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敬老人30字

孝敬老人30字

發布時間:2024-04-01 18:35:46

重陽節幫媽媽捶背的感想 30字

思路:從媽媽的背和我的背的區別展開感想,感恩父母為主線。

正文:

今天給媽媽捶背,我明顯感受到了媽媽的背和我的區別:媽媽的背比我的硬多了。也是啊,媽媽平時在家辛苦做家務,連腰和背都變硬了。捶著捶著,我又注意到了媽媽的頭發,媽媽的頭上已經有了好幾根刺眼的白發。我往媽媽的額頭看了看,幾條細細的皺紋已經清晰可見。

我踮起腳尖,忽然覺得媽媽好矮。媽媽為了我們這個家日夜操勞,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卻依然不知疲倦地默默支撐著。每天早上,她都要早早起床,為我們做早點,送我和妹妹去上學,再負責全家人的飲食起居。

不懂事的我和妹妹還屢屢跟媽媽頂嘴,嫌她做的飯菜不好吃,現在想想太不應該了,這會讓媽媽多傷心啊!我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媽媽的期望。

(1)孝敬老人30字擴展閱讀:

要進行感恩教育,不僅要用典型事例來感動、教育學生,還應從生活細則上教育學生如何孝敬父母,如平時幫助父母做家務、捶捶背,過年為父母製作一張賀卡、洗一次腳,等等。行孝和感恩教育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具體的行為上。

正所謂「百善孝為先」。要孝敬父母,平時要聽父母的話,簡單地幫助父母倒杯茶、捶捶背都是報答的方法。我們應該明白: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要銘記在心,做個有恩必報的人。

❷ 有關一年級關愛老人孝敬父母的短文

我們生活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成長,可有些家長只愛護了自己的孩子,卻忘了曾經他們也是在這樣的關愛下成長的。他忘了小時候的溫暖小時候那快樂的童年。
他們不關心他們的父母,他們認為父母是他們的包袱,孩子是他們的希望。可他們有沒有想過這樣的舉動會給他們的孩子帶來怎樣的思想?到最後吃苦的還是他們啊!孝敬父母我家就做得很好。外公外婆奶奶天天樂開花。爸爸媽媽們和我一樣的孩子們讓我們一起關愛老人,為他們建設愛的大廈。

❸ 關於感恩的小故事 20至30字

1.漂母的一飯之恩

韓信少年時家中貧寒,父母雙亡。他雖然用功讀書、拚命習武,卻仍然無以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別人家吃「白食」,為此常遭別人冷眼。韓信咽不下這口氣,就來到淮水邊垂釣,用魚換飯吃,經常飢一頓飽一頓。

淮水邊上有個為人家漂洗紗絮的老婦人,人稱「漂母」,見韓信可憐,就把自己的飯菜分給他吃。天天如此,從未間斷。韓信深受感動。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後始終沒忘漂母的一飯之恩,派人四處尋找,最後以千金相贈。

2.知遇之恩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彈奏琴弦,鍾子期擅長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游覽時,突遇暴雨滯留岩下,寂寞之餘,拿出古琴彈了起來。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鍾子期聽到後,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隨後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二人因此結為知音,並約好來年再相會論琴。

可第二年伯牙來會子期時,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伯牙痛惜傷感,摔破了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3.士為知己者死

這是春秋末期晉國著名刺客豫讓說的,強調感恩報恩。因為對自己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趙襄子所殺,豫讓認為「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決心刺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第一次攻擊失敗以後,他用漆瘡爛身體,吞炭弄啞聲音,殘身苦形,使妻子不識,然後尋找接近趙襄子的時機。

第二次行刺仍以失敗告終,但是被捕的豫讓說:「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義。」他請求趙襄子借衣服讓他砍一刀。趙襄子脫下了貴族的華服,豫讓拔劍三躍而擊之,然後伏劍自殺。

4.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

終於在同州(今山西大荔)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朱壽昌棄官尋母的孝行,受到王安石蘇軾等人的贊美。

5.滌親溺器

黃庭堅,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詩人、書法家。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對母親的生活仍照顧得體貼入微。黃母生病多年,庭堅日夜守護在母親身邊,喂湯喂葯、端屎端尿、衣不解帶。因母親愛干凈,他每夜必親自為母親洗涮便桶,以安母心,沒有一刻放棄盡兒子的孝道。

❹ 孝親敬老故事30字

01 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02 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03 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04 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05 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06 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隻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07 戲綵娛親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綵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09 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10 行佣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慾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僱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11.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12.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
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為有名的科學家,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她在會上看見自己的小學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偉人毛澤東也同樣在佳節送上對老師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來的偉人無不有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絲感慨。
13.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為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幾年後,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這也是在鄉親們的苦苦勸說下才去的。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或者兒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規勸。父母不願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歷史書上並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

不管情況如何,包公能主動地辭去官職,還是說明他並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對父母的孝敬也堪為當今一些素質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講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鐵面無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給忽視了。
14.東漢時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親」的典範。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鑽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後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

15.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著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贊頌了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毛澤東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木放聲慟哭,悲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宋慶齡孝心至誠,在母親靈前「飲泣不已」。陳毅探母,執意要給癱瘓在床的母親洗衣服。李鵬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鵬夫婦總要帶上母親喜愛的食物,到母親處請安問好。

16.在全國以實施「跨世紀教育工程」而著稱的上海建平中學,一個13歲少年的題為《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的發言,使全國女市長考察團的26位成員潸然淚下。這位同學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過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較多責任和義務,為了買一盤母親喜歡的滬劇磁帶,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頭整整跑了6個小時!

17.陳毅孝敬父母
曾讀過許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讓我感動的是「陳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陳毅元帥出國訪問回來,路過家鄉,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親。
陳毅的母親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陳毅進家門時,母親非常高興,剛要向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換下來的尿褲還在床邊,就示意身邊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陳毅見久別的母親,心裡很激動,上前握住母親的手,關切地問這問那。過了一會兒,他對母親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麼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陳毅聽了,忙說:「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裡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去洗,何必藏著呢。」母親聽了很為難,旁邊的人連忙把尿褲拿出,搶著去洗。陳毅急忙擋住並動情地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1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它臟衣服都拿去洗得乾乾凈凈,母親欣慰地笑了。
陳毅元帥是個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務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親。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癱瘓在床的母親,為母親洗尿褲,以關切的話語溫暖撫慰病中的母親。雖然陳毅元帥為母親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從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對母親濃厚的愛。他不忘母親曾為自己付出的點點滴滴,理解母親的艱辛和不易,知道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
18.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父母長輩,養育了後代晚輩,自然應受到後代晚輩的孝順尊敬。試設想,一個對父母長輩出言不遜、舉止不雅的人,能成為愛國成才、奉獻力量的人物嗎?古今往來的名人賢士,多是忠孝雙全,值得稱道的傑出人物。請聽下面兩則故事。

