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濟南

重陽節濟南

發布時間:2024-05-21 01:32:52

A. 2018年千佛山廟會時間


千佛山廟會是泉城濟南重陽節一年一度民間的重要活動。在重陽節當天,很多來自各地遊客與市民攀登千佛山登高祈福,趕千佛山廟會,看大戲,品小吃,賞民俗!那麼,2018年千佛山廟會時間是什麼時候呢?下面由老黃歷來為你解析。一起來看看吧。

2018年濟南千佛山廟會時間:依照往年慣例,2018年千佛山廟會預計將在2018年10月16日—26日舉辦(具體時間以主辦方通告為准)。
2018年濟南千佛山廟會地點:濟南千佛山
千佛山廟會詳情在老濟南人的眼中,重陽節登千佛山趕廟會,是泉城濟南重陽節一年一度民間的重要活動。在重陽節當天,數萬遊客與市民攀登千佛山登高祈福,趕千佛山廟會,看大戲,品小吃,賞民俗。
據了解,千佛山山會歷史悠久,興起於元代,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如今的重陽山會,在繼承傳統特色的基礎上,以突出民間藝術、民俗文化為主題,「看大戲、品小吃、賞民俗」逐漸成為山會的主要內容,經久不衰的的民俗風,雅俗共賞的特色山會深受廣大遊客的歡迎和喜愛。
2006年,千佛山重陽山會被正式批准列為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知名的城市文化品牌之一。今年的千佛山「九九」重陽山會於2015年10月16日啟幕,為期十天,期間有雜技表演、戲曲專場,民俗手工藝展示,農副產品、工藝百貨、名優小吃等精彩內容。
千佛山風景秀麗,歷史悠久,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及佛教聖地。過去,每年的「九九」重陽節,就有大批文人騷客,攜茱萸酒,拎菊花糕來登山賞菊。「背嶺丹楓直,垂岩紫菊肥」,明朝著名文學家邊貢曾在《九日登千佛山寺》中如此描述。
相傳元代時期,定每年三月三、九月九日於各州縣通祀三皇,千佛山寺內僧人舉辦佛事活動,達官貴人、善男信女前來焚香叩拜,游山賞景,平民百姓也來虔誠禱告,乞求神靈庇佑。為應祭祀需要,商賈便帶著應時的商品進山來。從此,千佛山也就由單純的文人登高,變成了各階層聚集的廟會了,這種風俗已經沿襲了好幾個朝代。
解放後,千佛山山會依然存在,且規模愈來愈大,登山賞菊的雅趣愈來愈濃。一進農歷九月,登高者便紛至沓來,在臨近重陽節的前幾天,有的就從全國各地,拉著當地的特產,趕來這里「安營紮寨」。由於歷史原因,千佛山「九九」重陽山會曾一度中斷,1982年才得以恢復。
了解更多星座網路、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B. 九九重陽節去千佛山拜佛的最佳時間

廟會時間:10月1日-10月8日(農歷九月初八至十六,重陽節期間)
廟會地點:濟南千佛山風景名勝區
廟會費用:30元(註:登千佛山的話要門票,廟會免費)
活動詳情:2014年第三十二屆濟南千佛山廟會期間正逢重陽節,因此有登千佛山祈福、登山搶福、登山尋福三大「福」字,頭插茱萸,賞菊飲菊花酒吃菊花火鍋等重陽主題活動。
此外,還有傳統的對對聯猜字謎、民俗老游戲、民俗地方特色小吃展、民俗非遺手工藝及民俗旅遊商品展,以及每天上、下午在正門牌坊廣場和小戲台舉行的威風鑼鼓、劃旱船、娃娃戲、變臉等民俗歡慶表演和山東快書、呂劇、相聲、雙簧、魔術等民俗曲藝表演。

C. 誰知道濟南的民風民俗要有代表性的

# 濟南千佛山廟會
濟南風俗,每年夏歷九月九日重陽節,人們要到千佛山登山,站在「賞菊岩」上賞菊。自元代開始,就定九月九日為千佛山廟會。千佛山附近盛產柿子,尤以大盒柿為最著名,廟會期間,適值大盒柿成熟上市,趕廟會者,多買柿子而歸,故千佛山廟會有「柿子會」之稱。每年廟會期間,從山腳下到山腰興國禪寺間一公里多的山路兩旁有固定和流動攤位1000多個,經營日用百貨、土特產、風味小吃、工藝美術品等,來自省內外的民間藝術團體在廟會上表演雜技、馬戲、歌舞等,人流如潮,熱鬧非凡。

