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插茱萸是山茱萸嗎

重陽節插茱萸是山茱萸嗎

發布時間:2024-06-17 02:55:06

A. 《重陽節插的,是什麼茱萸

唐朝人在重陽節佩戴的茱萸是吳茱萸基本可以視為定論。
那些叫「茱萸」的植物
在傳世文獻中,最早記載「茱萸」之名的是據推定成書於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的《神農本草經》。原書在宋代以後已亡佚,如今只有後世學者從引用該書的著作中摘出引文編排而成的輯本。按照現在流行的輯本,《神農本草經》中已有「吳茱萸」和「山茱萸」兩味葯,均列為「中品」。然而,有人發現宋代類書《太平御覽》在引用該書對吳茱萸的介紹時沒有「吳」字,懷疑原書恐怕只是管這味葯叫「茱萸」,「吳」字是後人加上去的。
吳茱萸的果實。
到了唐代,蘇敬主編的《新修本草》又新收一種「食茱萸」,指出它和吳茱萸相似,但葯效「少為劣爾」(稍微有點差罷了)。在此之後,歷代學者對於吳茱萸和食茱萸的關系一直有爭論,大體有兩派觀點,一派認為吳茱萸就是食茱萸,另一派認為二者是不同的植物。明代李時珍就極力主張吳茱萸和食茱萸並非一物,食茱萸是上古所說的可以做調料的「藙」,又有「欓子」、「越椒」等別名。
「食茱萸」椿葉花椒的花。
經過現代植物學家的考證,今天學界的共識是,山茱萸指的是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其枝葉和果實都沒有氣味。至少自李時珍以後,吳茱萸指的是芸香科植物吳茱萸(Tetradium ruticarpum,有的文獻也用其異名Euodia ruticarpa或拼寫錯誤的「Evodia rutaecarpa」),食茱萸指的則是芸香科另一種植物椿葉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它們的枝葉和果實都有濃烈的氣味(至於是香是臭,隨各人的感受不同而不同),特別是果實,入口極辛辣。至於李時珍之前的吳茱萸和食茱萸的關系,則沒有定論。在我看來,古人最早很可能並不嚴格分辨吳茱萸和食茱萸,都用「茱萸」來稱呼,只是入葯的時候以吳茱萸為多,做調料的時候以食茱萸(欓子)為多罷了。
山茱萸的果實。
在今天,以「茱萸」為名的植物除了上述吳茱萸、山茱萸、食茱萸之外,還有蜜茱萸、草茱萸、單室茱萸等,但這三者都是現代植物學家起的名字。蜜茱萸屬(Melicope)因為和吳茱萸屬(Tetradium)近緣、同屬芸香科而得名;草茱萸屬(Chamaepericlymenum)和單室茱萸屬(Mastixia)則因為和山茱萸屬(Cornus)近緣、同屬山茱萸科而得名。
馬王堆醫書引發的爭論
如果把出土文獻也包括進來,茱萸之名出現的時間還要再早大約兩百年。
1973年秋,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大量隨葬文獻,均為西漢初年的抄本,其中包括醫書《五十二病方》。這部醫書中有一個治「癃」病的葯方用了「朱臾」,與「椒」(花椒)合用,另有兩個治「疽」病的葯方分別用了「朱臾」和「樹臾」,均與「桂」(肉桂)、姜、椒合用,這不僅說明「朱臾」就是「樹臾」,而且強烈暗示它是一味和肉桂、姜、花椒一樣具有強烈氣味的植物葯。學界因此認定,「朱臾」和「樹臾」都是「茱萸」的別寫,它必是《神農本草經》所謂「(吳)茱萸」無疑。
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帛書(局部)。圖片:wiki commons
然而在2011年,北京中醫葯大學碩士杜鋒把吳茱萸和食茱萸之爭引入了對馬王堆醫書「朱(樹)臾」的解釋中,試圖用語言學的證據表明「茱萸」最早指的是食茱萸(椿葉花椒),因此《五十二病方》里提到的「朱(樹)臾」是食茱萸而不是吳茱萸。他的邏輯是:
第一,「茱萸」是個疊韻聯綿字,按照語言學家孫景濤、江藍生的理論,一部分聯綿字是由單音節詞變形重疊而成(如「蹀」變形重疊為「蹀躞」,後來又演變出「抖擻」、「哆嗦」和東北話的「嘚瑟」等形式;「躇」變形重疊為「躊躇」等),「茱萸」也是這樣由「茱」變形重疊形成的。
第二,「茱」的本字是「朱」,按照聞一多的解釋,「朱」就是「有刺之木」。
第三,食茱萸(椿葉花椒)正好是一種有刺的樹木。
乍一看這個推理很嚴密,實際上卻不怎麼令人信服。首先,認為「茱萸」由「茱」變形重疊而來的證據就非常薄弱。要知道,孫景濤、江藍生都曾警告說,如果沒有特別充分的證據,絕不能輕易認定一個聯綿字的單音節詞源。更重要的是,學界現在普遍不贊同聞一多的觀點,並不認為「朱」是什麼「有刺之木」。台灣學者季旭升就通過比較大量的古文字指出,「朱」字其實本來是「束」字,是假借了這個字的發音表示「紅色」之意;後來兩字發生分化,古人把「束」中間的「口」塗實成一橫,就分化出「朱」字。既然「朱」字和「有刺之木」根本沒有關系,杜鋒的推理就也出現了致命的缺環,而不能成立了。
在我看來,既然古人最早並不嚴格區分吳茱萸和食茱萸,那麼硬要考證馬王堆醫書中的「朱(樹)臾」是吳茱萸還是食茱萸,又有什麼必要呢!
為什麼說重陽節佩戴的是吳茱萸?
不管怎樣,杜鋒在做考證的時候,是基本充分考察了歷代古籍里有關茱萸的各種記載和前人的各種考證結論的。如果沒有這種充分的考察,就貿然推翻學界的結論,那就總讓人覺得假設的膽子太大了一些。
為什麼學界認為包括王維在內的唐代人在重陽節佩戴的茱萸是吳茱萸呢?因為只要考察一下佩戴茱萸的節俗的起源,就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
西晉有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叫周處(就是那位「除三害」的猛少年),曾經著有一部記述地方民俗的《風土記》。雖然此書在後世和《神農本草經》一樣不幸亡佚,但靠著後人的輯本,它至今仍然是中國民俗史研究的基本參考文獻之一。就是這部書明確記載:「俗尚九月九日謂上九,茱萸氣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頭,雲辟惡氣而御初寒。」由此可見,重陽節所佩之茱萸是有強烈氣味的吳茱萸,而不可能是沒有氣味的山茱萸。我們甚至可以進一步確定,古人所佩的吳茱萸就是今天植物學上的吳茱萸,而不太可能是枝條上都是刺、容易扎傷人的食茱萸(椿葉花椒)。
雖然不一定聽說過《風土記》,但是周處除三害的故事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
事實上,古人用於「辟惡氣」的很多植物如佩蘭、艾、菖蒲、蒼術等都是有濃烈氣味的植物,這可以說是中國民俗的常識。如果非要說重陽節佩戴的是沒有氣味的山茱萸,而不是有濃烈氣味的吳茱萸,對於研究民俗史的學者來說未免有些不可思議。不僅如此,因為重陽節的月數和日數都是九,而九在陰陽學說里是「至陽之數」,所以從漢代開始,受陰陽學說的影響,古人認為九月九日陽氣太盛,陰陽失調,是凶日,需要辟邪,這正是推動重陽節佩戴茱萸的節俗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與此類似的是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因為它與夏至日接近,夏至後晝長漸短,古人認為陰氣開始滋生,為不祥之兆,所以端午節也是凶日,需要用香草辟邪。《風土記》又記載西晉民間在端午節「以艾為虎形,或剪裁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載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削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直到今天,端午節在家門口懸掛艾和菖蒲仍然是中國南北興盛不衰的節俗,可見這種用香草辟邪的民俗影響之深。
時至今日,菖蒲束依然是端午節的「標配」。
考慮到這些背景,唐朝人在重陽節佩戴的茱萸是吳茱萸基本可以視為定論。

