇枕溫衾
【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行佣供母
【解釋】行佣供母,二十四孝之一,說的是 東漢時齊國臨淄人江革,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的故事。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滌親溺器
【解釋】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便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恣蚊飽血
【解釋】拿自己的血喂飽了蚊子,讓他不要再叮父母。形容子女非常孝順。
【出處】見前文《二十四孝》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
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出處:《禮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父嚴子孝 父親嚴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順孝敬父親。 出處:唐·呂溫《廣陵陳先生墓表》:「始見一鄉之人,父嚴子孝,長惠幼敬,見乎詞氣,發乎顏色。」
雞骨支床 原意是因親喪悲痛過度而消瘦疲憊在床席之上。後用來比喻在父母喪中能盡孝道。
也形容十分消瘦。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王雞骨支床,和哭泣備禮。」
老萊娛親 表示孝順父母。 出處:西漢·劉向《列女傳》:「老萊子孝養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綵衣,嘗取漿上堂,跌仆,因卧地為小兒蹄,或美鳥鳥於親側。」
母慈子孝 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范。 逆臣賊子 逆臣:叛亂之臣;賊子:忤逆之子。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處:《晉書·王導傳》:「逆臣賊子,何世無之?豈意今者近出臣族!」 唐·陳子昂《請措刑科》:逆臣賊子,頓伏嚴誅。」
逆子賊臣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處:《敦煌變文·降魔變文》:「唯有逆臣賊子,欲謀王之國政,懷邪抱佞,不謹風謠。」
入孝出弟 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同「入孝出悌」。
出處: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入孝出悌 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
亦作『入孝出弟』。 出處: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漢·桓寬《鹽鐵論·授時》:「教之以德,齊之以禮, *** 徙義而從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扇席溫枕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扇枕溫衾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扇枕溫席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漢·劉珍《東觀漢記·黃香傳》:「冬無被褲而親極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
王祥卧冰 王祥卧冰求魚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順父母。
烏鳥私情 烏鳥:古時傳說,小烏能反哺老烏。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
出處:晉·李密《陳情表》:「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鴞鳥生翼 舊傳鴞鳥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
比喻忘恩負義。 孝悌力田 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力務農。
出處:《漢書·文帝紀》:「其遣謁者勞賜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戶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員。」 孝悌忠信 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忠於君主,取信於朋友的封建社會的應具備的道德標准。
出處: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統制顯靈救駕》:「凡遇人,只勸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孝子慈孫 對祖先孝順的子孫。
出處:《孟子·離婁上》:「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 孝子順孫 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
出處:《漢書·武帝紀》:「今天下孝子順孫,願自竭盡以承其親。」 孝子賢孫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
出處:元·劉唐卿《降桑椹》:「聖人喜的是義夫節婦,愛的是孝子賢孫。」 衣冠梟獍 相傳梟是吃母的惡鳥,獍是吃父的惡獸。
舊時比喻不孝的人。 出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蘇楷為衣冠梟獍。」
移孝為忠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 出處:語出《孝經·廣揚名》:「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
移孝作忠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同「移孝為忠」。
出處:謝覺哉《不惑集·愛父母》:「不錯,封建社會曾把養父母這件事塗上一些神秘色彩。它是利用人類熱愛父母——『孝親』的自然倫理,要人民『移孝作忠』。」
B. 關於孝順的中華傳統美德小故事有哪些
周朝時,有一位叫郯子的,從小就很孝順。 他的父母年老的時候,雙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一個辦法。於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這樣去取得鹿乳供奉雙親,沒想到被打獵的人發現。 正當獵人舉起了弓箭要射殺他時,他急忙喊道:」我為了取得鹿乳,給患有眼疾的雙親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採取鹿乳。」獵人知道原來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沒有射他,並且對他這種孝敬父母的行為贊嘆不已。
鮑出,字文芳,是後漢時新豐人,天生魁偉,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夥強盜把他母親劫走。鮑出聞訊後,怒發沖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顧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殺了十幾個賊人,終於追上了劫掠他母親的強盜,遠遠看見母親和鄰居老嫗被綁在一起。 他大吼一聲,奮力上前。眾賊見他來勢兇猛,銳不可擋,嚇得四散逃命。鮑出顧不上追敵,徑直跑上前來,叩頭請罪。跪著給母親和鄰居老人解開綁繩,將她們解放回家。 後來戰亂紛起,他就侍奉母親到南陽避難。賊亂平定,其母思歸故鄉。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轎難行,鮑出思慮再三,就編了一個竹籠,請母親坐在籠中,將她背回家鄉。
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飢餓也不敢先嘗。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樣,使父母快樂。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養親。
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奉侍他們。」聽的人感到他真是個孝子。後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祭。
在三國時,有一個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從小就喪了父親,家裡十分貧寒,母子倆相依為命。長大後,母親年紀老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麼,他都想方設法滿足她。一天,母親病重,想吃竹筍煮羹,但這時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風雪交加,哪來竹筍呢? 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覺得全身發熱,風吹過來也是熱的。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青了,再仔細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
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去田裡收割莊稼。 有一天,突然一隻老虎把他的父親銜去。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於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終於鬆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口,保全了性命。
C. 關於忠、孝的小故事。
岳母刺字
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岳飛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
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臨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飛叫到跟前,說:"現在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
"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
姚太夫人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銘記在心。
岳飛解開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請母親下針。
姚太夫人問:"孩子,針刺是很痛的,你怕嗎?"