# 濟南葯市會
濟南葯市會在清初就已經興起,是全國三大葯市會之一,規模比河北祁州(今安國)、河南禹州(今禹縣)略小。舊時,濟南趵突泉南門偏西有葯王廟,傳說夏歷四月二十八日是葯王生日,每年這天,葯商、葯農和民眾多到葯王廟祭祀,廟內主持雇戲班演戲,觀者如堵,葯商、葯農便攜各種中草葯和中成葯來此出售,其他商人也攜各種商品來此交易,買賣者多達上萬人,遂形成以葯王廟為中心的廟會,因廟會以買賣葯材為主,後又稱為「葯市會」。趕會的人逐年增多,會址便由趵突泉南門移到山水溝、三合街、正覺寺街、雙龍街、券門巷、祭壇巷一帶。1931年濟南市國葯業公會成立後,葯市會改從夏歷三月二十日開始,會期一般10~15天。趕濟南葯市會的主要是東北、華北、華南等省市及山東各地的葯農、葯商,韓國仁川等地的葯商當年也有來趕會的。「七七」事變後,葯市會逐年衰敗,直到濟南解放後,葯市會才逐漸恢復。建國後的十幾年內,葯市會興盛,每年趕會群眾多達幾十萬人次。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有幾百年歷史的濟南葯市會中止。70年代末,濟南千佛山廟會恢復,葯商、葯農多趕千佛山廟會,中草葯交易遂成為千佛山廟會的一部分內容。

# 七月三十放河燈
在濟南,過去每逢七月三十日晚,各佛寺舉行盂蘭盆會打醮育經。有的人家要燒上大批線香,沿院內牆根和甬路一根根插在地上,向地藏王表示虔誠;有的則用放河燈的形式超度死在河裡的鬼魂。據說,農歷七月三十日是佛教中地藏王菩薩成道的日子。他在成道時,曾發誓要普度有罪孽的眾生,使他們脫離苦海。因此,七月三十日便成了超度「亡魂」的日子。
河燈是用濕面做成的。晾乾後,在燈碗里倒上豆油,再用棉花搓成燈芯,點燃之後,放在河裡,讓它順流飄去。這時,只見滿河點點燈火,閃閃爍爍,飄飄盪盪,河水映得彤紅。據說河裡的溺死「鬼」見到燈火,就可以得到超生。放河燈是佛教的一種迷信活動。
當年濟南大明湖北岸北極廟里的道士們,也在農歷七月三十日這天打醮超度亡魂。他們白天念經,招待來廟里燒香的「施主」,並找扎紙工人用彩紙糊成大型的「法船」,放在廟前的湖水裡,吸引遊人。到了晚上,道士們穿上花花綠綠的錦綉法衣,敲響鐃鈸,吹起笙笛,從幾十層台階高的北極廟列隊出來,到法船前面焚化「疏頭」,同時,把彩紙扎的大型法船燒掉。一時間,烈火熊熊,照得滿湖通明,使整個濟南市為之轟動。以致廟內、湖畔,萬頭攢動,擁擠不堪。解放後,隨著封建迷信的破除,「放河燈」等活動已不復見。

# 濟南民俗之明湖踩藕
濟南盛產蓮藕,明湖藕尤其聞名。解放前的大明湖,當時除歷下亭周圍及船行航道純為水路外,其餘水面阡陌縱橫,形成了一塊塊水田。水田上「東一塊蓮,西一塊蒲,土壩檔住了水,蒲葦又遮住了蓮,一望無際,因水較深,泥層又厚,所以只能栽種蓮藕、蒲萊等,要採摘蓮藕,只能下到水裡去用腳踩。因此,明湖踩藕成為濟南一種傳統習俗。
踩藕時,踩藕人身穿一件皮製的不透水的「連衣褲」。皮衣見水後質地變軟,穿者在水中手足可以運用自如。只見人頭或皮衣上口在水面上時沉時浮,很有節奏感。這是踩藕人用腳在水下探索找藕。找到藕枝後,還要找到合適的藕節,然後用力一踩,一枝鮮藕便從根上斷下,再用腳將藕挑出水來,抓一塊藕上的黑泥,塗在斷口外,以免灌進水去。因藕內有空氣,能夠浮在水面上,否則就會沉入水中。最後將飄在水面上的藕收集起來,再挑到市場上去出售。

