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起源150字

重陽節起源150字

發布時間:2024-06-22 07:45:21

1. 重陽節作文150字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就會迎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一回千多年前的答今天,杜甫登高遠眺吟出千古絕唱——《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歷史的煙雲,又是一年重陽,再頌經典,宛如心聲……

寧靜的傍晚,我獨自一人站在林蔭道旁的一棵樹下,陽光斜斜地灑下來,細碎地穿過零落的樹葉,在我的眼睛裡投下斑斑駁駁的亮光。而我卻絲毫不能從那光芒中獲得溫暖,反覺得有一種從骨髓中散出的凄冷。看那枯黃的樹葉光華不再,即便在這溫暖的風中也凍得瑟瑟發抖,堅持不住就要飄落下來,像蝴蝶絕美的舞蹈,而後歸於寂寞。裹衣離開,我感覺自己就像那些被拋棄和遺忘的敗葉,遠隔親人好友,在這遙遠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氣,咀嚼思念的苦果。

窗外,陣陣秋風吹襲,我再一次抬頭看那些紛飛在空中的枯葉。忽然覺得它們很像自然的信箋,而關愛是一枚通行世界的郵票,枯葉用盡最後的生命燃燒成一縷縷燦爛,給無數異地的親朋好友傳遞溫情與祝福,讓世界不再孤單。原來只要心心相印,距離永不會阻隔真情;其實只要真情恆久,天涯也不過咫尺比鄰。

2. 介紹元宵節,春節,中秋節,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的作文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the Lantern Festival),是中國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春節,即農歷新年,俗稱過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春節歷史悠久,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節,農歷八月十五,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關於節日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也有很多關於這天的傳說和傳統。
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明,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歷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清明節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另,詠清明詩極多,杜牧《清明》詩最為著名。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
重陽節(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

3. 重陽節的來歷150字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版)命家宰,農事備收權,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葯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雲:「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倍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可見當時節俗已定型了。重陽節主題,是求長壽、戴茱萸、釀菊酒、賞菊、釀酒及祭把酒業神等。在流傳至今後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更具有意義,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動及各種游戲等。

4. 重陽節手抄報內容大全150字

重陽節手抄報內容150字:

重陽節由來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日。「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

在艷陽高照的日子中,我們迎來了盼望已久的節日,與家人團聚,享受著快樂的洗禮,記得笑容多一點,重陽節快樂。

5. 敬老院重陽節活動總結反思範文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古人雲:「百善孝為先、孝為百行首」。下面是我整合的敬老院 重陽節 活動 總結 反思 範文 ,一起來看看吧,肯定對你有所幫助的。

敬老院重陽節活動總結反思範文1

為讓孩子們了解重陽節的來歷與意義,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幼兒園於10月9日開展以「我為爺爺奶奶做點什麼」為主題的活動。此次活動提倡孩子們為老人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用童真的方式向老人表達關心和愛護。

節日前夕,濱海實驗幼兒園的老師通過帶領孩子們觀看多媒體課件,讓他們了解到九九重陽節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並告訴孩子們,重陽節是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老人過的節日,以此弘揚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幼兒園老師表示,此次活動以「我為爺爺奶奶做點什麼」為主題,組織孩子們集體做 賀卡 、畫畫及親手製作物品等送給老人,既能節約資源又能充分表達了孩子們的內心情感。「許多孩子回到家後選擇為爺爺奶奶捶捶背、洗腳、端水、洗水果、幫家裡人做家務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對他們的愛」,老師稱。

據了解,此次活動也得到眾多年輕家長的支持,「不少家長意識到由於自己整日忙於工作,而孩子交給老人照顧,無形中加重了老人的負擔。」老師稱,許多家長在活動過程中不光記錄下老人與孩子互動的瞬間,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孩子們做出榜樣。也有家長表示,通過此次活動,孩子與家長共同了解了怎樣表達對親人的愛,懂得了感恩,傳承了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品德,達到家園合作共同成長的效果

敬老院重陽節活動總結反思範文2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結合重陽節開展關於「尊老、敬老」為目的主題活動是非常必要的。重陽節帶給我們不是登高、賞菊、吃重陽糕,而是一種信息:老年人更需要愛、需要健康、快樂。他們需要的也許並不是你的錢物,不是禮物,而是你一聲深情的問候。創建一個愛老敬老養老助老的氛圍,需要全社會的參與, 兒童 是祖國的未來,為了更好地從小培養他們尊老愛老的優良習慣,因此,長清區第三實驗幼兒園(恆大園)在重陽節,組織孩子們與自己的爺爺、奶奶們一起聯歡,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等老人的關心和愛護。

