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文言文關於孝順

文言文關於孝順

發布時間:2024-04-23 05:23:52

㈠ 搜幾個關於孝的文言文

《二十四孝》講的都是孝道的故事,你選擇吧,有的是糟粕。例如郭巨埋兒,這樣的不可信,也不能行教育之用。 一、孝感動天虞舜 虞舜。瞽搜之子。性至孝。父頑母囂。弟象傲。舜耕於歷山。有象為之耕。有鳥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堯聞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讓焉。系詩頌之。 詩曰對對耕春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帝位。孝感動天下。 二、親嘗湯葯西漢文帝劉恆 西漢文帝。名恆。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後。帝奉養無擔母嘗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葯非親嘗弗進。仁孝聞於天下。系詩頌之。 詩曰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後三載玻湯葯必先嘗。 三、嚙指心痛周朝曾參 周。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參曾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參不還。乃嚙其指。參忽心痛。負薪以歸。跪問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嚙指以悟汝耳。後人系詩頌之。 詩曰母指方纏嚙。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四、單衣順母周朝閔子騫 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父娶後母。生二子。衣以棉絮。閔損。衣以蘆花。一日。父令損御車。體寒失鞭。父察知其故。欲出後母。損曰。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後母聞之。卒悔改。系詩頌之。 詩曰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五、負米養親周朝子路 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嘗食黍薯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褥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黍薯之食。為親負百里之外。不可得也。有詩為頌。 詩曰負米供甘旨。寧辭百里遙。身榮親已沒。猶念舊劬勞。 六、賣身葬父漢朝董永 漢董永家貧。父死。賣身貸錢而葬。及去償工。途遇一婦。求為永妻。俱至主家。主令織布三百疋。始得歸。婦織一月而成。歸至槐陰會所。遂辭永而去。有詩為頌。 詩曰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織布償債主。孝感動蒼穹。 七、鹿乳奉親周朝郯子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雙目。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親。獵者見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乃免。有詩為頌。 詩曰親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八、行佣供母後漢江革 後漢江革。少失父。獨與母居。遭亂。負母逃難。數遇賊。或欲劫之去。革輒泣告有母在。賊不忍殺。轉客下邳。貧窮裸跣。行佣以供母。母使身之物。莫不畢給。有詩為頌。 詩曰負母逃危難。窮途賊犯頻。告知方獲免。佣力以供親。 九、懷橘遺親後漢陸績 後漢陸績。字公紀。年六歲。至九江見袁術。術出橘待之。績懷橘二枚。及跪拜辭墮地。術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答曰。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術大奇之。有詩為頌。 詩曰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袖中懷橘實。遺母報深慈。 十、乳姑不怠唐朝唐夫人 唐。崔南山曾祖母長孫夫人。年高無齒。祖母唐夫人。每日櫛洗升堂。乳其姑。奶不粒食。數年而康。一日玻長幼咸集。乃宣言曰。無以報新婦恩。願子孫婦。如婦之孝敬足矣。有詩為頌。 詩曰孝敬崔家婦。乳姑晨盥梳。此恩無以報。願得子孫如。 