一則是「方觀承千里探親」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間,安徽桐城的方觀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他千里探親的故事,至今被人們傳為美談。

方觀承的祖父、父親都曾做過朝廷命官。清朝的文字獄使其祖父、父親因一朋友寫了一書而被株連,流放到黑龍江充軍服役,其家產也被沒收充公。年幼的方觀承兄弟無依無靠,只得到寺廟中暫棲其身。

在寺廟中,方觀承兄弟含淚度日,備嘗艱辛,但方觀承最想念的還是祖父和父親。他鼓足勇氣,向長老提出請求,允許他倆前往邊疆探望長輩。長老念及二人年幼,盡管有些孝心,恐怕不能成行,便極力勸阻。方觀承則懇求說:「祖父、父親遙在天涯,對家中親人望眼欲穿,我們若能前往,定會增添些許慰藉。為給二老一點安慰,我們即使受點折磨,遭受點艱難,也在所不辭。請長老思准,讓我們啟程。」

方家兄弟的義舉,感動了長老,長老送其路費,含淚目送他們踏上探親路程。

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跋山涉水,忍飢挨餓,攙扶相行,衣破成條,腳生老繭。幾個月後,他們終於見到了二老。四人抱頭痛哭之後,祖父、父親心中為自己有這樣的孝順後代頓生快慰,一家四口人陶醉在融融的天倫之樂之中。
19.二十四孝_忠孝雙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將沉至緒,有一個獨生女兒,名叫沈雲英。自小聰明好學,跟父親學得一身好武藝。因其父率兵迎異軍死在戰場上,當時沈雲英才十七歲,她登上高處大聲呼曰:「我雖然是一個小女子,為完成父親守城的遺志,我要決一死戰。希望全體軍民保衛家鄉。」大家深受感動,發誓要奪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圍,取得了勝利。沈雲英找到父親的屍體,大聲痛哭,全體軍民都穿上孝服,參加了葬禮。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緒為副總兵,並任命沈雲英為游擊將軍,繼續守衛道州府。後來人們為她建了一座忠孝雙全的紀念祠。有詩頌曰:

異軍攻城圍義兵,娥眉汗馬解圍城;父仇圍難兩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20.二十四孝_望雲思親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傑的人,從小家庭貧困,勤奮好學,後來做了丞相。他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個同僚,奉詔出使邊疆之際,母親得了重病,如果這樣離去,無法在身邊侍候,心中非常悲痛。仁傑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後,特此奏請皇上改派別人。有一天仁傑出外巡視,途中經太行山。他登上山頂向下看著雲,對他的隨從說:「我的親人就住在白雲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沒有離去,禁不住流出了思親之淚。有詩頌曰:

朝夕思親傷志神,登山望母淚流頻;身居相國猶懷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21.二十四孝_上書救父

漢文帝時,有一位叫淳於意的人,拜齊國著名醫師楊慶為師,學得一手高超的醫術,曾經做過齊國的倉令。他的老師去世以後,棄官行醫。因為個性剛直,行醫的時候,得罪了一位有權勢的人,導致後來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兒名叫緹縈,雖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辭勞苦,長途跋涉一同前往長安向皇帝訴冤。她陳述了肉刑的害處,並說明了父親做官時清廉愛民,行醫時施仁濟世,現在確實是遭人誣害。願意替父受刑。漢文帝被緹縈的孝心深深感動,赦免了她的父親,並且下詔書廢除了肉刑。有詩頌曰:

隨父赴京歷苦辛,上書意切動機定; 詔書特赦成其孝,又廢肉刑惠後人。
22.二十四孝_綵衣養親

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飢餓也不敢先嘗。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樣,使父母快樂。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養親。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奉侍他們。」聽的人感到他真是個孝子。後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詩贊曰

乞酒奉親盡禮儀,高歌跳舞學嬌姿; 娛親精彩引歡笑,滿室春風不斷吹
23.二十四孝_哭竹生筍

在三國時,有一個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從小就喪了父親,家裡十分貧寒,母子倆相依為命。長大後,母親年紀老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麼,他都想方設法滿足她。一天,母親病重,想吃竹筍煮羹,但這時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風雪交加,哪來竹筍呢? 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覺得全身發熱,風吹過來也是熱的。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青了,再仔細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有詩頌曰:

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 須臾冬筍出,天意招平安。
24.二十四孝_打虎救父

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去田裡收割莊稼。 有一天,突然一隻老虎把他的父親銜去。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於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終於鬆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詩頌曰:

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 父子俱無恙,脫身虎口中。

25.二十四孝_鹿乳奉親

周朝時,有一位叫郯子的,從小就很孝順。 他的父母年老的時候,雙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一個辦法。於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這樣去取得鹿乳供奉雙親,沒想到被打獵的人發現。 正當獵人舉起了弓箭要射殺他時,他急忙喊道:」我為了取得鹿乳,給患有眼疾的雙親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採取鹿乳。」獵人知道原來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沒有射他,並且對他這種孝敬父母的行為贊嘆不已。有詩贊曰:

親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26. 二十四孝_籠負母歸

鮑出,字文芳,是後漢時新豐人,天生魁偉,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夥強盜把他母親劫走。鮑出聞訊後,怒發沖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顧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殺了十幾個賊人,終於追上了劫掠他母親的強盜,遠遠看見母親和鄰居老嫗被綁在一起。 他大吼一聲,奮力上前。眾賊見他來勢兇猛,銳不可擋,嚇得四散逃命。鮑出顧不上追敵,徑直跑上前來,叩頭請罪。跪著給母親和鄰居老人解開綁繩,將她們解放回家。 後來戰亂紛起,他就侍奉母親到南陽避難。賊亂平定,其母思歸故鄉。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轎難行,鮑出思慮再三,就編了一個竹籠,請母親坐在籠中,將她背回家鄉。 後人有詩贊曰:

救母險如履薄冰,越山肩負步兢兢;重重危難益堅忍,孝更絕倫足可矜。

27.二十四孝_棄官奉親

滎陽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晉武帝時任河陽縣令。他事親至孝,當時父親已去世,就接母親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長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開時節,他總是揀風和日麗的好天,親自攙扶母親來林中賞花游樂。一年,母親染病思歸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隨即辭官奉母回鄉。上官再三挽留。他說:「我若是貪戀榮華富貴,不肯聽從母意,那算什麼兒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動,便允他辭官。回到家鄉後,他母竟病癒了。家中貧窮,他就耕田種菜賣菜,之後再買回母親愛吃的食物。他還餵了一群羊,每天擠奶給母親喝。在他精心護理下,母親安度晚年。 詩曰:

