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怎樣釣鯉魚

重陽節怎樣釣鯉魚

發布時間:2024-07-22 09:37:47

重陽節釣魚最佳方法 重陽節過後釣魚技巧怎樣釣到

1、施釣時,要靈活選用對口的餌料,這樣才能多上魚。這會野釣用餌,可在純清淡的餌料中加些腥味料,如用面蘸葯米釣,可在面里加些蝦粉、魚粉。用餌要有濃腥、濃香味。

2、釣餌可用紅蚯蚓或紅蟲,餌要鮮活,大小適中上魚率才會高。作釣時,注意逗釣,把魚鉤抬起再放下,動作要慢且輕。一個窩點上2、3條魚就換個釣點,換釣點前補上些酒米,一會再折回來釣即可。

3、野釣用餌方面,可用紫菜直接掛鉤的,但是由於紫菜比較脆所以需要稍作加工。使用的時候稍微淋上一點水,紫菜就返潮發軟了,然後取一點下來,搓成小球然後掛鉤使用。魚餌入水後會慢慢化開,在水中狀態十分自然。可釣鯽魚、鯉魚和草魚,尤其是對草魚和鯉魚效果最佳。

② 重陽節過後釣魚技巧,怎樣釣到

釣魚四訣

1、選好釣位常是收獲好的關鍵。常在同一個水域,有的地方上魚很快,有的地方很久咬一次鉤,釣位不當常是原因之一。選好釣位主要憑經驗。魚有魚道,即其經常的遊行路徑,棲聚也有自己的習慣。

一般地說,自然水域,如水塘、河溝、湖泊、河流等等,應選擇有水草、蘆葦的地方下鉤。事實上,人工養魚池喂料台附近是最易集結魚群的地方,特別是喂料時間的前後,道理不言自明。

2、選准釣餌。主要指所釣的魚種最喜歡吃的食物。如鯽魚之於蚯蚓、紅蟲,鯉魚之於玉米面,草魚之於蘆葦芯和螞蚱,梭魚之於海蠶,羅非魚之於小蝦等等。市場上現有科學配製的針對不同魚類愛好的合成餌料也都很有效。

但據筆者體會,最易上鉤的餌料,莫過於所釣魚塘經常喂魚的餌料。用來浸透合以粘性較好的麵食,常是魚群最愛搶食的餌料。總之。垂釣之前一定要摸清所釣的魚種與其習性。如果不清楚,可多帶幾種餌料,到時選用。

小訣竅

1、勤提勤動,誘魚上鉤

魚鉤下沉至水底,並不是完全處於理想的位置。由於水體下地質比較復雜,有時恰好沉在岩石縫隙、水草上或枯葉底下,有時被木柱所遮蓋、雜物所隱蔽、小坑或淤泥所埋沒,魚看不到釣餌便不合攝食。

因此,在釣魚活動中,一經發現魚漂久無動靜,就該勤提釣竿,不斷變化魚鉤位置,增加魚的視覺機會,誘魚上鉤。

2、機動靈活,聲東擊西

一般地說,釣魚目標不可死守。即使魚的數量稀少,或等候大全的時候,也不能固守不動。一個窩點釣上幾條魚,就該在另一個窩點上下鉤;而且在一個窩點上還要照顧到前後左右的位置。

如果幾個喂窩點暫時都不出魚,應在喂窩點近處、遠處或其它草叢里試釣游動的魚,不斷變換釣魚地點。釣魚流傳著「打一槍換個地方」,「東一鋃頭,西一棒子」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3、勇於探索,大膽實踐

許多釣魚者勇於開拓,善於歷險,他們攀登懸崖峭壁,穿過茂密森林,淌過荒漠河灘,大膽實踐,敢於試釣別人不敢觸及的「禁區」;荷葉密匝的空隙,蘆葦叢生的地帶,水草蔓生的地方,倒樹斜枝的旁邊,往往收獲較多。並且能豐富釣魚知識,鍛煉身體,體會大自然之妙,真是一舉多得啊!

