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佛教談孝順父母

佛教談孝順父母

發布時間:2024-05-28 14:48:25

① 佛陀在那部經里講過自己是如何盡孝的嗎不是地藏經,父母恩難報經這種

《長阿含經》卷11:「善生!夫為人子,當以五事敬順父母,雲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CBETA, T01, no. 1, p. 71, c8-12)


《增壹阿含經》卷11〈善知識品 20〉:「世尊告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報恩。雲何為二?所謂父母也。若復,比丘!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萬歲,衣被、飯食、床蓐卧具、病瘦醫葯,即於肩上放於屎溺,猶不能得報恩。比丘當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隨時將護,不失時節,得見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難報。是故,諸比丘!當供養父母,常當孝順,不失時節。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CBETA, T02, no. 125, p. 601, a11-19)


《賢愚經》卷1〈須闍提品 7〉:「佛語阿難:「出家在家,慈心孝順,供養父母,計其功德,殊勝難量。所以者何?我自憶念過去世時,慈心孝順,供養父母,乃至身肉濟活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為天帝,下為聖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CBETA, T04, no. 202, p. 356, a27-b3)


《優婆塞戒經》卷2〈義菩薩心堅固品 9〉:「善男子!我於往昔為四事故,舍棄身命:一者、為破眾生諸煩惱故,二者、為令眾生受安樂故,三者、為自除壞貪著身故,四者、為報父母生養恩故。」(CBETA, T24, no. 1488, p. 1041, c7-10)


《優婆塞戒經》卷6〈五戒品 22〉:「善男子!若得人身,多饒財物,兼得自在,先應供養父母、師長、和上、耆舊、持法之人,供給遠至、初行之人,疾病所須。」(CBETA, T24, no. 1488, p. 1065, a6-9)


《增壹阿含經》卷50〈大愛道般涅盤品 52〉:「爾時,世尊告阿難、難陀、羅雲:「汝等舉大愛道身,我當躬自供養。」

是時,釋提桓因知世尊心中所念,即從三十三天上,譬如力士屈伸臂頃來至毘舍離,到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其中漏盡比丘皆見釋提桓因及三十三天,其不漏盡有欲比丘,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未漏盡者,亦不見釋提桓因及三十三天。

爾時,梵天王遙知如來心中所念,將諸梵天從梵天上沒,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毘沙門天王知世尊心中所念,將閱叉、鬼神,到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提地賴吒天王將諸干沓和,從東方來至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毘婁勒叉天王將諸無數拘盤荼,從南方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毘婁波叉天王將諸龍神來至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及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各各知如來心中所念,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釋提桓因、毘沙門天王前白佛言:「唯願世尊勿自勞神,我等自當供養舍利。」

佛告諸天:「止!止!天王!如來自當知時。此是如來所應修行,非是天、龍、鬼神所及也。所以然者,父母生子多有所益,長養恩重,乳哺懷抱,要當報恩,不得不報恩。然諸天當知,過去諸佛世尊所生母先取滅度,然後諸佛世尊皆自供養虵旬舍利。正使將來諸佛世尊所生之母先取滅度,然後諸佛皆自供養。以此方便,知如來應自供養,非天、龍、鬼神所及也。」」(CBETA, T02, no. 125, p. 822, c17-p. 823, a17)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2〈報恩品 2〉:「佛告五百長者:「……世出世恩有其四種: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於一劫中說不能盡,我今為汝宣說少分。假使有人為福德故,恭敬供養一百凈行大婆羅門、一百五通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寶上妙堂內,以百千種上妙珍膳,垂諸瓔珞眾寶衣服,栴檀沈香立諸房舍,百寶庄嚴床卧敷具,療治眾病百種湯葯,一心供養滿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順心,以微少物色養悲母,隨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萬分不可校量。

② 佛說孝順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議

《本事經》里說:「世間聰慧人,恭敬於父母,恆時修供養,常生歡喜心」。意思是說,世間有智慧的人,都會對父母特別恭敬,恆時供養,讓父母心生歡喜。

釋迦牟尼佛在多部經典中宣說了子女孝順父母的福德。下列若干:

1.世間和出世間的恩德有四種:第一種就是父母恩。

2.母親對我的恩,我用一劫(百千萬億年)的時間來說也說不完。媽媽思念孩子,沒有什麼比得上。從懷孕開始十個月,行住坐卧受苦惱卻不能說出來。想要吃什麼穿什麼,雖然得到了也不歡喜,擔憂的心沒有一刻休息,一心就想著好好生下這個孩子。當遇到產難時,就像百千把刀來割。如果平安生下孩子,大家都歡歡喜喜,寶寶一聲哭啼,十個月受的苦,媽媽都忘光了,就像聽到美妙的音樂一樣快樂。寶寶睡在媽媽的肚子里,由媽媽的甘露泉喂養,這個恩德,就算高山也比這低,就算大海也比這淺。如果能夠隨順母親,不違背母親的心意,天人都要護念他,福德是無盡的。如果用一劫的時間,每天早、中、晚,割自己身軀的肉來養父母,這樣都不能報答父母對我一天的恩。