活動共分五個環節。第一環節:看看我多棒!幼兒展示升入中班後所學的知識和本領,讓爺爺奶奶看看自己的寶貝有多棒!第二環節:精彩瞬間。幼兒和爺爺奶奶一起看孩子在園的精彩瞬間,感受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變化。第三環節:尊敬老人我知道。教師播放重陽節小視頻,並講述重陽節的意義,孩子們用一句溫馨的話語表達對爺爺奶奶的養育之恩的感激,並為爺爺奶奶捶捶背,揉揉肩。第四環節:贈送小禮物。孩子們用泡泡泥給爺爺奶奶製作小 蛋糕 ,送給親愛的爺爺奶奶。第五環節:美食共分享。孩子們自己剝橘子喂給爺爺奶奶吃,表達對爺爺奶奶的尊敬之情。

通過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幼兒豐富以下 經驗 :①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叫「老人節」。②爺爺、奶奶非常關心小朋友,我們也應該尊敬爺爺、奶奶。③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敬老院重陽節活動總結反思範文3

重陽節是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幼優良傳統的重要節日,我局從老年人的需求實際出發,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為活動主題,廣泛深入開展了各項尊老敬老助老活動,積極動員我局全體幹部職工為老年人特別是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辦實事做好事獻愛心送溫暖,營造了關愛老年人、關心老年事業的濃厚氛圍。現將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規劃

「我們的節日·重陽節」主題活動,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的重要載體,為了抓好這一工作,我局開展專門的動員會,制定了詳細的活動方案,並及時的與雙龍鄉政府取得聯系,精心策劃、統籌安排,認真有序地組織開展好各項工作。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重陽節期間,我局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重陽節」主題活動的重大意義的宣傳,用宣傳 標語 、宣傳欄、座談會等多種形式,營造歡樂喜慶、溫馨和諧的節日氛圍,形成了尊老敬老的良好風尚。

三、慰問老人,關愛老年群體

重陽節前後,我局開展了六大主題活動為老年人送祝福,一是認真組織「我們的節日·重陽」主題活動。二是廣泛開展對老年人的走訪慰問活動。三是大力開展關愛空巢老人志願服務活動。四是廣泛開展重陽節 民俗 文化 活動,深入挖掘重陽節的文化內涵,舉辦登高、欣賞詩文等具有中華傳統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和民間藝術展示等活動;五是開展文明倡導活動。六是扎實開展老年人維權工作。豐富全局幹部職工對 傳統文化 的了解,弘揚孝老敬親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通過此次系列活動的開展,極大的豐富了老人們生活,促進老人與社會的交流,讓老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更讓我們進一步理解關愛老人就是關心自己明天的道理,是民族傳統的敬老美德進一步得到傳承,營造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氛圍,樹敬老之風,促進社會和諧。

敬老院重陽節活動總結反思範文4

九九重陽節歷來是我國的傳統敬老節日,我校積極響應上級指示精神,在全校上下開展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活動,努力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和社會范圍,收到較好的效果,我校的做法是:

一、強化宣傳,營造氛圍。

重陽節前夕,我校經過研究決定利用重陽節前一個星期為宣傳周進行廣泛宣傳。少先大對部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國旗下的講話等宣傳陣地,向學生宣講重陽節的起源,老人們為社會所做的貢獻,為培養下一代所付出的辛勤勞動,老人是革命的寶貴財富,年老是人生的自然規律。老人必須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孝敬。要求各班出一期板報,以「關愛老人,弘揚美德」為主題,全校張貼宣傳標語,動員高年級學生收集老有所為的先進典型和孝親敬老的先進典型,提高了全校師生對重陽節的了解,對孝敬老人意義的認識。

二、班隊活動,豐富多彩

各班積極配合少先大對部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低年級各班開展了為老人製作壽星卡的活動;中年級開展了做一件好事,為老人唱一首歌,為老人製作作一張感恩卡片,為老人寫一封 感謝信 」活;高年級開展了一次社會調查,其內容是調查身邊老人最喜歡吃的東西,她的 愛好 是什麼,你最想見的老人是誰,老人有什麼不順心的事,你最想為老人做一件什麼事情;有些同學還為老人發送了節日簡訊;有些同學還為老人們朗誦了贊美重陽節的古詩。這些活動的開展,在小學生的幼小心靈里打上了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絡印,為打造和諧社會奠定了基礎。

