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孝順的歷史典故

孝順的歷史典故

發布時間:2024-03-30 11:02:34

Ⅰ 關於「孝心」的故事有哪些

1、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2、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

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3、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

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4、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

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5、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Ⅱ 鏈濊姳澶曟嬀涓浜屽嶮鍥涘瓭鍥鵑噷鍏充簬瀛濈殑鍏告晠

鏈濊姳澶曟嬀涓浜屽嶮鍥涘瓭鍥鵑噷鍏充簬瀛濈殑鍏告晠濡備笅錛

1銆佸瓭鎰熷姩澶╋細 鉶界劧鐖朵翰鐬藉彑銆佺戶姣嶅拰寮傛瘝寮熷紵璞″崈鏂圭櫨璁℃兂瀹蟲昏垳錛岃垳鍗翠笣姣涓嶈版仺錛屼緷鏃у瓭欏虹埗浜詫紝鍏崇埍寮熷紵銆傝垳鐨勫瓭琛屾劅鍔ㄤ簡澶╁笣銆傚ぇ璞″拰楦熸潵鍒板巻灞憋紝涓涓甯浠栬曠敯錛屼竴涓甯浠栭櫎鑽夈傚笣灝ф妸涓や釜濂沖効瀚佺粰浠栥傜櫥涓婂ぉ瀛愪箣浣嶄互鍚庯紝鑸滀粛鐒跺皧鏁鐖朵翰錛屾妸璞″皝涓鴻鎬警銆

2銆佹垙褰╁ū浜詫細 鏄ョ嬫椂鏈燂紝妤氬浗鐨勯殣澹鑰佽幈瀛愬瓭欏虹埗姣嶏紝鐢ㄧ編鍛充匠鑲村夊吇鐖舵瘝銆備負浜嗚╃埗姣嶅紑鎬澶х瑧錛屼竷鍗佸瞾鐨勪粬緇忓父絀跨潃浜旇壊褰╄。錛屾墜閲屾嬁鐫鎷ㄦ氮榧擄紝鍍忓╁瓙閭f牱鎴忚嶏紱涓轟簡涓嶈╃埗姣嶆媴蹇冿紝浠栨憯鍊掓椂瑁呭嚭鍋囪呮憯鍊掔殑鏍峰瓙錛岃漢鍦ㄥ湴涓婏紝鍍忓╁瓙閭f牱鍟煎摥銆

3銆侀箍涔沖変翰錛 鏄ョ嬫椂鏈熺殑閮瀛愶紝涓轟簡鐤楁不騫磋繄鐖舵瘝鐨勭溂鐤撅紝鎶涓婇箍鐨錛岃繘鍏ユ繁灞憋紝閽昏繘楣跨兢錛屾尋鍙栭箍涔籌紝濂夊吇鍙屼翰錛屽樊鐐硅鐚庝漢褰撲綔楹嬮箍灝勬潃銆

4銆佺櫨閲岃礋綾籌細 瀛斿瓙鐨勫紵瀛愬瓙璺錛屾棭騫村朵腑璐瀵掞紝鑷宸卞悆閲庤彍鍏呴ゥ錛屽嵈浠庣櫨閲屼箣澶栬儗璐熺背鍥炲跺夊吇鐖舵瘝銆傚仛瀹樹互鍚庯紝浠栫粡甯告蹇靛凡緇忓幓涓栫殑鐖舵瘝錛屾復鏈涗負鐖舵瘝灝藉瓭銆

5銆佸暜鎸囩棝蹇冿細瀛斿瓙鐨勫紵瀛愭浘鍙傚皯騫存椂鍦ㄥ北涓婃墦鏌達紝蹇界劧瑙夊緱蹇冪柤錛岀煡閬撴瘝浜查亣涓婇毦棰橈紝灝辮刀緔ц儗鏌村洖瀹躲傚師鏉ユ槸瀹朵腑鏉ュ錛屾瘝浜蹭笉鐭ユ墍鎺錛岀敤鐗欏挰鎵嬫寚錛岀浖鏈涜嚜宸卞洖鏉ャ

浜屽嶮鍥涘瓭瑙傚悗鎰

浜屽嶮鍥涘瓭鍥句腑閭d簺瀛濆瓙浠鐨勬晠浜嬶紝鍘熸湰璇ユ槸寰堟劅浜虹殑銆傚彧鍙鎯滐紝涓浠d唬浜轟滑緇欏畠鎶緇鎸傚僵錛屾秱鑴傛姽綺夛紝灝嗘劅浜虹殑鐪熷疄娑傛姽鎴愪簡璁╀漢鍙嶆劅鐨勭煫鎯呫傞瞾榪呮槸鎯抽氳繃榪欑瘒鏂囩珷鍛婅瘔鎴戜滑:瀛濇槸搴旇ョ殑錛岃總鑵愭槸鎰氳牏鐨勶紝鐩蹭粠鏄鍙鎮茬殑錛屽崼閬撴槸鍙鎮ㄧ殑銆