B. 重陽節插茱萸是為了什麼

重陽節插茱萸是中國民俗,傳說有辟邪作用,重陽節與茱萸的關系。舊時民間節日風俗,流行於黃河中下游、淮河、長江流域等地。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時,民間采茱萸插戴頭上,亦有用茱萸製成囊佩帶的,俗信能驅邪治病。

茱萸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一種是芸香科植物吳茱萸,因為產於吳地(今江浙一帶)質量最好,因而得名,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樹幾乎可以長到一丈多高,葉為羽狀復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

(2)重陽節插茱萸是山茱萸嗎擴展閱讀

茱萸主要有兩種植物,一為「茣茱萸」,一為「山茱萸」,還有「食茱萸」,前兩種皆入葯。吳茱萸是芸香科植物吳茱萸的未成熟乾燥果實。別名:辟邪翁。其入葯治病,始載於漢代成書的《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性熱,味辛、苦,有小毒。葯用前須用甘草煮水加以炮製,可減其毒性。入肝、脾、腎經。

功能:舒肝下氣、溫中散寒、燥濕助陽。主治厥陰頭疼、胸腹脹滿、嘔吐吞酸、陽虛泄瀉、肝鬱筋攣、寒疝、腳氣。清末《驗方新編》載:將吳茱萸搗碎加米醋貼敷腳心上端湧泉穴,可治療口舌生瘡、肝陽上亢頭暈、頭疼(高血壓)。

現代醫葯科學研究,其果實中含生物鹼:吳萸鹼、吳萸次鹼、羥基吳茱萸鹼,並有吳茱萸烯等揮發油成分。葯理作用:鎮痛,升高體溫,收縮子宮,抑菌,消炎,殺蟲、抑制胃腸潰瘍,升高血清G.P.T和G.O.T.,抑制胃腸功能推進,抗缺氧,延長凝血時間,抑制血栓形成。

