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敬好兒子事跡

孝敬好兒子事跡

發布時間:2024-04-28 08:54:17

⑴ 孝善有德好少年事跡材料

孝善有德好少年事跡材料(精選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跡吧,事跡具有觸發力大、感染力強的特點。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事跡嗎?以下是我整理的孝善有德好少年事跡材料,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孝善有德好少年事跡材料 篇1

從古至今,尊師孝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一位11歲的小學生,在老師眼裡,她是一名自尊自強和富有理想的好學生;在同學眼裡,她是個樂於助人、好學上進的好夥伴;在父母眼裡,她是個尊老愛幼的好孩子,她就是合作市三小五年級(4)班張文華 。

在學校,她勤奮學習,努力學好每一門功課。在知識的海洋里,她是一個快樂的暢游者,不斷的學習和總結,培養了她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她愛護班集體的榮譽,只要是集體活動都會有她快樂的身影,只要是班集體的事情她都會主動承擔任務,同學之間的友誼她特別珍惜。在老師心目中她是好幫手,作為小組長,到寒暑假的前夕,幫老師抄寫成績單。記得還有一次,老師正在幫同學們講評作文,時間已過去半個小時了,老師的聲音早已沙啞了。看到桌旁的暖瓶,張文華趁老師在進行個別指導的空隙,拿起老師放在桌上的杯子,去加了一些熱水,雙手端著杯子,對老師說:「老師,您辛苦了,請喝口水吧!」老師看著她贊許的笑了!平時幫同學打掃衛生、整理課桌、幫課代表把作業收齊整理好並幫助交給老師。

合作市三小五年級(4)班 班主任丁風元表示,張文華同學身上體現了一名莘莘學子良好的道德品質,一種至真至善的思想態度,體現了一名當代小學生的良好素養。在學生心目中,她無疑是一面道德示範的旗幟,一個眾生學習的榜樣,一名當之無愧的美德少年。

在家中,張文華孝敬父母。去年年底,在外地的爺爺和奶奶來合作,媽媽做了好吃的飯菜。她在開飯前,夾了幾塊最大的排骨,放進爺爺、奶奶的碗里,然後等爸爸媽媽坐在飯桌前時自己才動筷子,爸爸望著她微笑地點了點頭。吃完飯主動幫媽媽洗刷碗筷,媽媽稱贊她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去年年底爸爸的腳扭傷了,張文華每天放學回到家裡幫爸爸換紗布,拿葯端水,還經常幫爸爸媽媽洗襪子,爸爸說她長大懂事了!

張文華同學就是這樣心中有長輩,心中有同學,心中有老師,心中有集體,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努力按照中華傳統美德的要求去做。在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都有著突出的成績和表現,確實做到了令家長放心、令同學敬佩、令老師滿意,是名副其實的好學生。

合作市三小尊師孝親美德少年張文華說,老師在小小的講台上,默默無聞的耕耘、澆灌,為我們打開知識的大門。父母的養育,長輩的關愛,為我的健康成長傾注心血。我要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老師,對父母,對長輩,常懷敬重意,永裝孝盡心。

孝善有德好少年事跡材料 篇2

張詩林淳樸、善良、誠實、守信、富有愛心,這是他留給所有老師及同學生們的最深印象。老師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一粒粒積極向上的種子,使他一天天健康茁壯成長。

一、心懷感恩、孝敬長輩、孝順父母的好孩子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百善孝為先,孝敬要及時在生活中,張詩林每周都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件事,如給父母捶捶背、揉揉肩、做做酸奶、拌拌小菜、擦擦桌子、也會將自己優秀的文篇讀給長輩聽。

忘不了母親節那天媽媽收到他用自己的零錢買的那支康乃磬的情景;忘不了他寫的優秀作文《媽媽我懂你的心意》父母被感動淚流滿面的情景;忘不了姥姥在生病咳嗽時收到外孫子買來的兩個大白梨的情景;忘不了在放假時孫子幫忙爺爺澆灌蔬菜的情景……。雖然這些事不是什麼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每件事都是發自他內心對父母的孝敬,都很有意義。

二、勤奮好學、尊敬老師、心系班級的優秀少先隊員

老師的諄諄教導,使他每天都能夠茁壯、健康地成長。他熱愛文學,擅長寫作,是老師的教育和鼓勵,給了他強大的自信,他的文篇多次作為範文在班級展示。他說尊敬師長,要發自內心的尊重與敬愛,作為學生就是要做最好的自己,不讓老師操心,盡自己所能做老師得力的小助手。早晨校園內總能聽到他清脆親切的「老師,您好!」;開學時,他會主動與其他男同學們承擔班級搬書「重任」;運動會烈日炎炎,他主動承擔為班級借遮陽傘、買礦泉水的責任;教師公開課上,他看見班級的電腦多次出現藍幕,無信號,他主動找到爸爸請救幫忙解決電腦問題;大清掃時班級里的垃圾滿了,他主動攬過這臟活將垃圾倒掉。

淳樸、善良、誠實、守信、富有愛心,這是老師和同學們對他最大的評價。多年來他多次被評為學校「三好學生」;在全市「我愛我家」作文大賽中他榮獲得全市二等獎。

三、誠實守信、富有愛心、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

社會上,張詩林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二年級時他便是「郭明義愛心團隊的小小志願者」,他把自己的壓歲錢捐給困難家庭,盡自己微薄之力;他跟隨媽媽到社區走訪、看望空巢老人王素梅、殘疾兒童邱爽;他把自己在圖書跳蚤市場里賣書所得錢捐給困難地區的兒童;他與岫岩困難學生結對子等等。他用一顆熾熱的心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在家裡,他是個心懷感恩、孝敬長輩、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在學校,他是個勤奮好學、尊敬老師、心系班級的優秀少先隊員;在社會,他是個誠實守信、富有愛心、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他就是勝利小學尊師孝親的美德少年張詩林。

孝善有德好少年事跡材料 篇3

她今年10歲,是五年(2)班的一名普通學生。在學校里,她是個尊師敬長的好孩子。每當在校園內,或在校園外,碰到老師,不管有無教過她,她都會恭恭敬敬地說聲:「老師,您好!」當老師下課後,講台桌上的作業本,她會主動幫老師收拾好。雖然是微不足道的行為,但能減輕老師的一點點工作量,她是班主任老師的好幫手,是班級學生的好榜樣。從老師的諄諄教誨中不斷塑造日益豐滿的自我。除了工作認真負責,學習上她嚴格要求自己,時刻都在提醒自己,要好好學習,爭取好成績。上課時她總是全神貫注地聽講,認真回答問題後那自信的笑容,同學們就會不自覺地受到感染,對不懂的問題,她總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直到弄懂為止,她幫助同學,與同學們在互學互比中取長補短、一起進取;與同學們在交流探求中學習借鑒、共同提高。同學拿著不懂得的題問她時,再忙她也會抽出時間,解答疑難; 在課外她尤其愛看書,不管是作文書、報紙,還是中外名著,只要是有益的書籍她都讀得津津有味,對於一些好詞佳句,她都及時摘錄下來,還把它及時背下來加以消化。她還關心他人,團結同學,經常幫助其他孩子學習,是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少年,特別在尊師孝親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她熱愛集體,對於班集體這個團隊的榮譽我倍加愛護,只要是集體活動都會有她快樂的身影。

從懂事開始她就會背頌三字經里的「香九齡,能溫習;孝與親,所當執」。後來上了學,她又懂得了「百善孝為先」的道理。在家裡,在家裡她是個孝順長輩的好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從不讓父母操心,還經常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她知道在平常生活中,爸爸、媽媽為了工作和照顧她會很辛苦。所以,她也經常幫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雖沒有為媽媽親嘗湯葯,但她會把溫水端到媽媽的跟前;雖沒有為父母暖衾,但她會為父母鋪好被褥。從四年級開始,她每天晚上都會為媽媽端洗腳水、拿擦腳布,把水溫調試好後讓媽媽洗腳。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更是體現我對父母深深的愛。在社會,她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幫助老人提重物,把在路邊玩耍的小孩領到安全的地方,舉手之勞,從善如流。

每到節假日,她都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向他們匯報她的學習情況,給他們看她的獎狀和成績單,跟他們聊天讓他們享受難得的天倫之樂。

她說,無論她將來做什麼,一定不會忘記老師和爸爸媽媽在她成長的道路上所花費的心血。她會做到「飲水思源,常懷感恩」。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學習、生活、成長的路是艱辛而漫長的。她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為歌,熱心和寬容為曲,彈奏暖人心扉的歌;她正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為筆,進取和奮發為墨,書寫充滿希望的畫;她正用愛心、恆心、信心、誠心托起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

同學們,你們一定想知道她是誰。她就是我們中間的最美尊師孝親少年:聶鳴!

孝善有德好少年事跡材料 篇4

孝老愛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做為新時期的小學生,要把這種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我是聽爸爸媽媽講「孔融讓梨」、「卧冰求鯉」的故事長大的。爸爸媽媽以身作則,孝敬老人,和兄弟姐妹們和睦相處。我從心底就種上了孝老愛親的「種子」,隨著我的成長這顆「種子」逐漸的發芽生根。人類的愛首先是愛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在家裡,我盡最大的努力幫爸爸媽媽干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有好吃的,我會像孔融一樣先讓爸爸媽媽吃;在爸爸下班回到家的時候,我會給他端上一杯熱茶,在媽媽忙完一天的家務活後,我會給她按摩。有一次媽媽生病了,爸爸不在家,所以我接受了照顧媽媽的任務,給媽媽端水喂葯,幫媽媽蓋被子。當時媽媽很感動,我也非常開心!

在院子里,我見到認識的叔叔阿姨我都會主動向她們問好。主動幫老爺爺、老奶奶拎東西。在外面會主動給老人讓座。今年的中秋佳節,我和媽媽帶著滿滿的愛去看望了住在第三福利院里的老人們,送上我們親手做的冰皮月餅和物質,陪著老人們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一起分享節日的溫馨!

大家都誇我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我會以此為鼓勵繼續努力,做一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團結鄰里的優秀小公民。

在學校,老師教育我們做人要講道德,懂禮儀,教育我們以熱愛國家、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做為日常行為的准則。我謹記學校老師的教導,尊敬師長,和同學們團結友愛,熱心的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同學。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深深地體會到,孝老愛親是溫情、是動力、更是一種美德,是一座人與人之間架起的愛心橋梁。我會以此為起點,更加努力,使自己成為一位孝老愛親的美德少年。

孝善有德好少年事跡材料 篇5

古語說「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是善心、愛心,良心的綜合體現。這就好比樹木有根才能枝繁葉茂,如果我們不具備這樣的基本品質,無論擁有多少才華和學識,一切都將是空中樓閣。

長輩在我身上寄託了太多的期望,總是給我創造最好的條件,但不是寵溺,媽媽言傳身教,在人生起步的路上賦予我正能量和美好情感。從呱呱落地到現在的小小少年,我也一直學習著母親的`孝順,給他們帶來更多驚喜!