岳飛說:"母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麼,如果連針都怕,怎麼去前線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飛背上寫了字,然後用綉花針刺了起來。但「國」字沒有一點,象徵國內無首。刺完之後,岳母又塗上醋墨。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飛的後背上。 母親的鼓舞激勵著岳飛。
(3)孝順故事四個字擴展閱讀:
岳飛的母親姚太夫人,古代四大賢母之一,教子精忠報國。她作為母教典範和婦女楷模,在國家危亡之際,勵子從戎,精忠報國,被傳為佳話,世尊賢母。
至明代中葉,岳飛的故事開始廣為流傳。成化年間創作的《精忠記》在儒教的思想影響下,「岳母刺字」被賦予眾多的形而上學的文化內涵也是其 久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後人評書將「盡忠報國」稱為「精忠報國」。並編成一支曲在民間流傳。
D. 孝敬父母的歷史故事,最好是用四個字概括
割股奉親-唐太宗年間,有孝子名鄭興,因家中貧寒母親病重時想吃肉,於是將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給母親熬湯。
E. 四字成語形容古代女子孝順
一 孝感動天
二 親嘗湯葯
三 嚙指痛心
四 百里負米
五 蘆衣順母
六 鹿乳奉親
七 戲綵娛親
八 賣身葬父
九 刻木事親
十 行佣供母
十一 懷橘遺親
十二 埋兒奉母
十三 扇枕溫衾
十四 拾葚異器
十五 湧泉躍鯉
十六 聞雷泣墓
十七 乳姑跡雹哪不怠
十八 卧冰求鯉
十九 恣蚊飽血
二十 扼虎救父
二十一 哭竹生筍
二十二 嘗糞憂心
二十三 棄官尋母
二十四 滌親溺器
1:形容孝順的:
扇枕溫席
【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漢·劉珍《東觀漢記·黃香傳》:「冬無被褲而親極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
孝感動天
【解釋】講述的是虞舜孝心感動上天的故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鹿乳奉親
【解釋】講述了作為孝子怎樣冒著生命危險,想方設法肆明得到鹿乳來奉養親人。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百里負米
【解釋】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嚙指痛心
【解釋】曾參入山打柴,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背起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讓你知道。」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蘆衣順母
【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衣順母是《論語·先進》中的典故
湧泉躍鯉
【解釋】講述了漢代姜詩與其妻的孝行。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懷橘遺親
【解釋】陸績懷里藏兩個橘子,帶給年邁的母親吃。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扇枕溫衾
【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行佣供母
【解釋】行佣供母,二十四孝之一,說的是 東漢時齊國臨淄人江革,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的故事。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滌親溺器
【解釋】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便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恣蚊飽血
【解釋】拿自己的血喂飽了蚊子,讓他不要再叮父母。形容子女非常孝順。
【姿碼出處】見前文《二十四孝》
2:形容誠實的:
童叟無欺.貨真價實抱誠守真:志在真誠,恪守不違。
赤誠相待:極真誠、忠誠。以至誠之心待人。
誠心誠意:形容十分真摯誠懇。
誠心實意:形容十分真摯誠懇。
誠心正意:心意真誠懇切。形容對人十分真摯誠懇。亦作「誠心誠意」。
犬馬之誠:比喻誠心實意。一般謙稱自己的誠意。
信守不渝:堅守信用不變。
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斷,堅決。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
言而有信: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言信行果: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言行信果: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一諾千金: 諾:許諾。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一言為定:一句話說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說話算數,決不翻悔。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君子一言,快馬一鞭):比喻一言為定,決不反悔。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極好。