十一、恣蚊飽血晉朝吳猛 晉。吳猛。年八歲。事親至孝。家貧。榻無帷帳。每夏夜。蚊多潛膚。恣取膏。雖多不驅之。恐其去以而噬親也。愛親之心至矣。有詩為頌。 詩曰夏夜無帷帳。蚊多不敢揮。恣取膏血飽。免使入親幃。 十二、卧冰求鯉晉朝王祥 晉。王祥母喪。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欲食鮮魚。時天寒地凍。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有詩為頌。 詩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上水。留得卧冰模。 十三、為母埋兒漢朝郭巨 漢。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得黃金一釜。上雲官不得齲民不得奪。有詩為頌。 詩曰郭巨思供親。埋兒為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 十四、搤虎救父晉朝楊香 晉。楊香年十四。常隨父豐往田間獲粟。父為虎曳去。時楊香手無寸鐵。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踴躍向前。 搤持虎頸。虎亦靡然而逝。父方得免於害。有詩為頌。 詩曰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父子俱無恙。脫身饞口中。 十五、棄官尋母宋朝朱壽昌 宋。朱壽昌七歲。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復出嫁。母子不相見者五十年。神宗朝棄官入秦。與家人訣。謂不尋見母。誓不復還。後行次同州得之。時母年已七十有餘。有詩為頌。 詩曰七歲離生母。參商五十年。一朝相見後。喜氣動皇天。 十六、嘗糞憂心南齊庚黔婁 南齊。庚黔婁為孱陵令。到縣未旬日。忽心驚流汗。及棄官歸。時父疾始二日。醫曰。欲知愈劇。但嘗糞。 苦則佳。黔婁嘗之。甜。心甚憂之。至夕。稽顙北辰。求以身代父死。有詩為頌。 詩曰到縣未旬日。樁庭遘疾深。願將身代死。北望起憂心。 十七、戲綵娛親周朝老萊子 周。老萊子至性孝。奉養二親。備極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稱老。常著五彩斑斕之衣。為嬰兒戲於親側。又常取水上堂。詐跌卧地。作嬰兒啼以娛親。有詩為頌。 詩曰戲舞學驕痴。春風動綵衣。雙親開口笑。喜氣滿庭幃。 十八、拾桑供母漢朝蔡順 漢。蔡順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亂。歲荒不給拾桑。以異器盛之。赤眉賊見而問之。順曰。黑者奉母。赤者食。賊憫其孝。以白米三斗。牛蹄一隻與之。有詩為頌。 詩曰黑桑奉萱幃。飢啼淚滿衣。赤眉知孝意。牛米贈君歸。 十九、扇枕溫衾漢朝黃香 漢。黃香。年九歲。失母。思慕惟切。鄉人稱其孝。香躬執勤苦。一意事父。夏天暑熱。為扇涼其枕席。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褥。太守劉護表而異之。有詩為頌。 詩曰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職。千古一黃香。 二十、湧泉躍鯉漢朝姜詩 漢。姜詩。事母至孝。妻龐氏。奉姑。尤謹。母性好飲江水。妻出汲而奉母。又嗜魚膾。夫婦常作之。召鄰。母。供食之。後舍側忽有湧泉。味如江水。日躍雙鯉。詩時取以供母。有詩為頌。 詩曰舍側甘泉出。朝朝雙鯉魚。子能恆孝母。婦亦孝其姑。 二十一、聞雷泣墓三國(魏)王裒 魏。王裒事母至孝。母存日。性畏雷。既卒。殯葬於山林。每遇風雨。聞阿香。響震之聲。即奔墓所跪拜。 泣告曰。裒在此。母親勿懼。有詩為頌。 詩曰慈母怕聞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二十二、刻木事親漢朝丁蘭 漢。丁蘭幼喪父母。未得奉養。而思念劬勞之恩。刻木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針戲刺其指。則出血。木像見蘭。又眼中垂淚。蘭問得其情。將妻出棄之。有詩為頌。 詩曰刻木為父母。形容如在時。寄言諸子侄。各要孝親幃。 二十三、哭竹生筍三國孟宗 三國。孟宗。字恭武。少孤。母老病篤。多月思筍煮羹食。宗無計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須臾地裂。出筍數莖。歸持。作羹奉母。食畢疾愈。有詩為頌。 詩曰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 二十四、滌親溺器宋朝黃庭堅 宋。黃庭堅。號山谷。元佑中為太史。性至孝。身體貴顯。奉母盡誠。每夕親自為洗滌溺器。未曾有一刻不供人子之職。有詩為頌。 詩曰貴顯聞天下。平生事孝親。不辭常滌溺。焉用婢生嗔。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12068228.html