我平時非常喜歡看書,最喜歡看的是一些感人的孝老愛親的小故事,像「黃香溫席」、「孔融讓梨」這些小故事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熟知。在學校開始背《弟子規》時,我不是死記硬背,而是會去理解句子的含義。《弟子規》就是教我做人的道理,讓我成為一個聽話懂事知禮的好孩子。

在生活中,我也以書中學到的孝老愛親的故事主人公為榜樣,努力做一個有孝心的好孩子。記得有一次,奶奶身體不舒服,晚飯沒吃就早早上床睡覺,我心裡很著急,就和媽媽一起去買葯。到家後,我一會兒給你奶奶遞水,一會兒給奶奶遞葯,希望奶奶吃了葯能快點好起來。晚上,我想:奶奶身體不好,如果我打掃好屋子,奶奶就可以多休息一下,病也會好得快點。於是,我自己用IPAD開了鬧鍾,第二天一早,我就起床在客廳里忙著掃地、擦桌。媽媽聽了,高興地說:「你長大了,可以用內心去發現需要幫助的人,懂得關心家人和設身處地為長輩著想了!」

今年的「三八」節,媽媽單位組織活動,所以晚飯沒在家裡吃。我一吃好飯就打電話給媽媽,說:「媽媽,我愛您!」我又做了一張小卡片放在媽媽床頭,上面整齊地寫著:「按摩卡,終身享用,隨叫隨到。」等媽媽回到家裡,看到這份禮物時,激動得眼裡閃著幸福的淚花。其實在我們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常常可以享受到他的捶背和按肩。如今我又承擔了一份工作,每天晚飯後廚房就是我的領地,你可以經常看到一個圍著圍兜的小男生在洗刷刷!

我是誰呢,我是媽媽心中的美德少年——楊XX,我是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楊XX,我是XX小學204班愛學習愛同學的班長——楊XX,我正在用品德為筆,進取為墨,書寫人生燦爛篇章!

孝善有德好少年事跡材料 篇6

李XX,男,13歲,家住武安市南通樂村,目前就讀於武安市第九中學1312班。生活賦予了這位13歲少年堅毅的品質,朴實的性格以及面對挫折的勇氣。和所有的13歲少年一樣,李XX陽光、自信。在武安市第九中學評選最美孝善有德少年的活動中,如果不是同學的舉薦,我們也許就很難讀懂這位朴實少年背後生活的艱辛和對家庭的擔當。

兩年多以前在李XX的家中,父親的勤勞,母親的質朴,兄妹間的互愛,給這個不是很富裕的家庭總是帶來歡聲笑語,和諧溫馨。然而當父母拿出所有積蓄修葺新屋的時候,父親病倒了。修房加上父親的治療花光了家裡的所有積蓄,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父親病倒了,家裡失去了頂樑柱,為了生計母親必須外出打工,當時11歲的李XX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裡的生活重擔。

由於生病,父親四肢無力,走路太久都會摔倒,因此除了要照顧弟妹衣食起居,李XX還必須承擔起家裡的所有家務活如掃地、擦桌凳、洗碗、做飯,洗衣服、干農活等。為了不耽誤學習,李XX總是白天幹活,晚上學習同時還要輔導弟弟妹妹的作業,相比其他孩子來說他失去了太多玩的時間。

今年上初中以後,李XX就必須住校了,對他來說能見到媽媽就成為了奢侈。因為媽媽只有在每月開支以後才會帶著微薄的薪水送到家中,然後匆匆離開,用他的話來說,媽媽離他實在太遠了。住校後的另一個不便就是家裡的家務活就必須積攢了。周末放假後也許別的孩子都在享受媽媽帶來的美食,在家裡上上網或許找同學痛痛快快地玩一場。而李永寬只能利用假期清洗一周甚至兩周家裡積攢下來衣物,中午時洗菜、做飯,為家裡烹制一頓他們認為不錯的午飯,然後先盛滿一碗飯,雙手送到父親面前。每每提到此事,父親的眼裡總有淚水打轉。提到肉食,那就只有姑姑來看望父親時才能實現。

父親喪失了勞動能力,母親又常年在外,家裡的農活只能落在小XX的身上。對他來說鋤地、拔苗、播種、割棒子樣樣是好手。為了不給別人造成負擔,他一個人曾割完地里所有的棒子。如果有機會你能拉起小XX的手,觸摸手掌上的老繭時,你就會懂得生活過早得給予了這個13歲少年堅毅的品性。

是啊,13歲正是一個天真燦漫,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齡,然而自從父親病倒後,小XX卻先後利用兩個暑假上山捉蠍子。別的孩子可能為了好玩,或者作為一種生活體驗,而XX卻是為家裡增加收入。他的目的很簡單,「父親每次買葯要花好幾百塊錢,這樣父親就可以多買幾次葯」。捉蠍子難免被蠍子蟄。一個暑假下來,小XX被蟄20多次,甚至一天被蠍子蟄到過4次。就是這樣也並沒有阻擋XX為父親買葯的決心,最終兩個暑假小XX掙到了700多塊錢。當拿著所有的錢交給父親時,知道這件事的所有人被感動了,於是村裡人把小XX當做教育孩子的典範。

幸福也許是心裡的感動,幸福也許是內心最簡單的一種需求。當問及捉蠍子這件事時,小XX總是一臉幸福地說:當賺到180塊錢時,父親給我們買了個西瓜;當賺到270塊錢時,父親給我們買了1斤排骨。對別的孩子來說這是多小的事情,小到也許都沒有記憶,但對XX來說卻是一種滿足,一種幸福。「爸爸的病一天沒有好,我就會一直捉下去!」小XX一臉嚴肅的告訴我們。

知道生活的不易,懂得掙錢的艱難,小XX額外珍惜每分錢的支出。每周父親都會給他二十塊錢的生活費,但小XX卻只拿5塊錢。因為他覺得更多的錢應該留給父親治病,留給弟弟上學。5塊錢,對於班上的任何一個孩子來說,也許維持一天的生活開銷都不夠,更別說一個星期。但是小XX去總是能擠出兩塊錢給4歲的小妹妹買兩根火腿或者買包糖。有一次班上一位同學生病了,小XX卻毫不猶豫地把身上僅有的2塊6毛錢給了生病的同學,幫他拿葯。那一次,妹妹沒有再吃到糖。

學校放假的時候,也是XX最想念媽媽的時候。看著別的同學或者座車或者爸媽接送,他多想媽媽此時就出現在自己的身邊,哪怕就是用手輕撫一下自己的頭。但是他又知道媽媽是在為這個家奔波,是為自己將來能夠有出息。最終XX自己選擇步行,用他的話說這樣就省出了路費,同時也節約了「開支」。

雖然很忙碌,雖然很清貧,小XX卻從沒有丟下學習。在課任老師的眼中XX是個聽話、懂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在同學眼中XX是個熱心、講信用、勤快的人;班主任眼中XX更是一個自尊、自立的人。國家每年都會有貧困生補助,XX卻沒有去申請,「我不想得到別人可憐,再說也沒什麼好可憐的,有爸爸,有媽媽我其實很幸福!」。

懷揣著一份堅毅,一種感恩,用責任和堅強擔起一個家庭的重擔,一個13歲的少年同樣用行動抒寫著青春最華美的篇章!

;

⑵ 孝順事跡材料

孝順事跡材料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用到過事跡吧,事跡是為了表揚先進、弘揚正氣、推動工作,對工作、學習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如實記載和反映的書面材料。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事跡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孝順事跡材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孝順事跡材料1

在x縣x鎮x村有一個和睦、溫馨、幸福的家庭,這個家庭雖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但無數點滴卻匯聚成一個愛心之家,這就是家。,是x鎮x村村民,現年60歲,她勤儉持家、尊老愛幼、忙裡忙外、任勞任怨、默默履行了一個家庭主婦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用自己的愛心凝聚著整個家庭,為老人提供了一個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為子女們營造了一個寬松、和諧的生活氛圍。

一、她是家中的好媳婦

人常說:『婆媳關系最難處』。「好媳婦」說起來輕松,可是做起來,做好那是相當的難,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她沒有同婆婆「紅過一次臉」,始終默默付出,沒有怨言。老年人經常多病,她就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時時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葯,經常陪她去看病吊針。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襪都有她置辦。家中的柴米油鹽如有欠缺她都及時購買回來,從不讓別人操心。婆婆人老心不老,對這一切明記於心,逢人就誇她是個好媳婦,也是個好閨女。

二、她是丈夫的好妻子

剛結婚時,丈夫一直在外打工,每逢春節才能回家,家庭重擔自然落在她一個人肩上,伺候老人,照管孩子,洗衣做飯,種地收割等內內外外的活全靠她一個人挑著,她一不叫苦,二不埋怨,結婚時買的幾件衣服穿了很多年,丈夫心裡實在過意不去,每當給她買件新衣服,她總要報怨好一陣,平時也捨不得穿,只有逢年過節或走親戚時才穿。多年來,她沒有逢集上街的習慣,說是上街就得花錢,平時對用水、用電也十分節儉。為了增加家庭收入,她除了照顧老人、教育子女,把家裡收拾的井井有條,她也常勸丈夫不要回家,說她一人能行。就這樣,她成了丈夫的賢內助,減少了丈夫的後顧之憂,丈夫疼她,她更體貼丈夫。在她得病以後,體力漸漸不支。為了能為家庭多出一份力,經常拖著疲憊的身子,依然堅持到地里幹活。丈夫看在眼裡,疼在心裡,面對著倔強不服輸的她,毅然打消了外出了念頭,留在家裡悉心的照顧她。看著日漸瘦消,手上還始終不肯放下農活的她,丈夫說:「要安心陪在她身邊,即使再困難,也要一起挺過去。」

三、她是孩子的好媽媽

有二個孩子,孩子上小學和初中時學習成績一直全校前茅。當時小學生的功課重作業多,大量作業要拿回家完成。她堅持每天晚上手裡的針線活,按時和孩子們「做功課」,陪著孩子讀書,她經常對村裡人說:「自己沒有文化,吃了虧,一定要讓孩子有出息」。為了培養孩子成才,她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勤儉節約、吃苦耐勞。除了逢年過節給孩子們買些新衣裳,她一直親手把大人穿過的衣服裁剪做給孩子穿,衣服雖舊,但很合體,經常勤換洗,孩子們也非常樂意。而她也一直默默的履行著一個做母親的義務,深深的愛著她的孩子們。

四、她是村民眼中的好公民

生活中的,尊老愛幼,心態陽光。倡導一家人都勤勞吃苦。同時,熱心幫助鄰里,見到有人出去沒有把門鎖上,她就主動在那裡幫助看守;冬天下雪後,她立即帶頭掃雪,方便大家安全行走。前幾年,村上推廣種植了全膜玉米,她積極響應村中號召,第一個帶頭種植,並說服周圍鄰里,一同響應。第二年,種植的玉米獲得了豐收,帶動了全村群眾的種植熱情。在一個小小社中,鄰里之間通過這個好鄰居而團結、凝聚在一起,擰成了一股繩。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切。不僅家裡的關系相處的和睦,鄰里關系相處的也很融洽,她對待老人以孝心,對待家庭以愛心,為鄰里熱心幫忙,贏得了家人的一致稱道,更贏得了村民們的廣泛贊譽。

孝順事跡材料2

蘇換弟是居住在運城市鹽湖區王范鄉下馬村的一名普通居民。她1978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收獲為「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媳」的天倫之樂。然而天有不測風雲,1988年,家庭的「頂樑柱」的丈夫因病撒手西歸,只留下老邁的婆婆,年幼的孩子和孤苦無依的她,家庭的重擔一下子壓在了她的身上……