3.世界上誰最富有,誰最貧窮?家裡有媽媽在,這叫做富。媽媽不在,叫做窮。媽媽在的時候,叫做日中,媽媽不在了,叫做日落。媽媽在時,叫做月明,媽媽不在了,叫做黑夜。所以大家要好好孝養父母,這和供養佛的福德是一樣,沒有差別的。

4.有福的人,請一百個持戒高僧大德,一百個仙人,一百個朋友到裝滿七寶的地方,供養百千種上妙珍膳,垂瓔珞,以百寶庄嚴床卧具,以百葯治療病。就這樣做百千劫,這樣得到的福德,還不如一念孝順心,用一丁點東西,供養自己的父母,侍奉自己的父母,不如供養父母功德的百千萬分之一。

5.佛說:從地上積累珍寶,積累到二十八天,拿這么多珍寶去布施別人,不如供養自己的父母。

6.最大的善,不會大過孝;最大的惡,不會大過不孝。

7.世上要是沒有佛,好好侍奉父母,侍奉父母就是侍奉佛。

8.如果把父親放在左肩上,母親放在右肩上,這樣千萬年,衣被飲食,床座卧具,病瘦醫葯,即於肩上放屎尿,也報不了父母恩。

9.在家居士,如果不供養父母師長,這是「失意罪」。

10.修世間法的時候,要從供養父母師長里修。

11.我曾經因為四件事情舍棄我的生命,一是,為破眾生各種煩惱。二是,為了讓眾生平安快樂。三是,為了除掉自己貪著自己的身體。四是,為了報答父母生我養我的大恩。

12.我不但今天贊嘆孝順父母,我在無量劫中經常贊嘆的。

13.如果人少許供養父母,這樣獲得的福德無量,而少許不順父母,罪也無量。

14.有八種人,你要毫不猶豫的去布施: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遠來之人、六遠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

15.有四種恩最難報答。一是父恩,二是母恩,三是如來恩,四是法師恩。所以供養這四種人,會得到無量福報。

16.用飯食供養賢聖,這不如孝順侍奉父母親。

17.我世世都奉持諸佛至孝之行,所以我德高福盛,然後成為天中之天,三界獨步。

18.世上的父母應該極親極愛的,可是眾生輕慢父母不尊重;我現在為了摧伏這種我慢,所以為此出家救護。

19.菩薩世世都用時令鮮果供養佛陀比丘和父母,菩薩世世都這樣對父母——如果父母睡著了,不敢吵醒父母,如果要叫醒父母,都用好聽的聲音。如果有好吃的,不會獨吃,總是先給父母吃。

20.人生世間,不孝父母,不敬沙門,不行仁義,不學經戒,不畏後世者,其人身死,當墮地獄。

21.眾罪最惡的,其中之一就是不孝父母。

22.如果不孝順父母,自己的東西都拿給妻子兒女,或者把父母的東西,自私給妻子兒女。父母好話,自己不肯聽從,甚至為護老婆而罵父母,這種人叫做「世間最大劫賊」。

23.不孝父母,輕慢尊長,將墮落三惡道。

24.想往生西方凈土,要修三種福。第一種就是孝順供養父母師長,不殺生,修十善業。第二種是受三皈依戒,不犯戒,不犯威儀。第三種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經典,也勸別人讀。

25.得到大財物,要先供養父母師長和尚法師。

26.菩薩於無量阿僧祇劫,孝養父母,衣服飲食,房舍卧具,乃至身肉骨髓。因為這樣孝順供養父母的因緣,自致成佛。

27.眾僧是出三界的福田,父母是三界內的最大勝福田。

28.佛告訴迦葉長老說,眾生惱亂父母,讓父母心憂惱,得多病報。供養自己父母和病人,得少病報。對父母沒有愛敬心,得醜陋報;愛敬父母尊長,得端正報。

29.佛對阿難說,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慈心孝順供養父母,這個功德殊勝難量。我過去世,慈心孝順,供養父母,甚至捨身肉濟救父母危急苦厄。我以這個孝順供養父母的功德上為天帝,下為聖王,乃至成佛,三界特尊,都是因為孝順父母的福報。