棄官從母孝誠虔,歸里牧羊兼種田;藉以承歡滋養母,復元歡樂事天年。

28.二十四孝_單衣順母

周朝閔損,字子騫,是個孝子。母親早逝,父親憐他衣食難周,便再娶後母照料閔子騫。 幾年後,後母生了兩個兒子,待子騫漸漸冷淡了。一年,冬天快到了,父親未歸,後母做棉衣偏心,給親生兒子用厚厚的棉絮,而給子騫用蘆花絮。 一天,父親回來,叫子騫幫著拉車外出。外面寒風凜冽,子騫衣單體寒,但他默默忍受,什麼也不對父親說。後來繩子把子騫肩頭的棉布磨破了。父親看到棉布里的蘆花,知道兒子受後母虐待,回家後便要休妻。 閔子騫看到後母和兩個小弟弟抱頭痛哭,難分難舍,便跪求父親說:「母親若在僅兒一人稍受單寒;若驅出母親,三個孩兒均受寒。」子騫孝心感動後母,使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歡樂。 有詩贊曰:

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 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29.二十四孝_賣身葬父

漢朝時,有一個聞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裡非常貧困。他的父親去世後,董永無錢辦喪事,只好以身作價向地主貸款,埋葬父親。喪事辦完後,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還錢,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攔住董永要董永娶她為妻。董永想起家貧如洗,還欠地主的錢,就死活不答應。那女子左攔右阻,說她不愛錢財.只愛他人品好。董永無奈,只好帶她去地主家幫忙。那女子心靈手巧,織布如飛。她晝夜不停地幹活,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織了三百尺的細絹,還清了地主的債務、在他們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樹下時,那女子便辭別了董永。相傳該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動,遂下凡幫助他。 有詩頌曰:

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織線償債主,孝感動蒼穹。

30. 二十四孝_親嘗湯葯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了西漢政權。劉邦的三兒子劉恆,即後來的漢文帝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劉恆對他的母親皇太後很孝順,從來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這可急壞了劉恆。他母親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劉恆親自為母親煎葯湯,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床前。每次看到母親睡了,才趴在母親床邊睡一會兒。劉恆天天為母親煎葯,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嘗一嘗,看看湯葯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親喝。劉恆孝順母親的事,在朝野廣為流傳。人們都稱贊他是一個仁孝之子。有詩頌曰:

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後三載病,湯葯必先嘗。
31.二十四孝_卧冰求鯉

晉朝時期,有個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時失去了母親。後來繼母朱氏對他不慈愛,時常在他父親面前說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親對他也逐漸冷淡。王祥的繼母喜歡吃鯉魚。有一年冬天,天氣很冷,冰凍三尺,王祥為了能得到鯉魚,赤身卧在冰上。他渾身凍得通紅,仍在冰上禱告求鯉魚。正在他禱告之時,他右邊的冰突然開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備跳入河中捉魚時,忽從冰縫中跳出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王祥高興極了,就把兩條鯉魚帶回家供奉給繼母。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32.二十四孝_聞雷泣墓

戰國時魏國有一個名叫王裒的人,侍奉他的母親特別孝道。他母親在世的時候,生來就很膽小,懼怕雷聲,王裒經常在打雷的時候,到母親身邊給其壯膽。母親去世後,王裒把他埋葬在山林中寂靜的地方、一到刮風下雨聽到震耳的雷聲,王裒就奔跑到母親的墳墓前跪拜,並且低聲哭著告訴道:「兒王裒在這里陪著您,母親不要害怕。」

有詩頌曰: 慈母怕聞雷,冰魄宿夜台;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33.二十四孝_負米養親

周朝,有個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裡很貧窮,時常在外面採集藜藿等野菜當食物。而子路為了贍養父母雙親,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來,盡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後,於路南遊到楚國。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學問和人品,給子路加封到擁有百輛車馬的官位。家中積餘下來的糧食達到萬鍾之多。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勞苦,感嘆說;雖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樣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來贍養父母雙親,可惜沒有辦法如願以償了。

有詩頌曰: 負米供甘旨,寧辭百里遙;身榮親已沒,猶念舊劬勞。
34.二十四孝_挨杖傷老

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本性純正,孝敬父母,是一位著名的孝子。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傷心哭泣。他母親覺得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什麼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衰退,體力微弱。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並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說明了他非常孝敬母親。

有詩頌曰:體念母親情至忱,母棰輕重甚關心;一朝知母力衰退,頓起心酸淚濕襟。
35.二十四孝_跪父留母

宋代,江南有一孝女名叫張菊花。七歲那年,母親不幸病逝,父親續娶。菊花沒有因此而分辨生養之別,對待繼母恭敬。她的繼母卻居心不良。一天,其父外出做生意,繼母乘機將她賣給人家作婢女。事有湊巧,菊花的父親在回歸途中,偶遇菊花。父女相逢,悲喜交加。當父親問她為何落此地步時,菊花含淚不語,生怕連累繼母,在父親追問下,不得已才告之。父親聽後大吃一驚,當即將菊花贖了回來。三日後父女回到家。其父見到後妻,十分惱怒,欲將其休掉。菊花見狀,當即下跪為繼母求情,父親終被其孝心感動,方才罷休。繼母沒有生子。其父去世後,菊花對待繼母和父親在世時一樣孝敬、因此世人有詩頌曰:

一片奉心如石堅,一身被鬻亦依然;情深跪動恕寬母,純孝並齊閔子騫。
36.二十四孝_孝感繼母

清朝人李應麟,居雲南昆明,從小溫順善良。他的母親不幸去世後,便勸父親再娶。他用賣卜的收入來供養父母。應麟對待繼母雖然十分孝順,但是繼母卻將他視為眼中釘,百般刁難,常常對他施以棍棒。每當這時應麟總是跪著,恭敬如初,絲毫沒有抗拒之意。他的父親卻輕信繼母讒言,將他逐出了家門。應麟仍無怨言,每年父母生日,都准備好禮品回家祝賀。不久應麟聽說繼母病了,急忙回家進行護理,並跑到三十里外的地方求醫抓葯,不管雨天晴天天天如此,直到繼母病癒。同時應麟對待繼母所生孩子格外親和,終使繼母悔恨不已,是此母子關系改善,勝過親生。

後人贊曰;不憂繼母逐離鄉,母病回家侍葯湯;將弟視同親手足,母終悔恨變慈祥

❺ 推薦—篇英語小短文關於孝敬父母的50字左右

As we all know,respecting the old and being good to parents are traditional virtue in China, they're not only required us to respect them on the action but also do it on the thought.Respecting is not just simple to look after them in lives, but to put them into our heart.So no matter the thing is seriouse or not,as long as they put forword their opinon,we must put it into consideration .we should never abobdon or ignore their thoughts for they lacking of the knowledge。
漢語意思:我們都知道孝敬老人和父母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它要求我們不僅從行為上更從思想上尊重他們。尊重不是簡簡單單的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而是從心底的敬佩他們。無論是小事還是大事上,只要他們提出了意見,我們都要適量的考慮一下,不要因為他們缺少文化或者不如我們而忽略他們!