扇枕溫席
【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漢·劉珍《東觀漢記·黃香傳》:「冬無被褲而親極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
孝感動天
【解釋】講述的是虞舜孝心感動上天的故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鹿乳奉親
【解釋】講述了作為孝子怎樣冒著生命危險,想方設法得到鹿乳來奉養親人。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百里負米
【解釋】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嚙指痛心
【解釋】曾參入山打柴,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背起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讓你知道。」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蘆衣順母
【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衣順母是《論語·先進》中的典故
湧泉躍鯉
【解釋】講述了漢代姜詩與其妻的孝行。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懷橘遺親
【解釋】陸績懷里藏兩個橘子,帶給年邁的母親吃。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扇枕溫衾
【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行佣供母
【解釋】行佣供母,二十四孝之一,說的是 東漢時齊國臨淄人江革,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的故事。
【出處】二十四孝之一
滌親溺器
【解釋】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便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恣蚊飽血
【解釋】拿自己的血喂飽了蚊子,讓他不要再叮父母。形容子女非常孝順。
【出處】見前文《二十四孝》
絕色:絕世妖姬 傾世紅顏 「仙姿」
一等:國色天香 出塵脫俗 「傾城」
二等:沉魚落雁 閉月羞花 「國色」
三等:花顏月貌 瓊姿花貌 「花貌」
四等:靡顏膩理 玉潔冰清 「伊人」
五等:翩若驚鴻 婉若游龍 「玉女」
六等:皓齒星眸 眸含秋水 「端美」
七等:粉雕玉琢 嬌艷欲滴 「清麗」
八等:小家碧玉 清新可人 「玲瓏」
九等:楚楚可人 眉清目秀 「秀美」
十等:領如蝤蠐、齒如瓠犀 「眉清目秀」
十一:溫柔可人、亭亭玉立 「小家碧玉」
末等:姿色一般 【普通】
沒等:丑【丑】
形容古代女孩的四個字的成語有曲眉豐頰、螓首蛾眉、水木清華、爽心悅目、天生麗質、人間尤物、出塵脫俗、吹彈即破、明眸善睞、白璧無瑕、美艷絕倫、楚楚可人、人淡如菊、嬌艷如花、至真至純、盡善盡美、美若天仙,等等。
(5)孝順故事四個字擴展閱讀:
成語解析:
一、曲眉豐頰
【解釋】:曲:彎曲。豐:豐滿。彎彎的眉毛,豐潤的臉頰。形容相貌美麗富態。
【出處】:唐·韓愈《送李歸盤谷序》:「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
白話文:「彎彎的眉毛,豐潤的臉頰,聲音清脆,體態。」
二、螓首蛾眉
【解釋】:螓:蟬的一種。螓首:額廣而方;蛾眉:眉細而長。寬寬的額頭,彎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出自】: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三折:「想殺我龍肝鳳髓;害殺我螓首蛾眉。」
白話文:「想殺我龍肝鳳髓;還毀我寬寬的額頭,彎彎的眉毛。」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三、楚楚可人
【解釋】:形容姿容清秀,使人愜意。
【出自】:清·袁枚《隨園詩話》第12卷:「中多女郎,簪山花,浣衣溪口,坐溪石上。與語,了無驚猜,亦不作態,楚楚可人。」
白話文:「中有很多女孩子,簪山花,洗衣溪口,坐在溪中的岩石上。和他說話,毫無驚訝猜疑,也不矯揉造作,痛苦讓人。」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四、盡善盡美
【解釋】:極其完善,極其美好。指完美到沒有一點缺點。
【出自】:唐·韓愈《與崔群書》:「比亦有人說足下誠盡善盡美。」
白話文:「近來也有人說您確實盡善盡美。」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完美到沒有一點缺點
五、明眸善睞
【解釋】: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靈活。
【出自】:三國魏·曹植《洛神賦》:「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白話文:「丹唇外朗,潔白的牙齒內很少,眼睛明亮善睞,靨輔繼承權。」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靈活
