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春節、重陽節、端午節、清明節、中秋節的古詩詞名句.
重陽節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高森好一人
清明節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中秋節
靜夜詩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凝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春節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戚鉛萬戶曈曈日,總把春賀新桃換舊符.
2. 重陽節 七夕節 中秋節 元宵節 除夕 端午節 清明節的時間順序
按先後順序依次是:除夕、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
「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是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時間在每年農歷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時間在每年公歷4月5日前後。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節、重午節、龍舟節,時間是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因此,五(午)月的第一個午日,謂之端午。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乞巧節等,時間是每年農歷七月初七。
中秋節,又稱仲秋節、八月節、團圓節,時間為每年農歷八月十五。
重陽節,又稱「踏秋」、重九節、敬老節,時間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
3. 端午節清明節重陽節中秋節春節的順序。
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
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龍抬頭(二月二)、社日節(二月二)、清明節(公歷4月5日前後)、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七月半(農歷七月十四/十五)、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歷九月九)、冬至節(公歷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後一天)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