(2)重陽節怎樣釣鯉魚擴展閱讀

釣魚八要

其一,定點微誘餌優於頻繁變位誘餌。確定一個釣點後,應堅持經常在此多撒誘餌,讓魚群常游到定點水域「開飯」覓食,形成習慣。定點撒誘餌水域面積在1—5平方米左右,面積不要太大。此外,不要常變位,變動釣點越多越頻繁,得魚就越少,甚至釣不上魚。

當然變動誘餌可以,今天撤雞鴨豬內臟葷腥餌,明天投魚蝦、昆蟲、蚯蚓葷腥餌或素餌,千萬不要頻繁換位,堅持耐心守點甩釣,不久將有魚群人「窩」吃餌上鉤。

其二,使用中鉤優於大鉤和小鉤。大中型水庫和大湖泊中什麼魚都有,但多為幾千至上萬克重的魚,故用中型鉤,可兼釣大小魚,比之單純使用小鉤或大鉤,要實在得多。

其三,使用組合鉤優於使用單鉤。使用組合鉤,一旦釣中大魚,8—10隻的組合鉤,即使斷三四隻鉤,由於魚的掙扎和滾動,還有六七隻鉤發揮作用。如果使用單鉤,一旦線斷、鉤直,必定大魚逃脫。

其四,使用多支海竿優於長手竿。手竿再長,畢竟釣域太窄小,而使用多支海竿,可遠釣也可近釣,遠可釣五六十米遠水域,近可釣七八米水域。而且數支海竿集中投餌,可以形「窩子」。

一旦釣中大魚,海竿可以放長線,大有迴旋餘地,通魚疲累,再抄兜上岸,十分方便靈活。而長手竿垂釣水域窄小,不方便釣大魚。

其五,遠投優於近投。寬闊水域,魚密度小,警惕性高,一有動靜馬上竄進。遠投底釣和浮釣能減少驚動魚群,而近投近釣,人說話、走動、投竿,常會驚動近水域魚群,不便垂釣。寬闊水域投遠底釣可釣鯉魚、草魚、鱗魚、黑魚、羅非魚等,遠投浮釣可釣鏈魚、鱅魚,特別是方便釣大魚。

其六,葷素餌榮用優於只用單味餌。廣闊水域,既有吃昆蟲、蚯蚓、小蝦、小魚、蟋蟀等的葷食性魚,又有吃玉米面、豆類、花生、米粉等素食性魚。因此,葷素齊備垂釣比只用葷餌或只用素餌垂釣好得多。

其七,勤撒和多撒誘餌優於懶撒和少撒誘餌。遼闊水域,勤撒誘餌和多撒誘餌,能增大誘魚目標,能使魚群常聚集搶食、經常游至釣點覓食。魚群吃完便游竄而去,聚魚就減少,釣獲量必然不多。

其八,慢提竿優於快揮竿。寬敞水域,不管釣底釣浮,只見一點動靜,馬上揮竿,常常空竿或脫鉤。實際上野生大魚一般吃鉤緩慢、沉穩,常常是先聞一聞,輕輕嘗一點,才大口咬吃,讓大魚吃深一些,遲一些揮竿,收獲量必增大。

③ 重陽節古代敬老故事有哪些

古代《二十四孝》x0dx0ax0dx0a01孝感動天x0dx0a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x0dx0ax0dx0a02親嘗湯葯x0dx0a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x0dx0ax0dx0a03嚙指痛心x0dx0a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x0dx0ax0dx0a04百里負米x0dx0a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x0dx0ax0dx0a05蘆衣順母x0dx0a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x0dx0ax0dx0a06鹿乳奉親x0dx0a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隻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x0dx0ax0dx0a07戲綵娛親x0dx0a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綵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x0dx0ax0dx0a08賣身葬父x0dx0a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x0dx0ax0dx0a09刻木事親x0dx0a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x0dx0ax0dx0a10行佣供母x0dx0a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慾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僱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x0dx0ax0dx0a11懷橘遺親x0dx0a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陸績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x0dx0ax0dx0a12埋兒奉母x0dx0a郭巨,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一說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x0dx0ax0dx0a13扇枕溫衾x0dx0a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童」。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黃香盡其所有賑濟災民。著有《九宮賦》、《天子冠頌》等。x0dx0ax0dx0a14拾葚異器x0dx0a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飢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飢。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三斗白米,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x0dx0ax0dx0a15湧泉躍鯉x0dx0a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x0dx0ax0dx0a16聞雷泣墓x0dx0a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A

④ 家鄉的風俗習慣

不知道是
哪裡
的,反正不是上海
過了
臘月
20以後就開始准備年後
大集
小集整天趕
雞鴨魚肉全到齊
臘月28或29
基本上
要貼春聯
以前都是
家人
自己寫
偶爾我也小露一把
現在都是在
集市
上買
只能寫幾個如:
天地三界

神位
三代
宗親
之神位灶君之神位等等.
三十前一天或兩天要把該油炸
酥的東西准備好
年後待客
還要包水餃
一包就是好幾天的
三十下午3點左右就要下水餃了
鞭炮聲四起
對了
還要拿
鞭炮