傾國傾城 紅袖添香,楚楚可憐,一笑傾城 沉魚落雁 滿天花雨,情天恨海 閉月羞花 蓮步輕舞,如花解語,似玉生香,娉婷裊娜 香飄蘭麝 玉質冰肌 清歌妙舞 纖纖玉手 腮凝新荔 鼻膩鵝脂 見之忘俗 顧盼神飛 斂聲屏氣 嬌弱玲瓏 超凡脫俗 姣花照水 弱柳扶風 小鳥依人 柳腰蓮臉 如花似玉 花容月貌 美若天仙 蛾眉曼睩 蛾眉螓首 皓齒朱唇 韶顏稚齒 仙姿佚貌 楚楚動人 梳雲掠月 賢賢易色 弱柳扶風 雲容月貌 小家碧玉 溫文爾雅 小鳥依人 柳腰蓮臉 如花似玉 花容月貌 美若天仙 艷如桃李 蛾眉曼睩 蛾眉螓首 皓齒朱唇 韶顏稚齒 仙姿佚貌 楚楚動人 梳雲掠月 賢賢易色。
孝敬父母方面的常用成語
愛老慈幼 祝哽祝噎 陟岵陟屺 骨肉至親 骨肉相連
恩重如山 晨昏定省 寸草春暉 冬溫夏清 恩逾慈母
返哺之恩 甘馨之費 顧復之恩 藉草枕塊 敬恭桑材
敬老尊賢 勞而不怨 南山之壽 寢苫枕塊 升堂拜母
壽比南山 壽山福海 菽水承歡 送往事居 先意承旨
顯親楊名 孝子賢孫 仰事俯畜 養生送死 義不背親
白雲親舍 必恭必敬 赤子之心 椿萱並茂 承歡膝下
希望採納
1)國色天香 [guó sè tiān xiāng][釋義] 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於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後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2)沉魚落雁 [chén yú luò yàn][釋義] 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3)閉月羞花 [bì yuè xiū huā][釋義] 閉: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兒羞慚。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4)花顏月貌 [huā yán yuè mào][釋義] 形容女子的美麗。
5)靡顏膩理 [mǐ yán nì lǐ][釋義] 靡:美麗;顏:面容;膩:細膩;理:肌理。形容容貌美麗,皮膚細膩
6)玉潔冰清 [yù jié bīng qīng][釋義] 像玉那樣潔白,像冰那樣清凈。 形容人心地純潔,品行端正
7)翩若驚鴻 [piān ruò jīng hóng][釋義] 比喻美女的體態輕盈。
8)皓齒星眸 [hào chǐ xīng móu][釋義] 形容女子容貌美麗。比喻美女
9)小家碧玉 [xiǎo jiā bì yù][釋義] 舊時指小戶人家美麗的年輕女子。
10)眉清目秀 [méi qīng mù xiù][釋義] 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 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氣。
【成語】: 扇枕溫席【拼音】: shān zhěn wēn xí【解釋】: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成語典故【出處】: 漢·劉珍《東觀漢記·黃香傳》:「冬無被褲而親極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舉例造句】: 奉君母朱夫人及所生陳氏並扇枕溫席,叔父繪常嘆伏之。
《南史·劉苞傳》成語故事黃香是古代有名孝子,他母親早逝,他知書達理,在炎熱的夏天,他用扇子扇涼席子讓父親睡。冬天則先鑽進被窩溫熱被子讓父親睡。
他當魏郡太守時當地遭遇洪災,他拿出自己的俸祿和家產救濟災民。人們稱他:「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倡導】孝敬父母《東觀漢記·黃香傳》:「[香]父況……貧無奴僕。香躬執 勤苦,盡心供養。
冬無被袴而親極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後因以「扇枕溫席」為孝親的典故。
F. 孝順父母四字成語故事
十分孝順,非常孝順,你很孝順,孝順父母。
愛老慈幼 祝哽祝噎 陟岵陟屺 骨肉至親 骨肉相連
恩重如山 晨昏定省 寸草春暉 冬溫夏清 恩逾慈母
返哺之恩 甘馨之費 顧復之恩 藉草枕塊 敬恭桑材
敬老尊賢 勞而不怨 南山之壽 寢苫枕塊 升堂拜母
壽比南山 壽山福海 菽水承歡 送往事居 先意承旨
顯親楊名 孝子賢孫 仰事俯畜 養生送死 義不背親
白雲親舍 必恭必敬 赤子之心 椿萱並茂 承歡膝下
1、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朝第5位皇帝,漢高祖劉邦四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 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這可急壞了劉恆。
他母親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劉恆親自為母親煎葯湯,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床前。
每次看到母親睡了,才趴在母親床邊睡一會兒。劉恆天天為母親煎葯,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嘗一嘗,看看湯葯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親喝。
劉恆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2、嚙指痛心 少年時家貧,曾參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
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
3、蘆衣順母 閔損母親早逝,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給自己親生的兩個兒子用棉花做的冬衣,而給閔損的,卻是野地里蘆花做的薄衣。