孝順的文言文

1. 關於孝敬的古文 古句 名言 名句 警句 文章 等

您好!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脊伏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並沖子。

——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

——《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

——《孝經·聖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

——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

——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

——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老舍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

——費孝通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法)雨果絕野殲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

——(法)拉法格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

——(英)培根 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高爾基 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

——(法)司湯達 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

——(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薩克雷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

——(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美)馬克·吐溫 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

——(前蘇聯) 馬雅可夫斯基 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英國)莎士比亞 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

——鮑蒙特和弗萊徹 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

——(美國)羅素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家庭的基礎無疑是父母對其新生兒女具有特殊的情感。

——羅素 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聖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所羅門 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

——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亞 黃昏,你把清晨驅散的一切收集回來;羊群歸棚,孩子回到母親身。

2. 孝的文言文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 *** 亞 關於孝到的文言文【篇一:關於孝到的文言文】《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詩選》,是元代郭居敬編錄,一說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種說法是郭居業撰。

由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於後來的印本大都配以圖畫,故又稱《二十四孝圖》。

為中國古代宣揚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讀物。《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於西漢經學家劉向編輯的《孝子傳》,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等書籍。

孝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倫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序而詩之,用訓童蒙,成為宣傳孝道的通俗讀物。以後,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圖詩》、《女二十四孝圖》等,流傳甚廣。

在傳統的木雕、磚雕和刺綉上,常見這類題制的圖案。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個故事,不同說法通常僅僅是不同順序的排列:孝感動天、戲綵娛親、鹿乳奉親、百里負米、嚙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嘗湯葯、拾葚異器、埋兒奉母、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湧泉躍鯉、懷橘遺親、扇枕溫衾、行佣供母、聞雷泣墓、哭竹生筍、卧冰求鯉、扼虎救父、恣蚊飽血、嘗糞憂心、乳姑不怠、滌親溺器、棄官尋母。

一.孝感動天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

父頑,母囂,弟象傲。舜耕於歷山,有象為之耕,鳥為之耘。

其孝感如此。帝堯聞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讓焉。

隊隊春耕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寶位,孝感動天心。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

3. 搜幾個關於孝的文言文

東漢陸績,字公紀。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

卧冰求鯉

原文

晉王祥,字休徵。早喪母,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嘗欲食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

譯文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繼母朱氏時常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於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4. 世說新語中孝順的文言文

德行第一之四十五、純孝之報(原文)吳郡陳遺,家至孝,母好食鐺底焦飯,遺作郡主簿,恆裝一囊,每煮食,輒貯錄焦飯,歸以遺母。

後值孫恩賊出吳郡,袁府郡即日便征。遺已聚斂得數斗焦飯,未展歸家,遂帶以從軍。

戰於滬瀆,敗。軍人潰散,逃走山澤,皆多飢死,遺獨以焦飯得活。

時人以為純孝之報也。(譯)吳郡的陳遺,在家裡十分孝順父母,他媽媽喜歡吃鍋巴,陳遺在任吳郡主薄的時候,總是帶著一個袋子,每次煮飯,就把鍋巴收集在口袋裡,回家時送給母親。

後來遇上孫恩攻打吳郡,袁山松當日帶兵出征,此時陳遺已經收集了好幾斗鍋巴,來不及回家,就帶上隨軍出發了。滬瀆一仗,官軍大敗逃潰,跑到了山裡,很多人都餓死了,惟獨陳遺因為有鍋巴得以活了下來。

人們認為這是他篤行孝道的報答。德行第一之四十六、安國涕淚(原文)孔僕射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

烈宗山陵,孔時為太常,形素羸瘦,著重服,竟日涕泗流漣,見者以為真孝子。(譯)孔安國作孝武帝的侍中時,很受器重。

孝武帝去世時,孔安國是太常卿,他身體一向瘦弱,穿著大孝的衣服,整日淚流不斷,看見他的人都覺得他是個真孝子。德行第一之四十七、二吳之哭(原文)吳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陽郡後,遭母童夫人艱,朝夕哭臨。

及思至,賓客吊省,號踴哀絕,路人為之落淚。韓康伯時為丹陽尹,母殷在郡,每聞二吳之哭,輒為凄惻,語康伯曰:「汝若為選官,當好料理此人。」

康伯亦甚相知。韓後果為吏部尚書。

大吳不免哀制,小吳遂大貴達。(譯)吳坦之、吳隱之兄弟住在丹陽郡公署的後面時,他們的母親童夫人去世了。

兄弟二人朝夕到母親的靈前跪拜,一念及母親,或者賓客弔唁時,二人便捶胸頓足,號啕大哭,悲痛欲絕,路人都為之落淚。韓伯當時是丹陽尹,他母親也住在郡署裡面,每次聽到吳家兄弟二人的哭聲,就心裡感傷,對韓伯說:「你以後如果作了選拔人才的官,一定要好好照顧這兩個人。」

