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九月九重陽節ppt資料

九月九重陽節ppt資料

發布時間:2024-06-11 08:18:29

『壹』 重陽節的資料

關於重陽節的資料 (一)

重陽節,又稱「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關於重陽節的`資料 (二)

民俗活動

重陽登高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而形成的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關於重陽節的資料 (三)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

重陽賞菊、飲酒、對弈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關於重陽節的資料 (四)

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中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葯,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貳』 九九重陽節資料

九九重陽節資料

九九重陽節資料,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九艷陽天,登高賞菊間,飲酒插茱萸這個季節,有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九九重陽節資料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九九重陽節資料1

菊花盛放之時節。九月九日重陽佳節, 正值秋風送爽,菊花盛放之時節。相傳九屬陽,兩陽雙重,故稱重陽。重陽節源遠流長,魏文帝在《九日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 根據《西京雜記》記載,漢代已有飲菊酒、吃花糕、插茱萸的習俗,歷代相沿,亦稱此日為「茱萸節」、「菊花節」。

重陽節源起

傳說汝南地區有一位名叫桓景的人, 跟隨道士費長房學道術, 費長房告訴桓景九月九日他家必遭災劫, 勸他攜同家眷,登山暫避。桓景聽從, 領家人親友,佩帶茱萸, 攜酒登山。翌日, 眾人歸家, 嚇然看見牛羊家禽, 暴屍遍地, 始知逃過一劫。從此,重九登山,尉然成風。

重陽節習俗

登高望遠秋高氣爽,天朗氣清,本來就是登山的好季節。故事, 登高望遠也是賞心樂事, 加上神秘的古老傳說, 就更有趣味了,所以重九登高,就成為一項傳統民間活動。就是沒有桓景的故事, 登高望遠也是賞心樂事, 加上神秘的古老傳說, 就更有趣味了,所以重九登高,就成為一項傳統民間活動。近人更順道掃墓, 對先人憑吊一番,使這節日又增添了另一層意義。

飲酒賞菊

秋天是賞菊季節, 菊花品種繁多,各顯美態。除了觀賞,更可入饡, 泡茶及釀酒。據說古時釀制菊花酒, 是在九月九日當天, 采初開的菊花釀酒,放至翌年的重陽享用, 登山飲酒, 菊香酒香盈野, 別有一番風味。

遍插茱萸

重陽插茱萸這習俗, 在唐代已非常盛行, 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億山東兄弟一詩中說;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從登高, 插茱萸習俗中, 可見重陽節也跟中國人深厚的家庭觀念有關。茱萸又名越椒 或艾子 是一種長綠的植物, 古人認為佩帶這種植物可以趨吉避凶, 所以, 人們會用茱萸製成香囊, 相互饋贈。中國地大物博,或許在不同的地區有大同小異的習俗,但是節日的精神卻是相同的。在香港重陽登山掃墓是主要的節日活動之一, 在這天家家戶戶扶老攜幼到祖先墓前拜祭,以表孝心。

九九重陽節資料2

九九重陽節習俗有哪些

一,插茱萸。

古代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茱萸節。茱萸香味濃郁,有驅蟲去濕、去除風邪的作用,也有消積食、治寒熱的功能,可以入葯,也可以制酒養生祛病。所以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有佩帶茱萸或者登高望遠時插茱萸的習俗,還可以將茱萸當作禮物送給親朋好友,以求辟邪求吉,延年益壽。

二,飲菊花酒。

菊花酒清涼甘美,有明目、補肝氣、安腸胃、利血、治頭昏、降血壓、減肥之功效,是強身益壽的佳品。飲菊花酒,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經開始盛行。在我國民俗中,人們在菊花盛開之時,採集菊花的莖葉,與穀物摻在一起釀酒,等到來年九月九日飲用。

三 ,登高望遠。

在重陽節這一天,民間有一個普遍的習俗,就是人們要在這一天外出登高望遠。關於它的來源,有兩種說法。

1,古代人們崇拜山神,認為「九九老陽,陽極必變」,所以在九月九日,要前往山上登高望遠,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後來逐漸演化為一種娛樂活動。