一次,閔損的父親外出,叫閔損來推車子,那蘆花衣根本起不到禦寒的作用,可憐的閔損凍得哆哆嗦嗦,手指僵硬,父親起初很生氣,以為閔損做事潦草敷衍。一路上迎著凜冽的寒風,閔損凍得身體縮成一團,閔損一個不小心,把車上駕馬引軸的皮帶子都弄掉了而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閔損的棉衣被打破了,突然從破洞處露出一些蘆葦花灑了一車,父親一看愣住了,剎那間他就已經明白過來:原來後娘竟如此狠心待兒子,氣得當下掉了眼淚。
待到拉完貨回到家裡後,閔損父親立即寫了一紙休書逐後妻!那時女人地位很低,一旦被夫家休了,這一生就算是完了,為此走投無路而輕生尋短見的不在少數。 眼看父親不肯饒恕繼母,閔損跪求父親懇求道:「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
孩兒請父親息怒,懇求您就饒了母親這一回吧!」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被感化過來的母親對閔損又敬又愛,處處待閔損勝過自己的親生兒子,弟弟對兄長更是敬重有加。
4、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喚孝東漢時期千乘人,早年喪母,與父親董還如相依為命,以種田為生。董永每去田間勞作,則以小車推著父親,放到樹蔭下,並備有水罐,為父解渴,過著父子相依為命的生活。
帝中平年間,山東青州黃巾起義,渤海騷動,董永隨父親為避亂遷徙至汝南,後又流寓安陸。董永的父親病亡,無力埋葬,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
董永扶亡父靈柩回鄉,葬於城北。在返回償債途中,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
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
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5、行佣供母 少年喪父的江革,侍奉母親極為孝順。
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在逃難中,經常遇到盜賊,這些盜賊不但想要勸他,還想讓他當盜賊。面臨這種情形,江革救災盜賊面前苦苦哀求隱檔,希望盜賊能念他老母沒有人贍養,放他一馬。
盜賊看到孝子如此誠心誠意哀求,所以不忍心劫他,更不忍心殺他,甚至有的還告訴他如何行走,以免再遇到盜賊。有的盜賊被他感動,思念自己的母親,便紛紛解散了,可見做盜賊也不是人的本性,都是因為社會動盪,環境所迫,才輪為盜賊。
後來,江革遷居江蘇下邳,做僱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
孝敬父母方面的常用成語
愛老慈幼 祝哽祝噎 陟岵陟屺 骨肉至親 骨肉相連
恩重如山 晨昏定省 寸草春暉 冬溫夏清 恩逾慈母
返哺之恩 甘馨之費 顧復之恩 藉草枕塊 敬恭桑材
敬老尊賢 勞而不怨 南山之壽 寢苫枕塊 升堂拜母
壽比南山 壽山福海 菽水承歡 送往事居 先意承旨
顯親楊名 孝子賢孫 仰事俯畜 養生送死 義不背親
白雲親舍 必恭必敬 赤子之心 椿萱並茂 承歡膝下
「恩逾慈母」「返哺之恩」「顧復之恩」「菽水承歡」「孝子賢孫」
一、「恩逾慈母」
【讀音】ēn yú cí mǔ
【釋義】逾:超過。 比慈愛的母親給予的恩情還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處】唐·韓愈《御史台上論天旱人飢狀》:「陛下恩逾慈母。」
二、「返哺之恩」
【讀音】fǎn bǔ zhī ēn
【釋義】返哺:雛鳥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報答親恩。
【出處】《春秋運斗樞》:「飛翔羽翮為陽,陽氣仁,故烏反哺也。」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青鳳》:「君如念妾,還祈以樓宅相假,使妾得以返哺之私。」
三、「顧復之恩」
【讀音】gù fù zhī ēn
【釋義】顧:回頭看;復:反復。比喻父母養育的恩德。
【出處】《詩經·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四、「菽水承歡」
【讀音】shū shuǐ chéng huān
【釋義】菽水:豆和水,指普通飲食;承歡:侍奉父母使其歡喜。指奉養父母,使父母歡樂。
【出處】《禮記·檀弓下》:「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
五、「孝子賢孫」
【讀音】xiào zǐ xián sūn
【釋義】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
【出處】元·劉唐卿《降桑椹》:「聖人喜的是義夫節婦;愛的是孝子賢孫。」
成語:
孝子賢孫/忠孝兩全/移孝為忠/孝子愛日/入孝出悌/
子孝父慈/披麻帶孝/忠孝節義/