當時她的女兒七歲,而兒子只有五歲,她看著兩個年幼的孩子,還有年邁的婆婆,心裡有說不出的苦,但她忍了下來。她決心自己好好乾,一定可以養活得了兩個孩子還有年邁的婆婆。當時家裡有十幾畝地,她就辛辛苦苦種起地來,可是地里有的活是她一個女人家根本幹不了的,而且一年下來,地里的收獲也不大。她想,這樣可不行,孩子們越來越大,也到該上學的年齡了,以後的開銷會很大,就地里的一點點收入根本不夠家裡的平常開銷。就在她一籌莫展的時候,村裡立了集會,她就和婆婆商量「要不在集會上賣東西吧?」,可是至於賣什麼呢?她就和婆婆在集會上轉了一圈又一圈,終於發現有一個老婆婆賣韭菜盒子,看著生意還特別的好,她就決定也賣菜盒子試一試。擺了幾次攤之後,發現生意的確還可以,她就堅持了下來。家裡的日子也逐步得到了改善,但孩子們正在上學,家裡正是需要錢的時候,所以她就又開始賣涼粉,涼皮,想把日子過得更好。在她出攤的日子裡,婆婆在家也沒閑著,每天為了擇韭菜、洗韭菜、泡粉條,和面,搞好後勤服務。為了多賺點錢,風里來雨里去,她幾乎每天都出攤,逢一四七去馮村趕集,二五八去王范趕集,三六十在本村趕集。每個月也只休息三天,就在這三天里,她也不能閑下來,給婆婆和孩子洗洗涮涮,收拾收拾家裡,還要出去買點材料。

寒來暑往,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在她的堅持努力下,家裡蓋起了五間新房子,女兒出嫁了,兒子也娶了媳婦,如今也當上奶奶了。她雖然掙了點錢,但身體也累垮了,腿關節疼得有時候都走不了路,手上的關節腫得像根香腸,不過她心裡還是美美的,因為孩子們都長大了,也都成了家,婆婆也是紅光滿面的。婆婆看著她的身體狀況,是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婆婆和孩子們多次勸她不要再幹了,再干身體就不行了,可是也說:「我沒事,我坐在家裡也沒啥事,出去一天多少能掙點,也能減輕孩子們的負擔。」

2013年年,一向身體很好的婆婆突然生病了,她看著婆婆難受的樣子,她心痛得不得了。把婆婆送到醫院檢查後,醫生說膽結石得做手術,婆婆說什麼也不做,說:「就讓我死了算了,我都這么大年紀了,還能活幾年呀!」可她卻說:「我們母女倆相依為命這么多年,你比我親媽還要親,我不能失去你。」婆婆被她的話打動了,決定做手術了。手術後,她寸步不離的伺候著婆婆,端屎端尿,問寒虛暖的,就連同病房的'病友都誇婆婆好福氣,有這么好個兒媳婦。婆婆出院後,但因為年紀大,恢復得比較慢,而且術後還留了個腰疼的毛病,疼的厲害的時候躺著都翻不過身,她就幫著婆婆翻身,脫衣服,洗腳,洗臉,擦身體,慢慢的婆婆的腰疼病好了些。

從丈夫走後,她們婆媳倆就睡到了一個炕上。如今,她們早已情同母女,不是親生勝親生啊。

她的家是一個傳統美德之家,遵循的是「敬老愛幼,勤儉自強,孝行天下,淡泊從容」的人生品格。這傳統美德,給她們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讓她們獲得了精神的力量源泉,在最困難的時候,她們相持相扶,彼此關愛,淌過生活的難關;在漫長的生活長河裡,她們寬容以對,互為慰籍,共享人生的平實和精彩,這細水長流般的愛,將會感染更多的人在平平淡淡中體味真,弘揚善,享受美。

她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一個平凡的農家媳婦,但認識她的人都會翹起大拇指由衷地稱贊她是孝媳、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傳承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

⑶ 最美孝心少年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最美孝心少年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跡材料了吧,事跡材料是對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模範事跡進行綜合整理所形成的總結性書面材料。擬事跡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最美孝心少年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美孝心少年先進個人事跡材料1

熊花,女,苗族,1999年6月出生,家住羅平縣魯布革鄉多依居委會張口地村,由於家庭的種種原因,她7歲那年,父親患神經疾病,常常打罵母親,母親不堪重負,撇下年幼的姐弟三人,離家出走(那時,最小的弟弟還不滿一歲),至今杳無音信。父親一年到頭不知在什麼地方,也不知在幹些什麼,只是偶爾回家。張口地是一個苗族聚居的自然村落,交通極為不便,可謂是「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全村不過二十來戶人家,由於地少且貧脊,資源十分潰乏,基本沒有任何固定的經濟來源,近年來稍有勞動力的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老弱看家護院,整個村子顯得格外清涼。熊花的家就在半山腰,三間瓦屋面,用石頭支砌起來的牆壁「漏洞百出」,陽光和寒風都可以自由出入,屋頂上隨處可見一個個小小的「天窗」,很難想像他們一家是怎樣渡過這一個個春夏秋冬的。屋裡的一些生活用品極其簡單和陳舊,家裡能吃的沒有任何儲備。在她生活的這個屋子裡,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看一眼,足以百感交集,不寒而慄。她一家四口的生活來源,主要靠政府的救濟,和一些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對她的生活除了佩服之外就是不可思議。

一、生活對她的砥礪

十四歲的小熊花是家裡的頂樑柱,她要照顧70多歲而多病的奶奶;還要關照和自己在同一學校讀三年級的大弟弟熊彪及和剛滿8歲的小弟弟熊優;周末和假期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到山上找柴,為下周的生活儲備燃料;做飯洗衣對她來說已是家常便飯;甚至還要扛著鋤頭上山鏟玉米等農活。這一切,似乎都是老天安排好的。

她一邊讀書,一邊照料家人,還要處理家裡的一些大小事務,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作為一個十五來歲的孩子,就要承擔起一個成人該承擔的責任,她找不到可以撒嬌的地方,找不到可以推卸責任的借口,更找不到可以哭泣的角落,只有在心裡默默地編織著家的前景。看她小小年紀,她就學會對生計的計劃和安排,做起事來顯得也很利索,和她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做事總會帶有一些娛樂成分,可她沒有,她對別人捐贈的物品和錢,她總是認真的記錄,分配使用,和周到計劃。自己從不亂花一分錢,對她來說亂花就是意味著全家人餓肚子。放假在家的時候,她總把自己家裡的事完成後,去幫助別人家放放羊,帶帶小孩什麼的,反正有她做不完的事,鄰居對她很好也很照顧,常誇她真是一個懂事能乾的孩子。總會在她家裡最困難的時候給予接濟,幫她家出出主意,照顧奶奶。她說這是她最高興,最幸福事了!

二、學習對她的沉澱

從小熊花的家到學校,要翻過幾座大山,彎多路陡,崎嶇不平,一個成人一般都帶上兩三瓶水翻越兩個多小時,雖然目前已修通了到四箐的水泥路,可是沒有車輛來往,所以上學走山路是她們山裡孩子的唯一選擇。每次周末開學的時候,她既興奮,又害怕。興奮是自己和大弟弟能到學校里學到很多的知識,害怕的是擔心家裡不懂事的小弟弟和年邁的奶奶。有很多次,都是偷偷的流著淚水來到學校的,到學校後,她自己對家人的全部的愛都傾注在大弟弟身上,課間十分鍾,總是拉著弟弟的手噓寒問暖,千叮嚀萬囑咐要聽好老師的課,好好學習,將來一起把家裡的房子修好,一家人過上自立自強的日子。

在學校生活和學習中,她總是嚴格要求自己,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課前認真預習,把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等上課來解決,有不懂的問題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課後,能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同學不懂的問題她就像老師一樣耐心幫助,通力合作,同學們都樂意和她一起學習和玩耍,現在她可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得力助手。每天早上,她都起得很早,自己先洗漱完之後,去幫哪些不能自理的低年級學生疊衣被,整理鞋子、毛巾、口缸……。自從接受救助以來,解決了她家的部分困難,使她能夠有更多的精力學習,上學從未遲到過,也不因一些小感小冒隨意請假。雖然家中貧困,平時哪個同學沒有了學慣用品,她就會把自己的東西主動地借給他用,幫助他。在班裡得到了同學們的擁護和喜愛,深受師生的一致好評,多次被學校評為「道德標兵」、「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

三、懷揣著夢想

家庭的變故和現實的無奈,使得小熊花背負著與常人不一樣的沉重負擔,也因為如此,才造就了她的堅強、勇敢和樂觀,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的不是因貧窮而懦弱,而是一種勇往直前,堅忍不拔不服輸的精神。她並不愛說話,但從她的眼神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她很孤獨,因為從小到大她幾乎沒有父愛、母愛,在對她了解的過程中,她說很想自己的父親,而對於母親她則說不知道,因為她已經記不起母親的樣子了。她也並不孤單,因為有好心人的幫助,在學校還有老師和小夥伴的陪伴,她也顯得積極樂觀向上。她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樣,有著自己的理想。她說她希望學更多的知識,長大以後還要幫家裡干農活、做家務。這樣的理想很簡單,也很朴實。

最美孝心少年先進個人事跡材料2

李博恆,12歲,他獨立自強,積極樂觀。一直以來,他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事跡在太要鎮中心小學傳為佳話。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當代少年最美的孝心。

博恆的母親精神失常,生活不但不能自理,而且需要長期治療,幾乎花光了家裡的所有積蓄;年逾古稀的爺爺,腿腳不便,雖然忙前忙後,但對於這個經濟困難的家也力不從心。因為生計,博恆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掙錢,幾年才能回一次家。家裡的狀況博恆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懂事的他便早早擔起了大人的義務,6歲時就學會了做飯,打掃院子、收拾牛圈、照看媽媽……從那時起,這些大人要乾的活便成了博恆最熟悉的生活中主要的一部分。當別的孩子在父母懷中撒嬌時,他卻在山溝里挖山葯賣錢補貼家用;當別的孩子和夥伴們玩耍時,他卻在灶膛前點火為爺爺和媽媽做飯;當別的孩子們進入甜蜜的夢鄉時,他卻在照顧生病的母親……農忙時節,他和爺爺一道去田地里幹活,節假日,他常常幫爺爺放牛。博恆農活、家務樣樣都干,樣樣都行。鄰居提起他,無一不豎起大拇指,誇博恆是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如果沒有他,這個家也就沒了,面對大家的贊揚,靦腆的他只是微微一笑說:「爺爺、媽媽是我在這個世上最親的人,孝敬他們是我應該做的!」

在李博恆眼裡,最奢望的就是生日時吃一碗熱乎乎的面條,他說:「那面叫長壽面,吃了面條後自己就健康了,也就能更好地保護爺爺和媽媽了。」每當學校里發了火腿腸,麵包,牛奶,雞腿時,他捨不得吃,都會偷偷的攢下來拿回家給爺爺和媽媽吃。爺爺每每提及此事,便會老淚縱橫:「娃在我們家受苦了!唉,是我們當大人的沒本事,娃太苦了,太不容易了,我們對不起娃啊!」

百善孝為先。在艱辛的成長路上,李博恆用柔弱的肩膀勇敢地扛起了幫爸爸照顧爺爺,照顧媽媽的重任,用孝心詮釋了中華少年應具有的美德。雖然他沒有享受快樂幸福的童年時光,但正是這樣的生活,使得他更加堅韌剛強。現在學習任務繁重的他,依然是懷揣堅毅與感恩,為爺爺分憂解難,用孝心、責任和堅強承擔起家庭的一片藍天!