2,重陽時節,農忙秋收大多已經結束,這時候老百姓比較清閑,山裡的野果、葯材又是成熟季節,所以人們這時候就會去山上採集野果、葯材等等,後來逐漸將活動集中到重陽這一天,演變成重陽節登高望遠的習俗。

四,賞菊花。

在九九重陽節期間,各種各樣的菊花正是盛開的時候,觀賞菊花自然就成為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除了觀賞明目繁多的菊花,同時還會點燃菊燈,舉辦酒宴,樂鼓並作,大慶重陽節。

五,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是九月九日重陽節的`代表性食品。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為了慶祝糧食豐收,喜嘗新糧。因為「高」與「糕」諧音,有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後來才有了重陽節登高吃糕的習俗。

六,重陽祭祖。

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統稱為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早在先秦時期,在農作物豐收之際,人們就有在九月祭祀天地、祭祀祖先的習俗,以謝天地祖先的恩德。

九九重陽節資料3

1、揚尊老中華之風,護老人合法權益。

2、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自己。

3、老齡工作要以老年人為本,面向社區,面向基層。

4、敬老傳統,代代相傳。

5、把老年人的事情辦好。

6、完善老年服務功能,優化社區生活環境。

7、老年人的經驗和知識是社會的寶貴財富。

8、樹敬老之,促社會文明。

9、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

10、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得到子女的孝敬。

11、當官不敬老,不是好領導;當官又敬老,人人都說好。

12、關心老年人的生活,發揮老年人的作用。

13、扎實做好老齡工作,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14、代際和諧,鄰里和睦,老少共融。

15、營造健康老齡化的社會環境。

16、踐行科學發展觀,共建和諧社會。

17、孝親敬老是人高尚品德的體現。

18、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19、用我們的愛心托起老年人幸福的晚年。

20、尊老,敬老,養老,愛老,助老。

21、讓老人幸福,促社會和諧。

22、關心老年人生活,發揮老年人作用。

23、促進老齡事業健康發展,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

24、重視老齡問題,提高社會意識。

25、鞏固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區成果,推動瀋河老齡工作再上新台階。

26、養老敬老愛老助老。

27、做好老齡工作,構建和諧美好新姜堰。

28、關心老人,關愛老人,關懷老人。

29、落實老年優待政策保障老人合法權益。

30、加強基層老齡工作,共同創造和諧湖城。

31、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32、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大力發展老齡事業。

『叄』 重陽節敬老勵志主題班會課件【三篇】

【 #課件# 導語】現代教育學提出了計算機輔助教學,這既向廣大教師提出了挑戰,也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現代教學手段。在利用課件進行教學時,教學內容要具有直觀性,要使媒體內容一目瞭然,在課堂上常常直接出示本節課的主題,直觀性有助於提高教學效果、傳承教學資源。下面是 無 整理的重陽節敬老勵志主題班會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

重陽節快到了,為了對學生進行尊老敬老的思維品格行動教導,五(一)班班委會設計了一次主題班會。《玄月九日重陽節尊老敬老》

一、活動目的:

1、使學生了解重陽節的來歷。

2、使學生懂得重陽節的風俗。

3、讓學生曉得尊老敬老的任務和義務。

二、課前預備、

1、收集重陽節的相乾材料。

2、黑板上寫好班會主題,九月九日重陽節尊老敬老。

3、對班會的節目恰當排練。

三、運動內容、

1、先容重陽節的由來跟習俗。

2、頌九九重陽詩。

3、小品表演。

4、為白叟們說祝願語。

5、說一說籌劃為爺爺奶奶做哪些力不勝任的事。

「感悟重陽文化,傳承敬老美德」主題班會

活動目標:通過搜集重陽節的相關知識,初步感悟重陽佳節的文化內涵;通過查找資料、節目表演以及與家人的溝通交流,了解當今社會尊老敬老的實際情況,培養學生語言表達、運用信息、資料統計等能力,培養學生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

活動過程:

一、復習,回顧重陽傳統文化

1、老師宣布班會主題;(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為了使大家能夠能夠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召開班會,主題是「感悟重陽文化傳承敬老美德」,下面我們就有請班長董伊娜作為主持人,大家歡迎她上台!