三、九九茶話,意味深長

九九重陽節這天,秋高氣爽。學校邀請離退休老同志回校參加九九重陽茶話回活動。活動期間,學校文藝興趣小組的同學為老同志們奉獻了精彩的文藝節目,同學們的集體詩朗誦重陽在老同志的腦海中久久回盪。老同志們還饒有興趣參觀了學校全貌和 教育 教學設施,暢談交流了各自豐富多彩的退休生活,紛紛表示要為學校發展進言獻策。最後學校領導與退休老教師共進了午餐。

敬老院重陽節活動總結反思範文5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在全國上下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際,我們迎來了老年朋友自己的第一個法定節日——九九重陽節。在縣委、縣政府、縣老齡委及各鄉(鎮、區)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導下,我縣上下舉行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歡慶活動,彰顯了濃濃的尊老愛老、敬老為老之情,大力推進了我縣老齡事業的快速發展。

一、弘揚孝德、感恩父母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加強老齡工作建設,進一步貫徹落實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我縣老齡委在全縣組織開展「弘揚孝德、感恩父母」活動。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忙於事業發展和社會活動,陪伴父母的時間越來越少,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很多子女認為,只要給了父母錢,就算盡了孝心,而忽略了父母精神層面的需要;還有不少人,把「啃老」視為天經地義;更有甚者,不但不思反哺,反而頻頻坑爹。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培育良好風尚。「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無論生活怎樣變化,孝老愛親這種人類的本源之愛仍然不應該失落。我們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認識孝敬父母的意義,重視和解決孝敬父母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問題。要求縣直各有關單位、各鎮(鄉、區)、村要廣泛動員機關幹部、企業員工及社會各界群眾,以宣傳貫徹新修改《老年法》為契機,積極參與「弘揚孝德、感恩父母」活動。幹部要做敬老的表率,黨員要做敬老的楷模,青年要當敬老的先鋒,要依照新二十四孝,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常回家陪父母,盡義務奉父母,細關心暖父母。通過參與活動,加強家庭道德建設,促進家庭和諧,共同構建和諧社會,營造「以人為本、關愛老人」的良好社會氛圍,營造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大張旗鼓、隆重表彰

重陽節來臨之際,我縣對老齡事業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了隆重表彰。10月12日,在縣政府一樓會議室召開了《新絳縣2015年九九重陽節表彰大會》,縣政府常務副縣長、老齡委主任趙高棠、縣老齡辦主任劉五鎖、縣老齡辦副主任張建平等出席參加了表彰大會。為了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權拉典型、表彰先進,促進我縣老齡工作和老齡事業健康發展,決定對全縣11個老齡事業先進集體和23個老齡工作先進個人進行表彰,會議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披紅掛彩,頒發了獎牌、獎品。先進個人西關村黨支部書記、村長拜惠珍,澤掌鎮澤掌村老年協會會長趙寶貴代表先進集體、先進個人進行了典型發言。通過表彰大會,培養典型、推廣典型、宣傳典型,努力開創我縣老齡委工作新局面。

三、弘揚孝道、表彰模範

「百善孝為先」。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和諧文明的重要標志,也是法律規定的義務。近年來,我縣涌現出了一大批孝老愛親的模範,他們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示了新時期公民的社會公德和品質,彰顯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社會榮辱觀引領的時代風尚,為進一步弘揚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社會風尚,縣老齡委、縣文明辦聯合在全縣組織開展「十大孝老愛親」模範評選表彰活動。經過兩天四_開投票,評選出新絳縣「十大孝老愛親」模範10名、新絳縣「十大孝老愛親」模範提名7名,對他(她)們進行了隆重表彰和報道宣傳。通過開展活動,推動婆媳、妯娌更加親和,家庭、鄰里更加和睦,小區、社區更加和諧。

四、張燈結綵、歡慶重陽節

在各級黨委、政府及老齡部門的支持下,我縣各村及縣直單位舉行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重陽節歡慶活動。西關村今年已是第五屆九九重陽節聯歡會,老年朋友們歡聚一堂,自編、自導、自奏了大合唱、二重唱、婆婆就是媽、扇子舞、_規操等貼近群眾、歌頌共產黨的文藝節目,參加表演的老年朋友們說:「四十多年前我們是村裡的文藝骨幹,現在雖然年齡上我們老了,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我們身子骨依然硬朗,我們還要堅持宣傳黨的好政策,宣傳我們改革開放的累累碩果和我們新農村建設的精神風貌」;澤掌村在新一屆兩委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老年活動中心,配備了空調、電腦、電視、飲水機、象棋、 麻將 、_、桌子、板凳、沙發等娛樂用品。在重陽節這天,對本村敬老、愛老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由老年協會組織老年藝術團為老年人老本村群眾表演了生動活潑的節目,為老年人發放了紀念品;南關村組織150名老年人去北京、太原旅遊,在重陽節當天,為老年朋友每人發放了260元慰問金和一個大禮包,並為老年朋友舉辦了「敬老宴」;縣衛生局組織縣人民醫院、中醫院醫務人員在龍興廣場為老年朋友進行義診;縣疾控中心深入農村為老年朋友進行健康指導、健康教育,並為他們發放了健康用品,同老年朋友一起歡度重陽節;公安局、教育局等縣直單位把離退休老幹部請回來開茶話會,與離退休老幹部共度重陽節,共話本單位發展前景,共謀本單位宏偉藍圖,並為老幹部准備了豐盛的宴會;億家康面業公司董事長郝俊利心懷敬老、愛老之情,本著「心懷敬愛之心,多辦為老之事」的觀念,為本村老人捐款兩萬余元,慶祝本村老年人歡度重陽節。