最美孝心少年先進個人事跡材料3

趙亞娟,女,共青團員,2000年4月2日生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三岔鎮前進村嶺西二組。現系吳砦初級中學九年級四班學生。她進入中學以來,多次獲得學校「優秀共青團員」、「學習進步獎」、「優秀班幹部」、「優秀舍長」「自立自強美德少年」等榮譽稱號。2015年11月她很榮耀地獲得了「天水市十佳美德少年」稱號。

一、命運多舛的童年生活

每當她在小時候看到別人的父母牽著自己的兒女在一起玩耍時,她的內心深處發現她的生活中缺少了一樣東西,那就是如春雨滋潤小草般的母愛。媽媽生下她四個月的時候就出去打工,一年後媽媽就提出和她爸爸離婚。因為此事,她爸爸的精神病更加嚴重了。以前她爸去地里幹活,也不打奶奶,病情也很少犯。但離婚後,她爸地里的活也不幹了,每晚上要從上房屋裡來到平房屋裡打奶奶,奶奶每天都忍受著痛苦。她記得五六歲的時候,一次爸爸打奶奶,他用磚頭砸在奶奶腳上,鮮血直流!奶奶在院里哭,她也哭,而她爸爸卻說:「別害怕!有我呢。」她爸爸一直很愛她,只要她做事出一點差錯,他都會去罵或打奶奶。奶奶更是視她為珍寶,省吃儉用,不肯多花一分錢。

在她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那一年的春節,她爸爸就離家出走了。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兒,也沒有人見過他。這對於一個年近六十的老人來說怎麼能承受住如此承重的打擊!從此奶奶每天出去找爸爸,只是一天一天都沒有結果。而她發現奶奶鬢角的頭發沒幾天都全白了。爸爸平時也不會去哪裡,一個人呆在家裡,有時買煙、買面、理發也不會走太遠的。此時此景,有關他爸爸的事情都漸漸浮在眼前:爸爸的笑容如此好看、教她寫字如此認真、叫她折紙飛機紙船……

在她剛要初一報到時,她的奶奶又出車禍了!等她見到奶奶時,臉色煞白,鎖子骨骨折的奶奶已經躺在了衛生院的病床上。此時的她眼淚如斷線的珠子,可是奶奶一醒來就給她說:「別哭,沒事的!」她說:「怎麼能沒事兒呢?還有幾天就初中報名了!」奶奶安慰她說:「鋪蓋找個人幫你抬。」聽到這里,她慚愧地說:「奶奶,你就安心治病吧。我的事情我能辦好!」後來奶奶被轉到市二院治療去了。初一報名的那天,她一個人在家裡收拾好去學校所需要的物品,並找了一個叔叔幫她把行李鋪蓋抬到了學校。晚上睡覺時,別的舍友歡聲笑語,而她卻一個人淚流滿面。因為奶奶的傷勢怎麼樣了?她一無所知啊!

二、越挫越勇的自強性格

由於特殊的經歷和家庭背景,造就了趙亞娟同學自強自立的好性格和永不服輸的斗爭精神。她從小就主動幫助奶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和農活,並養成了一種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到五六歲時,她就幫奶奶摘花椒。到十一二歲時,她幫著奶奶摘完自己家的花椒後,還為村裡別人家摘花椒掙錢,也為了自己一年的生活費用。到初一二時,春季周末到山上挖葯材賣錢,夏季摘花椒掙錢,秋季周末下蘋果掙錢,寒假打短工掙錢;此時,她一年掙的錢不但夠自己的生活費用,還補貼奶奶家用。趙亞娟同學雖然在家農活繁忙,但絲毫沒有影響到她求知的強烈慾望!正如她所言:「『人窮志不短。』當一個人沒有正確的方向,活著也就如同一個死人一樣無意義。『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常八九。』有多少比我不幸的人,他們都有強大的意志去面對?人要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世間萬物。我想我更要去感謝我的奶奶,因為她讓我來學習。並體驗從中帶來的歡樂,並認識到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所以我要堅持學習,用樂觀的心態、勇敢的性格和頑強的毅力,一定能有所成的!因為羅曼.羅蘭說過:『痛苦和苦難造就偉人。』我堅信他就是真理。為了讓奶奶將來有一個好的`生活,這就是我前進的不竭動力!」

三、出彩充實的中學生活

在學習上,三年來每天早上她都是第一個進教室、晚上最後一個出教室的學生;正因為如此,她是我校最勤奮的學生,也是學習最好的學生之一。在衛生方面,她也有出色的表現:教室里有值日生忙不過來時她都會主動去幫助打掃衛生,而且毫無怨言;地段上有垃圾時,她都會主動過去撿起來放進垃圾箱;每當周末來她看到宿舍有垃圾時她都會清掃垃圾,並且擺放好宿舍里的所有學習和生活用品,把宿舍打理成了一個既干凈整潔漂亮而又溫馨舒適和諧美好的小家;在生活上她極其節儉,從不浪費糧食,也從不買零食喝飲料,她是我校的節約標兵;對於別的同學的浪費行為她不但積極去阻止,而且還教育其認識到浪費的嚴重危害性;每當吃早餐、午餐和晚餐時,剩飯桶子旁邊就會有她監督同學不讓倒剩飯剩菜剩湯的志願者的美麗身影!在她的努力下,我校學生的浪費行為幾乎杜絕了!在性格上,她很要強,從不接受別人捐助,即使是免班費、免班上定的畢業班服,無論班主任和學生怎麼勸說,她都外甥打燈籠---照舊。在人品上,她是班上人品最好的學生;因而有關她的撿飯卡上交學校呀、拾錢物歸原主呀、一言九鼎呀、樂於助人呀等的事例不勝枚舉!

四、奶奶的貼心小棉襖

每個周末,她都把一周省下來的零用錢用來買一些蔬菜帶回家,並給辛苦了一周的奶奶做飯,讓奶奶過兩天輕松日子;周末返校時,她也要給奶奶把飯做好。周末在家裡,她給自己洗衣服時,要把奶奶的衣服也都洗了,等曬干後給奶奶疊得整整齊齊,這樣奶奶穿時就方便了。信息化時代,手機已經成了生活必需品;為了便於家校聯系,她不厭其煩地給奶奶教會了接打電話。學校里的有些資料表冊,都需要家長簽字,這可難住了不識字的奶奶;為了讓奶奶享受簽字的權利,她手把手地教會了奶奶寫自己的名字。正因為這樣,她成了奶奶的「貼心小棉襖」!由於她的懂事和勤快,一家人的日子也過得其樂融融。

五、年老孤獨村民的臨時拐杖

在她們村有一家人,主人都六七十歲了,而且夫婦身患疾病;雖有個兒子,但在離家一二公里的鎮子上做生意照顧不上。鑒於此,每星期上學時,她都進去詢問老人需要面油菜鹽葯之類的生活用品,如需要的話她都會周末回家給捎上。每年夏收時,她都要步行近一公里的小路給老人幫忙打麥子,一直忙到晚上才回家;近幾年來年年如此。開春後的周末,她把自家的椒園挖完後,就去幫著兩位老人挖椒園,直到把活幹完後再忙自己家裡的事。由於她的熱心和無私奉獻,她被村民譽為兩位老人的「臨時拐杖」!

最美孝心少年先進個人事跡材料4

蘭芳,女,2003年5月生,2013年榮獲廈門市思明區「文明學生」稱號,2014年12月被授予「廈門市自立自強美德少年提名獎」,2016年被授予「全國最美中學生」稱號。

蘭芳,2015年9月剛剛升入我校初中部。每到寒暑假,小夥伴都在開心地玩耍,蘭芳卻在家裡剪線頭。長時間機械重復動作讓蘭芳稚嫩的手心和手指都磨出了水泡,一下水就疼,但她還是貼上創口貼再剪,只為多賺一點錢貼補家用。爸爸受傷,媽媽要照顧,這個話不多的靦腆女孩就擔起家中重任。

2013年,蘭芳讀五年級時,她的爸爸在碼頭工作時,被集裝箱砸傷,雙手雙腳不能動彈,家裡的頂樑柱轟然倒塌。媽媽必須在醫院照顧爸爸。姐姐上高中,學習壓力大,弟弟小,才剛上小學,蘭芳毫不猶豫的擔起家中的重任。

從那以後,蘭芳每天早晨6點就起床,做早飯、送弟弟上學、自己上學、放學接弟弟、做午飯、下午上課、放學接弟弟、買菜、做晚飯、洗衣服、做作業,蘭芳的一天忙得團團轉,連睡午覺的時間都沒有,所以下午有時會打瞌睡。

一開始,蘭芳對家務並不熟悉,鍋沒燒干就放油,油花濺起燙到手;不懂加水,把菜都燒焦了。她只能一點一點摸索。為了省錢,蘭芳貨比三家;為了做得更好,她去超市看菜譜。此外,蘭芳還要周末到醫院幫忙照顧爸爸。

蘭芳一家住在城中村裡2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內,光線昏暗,連白天都要開燈。外屋的上鋪是姐姐的床,下鋪是蘭芳的,爸爸媽媽和弟弟住在裡屋。外屋有一張小方桌,是蘭芳和弟弟的書桌兼飯桌,姐姐只能在床上架起小桌板學習。陽台除了晾衣服,還是廚房,蘭芳就在那裡做飯。

爸爸出院回家後,還要在輪椅上休養一年。假期里,別的孩子玩得很開心,但為了減輕家中的負擔,蘭芳就跟著媽媽到殿前的工廠拿回手工活。蘭芳給玩偶縫眼睛,一不小心會扎到手,久了眼睛累、手酸,沒縫好還得返工。縫一雙眼睛能賺5分錢,母女倆在一個暑假裡賺3000元。她寄了1000元回老家給爺爺奶奶,剩下的給姐姐交學費和貼補家用。

媽媽捧著蘭芳的手,心疼地說:「手指都有些變形了。」蘭芳右手中指的第一個關節有些腫,像結了一個繭。蘭芳把手藏起來說:「家裡條件不好,媽媽也很辛苦,要上班還要照顧家裡。」蘭芳的生活是辛苦的,但她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來面對。

蘭芳不僅在家裡細心地照顧家人,在學校也很關照同學,熱心公益。在讀小學期間,蘭芳班上來了一個隨班跟讀的智障孩子小露(化名)。一開始,總有些調皮的孩子把垃圾放到小露的抽屜里,每次蘭芳都站出來幫小露說話,「你們不能把垃圾放在這里」。小露不怎麼和別人交流,蘭芳就一次次接近她,和她說話,盡管一開始,小露對蘭芳不理不睬。但蘭芳沒有放棄,慢慢地她會對蘭芳笑了,下課還願意和蘭芳出去走走,甚至送一些她覺得好的東西給蘭芳。3年過去了,如今都上了中學,在蘭芳的影響下,身邊的同學變得願意親近小露了。雖然沒有和小露在一個班級,但每天蘭芳都會在課間找小露聊天,放學的時候主動留下幫助小露學習。

2016年3月7日,雲頂學校舉行第二屆「雲頂學校學生志願服務團」開團儀式。七年四班的蘭芳作為小義工志願服務團團長,帶領145名小義工宣誓。這些小義工都曾受到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因此,他們將回饋社會,為班級、為學校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校知道蘭芳的家庭困境後,為她申請了補助金,她很努力,成績也不錯,學校同時又為她申請獎學金。蘭芳的媽媽說,蘭芳是最省心的,基本上不用花錢,學校的獎學金夠蘭芳的花銷,還能買些書。