2、班長:謝謝大家(手指大屏幕)——讓我們一齊宣讀班會主題——「感悟重陽文化,傳承敬老美德」(等同學齊讀後)說「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3、復習介紹關於重陽節的知識。

班長:同學們,通過搜集我們了解了重陽文化,誰來說說你記住了什麼。

班長: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尊老敬老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人們都非常重視尊老敬老方面的教育。以前我們曾經學習過《*規》這本書,其中對於尊老敬老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下面大家一齊來重亂枯皮溫《*規》中的第一章「孝」。大家看大屏幕一起誦讀(放音樂、出示《*規》)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二、實踐探究,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班長:通過回顧,我們初步感受了重陽節的有關文化;我們知道,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它要求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我們班同學自願結合成了小組,主動行動起來,了解現在社會上尊老敬老狀況、討論為長輩過重陽節的具體做法,下面就請第一小組向大家匯報。

1、了解現代社會上尊老敬老狀況(公益廣告、讀一封信後談感受、說道德模範等)

(1)看視頻:

第一小組組長:同學們好,我們第一小組通過看書、上網查找資料等實踐活動,知道了我國現在60歲以上老人已經達到1.4億,這就表明我國已經提前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那麼這些老人的生活狀況是怎樣的呢?我們為大家選了幾個典範資料,請大家先看一段視頻。看完後,請各位同學談談自己的感受。(插播視頻○1「常回家看看」)

組長:誰來談一下你有什麼感受?(組嘩差長負責指名……)

組長小結:正如大家所說的,工作再忙、學習再緊張也不要忽略自己的父母長輩。老人們為我們辛勤操勞了一輩子,年弱多病之際更需要我們的關心。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更渴望和家人團聚,全家人歡聚一堂,是老人的精神享受。孩子們的笑聲,能夠給老人帶來莫大的精神安慰。

(2)配樂,朗誦詩歌

組長:上了年敗裂紀的老人,在身體和心理方面有哪些需求呢?我們小組還為大家帶來一首詩歌《孩子,我想對你說》,希望大家聽完後能夠明白老人們在身心方面的需求。(配樂,朗誦詩歌)

《孩子,我想對你說》

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

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勺子、用筷子吃東西;

教你系鞋帶,扣扣子,溜滑梯;

教你穿衣服,梳頭發,擤鼻涕。

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

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

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

讓我再想一想。

極有可能最後連要說什麼,

我也一並忘記。

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

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

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

去回答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為什麼」嗎?

所以,我常常重復又重復的說著老掉牙的故事,

哼著我孩提時代的兒歌。

體諒我,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

切望你,也能陪著我閑話家常吧!

孩子,現在我常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帶,

吃飯時,會弄臟衣服,

梳頭發時,手還會不停地抖。

不要催促我,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

只要與你在一起,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湧上心頭。

孩子!

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要走不動,

所以,請你緊緊的握著我的手,

陪著我,慢慢地,

就像當年一樣,

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

(3)講尊老敬老事跡

組長:我相信,通過我們小組同學搜集的視頻和朗誦的詩歌,大家一定能夠感受到老人們的心聲。不光在重陽佳節,每時每刻我們都要關注他們。因此,我國各個部門每年都要進行道德模範的評選表彰活動,尊老敬老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這幾年連續涌現出謝延信、張品正等多個孝老愛親的典範人物,下面就請王若涵、王寧宇介紹他們的感人事跡。

王若涵:同學們,我為大家講的是全國首屆孝老愛親道德模範謝延信的動人事跡,請看大屏幕:

(他是一名普通的煤礦工人,他的妻子很早就因病去世了,但是30多年來,他將自己的愛心一點一滴地傾注到癱瘓的岳父、喪失勞動能力的岳母和呆傻的弟弟身上。

謝延信的岳父癱瘓在床整整18年,沒有生過褥瘡,沒有穿過尿濕的衣褲,9平方米的小屋內也沒有任何異味。18年間,謝延信硬是靠著偏方和按摩,使岳父由卧床不起到能扶著凳子慢慢走路。1992年春,老人病情加重,貧困的謝延信從鄰居家借了1000元錢,用平板車把老人拉到20多里路以外的醫院去救治,把老人從死亡線上拽了回來。)

這正是大義無言,大愛無聲。平凡礦工演繹非凡故事,大孝至愛感動北國南疆。和諧社會呼喚延信精神,道德模範花開香滿神州!

