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重陽節的來歷及詩歌
1個帖子-1個作者-新貼子:10月26日重陽節的來歷及重陽節簡介據由來網介紹每年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龍洞網ww
重陽節的來歷及詩歌:
㈡ 重陽節的來歷和由來
重陽節的來歷和由來
重陽節的來歷和由來,我國歷史文化傳承悠久,千百年下來我們有不少的特色節日,傳統節日代表的是我們對於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因此我們不能忘記,下面分享重陽節的來歷和由來。
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徭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重陽節的習俗有哪些?
一、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二、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三、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四、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從中國的傳統文化《易經》中來講,重九是一「陽」登勤之日,地氣上升,天氣下降,古人為了避免接觸不正之氣,登高以避邪氣。
民間傳說中的重陽節登高避邪一說,與梁朝吳均編寫的《續齊諧記》一書有關。該書中記載了汝南桓景有關。
桓景四處尋師訪道 ,在山上遇到一位神通廣大的仙人。隨後,桓景拜人為師,廢寢忘食的勤學苦練,學成了一身神通的本領。
有一天,師父告訴桓景:農歷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的家中有災禍 ,趕緊回去,讓家人插上茱萸囊,系在手臂上,然後,與家人帶著菊花酒到山峰中登高,到山上暢飲。
桓景按照這個人的說法去做了,傍晚時分,他們從山下回到家中發現,家裡的牛羊狗等家畜全部暴斃身亡了。
桓景用所學的`武藝,用師父賜給他的茱萸葉、菊花酒和降妖劍術,成功將瘟魔刺死。
於是九月九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的習俗,流傳至今。
之所以民間傳統文化中,將深秋中的九月九重陰節,又稱為「踏秋」,是因為他與春季三月三的踏青有關。
《月令72候集解》一書中說:「九月節,露氣寒冷 ,將凝結也。」
重陽節恰逢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遍地青黃交接,滿園果木飄香,一番豐收在望的美好景象,正是文人墨客抒發情感的最佳季節。
然而,一年四季中的秋天,北斗指西,五行為金,主肅殺之氣,當秋風吹起,難免秋風落葉,一片蕭條,讓人產生相思、悲傷之情。
「重陽」是在霜降後、即將冬藏時具有儀式感的秋遊,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踏春」,重陽「辭青」、「踏秋」之說。
九九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又稱為「老人節」。
《易經》中數字「6」為陰數,數字「9」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因此叫重九。「九九」的詣音是「久久」,也就是長久之意,因此民間百姓,在這一天都 會推出祭祖與敬老愛老的活動。
古人在重陽節「踏秋」有何習慣?「源易緣」注意到,人們一般是在重陽節這一天帶著家人登高避災,佩戴茱萸、賞菊花、飲菊花酒。
《本草綱目》中說,「菊花」具有明目、補肝氣、安腸畏、利血、輕身、治頭昏、降血壓、減肥等功效。既有祛病延年益壽的作用,相傳還能辟邪祛災。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
魏國大將鍾會在《菊花賦》中,曾把菊花稱作是「神仙食」。
大詩人蘇軾,一生就堅持食用菊花,春食菊苗,夏食菊葉,秋食菊花,冬食菊根。
民間還有句諺語:「喝了蘿卜湯,全家不遭殃」。
重陽節有地方「吃辣蘿卜湯」。
在山東菏澤鄄城民間稱重陽節為財神生日,家家烙焦餅祭財神。
而山東棗庄的滕州出嫁不到3年的女兒,忌諱回娘家過節,這源於「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的說法。
重陽節的來歷: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戶戶就會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慘不忍睹。
當時有個青年叫恆景,瘟疫奪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點兒喪了命。恆景病癒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恆景歷經艱險,終於在一座古山裡找到了一位法力無邊的仙人,給他一把降妖寶劍,並密傳授降妖劍術。恆景廢寢忘食,日夜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有一天,仙人把恆景叫到跟前,對他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如今你的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這時,仙人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瓶菊花酒,並授以避邪秘訣,讓恆景立即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囑咐把鄉親們領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北風驟起,天昏地暗,隨著幾聲凄厲地吼叫,瘟魔沖出汝河,撲到山下。這時,瘟魔突然聞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瑟瑟發抖,不敢前行。說時遲那時快,恆景手持降妖寶劍,經過幾個回合的激烈搏鬥,將溫魔刺死,瘟疫消除。從此,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風俗便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在國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寓意生命長久、健康長壽,所以人們把重陽節又叫老人節。早在春秋戰國時,屈原在《遠游》中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三國曹丕在《九日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重陽節習俗:
1、登高:古代民間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寫的登高詩很多,尤以杜甫的《登高》最為有名: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所謂登高,也沒有統一的規定,不過是登高山,登高塔,舉目遠望,欣賞風景。
2、賞菊、飲菊花酒:重陽節恰逢金秋時節,菊花盛開,相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貌似陶淵明。
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菊花品種繁多,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
3、插茱萸、簪菊花: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所以不少婦女、兒童將茱萸佩帶於臂,或插在頭上。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還有頭戴菊花的,「解除凶穢,以招吉祥」。
4、賞秋: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廣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檯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