30.如果讓父母生氣,子女會遇到生活中的各種不順,牴觸頂撞父母,沖父母發脾氣,很快就會有不順。

願所有眾生都能夠孝順父母,供養父母。願我們把一切布施、一點一滴善行的功德全部都迴向給父母。願一切如母眾生皆能遠離痛苦煩惱,究竟解脫。

③ 如何看待佛教中的孝道思想

孝敬父母長輩,是做人起碼的品德。儒、釋、道都大力提倡孝道,這是三教聖人的共同的言教。
佛教提倡孝道,還有更深的含義,佛教認為一切眾生都是前世父母,提倡孝道,等於提倡愛護一切眾生,救度一切眾生,這正是菩薩救苦救難的精神,也是修行人必須具備的廣大菩提心。

④ 佛教如何孝親

1、尊重

儒釋道三家都把孝道放到最首要的位置,父母是家中真佛,所以要學會尊重。

2、陪伴

漸漸成人後,我們和父母在地理和心裡上的距離會越來越遠。要懂得犧牲時間去陪伴,給父母更多溫情的時光。如果身在異地,要會通過視頻和電話遠程陪伴。

3、耐心

不要動不動和父母頂嘴,讓父母生氣,不要認為父母思想陳舊,難以溝通……這世間其實沒有什麼恆常的真理可以執守。有的只不過是相互的遷就,而這不正是我們欠父母的嗎?

4、養志

這是儒家提出的孝親方案 —— 養父母之志。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幫父母完成他們的心願。

5、成才

讓自己成才,這將是父母最大的榮光,精神層面無上的寵耀。

6、分憂

回家多做家務,承擔父母能力以外的各類家庭事務。管好自己的生活和德行,不要讓父母擔憂。

7、養身

父母操持一生,漸漸衰老,要盡可能在物資、醫療和訊息方面給他們最好的資源,讓他們能多活幾年。

8、學佛

著名學者羅侯羅教授說過:佛教客觀地揭示了我是誰,我將到何處去,並提供了了生脫死的移民方案……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一定要讓父母知道。

【阿彌陀佛,答得不好,還請見諒。】

⑤ 佛教孝順父母的經典句子

家中父母就是佛,何必靈山朝世尊。

⑥ 《佛說孝子經》:佛弟子如何報父母恩

東漢安世高所譯《佛說父母恩難報經》講到,父母對子女恩重如山,縱使「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尤不足報父母恩。」《佛說孝子經》中,佛從懷胎、臨生、養育、教導、與子休戚與共等方面陳述父母對子女的恩情。佛問諸沙門,父母恩重,如何報答。諸沙門答以「唯當盡禮,慈心供養。」意思是極盡世俗之義務,滿足父母之快樂,諸沙門的回答主要是供養父母吃穿遊玩,滿足其感官快樂。佛說此不為孝,真正的孝須能令父母去惡行善,皈依三寶,奉持五戒,壽終生天,世世逢佛,聞法得道。以這種孝為本,能令沙門梵行,君主仁愛,父法明,子孝慈,夫信婦貞。個人進德修業,社會和諧昌明。
《佛說孝子經》之孝道是建立在佛教的三世因果、六道輪回基礎上,善待父母,不但今世善,也要後世善;不但要果善,更要因善,因善自然果善,其中最大的善是見佛聞法,長與苦別,究竟涅槃,對父母之大孝亦以能令父母解脫涅槃為目標。
佛教傳到中國,與中國儒家傳統沖突之一便是孝道問題。儒家之孝主要是敬事父母,承祭祖先:在世,事之以禮;壽終,葬之以禮,逝後,祭之以禮。儒家特別強調子女奉養父母,父母在不遠游,甚至身體發膚受之於父母不敢毀傷,尤其重視傳宗接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種價值觀自然視佛教之辭親出家為大不孝。
「無後為大」的不孝,實際上是個宗教性問題,因為「不娶無子,絕先祖祀」(語出東漢趙岐《十三經註疏》)。這件事很重大,七十年代初出生的我仍然記得,鄉人被罵「絕戶」感覺是莫大的侮辱和難堪。「踹寡婦門,挖絕戶墳,吃月子奶,罵啞巴人」是四大缺德事。儒家沒有佛教的輪回思想,人死為鬼,回歸祖先那裡是普遍的信仰。有子不孝,在世父母受苦,但如果有後能祭祀祖先,還不算最大的不孝,無後代祭祀,列祖列宗都可能會在另外的世界挨凍受惡,生活凄慘。祖先鬼要靠後代子孫祭祀來生活,讓人聯想到佛教「餓鬼」一詞。餓鬼的總稱為「薜荔多」(梵語preta),意為「祖先鬼」,以飢渴逼惱,從他希求得名。「薜荔多」之「祖先」大概與中文的「祖先」意義不同,私以為大概更多的是壽命很長的意思。
在佛教看來,眾生福業,從布施、持戒、忍辱而來,尤其是財富,源於前世布施,若是慳吝,易墮餓鬼。中國人古來天災人禍較多,百姓多懷生存恐懼,能夠活下去,能吃飽是大多數人的生活希望,無心無力行於布施,然而對於孝養父母,養育子女則有堅定的倫理信念,故生前死後之給養亦從子女獲得,養兒不但防老,而且也是對列祖列宗衣食負責,故「不娶無子,絕先祖祀」為大不孝。佛教以離家出家為大善,累世父母都會因此得到利益,勸導父母皈依三寶,聞法得道更是大孝。在古代,子女出家與父母的現世安樂常常產生沖突,而現代許多寺院開始建設安養院,安養院的功能之一就是安置好出家人的父母,既可以使出家人的父母安度晚年,更有利於使父母皈依三寶,聞法得道,善莫大焉!