# 濟南的民俗彩燈
反映濟南民俗的大型彩燈組合燈會,濟南趵突泉燈會每年在春節之後拉開帷幕,為市民和海內外遊客提供一道豐盛且別具風格的文化大餐。燈會凸顯了老濟南的民風民俗,將老濟南的集市、梨花大鼓、茶藝、龍舟賽等民間活動和農俗的七月七、乞巧節、中元節、花朝節、龍抬頭等節日集中體現出來。

#碧筒飲
荷花在濟南人的生活中,佔有重要位置。在利用荷花方面,濟南還有一些特殊的習俗。其中最有意思的,要算碧筒飲。
據唐代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一書中記載:在古代,大明湖的荷花盛開之際,一些官吏、文人,常到湖邊避暑,他們把湖中的大蓮葉割下來,盛上美酒,然後用簪了將蓮葉的中心部分刺開,使之與空心的荷莖相通。人們從荷莖的末端吸酒喝,那滋味,用當時親身體驗過的文人的話說,就是「酒味雜蓮香,香冷勝於水」。這就是被唐宋文士傳為美談的「碧筒飲」。
在濟南荷葉矗盛酒外,用它還可以做成許多獨具風味的食品。如將鮮嫩碧綠的荷葉,用熱水略燙一下,煮粥時蓋在粥上,等煮好的粥涼後再加糖,色碧味香,名曰:「荷葉粥」,是濟南夏令著名的小食品;按做「米粉肉」或「粉蒸肉」的 做法,先切好豬肉,炒好米,拌上醬油,然後選用大明湖產的只有碗口大的嫩荷葉,洗凈,一張荷葉包起一塊豬肉和適量的炒米,攤放在碗里,再上蒸籠,蒸熟後即成「荷肉」。吃是連肉帶荷葉一起吃,即有豬肉的美味,又有荷葉的清香,特別鮮美。用同樣的方法,還可以做成荷葉雞、荷葉魚等上等佳餚。此外,用荷葉包裝食品,也是濟南特有的風俗。以前食品店裡賣的蒸包、鍋貼、熟肉以及腌菜等,許多都是用荷葉包裝,這樣即不透油、透水,又別有一番清香滋味很受人們歡迎。
另外,過去濟南人還有吃荷花瓣的習俗。其中「炸荷花瓣」就是濟南夏季特有的名菜。將新鮮、完整、干凈的荷花瓣洗凈之後,掛上一層薄薄的雞蛋糊,再放到油鍋里炸,炸好後撒上白糖,吃到嘴裡,清香可口,回味無窮,很為人們所喜愛。

#曲水流觴
從漢朝開始,農歷三月上旬的巳日,便被定為「上巳」。在這一天,人們要到水濱洗濯,以消除不祥,叫做「修」。巍晉以後,又把這一天確定為三月初三。在這天修以後,人們順便要舉行野餐宴樂和「曲水流觴」的詩酒盛會。游樂的人們,列坐在環曲的水溪旁,把酒裝入觴杯中,置於托盤上,放在溪流上游的水面上,使之順流飄下。觴杯飄至曲折拐彎處,往往會停住不動;即使在前一轉彎處未停,也會在後一個轉彎處停下。酒杯停在誰的近前,誰就得將酒飲下,飲後還要作詩吟唱,作詩不成便是罰酒,這就叫「曲水流觴」或「流觴曲水」。晉代宗在《荊楚歲時記》中,就有「三月三日,士民並出江渚池沼間,為流杯曲水之飲」的記載。遠在北魏時期,濟南的士大夫及在現曲水亭街附近建起了曲水流杯池。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一書中寫道:「歷祠下泉源競發,北流經歷城東又北,引水為流杯池,州僚賓宴公私多萃其上」。流杯池既現在的王府池子,池水北出,曲折東流,至今曲水亭街。當時這里清流映帶,楊柳依依,岸平草軟,是曲水流觴的理想場所。
現在曲水亭街,座落在珍珠泉之北,大明湖畔的百花洲之南,曲水亭依在,流水依舊,但溪流已無曲折可言,水亭也早已折除。但如循流上溯,由王府池子至起風橋一帶,溪流回環曲折、曲水流觴之跡,還是依稀可尋的。尤其這一帶還保留了更多的「家家泉水,戶戶垂揚」的泉城風格,來此一游,盡管已看不到「曲水流觴」但這里的秀美景色,乃足以使人流連忘返。