❻ 濃濃重陽節深深敬老情小短文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節日,而在1989年,我國又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在這一天,我們要做到尊老、愛老、敬老、助老。帶老人們去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我們還可以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散散心;我們也可以去敬老院幫助老人做事……
其實我國把這古老的傳統又成為老人節的目的就是想繼續弘揚中華民族固有的「尊老、愛老和養老」這三個優秀文化的傳統美德,也是傳統美德中的「敬老尊賢」的具體比和現代比。每到這個佳節,社會上就洋溢著一種尊老、敬老和愛老的氣氛。
在這個老人節,我們應該為老人做些什麼呢?很簡單:孝順。現在,我們家裡就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們應該尊老敬老,聽長輩的話。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在這樣一個和諧的文明社會,我們更應該孝敬,聽從長輩,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這一點。
下面,我們有幾個重陽節活動的建議:
1、帶著老人一起出遊,到郊外活動。
2、我們可以和身體好的老年人秋遊賞景,臨水玩樂,登山健體。
3、幫助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4、和父母一起,給爺爺奶奶准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最後,我們衷心祝願每位同學都能與家裡的老人度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重陽節!

❼ 民間孝順的故事20字

講一個孝敬的小故事不超過二十字

1、陸績懷橘

陸績六歲時,在九江拜見袁術。袁老睜術讓人(招待)他吃橘子。陸績在懷里藏了三個橘子。臨走時,陸績(彎腰)告辭袁術,橘子掉落在地侍悶歲上。袁術笑著說:「陸績,你來別人家做客,懷里怎麼還藏著橘子?」陸績跪在地上,回答道:「橘子很甜,我留給母親吃。」

2、蘆衣順母

周閔損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

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兩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3、刻木事親

丁蘭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

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向他人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4、戲綵娛親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綵衣, 姿態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假裝自己跌了一跤,於罩磨是他模仿小孩子啼哭的「嗚嗚」聲[1],二老大笑。

5、孝感動天

舜的母親早亡,繼母生子名象。繼母與弟象對舜心懷嫉恨。舜的父親眼瞎,又不辨善惡,偏聽偏信,對舜虐待,以至加害於舜。有一次,他們要舜去修倉,待舜登上倉頂,他們卻抽去梯子,放火焚燒。舜挾著兩個斗笠,從倉頂飄然而落,毫發無損。

又有一次,他們要舜去淘井,舜剛下到井中,便有土石滾落,舜從井下的地道中不慌不忙走出,使繼母及弟象十分驚恐。盡管他們對舜屢次加害,舜對父母孝敬如初,對弟象依然友好。

6、百里負米

孔子的學生子路,他非常孝敬父母。因為從小家境貧寒,為人非常節儉。經常吃野菜度日。仲由覺得自己吃野菜沒關系,但怕父母營養不夠,身體不好,很是擔心。

有關孝順的故事,字少一點!

立身行直 (我們不但要行孝,還要勸人行孝)
孔子名丘,字仲尼,周朝春秋魯國人,父親叔梁紇,是一飽學之士,母親顏徵,是叔梁紇的繼娶夫人.
孔子三歲時,父親不幸過世了,而由母親顏氏來撫養.仲尼自幼聰穎過人,而且事母至孝.
顏氏為了仲尼的將來,特地將當時有名的學者請來,教導仲尼.在母,嚴師的教導下,仲尼把當時所有的書籍冊冊讀通.而且對自身的學術和品德修養,更是不時的注意與求進.所以在年輕時的他,就已略有名望.
後來,孔子在魯國教學,宣揚仁愛之道,來自各方的學生,多至三千人,有特殊成就的就有七十二人.他教學生是身教重於言教,而且依各人的性向,給予不同的教育方式.並且常常以「不學禮,無以立」來教導學生.另外,孔子還從事著述工作,把為大的仁愛精神傳揚開去.
綵衣娛親 (孝順沒有老幼之分,也沒有終止的時刻.)
老萊子,是周朝春秋時的楚國人,他自幼便十分孝順,在他七十歲時,兩老還健在.但兩老看見兒子日漸老去,便有自己已經去日無多的怠慨.老萊子見狀,便想了一個辦法,老萊子把自己打扮成孩童模樣,蹦蹦跳跳的到了父母面前,一邊嘻嘻哈哈大笑,一邊做出孩童嬉戲的動作.兩老看到兒子滑稽的動作,樂得呵呵大笑,把煩惱憂悶都忘了!從此,老萊子在父母前絕不提老字,而且還常常扮成孩童模樣,使兩老得到快樂的晚年.

孝心小故事20字數 我是一個小學生

在我們還不能清楚地表達時, 媽媽不厭其煩地教我們呀呀學語; 當我們還沒有專能力保護自己的時候,屬 媽媽義無反顧地用那博大無私的愛為我們遮風擋雨; 當我們自認為已經長大要擺脫她的庇護時, 媽媽不無擔心地默默注視著我們; 當我們開心的時候, 媽媽用明亮的眸子微笑地看著我們; 當我們難過的時候, 媽媽明知道自己幫不了什麼忙卻還是陪著我們一起憂傷…… 媽媽為我們做的已經太多太多, 可是她卻從來沒有要求任何的回報, 這是一種多麼廣博多麼無私的愛啊!

關於孝敬老人的故事30字

1、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琯,字從律,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人稱「山南」。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後,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婆婆,如此數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

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願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後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2、嘗糞憂心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

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3、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4、哭竹生筍

孟宗(?—271),字恭武,三國時吳國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

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後來他官至司空。

5、行佣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慾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

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僱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歷史上的孝敬父母的故事(20字)

一、孝敬父母的故事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為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幾年後,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這也是在鄉親們的苦苦勸說下才去的。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或者兒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規勸。父母不願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歷史書上並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

不管情況如何,包公能主動地辭去官職,還是說明他並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對父母的孝敬也堪為當今一些素質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講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鐵面無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給忽視了。

事例三

東漢時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親」的典範。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鑽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後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

事例四

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著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贊頌了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 *** 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木放聲慟哭,悲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宋慶齡孝心至誠,在母親靈前「飲泣不已」。陳毅探母,執意要給癱瘓在床的母親洗衣服。 *** 事母至孝,每逢假日, *** 夫婦總要帶上母親喜愛的食物,到母親處請安問好。

事例五

在全國以實施「跨世紀教育工程」而著稱的上海建平中學,一個13歲少年的題為《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的發言,使全國女市長考察團的26位成員潸然淚下。這位同學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過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較多責任和義務,為了買一盤母親喜歡的滬劇磁帶,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頭整整跑了6個小時!