這就是蘭芳,一個年僅13歲的女孩。她常說:「其實我真的沒有做什麼,我想做的事情太多,能做的事情太少,我想用自己雙手,為自己,為家人,為身邊的人多做些事。」

⑷ 小學生孝心事跡怎麼寫

關於小學生孝心事跡怎分享如下:

今年8歲,是北湖學校二年級的學生,他是班級的學習班長,是父母的好兒子,爺爺、奶奶的好孫子,老師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榜樣,小區里的好少年。

很小的時候他就懂得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剛剛升入二年級他就已經開始學習自己洗小件衣物了,並學習著自己整理房間。從小就知道使用禮貌用語,向長輩問好,深受小區居民的喜愛。他的父母出外打工,經常不在家,他就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成了一名「留守兒童」

他總能問寒問暖,服侍在床前,給爺爺奶奶端水拿葯,並安慰爺爺奶奶說自己是家裡的男子漢,能照顧好爺爺奶奶,

所以他成了爺爺奶奶的精神支柱,是爺爺、奶奶的「貼心小棉襖」。正做今年夏天天氣特別的炎熱,奶奶每天都要曬一大盆水,給他洗澡,看到奶奶臉上的汗水,他都會心疼的說:奶奶,辛苦啦!並用小手為奶奶擦去汗水。

他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學生.在學校,他對工作認真負責,是老師得力的小助手。他忠於職守,積極幫助老師管理班級,關心集體榮譽。學習上認真完成各科作業,並能提前預習各門功課,上課舉稿衡認真聽講,積極動腦思考,主動舉手發言,學習上不懂就問敬源,成績優異。

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

⑸ 孝心少年事跡材料

孝心少年事跡材料300字(通用8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事跡吧,事跡屬於事務公文的一種,有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的作用。擬事跡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孝心少年事跡材料3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孝心少年事跡材料 篇1

姓名:張海鈺

性別:女

所屬地區:房山區張坊中學

簡介:今年15歲的張海鈺,和父母生活在北京房山的一個小山差清村裡。七年前父親患上了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三年前,母親又查出尿毒症晚期,從此,海鈺就成了父母的「守護者」。

【孝心故事】

清晨5點起床,為父親母親分好一天要吃的葯,就要忙著喂鵝、做早飯。記者發現,海鈺還給自己制定了一個特殊的作息表。

房山區張坊中學初二學生 張海鈺:我每天在學校要學習,到了家要照顧父母,所以就很容易忘掉一些事情,我就做了一個作息表。

海鈺告訴我們,干再多的家務活她都不怕,最害怕的就是父母的身體,特別是父親,平時看上去好好的一個人,只要一睡著,呼吸隨時有可能停止。所以,父親每天睡覺前得戴上這樣的呼吸器。

虛肆前每天晚上9點多,海鈺都這樣照顧父親先睡下,然後開始寫作業,睡覺時往往都到夜裡11點多了,睡在跟父母並排的小床上,她要隨時注意著父親晚上的呼吸。

張海鈺:經常有三四次起來,父親有時候咳嗽幾下,痰都會咳在嗓子里邊。我要幫父親把痰咳出來,然後再整理一下呼吸機,有時候晚上呼吸機缺水會報警,然後就是往裡加水。

孝心少年事跡材料 篇2

陳坤,男,2000年4月生,安慶市迎江區綠地實驗學校學生。

父母外出務工,陳坤跟著收破爛的爺爺來到安慶。爺爺每天出門收破爛,風里來雨里去,很辛苦。小陳坤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每天除了學習外,他還學著做一些家務勞動,漸漸學會了打掃衛生、買菜、煮飯、洗衣。這樣,他多做一些事,爺爺回來就可以少做一些事,就可以吃上熱飯熱菜。3年前,爺爺身體漸漸差了,陳坤不忍心看著爺爺每天拖著年邁的身體去收廢品,於是他決定帶著爺爺收廢品。一千多個日日夜夜,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無論是刮風還是下雨,陳坤每天白天在學校雹吵上課,晚上踏上三輪車載著爺爺收廢品。他利用下課和深夜的時間努力復習功課,成績依然在全校名列前茅。

陳坤獲評「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安徽省江淮敬老好少年」,20xx年1月獲全國「宋慶齡獎學金」。

孝心少年事跡材料 篇3

覃瀛,女,2000年4月出生,漢中市西鄉縣五中學生。

覃瀛的家在農村,父母也都是農民。父親去年患了重病,家庭的重擔就落在了母親肩上,雙休日回家時她總會盡力幫她分擔,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父親因病情嚴重整天難過傷心,她努力開導關心父親。現實是殘酷的,後來父親去世了。

在父親去世後,母親辛勤勞動供她和弟弟上學。

每周放學回家,她都幫母親去農田幹活,鋤草,送飯,不忘認真完成作業,有時還輔導弟弟寫作業。因農活繁重,母親也病倒了,她帶母親到縣城看病及時治療,雖不放心母親,仍然堅持回校讀書,周末用零花錢買了一些母親愛吃的東西帶回家。

父親生前也最大的希望就是她能好好上學,將來考個好大學,出人頭地。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後,她又恢復了原來的學習狀態,步入了正常的學習軌道。雖然經歷了這么多事,生活也更艱苦了,但她比以前更堅強了,滿載著老師的鼓勵、同學的友好及親人的期盼。

孝心少年事跡材料 篇4

姓名:梁維月

性別:女

年齡:16歲

地區:甘肅

5歲的時候,梁維月的媽媽不堪清貧,離家出走。不久後,弟弟因為青黴素中毒,成了聾啞兒童,又過了三年,爸爸在一次飲牲口時不慎摔下山崖,造成高位截癱。從那時起,年僅八歲的小維月就承擔起照顧家庭的重擔,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已經癱瘓八年的爸爸沒有肌肉萎縮,更沒有生過一次褥瘡。

家裡的主要生活來源是低保。每天,小維月做好飯菜趁熱先喂爸爸,可爸爸經常是吃了就吐,她就等爸爸吐完再喂,直到爸爸吃飽了她才捧著已經變涼的飯自己吃。維月父親因為常年卧病在床,臉上很少有笑容,她就變著法兒哄爸爸開心,把在學校得的獎狀都貼在爸爸對面的牆上。為給爸爸和奶奶賺夠葯費,每個周末小維月都要去家附近的工地搬磚,一開始,對方根本不讓她干,但最終還是拗不過她,搬一塊磚的報酬是一分半,小維月每次要堅持搬兩千塊才肯回家,這樣一天下來,她就能賺到30元,打工掙來的錢除了要維持家用,還要給患有腦血栓的奶奶買葯。

盡管飽受生活艱辛,小維月始終認為最幸福的事莫過於能與家人在一起,她說無論走到哪裡就要把家人帶到哪裡,因為家人是她最大的牽掛。

孝心少年事跡材料 篇5

姓名:陳思宇

性別:女

所屬地區:重慶兩江新區金山小學

簡介: 一個11歲的少年陳思宇,從5歲開始跟著媽媽做公益,當志願者,直到現在已經堅持了6年,並且帶動了身邊一大批的人。

【孝心故事】

經歷:

5歲開始當志願者

「這個娃娃5歲開始跟媽媽一起做公益,堅持了6年,真不簡單。」

唐光華出生在北碚農村,家裡有8個兄弟姊妹,條件不好。她考上中專後,父母沒錢給她交學費,她就去打工,後來去了深圳。29歲自主創業,她在渝北闖出了一點名堂。

「條件好了,我覺得自己有能力幫助別人了。」唐光華30歲左右就開始對身邊、老家的「窮親戚」特別關照,兒子也跟著她一起做公益,現在大學剛畢業。

「從女兒5歲開始,我再也沒給她辦過生日宴。」唐光華說,陳思宇5歲的生日是在渝北區龍門敬老院跟那裡的爺爺奶奶們一起過的。生日前一周的周末女兒將自己的玩具、文具、手工繪畫作品拿到中央公園去義賣,將義賣所得給敬老院的爺爺奶奶買禮物。這樣特別的生日一直堅持了6年。

陳思宇今年生日前夕,恰逢端午節,她拿出1000多元壓歲錢給渝北石坪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買了8盒粽子。

孝心少年事跡材料 篇6

李買瑞,女,2002年出生,寶雞市第一中學學生。

李買瑞同學待人真誠。在擔任班幹部、學課代表期間,發揮模範帶頭作用,以實際行動帶領大家遵守紀律、認真學習。李買瑞能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同學,對學習和生活上遇到困難的同學,她總是能及時地伸出援助之手,盡自己所能地幫助他們。她以一顆真誠的之心,換來了同學們的信任和支持,每一學年她都被同學們民主推選為班級先進個人。

李買瑞同學熱心公益事業。她積極參與各項社會、社區公益愛心慈善活動,多次和同學在節假日去敬老院、社區老人家送去愛心溫暖。並走進貧困山區小學慰問,結對子做朋友,被寶雞電視台拍成電視片。2010年被寶雞市西關社區表彰授予「社區優秀志願者"稱號,被社區推薦為寶雞市「百名孝老愛親」典型候選人。她還利用假期自發地到「學生跳蚤市場」,把自己不需要的文具和書籍賣給正需要的低年級孩子和家長,再把錢攢起來奉獻愛心。

特別是積極響應寶雞市團市委號召,向張揚、李甜家庭重大交通事故踴躍捐款和慰問,曾被寶雞團市委領導接見,並在寶雞日報、寶雞電視台、寶雞電台、華商報等新聞互聯網網路媒體中多次轉載和專訪報道。

孝心少年事跡材料 篇7

姓名:游柘楠

性別:女

年齡:10歲

地區:湖南

在湖南長沙雨花區新星社區的一個十幾平米的小屋裡住著,游柘楠、游柘湘、游茂源三姐弟,弟弟出生時手臂神經斷裂為了治病花光了游家的全部積蓄,他們的媽媽又在三年前去世,為了養家爸爸經常起早貪黑在外打工。

今年十歲的游柘楠是大姐,雖然楠楠已經十歲了,但和同齡人比起來,要矮很多。每天早上6點,7歲的'妹妹都會和她一起在社區里賣報紙。楠楠說如果運氣好,一早上可以賣出30多份報紙,能有15元的收入。

自從媽媽去世後,楠楠就擔起了照顧弟弟妹妹的擔子。楠楠說媽媽剛走的時候,小弟和妹妹經常會睡覺的時候起來哭著找媽媽,那時候她也哭,三個人一起哭到天亮。但是現在的楠楠已經很少哭了,更多的是同齡人少有的堅強。現在楠楠最大的願望就是爸爸能在身邊。楠楠的爸爸在外面打零工,雖然身有殘疾但為了養家再累再苦的活都會接。楠楠心疼爸爸,便把情況反應給社區。最終社區幫助爸爸楠楠家附近開一家店,這樣既能照顧三個孩子又能有穩定的收入。只有十歲的楠楠照顧著弟弟妹妹,幫助爸爸創業。在生活上楠楠沒有任何更高的要求只希望一家人在一起。

孝心少年事跡材料 篇8

孝心是什麼?——是她用柔嫩的雙手為媽媽點上一支小小的艾柱,讓媽媽遠離疼痛。她就是一個外表文靜,內心狂熱,一個不需要父母操心又孝順的好孩子--高藝菲。

曾經有人問她:「高藝菲,你的愛好是什麼?」她毫不猶豫的說:「愛勞動。」多麼可愛純真的回答。平日里她跟媽媽生活在一起,因此她跟媽媽的感情特別好,也特別會關心媽媽。由於她的媽媽是長期面對電腦工作,頸椎毛病特別嚴重,每月都會因此頭暈、頭痛。記得有一次,媽媽老毛病犯了,家裡正好有艾艾貼,一種簡單方便的艾灸。看過媽媽使用過幾次的她,走到媽媽的身邊親切地說:「媽媽,你又頭痛了,讓我幫你做艾灸吧,灸完之後你就會舒服的!」,然後像模像樣的用打火機點燃蠟燭,取出艾貼點上,當陣陣艾香傳入鼻中才回過神,就聽她說「媽媽,脖子痛貼大椎」。她就這樣小心翼翼的將一支支艾柱貼在媽媽身上,時不時輕輕地問媽媽這里燙不燙?那裡癢不癢?頭還痛不痛?並且及時端來溫水讓媽媽喝,媽媽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就這樣,只要媽媽頸椎一不舒服她就會用自己學到的方法給媽媽做艾灸,從未停止......