#「吃春」
濟南人喜食香椿。香椿是一種樹木,其嫩葉芳香可食。清代人稱春天採摘、食用香椿的嫩葉為「吃春」,有迎接新春之意。濟南近郊仲宮一帶盛產香椿。每年春季,香椿萌芽抽葉時,也正是濟南人「吃春」之時。此時,農民們把嫩紫或淡綠色的椿芽掰下來,拿到市場上叫賣;喜歡「吃春」的人們爭相購回家中,品嘗春天的香甜。香椿有多種吃法。而濟南的「香椿芽拌豆腐」遠外聞名。人們將香椿芽或嫩葉洗凈後用鹽稍腌,揉過,約腌一夜即可取用。用時將腌過的香椿芽切成末,再將蒸透後切小丁的豆腐與香椿芽末放入盤中,撒上精鹽,滴上香油拌勻即可食用。再一種做法是「炸香椿」---將嫩香椿洗凈,瀝凈水分,加鹽後揉搓均勻,再在調好的麵糊中沾勻,放入熱油中炸黃,取出食之,又酥又香。因整支香椿炸成後形似魚,所以濟南民間又叫「炸香椿魚」。

#濟南的臘八 年畫 辭灶
喝臘八粥、泡臘八醋預示了過年的信息。臘八粥源於佛教,相傳釋迦牟尼得到牧女的奶粥後,於臘八「成道」。後來僧家煮粥供佛,以示紀念。臘八粥用小米、江米、紅小豆、黃米等熬制。臘八粥之美,全在粥果,有紅棗、栗子、核桃仁、花生、桂圓肉等。夜半淘米煮豆、剝殼剔仁,清晨熬好,合家聚食,饋送近鄰。這天還要泡「臘八醋」:將潔白肥大的蒜瓣兒浸在貯醋的小壇里,封固,以備過年蘸餃子用。從臘八到除夕的二十多天,蒜味融進醋里,使酸辣味道適中。用臘八醋蘸熱水餃,蒜香噴鼻,誘人食慾。
昔日濟南臘八過後,大大小小的鞭炮攤陸續擺上街頭。臘月十五以後,「年味」漸濃,長街幽巷裡傳來「請灶王來——」、「皇歷啊——新皇歷——」的叫賣聲,劃破了寂寞寒冬的長空。街頭賣年貨的逐日增多,而年畫攤尤為引人注目。一張張花花綠綠的年畫,在飄浮著鞭炮火葯味的淡淡煙靄里,縱橫懸掛在路邊。年畫以濰坊楊家埠的為主,也偶爾有上海的彩印年畫。其內容大抵分四類:吉慶、風俗、故事、戲劇,每類二三十種。其中一幅《老鼠娶親》頗有風趣:十幾個老鼠皆穿大紅坎肩,豎起圓耳朵、撅著尖尖小嘴直立而行。有掌旗的、提燈籠的、抬花轎的、敲鑼的、吹嗩吶的……描龍綉鳳的花轎里還端坐著頭蒙流蘇蓋頭的老鼠新娘子,儀仗輿從悉如人世。記得某前輩曾戲賦詩曰:「老鼠今朝也做親,燈籠火把鬧盈門。新娘照例紅衣,翹起胡須十許根。」
當年趵突泉外路南的勸業場里,有一鑲金牙的黑臉漢子,他的年畫攤最大。其人嗓門高,賣畫時還輔以趣語,如拿著《全家福圖》吆喝道:「看看啦!瞧瞧啵!兒孫滿堂全家福,下包子(水餃)、放火鞭,老太爺捋著鬍子喝盅酒『得』塊肉,夠多大福分!」逗得人們笑逐顏開。
臘月二十前後,賣灶糖的上市了,灶糖是臘月二十三「祭祀灶王」(濟南人稱「辭灶」)的供品。千百年來各地對灶王有不同傳說,濟南一帶是這樣流傳的:灶王姓張,他致富後休棄了患難賢妻丁香,娶了一個叫海棠的美麗姑娘,豈料後來家財盪盡,淪為乞丐。某日乞討到前妻門口,丁香出來施捨時,他羞愧難當,一頭扎進灶灰憋死了。只因他與玉皇大帝同姓,遂封為灶王。「灶王圖」為木刻水彩套印。有意思的是,有的灶王圖上,灶王旁還並列著一位簪珠霞帔大阿福似的「摩登夫人」——尊稱「灶王奶奶」。她是復婚的丁香呢,還是海棠,誰也說不清。濟南人不在庭院里同植丁香、海棠免得兩位太太拈酸夾醋就緣於這一傳說。
大家對「這尊神靈」並不太敬畏,只是擔心「以口舌不利於君子」,故用灶糖粘住他的嘴,讓他不在玉帝面前「外揚家醜」。灶糖是一種麥芽糖,大者如合柿,小者似橘,外裹芝麻,里則中空。賣者有一叉形支架,上置木盤,鋪一層粉紅彩紙。灶糖由大到小一層層排起來,宛若一座金字塔。祭灶時除供灶糖外,另備豆一盤,水一碗,那是飼喂「灶王馬」的,以便讓灶王騎上,風雲兼程去「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黃昏時分,燒上香揭下舊圖,貼上新圖,把舊圖夾在火紙里在廚房外焚之。鞭炮聲聲,還須如《三字經》般念叨著:「二十三,灶糖粘,吃灶糖,別多言……」最妙的是,早年鄰人中一位老翁,祭畢還不放心,竟將一攤熔化的灶糖趁熱狠狠地糊住灶王嘴,然後才恭而敬之地送其升天。這一天,「過小年」,「喝盅酒,『得』塊肉」是應有的「福分」。