韓伯也很欣賞二人。後來韓伯果然作了吏部尚書,此時大哥吳坦之已因悲傷過度身亡,小弟吳隱之因此而富貴顯達了。

㈢ 關於孝敬的古文 古句 名言 名句 警句 文章 等

1、《勸報親恩篇》——清代佚名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譯文: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

2、《遊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3、《慈烏夜啼》——唐代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譯文:慈烏失去了它的母親,哀傷的一直啞啞啼哭。早晚守著舊樹林,整年都不肯飛離。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聽到的人也忍不住淚濕衣襟。

慈烏的啼哭聲彷彿在哀訴著自己未能及時盡到反哺孝養之心。其他各種鳥類難道沒有母親,為什麼只有慈烏你特別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4、《別老母》——清代黃景仁

原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

把帳幕撩起來,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要向年邁的母親道別,看到她白發蒼蒼禁不住流幹了

了眼淚。在這風雪之夜都不能孝敬與母親團聚,從而開了這凄慘的分離的柴門遠去,養子又

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5、《憶母》——清代倪瑞璿

原文:

河廣難航莫我過,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時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

譯文:

河道很寬,但船難以航行,並不是我的過錯啊,不知道您最近過的如何,是否平安。

㈣ 關於慈孝的古文,最好的文言文的

《二十四孝》講的都是孝道的故事,你選擇吧,有的是糟粕。例如郭巨埋兒,這樣的不可信,也不能行教育之用。

一、孝感動天虞舜
虞舜。瞽搜之子。性至孝。父頑母囂。弟象傲。舜耕於歷山。有象為之耕。有鳥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堯聞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讓焉。系詩頌之。
詩曰對對耕春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帝位。孝感動天下。
二、親嘗湯葯西漢文帝劉恆
西漢文帝。名恆。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後。帝奉養無擔母嘗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葯非親嘗弗進。仁孝聞於天下。系詩頌之。
詩曰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後三載玻湯葯必先嘗。
三、嚙指心痛周朝曾參
周。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參曾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參不還。乃嚙其指。參忽心痛。負薪以歸。跪問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嚙指以悟汝耳。後人系詩頌之。
詩曰母指方纏嚙。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四、單衣順母周朝閔子騫
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父娶後母。生二子。衣以棉絮。閔損。衣以蘆花。一日。父令損御車。體寒失鞭。父察知其故。欲出後母。損曰。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後母聞之。卒悔改。系詩頌之。
詩曰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五、負米養親周朝子路
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嘗食黍薯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褥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黍薯之食。為親負百里之外。不可得也。有詩為頌。
詩曰負米供甘旨。寧辭百里遙。身榮親已沒。猶念舊劬勞。
六、賣身葬父漢朝董永
漢董永家貧。父死。賣身貸錢而葬。及去償工。途遇一婦。求為永妻。俱至主家。主令織布三百疋。始得歸。婦織一月而成。歸至槐陰會所。遂辭永而去。有詩為頌。
詩曰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織布償債主。孝感動蒼穹。
七、鹿乳奉親周朝郯子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雙目。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親。獵者見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乃免。有詩為頌。
詩曰親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八、行佣供母後漢江革
