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灣里一中重陽節活動

灣里一中重陽節活動

發布時間:2024-05-29 06:15:48

重陽節的活動有哪些

重陽節習俗:

1、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吃重陽糕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3、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

4、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


閱讀全文

與灣里一中重陽節活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拜泉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電話 瀏覽:282
虧欠最多的是父母下一句怎麼回答 瀏覽:697
老年人內障術後多少天 瀏覽:264
在廣州濕熱天如何養生 瀏覽:624
工程師退休社保有多少 瀏覽:29
老年痴呆解手都跑了 瀏覽:191
有小學教師資格證以後有退休金嗎 瀏覽:724
長壽菜怎麼治痔瘡 瀏覽:482
保險交多久有退休金 瀏覽:451
孝敬尊長的尊部首是什麼 瀏覽:510
從網上查體檢單怎麼查 瀏覽:585
開電視睡覺老年痴呆 瀏覽:812
國美電器一年體檢在哪裡 瀏覽:653
87000養老保險 瀏覽:142
健康養生館投資大概多少錢 瀏覽:684
順義後沙峪敬老院 瀏覽:742
人物外貌老年人的成語 瀏覽:688
養老院平時可以去探望嗎 瀏覽:935
養老保險新開戶 瀏覽:201
軍檢體檢完什麼時候政審 瀏覽: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