D. 濟南的歷史簡介。

濟南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聞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區域內新有石器時代的遺址城子崖,有先於秦長城的齊長城,有現在中國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築漢代孝堂山郭氏墓,單層古塔四門塔,有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岩寺宋代彩塑羅漢等。濟南山靈水秀,人才輩出,歷代文人墨客多聚於此,唐代著名詩人曾在這里寫下了「濟南名士多」的佳句。

濟南自然風光秀麗,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稱。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負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楊」之譽。濟南擁有的泉水之多,流量之大,景色之美,獨步天下.這些泉,縱橫分布,錯落有致,既有趵突、黑虎、珍珠、五龍潭四大泉群,又有郊區泉群,譽稱72名泉.趵突泉為72名泉之首,泉水分三股而淌。泉北有宋代建築「濼源堂」,西南是明代建築「觀瀾亭」,池東為「來鶴橋」,橋南立木牌樓,橫額上書「洞天福地」、「蓬山舊跡」。清高宗乾隆南下游覽,觀趵突泉後大為興奮,當即題「游湍」,封「天下第一泉」,留《趵突泉游記》石刻碑文。趵突泉東北側有金線泉。泉中金線忽 隱忽現,彎曲多變,明亮有光,奇妙有致。金線泉以東為漱玉泉,綠柳飄指,清

水碧波,金魚戲水,十分優美。泉北,有幽雅恬適、翠竹婆娑的「李清照紀念堂」。漱玉泉東北,峽壁下奇石峭立中,馬跑、淺井、洗缽泉等,似綠帶攜為一體。黑虎泉在金線泉東,深凹如洞穴,泉水汩汩上涌,幽深清澈,綠如翡翠,清似瓊漿,叮咚過洞前石雕虎頭三個,飛濺於方池。附近有琵琶泉,常年流水淙淙,似琵琶樂聲不斷,又有九天泉,似九天仙女梳洗,花蓮泉,似亭亭玉立出水芙蓉等14處美泉。72名泉,千百年來,有的新生,有的湮沒,眾泉如翡翠,濟南大綠毯上鑲嵌,日夜叮咚,光彩閃耀。眾泉匯流成的大明湖周圍千佛山、五峰山、靈岩寺雲山等構成了「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獨特風光。山光水色在這里得到了最好的結合,這就是有「泉城」之稱的濟南。

濟南交通便利,濟南機場開通了通往全國各主要城市的航線,並開通了香港,泰國兩條國際航線。濟南也是鐵路運輸的重要樞紐。濟南的公路也是四通八達,濟泰、濟德、濟聊、濟青等高等級公路使濟南成為山東的重要出入口。