墳上

祖宗
回家過年呢
大年三十晚上基本不在家的
我們小年輕的哥們爺們不管結婚與否
在一起
打夠級
初一凌晨天沒亮就起來拜年
先給
爸媽
磕個頭
再和
我弟弟
去大爺
叔叔
家去
轉一圈後
再和我
堂兄弟
們還有
侄兒
一大幫轉
遠點

初一中午是各家團員飯日
老幼一起圍一大桌
觥彀交錯
喝的不亦樂乎
然後談談家事
總結一年的收獲及下一年的目標....
初二是新
女婿
看望老丈人
女兒回娘家的日子
俺做陪酒
幾個姐夫還有小妹夫(大伯家的女婿)都會好好灌一通
灌醉後還要送回去....
初三去姥姥家
在姥姥家也要轉轉該拜年的長輩家
客套客套
小坐一會
遞幾棵煙...
中午在姥姥家還是老幼一起
基本男女分開
男人喝酒
女人提前吃飯
初四以後開始走親戚
如姑姑家
姨媽家
姑爺爺
表大爺叔叔家...
其間,晚上和要好的朋友在一起聚
不免喝高...
十五元宵節過後
大年小年算是結束
年的一年正式開始...
對,十六早上還要早起說是「跑百遍」
點火烤烤耳朵
還要燒些紙錢把老祖宗送回去.
基本能代表一方風俗
山東各地也有所不同.
網路一些

⑤ 九月份適合釣什麼魚 9月釣魚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

總的來說一天之中釣魚最理想的時間是:如果天氣不冷不熱的話,全天都可以釣;如果天氣熱的話則要選擇早晚出釣;夏末秋初的時候,陰雨天出釣;寒冬臘月,天氣十分冷的時候,最好是選擇中午釣。在正常的天氣里,魚兒一般於日出前後開始在水草區和岸邊覓食。

一、1天中
1、早晨

早晨是魚兒覓食最活躍的時間,早晨的氣溫、水溫,事宜魚兒覓食;再因天已亮,水生植物由開始吸取水中氧氣改為進行光合作用而放出氧氣。所 以,早晨在天亮後5時至上午11時以前,水溫適度,氧氣充足,魚兒覓食旺盛,格外好釣,是釣魚的好時候。而且還經常有大魚來光顧。

2、晚上

晚上,即下午15時以後到晚上22時以前,氣溫下降,水溫也隨著下降。此時魚兒活動、覓食活躍,上鉤率高,是個釣魚的好時候。

3、雨後

夏天,雷陣雨後,涼爽宜人,水中溫度明顯下降,水中氧氣充足,岸上沖刷下來的食物增多,魚兒游動,覓食非常活躍。若在池塘、湖泊、水庫下鉤,魚兒便頻頻上鉤。

以上的三個時間還必須有風的 幫助,如果沒有風,那魚兒上鉤的機會就太少了。有句話:有風則行,無風則停。這話既是釣者的親身體會,也是垂釣實踐的結晶。因此,選擇風天出釣,是明智之舉。

風力將水域上的微生物及其它天然餌料,源源不斷地吹到下風水域。這樣,在下風水域中,天然餌料豐富,水中含氧充足。這時在下風水域中選點垂釣,效果很 好。風力有大有小,最好選擇刮2-3級風力的風天出釣為上策。



二、1年中
至於季節的變化,在春、夏、秋中午,由於太陽升高,天氣變熱水溫升高,魚兒開始由淺水區游向深水區域。魚兒每天覓食時間從日出前開始至日出後3-4個小時(冬季例外)。午後按相反時間,在日落前4-3小時(春季早些)又開始覓食活動。

1、春釣

春天垂釣要從早春、仲春、暮春三個不同時期來選擇最佳釣魚時間。早春3月,早、晚的氣溫還比較低,出征時間不宜過早,一般上午8點以後下釣 為宜。因8點之前,水溫較低,魚兒游動范圍小,不上鉤。仲春4月,春暖花開,是釣魚的"黃金季節"。無論什麼天氣都可以出釣,尤以陰天為佳。在早上6點 -10點這段時間內,由於氣溫還比較低,應朝陽而釣。

10點以後,水溫升高,此時宜在陰涼處下鉤。在這段時間內,有幾天魚兒忙於交尾產卵,不貪吃不易上 鉤。但產卵後,魚兒特別貪吃,上鉤率高。即"大麥黃,釣魚忙"之時,正是春分前後,魚兒產卵後需大量食物補充營養,所以極易垂釣。暮春5月上旬,仍是釣魚 的好時光,陰雨天更適合下鉤。而且一日中釣魚時間長,從早上一直可以釣到傍晚。