瀵逛簬褰撲笅鐨勫浗浜猴紝瀛濋亾璇ュ備綍鎻愬★紝浠嶇劧鏄闈炲父鍊煎緱鎬濈儲鍜屾帰璁ㄧ殑闂棰樸傞偅浜涚厼璐硅嫤蹇冣滀慨楗扳濆嚭鏉ョ殑瀹岀編鐨勩佽╀漢浠鍘昏啘鎷滄暚浠扮殑紲炲儚錛屾槸涓嶈兘鎵撳姩浜哄績鐨勩

Ⅲ 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1. 孝感動天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

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Ⅳ 中國十大孝順典故

1、大孝感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

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歷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2、聞雷泣墓

王裒是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3、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四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漢文帝劉恆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4、丁蘭刻木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沁陽一帶)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

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5、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獵人看到了他以為是麋鹿,想射殺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免除了被誤殺的危險。

6、江革背母

江革,東漢時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慾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僱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7、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種之多。

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

8、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博興縣)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9、以身喂蚊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10、卧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Ⅳ 關於孝順的中華傳統美德小故事有哪些

1,鹿乳奉親

周朝時,有一位叫郯子的,從小就很孝順。 他的父母年老的時候,雙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一個辦法。於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這樣去取得鹿乳供奉雙親,沒想到被打獵的人發現。 正當獵人舉起了弓箭要射殺他時,他急忙喊道:」我為了取得鹿乳,給患有眼疾的雙親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採取鹿乳。」獵人知道原來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沒有射他,並且對他這種孝敬父母的行為贊嘆不已。

2:籠負母歸

鮑出,字文芳,是後漢時新豐人,天生魁偉,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夥強盜把他母親劫走。鮑出聞訊後,怒發沖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顧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殺了十幾個賊人,終於追上了劫掠他母親的強盜,遠遠看見母親和鄰居老嫗被綁在一起。 他大吼一聲,奮力上前。眾賊見他來勢兇猛,銳不可擋,嚇得四散逃命。鮑出顧不上追敵,徑直跑上前來,叩頭請罪。跪著給母親和鄰居老人解開綁繩,將她們解放回家。 後來戰亂紛起,他就侍奉母親到南陽避難。賊亂平定,其母思歸故鄉。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轎難行,鮑出思慮再三,就編了一個竹籠,請母親坐在籠中,將她背回家鄉。

3:綵衣養親

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飢餓也不敢先嘗。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樣,使父母快樂。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養親。

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奉侍他們。」聽的人感到他真是個孝子。後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祭。

4:哭竹生筍

在三國時,有一個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從小就喪了父親,家裡十分貧寒,母子倆相依為命。長大後,母親年紀老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麼,他都想方設法滿足她。一天,母親病重,想吃竹筍煮羹,但這時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風雪交加,哪來竹筍呢? 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覺得全身發熱,風吹過來也是熱的。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青了,再仔細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

5:打虎救父

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去田裡收割莊稼。 有一天,突然一隻老虎把他的父親銜去。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於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終於鬆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口,保全了性命。

閱讀全文

與孝順的歷史典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生硬道理是什麼 瀏覽:280
長沙體檢可以去哪裡 瀏覽:964
社保轉回家裡到退休領多少退休金 瀏覽:774
杏花嶺區80歲老人補助 瀏覽:690
老年人偏頭疼的原因 瀏覽:862
北京最高法院退休人員名單 瀏覽:41
70歲公證 瀏覽:705
退休社保在哪個城市 瀏覽:591
如何處理偏心冷漠的父母 瀏覽:527
鄉鎮養老保險股怎麼樣 瀏覽:733
成龍60歲動作電影下載 瀏覽:555
當兵核酸體檢是怎麼體檢的 瀏覽:463
北京醫保外地養老保險 瀏覽:444
國企醫務人員退休工資和職稱 瀏覽:255
河南正廳級退休年齡 瀏覽:650
60歲以上的事業單位臨時人員 瀏覽:414
生化體檢怎麼去醫院查 瀏覽:126
社區重陽節趣味活動 瀏覽:764
江蘇鎮江退休工資水平 瀏覽:935
蘇州市姑蘇區老年大學招生簡章 瀏覽:870