王寧宇:同學們好,現在我再為大家講一個孝老愛親的感人事跡。

張品正阿姨,是通州區北苑街道社區的居民。金奶奶是一位和她豪無血緣關系的鄰居,她無兒無女無房無經濟來源,張品正像親人一般,無微不至地照顧了她30多年。1981年,張品正「帶著奶奶出嫁」,建立家庭。奶奶病重的時候,兩人同住一張床、同蓋一床被。她還專門學會做棉衣、量血壓、號脈,教耳背的奶奶對口型說話,每天為奶奶做可口的飯菜。金奶奶在張品正的精心照顧下,幸福、快樂、安詳地走完了自己的102歲人生。

班長:她們為我們介紹的就是近兩年來,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部門聯合開展的「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中孝老愛親的道德模範。其實,像這樣的道德模範,還有很多。趙雲亮冒著生命危險捐肝救父親;吳顯才生活水平困難,還主動承擔贍養孤寡老人,一共有45位之多。這感人的故事說也說不完,聽也聽不厭。他們這種道德引領的作用,會使全國人民都向他們看齊。

學習重陽節知識,感悟敬老情,每名同學都寫了有關重陽節的徵文,大部分同學的文章都寫得很精彩。

比如說:董宇同學在作文中寫道:「吃飯時,我主動給爺爺拿筷子、為奶奶端飯;入睡前,我會為爺爺奶奶鋪好被褥。」郝有為同學說:「我今後要體諒奶奶的辛苦,不讓奶奶再為我操心。」

一句句朴實的話語,道出了同學們的真實想法。是的,作家畢淑敏說,「當我們年輕時不懂事,當我們懂事時已不再年輕」。我們從小就應該感受到爺爺奶奶的辛勞,這才說明我們長大了、成熟了。張佳玉同學的作文中融入了對奶奶的感激之情,下面大家來聽一聽。

(張佳玉讀作文)

班長:今天就是重陽節,我們同學有什麼打算呢?看,第二組同學已經准備好了,我們請他們來為大家講一講。

3、今天就是重陽節,我們同學有什麼打算?

(1)念信

組長2:這次班會前,我們為了籌劃班會活動內容,讓每位同學給家裡的老人帶回一封信,信中有這樣一個問題。(點擊)

昨天我們已經收到了父母們的來信,今天在這里,讓我們打開信封。(都打開信封)

自己先來讀一讀,看看爺爺奶奶希望我們做什麼。

下面誰為大家讀一讀你手裡的信。(讀爺爺奶奶的希望即一封信)

(2)表演

組長2:今天就是重陽節,為了帶給他們一份驚喜,我們組特意准備了一些道具,請幾位同學提前表演一下。(觀看錶演)

師:第三組同學的想法很好,表演得也很到位。今天就是重陽節,除了他們表演的,你還能為老人們做什麼呢?(點名說,評價:嗯這個我們都能做到;這需要我們用心去做;看來你明白了我們班會的目的……)

(3)寫心意

組長2:老師曾經教育我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說:我們不但要尊敬自己的長輩,還要愛戴其他老人。此時此刻,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想法。今天我們第三小組為每名同學都准備了一顆愛心,下面讓我們小組的同學為大家發一下。(停頓)

現在請大家在愛心上寫下你對天下所有老年人的祝福。(放音樂寫)