2、夏釣

夏天垂釣,要以初夏、盛夏來選擇釣魚的最佳時間。初夏是釣魚的好季節。此時最高氣溫在26℃-28℃,最低氣溫在16℃-18℃,是魚兒較愛覓食的時候。但中午水溫較高,魚兒多游至深水處乘涼,而早、晚氣候卻涼爽宜人,魚兒在水草區和岸邊覓食,故宜早、晚釣。

盛夏天氣炎熱,釣魚最佳時間和其他季節顯然不同。春秋釣魚的最好時光,都在早晨或上午,而盛夏釣魚的最佳時間卻在下午3點至傍晚8點之間。盛夏的早晨雖可釣魚,但時間太短。上午至下午5點之間,很難釣到鯽魚,但這段時間卻是釣魚的好時間。根據鯉魚的生活習性,氣溫越熱越好釣,特別是在遮蔭處垂釣,往往收獲量大。

3、秋釣

金秋時節,正是釣魚的好時光。初秋9月,早、晚氣候涼爽,釣魚最佳時間為上午6點-9點,9點以後水溫升高魚兒游至陰涼處。水深1.5米左 右。因而宜在陰涼處下鉤。中秋10月,氣候宜人,溫度適中,一天之中均可垂釣。上午6點-11點以朝陽釣為好。11點至下午6點,到陰涼處下鉤更佳。深秋 11月,仍是釣魚的好時光,早上7點至下午5點均可下鉤。上鉤的魚以鯽魚為多,其次是鯉魚、草魚。

4、冬釣

冬日,11月中旬-12月份,為初冬季節,時有寒氣襲人,天氣變化很大,應選擇風和日麗的天氣出釣,特別是晴天上午10點至下午3點,在朝 陽處下鉤,也能取得較好收獲。寒冬臘月,水溫較低,魚兒多在深水處避寒。因此,冬釣必須選擇深水處下鉤,一般只能釣到鯽魚,鯉魚、草魚很難釣到。