後漢江革。少失父。獨與母居。遭亂。負母逃難。數遇賊。或欲劫之去。革輒泣告有母在。賊不忍殺。轉客下邳。貧窮裸跣。行佣以供母。母使身之物。莫不畢給。有詩為頌。
詩曰負母逃危難。窮途賊犯頻。告知方獲免。佣力以供親。
九、懷橘遺親後漢陸績
後漢陸績。字公紀。年六歲。至九江見袁術。術出橘待之。績懷橘二枚。及跪拜辭墮地。術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答曰。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術大奇之。有詩為頌。
詩曰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袖中懷橘實。遺母報深慈。
十、乳姑不怠唐朝唐夫人
唐。崔南山曾祖母長孫夫人。年高無齒。祖母唐夫人。每日櫛洗升堂。乳其姑。奶不粒食。數年而康。一日玻長幼咸集。乃宣言曰。無以報新婦恩。願子孫婦。如婦之孝敬足矣。有詩為頌。
詩曰孝敬崔家婦。乳姑晨盥梳。此恩無以報。願得子孫如。
十一、恣蚊飽血晉朝吳猛
晉。吳猛。年八歲。事親至孝。家貧。榻無帷帳。每夏夜。蚊多潛膚。恣取膏。雖多不驅之。恐其去以而噬親也。愛親之心至矣。有詩為頌。
詩曰夏夜無帷帳。蚊多不敢揮。恣取膏血飽。免使入親幃。
十二、卧冰求鯉晉朝王祥
晉。王祥母喪。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欲食鮮魚。時天寒地凍。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有詩為頌。
詩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上水。留得卧冰模。
十三、為母埋兒漢朝郭巨
漢。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得黃金一釜。上雲官不得齲民不得奪。有詩為頌。
詩曰郭巨思供親。埋兒為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
十四、搤虎救父晉朝楊香
晉。楊香年十四。常隨父豐往田間獲粟。父為虎曳去。時楊香手無寸鐵。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踴躍向前。
搤持虎頸。虎亦靡然而逝。父方得免於害。有詩為頌。
詩曰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父子俱無恙。脫身饞口中。
十五、棄官尋母宋朝朱壽昌
宋。朱壽昌七歲。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復出嫁。母子不相見者五十年。神宗朝棄官入秦。與家人訣。謂不尋見母。誓不復還。後行次同州得之。時母年已七十有餘。有詩為頌。
詩曰七歲離生母。參商五十年。一朝相見後。喜氣動皇天。
十六、嘗糞憂心南齊庚黔婁
南齊。庚黔婁為孱陵令。到縣未旬日。忽心驚流汗。及棄官歸。時父疾始二日。醫曰。欲知愈劇。但嘗糞。
苦則佳。黔婁嘗之。甜。心甚憂之。至夕。稽顙北辰。求以身代父死。有詩為頌。
詩曰到縣未旬日。樁庭遘疾深。願將身代死。北望起憂心。
十七、戲綵娛親周朝老萊子
周。老萊子至性孝。奉養二親。備極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稱老。常著五彩斑斕之衣。為嬰兒戲於親側。又常取水上堂。詐跌卧地。作嬰兒啼以娛親。有詩為頌。
詩曰戲舞學驕痴。春風動綵衣。雙親開口笑。喜氣滿庭幃。
十八、拾桑供母漢朝蔡順
漢。蔡順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亂。歲荒不給拾桑。以異器盛之。赤眉賊見而問之。順曰。黑者奉母。赤者食。賊憫其孝。以白米三斗。牛蹄一隻與之。有詩為頌。
詩曰黑桑奉萱幃。飢啼淚滿衣。赤眉知孝意。牛米贈君歸。
十九、扇枕溫衾漢朝黃香
漢。黃香。年九歲。失母。思慕惟切。鄉人稱其孝。香躬執勤苦。一意事父。夏天暑熱。為扇涼其枕席。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褥。太守劉護表而異之。有詩為頌。
詩曰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職。千古一黃香。
二十、湧泉躍鯉漢朝姜詩
漢。姜詩。事母至孝。妻龐氏。奉姑。尤謹。母性好飲江水。妻出汲而奉母。又嗜魚膾。夫婦常作之。召鄰。母。供食之。後舍側忽有湧泉。味如江水。日躍雙鯉。詩時取以供母。有詩為頌。
詩曰舍側甘泉出。朝朝雙鯉魚。子能恆孝母。婦亦孝其姑。
二十一、聞雷泣墓三國(魏)王裒
魏。王裒事母至孝。母存日。性畏雷。既卒。殯葬於山林。每遇風雨。聞阿香。響震之聲。即奔墓所跪拜。
泣告曰。裒在此。母親勿懼。有詩為頌。
詩曰慈母怕聞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二十二、刻木事親漢朝丁蘭
漢。丁蘭幼喪父母。未得奉養。而思念劬勞之恩。刻木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針戲刺其指。則出血。木像見蘭。又眼中垂淚。蘭問得其情。將妻出棄之。有詩為頌。
詩曰刻木為父母。形容如在時。寄言諸子侄。各要孝親幃。
二十三、哭竹生筍三國孟宗
三國。孟宗。字恭武。少孤。母老病篤。多月思筍煮羹食。宗無計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須臾地裂。出筍數莖。歸持。作羹奉母。食畢疾愈。有詩為頌。
詩曰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
二十四、滌親溺器宋朝黃庭堅
宋。黃庭堅。號山谷。元佑中為太史。性至孝。身體貴顯。奉母盡誠。每夕親自為洗滌溺器。未曾有一刻不供人子之職。有詩為頌。
詩曰貴顯聞天下。平生事孝親。不辭常滌溺。焉用婢生嗔。