濟南,又稱「泉城」,是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山東省的省會,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也是國家批準的沿海開放城市和副省級城市。位於北緯36度40分,東經117度00分,南依泰山,北跨黃河,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年平均氣溫14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650到700毫米。 下轄六個區、三個縣、一個縣級市,總面積達8227平方公里,人口596萬,其中市區人口260萬。是「全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和「全國投資硬環境40優」的城市之一。 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舉辦城市。

城市沿革

商周時代,濟南為古譚國地。春秋戰國時屬齊地,秦代屬濟北郡,稱歷下邑。漢初,設濟南郡,此為「濟南」一名出現之始。隋改濟南郡為齊州。宋徽宗時升州為府。元代設濟南路,屬中書省。明初置承宣布政使司,治濟南府。清沿明制。1929年,濟南正式設市。1948年9月,濟南解放,成立濟南特別市市政府。

E. 重陽節要賞菊,有哪些賞菊的好去處值得推薦呢

中國的重陽節,自古就有賞菊喝菊花酒的習俗,以前人們有後花園,自然可以種菊花來欣賞幾枝。但是,現代人住在高樓大廈里,沒有後花園,自然要到其他地方去欣賞。那麼,在中國有哪些地方可以欣賞菊花呢?

我推薦的第一個地方是濟南,因為我就在濟南。每年的重陽節,濟南的植物園里都會有大量的菊花。這是最值得欣賞菊花的季節。而去看菊花的時候,可以和家裡的老人一起去,也可以和親戚朋友一起去。欣賞是關鍵,菊花也能助性。

北京。北京不僅是中國的文化和經濟中心,也是欣賞菊花的好地方。如果你能在很多詩歌和文學書籍中找到,北京是菊花生長最多的地方。因此,去北京的各大公園欣賞菊花,同時欣賞中國首都的繁華,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桐鄉。這是另一個要提到的菊花鎮,只是這里的菊花鎮是中國的白菊花。對於白菊花,可能有很多人不喜歡,因為它畢竟是白色的,但其實白菊花是很珍貴的,而且顏色特別,更適合在凄涼的秋天欣賞,掌中拿杯酒,看盡白菊花,更顯清涼。

蘇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蘇州看菊花,在這里,其實賞菊的地方很多,因為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特點和特色,所以沒有固定的地方推薦給大家,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多去欣賞。

F. 逛山會、賞菊花、吃重陽糕,老濟南人會怎樣過重陽節呢

陰歷九月九重陽節,又被稱為「重九節」「登高節」「敬老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佳節日。以往一到這一天,大家有頭插茱萸、登高遊玩風俗習慣。聽說這可以免災趨利,日常生活平靜幸福快樂。這個風俗一直廣為流傳。

為何重陽節這一天要吃重陽糕呢?主要是因為「糕」「高」同音詞,吃糕有登高之義,那樣在家裡不出門也可以「登高」,圖以避災免禍、一步步登高、日常生活蒸好日里的吉祥。事實上,這種點心吃著香軟爽口、別具風味,有利於身心健康,是非常好的節日食品類。

近些年,盡管賞菊食菊、吃重陽糕等風俗習慣多已不見,但千佛山廟會圖片仍每年舉行,前去爬山、趕山大會人源源不斷。許多人在欣賞山會民俗文化的前提下,也愛登上山頂,昂首東望,領略無邊的美麗秋景和風景如畫的濟南風景,渡過重陽佳節。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濟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大學人員構架 瀏覽:594
老人家大腿骨折術後多久可以拆線 瀏覽:286
吉林省社保未退休身故 瀏覽:389
正規養老院的護工多少錢 瀏覽:841
在編教師退休工資社保 瀏覽:701
中醫養生途徑有哪些 瀏覽:827
貴州省養老金計發辦法 瀏覽:728
重陽節卡片視頻 瀏覽:18
老年人自殺自殺 瀏覽:82
79歲的老人命運如何 瀏覽:965
河北養老保險查詢個人賬戶 瀏覽:982
原國企改制下崗人員退休政策 瀏覽:994
要離別了和父母說說什麼 瀏覽:111
河南省中人退休金何時能落實到位 瀏覽:15
退休人員屬於國家工作人員嗎 瀏覽:379
陝西渭南退休職工年檢 瀏覽:35
現在永登縣農村老人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857
機關養老保險人員類別 瀏覽:978
老年人廚房設計 瀏覽:552
父母姓鄭呂怎麼起名 瀏覽: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