⑥ 南京民俗

江蘇民俗
農事和節氣的風俗 根據二十四個節氣進行農事和安排生活。如「春打六九頭,耕牛滿地頭」,元旦日如陰則「歲朝烏雲禿,高低田稻一齊熟」。立春日舉行探春、采春、迎春和打春及迎春牛和送「春牛圖」。夏日有「雨打立夏,無水澆耙」、「小暑不見日頭,大暑曬開石頭」,立夏人們吃補食、稱體重。秋季「雷打秋頭,百事無收」、「八月十五雲遮日,來歲元霄雨打燈」。寒冷的冬季主要是田間管理「莊稼要收成,土地要冬耕」、「冬季清除田邊草,來年肥多害蟲少」。冬至大如年,人們吃年糕、做湯圓、穿新衣服、祭祀祖先。
農事的祭祀風俗 清明前後下稻,下要選時辰、選經驗豐富的男性老農,說話要討口采。第一天插秧,謂「開秧門」,除一套程序外還需祭土地神,若乾旱不雨,則去城隍廟祈求降雨。為了防治病蟲害,正月半夜「甩火把」。太湖一帶如遇上蟲害,將掃帚插在田中,稱為「掃蟲」,或將劉猛春將軍菩薩請出來巡遊。中秋節後舉行土地會、青苗會、稻花會和慶豐會。
手工業習俗 世代相傳「百作拜師」,學徒拜師要有「薦保」、「保頭」,簽定合約。學徒期間尊卑上下等級分明,學業期滿,要舉行拜師儀式,辦「滿師酒」,向師傅、師母行「三拜九扣」之禮。各行各業有自己的祖師爺,逢先師生日、過年過節和開工之日都要進行祭祀活動。如石匠、木匠的師是魯班,理發業是呂洞賓,燒炭業是陳老相公,雕刻業是邱彌陀,陶瓷業是范蠡,制筆業是蒙恬,竹篾匠是泰山等等。絲綢業十分發達,明代的蘇州「家家養蠶、戶戶刺綉」。機工們崇尚機神,建廟塑像。舊時織機分為提花機和素機,只有男性織工坐提花機,織出有各圖案的絲綢供宮廷官吏享用,女性織工只能上素機織綢,為平民百姓衣帛。蘇州刺綉歷史悠久,歷代朝官府十分重視,刺綉業尊顧名世為祖師,民間的刺綉名師培訓刺綉藝人。無錫惠山的泥人深受人們喜愛,婦女買「大阿福」討吉祥,蠶農買「春牛」祈求農事順利,市民喜愛「觀世音」,「鍾馗」等期望神靈保佑。吳縣西山的碧螺茶享有盛譽,每年在春分至穀雨前後採茶女經過沐浴更衣,去山上採茶。茶農最擔心旱災或蟲災,逢到這情況,茶農就宰豬殺羊供奉龍王菩薩、孟姜菩薩,有的還抬著菩薩到茶山上走一圈。除夕人們把採制的頭茶供奉菩薩,初一清晨先泡一杯茶,供奉在灶神堂前
漁業習俗 江蘇河網密布,漁民世代從事養魚捕魚活動。太湖漁民供奉傳說中治水的大禹,於是在昂山上造禹王廟,每年春季的全豬全羊齋禹王神,並請戲班子演戲酬謝神靈保佑。每年五月至七月漁民出湖捕魚前,要舉行請神及會餐活動,俗稱「做公堂」。早上開網,第一網捕到鯽魚或鯉魚,認為是大吉大利,如捕到黑魚,兆「黑心」,當日一定會捕到很多魚,如果捕到的是白鰷,則認為這天要白辛苦。小塘捕魚,干塘時焚紙燒香,祭祀塘神。
市集民風
一般較大的廟會在農閑季節舉行,少則一日,多則十天。廟會期間,廟內煙火繚繞,鑼鼓喧天,廟外各行各業商販叫賣、雜耍、小吃一應具全。成千上萬的人乘船、步行從四面八方湧向廟會。集市上小商販除了吆喝叫賣外,還有各傳承的打擊聲,如貨郎擔搖皮鼓,銅匠擔晃銅串,糖粥擔打竹梆,算命打鼓敲小鑼,收廢品搖鈴等等。坐商的招牌花色更多,如典鋪在高牆上寫個「當」字,茶館懸掛「茶」字招牌,酒店多懸黃白旗簾,理發門前豎紅、黃、藍三色轉動圓柱燈,浴室掛紅燈籠等。正月初五財神誕辰日,早時商店都設財神堂,並舉行祭祀活動,傳說財神菩薩是趙公元帥,還有五路神。各行各業還有一套「行話」,謂「切口」,店主和職工當首買主面,用切口交談價格,使買主不得而知。
飲食風俗 江蘇飲食選料講究,四季有別。南京廚師素有「天廚」之稱,南京板鴨又稱「官禮板鴨」和「貢鴨」、桂花鹽水鴨飲譽中外。揚州菜是我國四大風味菜之一,以清蒸鰣魚、「三套鴨」、清燉蟹粉獅子頭為代表。蘇州的松鼠鱖魚、原悶魚翅、醬鴨名氣也很大。家常菜有炒螺螄、蔥烤鯽魚、霉乾菜燒肉等,南京地區鍾愛吃野菜,有菊花腦、馬蘭頭、蘆蒿、母雞頭等。小吃多達140多,根據季節變化製作多時令小吃。如初一吃糕團,新春吃春卷,元霄節吃元霄、青團,立夏吃五香茶葉蛋,夏天吃綠豆糕,中秋吃月餅、南瓜燒糯米飯,九月蟹黃包,十月烘年糕,臘月是臘八粥、雞絲粥。名茶有蘇州碧螺春、宜興陽羨茶、南京雲霧茶、雨花茶。農村有太湖之濱的重豆茶,南京地區用開水沖蜂蜜或糖的「糖茶」。用開水打入雞蛋的「稱砣茶」,用茶葉煮的蛋則稱「元寶蛋」。各地區還有很多茶館,這些茶館不僅是解渴之處,還是重要的社交場合。頗有名氣的是揚州富春茶社。此外還有戲茶廳,觀眾可以一邊聽戲,一邊飲茶、嗑瓜子,茶房還需給觀眾茶、點煙,此間還有賣小吃的商販來回座位間。飲酒也名目繁多,大致有「年節酒」、「散福酒」、「元霄酒」、「端午酒」、「七月半酒」、「中秋酒」、「重陽酒」、「冬至酒」、「喜酒」、「會親酒」、「三朝酒」、「進屋酒」、「剃頭酒」、「滿月酒」、「周歲酒」、「壽酒」、「豆腐酒」及「插秧酒」、「豐收酒」、「開業酒」、「利市酒」、「分紅酒」、「拜師酒」、 「 滿師酒」、「接風酒」、「餞行酒」、「洗塵酒」、「豎屋酒」、「搬場酒」、「社酒」、「會酒」等等。服裝頭飾