尊老、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懷下,老年朋友們盡情地享受國家發展的豐收成果,心情舒暢地渡過了自己的節日—重陽節。

敬老院重陽節活動總結反思範文相關 文章 :

★ 敬老院活動總結反思

★ 重陽節主題活動總結反思

★ 重陽節感恩主題活動總結範文五篇

★ 重陽節的活動總結要怎麼寫

★ 重陽節主題感恩活動總結範文

★ 2021敬老院九九重陽節活動方案五篇範文

★ 重陽節活動方案和總結參考5篇

★ 敬老院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精選5篇

★ 敬老院的心得體會600字範文

★ 2021九九重陽節敬老院活動方案5篇

6. 重陽節重陽糕的來歷和做法

重陽節重陽糕的來歷和做法

重陽節重陽糕的來歷做法資料大全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叫敬老節,民間要蒸重陽糕孝敬老人。蒸重陽糕方法與蒸年糕相同,不過蒸糕要小一點,糕要薄一點。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製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這樣製成的重陽糕,香甜可口,人人愛吃。

簡介 重陽糕亦稱「花糕」,漢族重陽節食品。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因在重陽節食用而得名。南朝時已有。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製法因地而異,主要有烙、蒸兩種,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夾餡並印雙羊,取「重陽」的意思,現在仍流行。

亦稱「花糕」、「菊糕」、「發糕」等。為重陽節的傳統食品。以米粉、豆粉等為原料,發酵,更點綴以棗、栗、杏仁等果饢、加糖蒸制而成。起於唐代以前,至宋工,汴京(今河南開封)、臨安(今浙江杭州)及各地十分盛行,在為普遍的習俗。糕的製作,品種各目繁多,其上並插彩旗,極受兒童的喜愛。此後一直盛行不衰,直至近代。《淵鑒類函.歲時.九月九日》引隋杜台卿《玉燭寶典》:「九日餐餌,其時黍秫並收,因此粘米加味嘗新。」又《歲時雜記》:「重陽尚食糕,......大率以棗為之,或加以栗,亦有用肉者。」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劉夢得作九日詩,欲用『糕』字以五經中無此字,輒不復為。宋子京以為不然,故《九日食糕》詩:飆館輕霜拂曙袍,糗糍花影斗分曹。劉郎不敢題糕字,空負詩家一代豪。遂為古今絕唱。」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重陽》:「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遺送,上插剪綵小旗,摻飣果實,如石榴子、栗子黃、銀杏、松子之肉類。又以粉作獅子蠻王之狀,置於糕上,謂之獅蠻。」宋吳自牧《夢梁錄.九月》:「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豬羊肉、鴨子為絲簇飣,插小彩旗,各日重陽糕。」宋周密《武林舊事.重九》:「都人是月......且各以菊糕為饋,以糖肉秫面雜糅為之,上縷肉絲鴨餅,綴以榴顆,標以彩旗。又作蠻王獅子於上,又糜栗為屑,合以蜂蜜,印花脫餅,以為果餌。」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春撤:「九月九日......餅面種棗栗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准紙彩旗,曰花糕旗。父母家必迎女來食花糕。」明謝肇浙《五雜俎》引呂公忌曰:「九月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更祝曰:『願兒百事俱高。』此古人九月作糕之意。」

原料配方 ·糯米粉1000克

·粳米粉500克

·赤豆250克

·白糖1000克

·紅綠果脯100克

·紅糖50克

·豆油25克

料酒50克

製作方法步驟

1、先將紅綠果脯切成絲,待用。

2、將赤豆、白糖(250克)、豆油製成干豆沙,備用。

3、將糯米粉、粳米粉摻和,取150克拌入紅糖,加水50克左右,拌成糊狀粉漿。

4、將其餘的粉拌上白糖(750克),加水250克後,拌和拌透。取糕屜,鋪上清潔濕布,放入1/2糕粉刮平,將豆沙均勻的撒在上面,再把剩下的1/2的糕粉鋪在豆沙上面刮平,隨即用旺火沸水蒸。待汽透出麵粉時,把糊狀粉漿均勻地鋪在上面,灑上紅、綠果脯絲,再繼續蒸至糕熟,即可離火。將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糕狀,另用彩紙製成小旗,插在糕面上即成。