她就是這樣一個懂得「小中醫」的小女孩,一次一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孝敬自己的媽媽。

;

⑹ 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精選15篇)

二十四孝故事1

孝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它都指引著我國人民的思想和價值取向。讓我們從中得到學習和思考。然而古代和現代還有很大差距,並不是沒一個故事都讓我們追捧和學習,我們要懂得從中篩選,知道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百事孝為先」的道德思想,始終根植在無數人民的內心深處。「親嘗湯葯」中漢文帝劉恆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百里負米」中仲由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

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扼虎救父」中楊香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等等這些無不體現著他們內心深處的孝感,讓我們從中去學習如何關心、侍奉和感恩父母。

孝的傳遞者源於我們每一個人。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學習了解父母和懂得父母的需要。父母的付出,我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們或許不要求我們給予他們什麼,只是希望我們將來過的比他們好,他們處處為我們著想,時刻為我們擔憂,唯恐自己做的不周,這就是父母—我們最可愛的人。

因此在我們沒有能力的時候,我們應懂得為父母分憂,讓他們為我們放心,而在我們有能力給予的時候,我們不能以金錢的多少來衡量我們對他們的愛,他們或許並不在乎這些,他們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他們在一起是他們很快樂的時光。因此,工作在外我們要常回家看看。

孝指引著我們行善。對待每一個人都用善意的眼光,讓我們的周圍充滿溫馨。然而在現代社會中充滿了爾虞我詐,事事都得提防,讓很多人感覺很累,當你給出一個微笑的時候,別人會認為你是假慈善,或認為你不懷好意,有什麼不軌的目的。幹嘛要想那麼多呢?現在真是應該重新溫習我們古代文化的時候了。

學習如何孝奉父母,學習在我們的生活中善意的對待每一個人,這是21世紀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懂得的,還有待我們去繼續發揚。

二十四孝故事2

百善孝為先,自古以來就銘記在中華民族的記憶中,它不僅僅是道德所在,也是人類進步的淵源。《二十四孝圖》裡面的,《扇枕溫衾》中,黃香自幼喪母,幾年來,卻仍對母親念念不忘。為了不讓父親難過,將自己對喪母的苦楚隱藏。他很尊重父親,也很體諒父親。在炎炎夏日,替父親把床扇涼,在冷冽的深冬為父親將床暖熱。《孝感動天》中,舜同樣都是早年喪母,之後被官人推舉,父親瞽叟和傲慢惡毒的弟弟象,總是想千方百計弄死舜想得到他的財產。但都憑舜的智慧躲過,後來舜順應民意成為了帝王,但他並沒有因此嫉恨他的家人,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孝離我們本不遙遠, 它不是任務,而是後輩對長輩無怨無悔的愛。只有不謀所求的愛,才是孝的價值所在。

二十四孝故事3

姑姑送給我一本書。這本書很特別,它的名字叫《二十四孝》。我馬上打開,看了起來。我讀了第一篇《孝感天地》。

這篇文章主要講我國古代有一個聖賢的君主,他的名字叫舜。舜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裡,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就死了,父親取了個後媽,後媽生了個弟弟叫象。從此,舜的後媽和父親就不喜歡他了,並且傷害他。他父親還揚言要殺了他。但是,當舜的父母親生病的時候,舜馬上回到父母身邊。盡力服侍父母,還處處讓著弟弟。舜的孝心感動了天地,大象跑來為他犁地,小鳥飛來為他播種。舜在河裡捕魚,遇上了狂風暴雨,可是他卻一點也沒事。舜孝順父母的事,感動了首領堯。堯就把己的女兒嫁給了舜,並且還把己的王位讓給了舜。

讀完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舜感動了。我要向他學習,在家做一個孝順父母長輩的好孩子、在學校要尊敬老師、和同學要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孝,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姑姑說:百善孝為先。作為一個中華民族的子孫,《二十四孝》是兒時必讀的書。

二十四孝故事4

中華美德小故事眾多,其中二十四孝中的《打虎救父》就是一個值得我們宣揚的對象。

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到田裡收割莊稼。有一天,突然有一隻老虎把他的父親銜去。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已的父親。於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終於鬆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保全了性命。

有詩頌曰: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父子俱無恙,脫離虎口。

主人公楊香在父親遇到危難之時,爆發了身上的潛力,置老虎於死地。人的潛能不可低估,愛的力量不可低估。想想,生活中父母親處處保護著我們,愛護著我們。為了我們能有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寧願犧牲自已的一切。當父母們遇到困難或老了、生病了、走不動了、行動不方便的時候,難道我們做子女的不應該 『孝』 字當頭,挺身而出嗎?

二十四孝故事5

最近,我讀了《二十四孝》,有戲綵娛親的老萊子,有鹿乳奉親的燕子,蘆衣順母的敏娟……其中我最感動的是戲綵娛親的老萊子。

他是春秋時期的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他總是孝敬父母,每次有好吃的他總是給父母。他七十歲還不覺得自我老,還經常穿上五彩皮衣,逗父母開心。有一次,她出去挑水回來的時候不留意摔了一跤,水全都灑了,他不想讓他的父母悲哀,便靈機一動,扮成小孩子一樣倒在地下玩撥浪鼓,二老看見了還以為他又向前此一樣玩,因此二老大笑。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不禁思緒萬千,知道古代人都那麽孝順,咱們現代人就更就應孝順父母了。這使我我想起了一個詞「百善孝當先」。只有好好做人,發奮領悟,做力所能及的事,才是孝順。此時我想到了,我有沒有像老萊子一樣孝順父母?有沒有讓父母開心?

這使我想起了春節前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只有母親和我在家。突然,母親的肚子疼了起來,母親叫我拿葯來,但是葯竟沒了,只能我親自下去買葯。這麽黑的天,身手不見五指,我最害怕了;但是為了母親,我一咬牙一跺腳豁出去了。出門便一路小跑到了葯店,往家走的時候,我累得不行了。這時,我腦子里浮現出一個身影,那是母親,他肯定為我買葯的時候也一路小跑。此刻,正好讓我有一次表現的機會,因此我的步伐加快了,最後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等我回到家,已經大汗淋漓了。吃完了葯母親說:「有兒子真好。」我開心地說:「還是有用的。」

我堅信,我以後會向二十四孝里的孝子好好領悟,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二十四孝故事6

中國的孝道已有千百年的歷史,從古至今,我國都一直推崇孝道,正所謂古話「百善孝為先」,孝敬我們父母長輩是良好品德的核心。

今天我先觀看了《拾椹供親》的故事,講的是蔡順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只剩下娘倆相依為命,一直在一起生活,但是蔡順在一次摘完草回家的路上聽到了別人說,有一個叫王莽的人專政害民,把人們都害苦了,蔡順聽到後便回了家,為了孝順母親,蔡順上山給母親採摘桑椹,但不料遇到了赤眉賊,在一番爭斗後,赤眉賊看到了他的孝心,感動極了!便給了蔡順三斗米和一隻牛腿拿回去孝順母親。

接著又看了《懷橘遺親》的故事,講了陸績小的時候父親帶著他去袁將軍家做客,袁將軍用新鮮的水果接待父子倆,陸績拿起一個橘子吃,發現橘子特別美味,他便想到了母親最愛吃橘子了,為了讓母親嘗到好吃的橘子,陸績藏在了袖筒里兩個,可是在他要與袁將軍告辭的時候,忽然橘子從袖子里掉了出來,袁將軍和他的父親不相信陸績,在陸績澄清了事實後,袁將軍誇贊了陸績,便又給了陸績一籃子橘子讓他和母親一起去分享。

看了這兩個故事,蔡順和陸績對父母的孝順讓我的感觸特別深,再次讓我深刻的理解了「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我一定要好好孝順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平時爸爸媽媽都把最好的給我,我也要回過頭來盡全力去好好孝順他們。

在今後的日子裡,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不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做一個好孩子!

二十四孝故事7

孝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它都指引著我國人民的思想和價值取向。讓咱們從中得到領悟和思考。然而古代和現代還有很大差距,並不是沒一個故事都讓咱們追捧和領悟,咱們要懂得從中篩選,知道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百事孝為先」的道德思想,始終根植在無數人民的內心深處。「親嘗湯葯」中漢文帝劉恆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百里負米」中仲由自我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扼虎救父」中楊香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我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最後放下父親跑掉等等這些無不體現著他們內心深處的孝感,讓咱們從中去領悟如何關心、侍奉和感恩父母。(甜蜜愛情簽名)

孝的傳遞者源於咱們每一個人。在現代社會,咱們就應領悟了解父母和懂得父母的需要。父母的付出,咱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們或許不好求咱們給予他們什麼,只是期望咱們將來過的比他們好,他們處處為咱們著想,時刻為咱們擔憂,唯恐自我做的不周,這就是父母—咱們最可愛的人。因此在咱們沒有潛質的時候,咱們應懂得為父母分憂,讓他們為咱們放心,而在咱們有潛質給予的時候,咱們不能以金錢的多少來衡量咱們對他們的愛,他們或許並不在乎這些,他們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他們在一齊是他們很愉悅的時光。因此,工作在外咱們要常回家看看。

孝指引著咱們行善。對待每一個人都用善意的眼光,讓咱們的周圍充滿溫馨。然而在現代社會中充滿了爾虞我詐,事事都得提防,讓很多人感覺很累,當你給出一個微笑的時候,別人會認為你是假慈善,或認為你不懷好意,有什麼不軌的目的。幹嘛要想那麼多呢?此刻真是就應重新溫習咱們古代文化的時候了。

領悟如何孝奉父母,領悟在咱們的生活中善意的對待每一個人,這是21世紀的咱們每個人都就應懂得的,還有待咱們去繼續發揚。

二十四孝故事8

今年暑假我讀了《二十四孝故事》,對我的內心深處有了很大的啟發。故事中劉恆的親嘗湯葯,子路的百里負米,還有董永的賣身葬父,每一個孝心故事都能催人淚下,當我們今後長大成人後,爸爸媽媽也逐漸變老了,我們就要贍養他們,因為每個父母都曾經為了撫養子女而嘔心瀝血,日夜操勞。父母是最關心我們的人,我們也要善待自已的父母,總有一天,我們也會為人父母,也有變老的時候,那時,我們就需要孩子們的照顧,烏鴉尚且反哺,何況是我們人類。

二十四孝故事9

《二十四孝的故事》是我國民間流傳很廣的教育片。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客觀性,班主任老師經常利用晨會,班會教育我們,從小要培養孝敬長輩的好習慣。

我利用星期日,節假日在電腦上看了《二十四孝的故事》,印象十分深刻,尤其是下面這個短片,頗有感受,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卡通畫描寫的是亞男從小就失去了父母,雖然她是不幸的,但在不幸的同時她又是幸運的。因為媽媽臨死前把她托福給了一個賣盒飯的老婆婆,這位老婆婆非常有愛心,並且很善良。婆婆含辛茹苦地的把她養大。為了亞男,婆婆除了賣盒飯,她心靈手巧,還會做風箏,把掙的錢供亞男讀書與生活。後來婆婆患腦瘤離開了人世。婆婆的親生女兒擔起了撫養亞男的重擔,她白天上班,晚上幫忙洗車賺錢,幾乎沒有休息時間,甚至還放棄了出國深造的機會。

短片內容,充分體現了人世界愛的偉大!把起愛表現得淋漓盡致,甚是感人。

此時此刻,我不由得想起了今年重陽節,我和幾個同學跟著老師社會實踐活動來的張渚敬老院,買了老人喜歡吃的水果看望老人,與老爺爺、奶奶一起交流,為他們打掃衛生,梳頭,唱歌,跳舞……互相祝願,可開心啦!這難道不是愛的表現嗎?