服飾習俗 蘇州地區的婦女早時喜穿中式大襟、對襟衫,常以土林藍黑相對的布料作面料,下 穿黑色長裙,或以腰兜為裙。喜歡包頭,包頭和腰兜很有講究,包頭常用靛藍布,兩旁邊沿鑲首花布滾邊,兩端用白布或黑布貼角,包頭上綉有彩色圖案。腰兜兩側有細密的褶襇,腰帶上綴有流蘇,腰兜上也綉五色圖案。太湖漁民則喜愛穿對襟格子土布衫。
居住風俗 民居的建造過程中十分講究吉利,從選地、選材、擇日、立柱、上樑到落成慶賀均按照繁褥的傳統方式進行。如選地要請「陰陽先生」用八卦盤定地點、朝向。正月初三上山擇定作棟梁的樹林,用紅紙圍貼下部,並祭祀山神,砍伐時樹木不能直接落地,不在山上剝樹皮,嚴禁跨越。上樑時選擇吉日,樑上張貼橫批,兩邊棟柱貼對聯,上樑時喊「上樑,大吉大利」,鞭炮齊鳴,邊唱「上樑歌」,上好後將饅頭、紅棗等往下拋。房子建好後,往往在牆門上畫一些辟邪的圖畫,有的還建刻有歷史故事和植物圖案的磚刻門樓。
生育習俗 在婦女懷孕期間,普遍存在著諸如判斷嬰兒性別的傳統經驗、孕婦保健的慣例、催生舉動、送禮慶賀、取乳名、三朝儀式,以及慶賀滿月、百日、周歲等禮儀。
嫁娶習俗 主要表現在婚姻觀念、婚姻形式、婚姻禮儀和離婚制度上。婚姻程序的第一階段是圍繞男女雙方家族進行的,有「問名」、「納吉」、「行聘訂婚」、「納征」等儀式。第二階段以「請期」,也稱「送道日」開始,然後「鋪床」、「餓嫁」、「拜堂」、「鬧房」。第三階段於婚後第二天起有「開臉」、「討紅喜蛋」等儀式。婚姻形式有買賣婚、典妻婚、表親婚、交換婚、童養婚、指腹婚、冥婚、自願婚等。
壽誕習俗 一般60歲以下叫「做生日」,60歲以上稱「壽辰」,還有認為人到25、29、33、36、66歲為關口,逢到這些生日都有所活動。江蘇人的規矩是「做九不做十」、「男不做四十、女不做三十」。做壽還有「暖壽」和「正壽」之分,正壽要設置壽堂,上供王母、壽星,壽禮比較講究,有的還請和尚來做道場,拜壽結束主人請客吃面,請戲班子演出。壽誕一般都由子女操辦。長輩過世逢70、80、90、100歲生辰,子女還要做陰壽。
喪葬習俗 有沐浴、停屍、報喪、守靈、治喪、家祭、送殯、安葬等多名目。江蘇人比較尊奉「入土為安」的信條,現在即使採用了火葬,仍然以最後入土才放心。
歲時節日風俗 春節,廣義指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幾乎天天有歡慶活動。元霄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這個節日張燈結綵,一般正月十三日「上燈」,十四日「試燈」,十五日「正燈」,十八日「落燈」。這期間家家吃湯圓。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這天吃各色粽子,還有「五黃」:黃魚、黃瓜、黃鱔、鹹蛋黃和雄黃酒;「五白」:白切瓜、白蒜頭、白豆腐、白斬雞和茭白。插艾草和菖蒲,舉行龍舟競渡活動。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家家賞月、吃月餅。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人們高賞菊、吃重陽糕。除夕夜祭灶王爺,貼春聯、換門神,除夕晚上祭祖、吃年夜飯。另外民間還有祈求豐稔的「中和節」,踏青祭祖的「清明節」,舍財布施的「浴佛節」,祭拜游戲的「乞巧節」,祭祖奠先的「中元節」。
文化娛樂風俗 有特點的有崑山的崑曲、蘇州的評彈、揚州的揚劇、無錫的錫劇、南京的白局。民間文學有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民謠、民歌、諺語、謎語。江南絲竹開始產生於明代的蘇州一帶。「絲」指絲弦樂器,如胡琴、月琴、琵琶、三弦、秦琴、揚琴等。「竹」指管樂器,如笛、簫、笙、嗩吶等,演奏的樂曲來自婚喪喜慶和調會活動中的風俗音樂。