C. 重陽節插茱萸是什麼綠植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葯。按中國古人的習慣,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時爬山登高,臂上佩帶插著茱萸的布袋(古時稱「茱萸囊」),以示對親朋好友的懷念。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中曾寫道:「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茱萸酸澀微溫而質潤,走肝腎二經。溫能助陽,酸澀主收,故能補益肝腎,澀精縮尿,收斂元氣,斂汗固脫,固經止血,強壯身體,是常用的滋補強壯葯。中醫認為,腎主閉藏,宜秘而不宜泄。腎氣虛,閉藏之職失權,則易出現陽痿遺精、尿頻、汗出以及婦女月經過多、崩漏下血等症狀。腎主骨,肝主筋,肝腎不足,筋骨失榮,是以腰膝酸軟,肢體乏力。五臟之精氣,皆上奉於目,特別是肝血、腎水更為重要,所謂「眼非血不精,非水不明」。若肝腎不足,精血不能上奉於目,是以視物昏花、頭暈目眩。山茱萸既能補肝益腎,又有酸斂之性,故上述諸症,皆常應用。如著名的補腎良方六味地黃丸等系列方劑,與左歸丸、右歸丸以及有固經止血作用的固沖湯、斂汗固脫的來復湯等,山茱萸皆為方中要葯。由於山茱萸溫陽收斂,故凡腎陽偏亢、下焦濕熱較重者則不宜服用。

D. 重陽節插茱萸是什麼植物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雙子葉植物綱、山茱萸目、山茱萸科、山茱萸屬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葯。佩茱萸,我國歲時風俗之一,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時爬山登高,臂上佩帶插著茱萸的布袋(古時稱「茱萸囊」)。

E. 重陽節插茱萸是什麼植物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

木本茱萸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葯。佩茱萸,中國歲時風俗之一。

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時爬山登高,臂上佩帶插著茱萸的布袋(古時稱「茱萸囊」)。

茱萸是一種落葉小喬木,開小黃花,果實橢圓形,紅色,味酸。

茱萸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呈微酸性的腐殖質土或壤土種植為佳。育苗場地的整地,要求深翻細耙,每畝施有機肥3 000千克,整平後作1.5米寬的畦。

2.繁殖方法。以種子繁殖為主,也可嫁接繁殖、壓條繁殖。扦插液耐繁殖難以生根。

3.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苗株定植成活後至封行前,每年於春、 夏、秋各鬆土除草1次,以促進根系生長,迅速擴大樹冠。

(2)追肥。定植成活後,每年春、秋各施基肥1次,視樹齡大小,每株施入腐熟的廄肥或堆肥10~50千克和過磷酸鈣1~3千克,於樹旁開環狀溝施入。成年結果樹還應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的生理落果期,每株追施0.2千克的尿素1次。另外,盛花期渣漏噴赤黴素水溶液2次,盛花期和幼果期葉面噴施0. 2%翠姆硼肥3—4次,0.3%尿素和0.2%翠姆磷酸二氫鉀交替噴施3—4次,可提高坐果率,防止落花、落果。

(3)灌溉。定植後的當年或成年樹在花期、幼果期以及夏季遇乾旱時,要及時進行灌水保苗和防止乾旱引起的落花、落果現象。

(4)修剪。較適宜的樹形是自然圓頭形,如密植,應採用自由紡錘形。修剪除了拉枝、環剝、摘心外,主要做好串花枝的回縮,促長枝的重截和疏除。樹冠交接後,還應注意對交接主枝鬧梁春的回縮和換頭改向,以保持強健的樹勢,培養更多的結果枝為主,調節好生長與結果的平衡關系,保持樹冠內通風透光,促發短而壯的新梢。進入盛果期後,還要搞好過密大枝的疏除及徒長枝的摘心。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插茱萸是山茱萸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保險補繳木有工資單 瀏覽:705
叔叔90歲生日的祝福 瀏覽:290
70歲老人貧血最好吃什麼補品 瀏覽:64
安徽護士退休年齡限制 瀏覽:773
當代大學生應怎麼樣回報父母 瀏覽:490
石家莊退休職工檔案移交登記表 瀏覽:345
80歲老人做前列腺手術 瀏覽:648
達到退休的人員離職 瀏覽:993
老人口裡長個瘡怎麼辦 瀏覽:891
老人老是睡覺怎麼調節 瀏覽:613
宜良康復養老中心有哪些 瀏覽:473
到哪裡能掛靠養老保險 瀏覽:295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財產叫什麼 瀏覽:986
怎麼樣教導孩從小要懂得孝敬老人 瀏覽:676
金華人現在要去義烏工作養老保險怎麼 瀏覽:512
貴州商業養老保險 瀏覽:990
老人眼底有個洞怎麼辦 瀏覽:779
東莞社保退休後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494
盤龍區養老公寓有哪些 瀏覽:110
派出所做筆錄為什麼問父母信息 瀏覽: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