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史上最孝順的皇帝在清朝,他每天請安堅持整整26年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孝順的孩子總會讓人稱贊,在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里,雖然女性的地位是地下的,不過當女子生下男孩時,母以子貴地位就會變高,而且儒家思想要要去孩子孝順母親,不僅古代平民百姓如此,連皇帝也不例外,中國一共有近五百多個皇帝,哪個皇帝是最孝順的呢?
其實真正歷史山最孝順的皇帝,是清朝的一個皇帝,不過他孝順的不是父親,也不是母親,因為父親早逝傳位給他,是他的祖母一直幫助輔佐他,這位皇帝登基之後,每天給祖母請安,一直堅持了整整26年,直到祖母去世。
大家猜到這位清朝最孝順的皇帝是誰了嗎?
② 漢文帝劉恆真的很孝順嗎歷史上對此有什麼記載呢
歷史上的漢文帝劉恆是一個很孝順的皇帝。他以“孝順”治理天下,劉恆可算是“孝”皇帝之冠。他的孝記錄在二十四孝中,供天下子女學習。他的母親薄氏是一位猶如孟母的賢德之人,教子有方,劉恆的學識修養大多受其母的影響。劉恆繼位之後,他的母親生病卧榻三年,尋遍天下名醫都未有好轉。劉恆他在不上朝堂的時候,全部侍奉在他母親的床榻,對於他母親的事情他從來不假借他人,事事親力親為,他親自為母親熬葯送湯葯。他的母親所服的湯葯他都會試一下,冷熱合適他才會遞給他的母親。
③ 中國歷史上最孝順的皇帝有哪些
大概要屬漢文帝劉恆了;其他的還有康熙、乾隆了。
如:劉恆的母親薄氏本是南方的吳國人,少時有一位叫許負的看相人曾說過她是大貴之命;劉恆登基為帝後,薄氏卧病三年,劉恆不顧自己帝王的身份,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親自侍奉母親。母親所服的湯葯,他總要親口嘗過後,冷熱相宜才放心讓母親服用。【原文:前漢文帝,名恆,高祖第四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後,帝奉養無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葯非口親嘗弗進。仁孝聞天下】
他登基的第二道聖旨:對八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賜給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以上的老人,每人再加賜帛二匹,絮三斤。賜給九十歲以上老人之物,必須由縣丞或者縣尉送達;其他由嗇夫來送達。
後人為了紀念他的偉業和仁政以及他的孝道,將其列為二十四孝之第二孝。
康熙:《康熙起居注》中有這樣一段記述:「我皇上至德純孝,奉事太皇太後三十餘年,極四海九州島之養,盡一日三朝之禮,無一時不盡敬,無一事不竭誠。萬機稍暇,則修溫清之儀;千里時巡,恆馳絡繹之使。此皇上事太皇太後於平日,誠自古帝王之未有也。」這正是康熙孝道的真實寫照。他每日「親詣太皇太後居住的慈寧宮問起居」,「晨昏敬睹慈顏豫」。外出時也多次遣使問候。
乾隆:有一次太後(前熹貴妃)偶然提及順天府東有廢寺當重修。乾隆帝立即遣員撥款修蓋,並告誡宮監,今後有事應事先看出,不應讓太後勞神指派。乾隆在位期間三次南巡,三次東巡,三次巡幸五台,一次巡幸中州,以及謁東陵,獵木蘭,皆奉陪太後同行。平日與其左右不離,遇萬壽節必率王大臣行禮慶賀,六十、七十、八十慶典,一次比一次隆重。特別是太後八十大壽,年已六十的皇帝還綵衣蹈舞,承歡膝下。
至於瞬這個故事真實性就有待考證了,雖然他沒有稱皇帝;
《二十四孝》之首「孝感動天」的故事:虞舜,上古五帝之一,性至孝。他的父親瞽叟不辨是非,繼母言語荒謬,繼母所生的弟弟驕慢成性,一家人都容不下舜,時謀陷害。他處在這種家庭之中,卻能夠孝順父母,友愛兄弟。舜十幾歲時就被趕出了家門,他獨自一人來到歷山耕種,雖然自己歷盡困苦艱難,仍舊將他辛勤勞動所得的糧食和財帛接濟父母和其他貧困的人。舜耕於歷山,有象為之耕,鳥為之耘。他到了哪裡,都善待他人,人們都願意追隨他,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瞽叟及其繼母與弟弟,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得以免禍;讓舜掘井時,卻從上面下土填井,舜掘地道走脫。事後舜毫不記恨,仍對其一如既往。帝堯選賢任能,聽說舜的孝行,後來禪位於他。舜繼位後,以德化民,他的父母弟弟也都得到感化。
④ 中國古代哪位皇帝最孝順
中國古代哪位皇帝最孝順
自孔夫子倡導「仁孝明碼治國」以來,後世的帝王無不以「孝道」做幌子,尊奉「聖朝以孝道治天下」的管理格言。然作秀的多,真孝的少,漢文帝劉恆可算是「孝」皇帝之冠。憑什麼說劉恆是中國歷史上最孝的皇帝呢?