江蘇風土人情
蘇綉圖案典雅,色彩秀麗,針工精細,與湘綉、粵綉、蜀綉合稱為我國四大名銹。刺綉發跡在蘇州。相傳孫權的姬人趙夫人,能在方帛上綉出五嶽、河海、城邑、行陣等景物,當時人稱為「針絕」。以後歷代相傳,便成為一種婦女特有的藝術。特別是蘇州城西30公里、濱臨太湖的光福鄉,鄉村每家婦女,除養蠶外,都嫻熟這種藝術。刺綉的原料有緞底、凌底、紗底等不同,有用絨、用線、用發(實際多用黑紗代)等綉法。近年來,蘇州刺綉廠又創造了「雙面異綉」,使蘇綉藝術登上了一個新高峰。

陶器是蘇南著名的手工業產品。由於歷代勞動人民運用智慧,積累經驗、不斷地發明創造,使質量逐步提高,在我國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著名的陶都——江蘇宜興丁蜀鎮,生產的日用工藝陶瓷,技術精湛,造型優美,猶如百花叢中盛開的藝術鮮花,光彩奪目,逗人喜愛。

紫砂茶壺,是陶都是珍貴的工藝產品,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早就馳名中外,享有天下「神品」之稱。古人對名手制壺,視為「貴重如衍璜」、「珍重比流黃」、「價疑 琳」,覓湯一壺,賽過無價之寶。

紫砂茶壺之所以名貴,主要有七絕:一、茶無浴湯氣,色香,味皆蘊;二、夏天泡茶,隔日不易餿;三、冬天泡茶,沸水注入不炸裂;四、茶壺久用,不放茶葉,仍有茶香味;五、傳熱緩慢,壺熱而不燙手;六、壺蓋嚴密,倒茶無落「帽」之憂;七、壺色和諧不褪,久用越發光亮。 「茗熒莫妙於砂」,妙就妙在紫砂泥料有著特殊的性能。紫砂泥料蘊藏於深岩之中,開采後又經人工精選,故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稱。泥色紅而不嫣,紫而不奼,黃而不驕,黑而不墨,質地細膩且含有砂性,經高溫燒成,仍具有較好的透氣性能,得天獨厚的紫砂陶土,使茶壺、茶杯產生了獨有的功能。

製作紫砂茶壺,工藝十分講究。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藝人們創造的制壺技藝,各有風格,成千種茶壺「方圓非一、器型各異,有講究線條的茶壺,古色古香,清新悅目,有注重浮雕裝飾的茶壺,多姿多態,以壺傳藝;有富於生活情趣的象形茶壺,形態逼真,見壺生景;還有集文字、書法、繪畫、篆刻諸藝術於一體的茶壺,字隨壺傳,壺隨字貴。優美的紫砂茶壺,在我國工藝美術產品中放射著燦爛的光芒。

泥塑相傳於孫臏,他研究陣法,捏制泥人兵馬布陣,泥塑就流傳下來。惠山泥人則盛於明、清二代。山有粘土,土質細膩,可塑性強,適於泥塑之用。三、四百年來「惠山泥人」馳名中外。

惠山地區居民家家善彩塑,戶戶做泥人。惠山泥人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它取材於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和江南人民的日常生活,宣揚正義,反對邪惡,表達了勞動人民的意願、愛憎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許多造型生動的泥塑作品,如「惠山大阿福」、「我愛北京天安門」等,就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受到群眾的喜愛。惠山泥人廠泥塑作品千姿百態,年產300多種,600萬件,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及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接待成千上萬的外賓參觀。這一古老的民間世術將在四個現代建設中大放光彩。

1958年,郭沫若同志去無錫時,曾揮折題詩:「人物無古今,須臾出手中,衣冠千代異肝膽一般同,造化眼前妙,流傳城外雄,集中人數百,童叟獻神功」高度贊揚惠山泥塑工人的創造精神。

金陵燈會
始於六朝,盛於明清。相傳明代洪武年間,朱元璋下令鬧花燈,以示與民同樂,共慶昇平。現在的燈會集中在夫子廟地區舉辦,自春節始,為期一月。尤其在元宵夜,秦淮河兩岸燈如海,人如潮。
春南京國際梅花節
梅花,是南京的市花。探梅、賞梅是南京的習俗,自六朝至今不衰。而今南京的珍珠泉、溧水傅家邊、古林公園等處均有梅觀,尤以梅花山為最佳。每年的2月底至3月中旬,南京都要舉辦國際梅花節。
夏江心洲葡萄節
江心洲,南京城西南部長江中的一個島,風光旖旎。每逢7月至8月,島內千畝葡萄園碩果累累,遊人登洲可觀大江風貌,享天然氧吧,還可盡情體驗採摘葡萄的野趣。
秋南京雨花石藝術節
雨花石,南京標志物之一。每年金秋九月,南京都要在雨花台景區舉辦「天降雨花」表演、雨花石精品展、採石游等活動。雨花石主要產地六合縣同時開展分會場活動。
冬迎新年聽鍾聲活動
南京人樂於在鍾聲中迎接新年的到來。迎新年聽鍾聲活動通常在棲霞寺鍾樓舉行,由寺院法師念經祈禱和平、祝願民安,再由主持與賓客共同撞響銅鍾108次,迎接新年的到來。