有詩描述重陽糕的製作

蔡雲

篝火鳴機夜作忙,

依然風雨古重陽,

織工一飲登高酒,

蒸出棗糕滿店香。

歷史記載

後人在重陽節這一天,還有吃「重陽糕」的習慣。那是由於沒有山的地方無高可登,有人就由登高想到了吃糕。以吃糕代替登高,表示步步升高。因為專在重陽吃,就被命名為「重陽糕」。唐時,因為劉禹錫在做詩的時候不敢用「糕」字,以致重陽節又多了一個典故,叫做「題糕」。《邵氏聞見後錄》載:「劉夢得作《九日》詩,欲用『糕』字,以《五經》中無之,輟不復為。」這樣,才被宋祁開玩笑說:「劉郎不敢題糕字,虛負詩中一代豪。」 古時,重陽糕十分講究,糕上嵌以蜜餞、棗脯。初起,風力正緊,又是放風箏的良好季節。故人們於此時,都紛紛出遊到郊野放風箏。古代重陽節還是騎馬練兵、講武習射的節日。《禮記·月令》里就記載著古代帝王九月狩獵練武的制度。南北朝時,規定重陽節是軍事操練的節日。據《南齊書》上說,宋武帝劉裕篡晉建立王朝前,在今徐州之地,重陽節騎馬登項羽戲馬台,即位以後就規定九月九日為騎馬射箭、檢閱軍隊的日期。相傳,現在流行的重陽糕,就是從當年發給三軍士兵的干糧演化而來的。唐德宗時,曾規定以「二朔」、「上巳」、「九月九」為歲時三節令。從那時起,重陽節的習俗活動,更是普及全國。在重陽登高的同時,唐德宗還鼓勵人民講武習射,鍛煉騎術。此風一直沿襲到清代。直至民國,當時曾衍用重陽登高習武的意義,定九月九日為「體育節』。

過去,重陽節要接已出嫁的女兒回家過節,故又稱「女兒節」。九月九日,正巧二九相逢,「九」又與長久的「久」同音,是長壽的象徵,所以我國政府近年又把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也稱「敬老節」。在我國,尊老敬老蔚然成風,尊敬老人,孝敬老人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這種傳統美德也體現在節令風俗中。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粘些香菜葉以為標志,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 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據說,早年不家用發面餅夾上棗,栗諸果的, 或以江米、黃米面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

吃重陽糕的傳說

傳說明朝的狀元康海是陝西武功人。他參加八月中的鄉試後,卧病長安,八月下旨放榜後,報喜的報子兼程將此喜訊送到武功,但此時康海尚未抵家。家裡沒人打發賞錢,報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來。等康海病好回家時,已經是重陽節了。這時他才打發報子,給了他賞錢,並蒸了一鍋糕給他回程作干糧。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給左鄰右舍。因為這糕是用來慶祝康海中狀元,所以後來有子弟上學的人家,也在重陽節蒸糕分發,討一個好兆頭。重陽節吃糕的習俗就這樣傳開來了。

民族文化寓意

重陽糕,也叫花糕或重陽花糕,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糕點;顧名思義,乃夏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的節物。此糕的製作方式和食用習俗,因地而異,關於它的源起和民俗文化的寓意,也有多種說法。

一般認為重陽糕源起重陽節登高的習俗。據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載稱,漢代時,汝南人桓景師從費長房學仙。某日,費長房告訴學生:九月九日有大災降臨你家,可教家人縫制布囊,內盛茱萸,系之臂上,屆時登山飲菊花酒,災禍可消。桓景依言行事,果然無恙。後人仿效,遂形成九月初九登高山、飲菊酒、插茱萸等一整套重陽節俗。約自宋代起,重陽節食「重陽糕」的習俗正式見於載籍,如吳自牧《夢粱錄》卷五記臨安(杭州)重九之俗:「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小彩旗,名'重陽糕'。」其後如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亦載北京重九之俗:「糕肆標紙彩旗,曰'花糕旗'。」這種插小旗於花糕上的傳統,迄今不改。度其原意,是一般市民因受都市地貌和物產資源的限制,欲登高避禍或採集茱萸多有不便,故以食糕代替登高(糕)、以插紙旗代替插茱萸,藉諧音虛應故事耳,用意則仍在避禍。