⑦ 佛教中如何看待「孝」

佛教中認為讓父母懂得因果,懂得宇宙人生真理,出離輪回,這才是真正的孝。

儒家孝養父母有三個層次,孝養父母之身,孝養父母之心,孝養父母之志。這些都是世間的做法。佛教孝養父母還有第四層次,孝養父母之智—增長父母慧命,讓父母懂得因果,懂得宇宙人生真理,出離輪回,這才是真正的孝。如蓮池大師在《七筆勾》里說:「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

佛教對孝道極為重視,在諸多經典中都提到報父母恩。《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地藏菩薩本願經》《佛說盂蘭盆經》都是佛門孝經。學誠法師的博客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中,也提到了孝養父母的觀點。

其中一些經典抄錄如下,《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說:「非飲食及寶,能報父母恩,引導向正法,便為供二親。」《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說:「若父母無信心者,令住正信;若無戒者,令持禁戒;若性慳者,令行惠施;無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於父母處,勸喻策勵,令安住者,方曰報恩!」

⑧ 佛說,兒女為什麼要孝順父母

佛教是很重視孝順長輩與父母的。

如《盂蘭盆經贊述》中記載:「經曰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者述曰。第二明其述孝有二。一述孝心。二述孝事。此述孝心也。曩裁我母生我勞悴。懷恩既重。理須酬報。是以阿含經雲。佛告諸比丘。常念孝順供養父母。涅槃經雲。寧於一日受三百鑽以鑽其身。不應起一念惡心向於父母。何以故。父母恩重故。依末羅經。母懷子十月。如負太山之重。乳哺三年。育養之恩。號天罔報。縱令從地積聚珍寶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所得功德。不如供養父母一分功德也。」

可以看出佛陀對孝心和孝事是非常贊同的,認為父母生我養我,恩重如山,理應報答。因此在阿含經中也說,我們要常思念,孝順,供養父母。涅槃經中也說,寧願自身受三百鑽,也不應對父母起一個惡念,因為父母恩重難報,母親懷胎十月,如負泰山之中,哺乳三年養育之恩,用盡一生也難報,即使用地上乃至二十八重天的所有珍寶用來布施他人,所得到的功德不如供養父母的一分功德。

⑨ 佛經關於孝敬父母的開示

這就多了!最具代表性的首推《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父母回於子,有大增益答,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
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
若父母無信,教令信,獲安隱處;
無戒,與戒教授,獲安隱處;
不聞;使聞教授,獲安隱處;
慳貪,教令好施,勸樂教授,獲安隱處;
無智慧,教令黠慧,勸樂教授,獲安隱處。
如是信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教,信法教授,獲安隱處。
諸法甚深,現身獲果,義味甚深。
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聖眾。
如來聖眾甚清凈,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
所謂聖眾——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聖眾,最尊最貴,當尊奉敬仰,是世間無上福田。
如是諸子,當教父母行慈。

閱讀全文

與佛教談孝順父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寧激光養生梳如何使用 瀏覽:434
江西萍鄉辦理職工退休要提前多久 瀏覽:437
城市人買農村房養老 瀏覽:144
適合50歲女人用的絲巾 瀏覽:121
蘇州吳園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哪個好 瀏覽:190
支付寶退休養老金怎麼收費 瀏覽:471
寧夏從哪年開始繳納養老金 瀏覽:586
社保退休計算公式舉例說明 瀏覽:243
結婚男方父母給女方發多少紅包 瀏覽:895
南寧哪個養老院好點 瀏覽:475
深圳2016年養老保險表格 瀏覽:587
去世後退休金多發6 瀏覽:969
體檢麻醉師是什麼意思 瀏覽:86
70歲兒子給媽媽下跪 瀏覽:635
退休後養老金的計算 瀏覽:374
局重陽節慰問信 瀏覽:116
膠州民安醫院工作體檢多少錢 瀏覽:440
體檢afp838什麼意思 瀏覽:655
老年人外陰白斑 瀏覽:688
陪老人旅行帶什麼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