㈤ 與尊敬老人有關的文言文

1. 關於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詩歌或文言文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5、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尊老愛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1、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2. 有關尊敬老人的詩句

【名言警句】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2、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1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15、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16、子孝父心寬。

(陳元靚) 17、老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康德) 18、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孟郊) 19、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義大利諺語) 20、我望著搖籃,我的兒子在成長,我沒有休息的權利!(何塞·馬蒂) 21、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

(司湯達) 22、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戴維·德克爾) 23、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

(俗語) 24、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蘇霍姆林斯基) 25、與其批評孩子,不如做個榜樣。

(茹貝爾) 26、必須拿出父母全部的愛、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養出偉大的人來。(馬卡連柯) 27、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

(馬卡連柯) 28、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俗語) 29、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時也沒有人來扶助。

(印度諺語) 30、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後代相類似。(馬卡連柯) 31、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魯迅) 32、莫把心愛的兒子留在你身邊,放他出外鍛煉才會名滿天下。(泰國諺語) 33、為了孩子,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

(馬克思) 34、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 35、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康熙)。

3. 有關尊重的古文

《師說》--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焉。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之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吾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子、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可以)依靠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從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就)最終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早於我,我(應該)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生在我後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於我,我(也應該)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沒有疑惑難啊!古代的聖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跟從老師而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低於聖人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能)成為愚人,大概都出於這(原因)吧?(人們)愛他們的孩子,(就)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於他自己呢,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塗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他們(讀)書,(幫助他們)學習斷句的,不是我所說的(能)傳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疑難問題的。(一方面)不通曉句讀,(另一方面)不能解決疑惑,有的(句讀)向老師學習,有的(疑惑)卻不向老師學習;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放棄(不學),我沒看出那種人是明智的。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類人,(聽到)稱「老師」稱「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譏笑人家。問他們(為什麼譏笑),就說:「他和他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覺得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了。」唉!(古代那種)跟從老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從這些話里就)可以明白了。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君子們不屑一提,現在他們的見識竟反而趕不上(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他們的賢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聽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學問技藝各有專長,如此罷了。

4. 尊重相關的文言文詩句

陽子之宋,宿於逆旅。

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惡,惡者貴而美者賤。陽子問其故,逆旅小子對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

陽子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 陽子(楊朱)到宋國去,住宿在客棧里。客棧的主人有兩個姨太太,其中的一個很美麗,其中的一個很醜陋。

丑的受寵,美的反倒不受寵。 陽子問為什麼這樣,客棧的主人回答說:「那個美的覺得她自己很美,可是我並不感到她美;那個丑的覺得她自己很醜,可是我並不感到她丑。」

陽子說:「徒弟們記住這句話,品行賢良的人一旦改掉了自以為賢明的行為,到哪裡不受人尊重呢?。

5. 有關尊敬老人的文章

尊敬老人 每個人都會變老,但是尊敬老人卻是每個人的本分。

比如,我們上公共汽車時,碰到老人就會把自己的座位讓給他們。有時候,突然下起大雨,我們看見馬路上有走路不方便的老人,我們就會扶他們過馬路。

還有沒有兒女的老人,如果她是你的鄰居,我們有空時就會過去看望她,跟她聊聊天,幫她做做家務,讓她的生活地開心一點,把所有的煩惱都忘掉。 我和爸爸媽媽出來在外已經好幾年了,奶奶一個人待在家裡。

我們每隔兩三天就會打電話去,問問她身體怎麼樣,天氣冷了叫她多穿點衣服,不要著涼。每過一個月我們就會去看望她一次。

暑假到了,我就盡快回到老家和奶奶一起過,這時奶奶會非常高興。畢竟奶奶已經八十多歲了,她多麼希望兒女在自己身邊。

我真心希望每個老人快快樂樂地度過每個晚年。

6. 跟尊重有關的古詩詞

名言就有: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老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康德)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

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義大利諺語)

我望著搖籃,我的兒子在成長,我沒有休息的權利!(何塞·馬蒂)