一說重陽糕之文化意義著重在"糕"字上,即藉此諧音以及制糕之各種佐料的諧音,表現呈祥納福的祝吉。如明謝肇淛《五雜俎》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稱,民間習俗,於九月初九「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更祝曰:'願兒百事俱高。'此古人九日作糕之意」。又宋佚名《歲時記》稱"九月九日以粉面蒸糕,上置小鹿數枚,號'食祿糕'",已見對糕之佐料飾物的諧音表達。《帝京景物略》等風俗史料皆有重陽日"父母家必迎女來食花糕"的記載,民間迄今流行"九月九,搬回閨女歇歇手"的諺語,所食花糕中的棗、栗、瓜子(仁)等佐料或糕面上"蠻王獅子"(宋周密《乾淳歲時記·重九》)等圖案,隱含著少婦向娘家乞求早生兒子之祝吉的動機。所有這些,均是"古人九日作糕之意"。

一說九月初九食糕的習俗在唐代已經流行,《劉賓客嘉話錄》里載有袁德師因父諱高而不敢隨"九日出糕"之俗的笑話;《唐六典·膳部》中,亦有"九月九日麻葛糕"的記載,惟無重陽節物之名。其道理固如隋杜台卿《玉燭寶典》所雲:「其時黍秫並收,以因黏米嘉味,觸類嘗新,遂成積習。」就是說,古人以九月黍谷成熟,因而用之蒸作糕點一類的食品祭祀先人並薦神嘗新,呂原明《歲時雜記》稱"二社(即春社、秋社)、重陽尚糕食,而重陽為盛",恰能勾畫出重陽糕的原型就是前人在春秋兩次社祀中用以奉享祖神的祭物。又據《隋書·五行志》載,在南北朝時,民間有"七月刈禾傷早,九月吃糕正好"的童謠,益知此俗由來已久,只是到了唐宋時代,隨著重陽節習俗的流行,才演變成為該節日的專有食品。惟其喜賀秋成的民俗涵義仍留存許久,觀陸游"旋壓麥糕邀父老「之詩及呂氏」二社……尚糕食"的記載等可證。

又有一說,謂重陽糕的源頭是先秦的食品「蓬餌」。「蓬」即蓬子,蒿類植物;"餌"即富於黏性的食品,現代漢語辭書多釋為「糕餅」,因知蓬餌就是用蓬子摻和米粉做成的糕餅狀的食品。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三記漢高祖劉邦的侍女回憶宮中舊事,有「九月九日……食蓬餌」之語,推想此俗不會始於漢初,當為先秦的傳統。《禮記·內則》:"射人以桑虎蓬矢六,射天地四方。"孔穎達疏曰:"蓬是御亂之草。"這一認識,正與《西京雜記》卷三謂"食蓬餌以祓妖邪"的解釋相扣合。故知九月初九食蓬餌的本意是驅邪祓妖,而此俗演變為宋代的重陽食糕後,它的原初涵義卻被湮沒了。

還有一說,見於敦煌發現的唐代卷子《雜抄》(斯五七五五),是說古時帝嚳有子名堯,八歲封為唐侯,十二月八日升位。某年九月初九,唐堯召集天下諸侯開會,用面米和酒招待。面米尚未送到,帝嚳去世了。於是百官推戴唐堯繼位,因要為帝嚳服喪,不能飲酒,就改用白米和胡麻做成白米面團、糕餅等食品,在諸侯拜會新主時食用。從那以後,白米面團和糕餅便成九月九日的專有食品,"不令斷絕"。有人認為《唐六典·膳部》所謂九月九日的"麻葛糕",就是從這種白米面團和糕餅演變而來;又《食譜》謂"張手美家重九(制)米錦糕"者,所取原料為米面、胡麻等,只是製法不同耳。准此,九月九日食糕的原始涵義似乎又是對唐堯登位的紀念了。

此外,我國南方彝、白、侗、畲、布依、土家、仫佬等少數民族同胞也有在九月初九過節並吃糕餅一類黏性食品的習慣,但相關的風俗風物傳說卻各有不同。如貴州錦屏、劍河、天柱一帶的侗族人民,過重陽節都要打糯米粑吃,相傳是紀念侗家民族英雄姜映芳率領起義軍反抗官府取得勝利;而湘西土家族的節日打糯米粑,則有辟惡禳災之意。總之,諸說紛呈,難以一統,這塊重陽糕吃下去到底有何意義,只好憑各人的感悟去體認了。

;