小學生孝心感恩故事30字

寫作思路:復確立中心制,圍繞選材,確定重點,安排詳略,選材時要注意緊緊圍繞文章的中心思想,選擇真實可信、新鮮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鮮明、深刻地表現出來。

今天是我和媽媽去姥姥家的日子。一進姥姥家,跟往常一樣姥爺已經做好一頓豐盛的晚飯等著我們。我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吃完後我的碗里一粒米都不掉一點油也不剩。

我把碗放進水池,剛要走出廚房我忽然有一個想法,通常都是我吃完飯後姥姥洗碗,但今天我想自己一個人給全家人洗碗,我把這件事給姥爺一說,姥爺答應了。

我洗碗的時候水很冰冷,凍得我的小手通紅,姥姥心疼得大呼小叫,但是我還是堅持下去。洗完了碗,姥姥把我抱起來,又是親又是摸,誇我是家庭小幫手。我對姥姥說:「你們年紀大了,做飯已經很辛苦了,我現在大了,已經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了」。姥姥欣慰地笑了。

孝順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雖然我們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但是我們應該把這個傳統美德傳下去。

孝敬老人的故事20字左右

丁順娣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下崗女工,但在桃城社區卻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不是因為她有多麼精明能幹,而是她尊老愛幼,對雙目失明的殘疾養父母幾十年如一日的贍養和無微不至的照顧,那種孝順老人的美德讓人們稱頌。

丁順娣今年四十七歲,年輕人都愛叫她丁大姐,她是一個熱心腸的人,在社區里還義務的幫社區做了很多事情,每次社區的活動她也都積極的參與,鄰里有困難她也都熱心的幫助,從她樂觀的外表絲毫看不出她的不幸。小時因為家裡窮,被一對老夫婦收養,這對老人膝下無子,並且是一對殘疾人,男的雙目失明,女的是侏儒,身高不到一米五。丁大姐在這樣的家庭長大,從小就很懂事,在別人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她就已經挑起家庭的重擔。長大結婚後,對養父母照顧得無微不至,好心人給她的好吃好喝的,她不捨得吃都帶回來給了兩位老人。後來養母因病去世後,丁大姐傷心了好一陣子,對養父更是照顧有加,每天都噓寒問暖,並時常改善老人的伙食,害怕老人有個頭痛腦熱,丁大姐總是忙前忙後,盡量讓老人享受到天倫之樂。

「天有不測風雲」,2006年1月丁大姐在農業發展銀行做門衛的丈夫因腦溢血突發而去世,家庭的重擔一下子全部壓在她一人身上,兒子在讀書,養父雙目失明,上有老下有小,全部都靠她一人撐著,精神與生活的壓力可想而知。丁大姐下崗後在市場上收攤位費,每月500元的工資支撐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擔。社區考慮到實際情況,與上級民政部門協調,想讓老人進敬老院,減輕丁大姐的負擔,丁大姐猶豫了好一陣子才勉強答應,家裡實在是太困難了。送老人到敬老院的時候丁大姐滿臉都是淚水,並不時地跟老父親說,如果不習慣就打電話回來,反正路不遠,到時候接你回來住。果然,老人在敬老院住了幾天,丁大姐就放心不下,總是牽腸掛肚,擔心老人的衣食起居,是否住得習慣,馬上到社區要求,不管家裡有多困難,還是將老父親接回家來住。回來後,老人見人就說:「還是家裡好,我這女兒可沒白養啊」!

丁大姐一家雖然過得很清貧,卻也其樂融融,她常說,父親從小養育自己非常不容易,這份恩情重似山,現在老父親到了晚年,生活又不便,照顧好他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那時常在陋室里傳出的笑聲是幸福的「回聲」,鄰居們都說丁大姐是他們學習的好榜樣。

關於孝順的小故事

1、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

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2、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

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3、行佣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慾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

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僱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4、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

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陸績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

5、拾葚異器

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飢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飢。

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三斗白米,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

6、湧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

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關於孝順的小故事20字必須

《孝女沈青》

相傳在很久以前的韓國,有個小女孩,名字叫沈青,母親因生她難產而早逝,和父親相依為命,家裡很窮,她從小就很孝順,長相漂亮,氣質優雅,父親很愛妻子,因念妻心切,不幸哭瞎了眼,本就困苦的家庭更是添了一層風霜,幸好,好心的鄰居們都幫助他們,以此來度日。

漸漸地隨著時光流逝,沈青長大了,知道家裡貧困的她,開始去富人家找了份工作,一日回家,父親對她說:「只要捐三百袋米給廟中,我眼睛就能看見了。」

但家沒錢能買三袋米,那時很多人都以祭祀來祈願降福,都知道祭祀會讓人失去生命,正好有一個被選中的女孩不願做犧牲品,沈青自願去做祭品,就能換錢買米捐了救父親,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人扔下海,所有人都以為她必死無疑,所謂孝感動天,奇跡居然發生了。

龍王看她長的漂亮可人,把她留了下來,但是她捨不得家中眼瞎的父親,懇請龍王送她回家,龍王被感動,將熟睡的她放進了一朵蓮花中,飄到了岸邊,被一個打魚的漁夫所撿到,把她送給了國王,國王看到她長相漂亮,氣質優雅,就娶了她,也幫她找回了父親,父親的眼睛呢,果然也能重見光明了,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孝敬父母的小故事50字!

一,恣蚊飽血: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二,扼虎救父: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三,哭竹生筍: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四,嘗糞憂心:庾黔婁,任縣令時赴任不滿十天,忽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要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全文

❽ 關於兒女孝順的文言文

1. 尊敬老人的古文有哪些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2、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5、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尊老愛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1、子孝父心寬。

(陳元靚) 2、老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康德) 3、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孟郊) 4、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義大利諺語) 5、我望著搖籃,我的兒子在成長,我沒有休息的權利!(何塞·馬蒂) 尊老愛幼能體現出個人的品德 1、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

(司湯達) 2、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戴維·德克爾) 3、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

(俗語) 4、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蘇霍姆林斯基) 5、與其批評孩子,不如做個榜樣。

(茹貝爾) 尊老愛幼重在關愛 1、必須拿出父母全部的愛、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養出偉大的人來。(馬卡連柯) 2、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

(馬卡連柯) 3、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俗語) 4、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時也沒有人來扶助。

(印度諺語) 5、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後代相類似。(馬卡連柯) 尊老愛幼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1、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魯迅) 2、莫把心愛的兒子留在你身邊,放他出外鍛煉才會名滿天下。(泰國諺語) 3、為了孩子,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

(馬克思) 4、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 5、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康熙)。

2. 關於孝敬的古文 古句 名言 名句 警句 文章 等

您好!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

——《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

——《孝經·聖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

——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

——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

——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老舍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

——費孝通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法)雨果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

——(法)拉法格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

——(英)培根 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高爾基 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

——(法)司湯達 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

——(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薩克雷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