劉恆大孝之名並非空穴來風,銷旦他扎扎實實做了幾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孝事。
一、母有病親奉湯葯。
劉恆的母親薄氏本是南方的吳國人,少時有一位叫許負的看相人曾說過她是大貴之命。她的命貴在哪呢?就貴在她與劉邦曾相識後來又生了劉恆,從此雖不受劉邦的寵愛,但所謂「福兮禍兮」,因不受劉邦的寵愛而躲過了嫉妒成狂呂後的迫害。劉恆母子遠離皇城來到被封的代地,踏踏實實過起了雖貧寒但非常安穩的日子。薄氏是一位有如孟母的賢德之人,教子有方,劉恆的學識修養大多受其母的影響。劉恆登基為帝後,薄氏卧病三年,劉恆不顧自己帝王的身份,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親自侍奉母親。母親所服的湯葯,他總要親口嘗過後,冷熱相宜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作為一個皇帝,他只要發一道聖旨,不知有多少太監、宮女前來伺候,但他不,唯有如此,才顯示出他孝的真心。俗語說:「忠臣孝子人人敬,佞黨奸賊留罵名」。劉恆的做法得到了眾多臣子由衷的擁戴,輔佐他開創了「文景之治」的大好局面。
二、大孝天下惠蒼生。
劉恆的孝,並非只針對他自己的母親,作為一個皇帝,他對普天之下的老人都心存孝道。他登基時第一道聖旨是「大赦天下」,這和其他皇帝沒什麼兩樣,但他登基的第二道聖旨「定振窮、養老」、「令四方毋來獻」則是很多皇帝做不來的,這道聖旨表達了劉恆愛護百姓、體恤民情、關心老人的意願,「對八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賜給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以上的老人,每人再加賜帛二匹,絮三斤。賜給九十歲以上老人之物,必須由縣丞或者縣尉送達;其他由嗇夫來送達。」代表國家向老人行孝,劉恆可說是首開先河。這么仁德的皇帝,人民怎麼會不擁護呢?
三、成全虧槐擾孝道廢酷刑。
劉恆本身是大孝之人,對孝子賢孫自然是惺惺相惜。著名的「緹縈救父」的故事,說的就是劉恆的事。漢文帝時,有個讀書人叫淳於意,此人剛直不阿,不願與的官僚為伍,辭去太倉令的官職做起了普濟天下的醫生,在一次治病時得罪了一位有權勢的人,他被告誤診害死人命。按當時的法律,淳於意當判「肉刑」,這是一種非常殘酷的刑罰,或臉上刺字,或割去鼻子,或砍去左足或右足。淳於意愁的了不得,這時他的小女兒淳於緹縈自告奮勇要解救父難。她隨父到長安受刑,託人寫了一封奏章,到宮門口遞給守門的人。漢文帝聽說奏章系一個小姑娘所寫,卻也非常重視,最後被勇敢的小姑娘的孝道所感動,召集大臣發布命令,廢除了殘忍的肉刑。緹縈救父美名揚,劉恆的仁德也隨之傳於四海。
中華歷史上有著名的「二十四孝」,漢文帝劉恆以皇帝的身份入選,是很不容易的。作為一國之君,他以孝治天下,提倡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節儉敦樸、厚養薄葬,靠仁孝的表率作用開創了中國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孝順的皇帝,彪炳史冊也就成了必然。
;⑤ 中國歷史上唯一進入「二十四孝」的帝王是誰,他都做了哪些孝順的事
作為唯一一個以帝王身份擠入「二十四孝」的人物,漢文帝劉恆必須得到表揚。當初劉恆一登基就下令給天下老人送糧送物,後來自己的母親生病更是跟蹤式照顧,很多時候都是自己直接上手,後來甚至為了成全自己子民的孝心改變律法,正是因為劉恆這樣的大孝之舉,才讓後人把他列入了二十四孝人物。
還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也和劉恆有關。這就是淳於緹縈救父:當年淳於緹縈的父親在一次治病時得罪了一位有權勢的人,這人告他誤診害死人命。按當時的法律,淳於意當判「肉刑」,聽這個名字也知道肯定得在身上動刀。於是淳於緹縈為了解救自己的父親於水火之中,費盡心思讓劉恆知道了這件事情,劉恆感念淳於緹縈的孝心,於是就廢除了這個殘酷的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