7. 重陽節吃重陽糕的寓意是什麼

重陽節 ,大家都知道吧!它可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它的習俗可多了,有登高、插茱萸等等,那麼你知道重陽節吃重陽糕的寓意是什麼嗎?下面是我整理的重陽節吃重陽糕的寓意是什麼,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更多重陽節相關內容推薦↓↓↓

重陽節的習俗禁忌

重陽節是怎麼來的

重陽節的寓意是什麼

重陽節為什麼要叫重陽節

重陽節的寓意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雙九重疊,所以也稱「重九」。為什麼稱為「重陽」呢?古時候,以二、四、六、八、十為陰數,以一、三、五、七、九為陽數,九為陽數中最大。古籍(易經)上有:「以陽爻為九。」兩陽相重,因此又稱「重陽」。

新中國成立後,重陽節又叫老人節,1989年,我國重陽節正式定名為老人節。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定為全國的敬老日。中華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傳統美德,重陽節前後,黨和政府以各種形式開展敬老活動,比如召開座談會、老人宴、銀發旅、搞體檢、贈禮品、幫勞動等等,豐富多彩。多數地方還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一些地方的群眾也有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 清明 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後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重陽節吃重陽糕的寓意

步步高升。

一般認為重陽糕源起重陽節登高的習俗。據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載稱,漢代時,汝南人桓景師從費長房學仙。某日,費長房告訴學生:九月九日有大災降臨你家,可教家人縫制布囊,內盛茱萸,系之臂上,屆時登山飲菊花酒,災禍可消。

桓景依言行事,果然無恙。後人仿效,遂形成九月初九登高山、飲菊酒、插茱萸等一整套重陽節俗。度其原意,是一般市民因受都市地貌和物產資源的限制,欲登高避禍或採集茱萸多有不便,故以食糕代替登高(糕)、以插紙旗代替插茱萸,藉諧音虛應 故事 耳,用意則仍在避禍。

重陽節的美食

螃蟹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重陽時節有吃蟹的習俗。中秋剛過,北方的蟹正是肥碩之時。說重陽蟹最美有兩層含義,一是重陽節前後,蟹肉肉質鮮美,蟹黃肥厚;二是重陽節是個孝心節,天漸涼了,給年邁的父母准備一套保暖衣,送上幾只鮮美的陽澄湖大閘蟹,沖上一杯暖暖的薑茶,讓老人家暖暖和和過秋冬。

重陽前後,也就是西北風起時,蟹才是最好的時候,雌蟹只只飽滿,雄蟹只只膏肥。那麼如何辨認陽澄湖大閘蟹呢?還是那8字真言:青背、白肚、全爪、金毛。因為陽澄湖的水草特別肥腴且是石質底,所以在陽澄湖爬過的大閘蟹肚腹潔白,蟹腳上長毛帶金,而且腿腳有力。其肉質即使不蘸蟹醋,也照樣甘甜美味。

清蒸螃蟹的做法

原料:螃蟹1000克、黃酒15克、薑末30克、蒜末30克、醬油20克、白糖、味精各少許、麻油15克、香醋50克。

做法:

1、將螃蟹用清水流凈,放在盛器里;將薑末放在小酒碗內,加熬熟的醬油、白糖、味精、黃酒、麻油攪和。另取一小碗,放醋待用。

2、將螃蟹上籠,用火蒸15~20分鍾,至蟹殼呈鮮紅色,蟹肉成熟時,取出。上桌時隨帶油調味和醋。

花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了普受歡迎的節日食品。

重陽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志,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

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據說,早年常用發面餅夾上棗,栗諸果的,或以江米、黃米面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

花糕的做法

原料:糯米粉1000克、粳米粉500克、赤豆250克、白糖1000克、紅綠果脯100克、紅糖50克、食用油25克和干桂花少許。

做法:

1、先將紅綠果脯切成絲備用。將赤豆、白糖、食用油製成干豆沙,備用。或可直接去店裡買一包豆沙;將糯米粉、粳米粉摻和均勻,取150克拌入紅糖,加水50克左右,拌成糊狀粉漿備用;將其餘的粉拌上白糖750克,加水250克,拌透備用。

2、取糕屜,鋪上清潔濕布,放入一半糕粉刮平,將豆沙均勻鋪在上面,再把剩下的一半糕粉鋪在豆沙上面刮平,然後用旺火沸水蒸。待汽透出麵粉時,把糊狀粉漿均勻地鋪在上面,撒上紅、綠果脯絲,再繼續蒸至糕熟,即可離火。

3、將糕取出,切成方形或菱形狀,撒上干桂花;用彩紙製成小旗,插在糕面上即可。

菊花酒

九九與「久久」諧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西京雜記》記述,漢高祖時,宮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