故事: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為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後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於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系。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後娘為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裡能禦寒呢?所以,子騫穿著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後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為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來,子騫冷得得戰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馬的韁繩,將韁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罵後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後妻像木頭一樣,獃獃地立著,羞愧得無話可說。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為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後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古代孝心故事五則(一)一、黃香溫席在中國的古書上,有"香九齡,能溫席"的記載。
講的是我國古代"黃香溫席"的故事。黃香小時候,家中生活很艱苦。
在他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黃香非常悲傷。
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親生病期間,小黃香一直不離左右,守護在媽媽的病床前,母親去世後,他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盡量讓父親少操心。冬夜裡,天氣特別寒冷。
那時,農戶家裡又沒有任何取暖的設備,確實很難入睡。一天,黃香晚上讀書時,感到特別冷,捧著書卷的手一會就冰涼冰涼的了。
他想,這么冷的天氣,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幹了一天的活,晚上還不能好好地睡覺。想到這里,小黃香心裡很不安。
為讓父親少挨冷受凍,他讀完書便悄悄走進父親的房裡,給他鋪好被,然後脫了衣服,鑽進父親的被竄里,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後,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親的心。
黃香溫席的故事,就這樣傳開了街坊鄰居人人誇獎黃香。夏天到了,黃香家低矮的房子顯得格外悶熱,而且蚊蠅很多。
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涼,盡管每人都不停地搖著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覺得涼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備睡覺去了,這時,大家才發現小黃香一直沒有在這里。"香兒,香兒。
"父親忙提高嗓門喊他,"爸爸,我在這兒呢。"說著,黃香從父親的房中走出來。
滿頭的汗,手裡還拿著一把大蒲扇。"你干什麼呢,怪熱的天氣,"爸爸心疼地說。
"屋裡太熱,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勁一扇,蚊蟲就跑了,屋子也顯得涼快些,您好睡覺。"黃香說。
爸爸緊緊地摟住黃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卻出了一身汗呀!"以後,黃香為了讓父親休息好,晚飯後,總是拿著扇了,把蚊蠅扇跑,還要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使勞累了一天的父親,早些入睡。9歲的小黃香就是這樣孝敬父親,人稱扇溫席的黃香,天下無雙,他長大以後,人們說:"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愛百姓,愛自己的國家。
"事情正是這樣,黃香後來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負眾望,為當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傳。
G. 孝敬父母的成語故事
孝敬父母的成語故事:卧埋知冰求鯉、黃香溫席、戲綵娛親、懷橘遺親、刻木事親、百里負米等。
1、卧冰求鯉
晉王祥,字休徵。早喪母,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嘗欲食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彎慧消並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繼母朱氏時常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於碧頌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百里負米
5、百里負米
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常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
6、嚙指痛心
周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參嘗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望參不還,乃嚙其指。參忽心痛,負薪而歸,跪問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嚙指以悟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