想著寫著,爸爸教我的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在我耳邊縈繞。

看了我這篇觀後感,那以後就要多孝敬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 你們也要記住喔!

二十四孝故事10

二十四孝——負米養親

周朝,有個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裡很貧窮,時常在外面採集藜藿等野菜當食物。而子路為了贍養父母雙親,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來,盡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後,於路南遊到楚國。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學問和人品,給子路加封到擁有百輛車馬的官位。家中積餘下來的糧食達到萬鍾之多。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勞苦,感嘆說;雖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樣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來贍養父母雙親,可惜沒有辦法如願以償了。

有詩頌曰:負米供甘旨,寧辭百里遙;身榮親已沒,猶念舊劬勞。

二十四孝——挨杖傷老

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本性純正,孝敬父母,是一位著名的孝子。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傷心哭泣。他母親覺得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什麼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衰退,體力微弱。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並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說明了他非常孝敬母親。

有詩頌曰:體念母親情至忱,母棰輕重甚關心;一朝知母力衰退,頓起心酸淚濕襟。

二十四孝——跪父留母

宋代,江南有一孝女名叫張菊花。七歲那年,母親不幸病逝,父親續娶。菊花沒有因此而分辨生養之別,對待繼母恭敬。她的繼母卻居心不良。一天,其父外出做生意,繼母乘機將她賣給人家作婢女。事有湊巧,菊花的父親在回歸途中,偶遇菊花。父女相逢,悲喜交加。當父親問她為何落此地步時,菊花含淚不語,生怕連累繼母,在父親追問下,不得已才告之。父親聽後大吃一驚,當即將菊花贖了回來。三日後父女回到家。其父見到後妻,十分惱怒,欲將其休掉。菊花見狀,當即下跪為繼母求情,父親終被其孝心感動,方才罷休。繼母沒有生子。其父去世後,菊花對待繼母和父親在世時一樣孝敬、因此世人有詩頌曰:一片奉心如石堅,一身被鬻亦依然;情深跪動恕寬母,純孝並齊閔子騫。

二十四孝——孝感繼母

清朝人李應麟,居雲南昆明,從小溫順善良。他的母親不幸去世後,便勸父親再娶。他用賣卜的收入來供養父母。應麟對待繼母雖然十分孝順,但是繼母卻將他視為眼中釘,百般刁難,常常對他施以棍棒。每當這時應麟總是跪著,恭敬如初,絲毫沒有抗拒之意。他的父親卻輕信繼母讒言,將他逐出了家門。應麟仍無怨言,每年父母生日,都准備好禮品回家祝賀。不久應麟聽說繼母病了,急忙回家進行護理,並跑到三十里外的地方求醫抓葯,不管雨天晴天天天如此,直到繼母病癒。同時應麟對待繼母所生孩子格外親和,終使繼母悔恨不已,是此母子關系改善,勝過親生。

後人贊曰;不憂繼母逐離鄉,母病回家侍葯湯;將弟視同親手足,母終悔恨變慈祥

二十四孝故事11

大家都說「百善孝為先」,這么多善舉當中孝是排在第一位的,然而,大家知道古代的人是怎樣盡孝心的嗎?這個暑假我讀了二十四孝的故事,讓我給大家講個卧冰求鯉的故事吧:

晉朝時期,有個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正因小的時候失去了母親,之後繼母朱氏對他很不慈愛,還常常在王祥父親面前搬弄是非,父親漸漸對兒子也冷淡了。王祥的繼母鍾愛吃鯉魚,王祥不計前嫌,為了能得到鯉魚,赤身卧在冰上,他渾身凍得通紅,仍在冰上禱告求到鯉魚,正在他禱告的時候,右邊的冰突然開裂,王祥喜出望外,突然跳出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他高興極了,就把兩條鯉魚供奉給繼母。他的舉動,在十里八鄉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大家看,王祥不僅僅有一顆純潔的孝心,我覺得他還有寬宏大度的品質,他的繼母居心不良對他心存厭惡,還借著父親百般刁難他,而王祥不管繼母怎樣,總是孝敬她,尊敬她,為了繼母的愛好歷經千辛萬苦。雖然故事的結尾沒有寫到繼母,但我想繼母必須被王祥的孝心感動了。

除了這個故事,二十四孝里還有忠孝雙全的沈雲英、打虎救父的楊香、棄官奉親的潘岳、賣身葬父的董永、都能給咱們帶來感動。

讀完二十四孝,想想咱們此刻的生活,我突然覺得滿足。正因咱們此刻不愁吃,不愁穿,一向在長輩的愛中成長。有什麼事都能夠由家長代勞,咱們有什麼需要他們總是盡量滿足,身體不舒服或受到打擊,前來關聯的也是他們,指導領悟,糾正錯誤的還是他們。長輩給予咱們太多的愛,咱們就應孝順他們,不用像古人那麼極端,泡一杯茶、捶一捶背、洗次腳、或是使成績提高往往就是孝順長輩的最好方法。

讓咱們懷著一顆孝心孝敬長輩吧!

二十四孝故事12

最近,我們學習了《二十四孝故事》,對我們的內心深處有了很大的啟發。孝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它都指引著我們的思想和價值取向,讓我們從中得到學習和思考。

「百事孝為先」的道德思想,始終根值在無數人民的.內心深處。「親嘗湯葯」中漢文帝劉恆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百里負米」中仲由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扼虎救父」中楊香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力氣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等等這些無不體現著他們內心深處的孝感,讓我們從中去學習如何關心、侍奉和感恩父母。

孝的傳遞者源於我們每一個人。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學習了解父母和懂得父母的需要。父母的付出,我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們為了撫養子女而嘔心瀝血,日夜操勞,或許不要求我們給予他們什麼,只是希望我們將來過的比他們好,他們處處為我們著想,時時記得為我們擔擾,唯恐自己做的不周,父母是最關心我們的人。因此在我們沒有能力的時候,我們應懂得為父母分憂,讓他們為我們放心,而在我們有能力給予的時候,我們不能以金錢的多少來衡量我們對他們的愛,他們或許並不在乎這些,他們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他們在一起是他們很快樂的時光。因此,工作在外我們要常回家看看。

孝指引著我們行善。對待每一個人都用善意的眼光,讓我們的周圍充滿溫馨。然而在現代社會中充滿了爾虞我詐,事事都得提防,讓很多人感覺很累,當你給出一個微笑的時候,別人會認為你是假慈善,或認為你不懷好意,有什麼不軌的目的。現在真是應該重新溫習我們古代文化的時候了。

「踐行價值觀,文明我先行」,結合公司實際,做文明人,辦文明事,估一個孝順的好員工,學習如何孝奉父母,學習在我們的生活中善意的對待每一個人,好好做人,努力工作,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懂得和繼續發揚的。

二十四孝故事13

我們中華傳統美德小故事眾多,其中二十四孝中的《打虎救父》就是其中值得我們宣揚的對象。

在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的孝子,14歲的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到田裡收割莊稼。有一天,突然有一隻老虎竄出來把他的父親銜去,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於是全心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逼得老虎終於鬆口逃走。他的父親順利脫離了虎口,保全了性命。

主人公楊香在父親遇到危險之時,不懼危險,爆發出了身上的潛力並治老虎於死地。人的潛能不可低估,愛的力量不可低估。想想我們生活中的父母親,處處保護著我們、愛護著我們,為了我們能有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寧願犧牲自己的一切。當父母們遇到困難或者是老了、生病了、走不動了、行動不方便的時候,難道我們做子女的不應該「孝」字當頭,挺身而出嗎?

二十四孝故事14

孝道,自古以來就是貫穿於國人倫理和美德的精髓。

閑暇的一個人去鄭州城隍廟轉了一圈,這是第三次來。第一次和同事,第二次和我弟。總覺得這個地方,有塵世難得的清凈,總之,我喜愛那裡。如果說前兩次是看熱鬧的話,這一次就應是看到了門道。留心看了正殿兩側的垂直坡面上畫的就是二十四孝彩圖。想起了小時候,父親常常給我講這樣的故事。

常言道,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最近細細品味了儒家的經典著作,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感觸良多。

個中,印象最深的當屬,「戲綵娛親」、扼虎救父、嗜指痛心、鹿乳奉親等等。

戲綵娛親,講的是春秋時楚國的隱士老萊子的故事。楚王曾派使者請他出仕,他卻表示不屑。這人很有意思,已經七十歲了,還說自己不老。對自己的雙親十分孝順。他穿上五彩斑斕的衣服學者嬰兒的樣貌嬉戲哄二老開心。取水上堂的時候,故意假裝跌倒在地,學著嬰兒那樣啼哭,父母看了哈哈大笑。

這天看來,老萊子總是讓人覺得少不了做作之嫌。魯迅先生,對這一點就很是反感。但我覺得,這又有何妨,其初衷是好的,就是一個勁的讓年邁的父母永葆一顆不老的心態。

扼虎救父,是關於晉朝楊香勇敢把父親從虎口中解救的故事。一個年僅16歲的小女孩,隨父親去田間割稻,?然闖出一隻白額虎,把楊父叼在口中。幼沖的小楊香,情急之下,完全忽視了自己與老虎力量的懸殊,竟然用小手卡主老虎的咽喉,直至老虎癱軟在地,父親得救。雖然擺布不了誇張的色彩,小小的一個女孩子力氣能有多大,但是我們不得不由衷贊賞這樣一個勇敢和孝順的女孩。

曾參,孔夫子的得意門生。嗜指痛心就是講的他的事跡。說他少時家窮,常去山中砍柴。一日,賓客來訪,曾母不知所錯,急的狠咬自己的手指。曾參猛的覺得心口疼痛,就迅速趕回家中,跪問其母,母親說,我咬指嗜期望你回來。是啊,這充分顯示了母子倆具有極強的感知力。

關於鹿乳奉親,講的是春秋時郯子身披鹿皮去去山中,混入鹿群中取鹿乳侍奉雙親的故事。我看著不覺得不佩服他,有點滑稽,十分敬佩。為什麼呢,你看,如果他了解鹿群的生活習性又怎樣會混入鹿群呢。體現了他能和自然很好的融為一體。

當然二十四孝,遠不止上方我所提到的這些。每一個,看後都會有莫名的感動。敢問,看了這樣,你覺得你對自己的父母親做的夠嗎,不說想這些人一樣。起碼,你不讓父母擔心,常常給予必要地問候了嗎?都捫心自問一下吧!