——(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美)馬克·吐溫 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

——(前蘇聯) 馬雅可夫斯基 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英國)莎士比亞 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

——鮑蒙特和弗萊徹 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

——(美國)羅素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家庭的基礎無疑是父母對其新生兒女具有特殊的情感。

——羅素 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聖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所羅門 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

——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亞 黃昏,你把清晨驅散的一切收集回來;羊群歸棚,孩子回到母親身。

3. 關於孝順的文言文或古文及解釋 (有分加喔

東漢陸績,字公紀。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

卧冰求鯉

原文

晉王祥,字休徵。早喪母,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嘗欲食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

譯文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繼母朱氏時常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於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4. 孝的文言文

陳情表

臣密言:臣以險

陳情表——母孫二人,更相為命。釁(xìn),夙(sù)遭閔(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xíng)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mǐn)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shào)多疾病,九歲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xiǎn)兄弟,門衰祚(zuò)薄(bó),晚有兒息。外無期(jī)功強(qiǎng)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tóng),煢煢(qióng)孑(jié)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湯葯,未曾廢離。逮(dài)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xiǎn)馬。猥(wěi)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yǔn)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bū)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dǔ);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jīn)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huàn)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zhuó),寵命優渥,豈敢盤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劉日薄(bó)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gēng)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臣密四十有(yòu)四,祖母九十有(yòu)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愍(mǐn)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文章來源於網路