誰願意來讀一讀。

希望大家回去後送給我們身邊的老教師、老鄰居以及一切需要我們關心照顧的老年人。

班長:最後,讓我們來朗誦我們學過的一首詩《讓感恩走進心靈》,全體起立。

《讓感恩走進心靈》

領:落葉在盤旋,譜寫一曲感恩的樂章,

齊:那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

領: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盪,繪畫著一幅幅感人的畫面,

齊: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

領:不要因為一路的風雨,齊:而忘了天邊的彩虹;

領:不要因為匆匆的腳步,齊:而忘了沿途的風景;

領:不要因為生命的沉重,齊:而忘了一顆感恩的心。

領:感恩生活,齊:讓我們在漫長的歲月拈起生命的美麗;

領:感恩快樂,齊:讓我們學會幸福地綻開笑容;

領:感恩日升,齊:讓我們在光輝中有明亮的心情;

領:感恩日落,齊:讓我們在學習後能夠安心的休息。

領:因為感恩,齊:才會有多彩的世界;

領:因為感恩,齊:才會有真摯的情誼;

領:因為感恩,齊:才會有美好的生活;

領:因為感恩,齊:才懂得生命的真諦。

齊: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一種感恩。

領:讓感恩走進我們每個人的心靈吧!我相信,

齊:我們在關心幫助老人的同時,同樣會感到無邊的快樂和幸福。

班長:全體請坐。下面請教室領導為我們今天的班會作總結。

老師: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九九重陽節蘊含著豐厚的文化內涵,我們只是粗淺地感悟;我們中華民族古往今來有無數個尊老敬老的感人事跡,今天我們也只是表面的了解;但是踐行尊老敬老的行為,我們卻片刻不能遲疑。希望同學們能夠付出自己的行動,讓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

班長:感悟重陽文化傳承敬老美德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篇二

一、活動目的:1、讓學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激發同學們從小有愛心,做孝親敬老的好孩子。

二、活動准備:

歌曲《我愛爸爸媽媽》《我的好媽媽》

三、活動流程

班主任講話

「先栽樹,後乘涼,長者恩德不能忘,老吾老及人之老,春風化雨暖心房。下面我宣布張山莊小學二年級「孝親敬老,從小做起」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一.)活動導入

1.以一首《我愛爸爸媽媽》導入新課。為什麼要愛爸爸媽媽,尊敬老人?(生交流)

(二).活動過程:

1.聽《黃香溫席》故事,思考並討論:

1)、從哪些地方看出黃香十分孝敬母親?

2)、使你感動的是什麼?

小結:黃香是個孝敬的孩子,從小就懂得關心父母。

2、講古今孝敬父母的故事(老師講)

挨杖傷老》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本性純正,孝敬父母,是一個有名的孝子。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傷心哭泣。他母親覺得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什麼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衰退,體力微弱。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說明了他非常孝敬母親。

1)、學生講自己聽過的有關行孝感恩的故事。

小結:像這樣的故事,我們就是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雖然他們已經離我們很遠了,可人們總是深情地贊美他們,還把他們編進了書本,流芳百世。

2)、你知道人們為什麼這樣做嗎?(生交流)

3.怎樣做個懂事感恩的人

1)、同學們,爸爸媽媽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無慮、心情舒暢,快快樂樂的環境下長大。爸爸媽媽為我們付出了很多。我們應該怎樣孝敬父母呢?我們還聽過一首孝敬媽媽的歌曲,這首歌曲的名字是《我的好媽媽》。

2)、小結:這首歌曲唱出了小朋友看到媽媽下班回來很辛苦,趕快給媽媽搬凳子,倒水喝,親親媽媽。這就是孝敬媽媽,尊敬媽媽的表現。

3)、請學生講述自己親身感受或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父母、長輩真心付出、無私關愛子女,以及作為子女真誠回報、感恩於行的感人故事。

4.看誰平時對父母了解溝通的多。

父母是最了解我們的人,我們又了解他們多少呢?

1、抽問題回答游戲,看誰回答最正確

(1)、誰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你是怎樣給爸爸媽媽過的生日?

(2)、誰知道母親節是什麼時候?父親節是什麼時候?

(3)、你知道爸爸媽媽喜歡吃什麼東西?

(4)、你知道爸爸媽媽最希望你怎麼做嗎?