做一個孝順的人,正因你也會有老去的一天。常懷感恩之心,不讓二老再為我們把心操碎。

二十四孝故事15

《二十四孝》這本書里的二十四個故事,每個都很精彩,每個都很感人。

像第十七個故事——《哭竹生筍》這個故事,它主要是講了晉朝的孟宗,年少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將他撫養成人。在母親的督促下,他終於有個成就。孟宗十分孝順。有一年,母親突然病倒了,難以咽下飯菜,只是很想喝竹筍煮的羹湯之類的東西。可當時是冬天,哪兒有新鮮的竹筍呢?孟宗跑到竹林里找啊找,可是找不著,他急得扶著竹子大哭。這時,奇跡發生了,他淚水飛灑處,都長出了新鮮的竹筍。孟宗很高興,挖了幾棵捧回家,精心做成羹湯,母親喝了湯,病也治癒了。

說是竹筍羹湯把孟母的病治好的,倒不如說是孟宗的孝心把孟母的病治好的。孟宗能力有限,自然會在如此矛盾的情況下手足無措。

但孝心還是感動了天地,使冬天長仙筍。無論這是真的故事還是神話,孟宗的孝心十分難得呀!

總之,《二十四孝》這本書幾乎每個故事都這么引人入勝,令人嘆為觀止。

⑺ "孝心少年」主要事跡簡介。。。

邵帥,生於1997年,江蘇徐州市人。2010年2月,邵帥為了照顧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母親,在當地教育局辦了休學,和姥姥一起來到北京,並決定為母親捐獻骨髓。

江蘇感動十大人物、北京市道德模範少年2013最美孝心少年。

參考資料

一歲時父母離異,5歲時母親離開他進京創業,12歲,他本應在學校度過無憂無慮的美好時光,但是他卻要背負起更多的責任,因為他的母親邵丹身患白血病。為了進京照看母親,邵帥選擇了休學,並決定為母親捐獻骨髓並照顧母親。

與同齡的孩子比,邵帥沒有單親家庭孩子常有的孤僻、任性等性格弱點,相反,他懂事、獨立、性格開朗、樂於助人、品學兼優,他用一個12歲孩子稚嫩的肩膀撐起了一個家庭的天空,被媒體稱為演繹了現代版孝子傳奇。

邵帥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多次榮獲校級優秀少先隊員光榮稱號,六年級被評為「優秀小學畢業生」。他天資聰明,興趣廣泛,尤其喜歡畫畫。他從5歲開始學畫畫,7歲學書法,2006年、2007年、2008年先後獲得加拿大和平杯、中華神龍杯、奧運書畫比賽等大獎。

2009年「六一」前夕,全校師生在礦大科學館舉行「六一」兒童節慶祝活動,並舉辦了學生書法、繪畫作品展,同時展出的還有「邵帥作品書畫文聯展」,邵帥的42篇作文、128幅繪畫作品和30多幅書法作品成為那天一道亮麗的風景,受到師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邵帥不但學習勤奮、興趣廣泛,而且非常關心班集體。每學期開學的前一天,他就和他的姥姥早早地來到學校,把教室的玻璃、電風扇擦得一塵不染,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地拖得乾乾凈凈。用邵帥的話說:「明天同學們坐在這整潔的教室里上課,心裡真高興!」

同學們稱他為小畫家、小書法家,並選他當班級的宣傳委員。班級每出一期黑板報,他都要先查閱資料,精心設計,然後利用課余時間與同學一起辦黑板報。他們辦的黑板報版面新穎,內容豐富,多次被評為校級優秀板報,為班級爭得了榮譽。

邵帥心裡總裝著同學,能與同學和睦相處。從2年級開始,每到新年,他都要給全班每一位同學和老師送一張賀卡,並寫上祝福的話,直到現在有的同學還珍藏著他的賀卡。

邵帥不但在學校表現出色,在家裡也是一個非常孝順、善解人意的孩子。他一歲多時,父母離異,5歲多時媽媽到北京打工。

他一直和年老體弱的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有一次,邵帥的姥爺因腦血栓住院一個多月,他放學後經常和姥姥一起坐公交車,給姥爺去送飯,到很晚才回家吃晚飯,接著再寫作業。有時姥姥心臟病犯了,他便給姥姥撫背揉肩、端飯倒水,為減輕姥姥的病痛,他常常講一些笑話,逗姥姥開心。

就是這樣特殊的家庭結構,使他過早地懂事了,人世間的真情都在他的一舉一動中流露出來。這樣的家庭生活,使得他比同齡的孩子成熟了許多。

2009年6月,北京一家權威醫院診斷出邵帥的媽媽得了白血病。這時邵帥臨近小學畢業,學習任務較重,再加上他思念媽媽,痛苦的心情可想而知。到了8月底,他說服姥爺和姥姥,毅然決定休學,去北京照顧媽媽。

到了北京,邵帥給媽媽端屎倒尿,事無巨細地照顧媽媽,他還毫不猶豫地向大夫請求給媽媽捐獻自己的骨髓。配型結果出來了,聽說自己可以捐髓救母,他興奮地對母親說:「媽媽,你不用擔心,我可以救你了。」

而面對媒體記者的提問,邵帥的解釋很簡單:「我愛媽媽,我的生命是媽媽給的,沒有媽媽哪有我?哪個孩子碰到這事會不救媽啊?」

大年二十九那天,當普天同慶迎接新年之際,邵帥和他媽媽正經受著生命的考驗。上午9點,護士用輪椅把邵丹推到移植病房,邵帥一直跟在身邊,到了更衣室必須換衣服。在邵帥的幫助下,邵丹換好了衣服,護士們都在誇邵帥懂事孝順。

此時的邵丹不敢看兒子的眼睛,因為她知道兒子心裡一定是充滿了擔心和惶恐,因為從她住院起,兒子就一直陪在她身邊,從來沒有分開過。兒子曾經對她說過,他一看不見媽媽心裡就發毛,可這次進艙最少也得一個月,對她們娘倆來說是一場煎熬。

當邵丹最後回頭看了兒子一眼,說「兒子,你回去吧」,邵帥已經是淚流滿面。這時,邵帥突然伸出拳頭舉起來對媽媽說:「媽媽,你一定要挺住!」

手術後,邵帥沒有因為捐了自己的骨髓而安心在家休養。他從捐完骨髓出院的第二天起,就承擔了照顧媽媽的重任。他每天起早貪黑,給媽媽做飯,還要乘坐12多站公交車往返醫院和住所給媽媽送飯。

這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每天這樣不停地忙碌,也會精疲力竭,更何況是一個12歲的孩子。為此,邵帥媽媽的心裡非常愧疚:為了自己,孩子的學業都耽誤了,因此她經常偷偷地流淚。

邵帥知道後安慰媽媽說:「學可以晚上一年,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媽媽只有一個,我每天守在媽媽的身邊,心裡才踏實。」

手術後的視頻是母子倆最盼望的時刻,牆角的那把折疊椅幾乎成了他的專座。邵丹說,每當她看到兒子瘦弱的身影消失在走廊盡頭,她的眼淚都會奪眶而出,因為是自己讓他過早地體會到生活的艱辛。

每次邵帥回到住處的時候,已是晚上10點。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媽媽打電話,囑咐她早點睡覺,這樣細胞才能快點生長。

為了給邵丹看病,家裡的積蓄已全部花完,邵帥的姥姥和姥爺四處借錢,欠下了許多債務。懂事的小邵帥,為了給家裡省錢,連一瓶礦泉水都捨不得買,每天都是以涼皮充飢。有的時候,甚至瞞著姥姥不吃早飯,省下錢來給媽媽治病。

盡管他自己不吃早飯,但邵帥卻從未忘記給媽媽做飯。為了能做上可口的飯菜,他買來菜譜,照著上面的文字說明去學。邵丹知道兒子從小喜歡宮保雞丁,勸他買些來吃,但是邵帥卻說:「媽媽,宮保雞丁太貴了,12塊錢一份,夠我吃3天的涼皮了。還是省點錢給您看病吧!」

邵帥的姥姥最了解外孫的感受,她說:「邵丹在住院期間病情反復惡化,醫生3次下病危通知單,每一次無疑對邵帥都是強烈的刺激。一次次的驚嚇,使邵帥非常地悲傷。可他心中有一個信念——只要有萬分之一的希望,就要救媽媽……」

「帥十二,獻骨髓,此大孝,無人及,」這是網友對邵帥的評價。的確,他的孝心贏得了大愛,社會上許多熱心人士都相繼為邵帥的母親捐款。

中央電視台及各省市多家電視台、全國各大報紙及地方報紙、全國各大網站都分別專題報道了邵帥的事跡;中國礦業大學附屬中小學、中國礦業大學及全國很多地方學校都掀起了向邵帥學習的熱潮。

邵帥捐髓救母成了撥動現代社會人們心弦的一曲動人歌謠。2010年6月,邵帥作為徐州市唯一代表出席了全國第六次少代會,並受到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中央電視台「六一」晚會,為邵帥做了主題故事《邵帥愛心救母的故事》;中央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的《新聞聯播》對邵帥的事跡進行了報道;CCTV-12頻道《道德觀察》欄目做了專題片;徐州電視台專門為邵帥拍攝了電視短劇《生死母子情》。

他還先後榮獲中國十大孝子、中國孝老愛親好人、江蘇省十大教育人物、江蘇省孝老愛親道德模範、江蘇省美德少年十大標兵等稱號。面對這些,邵帥說,長大以後要做一名志願者,去幫助別人。假如將來自己真的考上了美術學院,成了一名畫家,首先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回報社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邵帥 (救母少年)

閱讀全文

與孝敬好兒子事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家手機廣告少 瀏覽:289
老人生病了回不去打電話如何問候 瀏覽:895
徐州退休人員醫保幾號進入個人賬戶 瀏覽:525
企業可以不給員工辦理退休嗎 瀏覽:997
老人家學習 瀏覽:102
重陽節舉辦活動信息 瀏覽:499
補交養老金利息怎麼算 瀏覽:24
善耆家園養老院 瀏覽:633
80老人插管後還能活多久 瀏覽:664
老年人可以吃方便麵 瀏覽:185
浙江事業中級職稱退休金 瀏覽:636
幫父母做什麼最幸福 瀏覽:748
社保注銷養老裡面的錢怎麼辦 瀏覽:359
60歲退休文檔 瀏覽:532
超市重陽節促銷方案 瀏覽:540
養生壺內膽有哪些材質 瀏覽:406
養老保險每年交200月退休領多少 瀏覽:560
50歲男人補鋅硒 瀏覽:914
帶貓去體檢扭著腳怎麼辦 瀏覽:988
養老院的床怎麼裝 瀏覽: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