5. 關於慈孝的古文,最好的文言文的

《二十四孝》講的都是孝道的故事,你選擇吧,有的是糟粕。

例如郭巨埋兒,這樣的不可信,也不能行教育之用。一、孝感動天虞舜 虞舜。

瞽搜之子。性至孝。

父頑母囂。弟象傲。

舜耕於歷山。有象為之耕。

有鳥為之耘。其孝感如此。

帝堯聞之。事以九男。

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讓焉。

系詩頌之。 詩曰對對耕春象。

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帝位。

孝感動天下。 二、親嘗湯葯西漢文帝劉恆 西漢文帝。

名恆。高祖第三子。

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後。

帝奉養無擔母嘗病三年。帝目不交睫。

衣不解帶。湯葯非親嘗弗進。

仁孝聞於天下。系詩頌之。

詩曰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後三載玻湯葯必先嘗。 三、嚙指心痛周朝曾參 周。

曾參。字子輿。

事母至孝。參曾採薪山中。

家有客至。母無措參不還。

乃嚙其指。參忽心痛。

負薪以歸。跪問其母。

母曰。有客忽至。

吾嚙指以悟汝耳。後人系詩頌之。

詩曰母指方纏嚙。兒心痛不禁。

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四、單衣順母周朝閔子騫 周。閔損。

字子騫。早喪母。

父娶後母。生二子。

衣以棉絮。閔損。

衣以蘆花。一日。

父令損御車。體寒失鞭。

父察知其故。欲出後母。

損曰。母在一子單。

母去三子寒。後母聞之。

卒悔改。系詩頌之。

詩曰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

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五、負米養親周朝子路 周仲由。字子路。

家貧。嘗食黍薯之食。

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

南遊於楚。從車百乘。

積粟萬鍾。累褥而坐。

列鼎而食。乃嘆曰。

雖欲食黍薯之食。為親負百里之外。

不可得也。有詩為頌。

詩曰負米供甘旨。寧辭百里遙。

身榮親已沒。猶念舊劬勞。

六、賣身葬父漢朝董永 漢董永家貧。父死。

賣身貸錢而葬。及去償工。

途遇一婦。求為永妻。

俱至主家。主令織布三百疋。

始得歸。婦織一月而成。

歸至槐陰會所。遂辭永而去。

有詩為頌。 詩曰葬父貸孔兄。

仙姬陌上逢。織布償債主。

孝感動蒼穹。 七、鹿乳奉親周朝郯子 周。

郯子。性至孝。

父母年老。俱患雙目。

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

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親。

獵者見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

乃免。有詩為頌。

詩曰親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八、行佣供母後漢江革 後漢江革。少失父。

獨與母居。遭亂。

負母逃難。數遇賊。

或欲劫之去。革輒泣告有母在。

賊不忍殺。轉客下邳。

貧窮裸跣。行佣以供母。

母使身之物。莫不畢給。

有詩為頌。 詩曰負母逃危難。

窮途賊犯頻。告知方獲免。

佣力以供親。 九、懷橘遺親後漢陸績 後漢陸績。

字公紀。年六歲。

至九江見袁術。術出橘待之。

績懷橘二枚。及跪拜辭墮地。

術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

績跪答曰。吾母性之所愛。

欲歸以遺母。術大奇之。

有詩為頌。 詩曰孝悌皆天性。

人間六歲兒。袖中懷橘實。

遺母報深慈。 十、乳姑不怠唐朝唐夫人 唐。

崔南山曾祖母長孫夫人。年高無齒。

祖母唐夫人。每日櫛洗升堂。

乳其姑。奶不粒食。

數年而康。一日玻長幼咸集。

乃宣言曰。無以報新婦恩。

願子孫婦。如婦之孝敬足矣。

有詩為頌。 詩曰孝敬崔家婦。

乳姑晨盥梳。此恩無以報。

願得子孫如。 十一、恣蚊飽血晉朝吳猛 晉。

吳猛。年八歲。

事親至孝。家貧。

榻無帷帳。每夏夜。

蚊多潛膚。恣取膏。

雖多不驅之。恐其去以而噬親也。

愛親之心至矣。有詩為頌。

詩曰夏夜無帷帳。蚊多不敢揮。

恣取膏血飽。免使入親幃。

十二、卧冰求鯉晉朝王祥 晉。王祥母喪。

繼母朱氏。不慈。

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欲食鮮魚。

時天寒地凍。祥解衣。

卧冰求之。冰忽自解。

雙鯉躍出。持歸供母。

有詩為頌。 詩曰繼母人間有。

王祥天下無。至今河上水。

留得卧冰模。 十三、為母埋兒漢朝郭巨 漢。

郭巨家貧。有子三歲。

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

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

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

得黃金一釜。上雲官不得齲民不得奪。

有詩為頌。 詩曰郭巨思供親。

埋兒為母存。黃金天所賜。

光彩照寒門。 十四、搤虎救父晉朝楊香 晉。

楊香年十四。常隨父豐往田間獲粟。

父為虎曳去。時楊香手無寸鐵。

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踴躍向前。

搤持虎頸。虎亦靡然而逝。

父方得免於害。有詩為頌。

詩曰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

父子俱無恙。脫身饞口中。

十五、棄官尋母宋朝朱壽昌 宋。朱壽昌七歲。

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

復出嫁。母子不相見者五十年。

神宗朝棄官入秦。與家人訣。

謂不尋見母。誓不復還。

後行次同州得之。時母年已七十有餘。

有詩為頌。 詩曰七歲離生母。

參商五十年。一朝相見後。

喜氣動皇天。 十六、嘗糞憂心南齊庚黔婁 南齊。

庚黔婁為孱陵令。到縣未旬日。

忽心驚流汗。及棄官歸。

時父疾始二日。醫曰。

欲知愈劇。但嘗糞。

苦則佳。黔婁嘗之。

甜。心甚憂之。

至夕。稽顙北辰。

求以身代父死。有詩為頌。

詩曰到縣未旬日。樁庭遘疾深。

願將身代死。北望起憂心。

十七、戲綵娛親周朝老萊子 周。老萊子至性孝。

奉養二親。備極甘脆。

行年七十。言不稱老。

常著五彩斑斕之衣。為嬰兒戲於親側。

又常取水上堂。詐跌卧地。

作嬰兒啼以娛親。有詩為頌。

詩曰戲舞學驕痴。春風動綵衣。

雙親開口笑。喜氣滿庭幃。

十八、拾桑供母漢朝蔡順 漢。蔡順少孤。

事母至孝。遭王莽亂。

歲荒不給拾桑。以。

6. 兒子的孝順閱讀短文中寫了關於父子之間的哪些事情

踏實而欣慰:作為長年在外的兒子,能有機會做點孝順父親的事,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補償,所以內心感到踏實而欣慰.好一陣後才說:兒子已經是城裡人、文明人、愛干凈的人,這樣的臟活不忍心再讓他去干.表現了一種淳樸的、濃濃的父愛.這段主要運用細節描寫的手法來表現文章主題.例如語段中「慢慢扶」、「輕輕……脫」、「小心翼翼地左拭右擦」等處的動作描寫,寫出了「我」對父親照顧得非常細膩,表現了兒子對父親無微不至的愛;同時文中對父子二人對話的描寫,表現了父子之間的互相體諒.文章就是這樣表現了「父子情深」這個主題的.。

❾ 尊老敬老的簡短句子

1.尊老敬老的尊重敬老的句子

1、你抱著別人笑,我抱著自己哭。

2、深藍的不是天空不是海洋不是氧氣,是我的強詞奪理不願放棄你的決定。

3、有時候,我在乎的不是你所說的,而是那些你沒有說的。

4、有時候,表面上不動聲色,其實內心已經風起雲涌,難過的想哭都哭不出來了。唯美的句子說說心情。

5、你陪我在時光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最後蒼者為你,我卻心老。

6、把回憶折成船,在水中反反復復找不到岸。

7、多少人在不知不覺中無言以對,多少人在了無聲息中曖昧不明。

8、命運旅途中,每個人演出的時間是規定的。冥冥之中註定,該離場的時候,無論多捨不得都得瀟灑離開。

9、那陽光灑滿了整條街,卻照不到我的內心。唯美的句子說說心情。

10、你還摟著我說海枯石爛。最後你殘忍了我的整個宇宙。

11、那一年,我流盡年少所有的眼淚只換你的一句陪伴。我還站在你身邊與陽光獨爭明媚。

12、在錯誤的時間相遇,在正確的時間分開。走得最急的是最美的景色,傷的最深的是最真的感情。

13、不管曾經與否,現在幸福就好,我倒轉了沙漏,就可以改寫春秋。

14、風決定蒲公英的方向,你決定我的悲傷。

15、如果記憶是座方城,那麼,為了你,我甘願畫地為牢,將自己困頓其中。

16、寂寞是聽見某個熟悉名字,不小心想起某些故事。

17、真正的遺忘並不是指永遠忘記。而是在偶爾想起時能夠心中毫無波瀾。

18、歲月帶走的是記憶,但回憶會越來越清晰。

19、在你停下來的時候,不要忘記別人還在後面奔跑,在你放棄的時候,不要忘記別人就在你的面前,只差一步而已。

20、那久違的心痛,難以形容的心靈觸碰,就像那愛情,讓人沖動。

2.關於敬老的句子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5、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尊老愛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6、子孝父心寬。(陳元靚)

7、老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康德)

3.關愛老人的經典句子6行以上

1、市民敬老人,社區滿園春;村民敬老人,共建文明村;兒媳敬老人,喜報送娘門;家家敬老人,社會更溫馨。

2、你如何對待老人,你的孩子就將如何對待你。

3、尊老敬老愛老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具體體現,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4、父母尊貴,在於對兒女的關愛和無私。

5、應對白發浪潮,弘揚敬老新風。

6、齊家美以孝,立世貴以和。

7、樹敬老之風,促社會文明。

8、春蠶到死絲方盡,兒女緣何不孝順。

9、花開堪折直需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10、人口老齡化的形勢十分嚴峻,應引起社會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視。

11、老人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12、孝敬老人,孝順父母,引領社會風俗道德。

13、讓一讓,好榜樣。

14、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愛老人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15、堅持科學發展觀,老齡事業天地寬。

16、老齡智力寶庫星火閃耀,老年科技人才余熱生輝。

17、對父母不孝,對他人就不可能誠實和厚道。

18、老人善待兒女,兒女報孝老人。共築家庭和諧,安享天倫之樂。

19、老人要自尊自重自愛自強,保持年德俱馨、頤養天年。

20、關心一下為我們奮鬥了一輩子的人吧!

21、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是一項重大國策,(www.fwsir.Com)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22、弘揚孝道文化,共建和諧唐山。

23、敬重老人,孝順父母,是個人素養、文明高尚、社會公德的重要體現。

24、尊重老人,孝敬父母,要從個人做起,家庭做起,領導做起。

25、尊老敬老仁之本,和諧社會孝當先。

26、迎接老齡社會挑戰,創建多元養老體制。

27、養育之恩,真金難酬。極盡孝心,難於相報。

28、把溫暖送給父母,讓情愛陪伴老人。

29、老人亦應關心國家大事,開闊視野,跟上新形勢,做到有所學,有所樂、有所為。

30、關愛老人,從我做起。

4.有什麼敬老的句子

1.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情。

2. 扶老養老傳家久,尊老敬老世澤長。

3. 孝敬父母以情為上。

4. 尊生老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未來。

5. 尊敬老人就是尊敬自己,老人今天就是自己明天。

6.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7. 敬奉公婆,如同生身父母;友愛姑叔,勝似手足同胞。