(5)、你知道媽媽有多重嗎?

(6)、你知道媽媽有多高嗎?

2、開火車判斷對錯游戲

(1)你可以不經過父母的同意,隨便出去玩。

(2)吃飯是等媽媽給盛飯。

(3)回家就要媽媽買零食吃。

(4)回家不認真寫作業,老和媽媽頂嘴。

(5)不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做很多家務。

(6)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父母負擔。

(7)有心事主動和父母說,經常與父母聊天。

(8)尊敬父母,對父母有禮貌,聽從父母的教導,不頂撞父母,不和父母發脾氣。

(9)生活節儉,無浪費現象,不亂花錢,不向父母提過高要求。

(10)在學校里聽老師的話,認真完成作業。

*5、活動進行到這兒,讓我們把自己想要對父母、長輩說的祝福語或最想表達的話語寫到卡片上並帶回家交給自己的父母長輩。

(三)班會總結:孝敬父母並不是要求我們轟轟烈烈的去為父母做什麼大事,而是要求我們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我們可以把心理話和父母說說,就是陪父母聊聊天,母親節或者是父母的生日給父母一朵鮮花,或者是說一句祝福的話,如當媽媽生日的時候,祝媽媽生日快樂,身體健康。給媽媽洗一次腳,給媽媽盛飯等。就是一個祝福、一句問候、一朵鮮花、一個擁抱,甚至只是一個微笑,都是對父母的尊敬。

6、宣布本次班會結束。

四、活動體會

本次活動充滿了溫馨,相信這次主題隊會「孝親敬老,從小做起」主題班隊活動留下美好的回憶,也會在孩子們幼小的心中埋下愛的種子!

篇三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從「自我」中走出來,知道要尊敬老人。(重陽節)

2、懂得尊老是一種美德,並做一個尊老的好學生。教學重點:

讓學生通過了解重陽,討論尊敬老人,會得到別人的稱贊,知道尊老要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

教學過程:

主持人甲:記得一位名人說過:「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能獲得行為的收獲;播上行為的種子,就能獲得習慣的收獲;播上習慣的種子,就能獲得品德的收獲;播上品德的種子,就能獲得命運的收獲。」主持人乙:今天我們播上尊敬老人的種子,就能獲得心靈的快樂。

合:六(1)班

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主持人甲:請聽古詩齊誦(朗誦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主持人乙:請聽《重陽節的來歷》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古人認為兩九相重,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因此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主持人甲:前幾天我們做了「五個一」,即泡一杯茶,洗一次腳,捶一次背,曬一次被子,鍛煉一次。接下來請大家談談活動感想。

請大家齊朗誦《重陽敬老倡議書》

重陽敬老倡議書

「百善孝為先」,孝為人之本。老師們、同學們,老人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照顧老年人是千秋萬代的事,我們要積極參與到學校、社會「尊老敬老」活動中去。

在此我向全體同學倡議:每個少先隊中隊成立一個敬老志願隊,定期為敬老院做幾件實事;為學校的老教師做點事;為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盡點孝心。

結束語

主持張:同學們這一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如何尊老。同學們說得很好,相信你們會做得更好,你們一定會做一個人見人愛人誇的好孩子。

主持合:六(1)班

主題班會到此結束。謝謝同學們的支持,各位老師再見。

『肆』 重陽節圖片和重陽節資料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

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

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

,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

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

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

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

,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

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

,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

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

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

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

的。

相關重陽節由來的傳說故事(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

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

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

到哪裡。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

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

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

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仙翁說罷,用手一指,一隻仙鶴展翅飛來,落在桓

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鶴向汝南飛去。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

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

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

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

,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沖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

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

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

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

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重陽節的活動習俗: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

、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

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

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

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

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

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

,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

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

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

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

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

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

。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

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

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各地過重陽節的風俗
除了以上較為普遍的習俗外,各地還有些獨特的過節形式。

重陽節在陝北正式收割的季節,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陽,收呀么收秋忙。穀子呀,糜子呀,上