南朝梁關均所撰的《續齊諧記》中也記載,「九月九日……,飲菊花酒」,這足以說明重陽飲菊花之普及。在當時,人們將菊花酒視為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古時菊花酒,是頭一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制的。九月九日這天,人們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准備釀酒的糧食之中,然後一齊用來釀酒,放至來年九月九日飲用。 傳說 喝了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

《荊楚歲時記》載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耳,飲菊花酒,令長壽。」到了明清時代,人們在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種草葯,其效更佳。製作 方法 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枸杞等中葯。

菊花酒的做法

原料:甘菊花2000克,生地黃1000克,當歸500克,枸杞500克,大米3000克,酒麴適量。

做法:

1、將甘菊花、當歸、生地黃、枸杞入鍋中,加水煎汁,用紗布過濾待用。

2、將大米煮半熟瀝干,和葯汁混勻蒸熟,再拌適量酒麴,裝入瓦壇中,四周用棉花或稻草保溫發酵,直到味甜即成。瓦壇四周用棉花或稻草圍起來,需要保溫發酵。

重陽節又叫什麼節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發糕」或「菊糕」,是用發面做成的糕點,輔料有棗子、杏仁、松子、栗子,屬於甜品,也有加肉做成鹹味的。製作較為簡易。講究些的做成寶塔狀、九層,上面再做兩只小羊,以合「重九」、「重陽(羊)」之俗。有的在重陽糕上插上小彩旗,並點上蠟燭燈,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而小彩旗則隱喻為茱萸。

唐武則天曾在重陽時,令宮女廣采百花,和米搗碎,蒸制「花糕」(如菊花糕、桂花糕等),用以賜賞眾臣,以籠絡人心。明清時,重陽糕的製法更趨精細,種類也繁多,並且有了成人和 兒童 食品之分。據載:「京師重陽花糕極勝。有油糖果爐作者,有發面壘果蒸成者,有江米黃米搗成者。小兒輩又以酸棗搗糕、火炙脆棗、糖拌果乾、線穿山楂,繞街賣之。」

吃重陽糕的寓意,最早是由登高引申而來,重陽節又叫「登高節」。傳說登高可以避禍。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陽糕源於「登高」的「高」,「糕」字與「高」同音,象徵「人往高處走」、「步步高升」、「百事俱高」的祝福之意。

除此之外,重陽糕的寓意,還有祛邪避災,明人謝肇制在《五雜俎》中記述:「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可迎福接吉,消災避邪」;另一個寓意是敬老之舉,江南流行一句話:「重陽不吃糕,老來與人告」。

結束語:過去,在重陽這一天,人們有蒸制重陽糕孝敬老人的習俗。重陽糕不僅自家食用,還饋送親友,稱「送糕」;又請出嫁女兒回家食糕,稱「迎寧」。這些糕中常加入有大棗、栗子、山楂等果乾等為原料,既顏色好看,香甜可口,食之易消化,同時又能健脾益氣。現在的重陽糕,沒有固定品種,只要是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可稱為「重陽糕」了。


重陽節吃重陽糕的寓意是什麼相關 文章 :

★ 重陽節吃重陽糕的寓意是什麼

★ 中國重陽節吃重陽糕原因 吃重陽糕有什麼寓意

★ 重陽節吃重陽糕的含義是什麼

★ 重陽節吃重陽糕有什麼寓意 原因來歷介紹

★ 重陽節吃重陽糕的意義有哪些

★ 重陽節的習俗和寓意是什麼

★ 重陽糕寓意

★ 重陽節的寓意是什麼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起源15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父母打孩子該如何告他 瀏覽:604
武漢武鋼老年大學 瀏覽:583
被父母拆散感情怎麼辦 瀏覽:116
20年工齡退休金多少年 瀏覽:199
城鎮職工養老金補差怎麼算 瀏覽:998
孝順父母的經典作文題目 瀏覽:120
贊孝敬兒女的詩句 瀏覽:407
小區老年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99
小學生重陽節主持稿 瀏覽:61
養老院需要建設示意圖和建築 瀏覽:414
有關重陽節的做文500字 瀏覽:8
山西養生漆怎麼選 瀏覽:752
青島單位養老保險銀行代扣代繳 瀏覽:675
養生果怎麼種 瀏覽:365
2008年退休年齡 瀏覽:137
父母bb型孩子什麼血型 瀏覽:783
父母嫌棄我該怎麼辦 瀏覽:369
杭州市老年活動中心乒乓球隊 瀏覽:284
南昌社保退休可以領多少錢 瀏覽:399
杭州養老保險買30年什麼待遇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