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司湯達)

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戴維·德克爾)

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俗語)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蘇霍姆林斯基)

與其批評孩子,不如做個榜樣。(茹貝爾)

必須拿出父母全部的愛、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養出偉大的人來。(馬卡連柯)

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馬卡連柯)

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俗語)

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時也沒有人來扶助。(印度諺語)

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後代相類似。(馬卡連柯)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魯迅)

莫把心愛的兒子留在你身邊,放他出外鍛煉才會名滿天下。(泰國諺語)

為了孩子,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馬克思)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

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康熙)人,更相為命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

追問

就要詩句,尊重普通人的

追答

張野 鵲橋仙 壽王趙公時八十

鸞台鍾呂,瀛州房杜。

榮貴康寧天付。

三公勛業四朝臣,不勝似,*溪漁父。

朝廷【尊敬】,君王知遇。

香滿春風玉樹。

十分壽比老彭年,恰喜慶

陳櫟 西江月 代畢仲永作,迓汪梅庵御史

御史乘*剛直,廡車攬轡澄清。

先聲應播五羊城。

一道凜然【尊敬】。

庵外疏花破玉,枝頭佳實調羹。

催歸不入秉鈞衡。

豈但動公詩興。

黃人傑 鷓鴣天

挺挺君家有祖風。

任餘慶尚無窮。

釣鰲莫問當年事,汗馬須收第一功。

何日是,夢維熊。

麥光搖翠浪花紅。

一【尊敬】為祈難老,要作人間矍鑠翁。

趙長卿 浣溪沙

密葉陰陰翠幄深。

梅黃弄雨正頻頻。

榴花照眼一枝新。

緱嶺有人今毓粹,飛鳧不日簉嚴宸。

一【尊敬】壽太夫人。

蔡其矯 傷

它來時有如滾滾的烏雲,

鋪天蓋地,氣勢兇猛,

一霎時把光明都吞沒了,

還帶來嚇人的閃電和雷嗚。

於是,臨到一場傾盆大雨,

好像白帳子籠罩四境,

高山大河全消失了,

只見草木倒伏,路面沸騰。

但是它終於被自己帶來的風吹掉,

轉眼之間它已無蹤無影,

天空顯得比以前更加蔚藍,

大氣有如透明發亮的水晶。

它不但不能壓碎我的心,

反而洗亮了我的眼睛,

它沒有一次能逃脫我的微笑,

也沒有一次贏得我的【尊敬】。

望採納!!!

7. 有關孝敬長輩的古詩和名言

1、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2、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3、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4、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5、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6、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7、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8、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9、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白話釋義:只有我們孝順父母,父母喜從心生,健康長壽,我們何憂?

朝代:春秋,作者:孟軻,出處:《孟子·萬章章句上》

10、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白話釋義:孝順的行為可以分成三個等級:最高一等的是言語,行為和內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罵侮辱父母,對他們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給他們養老送終。當然連養老送終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朝代:西漢,作者:戴勝,出處:《禮記》

㈥ 感恩父母的精闢文言文有哪些

1、父母者,人之本也

出處:漢代司馬遷《屈原列傳》

譯文: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人的根本。

閱讀全文

與文言文關於孝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志願隊取名稱 瀏覽:842
劉強東父母是有多少錢 瀏覽:402
老人家做牙齒要看什麼科 瀏覽:922
久卧床老人手腳腫得厲害能活多久 瀏覽:617
沈陽太原街養老院 瀏覽:421
阿根廷怎麼養老 瀏覽:639
國有企業退休補貼制度 瀏覽:115
老年人怎樣寫遺囑 瀏覽:785
安徽農村養老保險政策 瀏覽:925
天津旅遊養老怎麼樣 瀏覽:24
四川退休職工住院時間限制 瀏覽:319
3歲佩琪70斤 瀏覽:144
長壽區三峽大廈物業怎麼樣 瀏覽:861
老人家手機廣告少 瀏覽:289
老人生病了回不去打電話如何問候 瀏覽:895
徐州退休人員醫保幾號進入個人賬戶 瀏覽:525
企業可以不給員工辦理退休嗎 瀏覽:997
老人家學習 瀏覽:102
重陽節舉辦活動信息 瀏覽:499
補交養老金利息怎麼算 瀏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