⑦ 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潑水節的禮儀習俗

春節:
一年之始,萬象更新,主要活動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飯、祭祀和守歲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這三天,一般除了做飯,不做任何工作,忌諱說不吉利的話,要拜訪至親和尊貴的親戚。春節從初一到十五,各地還舉行各種廟會、社火、鄉戲等活動,是傳統節日中最為熱鬧和奢侈的節日。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元夕節、上元節、燈節。節日里有吃元宵、觀花燈、耍社火、猜燈謎等習俗 。除吃元宵外,各地還有許多不同的飲食習俗。陝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面湯里放進各種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陽、靈寶一帶吃棗糕;雲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團。
二月二:
俗稱"龍抬頭",也叫青龍節,是一年農業生產開始的標志。活動有撒灰引龍、熏蟲、挑菜、忌針線(以防"扎壞龍眼")等 。關於此節風俗的記載唐代就有。 至於二月二這天的吃喝,一改春節期間大吃油膩之風,要動素食。
寒食節、清明節:
祭掃祖墳、踏青游春,忌動煙火。
四月八:
相傳是釋迦牟尼的誕辰日,多有廟會和朝山活動。
端午節:
也叫端陽節,相傳是為紀念屈原而來。主要有吃粽子、賽龍舟的活動,有的地方如青海還有系索(用五色絲線擰成的細繩,縛在手腳腕上)、插楊柳、戴香包等習俗,以用來驅蟲和祈求吉祥平安。
六月六:
亦稱「曬蟲節」,有「六月六,曬絲綢」的民諺。此日午間晾曬絲、綢、皮、毛等經常不穿的衣物,以防蟲蛀。還有「翻經會」「曬袍會」等,陝西還有放撈河燈和汲水造酒的活動,有的地區還舉行「六月場」活動,青年男女通過對歌、趕表,擲花包形式,尋求戀愛對象。六月六也是布依族和瑤族的重大節日。
七巧節:
也叫乞巧節,傳說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民間一般在當晚擺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給予好的女工。也有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也稱為中國的愛情節。
中秋節:
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這一天全家團圓賞月、吃月餅,原來還有「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此節被海外遊子更為重視,不少少數民族也過此節。
重陽節:
取九九重陽之意。主要活動為登高、賞菊、飲酒等,頗受老年人喜愛,所以也叫「老年節」。
十月一:
俗稱「鬼節」、「寒衣節」,也是祭祖節。俗語說「十月一,送寒衣」,這天黃昏,家家都要上墳祭祖。因故不能上墳或遠離家鄉的人,就在場心或十字路口劃個圓圈,焚化紙錢。
冬至節: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臘八節:
人們習慣上把農歷的十二月稱為臘月,把臘月的初八稱為臘日或臘八,並將其當作一個傳統節日即臘八節來對待。許多與臘月或臘八有關的習俗也往往都被冠以「臘」字。這天相傳是釋迦牟尼的成佛日,許多地方都吃臘八粥,臘八其實也是春節准備工作的開始

⑧ 中秋節 春節 重陽節的起源 風俗 古詩詞

中秋節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中秋節粥飲食。」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關於中秋節的詩句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春節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
春節的詩句有: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關於重陽節的詩句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怎樣釣鯉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生日會活動 瀏覽:738
北京市個人存檔人員退休年齡 瀏覽:35
怎麼才能讓父母減肥 瀏覽:570
老人腳趾頭有包怎麼回事 瀏覽:31
企業退休養老金交20年了 瀏覽:210
廣西長線居民基礎養老金 瀏覽:830
父母在的時候睡東屋為什麼睡不好 瀏覽:503
企業退休工人2018年增加養老金6 瀏覽:465
健康證體檢婦科不過怎麼辦 瀏覽:139
企業退休工人工資多少 瀏覽:456
老年人腹瀉夏秋 瀏覽:482
鄭州正規養老院 瀏覽:179
國企退休職工家屬能享受什麼 瀏覽:681
沾化哪裡有老人 瀏覽:78
快退休人員能辦代款嗎 瀏覽:723
康熙對孝庄有多孝順 瀏覽:33
北京嘉德老年公寓網站 瀏覽:152
長壽花上面的幼蛾蟲用什麼葯 瀏覽:882
75老人血壓壓差多少正常 瀏覽:664
桐廬養老院服務有哪些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