8. 太陽光大,父母恩大。

9. 尊敬老人,不僅滿足他們物質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對老人精神上的關照。

10. 對父母最大的愛,莫過於管好自己。

11. 薑老辣味大,人老經驗多。

12.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敬老愛老,永遠記牢。

13. 在家敬父母,何須遠燒香;老人開心笑,勝似靈丹葯。

14. 自己如何對待父母,兒女就如何對待自己。

15. 今天為人子媳,明天為人父母。

16. 今日孝人,明天人孝。

17. 百善德為本,敬老孝當先。

18. 尊老愛幼喜笑顏開,知足常樂永葆青春。

19. 敬田得谷,尊老得福。

20. 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

21. 扶老攜幼揚美德,尊老愛少講文明。

22. 當家方知柴米貴,養兒才知父母恩。

23. 在家孝敬父母,出門幫助老人。

24. 給老人一份幸福,就是給自己一份快樂;給老人一片天空,就是給自己一片綠地。

25. 每個人都要走向衰老,每個人都要尊重老人。

26. 少年莫笑白頭翁,人人都有夕陽紅。

27. 年少時懂得尊敬他人,年老時才受他人尊敬。

28. 尊老才能老有所尊,尊老等於尊重自己。

29.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30. 把摯愛留給父母,讓幸福陪伴老人。

31. 文明家庭敬老為先,幸福之戶以德為本。

32. 要想子女孝,自己先敬老。

5.關愛老人的句子

最低0.27元/天開通網路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嘩嘩的下yu

關愛老人的句子導讀:本文是關於關愛老人的句子的文章,如果覺得很不錯,歡迎點評和分享! 1、作為青少年應該尊敬老人,關心老人,愛護老人,以身作則,讓老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人情的溫暖。 2、弘揚孝道文化,共建和諧唐山。 3、尊老敬老仁之本,和諧社會孝當先。 4、做好老齡工作,發展老齡事業,促進社會穩定。 5、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是一項重大國策,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6、父母尊貴,在於對兒女的關愛和無私。 7、深發動,廣宣傳,努力營造愛老敬老的良好氛圍。 8、關心老年人的生活,發揮老年人的作用。 9、當官不敬老,不是好領導;當官又敬老,人人都說好。 10、認真貫徹落實「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 11、關心老人,如何搞好夕陽工程,需要我們全社會的關注和努力,善待老人吧,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12、老人是個寶,你可曾知道?老人們在長期的學習、工作、生活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這些知識和經驗,對於我們年輕一代來說,是一件寶貴的財富,我們得要好好地珍惜。 13、尊重老人,孝敬父母,要從個人做起,家庭做起,領導做起。 14、國家昌榮,生活質量提高,共享太平盛世,是老人的最大榮幸。 15、把溫暖送給父母,讓情愛陪伴老人。 16、有經驗的老人做事叫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干勁則鼓舞人心。如果說,老人的經驗是可貴的,那麼青年人的純真則是崇高的。 17、人的孝心不會與生俱來,尊老敬

6.有關尊老敬老的小短文5o字左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在我們的身邊也發生過許許多多的敬老故事。

在許多人眼裡,也許會認為人一老,就變得特別的啰嗦;人一老就變得一無是處;人一老就是一個負擔、一個累贅。甚至因為如此,有些人因為家庭不是很富裕,還拋棄了一個將自己從小不點,一把屎一把尿地撫養成人的父母親,讓他們自生自滅!但是他們知道嗎?這么做是對老人的不恭不敬,對父母的大逆不道。他們的這些所作所為還不如一些小學生們一言一行的舉止呢!

在我的家裡,天天都發生尊敬老人的故事。記得有一次,那一次家裡的米飯沒有了。如果沒有了米,我們就得餓著肚子了。所以我毛遂自薦.自告奮勇去買米。買完了米,可是,米實在太重了,我只好自己種的苦果自己吃,一手抱著大米的底下,一隻手抱著上面,吃力地往上走當走到樓梯的一半,我就氣喘吁吁的,滿頭大汗把背心弄濕了。我不放棄,在心裡默念著:加油!加油!徐泠銘,如果叫大人,我就相當於承認自己是懦夫了,難道你要當懦夫,不!不可以!我堂堂徐泠銘,整么能承認自己是懦夫呢。我又鼓起力氣換了一個拿法,把米扛在肩上,一步一步走上了樓梯的最頂端,心裡一直在個自己加油,到了樓上爺爺表揚了我。我的心裡喜滋滋的,我第一次受到表揚,心裡像吃了蜜糖一樣。

又有一次我和媽媽出去逛街,因為是周末,所以車上人特別多,我和媽媽好不容易擠上了車,可車上已經沒有座位了,我和媽媽只好扶著椅子來保持身體平衡,車廂里悶極了,我剛想把頭靠窗戶一點,沒想到司機一個急剎車,車廂里的人群都慣性地朝車頭倒去,我趕緊抱緊椅子,才僥幸沒有被熙熙攘攘的人群給擠倒,我剛站穩,就聽見前面傳來一陣呻吟聲,「哎呦!我的腰!」我急忙往前一看,原來以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穿著很樸素,卻被人群給擠倒在地,可是,沒有一個人伸手來幫助一下這個老爺爺,老爺爺坐在地上,不停地呻吟著,好像傷得很嚴重,在眾人的指責下,把老爺爺給撞倒的那位青年極不情願的把老爺爺給拉了起來,嘴裡還不停抱怨著,連句對不起也沒說,頭也不回的下了車。我看著小青年離去的背影和老人斑白的兩鬢,陷入了沉思。.突然一位年齡和我差不多的小女孩她笑嘻嘻的對老爺爺說「:爺爺,我快到站了,這位置我讓給您。老爺爺點了點頭,坐了上去。

我們都要為身邊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給長輩捶捶背、洗洗腳,給外公外婆打一個問候電話,其實,他們並不在乎你做的大事還是小事,只要你有這份心就夠了。

百善孝為先。」孝,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我們身為中國人,應當繼承中華民族尊老敬老這一優良傳統,孝敬老人不僅僅只是嘴上說說,更要用實際行動來關心我們身邊的老人,盡可能地為他們著想。

尊老敬老,從身邊做起!

閱讀全文

與孝敬老人3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90歲長壽奶奶送什麼花 瀏覽:808
體檢完體檢單是在哪裡拿 瀏覽:149
農村養老問題文章 瀏覽:386
老年人便秘不想吃東西 瀏覽:508
惠州企業退休上調今天最新消息 瀏覽:566
拱墅養老服務機構怎麼選擇 瀏覽:946
孝敬心 瀏覽:141
老年人消費調查報告 瀏覽:116
簡單的婆媳孝順的小品 瀏覽:604
蕪湖市老年大學2020年開設的課程 瀏覽:812
有多少人的愛情是敗給父母的 瀏覽:746
老年人吃什麼葯壯陽 瀏覽:436
老年大學劃為公益二類 瀏覽:122
老年人帶眼鏡怎麼調整 瀏覽:614
男60周歲女55周歲 瀏覽:435
雞西市異地退休人員網上認證 瀏覽:158
渝北到長壽有多少公里 瀏覽:251
德馨養老院 瀏覽:753
關於孝敬的演講稿400 瀏覽:397
老年人志願隊取名稱 瀏覽: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