呀么上了場」。陝北過重陽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愛享用蕎面熬羊

肉,待吃過晚飯後,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山頭,點上火光,談天說地,待雞叫才回家。夜

里登山,許多人都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的頭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們沿襲舊俗,要蒸九層的重陽米果,我國古代就有重陽「食餌」之俗,「餌」即今之

糕點、米果之類。宋代《玉燭寶典》雲:「九日食餌,飲菊花酒者,其時黍、秫並收,以因粘米嘉味觸類

嘗新,遂成積習」。清初莆仙詩人宋祖謙《閩酒麴》曰:「驚聞佳節近重陽,纖手攜籃拾野香。玉杵搗成

綠粉濕,明珠顆顆喚郎嘗」。近代以來,人們又把米果改制為一種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將優質晚米用清

水淘洗,浸泡2小時,撈出瀝干,摻水磨成稀漿,加入明礬(用水溶解)攪拌,加紅板糖(摻水熬成糖濃

液),而後置於蒸籠於鍋上,鋪上潔凈炊布,然後分九次,舀入米果漿,蒸若干時即熟出籠,米果面抹上

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層重疊,可以揭開,切成菱角,四邊層次分明,呈半透明體,食之甜軟適口,又不粘

牙,堪稱重陽敬老的最佳禮饌。

一些地方的群眾也有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

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

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後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國成立後,重陽節的活動充實了新的內容。1989年,我國重陽節定為老人節。第到這一日,各地

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

尚品德。

重陽詩篇:

採桑子 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於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 陳)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沉醉東風 重九

(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3Q

『伍』 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是什麼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盂蘭盆節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葯、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葯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時節,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每到九九重陽這一日,各地都有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煉身體的活動。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重陽節其民俗活動甚多,文化內涵豐富。



民間歌謠:

菊花黃,黃種強;菊花香,黃種康;九月九,飲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陽。九月九,是重陽;放紙鷂,線愛長。八月中秋哥送餅,九月重陽妹送鞋。

重陽節,又試話登高。究竟年年如是,雖則系如畫嘅秋山,游嚇亦好,做乜偏要嚮往重陽個日,至曉得風騷。你話敢樣就可以避災,亦何不大早。點解你單身前往、又試剩落個的妻孥。開講話一部通書,都唔睇得到老。

況系個的區區陳跡,重駛乜咁心操。既系你上日唔知,我亦唔怪得你去做。唉!慳嚇腳步,何苦去尋煩惱。不若靜坐思量,想嚇邊一樣可圖。

九月九,個個都去登高,你睇個班嫩仔,走得氣嘈嘈。放起個只紙鷂在高處舞,扶漢聲聲(響弓聲),喚起個的懦夫,總系企在個處風頭,須要努力正好。雖有聲威,可惜你未滿羽毛,怕只怕失足雲霄,個陣就遺恨萬古。

咪估個條包索,可以把天箍,既替得個佬流災流難,邊處唔流到。唉!難把身世顧,只望得天憐憫,俾你有點功勞。

閱讀全文

與九月九重陽節ppt資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事業人員退休職工大額醫療保險 瀏覽:503
哪裡可以治療腦梗老人鬧的問題 瀏覽:941
新形勢下農村養老模式現狀 瀏覽:353
水雲間足浴養生會所在哪裡 瀏覽:902
獨居老人如何防護 瀏覽:240
天津退休工人漲工資嗎 瀏覽:196
重陽節的傳說全文 瀏覽:884
雲南省老年大學培訓班 瀏覽:867
企業養老的繳費基數是多少 瀏覽:173
武漢老年大學副校長職責 瀏覽:281
上海養老保險轉回老家嗎 瀏覽:275
孝順不能等演講 瀏覽:922
河北省養老金一個月多少 瀏覽:274
中老年人每天喝多少毫升牛奶 瀏覽:11
副處級退休年齡 瀏覽:433
90年到17年多少歲 瀏覽:866
什麼養生湯夏天全家都可以喝 瀏覽:77
軍改人員分流退休條件 瀏覽:980
村民70歲生日主持詞 瀏覽:155
12月31退休2月領養老金 瀏覽: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